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事君-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伯玉陪笑道:“是,是,五殿下说的是。下官原本就打算帮这个忙的。”
段元璟点了点头,压低声道:“刘大人,你放心,以你和卢嵩当年的交情,此番出面,父皇只会认为你顾念旧交,决不至于多想。你放心,你我今日在此见面之事,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晓。”说罢起身,跨出了门。
刘伯玉目送段元璟身影消失在门口,长长叹了口气。
……
数日后,冬至日到。
冬至寓意阴极阳升,万物生长,每年朝廷都会在寰丘天坛举行祭天礼。前几年祭天礼一直由太子带领百官进行祝祷,祈福国泰民安,来年丰收。但今年,皇帝亲自主持祭典。
这日天高云淡。从昨半夜起,沿着京城北神华门通往寰丘天坛的道路便由禁军把守。才卯时,天还没亮,神华门大开,道路两边跪满了膜拜顶礼恭送御驾出城祭天的百姓。
除了太子外,成年皇子里,二皇子赵王段元珩、三皇子齐王段元珺、四皇子晋王段元珝、五皇子韩王段元璟、六皇子秦王段元璎、八皇子中山王段元珞,以及另外未成年的诸皇子五六人,外加一位皇太孙,八岁的东祺,齐齐地跟随御驾出城往寰丘而去。
浩荡皇家队伍里,唯独少了一个七皇子信陵王。
巳时正,御驾抵达了天坛。稍作整饬后,皇帝着祭天冠冕大服,率众多皇子和文武百官举行祭天之礼。刘伯玉夹杂在百官队伍里,趁着百官向天下拜的空隙,偷偷觑了一眼侧前方不远的皇帝。见他笔直跪在坛前,双目微阖,神态虔诚,双唇微微噏动,也不知道在祝祷什么。正偷看着,觉察到跪在皇帝身后的韩王魏元璟微微回头瞥了自己一眼,便收回目光,继续趴在地上作虔诚状。
祭天典礼冗长而复杂。皇帝毕竟年事已高,等这一套礼仪全部结束,面上已经露出倦色,被身边太监搀着只手到了附近行宫休息,百官也在行宫内各自休整。
刘伯玉来到皇帝落脚的正殿前,托一个小太监进去传个话,片刻后,大太监徐令出来,听了刘伯玉说要求见的话,为难了下,道:“刘大人,这可不是个好时候啊!皇上这会儿正召见太子。”
刘伯玉陪笑道:“烦请公公递个话。就说我有个事儿。”
刘伯玉平时人缘好,徐令瞥他一眼,嗯了声,叫他等着,转身进去了。一会儿出来了,道:“跟我来吧!”
刘伯玉忙道谢,跟着徐令来到正殿,站在殿外一角候着时,忽然隐隐听到有斥声传来,似乎皇帝突然提高了音量,忙竖着耳朵仔细听里面动静,稍顷,又传来“啪”一声,仿佛砚台类的物件被掷落在地的声音。
刘伯玉心怦怦的跳。
太子七岁被立,及至渐长,虽慢慢显露出了才智平庸、不及其余几个兄弟的缺憾,但有德高望重的杨纹为太傅,加上“立长嫡”的圣谕持身,倘若太子自己一直持守本分,等到今上百年,太子继位登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偏偏太子自己作死。早年还好,最近这些年,行事屡屡遭到言官弹劾。几个月前,百官私下传话,说太子又被御史在御前暗参了一本,说他在邪庙托法师设坛做法,诅咒三皇子齐王和五皇子韩王这两个最有可能觊觎他东宫之位的兄弟,更有甚者,说诅咒的对象就是今上。虽然这传言很快就消失了,皇帝那里也没什么动静,但足以令人浮想联翩。
他又早听说皇帝对太子日益不满,申斥他荒淫好色,倘若不是皇帝看重皇太孙东祺的缘故,说不定早已经废黜了他。但这些都是大多捕风捉影而已,没想到此刻竟真的叫自己听到了些动静,一时激动得打了个哆嗦,正竖着耳朵要再听仔细点,忽一阵脚步声传来,似乎有人出来了,忙后退到了远远的角落里,装作正在欣赏脚边那盆景雕的样子。待脚步声到了身后近处,才转过来,果然看见太子在徐令陪同下从殿里一道出来,面上带了惭色。
刘伯玉眼尖,一眼便看到太子黄色朝服下摆一角略沾了些墨迹,玉色靴帮上也有一块黑,却装不见,只带着笑,迎上去恭敬地朝他施礼,口称殿下安。
太子原本神色沮丧,见刘伯玉在,微微咳了下,挺胸嗯了一声,从刘伯玉身边走了过去。
徐令朝刘伯玉招了招手,刘伯玉上去。徐令一边引他进去,一边压低声道:“刘大人,皇上这会儿不高兴,你要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别挑这功夫说。别说咱家没提醒你。”
刘伯玉道:“哪有什么不好的事?下官心里清楚着。多谢公公提点。”
话说着,两人到了殿前,徐令站到门口,朝里面轻声轻气喊了声“皇上,刘大人来了”,半晌,里面没回应,便用眼神示意他进去。
刘伯玉定了定神,走入了殿内。
殿内地上铺了平整如镜的青色磨砖,桌案前的砖面上多了一块黑色的墨痕,虽已经被小太监收拾过了,但还是隐约可见。皇帝已经卸去了冠冕,只穿了身常服,半靠半躺在一张长榻上,脸色仿佛有点发青,微微闭着眼睛,从刘伯玉的角度看过去,神色显得疲乏而落寞。
刘伯玉不敢细看,到了近前下跪,要行叩拜礼时,榻上的皇帝动了动身子,睁开眼睛,道了声“免礼”,接着便从榻上下来,被小太监扶着,坐到了椅子上。
刘伯玉谢恩过后,从地上起来,眼观鼻鼻观心地低头站着。
“昆达,徐令说你不是要见朕吗?见了怎不说话?”皇帝叫了声刘伯玉的字,开口问道,声音虽然苍老,但听起来已经平静了下来。
刘伯玉抬起眼,对上皇帝的目光。
今上年轻时辅佐先帝打天下,南征北战,在兄弟中脱颖而出,以三十岁壮年而登基,至今三十多年,修文偃武,海晏河清,朝中文武无不甘受驱策。如今虽然老了,刘伯玉甚至隐隐听说,皇帝身体似乎也大不如从前,但一对上他那双不怒自威的眼睛,刘伯玉还是不敢对视,忙垂下眼,恭敬地道:“陛下,臣今日斗胆觐见,确实是有一件事情。只是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皇帝嗯了声,“你既叫徐令传话进来了,怎还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是,是,”刘伯玉不敢再拐弯抹角,踌躇道,“陛下,不知您可还记得先帝兆元十八年状元,曾任中书令的范阳卢嵩卢自安?”说完便不敢抬头,眼睛盯着自己的鞋面。
对面皇帝眼中蓦地暗光一动,稍顷,刘伯玉听见他的声音传来,带了些漫不经心,“突然提他干什么?”
刘伯玉暗暗呼吸了一口气,用尽量平缓的声音道:“陛下,卢嵩当年出京后,历任各地知县,百姓无不交口称赞,称其为名副其实的父母官。如今他在庐州荔县任上。刚前两个月,荔县押送在路上的银鞘被人劫走,因无法按时入库,加上些别的罪名,庐州州官便将他革职投入狱中……”
刘伯玉说着,偷偷抬眼看了下,见皇帝已经靠坐在椅背上,闭目一动不动,神情冷漠,似乎睡了过去。暗暗吞了口唾沫,又跪了到了地上,继续道:“臣也是刚前几天才知道这消息的。盖因卢嵩的外甥女,便是从前平南伯爵府的沈弼的孤女,只身入京,找到了臣。据沈弼之女的说法,卢嵩乃是因为得罪了荔县一户与……与太子府有牵连的人家而被设计陷害才入狱的。她恳求下官为她在陛下面前传情,欲求见陛下天颜。下官原知道不该应下的,只是下官当年与卢嵩也算有过一场交往,今日他外甥女千里迢迢找了过来,于情于理,臣也推辞不了,故斗胆来见陛下,一切由陛下定夺。”
说完这段话,刘伯玉后背已经沁出了汗。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屏息听着来自对面的动静。
殿内香炉兽口徐徐喷吐着一缕缭绕青烟,静的刘伯玉似乎能听到自己心跳一下下加快的声音。坐上的那个天子始终没有半点反应。就在卢嵩开始惶恐,打算乞罪告退时,忽然听到头顶传来一个声音:“那个沈弼之女,现在何处?”声音平淡,听不出是喜是怒。
刘伯玉忙道:“臣斗胆,令她随臣车驾已经到了这里。臣是想着,陛下若愿意见,臣便带她入内。若不见,臣便将她送走,令她再不要踏入京城一步。”
“既然人都带来了,且听听说什么吧。”
皇帝慢慢睁开眼睛,道。
刘伯玉压住一下变的飞快的心跳,急忙叩头谢恩,复起身倒走着后退,到了殿外,才转身飞快而去。
第7章
双鱼从侧门被刘伯玉带进行宫,一直行到了一座大殿前,看见一个面皮白净,身穿褐衣的老太监站在门口。
刘伯玉停了下来。
“徐公公,人带来了,她就是。”刘伯玉对老太监道。
双鱼见这老太监一直用炯炯目光望着自己,便垂下眼皮,朝他施礼,叫了声“公公安”。
徐令打量过双鱼,嗯了声,道:“跟咱家来吧。”
“见了皇上,该有的规矩礼节,都知道吧?”徐令领着双鱼进去时,随口般地问了一声。
“略知晓。多谢公公提醒。”双鱼轻声应。
徐令瞥她一眼,嗯了声,“我料你应也是懂规矩的。沈弼咱家当年见过几回,豪迈当世无二,卢自安就更不消说了,文名满天下。”
双鱼听他突然提及自己父亲和舅父,没接口,默默跟着到了门口,徐令叫她等着,片刻后现身,命她随自己来。
双鱼压住骤然加快的心跳,定了定神,跟着徐令入内,停在了一面玉雕龙寿纹的十二扇围屏后,屏息敛气地等着。
“皇上,人来了。”
双鱼听到徐令对着里面说道。
“叫她进来!”
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传了出来。
徐令转头示意双鱼进去。双鱼入内,跪在原本就设在地上的一块蒲团上,行了标准的叩头之礼后,直起上半身,垂下了眼皮。
半晌,四周皆是静悄。
双鱼能感觉的到来自对面的一道居高临下的目光审视。她始终垂着眼睛,稳稳地跪着,连头发丝也不曾动一下。
“抬起眼睛!”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
双鱼抬起了眼,对上了一双眼睛。
和她听到的声音一样,这是一双老人的眼睛。眼角微微下垂,眼睑起皱,就连眼白处也起了几点淡淡灰翳。
在双鱼的记忆里,小时候有一次,她曾被带入宫中,远远见到过皇帝一面。
那时候,皇帝给她的印象如天神般神武。
忽忽而今,大兴朝的这个戎马皇帝,他也老了,不复当年。但此刻,当这双发灰的眼睛盯着她的时候,眼神里的那种不怒自威却依然令人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双鱼直觉地抗拒这种令她想再次垂下眼睛的压力,极力保持着不动。
“你就是沈弼的女儿,卢嵩的外甥女?”
片刻后,皇帝开口问了一句。
当今天下人的皇帝,那个被舅父称为“圣人”的人,此刻就坐在一张铺了黄色织锦的紫檀长榻上,用平淡的语调这么问她。
双鱼垂下眼睛,轻声应了声是。
“刘伯玉说你从庐州来京城要见朕,所为何事?”
“诉冤。恳请陛下拨乱反正,还我舅父一个清白。”
“县上有州府,州府设司监察,你为你舅父诉冤,当走司监察,可知闯到朕面前,是为僭越,大不赦之罪?”
双鱼暗暗捏了捏拳,再次抬起眼睛,对上皇帝略显严厉的两道目光。
“启禀陛下,正是因为在州府诉冤无门,无可奈何之下,才转而入京求刘大人帮忙。”
皇帝皱了皱眉,“你言下之意,我大兴地方官官相护,这才致使你舅父蒙冤?”
“阳春虽德泽,亦有光辉照耀不到之处。罪臣之女不敢妄论朝政。”
“朕看你年纪不大,胆子倒是不小。”
片刻后,皇帝淡淡道了一声。
立在门口的徐令看了眼双鱼的背影,面上现出一丝不安之色。
伺候皇帝多年,他已经敏感地觉察到,不过和这个沈双鱼寥寥说了几句,皇帝似乎就已经被触发了不快。
他没法解释到底是什么触发了皇帝的不快。或许并不是因为这个沈家女儿说了什么,而是因为她本身。
她的出现就是皇帝不快的根源。她的出现,勾出了皇帝记忆里最不愿碰及的一段往事。
徐令不禁开始担心起来。
……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片刻后,皇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卢嵩十年前就是一罪臣,今又获罪,必有原因,你凭什么认定朕会听你诉求?”
“舅父虽出了京,这十年里抱病各地徙官,境况艰难,但臣女每每听他提及陛下,往往以圣人尊称,云陛下为天下英主,正是因此,臣女今日才斗胆冒犯,恳请陛下明察,免得寒了人心。”
皇帝唇边现出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
“天下英主……”他喃喃道了一遍,开始下地,双手负后,慢慢踱起了步。
双鱼屏住呼吸,跪在原地一动不动,耳边唯有皇帝脚上靴履踩在地上发出的轻微声响。
片刻后,脚步声停止了,皇帝的声音再次从头顶传来,但已经带了点森然:“沈氏女,若都像你这般,人人有了冤屈便跪到朕的面前,法如何成法?朕念你一片孝敬之心不易,赦了你今日的僭越之罪,你回去吧,你舅父的案子,照律例,庐州会上报到大理寺,该当如何,大理寺官员自会定夺。”
徐令闻言,松了一口气,急忙上前,示意双鱼谢恩后随自己退下。
双鱼转过头,见皇帝正冷冷盯着自己,怔住了。
她从庐州历尽艰辛,辗转千里来到神京,终于见到了皇帝的面,就这样被打发回去,与没来又有什么区别?
徐令来她边上,示意她退下,她视而不见,从袖中取出了那块衣角,举过头顶,俯伏到了地上,道:“请陛下承兑固业八年对我父亲许下的诺,洗刷我舅父的冤屈!我表哥虽打了人,但罪不至于流徙千里!求陛下明察!”
徐令看到她手上托了一块仿佛用刀割下来的看起来已经年久日深的旧龙袍衣角,不明所以,愣了一下,下意识再看了眼皇帝,他双眼蓦地圆睁,死死盯着这块衣角,眼角似乎还微微抽了下,意识到可能不妙,急忙上前一把拿过这东西,胡乱塞到袖子里,随即对着双鱼喝道:“陛下命你回去,你还不叩头谢恩?”
双鱼跪在地上,依旧不动。
“皇上,奴婢看这沈家女儿像是有些失了心疯……”
“拿来给朕。”
皇帝脸色已经恢复如常,道。
徐令不敢违抗,暗叹了口气,将方才被自己笼了起来的那块衣角呈了上去。
皇帝接过,拿在手上反复翻看了许久。
“沈家女,抬起头来!”
双鱼慢慢从地上直起身体,抬起了头,见皇帝重新坐回那张榻上,神色阴沉地盯着自己,目光晦暗莫辨,突然抬手,将那块还捏在他手中的布头朝自己掷了过来,厉声道:“朕方才还奇了怪,何以你竟如此大胆,竟闯到了朕面前,要朕为你舅父平冤,原来你果然有恃无恐!你这是在胁迫朕,要朕替你舅父,还有你父亲沈弼翻案?你从实招来,你到底受了何人指使,居心何在?”
那块衣角被掷到双鱼脸上,掉落在地。双鱼深深呼吸了一口气,稳稳地道:“臣女没有半点想为父亲或者舅父平反当年案的意图。臣女背后也没有任何人指使,全是臣女自己一人所想,就连刘大人,他也丝毫不知臣女有这信物。这信物是臣女母亲当年去世前留下的,臣女今日拿出来,只是盼着陛下能顾全当日,赦免我舅父与表哥的罪而已!”
徐令并不知道皇帝二十多年前与沈弼之间的这段事,但在旁听了这么一会儿,隐隐也有些明白了过来,心里暗叫不妙。
凭了他的直觉,他倒相信这个沈家女的说辞,背后应该没有人指使。但坏就坏在她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敏感时候拿出这种东西,且矛头又直接指向了太子。
皇帝心思一向深沉,这两年来,更是喜怒无常,连他这个在身边伺候了几十年的人也不敢妄加揣测。这会儿这个沈家女却自己冒出来送上了风口……
“好,好,看不出来,巧舌如簧外,还有张硬嘴巴!朕倒要瞧瞧,你能硬到什么时候!”皇帝盯着还跪在脚下的双鱼,冷冷道,“把她拖下去,杖责四十!”
徐令大惊。
二十年前,他还只是个兵仗司管事太监时,一次受到排挤冤屈,曾得到过沈弼的帮助,所以一开始见到沈家女儿,就对她隐有爱护之意。
这个沈家女儿看起来娇弱如花,莫说四十,便是二十,恐怕她也经受不住。
徐令踌躇了下,站着不动,见到皇帝目光转向自己,冷然如电,一凛,不敢再说话,忙低声应了喏,叫边上的小太监六福送双鱼出去受杖,背过身时,悄悄对他弯了弯拇指。
掌刑太监里有个不成文,但人人都知道的规矩。看到这个手势,就是表示要虚打,不能伤筋动骨。十年前信陵王受刑时,当时的徐令原本也想手下留情,但被皇帝看破,喝令重则,这才结结实实地吃了四十大板,受刑过后,血肉模糊,令徐令不忍多看。
小太监拖着双鱼下去,稍顷,徐令扶着皇帝慢慢躺了下去,看了眼他神色,咳了声,轻声道:“陛下,奴婢去看看,堵住那丫头的嘴,免得她疼了胡说八道就不好了!”
皇帝面上渐渐又爬出了方才的那种灰败落寞之色,闭着眼睛一语不发,徐令便转身,到了门口,忽听身后皇帝道:“把她送到平南伯爵府吧!”
徐令一怔,转头见皇帝依然面向内地侧卧着,仿佛睡着了一般。诺了一声,便匆忙出去。
……
双鱼被按在了地上,感觉到棍子一下一下地落到了自己臀部;闭着眼睛,咬牙忍受着这屈辱时,徐令赶了过来,一把夺去掌刑太监手里的刑杖,跺脚斥道:“谁叫你真打了?打了几下了?”
掌刑太监惶恐,慌忙下跪道:“方才六福已经关照过了,没敢真打下去,只打了五下。”
徐令丢掉了刑杖,冷着脸道:“行了,就这样吧!皇上的话,把她送到平南伯爵府!”
第8章
平南伯沈钰这几天有点烦恼。
他的父亲本是侯爷,因追随先帝有功,荣列八大柱国之一。二十年前老侯爷还在的时候,沈家在京城可谓是数一数二的荣耀门庭。老侯爷死后,沈家降递袭爵成了伯爵府。沈钰本就是才干平庸之人,靠着父亲余荫当上了不大也不小的中司侍郎,多年来无功无过,一直在这个位置上混着,在朝廷里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加上十年前又出了兄弟沈弼的事,沈家门庭更是一落千丈,到了如今,沈家虽还挂着伯爵府头衔,但也仅剩这么一个头衔了。
十年前朔州之战,沈弼死后,罪名极大。沈钰如惊弓之鸟,第一时间跑去皇帝那里痛哭流涕地恳求恕罪,最后连皇帝也烦了,不见他,他更是吓的胆子都破了,顶着毒辣日头跪在皇帝平时接见臣子的晁阳殿外不敢起来,最后晒晕倒在能把鸡蛋烤熟的地上,最后还是徐令看不过眼去,和几个太监一道将他叉到了外头阴凉地方。过了几天,总算皇帝那里传出话,说沈之罪,罪在己,祸不至家人。沈钰这才松了一口气。卢氏死后,剩下当时才六岁大的侄女沈双鱼。他原本就心有余悸,加上夫人徐氏吹耳边风,他也就含糊其辞不愿收留,果然,卢嵩带走了她,这事才算翻了过去。
沈钰做梦也没想到,他那个原本一直寄养在卢嵩那里的侄女竟会在三天之前凭空地冒了出来,被宫里的太监给送到了他家,说是皇帝的口谕。
十年时间过去,虽然偶尔有时候,沈钰想到自己的这个亲侄女,心里也会生出一丝没有尽到长伯之责的愧疚感,但这丝愧疚感通常来说很快就会消失,完全不足以影响他的正常生活。
这个侄女被送过来时,沈钰只知道她刚从皇帝那里吃了棍子回来,但她怎么见到皇帝,又为什么吃了棍子,他半点也没头绪,问侄女,她也闭口不言。
沈钰对着面前这个已经变得完全认不出来的少女,惊呆之余,也顾不得多叙什么天伦之情了,吩咐自己夫人徐氏继续盘问,自己便外出四处奔走探听消息。
三天之后这会儿,沈钰已经问遍了朝中所有可能知道点内幕的同僚,隐隐只打听到她似乎是为了卢嵩在庐州府获罪入狱的事情才入京的,刘伯玉把她带到了皇帝面前。至于别的,大家也都一头雾水。
一个是当年朔州战事的罪将之女,一个是因此而被贬谪出京的前朝廷大员。这两人的敏感身份决定了此事很快就成了百官暗中关注的焦点。原本有些一潭死水的京城官场迅速起了涟漪。
沈钰去找刘伯玉,但刘伯玉已经托病闭门不见客了。再过两天,不用他去找人,许多原本平时和他见了面最多也就点个头的同僚开始纷纷找上他来打听内情了。
沉寂了十来年,这大概是沈钰做官生涯里最引人注目的几天,同僚在背后谈论这事时,必定带上他的名字。
虽然沈钰做梦也想风光一把,但并不是这种方式。他唯恐又惹上祸,干脆也效仿刘伯玉闭门谢客,除了上朝,一步也不出去。
……
沈家。
徐氏从双鱼暂居养伤的屋里刚出来,就被等在一边的沈钰扯住,两人进了隔壁一间房。
“怎么样,她有说当日她见皇上时的详情没?”
徐氏这几天坐立不安,原本富态的一张圆脸也呈出了点蜡黄色,听丈夫又催问自己,没好气地道:“你要问,自己去问你那个好侄女,老催我做什么?这几天我用心伺候,养我自个儿亲儿子都没这么上心,她倒好,嘴巴紧的跟蚌壳似的,什么也问不出来!”
沈钰在房里来回踱了几圈,道:“夫人,你说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先是杖责,次日又送来了内造伤药。皇上这到底是怪罪,还是不怪罪?“徐氏哼了声,“你问我,我问谁去?不是我马后炮,当初你兄弟要娶卢氏,我就不看好。卢家自视清高,那卢嵩又是个撞了南墙也不肯回头的,这样的人在官场怎么混得开?一个不好还要牵连亲族。看吧,果然被我料中了!十年前拖累咱们不说,这都十年过去了,还不让人消停!“沈钰听她又提这个,心里烦恼,哼了一声,“你还提这个做什么?当初你不肯收留我侄女,我也照你的话推给了卢嵩,当时不知道被多少同僚在背后说我不厚道,害我半年没敢出去应酬!再说了,卢家当时门第和我们也相当,谁知道后来会出那样的事?你当时怎不说?妇人之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徐氏怒道:“好啊,这会儿你倒把错都推我身上来了?是我叫卢嵩又得罪人下的狱?是我叫你那个乖侄女跑到皇帝面前胡乱说话挨了板子的?我没说你,你竟还说起了我!一个屁大的芝麻官儿做了二十年,连屁股都不曾挪一下,也不怕生疔,小老婆倒是一个一个地往屋里拉!沈钰,你算个什么男人?”
沈钰听徐氏又揭自己的短,面皮顿时紫涨,你你了几声,恨恨拂袖而去,剩下徐氏一个人气的摔了个花瓶,和身边的婆子噼噼啪啪地数落个不停。
……
数日前挨的那五下并不是很重。第二天,宫里便有太监送来了伤药,说是皇帝所赐。双鱼趴着养了几天,已经能下地走路,昨日洗澡脱了衣裳自己检查,见除了略还有几道青紫印外,也无别的大碍了。
只是双鱼一步也没有出去,这几天一直留在这间屋里。
隔壁先是传来伯父伯母的吵架声,接着是摔花瓶的咣啷声。
双鱼神色漠然,在床上朝里翻了个身,拿了个枕头,压在了自己头上。
其实,不止他们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双鱼自己也有些不解。
显然,在她拿出那块衣角后,皇帝的反应果然在舅父的预料中。他认为她是在胁迫,所以发怒,继而惩罚了她。
这一点她可以理解。
但是他让太监送自己到伯爵府养伤是为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在第二天又差人送来了伤药。
伯母的高声数落依旧还隐隐能够听到,时高时低,许久后才消失,大约终于被她身边的婆子给劝走了。
……
天黑了下来,戌时还没到,整个沈府便已经死寂一片,连丫头下人走路都不敢重了,唯恐惊动徐氏惹她发毛。
双鱼坐在床上发呆的时候,沈家门口停下了一辆宮车。片刻后,房门被拍响,她下去开门,发现沈钰和徐氏齐齐站在那里,脸色紧张而怪异。
“小鱼,宫里来了人,皇上召见你!”沈钰说道。
双鱼顿了下,点了点头,“容我片刻更衣。”
等她更衣完毕出来,沈钰夫妇依然还立在那里,一路亲自送她出去,不住叮嘱,你一句我一句,吩咐她这回千万不要再忤逆皇帝,免的又遭皮肉之苦。见双鱼神色淡漠,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相对一眼,露出尴尬之色。
双鱼一直被他们送到前堂,看见过来传话的是上次见过一面的那个圆头圆脸小太监,似乎叫六福的。见她来了,六福点了点头,道了声跟咱家来,便领双鱼出去。
双鱼走了几步,忽然停下来,转身对着在身后盯着自己仿佛恨不得跟过去的沈钰夫妇道:“前几日来时,因不便,没向伯父伯母见礼,是侄女失礼了。这几日又多蒙二位大人照料,双鱼十分感激,受侄女一拜。”
双鱼说完,朝他二人拜了一拜,这才转身离去。
沈钰和徐氏再次对视一眼,尴尬之色再起。
双鱼爬上宮车后,和小太监相对而坐。一路闭着眼睛没说一句话。快进宫门,忽然听到他低声说了一句:“沈姑娘,我师傅叫我给你递句话,今晚见了皇上,不管皇上说什么,你全应了便是,犟嘴没好处。皇上满意了,再大的事也不叫事,皇上生气了,咱们谁也讨不了好,您说是吧?”
双鱼知道上次自己挨打时,全亏了那个徐公公暗中相助,这才刚开了个头就叫停了。虽然不知道他为何要帮自己,但心里还是十分感激,听见这小太监这么说,便睁开眼睛,点头微笑道:“我晓得了。多谢你师傅,也谢谢您的照应。”
“我叫六福,我师傅给起的名,说我面相好,往五福上头再加一道孝敬福,叫我往后记着孝敬他老人家呢!”
六福冲她嘻嘻地笑。
双鱼见他说话有趣,也是莞尔一笑。
……
双鱼下了宮车,跟着六福往前去。
夜色之下,面前的宏伟殿宇一座接着一座,鳞次栉比,沉沉夜空勾勒出飞檐翘角和屋脊上盘着的蟠螭轮廓,森严令人望而畏之。
脚下这条路,通往了代表大兴朝无上权力中心的中心。
只是她不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第9章
御书房里烧了地龙,暖气袭人。
皇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