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策[金推]-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这给不给钱氏诰命,惠妃都是武家出来的姑娘。性子又是那样,怎么可能是一下子就变了呢?
    所以武正道跟云氏好好的交代了,明天到了宫里,见了娘娘该怎么说,然后别乱说话什么的。最好是私底下跟娘娘说说,他的差事的事儿,也好让娘娘吹吹枕头风。
    云氏听说明天的洗三还要让她进宫去,这病就好的差不多了,当初听到那圣旨的时候,她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没办法,只能是‘晕倒’了过去。
    看来,都是她们想多了,惠妃根本就没有什么报复的意思,想着自己也让人了解了自己这个继女的性子,是个宽和大度的,怎么会一下子变了呢?
    所以她精神就好了许多,又知道自己的女儿婉婷被禁足了,还听说被老爷扇了一嘴巴,云氏心里又感动又心疼,只是这个时候不是去操心这个事儿的时候,等她从宫里出来,拿着娘娘赏赐给婉婷的东西,自然就能解禁了。
    阮氏听说自己也要进宫去参加三皇子的洗三礼,不由得紧张起来,连衣服都找了好多套,觉得这也不合适,那也不合适,恨不得立刻重新做一套。
    武二老爷看了不由的摇头,说道:“不过是进宫,你这么折腾干什么?谁会瞧你去?”
    阮 氏立刻说道:“你懂个什么?我们是惠妃娘娘的娘家人,自然要给惠妃娘娘做脸,我要是穿的跟个土包子一样,人家都会笑话娘娘的!不行,我怎么现在就紧张起来 了,到时候要是出了丑,那可怎么办?哎呀,说起来,咱们娘娘真是个有良心的,没有忘记我这个二婶。也不知道娘娘如今怎么样了。娘娘心胸宽广,就是有些人想 多了,还晕倒了,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说的是云氏听了钱氏被封为夫人的圣旨而当时晕倒的事儿,人家娘娘还让她进宫去,根本就没有那个意思。
    “在涿州的时候,我就知道娘娘是个好的,也就是某些人,自己心思龌蹉,所以才会那样想娘
    娘。”
    武二老爷说道:“得了,说这个干什么?”对大嫂钱氏的印象也已经淡了,对现在的大嫂云氏,他也没有什么意见。
    反正只要吃好和好,住好玩好就成。
    “进宫的时候,少说话,免得出错!”
    阮氏道:“还用你说,我自然是知道的。不行,我得去看看那位怎么穿戴的,不能被她给比下去了!”阮氏想着明天就要进宫,这心里就激动啊。
    而第二天,宫里还专门派人来接她们两个。本来阮氏还想带着自己的女儿过去,不过被大家给劝住了,宫里可不是亲戚家,真的要出了什么事儿,那可是不得了的。
    云氏和阮氏就这样被抬进宫去,到了一出地方,不能让轿子前行了,所以下来走,又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了,就来到一个宫殿门口,那牌匾上写着‘长春宫’三个字。
    这就是惠妃娘娘住的地方。阮氏心里惊讶,这个宫殿真是大啊,比她们几个院子都要大了。惠妃娘娘可真是受宠!
    云氏和阮氏进去后,先是见了赵皇后,给赵皇后磕头行礼,赵皇后笑道:“两位先进去看看惠妃,她从早上就一直等着二位呢,只是她坐月子的人,不能多说话,还请二位见谅。”
    皇后娘娘这么客气,让她们受宠若惊。
    在长春宫宫里的带领下,她们进了惠妃的屋子,里面不知道烧着什么香,又香又甜的,让人神清气爽,只是阮氏连头都不敢抬,实在是被皇家的威严给压制住了。
    “娘娘,武大太太和武二太太来看望您了。”
    “请她们进来。”一道如沐春风的声音响起,云氏有些恍惚,这还是自己那个继女的声音吗?听着是像,只是气势不像啊。
    云氏打点起十二分的小心,跟着宫女来到了内室,就见一个散着头发的女子正在榻上躺着,头上带着一个镶着琥珀的抹额,身上的气势是不怒自威。
    “臣妇云氏阮氏见过惠妃娘娘,惠妃娘娘万安金福。”
    “琥珀,把母亲和二婶扶起来。”惠妃吩咐道。
    “大太太,二太太好,奴婢琥珀给您二位请安。”琥珀忙行礼道。
    “可使不得,你现在是娘娘的宫女,哪里能给我们行礼?”阮氏赶紧说道。
    李伽罗笑道:“她是咱们府里出来的人,给您二位行礼,也是应该的,不知道家里的人可都好?我在宫里,外面的事儿都不知道。”
    阮氏抢话说道:“回娘娘的话,家里一切都好,您别担心,就是你几个妹妹的婆家,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好呢。”
    阮氏是直奔主题,下一次进宫,谁知道是什么时候,不如跟惠妃说说,然后让她给找户人家才好。
    云氏忙说道:“你二婶是太紧张了,她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娘娘勿怪。”
    哪里有一进来见面,就提要求的,这也太不像话了,这位可不是你以前的侄女儿,是一宫之主,
    是惠妃娘娘。
    阮氏不敢在这个时候,和云氏拌嘴,只好闭上了嘴巴。
    李伽罗说道:“外面的人我也不怎么清楚,如果你们有合适的人,不妨先看看,最好是门当户对,这样以后日子也过的舒坦。”
    “娘娘说的是。”云氏忙说道,免得阮氏又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因为洗三,很多人都要来,云氏看惠妃有些疲惫,就赶紧拉着阮氏告辞了,能和惠妃说上话,就已经不错了,等会儿要是高份位的份子过来了,也得要和娘娘说话,她们杵在这里,也碍手碍脚的,等会儿外面还有皇室宗亲来给三皇子洗三呢,不如多认识认识一些人,以后也是人脉。
    洗三本来就是女人的事儿,皇上不过是早上来了一趟,看了他的三皇子,免得他在这里,大家都不自在。
    琥珀和红线跟着几个奶娘把三皇子给抱出去了,皇后接在了手里,然后交给了稳婆,一会儿三皇子的哭声就响了起来,这洗三,小孩儿的哭声越响亮越好。
    这些来参加洗三的人,都是识眼色的,见三皇子哭的那叫一个响亮,好听的话不要钱的就说了一箩筐。
    这次洗三,让大家见到了三皇子,知道三皇子是个健康茁壮的小子,打消了许多人的歪心思。
    皇室宗亲中不乏有那种想法的人,看着皇上的两个皇子都是身体不好的,就怀疑皇上不能让妃子生出一个健康的皇子,有人还联想到了皇上小时候生过一场病,该不是那时候就已经有了隐患了吧。
    如果是那样,到时候皇上就没有一个身体好的继承人,那么他们这些皇室宗亲可不就有了机会了?
    但是三皇子的出生,把这些人的臆想给打破了,原来皇上的身体还是好的,那大皇子和二皇子身体不好,肯定是嫔妃自己的原因,或者还有后宫争斗。
    所以这些人消停了,因为皇上的身体好,那么能生下一个健康的三皇子,也能继续生其他健康的皇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没有,还有个三皇子呢。说什么也轮不到他们了。
    不怪皇上对三皇子看中,这里面有这么多的事儿呢。


☆、第72章 温嫔 
    李伽罗做了一个月的月子;然后在三皇子萧洛的满月宴过后;圣旨册封了武正道为郡公。
    武家一片欢喜;武正道更是放心了;就等着吏部把自己的差事给办下来。
    要知道,自己的女儿在后宫里受宠;他还有个皇子外孙,差事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说不定还能升上一个品级,成为从三品呢。
    只是从他册封了郡公之后,这差事就一直没有了音信。
    去吏部问,吏部尚书倒是见了他;不过只是告诉他;目前没有空缺的差事;只能再等下去了。
    然后吏部尚书和他谈心,“正道兄,如今你也是外戚了,郡公的爵位是妥妥当当的。这差事嘛,就不急啊,不急啊。”
    武正道回去后,就觉得不对劲了,那话里的意思是?
    不急,不急,意思就是说,没有自己的差事,还提到了郡公的爵位,然后说到了外戚。
    这不就是说明了,他的差事就没有吗?好好的当自己的外戚和郡公就好了,别的就不要想了!
    这怎么能行?一个没有实权的郡公,听着是好听,可是不顶用啊。
    有个实缺的差事,加上自己外戚的身份,那么还不是如鱼得水?
    武正道这一下子就很不好受了,难道皇上是想要把这些外戚都给闲置了?
    可是赵皇后的父亲,还有王家的人,都在高位,自己怎么就没有差事了呢?
    就算不为别的,也得为三皇子着想啊,要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外家,以后怎么能好?
    难道皇上压根就没有立三皇子为太子的打算,所以就没有想着给自己实缺?
    意识到这个的时候,武正道还是很失落。
    以前大女儿没有生皇子,他只盼着大女儿在宫里受宠,受宠后又盼着她生皇子,生皇子了,自然是盼望着能被立为太子。
    一旦没有实现了,这心里的失落就可想而知,而且这些话,他还真不能跟别人说,吏部尚书,也没有明着说,不给他差事。这一切都是他的猜想。
    他也是十年寒窗苦,才考上进士的,就这么的断了仕途,武正道很不甘心。
    还想着能不能找什么门路。反正他现在的身份,也是很拿得出手了。
    只是别人都答应着,帮他看看,可是最后都无疾而终。
    弄得武正道很是郁闷,眼看着如今妻子也能进宫去了就跟云氏说了自己的差事,让她跟惠妃说一说,不为别的,也得为三皇子着想是不是?
    有个有实权的外祖,以后的路才会越来越宽不是。
    李伽罗是在三皇子满月后接受了册封惠妃的金册的。从此以后,她就是一宫之主,住在长春殿的主殿了。
    因为有三皇子,加上宫里的嫔妃也不算多,所以长春宫目前就她一个人住。
    做完月子,皇上就驾临了长春宫,两人颇有些小别胜新婚的感觉。
    皇上还开玩笑说,如果她生的孩子足够多,长春宫这边就不会安排人住进来了。
    李伽罗听了,说道:“皇上,臣妾这宫里安排人是皇后的事情,皇上可不许插手。”
    皇上笑道:“难道你就真的不想自己住一个宫室?”
    “当然想了!”李伽罗毫不犹豫的说道:“但是要是以后宫里的姐妹们多了,住不下了,臣妾还是单独住一个宫室,那岂不是让人给说死了?臣妾可不想被人嫉恨。”
    “你以为朕是风流种子那,怎么可能人都住不下了?放心,没有那么一天的。”
    爱妃吃吃醋,皇上也觉得心里得意。
    不过,在皇上的心目中,还是延绵子嗣最为重要。
    惠妃能生出健康的皇子,说明她本身就身体健康,而且能护住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也有颗慈母的心肠,另外,她的娘家本身是寒门出身,她父亲也没有什么大的本事,这一点儿让他很放心。即使以后会惹出乱子来,但是也不会太大。
    武正道此人对本事没有他高的人,会狠心,可是对比他高一等的人,他绝对是不敢高声说话的。
    这样的外戚才让人放心。他不介意让惠妃多生几个孩子。
    大皇子是宫女所生,从一出生就一直病着,靠药材才能养活,他一个一国之君,见到这样的儿子,也实在是无法喜欢起来。
    而盼望着出生的二皇子,也因为静妃的自作聪明,成了现在这样,皇上对二皇子是有些怜悯,可是慈父心肠只能有一点点。
    所以健康的三皇子,才让他感受了父亲对儿子的期盼。
    有了一个这样的皇子,就想再多几个。对能生出三皇子的惠妃,皇上绝对是满意的。
    至于张贵人的肚子,反而没有多大的期盼。
    不过,在李伽罗做完月子,又过了几天之后,张贵人也发作了。
    皇上不过听人禀报,然后说了一声‘知道了’,人没有过去。
    一个小小的贵人生产,还请不动皇上亲临。
    这个消息被静妃知道了,静妃的心里平衡了些,好歹她生产的时候,皇上还亲自过去了,比这个张贵人不强多了?
    不过,静妃盼望着张贵人最好能生个女儿下来,不然岂不是自己儿子的又一个威胁?
    张贵人这一胎也生了差不多一天一夜,在八月初七的时候,生下了一位小公主。
    张贵人知道自己生了小公主后,满心的失望。
    她本来都已经说的皇后动心了,只等着自己生了儿子,说不定就要抱到坤宁宫养着了。
    可是如今生的是女儿,就没有了那个可能。
    她知道自己这次怀孕,完全是运气好,但是这样的运气,真的很难再有了。
    宫里的美人多的是,自己份位又不高,平时也不受宠。年纪越来越大,以后再有怀孕的机会,那就是太低了。
    所以张贵人对自己这一胎的期望,绝对是特别大的。心里想着,只要生了儿子,以后哪怕皇上不过来了,她也有了盼头,可是为什么,就偏偏是个女儿呢?
    女儿有什么用?以后是嫁出去的,张贵人想到这里,心里就难受得要命,三个人都差不多怀孕,就她一个人生的是女儿,她份位还是最低的。
    升也升不上多少。张贵人如果不是看着人多,真的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
    三公主生了之后,皇上连看都没有看一眼,最后还是在满月的时候见过。
    皇上不缺女儿,他还有皇后生的大公主呢,那是嫡长公主,比张贵人生的三公主要高贵多了。
    这也是嫔妃们不乐意生公主的另一个原因,毕竟不管谁生公主,都不可能比得过大公主,除非你自己当皇后了。可是这种事儿,也就是心里想想罢了,没看到王贤妃不是也想当皇后,可是最后连命也没有了吗?
    那还是有太后撑腰的,她们这些人,身份和靠山都不如王贤妃,所以还真没有那个命。
    李伽罗也去参加了三公主的洗三礼,因为皇后要去,她们这些人都要跟着去。
    不管怎么说,三公主都是皇上的骨肉。哪怕张贵人到现在份位也没有改过。
    张贵人知道皇后过来了,然后安妃,柔妃,静妃,和惠妃也都过来了。她怏怏的说道:“静妃和惠妃过来干什么?不是来看我的笑话的吧。”就她一个生了女儿。
    张贵人的宫女觉得张贵人真是想多了,惠妃她们没事儿看一个贵人的笑话?真是太好笑了。
    所以说,分到一个好主子,真的很重要,像张贵人这样,有野心,但是却喜欢迁怒人的人,真是伺候不起来啊。
    赵皇后直到三公主满月的时候,才问皇上关于张贵人晋位的事儿,因为三公主出生后没有多久,宫里又是八月十五中秋宴。因为今年宫里多出了两个皇子,还有一个公主,所以今年的中秋宴是特别的隆重和热闹。
    大家都知道皇上的心情很不错。
    赵皇后自己本身就忙的不行,所以哪里还有心思去问张贵人晋位的事儿?
    何况,如果皇上有心,自然会给册封的,如今提都没有提,说明并不怎么在意。
    赵皇后虽然有提醒皇上的职责,可是一个贵人的份位的提升,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所以在三公主快要满月的时候,赵皇后就问了皇上关于张贵人份位的事儿。
    皇上听了,这才像是想起了这个事儿,说道:“朕倒是差点给忘了,张贵人既然生了三公主,那么就册封为温嫔吧。”
    温嫔是从五品,从正七品的贵人,升到从五品的温嫔,也算是不错的了。只不过是个嫔位,并不用金册,所以只要皇后的一只盖上金印就可以。就这样,张贵人变成了张温嫔。在三公主的满月宴上被封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武大老爷的差事啊,遥遥无期了!


☆、第73章 秋猎 
    皇上要带人去皇家围场秋猎;这消息一出来;后宫里的人又沸腾了。
    大家一年到头都是在皇宫里;很少有机会出去。
    不是说很少;是压根都没有出去过,除了去年太后带着几个宫里的老人去了避暑行宫外;她们这些人根本就是一直在皇宫里面。
    对于能出去看看那外面的世界,大家都是向往的。而且,能跟着皇上去秋猎,是很有机会受宠的。
    皇后的坤宁宫,这段时间更是热闹起来,都想让皇后把自己的名字加在那去秋猎的名单上。
    皇后是有一定的决定权;不过最终也得看着皇上的心意。那些不受宠的;她不加进去;也属东阿过去,但是受宠的,如果不在上面,皇上问起来了,那肯定就是坏事儿了。
    就连刚做完月子的张温嫔也想着去秋猎呢。
    至于王太后,她想了想,还是不凑这个热闹了,免得大家都不自在。
    而秋猎,不光是皇宫里的事儿,皇室宗亲,世家名门,还有朝臣们,有幸跟着去的,也都是一种荣耀。
    所以如今连京城各家都在为去秋猎的名额在想办法。
    王家自然不用说,是太后的娘家,他们家的人少不了。这次太后亲自跟赵皇后说了,让赵皇后帮着看着点王明雅,“这孩子年纪小,以前还没有去过,皇后你费心了。”
    赵皇后笑道:“母后放心,不如就让王姑娘跟在臣妾的帐篷里吧。”
    去秋猎,各个妃子都有单独搭好的帐篷,里面摆设也很不错,一点儿不比房子差,尤其是皇后的帐篷,那绝对是女眷中最好的。
    王太后说道:“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住在皇后的帐篷里算什么?就让她跟着承恩公夫人一起住着吧。”
    赵皇后点头称是,然后去准备别的事情去了。
    李伽罗这边,云氏也进宫拜见了李伽罗,想着是带着家里的几个姑娘也跟着去,好歹她们是惠妃的娘家人,也是有这个资格的。
    而且,这次过去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有身份,有家世的人,如果能给自己女儿和侄女儿说上一门好亲,也不枉自己这次求着惠妃了。
    李伽罗听了云氏的话,说道:“父亲已经是郡公的爵位,他是可以跟着去的,母亲想带她们就带吧,不过这次去了,可不比往常,平时姐妹们有什么矛盾,在家里吵吵闹闹,无所谓,可是要是在外面也这样,那就是太不好了,母亲还请多加严管她们!”
    云氏听了忙说道:“娘娘说的在理,臣妾回去后,会好好教导她们的哦,绝对不给娘娘丢脸。”
    惠妃笑道:“丢本宫的脸倒是不要紧,只是别丢了武家人的脸就成。”
    云氏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惠妃如今有三皇子在手,就是娘家妹子不争气,丢人了,在这宫里,或者宫外面,谁敢对她说三道四的?
    就是说,也是背地里嘀咕,但是没有人有胆子在这边和她当面说。
    真要是婉婷几个做了丢人的事儿了,也是毁了她们几个的前程。
    云氏又想起老爷让自己问的事儿,老爷到现在的差事都没有着落,也就是个郡公的爵位,听着好听,只是老爷心里不舒服的很,所以让云氏过来问问惠妃。
    没 想到惠妃听了,就说道:“后宫不得干政,本宫在宫里,也战战噤噤,若是仗着皇上对本宫的情分,就要皇上给父亲一个官做做,那本宫也太自不量力了。母亲也劝 一劝父亲,差事没有就没有,家里又不是少吃少喝的,好好在京城呆着,等朝廷需要他的时候,自然会给他差事。以后这种让本宫求官的话,还请母亲千万不要说。 宫里的人这么多,母亲别看本宫受宠,其实多少人盼着本宫倒霉?相信武家也不希望本宫那么倒霉吧。“李伽罗问道。
    云氏听出了惠妃的意思,忙摇头说道:“大家都盼望着娘娘越来越好,娘娘烦心,臣妾知道回去怎么说了。”
    云氏也不是个笨人,如今听惠妃的意思,就知道皇上根本就没有给老爷差事的意思。
    这样还要强人所难,到时候让后宫的靠山惠妃也折了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只是觉得,这宫里真是能改变一个人,这个继女如今变得那么强势,再也不是当初接到府里,只会低头的姑娘了。
    不过,这不是云氏早就预料到的吗?难道她还能后悔?
    毕竟这个继女没有说什么给自己的生母报仇,也给他们武家当了靠山,要知道,没有惠妃娘娘,老爷也不可能封为郡公,自己也成不了郡公夫人,在外面也被人高看一眼。连门庭都换了样子了。来往的都是高门大户。
    连女儿婉婷的婚事,说亲的对象也高了不知道有多少等。所以她要是还不满足,那真是太不应该了。
    云氏走后,琥珀进来,“主子,您没有跟云氏说,您没有打算去秋猎啊。”
    三皇子萧洛年纪还小,才两个多月,李伽罗有些不放心。所以就有些不打算跟着去。
    李伽罗笑道:“我要真跟她说了,她得开始劝我了,何必呢。到时候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皇上萧璟从皇后那边过来,他看了要跟着去的名单,见没有惠妃,就过来长春宫这边了。
    “朕看那单子上,没有你的,难得出去一趟,怎么不想去呢?”皇上问道。
    李伽罗说道:“皇上,洛儿还小呢,把他放在宫里,臣妾离开他,心里总是放不下,玩也玩得不开心,还不如等洛儿年纪大一些,臣妾再去好好的玩呢。”
    “洛儿是个小子,又不是大姑娘,身边有这么多人伺候,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朕这边也会安排人手,宫里大部分人都会跟着去,还有母后也留在宫里,没有什么事儿。就这样说定了,你跟着去。洛儿那边朕给你保证,没有问题。”
    “难得出去一趟,就痛痛快快的玩,静妃和温嫔都要去呢,所以不用担心。”
    对于唯一的一个健康的皇子,他绝对是十二分的小心,已经在三皇子的身边安排好了人。
    只是李伽罗还是担心,皇上说道:“怎么?不相信朕?”
    “哪里是啊,臣妾怕这十来天,洛儿见不到臣妾会哭闹。”
    “你这是太惯着他了,男孩子,哪里能这样?就该摔打着养。这样,朕派人在长春宫这边放禁卫,在回来之前,不让外面的人进来,这样,你总该放心了吧。”
    “皇上,那给大皇子和二皇子都这样安排吧。”李伽罗说道。
    “也好,就这么说定了。”皇上觉得不能厚此薄彼,不然让人嫉妒了就不好了。
    既然皇上都已经这么说了,李伽罗先前的打算就已经不算数了,连忙让人赶紧收拾出去的衣服。
    这次出去,肯定要骑马,李伽罗的骑术还算可以。不过到时候,她说一句体弱,也就可以躲过去了。只是到底能出去一趟,心里还是有些期盼的。
    “主子,奴婢就留下来照顾三皇子!”琥珀知道主子要跟着去了,觉得自己该留下来照顾小主子,免得被那些不开眼的给害了。
    李伽罗说道:“好,等下次再带你出去。皇上这边安排了人,我倒是不担心,宫里有太后,太后坐镇,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在她坐镇的时候出什么事儿。平时没有事儿,就不要出去,你自己一向机灵,万事见机行事。我给你的那几颗丸子,倒是不怕一般的毒物。”
    “姑娘,您又做丸子了?”琥珀心疼极了,姑娘的这些丸子要用她的血做药引子,做这么些,得费多少血啊。
    琥珀一急,就把以前的称呼给叫了出来。
    “不用担心,我看了一本古书,上面说,人身上的血,如果能定期放一些,对身体还是好的,何况不过是一点儿血,算不得什么。祖父给了我这样的血,我用在自己的血脉骨肉上,也是值得的。”
    可惜祖父早已经不在了,现在还有谁记得他神医的名号呢?
    “皇上,重华宫静妃娘娘那边来人了,说是二皇子吐药了!请皇上过去看看。”刘永全硬着头皮说道,不是他想说,实在是这关系到皇子的身体,不说,到时候耽误事儿了,那就成了罪过了。
    “朕又不是太医,朕去了,二皇子的病就能好了?告诉静妃,生病了,直接去请太医过去,好好的看,再随便闯入养心殿,她就不要去秋猎了!”皇上生气起来也是很可怕的。
    刘永全就知道结果是这样,这个静妃,自从生了二皇子后,反而没有以前受宠了,然后老是借着二皇子生病了,把皇上给叫过去,一来二去的,皇上也厌烦了,一点儿都不待见这个静妃了,只是这位静妃还没有自知之名。
    用孩子把皇上引过去,真是,不知道皇上最讨厌这样的?
    皇 上自然是对静妃很不满意,一次两次的,难道把人都当成傻子了?皇上可不是傻子,利用一个父亲担心儿子的心,这种人谁会喜欢?尤其是每次过去,静妃都会提些 要求,二皇子的身体也就那样了还是静妃自己作出来的。更让皇上很不待见静妃。为了这次能跟着去秋猎,静妃怎么就没有主动说不去了,要照顾二皇子?
    还有那张温嫔,明明才出月子,就在自己去看三公主的时候,求着自己也想出去看看,这样的女人,真是让皇上很是看不顺眼。自私的要命。
    这样一来,反而是惠妃和她们一比,立显高下。
    静 妃的人被吓走了,静妃知道皇上说的话后,再也不敢说什么了,事实上,她确实是想打着孩子生病的旗子,让皇上过来自己这边,后宫的女人,如果没有受皇上的 宠,那这日子就不好过。何况,她还想生个健康的皇子,这次她都后悔死了,要是再怀孕了,她绝对不会自作主张了,一定自自然然的把孩子给生下来。
    哪怕二皇子夭折了,她也不怕啊。
    可是从自己能侍寝后,皇上来是来了,却从来没有在自己这个重华宫过过夜。她是一宫主位了,是可以留皇上过夜的。
    她还以为,这生产过后的女子,就不大受皇上待见。但是她让自己宫里的人去敬事房打听了消息,知道皇上竟然在那惠妃满月过后,就去找惠妃侍寝了。
    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在这方面,她再一次的输给了惠妃。
    人家生产后,还是有宠,可是她却没有。真的是失宠了。
    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以前皇上挺喜欢她的,说她有福相,加上自己的父亲也是在朝廷里有实权的,静妃可以说是,前途远大。
    怎么生了二皇子后,就突然皇上对她冷淡了呢?
    心里有些失衡的静妃,就借着自己儿子的身体来把皇上叫过去。想当年,那王贤妃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借着大皇子生病的缘由,把皇上都劫胡了好几次了?
    王贤妃一直受宠,大皇子功不可没。
    但是到了静妃这里,皇上反而没有了什么耐性。静妃还是怕这次去不了围场,所以也没有敢再闹什么幺蛾子,在出发前几天,都是安安静静的,连二皇子也不再请太医看病了,感觉都好了许多。
    慈宁宫,王太后把皇上叫了过来,“哀家想着,你们都出去了,哀家把大皇子他们几个都搬到慈宁宫,皇帝觉得怎么样?”
    皇上听了,笑着说道:“母后,不过是出去十来天,搬东西也麻烦,他们都还小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