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策[金推]-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听了,自然是高兴的。
    而赵皇后这边,送来了四个奶娘,是准备小皇子出生了,直接就用上的。
    一般皇子在最开始就是四个奶娘,轮番照顾,也是为了让她们相互监督的意思。
    只有一个奶娘,想使什么坏,那逼四个奶娘要容易的多。
    这四个奶娘拜见了淑嫔,淑嫔送了她们赏赐,表示只要她们好好的做事儿,她绝对不会亏待她们的。
    这些奶娘,都是内务府精心挑选的,也是生产没有几个月的,越接近小皇子的出生日期越好。
    琥珀亲自去安排这四个奶娘住下,又让樱桃等人暗地里注意着这些人,免得她们有些是心怀不轨的。
    毕竟,这四个人可是小皇子以后的奶娘,真要做什么事儿,那就是发现也晚了。
    不过现在因为小皇子还没有生,所以都规规矩矩的。
    从端午节过后,太医就已经说了,九个月的身孕,也是容易早几天出生的,所以长春宫上上下下逼平时都紧张。
    赵皇后也是三天两头的派人来看情况。
    不过直到五月过去了,李伽罗的肚子还没有动静,大家都想着,这次淑嫔应该是真的十月怀胎,
    正常生产,都松了一口气,实在是静妃当时七八个月就生产,生出来的小皇子身体不好,皇上到现在一想起这个,都觉得心里不舒服呢。
    所以淑嫔这边务必要好好的照顾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是非常时期,所以宫里的嫔妃,也没有送上门找麻烦的,就是看着皇上每天都要到长春宫去,也没有眼红的。
    因为如果她们去长春宫,万一淑嫔有个什么闪失,那不就成了替罪羔羊?
    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长春宫这边真的是很安静。
    “闵公公,本宫是信任你,所以不计前嫌的把你要到本宫这里,还让你当了管事,可是,如今你什么事儿也没有办成。让本宫真是怀疑自己的眼光了!”王雨露真的是急了。
    她自认比那武淑嫔长得要好的多,可是现在明显是武淑嫔比自己受宠,如今眼看着那边就要瓜熟蒂落了,闵公公却是一事无成。
    “娘娘,来日方长,如今长春宫盯得太紧,还有皇上的人,咱们的人手不好插进去。不过,等淑嫔生产后,多少事儿办不了?一个小孩子,想要长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初用了芳龄殿的人,让丽淑媛动起手来,丽淑媛倒也不笨,知道和那王贤妃合作,可惜最后功亏一篑。
    那次的事儿,就已经打草惊蛇了,剩下的时间,他也不敢再有所动作。
    本来多好的计划,悄无声息的就让那武淑嫔小产了,谁知道竟然是那么个结果。
    “娘娘当务之急,是赶紧也生个小皇子,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份位再升上一升。”闵公公道。
    王雨露说道:“好了,先不说这个了。本宫的父亲会有好消息带来的。”
    即使她现在没有皇子傍身,可是她有个好父亲,这个父亲还是受皇上重视,等到了冬季,自己的父亲又该立功了,那时候,不用说,她也会是能升上一升的。
    至于这闵公公,办事不利,她心里也不怎么信任他,如果不是有把柄在这闵公公的手里,她也不会重用这闵公公,王雨露的心里,还是觉得万事都是自己才能让人相信。
    虽然现在垮了一个王贤妃,但是王家的人,还不是要继续送人进来?
    到时候说不得又是个王贤妃了。本来四妃的位置就那么几个,还来了一个走后门的,让王雨露很是不爽利。
    王雨露可不满足于现在的一个贵嫔的份位,都还没有到九嫔之首的昭仪,算不得什么。
    她比那王贤妃要貌美,比王贤妃要聪明,王雨露自信的笑了。
    现在且让这淑嫔好好的生产,如今皇上年富力强的,就算是她生了个健康的皇子,等过个二十年了再说,看皇上还喜欢不喜欢有个年轻的皇子,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的位置。
    所以就算晚个四五年生孩子,也没有关系,越是到后面,年纪小的皇子的威胁就小一些,反而更得了皇上的喜欢。
    她不急,她急什么?
    闵公公大概觉得自己很想除掉淑嫔肚子里的孩子吧,那就让他这样认为吧,只要他有本事,尽管使出来,能把淑嫔肚子里的孩子弄下来最好,弄不下来,她也不会遗憾。
    对于闵公公这种要挟自己的人,王雨露是从来不会信任的。
    炎热的六月到了,李伽罗好吃好喝好睡,但是肚子里的小家伙就是不急着出来。
    倒是把皇上给弄得急了,每天都要问太医,是否安好。
    皇上也是被前两个皇子的身体给弄得有些怕了,生怕这第三个也是一样的,他在心里已经认定淑嫔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皇子了。
    太医也给出一切安好的答案,可是没有动静就是没有动静。
    皇上进入六月,也不在养心殿了,直接就宿在了长春宫,由他亲自看着,免得有些鬼魅伎俩开始盛行。
    这样一直到了六月底,还是没有动静。这样算一算,淑嫔肚子里的孩子都快有十一个月了。
    宫里宫外的人都看着呢,可是孩子自己不出来,别人也没有办法。
    皇上开玩笑说道:“等他出来了,朕一定要打他的屁股,让他父皇和母妃都等的心焦,他倒是一点儿也不着急,不过这性子好,沉稳!”
    李伽罗笑道:“皇上,怪不得人都说,孩子都是自家的好,原来皇上也不例外。”
    连这么久不出来,都是因为性子沉稳。
    皇上丝毫不觉得自己说错了,他的孩子,沉稳是应该的。对这个孩子,他真的很是期盼。
    有些闲言碎语,皇上萧璟也听到一些,说他的身体有问题,所以生的皇子都是身体羸弱的。这种话,虽然是无稽之谈,可是到底让人听着不舒服,但是他也不想把静妃的所作所为说出来告诉大家,家丑不可外扬。
    但是对静妃,皇上是心里更厌恶了。尤其是从二皇子出身,静妃每每喜欢用二皇子生病当借口,把他给叫过去。
    “皇上,臣妾的肚子疼起来了,好像好像,是要生了!”李伽罗疼的皱起了眉头。
    皇上立刻喊道:“来人,稳婆和太医都伺候着!”
    “阿弥陀佛,淑嫔终于发动了?”接到消息的王太后,正在礼佛,她对着观音像说道:“菩萨保佑,保佑淑嫔能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给生下来,不管是男是女,都是皇上的血脉,是我大楚朝的功臣。”
    上面的观音慈眉顺眼,放佛世上的一切难题都不在她的眼里。
    “派人去长春宫看着,等淑嫔生下来了,给哀家带个信过来!
    皇上如果在长春宫,就劝他赶紧回去歇息去,他每天日理万机,歇息不够,怎么能行?”第一胎生产的时间一般都很长,王太后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着想。
    免得被冲撞了,一国之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第69章 封赏 
    皇上对淑嫔这一胎看得逼任何时候都要重,这一胎说不定能稳定朝局;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歇了心思;所以太后的人传了太后的话;皇上也没有离开。
    就这样,从白天等到晚上;长春宫里的灯都点了起来;跟白昼一样明亮。
    “皇上;您先吃点东西吧。”赵皇后也在这边等着;刚才还进产房去看了的;只是淑嫔还是没有生出来,这第一胎确实是难熬。
    至于赵皇后盼望不盼望武淑嫔生皇子;她如今生不了;自己也没有嫡亲的儿子;所以谁生都一样,嫔妃们生的皇子越多,对她越有利。
    皇上听了赵皇后的劝,正要坐下吃饭,里面产房突然就冲出来一个人,噗通就跪在皇上和皇后面前,笑的嘴都合不拢,“给皇上和皇后贺喜!淑嫔娘娘生了!”
    皇上立刻站起来问道:“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身体怎么样?淑嫔呢?”
    那人是个稳婆,忙说道:“回皇上的话,淑嫔娘娘生的是个小皇子,如今母子平安!”
    “好!有赏!统统有赏!”皇上送了一口气,更多的是喜悦。
    还让太医把小皇子好好的看一看,太医诊完确定小皇子身体康健,只要好好养着,以后绝对不会有身体虚弱的问题,皇上把太医也给重赏了,长春宫上上下下的人都有赏!
    整个长春宫都喜气洋洋。
    赵皇后笑着也恭喜了皇上,皇上笑着说道:“是朕的皇子,也是皇后你的孩子,朕高兴,皇后同样也多了一个儿子。”
    赵皇后点头,“皇上说的是,臣妾也想着给大家都赏一赏呢,不过皇上,最该赏的人是淑嫔,她怀胎这么久,也够辛苦的了,还给皇上生了给健康的皇子,是咱们大楚的功臣!”
    皇上说道:“淑嫔确实该赏!”而且要重重的赏赐!连那静妃都能得个妃位,淑嫔这样的没有什么坏心思的,还给他生了个健康的皇子的,确实该好好的赏。
    “那就封淑嫔为淑妃吧。”皇上说道。
    赵皇后道:“皇上,臣妾倒是不反对淑嫔封为淑妃,咱们宫里的女人,伺候好皇上,给皇上开枝散叶才是第一要紧的,只是淑妃到底是四妃之一,母后那边是不是要说上一说?”
    赵皇后心道,这太后娘娘还指望着四妃之一有她的侄女儿呢,所以现在让淑嫔占了一个,她绝对心里不怎么乐意的。
    而这次不乐意,皇上心里肯定不怎么舒服,再多几次不乐意,皇上和太后之间,恐怕这母子情就会渐渐的淡了。
    皇 上听了点头,说道:“也是,朕进去看一看,然后去母后那边说一说这个事儿。”在皇上心里,他是皇上,封妃不过是很正常的事儿,尤其是还是生育皇子有功的, 所以进去看了淑嫔一会儿,见淑嫔已经睡着了,他又去看了看自己的三皇子,三皇子的眼睛还没有睁开,不过刚刚吃了奶,如今也睡的香甜。
    皇上吩咐人好好照顾淑嫔和三皇子,又把刘永全留下来,帮着照应长春宫。
    他自己则出去去了慈宁宫,如今他有了个健康的皇子,跟太后说一说是很重要的,虽然太后那边已经早就知道了,不过亲口说,比别人说要好的多。
    何况,他还要跟太后说说封妃的事儿。
    太后这边知道消息,见皇上来了,宫嬷嬷也忙给皇上道贺。
    “皇帝来了!小皇子怎么样?”太后笑着问道,“本来哀家是想过去看看的,只是哀家一过去,那边长春宫就要顾忌着哀家,还是等过几天再说吧。”
    “老三的身体特别好,也特别能吃。”皇上笑着说道:“母后想看,儿子让人把老三给抱过来。”
    “可不能这样,小孩子刚出生,身体弱着你,哀家可不能因为要急着看孙子,就这样,那不是罪过?还是等过几天,哀家亲自过去看看。”
    皇上笑着说道:“母后体谅孙儿,这是老三的福气。”
    “母后,儿子过来,是想跟您说一声,淑嫔给朕生了个皇子,儿子想册封她为淑妃。”
    “淑妃?”王太后道:“皇帝,淑妃是不是高了些?静妃也生了二皇子,直接封了妃,要是越过静妃,封了淑嫔为四妃之一,到时候说不得要给淑嫔和三皇子带来麻烦。哀家看,不如也直接封妃,以后等三皇子长大点,再朝上封,这样别人也无话可说了。”
    皇上听了点头,说道:“那就依母后的,封淑嫔为惠妃吧。”
    皇上没有了来之前的高兴。不过面上不显。因为皇子出生,很多事儿要办,包括给皇子起名字。
    大皇子的名字,叫萧沐,二皇子的名字叫萧清,三皇子的名字,他倒是起了好几个,这次回御书房,再好好的选一选。到时候和惠妃的份位一起赏赐下去。
    皇上的心里,确实是想封淑嫔为淑妃的,当时封了淑嫔,就是为了以后打算的。
    可是刚才被太后那么一说,他就只封了惠妃。
    太后说起了静妃,让皇上心里很是不高兴,那静妃那种歹毒的性子,能和淑嫔比吗?
    要不是看在二皇子的面子上,他能立刻就把这静妃给降了。
    皇上心里对太后还有些隐隐的不满意,当初贤妃连个公主都没有生过,却最后被封了贤妃,那时候太后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现在他不过是给生了皇子的淑嫔封个淑妃,太后就不乐意了。
    说是给淑嫔和老三带来麻烦,难道不是应该份位越高,别人越不敢招惹吗?
    一个美人和一个淑妃,谁的权利大一些?这不用问就知道。
    皇上想起了前不久进宫的王家的那位姑娘,王家可真是好心思。只是他也不是那么好摆布的。
    有时候,皇上会在私心里问自己,或者问太后,到底是他这个当儿子的重要,还是她的娘家重要?
    难道有他这个当皇帝的儿子,她还觉得不安全吗?非要扶持王家的人,甚至有时候都越过了自己这个当儿子的。
    想到了王家,皇上又想到了静妃,静妃也是这样,把自己的儿子只当成是向上爬哦工具,娘家和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皇上如今越来越厌恶静妃,静妃那边还不自知。
    还是淑嫔这边好,起码她有个慈母心肠,或许是从小跟着生母的原因,她的生母真的把她教的很好。
    皇上想了想,既然不能给淑嫔封为四妃之一,那么他何不把这恩典换成给淑嫔生母的恩典呢?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一个母亲,说不得他的儿子又是成了自己母亲上位的工具了。
    所以皇上大笔一挥,让小六子去给武家宣旨去了。
    武家的人听说宫里来人了,还是宣圣旨的,都以为是武正道要被封为郡公了。
    不过淑嫔娘娘不是还没有生下皇子吗?难道是已经生了?
    那肯定是生了皇子,不然怎么这么快圣旨就到了?
    他们武家发达了!以后的前程是繁花似锦!
    武正道穿着正装出来,连云氏也是按品妆了,武老太太也被人扶着快步的出来,到了正厅,摆了香案,武家众人跪下接旨。
    宫里来传旨的人把圣旨一念完,看这武家众人一点儿反应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儿?这不是好事儿吗?怎么一个二个都呆住了?难道真的是欢喜的傻了?
    “武大人,接旨吧。”
    看在淑嫔娘娘的面子上,这传旨的太监提醒了一句。
    武正道忙笑着起来,和这位公公寒暄了起来,然后送上了红封,问道:“这位公公,怎么突然给我们家传了这样一个旨意?我们娘娘在宫里现在怎么样了?”
    “呵 呵,那就要恭喜武大人了,淑嫔娘娘,哦,不对,应该叫惠妃娘娘了,她与昨天晚上生下了一位小皇子,皇上龙颜大悦,立刻就给娘娘封了妃,然后皇上顺带就给娘 娘的母亲也封了个诰命,武大人那,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宫里的娘娘们,除了赵家和王家,也就是武大人家是头一份了!好了,咱家今天说的够多了,咱家还有事 儿,还得回去复旨呢,武大人,您就等着进宫谢恩吧。”
    武正道忙回过神来,说道:“公公不如在寒舍吃顿饭再走?”
    那内侍说道:“不了,估计皇上和惠妃娘娘还等着消息呢,咱家得赶紧回去。”
    “怎么会这样?怎么是封了那个女人诰命?要封也是该封我这个当祖母的,哪里能封那个贱、人?”武老太太不干了,自己的孙女生了皇子,怎么能给那个女人弄了一个夫人的诰命呢?这太不应该了,她还是长辈呢!
    武正道忙说道:“娘,别乱说话!那是娘娘的生母!”什么贱、人,被别人听到了,传到娘娘的耳朵里,那就更遭了,如今的娘娘,早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的了!


☆、第70章 恐惧 
    “呀,大嫂;你是怎么了?”武二太太阮氏看着云氏软软的倒下去了;忙大惊小怪起来。
    这下子一阵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把云氏送回房间去了。武老太太还不敢相信;为什么这圣旨上,提都没有提她;反而是钱氏那个女人!
    对钱氏这个曾经的儿媳妇;在她儿子没有读书读出来的时候;武老太太的态度也是寻常;钱氏的脾气也好;但是很久就没有怀孕,让武老太太很是看不过眼;明面上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然后她儿子中了进士了;发达了;她就更看不上这个连个蛋也不下的钱氏了。
    所以儿子想要娶大家闺秀的事儿,武老太太是赞成的很,反正一个乡下女人,甩了就甩了,还能怎么着?没有让她被休就是不错的了!谁知道她那时候竟然有了身孕,让武老太太觉得她是故意的,就是想仗着身孕,阻了她儿子的前程。
    所以武正道随后做了什么事儿,武老太太都不反对,反而还帮忙。
    说钱氏死了就死了。反正她也不敢告状。
    后来生的还是个丫头片子,武老太太就更不待见了,把人朝乡下一扔,她跟着儿子去享福去了。
    武婉贞虽然是她的亲孙女,但是因为这是钱氏生的,还想借着武婉贞阻了她儿子的好前程,她对武婉贞也不待见。十几年,愣是一点儿也没有见过。
    也就是后来武婉贞有点用处,能给她们武家带来好前程,她才‘疼’这个孙女的。
    事实上,这个孙女确实争气,长得也好,现在还给皇上生了儿子了。她本来以为以后她们武家更是前途光明,没想到竟然直接打了她一巴掌,这个孙女还给她那生母求了一个诰命。
    在武老太太的心里,觉得这个诰命就是她那好孙女给求的,不然皇上也不可能下旨。
    可是事实上,确实是皇上自己想的。
    武老太太觉得,就是按照辈分,也该是她先被封了,而不是那个死鬼钱氏。
    “我 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亲孙女都不待见我,不把我当成一回事儿!我这冤屈往哪里搁去?老大啊,你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啊,一心只想着她那个死鬼亲娘,连你这个当爹 的都不放在眼里,她也不想一想,如果没有你,她哪里能来到这个世上,要我说,当时就应该把她给掐死了,也好过现在被人记恨。”
    武老太太为什么跟泼妇一样胡搅蛮缠,她是心里害怕啊,她也知道当时自己对这母女二人做的有多过分,现在这武婉贞一发达起来,别人都不说,先是册封了那个死鬼钱氏。
    这表明什么?表明人家心里只有那个生母,以后是要给她生母报仇的!
    武老太太心里的惶恐可想而知。如今这武婉贞已经成了气候了,连皇上的儿子都给生了,那么以后还有她们的好果子吃?
    尽管她是她的祖母,可是现在人家是娘娘,不是说啥,还有君臣之分吗?
    那啥要对付自己,真是一个小指头的事儿,这种被人控制在手里的感觉,真是太吓人了!
    武老太太想到了钱氏,当初的钱氏可不就跟今天的自己一样,那时候那钱氏还不是被他们控制在手掌心里的?所以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种无形的恐惧,让武老太太快要发疯了。
    “老大,咱们去衙门里告去吧,让她当不成娘娘!对,就这样办!”
    “娘, 稍安勿躁!事情哪里就到了那个程度了?不过是给钱氏封了诰命,又不是多大的事儿。说明娘娘念亲情,我好歹是娘娘的生父,她绝对不会对我怎么样的!您也是娘 娘的亲祖母,她怎么会对付你?您就放心好了!咱们不能自乱了阵脚,还有以后那些不合时宜的话,千万别说了,不然到时候是要砍头的!”
    “那就让钱氏那个女人骑到我的头上?”如今钱氏的品级比武老太太要高的多了,这也是她不忿的原因之一。
    “钱氏不是不在了吗?这就是个虚名,咱们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您担心个什么?”武正道说道:“我先去看看云氏,娘,什么事儿都没有!”
    说 到云氏,武老太太就有了发火的对象,“都怪这个云氏,要不是她当年死活不要脸的要嫁给你,我们也不会让钱氏在乡下呆着,婉贞也是跟着我们一起过日子的,这 感情自然和我们亲一些,她到时候成了娘娘,也不会只想着她一个亲娘了!”武老太太把所有的怨恨都朝向了云氏,把云氏骂的是一文不值。
    而武婉婷正好是看了她娘准备找自己的父亲过去的,就听到了她祖母的这种话语。
    她哪里忍得住?这死老太婆,对她不好也就罢了,还说这些难听的话,她从自己的外祖母家里也听过当时自己爹娘的事儿,觉得这武老太太太可恶了,明明是自己贪图外祖家的富贵和权势,现在竟然还说都是娘的错。
    “你 这个老婆子,你吃的住的,都是我娘的,你还敢这样说我娘,自己不过就是个乡下婆子,如今能有这样的日子,你该感激我娘!还抱怨我娘,说什么都是我娘的错! 现在后悔!你要是后悔,当初怎么把那武婉贞给扔在乡下一点儿也不管?自己做出这么恶心的事儿,还怨上我娘,自己沾不上光,也该看看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天怒 人怨的事儿!”
    武老太太被气的直接指着武婉婷的鼻子,“老大,老大,这就是你的好女儿,这样对长辈说话的,都是那云氏平时挑唆的,连亲祖母都说成是老婆子,老大,你得给我做主啊,不然我不活了!”
    武正道头疼,不过二女儿这样确实不应该,他呵斥武婉婷说道:“给我闭嘴!怎么跟你祖母说话
    的,你的孝道都到了哪里去了?回去给我跪着去,现在,先给你祖母道歉!”
    “我凭什么要给她道歉,她难道没有做错吗?吃着我娘的喝着我娘的,还对我娘各种不满意,把我们大房的东西,都朝二房去扒拉,也就是爹你自己忍心,我可不是好惹的,不就是看见家里出了一个当娘娘的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现在可不搭理你,你就自己去抓心挠肺去吧。”
    武老太太听了,更是被气的要晕倒,可是怎么也晕不倒。
    “老大,你生了个孽障,是要气死我老太婆啊,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好,死了就不用被人这样的侮辱了!”武老太太撕心裂肺!
    武正道一巴掌把武婉婷给扇到了一边,“来人,把二姑娘给我拉下去,关在屋子里不许出来!”
    武老太太这才没有闹腾了,不过对这个二孙女,心里是恨上了,竟然敢这样说她!
    “娘,您今天也累了,先歇一歇吧。”武正道作为一家之主,现在也很疲惫,这一家子闹哄哄的,真是让人觉得憋屈。
    一个圣旨,就引来了这么多的事儿,难道婉贞真的要报复武家的人?
    那可怎么办好?要不,和别人合作?那也不行,还没有到这个地步,武正道决定再过段时间再说。
    阮氏今天是很高兴,看着云氏被气得晕倒了,她真是开心,开心的很那!
    反正这诰命,不管怎么弄,也弄不到自己头上去,给那钱氏,也比给云氏要好的多,现在云氏被活生生的打脸了,以后在这府里,可就没有什么地位了。
    至于老太太那边,阮氏觉得很没有必要闹腾,不管有没有诰命,她不都是娘娘的亲祖母?
    走在外头,别人也会敬着她,就是她,一提起来,是惠妃娘娘的娘家二婶,那无形中地位就上升了。
    呵呵,这里面,最不好过的就是云氏,因为当年可就是这个云氏不守妇道,看上了有妇之夫,把人家母女俩个弄得那样凄惨的。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难道真的以为一切都算是了了吗?
    云氏既然把人给接过来了,就该知道这后果。
    哼,倒是想的好主意,以为把人送进宫里去,人家就跟你是亲如母女了?绝对不可能,你这个罪魁祸首不受点罪,怎么对得起人呢?
    反而是她们二房,和惠妃娘娘的恩怨不大,以后照样是该得好处得好处。
    反正她在那惠妃到武家的时候,也对她很好,而且还让自己的女儿也和惠妃交好。如今那,就等着以后有福报吧。
    李伽罗这边生了孩子,到了半夜里醒过来,喝了一碗鸡汤,然后开始坐月子起来。
    皇上和皇后都要办三皇子的洗三礼,这也是个喜庆的事儿,虽然天气很热了,不过谁让咱们的三皇子到了这个世上呢?
    坤宁宫的春茵笑着过来,给李伽罗行了礼,然后禀报道:“惠妃娘娘,皇后娘娘让奴婢过来问问,明天的洗三礼,要不要请娘娘的娘家人来?”
    这宫里办小皇子的洗三礼,可以请妃子的娘家人,也可以不请。
    李伽罗已经知道钱氏被封为夫人的事儿了,于是就笑着对春茵说道:“谢谢娘娘关心,本宫的娘家人里面,女眷方面,祖母年纪大了,就请本宫的母亲和二婶过来吧。”
    春茵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自己去准备了,因为李伽罗坐月子呢,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还是为小皇子办洗三,自然是要亲自操心的。
    重华宫这边,静妃知道了现在是皇后亲自给三皇子办洗三礼,这心里就有些不舒坦,“你说,皇后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把三皇子过继到自己名下?”如果是这样,那可就太糟糕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婷虽然各种不靠谱,不过却是说实话的好孩子啊。


☆、第71章 洗三儿 
    静妃的大宫女珊瑚说道:“奴婢觉得不可能;如今那边已经是惠妃;份位比皇后也低不了多少;皇后想抱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奴婢觉得;就是想抱养,也该是张贵人那边,毕竟张贵人的份位比较低,到时候皇后也好说话。”
    宫里又不是只有一个皇子了,所以皇后的选择很多。
    惠妃风头正顺,哪里能轻易送孩子?
    又不是需要送孩子保住地位。有了孩子在身边;皇上就能经常去看望;这样的好事儿;没有送出去的道理。
    “说的也是,是本宫想偏了。”静妃说道。
    要说静妃后悔不后悔,那自然是有些后悔的,如果不是想着赶到好时候出生,她也不会服用那催产药,这样她儿子的身体也不会这么弱。
    如果不是这么弱,那么自己的儿子才是最受皇上宠爱的,大皇子本身是个病秧子,不足为患。
    而自己先怀的身孕,明显就占了先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她儿子本来就是长子,比三皇子要大,还是皇子,她怎么就当时想不明白呢?
    可恶!只是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
    何况,她知道,这最后的胜出者,不一定是谁呢,好在她还有一个皇子在手里,比别人好歹强一些。
    皇后派去的人到了武家,武家一听宫里来人了,这神经就有些紧张,怕出什么事儿,只不过这次是口谕,宣武大太太和武二太太进宫去参加三皇子的洗三礼。
    武正道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就知道,他那大女儿的性子不是那种暴虐的,怎么可能报复自己的娘家?
    没有了娘家人,她自己在宫里也过不好啊,所以纯粹是他们想多了。
    不管这给不给钱氏诰命,惠妃都是武家出来的姑娘。性子又是那样,怎么可能是一下子就变了呢?
    所以武正道跟云氏好好的交代了,明天到了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