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妃[金推]-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也不在了,说这个毫无意义,皇太后没接这个话题,只道:“只能等到你祖母再好一些告知了。”又问永嘉,“你与夫婿可好?”
    永嘉颇是得意:“相公很体贴人,一贯如此。”
    皇太后道:“你也莫要欺负他,这世上真心人难得。”
    永嘉道:“母后怎如此说女儿,女儿岂会欺负他。”
    “我岂不知你的脾气,你最好听我一些。”皇太后拍拍她的手,“今儿见彦真,彦文很是懂礼,彦文也请西席教导了?”
    “是啊,彦文比彦真还要聪明呢,女儿心想他若是去考科举,必是个状元!”
    皇太后好笑:“他不过才八岁,你倒真会做梦,就是去考,也只是秀才。”
    不过他们宗室有皇家庇荫,等到成年,自会授个官儿,一生富贵,不愁吃穿,便是那官,只是虚名,没个实权罢了。
    说起来,也是淹没了多少人才。
    这会儿,乾清宫当值的一个小黄门过来:“皇上请长公主过去一见。”
    永嘉听得笑道:“正好也想见见皇上。”
    她留两个孩儿先陪着皇太后,去往乾清宫。
    赵佑棠是在书房接见她的。
    永嘉进去,见到他正坐着批阅奏疏,这一刻,面色冷肃,好似连带着屋里一时也有些沉重。
    自从他做了皇帝,比起原先确实大不相同了,当年他还是皇子,太子时,从不见这种神情的。
    永嘉不由得也收敛些,上前问安。
    赵佑棠放下笔,嘴角微微弯了弯:“姐姐来此一趟,皇祖母应会高兴些。”
    永嘉点点头:“祖母服过药,已是睡了。”
    赵佑棠唔一声,手指在书案上轻敲两下道:“朕要见你,是因有人上奏疏弹劾,称你骄奢淫逸,目无法纪……”
    “什么?”永嘉瞪大了眼睛,“一派胡言!是谁弹劾我?”
    赵佑棠目光沉静的落在她脸上。
    永嘉被他看得有些发憷,心念电转间,忽地冷笑道:“皇上,该不会是曹悬河这厮弹劾妾身罢!”
    “为何猜他?”赵佑棠挑眉。
    永嘉气愤道:“有日在路上与他车马相撞,妾身不过训斥了几句,这些言官真是成天吃饱饭,到处找茬呢!妾身何时骄奢淫逸了?这种罪名他也敢往人头上扣!”
    赵佑棠笑了笑道:“姐姐息怒,朕也相信姐姐必是奉公守法之人,只是问问罢了。”
    永嘉是聪明人,如果赵佑棠完全相信他,根本也不必问,这次是为提醒,她有些不快,但皇帝说话,只能听从。
    永嘉也笑道:“皇上相信妾身就行了。”她走近几步,“听说皇上勤勉,平日里也该多注意休息,抽空多见见皇后娘娘与孩子们。”
    “朕会的。”他拿起御笔。
    永嘉四处看看,感慨道:“原先父皇尚在时,这儿我常来,也借了不少书去看,如今想想,倒是有一段时间不曾来过了。”
    赵佑棠手一顿,想起一事:“彦真,彦文也大了,他们若有想看的书,你大可直说。”
    永嘉笑起来:“那我现在找找可有合适的?”
    赵佑棠允许。
    永嘉在书房里四处看看,赵佑棠继续批阅奏疏,结果过得会儿,就听永嘉惊讶道:“这是谁的字?”
    赵佑棠抬头一看,暗道坏了。
    他上回叫严正把冯怜容写的字贴在隐蔽的地方,原本是藏得好好的,因书房书柜多,就贴在一处书柜的侧面,他有时候批阅奏疏,劳累时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这下可好,竟然被永嘉发现。
    这书房也不是没有字画,可其他的都是名家所写,冯怜容的字与之一比,惨不忍睹,难怪永嘉奇怪。
    赵佑棠咳嗽一声,把严正叫来:“这是怎么回事?”
    严正心道,你自己知道怎么回事啊!
    可面上哪儿敢这么说,他连忙跪下来道:“是奴婢的错……”
    后边儿一时想不到怎么说。
    突然叫他编这个,他哪里想得出来!
    可屋里两个人都盯着他看,要他说一个理由。
    严正脑门子上都冒汗了,拿手擦一擦,勉强说道:“昨儿奴婢不小心喝醉酒,就跟做梦似的,好像在书房里挂字画呢,也不知从哪儿找着这个,就贴上去了。奴婢酒醒之后,就,就忘了,现在才想起来。”
    永嘉斥责道:“这也太不像话了,书房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严正磕头:“是奴婢狗胆包天,还请皇上治罪。”
    “第一次犯就算了。”赵佑棠表示宽容,让严正拿下来。
    严正小心取了,立在一边。
    永嘉借了几卷书这就告辞。
    赵佑棠这时才道:“再贴起来,找个更好的地方,不能叫人瞧见。”又添一句,“不过朕得瞧见。”
    严正差点跪了。
    书房里有这样的地方吗?
    可没有,他也得让它有。
    严正出去与其他三个黄门商量,回头竟然抬个高梯子进来,把冯怜容的字贴在了横梁对内的一侧上。
    赵佑棠:……
    过得会儿他笑道:“好,赏!”
    皇帝的书房,寻常人来不敢抬头,但像永嘉这样的,因与皇帝的感情好,可以四处转转,但仰头必是不会的,所以这横梁,只有皇帝能看到。
    就是字小了些,不过这个点子甚妙,赵佑棠也是没有想到,故而愿意赏他。
    严正喜滋滋的接了赏钱出去,分与其他三人。
    临近大年时,冯怜容与家里通信,得知她的大嫂有喜,明年就得生下来,自然很是欢喜,又拿钱给赵佑棠,叫他帮着打个金锁,到时候好送与家里。
    赵佑棠也是无言,上回帮她一回,她就当成是该得了,一点儿不觉得哪儿不对,这回还交代的很清楚,金锁要怎么个形状,上头要刻葫芦纹,多重多重。
    不过看在是喜事,他没有拒绝,还叫人多打了一对小金鲤,想着,又添了一对小鱼,小羊。
    金匠很快就打好了,送过来的时候正在大年夜。
    冯怜容奇怪,怎么多了好几样。
    严正笑道:“鲤鱼是给三皇子戴的,小羊自然是大皇子,至于小鱼,奴婢也不知。”
    全是乳名,冯怜容恍然大悟:“小鱼是给我的!”
    她高兴的跳起来,立时就叫人拿红带穿了当压裙的挂在腰间。
    不过赵佑棠送了她这些,她是不是该回礼?
    想着,她噗嗤笑道,做个丑蛋给他?
    但她很快就摇起了头。
    赵佑棠收到了,肯定会揍她的!
    冯怜容叹口气,还是算了。
    因太皇太后还在病着,这年大年夜也没有大办,就是年初一,为怕打搅她,也不是所有人都去,冯怜容就只打算带赵承衍去拜年,赵承谟还小,怕他哭了不好,再说,天也冷。
    钟嬷嬷给赵承衍穿新衣服,见赵承衍老是歪头,问道:“大皇子怎么了?”
    冯怜容听见了连忙过来。
    赵承衍道:“耳朵痒。”
    冯怜容就带他去亮一些地方,微微拉着他耳朵一看,只见里头满满的,她笑道:“难怪痒呢,你忍一下,等拜年回来,母妃给你弄干净。”
    赵承衍点点头。
    她披上狐裘,带赵承衍坐了辇车去往寿康宫。
    这会儿,赵佑棠,方嫣,赵佑桢,赵佑梧,福阳长公主都在。
    太皇太后没多少力气,与他们说几句就进去歇息了,不过过年压岁钱都给的,赵承衍得了一大串金珠子。
    他们仍在正殿用早膳。
    方嫣并不喜欢赵佑桢跟赵佑梧,见他们来看赵承煜,神色淡淡,赵佑桢也有眼色,忙带弟弟转而去看赵承衍。
    冯怜容就温和多了,让赵承衍叫他们三叔,四叔。
    赵承衍特别乖,叫得脆生生的,甜甜的。
    赵佑桢倒没什么,赵佑梧不过才十一岁呢,听到有人叫他叔叔,兴奋的不得了,要抱赵承衍玩。
    赵承衍也给他抱,一会儿就叫他一声四叔。
    赵佑梧把自己身上的玉佩都送给他了。
    冯怜容心想,嘴甜就是好啊。
    不过她连忙又让赵承衍把玉佩还给赵佑梧:“小羊还小呢,用不到这个,妾身瞧着也挺贵重的,还是四殿下自己挂着罢。”
    赵佑梧笑道:“小羊可以长大了挂呀,小羊,再叫我四叔。”
    赵承衍道:“四叔!叔!”
    赵佑梧哈哈大笑,又把玉佩给塞到赵承衍手里去了。
    冯怜容没法子,只得拿了。
    赵佑棠看着心里一动。


☆、第74章 掏耳朵 
    方嫣因胡贵妃的关系,极为不喜欢那二人,所以赵佑棠观她今日表现;并不意外;而冯怜容拒绝玉佩,又无奈接受玉佩,他却不知为何。
    难道她也如此?
    方嫣见赵佑棠不说话;轻声对赵承煜道:“快叫爹爹。”
    “爹爹。”赵承煜还是很听话的,把两只小手伸过来。
    赵佑棠听到二儿子的声音,自然也高兴,把赵承煜抱住;在空中晃了晃逗他玩,赵承煜咯咯笑起来。
    方嫣看着真怕他没拿稳把儿子掉了;但到底没说。
    赵佑棠逗得会儿;又把儿子还给方嫣:“抱着挺重的;他很能吃?”
    “是的,所以长得也快。”方嫣笑。
    赵佑棠嗯了一声:“多让他走走;小孩子不要怕摔。”
    方嫣怔了怔才道:“妾身知道了。”
    众人说得会儿闲话,便离开寿康宫。
    赵佑梧还拉着赵承衍的小手,叔侄两个也不知道说什么,老听到赵承衍咯咯咯的笑。
    赵佑棠原本与方嫣走在最前面,此时道:“朕有话要跟三弟说,就不去坤宁宫了。”
    方嫣心道也不知他什么意思,明明都出了怀王的事情,可见藩王造反之心不死,他还偏把那两个留在宫里!
    是要表现善心还是怎么?
    方嫣对此颇为不满,忍了一下道:“是,皇上,那妾身先行告退。”
    她抱着赵承煜走了。
    赵佑棠等赵佑桢上来,问道:“听李大人说,你对治水很感兴趣?”
    “回皇上,是的。”赵佑桢道,“去年李大人说起水灾,颇为感慨,提及景国每年有上千人葬身洪水,百倾田地被淹,故而臣弟想为治水出一份力,虽知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但也愿为之一试。”
    赵佑棠道:“好,有志向,不过你当真是光听李大人一言?”
    赵佑桢笑道:“皇上圣明,其实臣弟私下翻阅过《河渠书》,实觉奇妙,当年笺尾堰引水攻沙,灌溉良田,造福一方百姓,历经十年方才建成,叫人叹为观止,臣弟虽不才,却心向往之。”
    “既是如此,等开春后,朕让你去睢宁,跟随潘大人学习,潘大人精通此道,想必你定有斩获。”
    赵佑桢欣喜万分,连忙答应。
    但过得会儿,他又担忧的看了赵佑梧一眼,他走了,弟弟怎么办?
    “朕会看顾好他的。”赵佑棠道。
    赵佑桢再次谢恩。
    这会儿赵佑梧拉着赵承衍过来道:“皇上,臣弟能去看看阿鲤吗?”
    赵承谟才五个月大,不太出来,两个兄弟都没有见过。
    赵佑棠道:“有何不可,那现在就去罢。”
    一行人便往延祺宫走。
    赵佑棠看那叔侄三个在一处,他几步走到冯怜容身边。
    冯怜容笑道:“刚才看皇上与三殿下很好呢。”
    从她这儿看过来,那二人当真像是亲兄弟一般,一个关怀弟弟,一个尊敬哥哥,她也替他们高兴。
    赵佑棠没想到她会主动说起,当下便道:“朕还以为你不喜他们,刚才四弟给小羊玉佩,你不是不肯要?”
    “没有不喜啊。”冯怜容忙道,“别人送东西,只有高兴的,怎么会不喜欢,妾身是看他们挺可怜的,怎能要了这玉佩,看着好贵重……”
    “可怜?”赵佑棠眉毛一挑,“你怕朕短了他们衣食?”
    “不是,皇上仁慈,自然不会,只是没有了娘的孩子总是不一样的。”说着,她想到皇太后,心头一跳,又有点儿心慌,“不,妾身不是这个意思,毕竟她们是胡贵妃亲手带大的。”
    她自打生了孩子之后,才明白作为母亲的付出。
    胡贵妃虽然做了不好的事情,可是她对三个孩子是很疼爱的,稚子无辜,他们没有错,可胡贵妃与先帝的死,仍然对他们是一场巨大的打击。
    故而冯怜容见到他们,内心少不得会有同情,心想没爹没娘的,肯定手头也紧。
    赵佑棠明白了她的想法,微微一笑道:“他们什么都不缺,你这样,反而不好,你记得,谁也不喜欢被人可怜。”
    冯怜容眨巴了两下眼睛,哦了一声:“那妾身下回注意。”
    赵佑棠摸摸她的脑袋,顺势就把她的手握在掌心里。
    冯怜容被他牵着,忍不住又调皮了,眼睛一转道:“今儿妾身原本想煮两个鹅蛋给皇上的。”
    “为何?”赵佑棠奇怪。
    “妾身觉得鸡蛋,鸭蛋,鹅蛋里,好像鹅蛋最不可爱了。”她道,“故而便最合适,最好煮好了再敲敲破。”
    赵佑棠认真听着,因为不知道她要说什么。
    冯怜容道:“这样名副其实就是丑蛋。”
    赵佑棠:……
    找死啊!
    赵佑棠下一个念头就是以上三个字。
    然后冯怜容就遭殃了。
    手被他弄疼了,差点哭出来。
    “还敢不敢了?”赵佑棠恶狠狠道,“下次再不准提这个!”
    冯怜容这时自然老实了,忙道:“妾身再不敢了。”
    赵佑棠这才放开手。
    冯怜容赶紧揉了几下,感觉自己骨头都要断了,心道好好的惹他干什么啊,不过又觉得逗他好像特别有意思。
    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这种爱好的。
    看她这样子,他又有点儿心疼,问道:“很痛?”
    “很痛。”她可怜兮兮把手伸给他看,“揉揉。”
    赵佑棠盯着她半响,才发现她脸皮越来越厚了,自己做坏事,还好意思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叫人可怜她呢。
    他哼了一声,抓过来揉了两下,又扔掉,骂道:“活该!”
    正说着,就听有人在前头问安。
    原来是几个贵人出来,去往坤宁宫给皇后拜年的。现在太皇太后病重,皇太后并不理事,一切都交予方嫣,故而她们也是只给方嫣请安。
    现在路上遇到赵佑棠,冯怜容几个,她们自然要过来行礼。
    住在延祺宫西边的贵人并不太多,一大半是住在乾清宫后边儿的,是以这会儿只有八个贵人。
    苏琴也在其中,赵佑棠目光落在她身上便移开了,淡淡道:“免礼。”
    他说完就往前走了,连一刻都没有停留。
    冯怜容因苏琴的事情,伤心了三次,如今再次看到,她好像也没有初时的惊心,只主动把手伸到赵佑棠手边。
    赵佑棠怔了怔,片刻之后牵起来。
    那日冯怜容的伤心他一直都记在心里。
    如果可以,他并不想她难过。
    只是将来呢?
    自己又能否做到?
    他叹了口气,包住她的手。
    几人很快就到延祺宫。
    钟嬷嬷一看,哎呦,不止皇上来了,三殿下,四殿下也来了,她连忙吩咐宫人迎过去,又叫膳房准备些吃食水果端来。
    冯怜容笑道:“四殿下要看阿鲤呢,嬷嬷快抱来。”
    钟嬷嬷应一声,又使人去叫俞氏。
    俞氏抱着赵承谟给赵佑梧看。
    赵佑梧惊讶道:“他的眼睛好黑呀,比小羊的还要黑。”
    其实赵承衍的眼睛是有点儿像冯怜容,特别温顺,也不是很黑,有点儿褐色的,而赵佑梧却是像胡贵妃,淡茶色的眼睛。
    钟嬷嬷笑道:“小孩儿都挺黑的,不过三皇子的好像是更黑一些。”
    冯怜容抬头朝赵佑棠看:“像皇上呢!”
    她最喜欢他的眼睛,安静的时候幽深幽深的像黑色的夜,可一动起来便是光华流转,比任何东西都耀眼,看一眼能把自己给陷进去。
    赵佑棠笑笑:“是该像朕了。”
    他也觉得大儿子比较像冯怜容。
    正说着,赵承衍拉冯怜容的衣角,指指耳朵道:“母妃,又痒了。”
    冯怜容忙叫黄益三给他准备些东西。
    黄益三一会儿就拿来了。
    冯怜容搬个凳子坐在门口,把赵承衍抱在腿上,微微拉起他耳朵,对着阳光看了看,然后就柔声道:“跟上回一样别动啊,不然会疼的,太医得给你吃苦药。”
    赵承衍嗯了声。
    冯怜容先是把牙签拿来,牙签的尖头已经没了,她就在不尖的那头裹上棉花,再在上面滴点香油。
    赵佑棠奇怪:“这是干什么?”
    “掏耳朵呀。”
    “掏耳朵不用掏耳勺?”赵佑棠好奇,站过去,拉起赵承衍耳朵一看,“哦,是挺多了!”
    冯怜容解释:“他还小呢,不能用挖耳勺的,有回我娘就是给我乱挖,差点没聋,后来找大夫看了,大夫教了这个法子。”
    赵佑棠觉得稀奇。
    赵佑桢,赵佑梧也过来看。
    冯怜容弄好了就把棉花轻轻塞进赵承衍耳朵里。
    她动作轻柔,就像在碰一块豆腐似的。
    赵佑棠忽然就觉得自己的耳朵也痒起来。
    他目光落在冯怜容的脸上,因阳光照着,她皮肤上的绒毛都很清楚,像是透明了一般,嘴角还带着笑,眼睛里满是温柔,像是能把冰都化开了似的。
    赵佑棠心想,她怎么就没给他掏过耳朵啊!
    赵佑梧看着,眼睛则都有点儿红。
    他年幼时,母妃也常这样,掏的特别舒服,可是母妃竟然死了,赵佑梧忽然道:“我耳朵也痒。”
    冯怜容笑起来:“那我一会儿给你掏啊。”
    她给赵承衍换个方向,正要给他弄左边耳边时,想起来,看看赵佑棠:“皇上,要不要妾身给您也挖一下?”
    赵佑棠脸一热,斥道:“朕是小孩儿吗,还要你掏耳朵!”
    冯怜容嘟起嘴:“不要就不要嘛,这么凶。”
    她给赵承衍弄完,就去给赵佑梧掏了,因他年纪大了,她拿了个银耳勺给他挖。
    赵佑棠有心阻止,不过看赵佑梧也确实可怜,估计是想到胡贵妃了,当下就没有说什么,反正也不大么。
    可心里却老大不高兴,好像错失了什么似的。


☆、第75章 太子
    天纪二年二月。
    赵佑棠下旨削魏王,晋王护卫。
    因前有肃王交兵权;后有怀王谋逆被杀;魏王,晋王都没有再行反抗,到此;各藩王手里已无重兵。
    他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下。
    这日太皇太后请他去寿康宫。
    赵佑棠坐在她床头;询问病情。
    太皇太后长长叹了口气道:“我伦儿是死了罢?”
    赵佑棠一怔。
    “你无须再瞒我。”太皇太后语气悲凉;“这都过去多久了;他能逃到哪里去;定是死了!丽芳与三个孩儿现在何处?”
    她已然明了,赵佑棠便直说道:“现在城内,若祖母想见;朕即刻命他们前来。”
    太皇太后没说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伦儿埋在何处?”
    “华津府的玉良山;朕已命人修葺陵墓。”
    太皇太后点点头;朝身边两位宫人看一眼。
    宫人立刻扶她坐起;在后面垫上大迎枕,便远远退开了。
    “皇上,哀家今日见皇上,也是有一事。”太皇太后有些疲累,好像说会儿话就要歇息一下,“哀家自知也无几日好活……”
    “祖母!”赵佑棠忙道。
    太皇太后摆摆手:“皇上请听哀家说完,太子乃国之根本,哀家知你并不喜欢阿嫣,可是承煜是嫡长子,无论如何,他都必为太子。再说,皇上早前便答应哀家,现已是开春,哀家别无他求,此事了了,哀家也有脸下去见列祖列宗。”
    赵佑棠知她也是为此事:“朕答应过祖母,自不会食言。”
    太皇太后欣慰:“趁哀家还有力气,也想共享盛事,皇上,”她顿一顿,“也非哀家逼你,只立下了,景国方才安稳,上下才能齐心,兄弟间也有个秩序。”
    赵佑棠听到此,轻声问:“朕知祖母苦心,一心维护祖宗遗训,只祖母若有选择……当年真不会考虑三叔?”
    太皇太后大惊,嘴唇微张。
    那是大逆不道!
    “先帝当初既是太子,如何能换?”太皇太后斥道,“哀家从未想过!”
    即便她心里知道大儿子并不是个治国良才,比起赵伦,实在是差远了,却依然没有更改决定。
    赵佑棠皱了皱眉,虽然他对立太子一事并无犹豫,但对将来却甚有疑惑。
    但现在他知道了,太皇太后并不能给予他答案。
    太皇太后也有所警觉:“皇上为何会问起这个?”
    “朕只是可惜三叔罢了。”赵佑棠站起来,“祖母还请好好养病,立太子一事,朕自会下旨。”
    到得二月十二日,赵佑棠立赵承煜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宫中也是一派热闹,张灯结彩。
    太皇太后打起精神在寿康宫摆下宴席,一家子用了顿饭,方嫣因儿子被立太子,此刻自然是笑容满面,就是见到赵佑桢,赵佑梧,态度都好上许多。
    她想得到的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乃是将来的帝王!
    以后她自会好好抚育赵承煜,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
    赵佑棠这会儿与太皇太后提起,要派赵佑桢去睢阳跟曹大人学习水利,太皇太后怔了怔,问道:“还不去就藩?”
    “才十几岁,总是要等到成亲再说。”赵佑棠笑道。
    方嫣一听,这总比留在宫里好,帮着道:“是啊,既是喜欢的,学一学也没坏处。”
    太皇太后便看看赵佑桢:“你自己想去?”
    “是,祖母。”赵佑桢道,“将来孙儿想为此出份力,造福百姓。”
    太皇太后虽然觉得有些奇怪,毕竟没有先例,不过也没有阻止:“既然如此,便去罢,凡事小心些,可不像在宫里,到处有人照应着了。”
    赵佑桢大喜,自然答应。
    离开寿康宫后,赵佑桢叮嘱赵佑梧:“我走了,你也不要害怕,有事便同皇上说,现在也无人敢欺负你,你到底是宁王呢,他们敢乱来,你就打他们板子!”
    赵佑梧点点头:“我知道,那哥哥何时回来呢?”
    “我也不知,可能两三年罢。”
    赵佑梧想起一事,又笑:“哥哥还要成亲呢,肯定要早些回来的。”
    赵佑桢脸一红:“你懂什么!好好听课,我回来了要考你的。”他伸手摸摸弟弟的脑袋,“要有什么想告诉我,也可以写信,我把银钱都留给你,你别乱花,知道吗?”
    “哥哥不带些去?”赵佑梧问。
    “我有一些就够了。”
    赵佑桢道:“哥哥也不用记挂我的,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兄弟两个说着往前去了。
    赵佑棠从坤宁宫出来,又前往延祺宫。
    今日既是立太子,自然是普天同庆,延祺宫里众宫人黄门也发到了银钱,刚刚都还在数着。
    不过钟嬷嬷拿到钱,仍是不怎么高兴。
    又不是立大皇子,作为嬷嬷,她要担心的事情可多呢!
    赵佑棠刚走入殿内,就见一个小小的蹴鞠从里头滚出来,他往前一看,赵承衍屁颠颠的在追呢。
    冯怜容也在后头,叫道:“跑慢点儿啊,小心摔了!”
    赵佑棠笑起来,拿脚一挡,蹴鞠就停住了,他弯下腰捡起来看看:“比一般的蹴鞠小很多,什么时候做的?”
    “就前几日做的。”冯怜容看到他颇是惊喜,笑道,“有回黄益三拿了个蹴鞠来,小羊很喜欢,结果太大了,他抱不住,妾身就叫他们弄个小的,小羊可喜欢呢,光是玩这个都够了。”
    赵佑棠就把蹴鞠往前一扔,果然见赵承衍咯咯笑着追过去了。
    他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太对劲。
    这有点儿像小狗啊……
    不过,小孩子可能跟小狗也差不多?
    “你饭吃了?”他在院子里石凳上坐下。
    冯怜容忙叫人拿个垫子来:“会冷的。”见他坐垫子上了,她才回道,“早吃了,今儿天好,才带小羊出来玩。”
    赵佑棠点点头,看她一眼:“你也坐。”
    冯怜容便坐下。
    两个人一起看着赵承衍,间或说些家常。
    过得会儿,赵佑棠道:“你没别的话跟朕说?”
    冯怜容奇怪:“刚才都说了。”
    赵佑棠瞧瞧她,没有再吭声。
    过几日,赵佑桢便去了睢阳,而这时,华津府北方的外夷趁上回两军混战,华津尚有动荡之时,大举进攻,竟然一起拿下了平城。
    赵佑棠大怒,派遣大军前往击退外夷。
    谁料,因外夷此前准备充分,不止守住了平城,还把战地往前推进了百里,直接威胁到占有重要位置的桐城。
    为此,朝堂难免有些议论,甚至有流言出来,暗指赵佑棠削藩过度,导致被外夷窥得时机,侵占景国城池。
    要说华津府这外夷,名为瓦勒,本是游牧民族,此族天性勇猛,专喜掠夺,不过在新国建立之后,十年间,瓦勒一族近乎被灭绝。只是春风吹又生,经历两朝之后,瓦勒族又重新壮大起来,甚至合并了附近的几个小族,时常骚扰边境。
    这次大规模侵犯,必早先就有预谋。
    赵佑棠几番思量之后,决定御驾亲征。
    太皇太后听说了,吓了一跳,说道:“不如请肃王前来。”
    “不,以防万一,肃王要镇守巩昌府。”赵佑棠道,“这次既是朕的疏忽,就该由朕来补救。”
    太皇太后知道他是在说削藩的事情,微微叹了口气,时至今日,也无甚好说,削也削了,只是她到底还是担心这个孙子:“皇上不怕出点意外?”
    “朕自会注意的。”赵佑棠沉声道,“但如果此行击退不了瓦勒,别处外夷兴许会跟风侵犯。”他安抚太皇太后,“再如何,不过是个蛮族,朕有千军万马,不足为惧。”
    他一早也对那些外夷烦透了,此次定要让瓦勒臣服,令他们永不敢踏入华津一步!
    太皇太后见他心意已决,便也罢了。
    太皇太后都劝不住,皇太后就不提了,方嫣虽然对此不满,也没有多说,只让赵佑棠一定要小心:“皇上,景国可不能少了皇上,皇上一定要平安归来。”
    “朕知晓,宫里便交给你了。”他握住方嫣的肩膀,“朝堂大事自有杨大人,李大人等,你莫要为此担心。”
    方嫣看着他,眼睛一红。
    赵佑棠第二日便调兵遣将,准备前往华津府。
    得知皇帝要亲征,军队士气大涨。
    不过文武百官反应各不相同,也有许多反对的,毕竟打仗不是儿戏,哪里能说去就去,万一出点儿事,还能得了?
    但他们争归争,皇帝已经下了决定,不能挽回。
    消息传到延祺宫,冯怜容也是吃了一惊,不过她算算时间,好像也大差不差,当年赵佑棠便是亲征瓦勒的。
    只是,今日不同往日,那时候,她不得宠,平日里别说相处了,便是见一面都难,但现在,他们感情很好,故而她也是有些不能接受。
    可一方面,她又相信他,他做了这个决定,自然是有把握赢得胜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