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7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战慢慢腾腾:“我没特意的问,是祖母一定要我听,长者赐,不敢辞,我不能不听。听完为我爹打心里不平。”
梁山王不敢惊喜,半信半疑:“啊?你还有这份儿孝心?”
“我暗暗发誓,我爹过了十六岁才从军,我一定不能等到十六岁。好歹的,十二岁以前我就要来看看。”萧战咧嘴坏笑:“爹,如今是过年,我算十二岁,再过半年等我过了生日,我实在的十二周岁。为您雪耻,为您争光,为您长脸面……哎,”
往后面一跳,萧战比个势子准备再次架住他爹的巴掌:“您怎么打人呢?这般好的儿子,长脸面,雪耻…。”
梁山王吼一声:“老子捶散了你!你还长脸面,你雪的哪门子耻!老子有什么耻让你雪!”追过去提拳又打。
萧战灵活的躲开,在桌子椅子之间跑来跑去,边跑边道:“再打我不客气了,我还手了……”
“你还,你怎么不还!臭小子,你岳父不要你,带着他自家的儿子女儿去看地道,不带你!你再不跟爹亲,亲爹也不要你!”梁山王追在儿子后面不放。
萧战往桌子下面一钻出来,他的爹钻不进去,只能绕过去。萧战还是坏笑:“我跟来是防您的,我岳父带儿子女儿看地道,您好好的跑来,害得我只能陪您。不然,我也下去了。不过您放心,加福知道,就是我知道。但您是外人,您别费心思了,您不能看。”
梁山王大骂:“窝囊废,老子有什么要你防吗?老子的就是你的,你岳父敢说这话吗?他把你丢下来,你有气老子的能耐,怎么不去气他,去去去,给老子雪耻,给老子长脸面,把你岳父从地底下揪出来……”
萧战才不去,他在京里的时候,祖父带他看一些东西,也是不给加福看的。
带着他的爹在房里转得足够,一揭门帘子到了外面,梁山王追出去,父子们也不用雪衣,在大雪地里奔跑起来。
……
每人手中有一枝火把,下面映出袁训一家人。夫妻们在这里,儿子们在这里,加寿三姐妹在这里。
小六身边没有苏似玉,刚下来的时候还东张西望一下,寻找不到时,把父亲的话想起,这是一家人的秘密,重新去看地道。新奇感增大的时候,
小六在这个年里可以算八岁,是不是能理解夫妻同患难,都未必共秘密不得而知,不过他的父母亲开始这样打算。
前方是一处宽阔的地带,好似不小的厅堂。石壁在火把下闪动宝石般光泽,引起孩子们惊叹:“这里真大呀。”
袁训的身边走的是加寿,但在这里他对加福看去,笑容可掬道:“福姐儿,你出生在这里。”
加福顿时活泼了:“是吗?”四面似乎生出亲切感,加福站到中间地带品味在空荡里:“我竟然生在这里?”
袁训带着加寿走到她身边:“姐妹三个全是生在边城,但只有加福生在大同。”不爱炫耀的加福难免翘一翘鼻子。
袁训再对家人招招手,一家人围成一个圈,袁训轻声而有力的介绍起来:“别人都知道咱们家有地道,但是有一点只有自家人才知道。这地道看似只有那几个出口,其实在出不去的时候,改变中枢石,就变成新的通道。出虽出不去,但粮食足够停留一年却不成问题。”
袁训微微叹气:“这是咱们家最后的根本,是曾外祖父当年一片苦心为祖母设计而成。舅祖父知道,舅祖父一家却无人知道。而今告诉你们,你们起个誓吧。算上加喜以后是七个房头,以后每房只许有一个人知道。知道的人一多,就不存在秘密。传子不传女的话不用提,但一代传一代,必须是看了又看的孩子。”
孩子们都是举一反三的脑袋,听出语病不小,执瑜执璞看加寿,觉得原因在大姐身上。就是加寿也以为原因在自己身上,加福还是笑眯眯。
当父亲的又道:“不用乱看了,是父亲违背外祖父的话,本来只能告诉一个人。就是你母亲当年用过这地道也不能知道。但是不告诉加寿也就罢了,加寿以后不会再回到这里。执瑜执璞你们是一双长子,为父我挑不出来先后。还有战哥,按祖训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不是袁家子孙不能到这里。但战哥是我们家里长大,是我们家的孩子。我不能告诉他,却不能忍心让他以后少一条退路。所以叫上加福,加寿二妹自然过来。”
执瑜执璞无话可说。当下大家发了誓,一起去看中枢之地。
……
不知小弟看完了没有?陈留郡王不时闪过这想法。在他的面前,“哈哈哈哈……”阵阵笑声从孩子们那堆里出来。
这是火炕温暖的土屋,从外面看简陋到极点,泥墙带着没有糊平的凸凹。四面是草场,却不是宝珠当年买天豹家的那个。天豹家离得远,这个草场离袁家小镇近。是邵氏张氏和方氏母女后来自己开掘出来。
袁训一行去看地道,那离不开舅舅和加寿姐姐的胖孩子可怎么办?陈留郡王暂充保姆,带着他们在这里做客。
不想袁训的时候,陈留郡王就看孩子们。在郡王的丰富阅历里,没有和小孩子打交道的经验。他自己的孩子都是不回家中看不到,曾见到袁训抱着加寿不松手,就把他一顿训斥。在今天,他认真打量一回这些小孩子们,看着新奇。
在郡王戎马的日子里,他给孩子们带去好的家世,他的孩子们给他以恭敬。像萧战元皓这种除去自家大人别人都不认的孩子,郡王见过许多。但吸引他多看几眼的,只有胖元皓,原因无二,胖元皓太伶俐不过,他知道让舅舅和加寿姐姐撇下,就故意的寻衅。谁看着他,他就跟谁别扭。
脱了鞋坐在炕上,手里捧着小碗吃东西也没堵住他的嘴。吃上一口,就道:“瘦孩子瘦孩子。”
韩正经已上他好几回当,小脸儿板一板:“食不语。”
元皓就不说话,但站到炕边上,弯腰弓膝盖,双手甩动,看样子准备跳。
小黑子在屋角嘿嘿,得到小王爷吩咐的他原地不动。
陈留郡王明知道这胖小子又生事,但不得不说:“哎哎,不许跳!”
元皓得了意,对他昂着脑袋:“瘦孩子说食不语!你却来说话。”这就占了上风是不是?得胜将军似的回去坐下,吃他的东西。
韩正经急了:“我说的是你,”
元皓对陈留郡王瞄瞄。
韩正经气呼呼:“我说,我说的是你胖孩子,不是郡王。”
元皓对陈留郡王一个鬼脸儿:“他说,他说的是你郡王,不是胖孩子。”
好孩子先吃完,推开小碗,对不好的表哥噘嘴:“不要理他,理他事情可多了。”
陈留郡王啼笑皆非地看着镇南王世子又对自己扭过胖脑袋,原样学话:“好孩子说,不要理你,理你事情可多了。”
郡王不拿出威风,只怕一路吃瘪到送还小弟。陈留郡王对跟来在一边看热闹的萧衍勇动动眼色。
萧衍勇带笑站起来,走到炕前,喝上一声扎个马步,双拳左出右回,右出左回,打得虚空有声,自己都满意,对胖孩子坏坏一笑,把拳头晃晃。在不说话的时候,一般这意思的理解普遍是不听话就揍你。
可他面对的是胖孩子,没事儿常欺负战表哥,把胖拳头晃到战表哥面前的这位。胖孩子站在炕上,也扎个马步出来。
陈留郡王点一点头,调侃他道:“你小子扎的不错,几岁学功夫能有这稳重劲儿?”
胖孩子不理他,胖拳头一左一右打出来。他没有虚空有声的力,但嘴里配上:“嘿嗬吓吓!”
打完了,歪脑袋在萧衍勇和陈留郡王面上扫来扫去,扫的不怀好意。
萧衍勇大乐:“敢情你长大了,拿嘴打拳?”
胖孩子傲气十足:“我长大了,拿西山的兵打你。”眼神在陈留郡王脸上再扫一记。
萧衍勇逗他:“你不会打拳怎么带西山的兵,就你这拳,哈哈,这是什么拳?”
胖孩子急急忙忙回答,看那激动劲儿早就话到嘴边,就等这一问。笑出小虎牙和小豁牙:“大力丸拳,走江湖卖大力丸打的拳,跟你的拳一样,有声音。”
萧衍勇垮了脸儿,胖元皓春风得意回去坐下。好孩子对他白眼儿,他也白眼儿回去。韩正经一本正经看着他,他黑着小脸儿还。看样子没吃到亏。
……
袁训推开房门进来,见到一大一小对峙。
陈留郡王抱臂,眼神挑衅。元皓站到桌子上,这样站个头儿弱的不多,他的奶妈扶着桌子,他抱胖手臂,眼神挑衅。
见到袁训,胖元皓先告状:“舅舅,他欺负我!”
陈留郡王没好气:“你一直欺负我!镇南王有多刁钻,能生出这样刁钻的儿子?”
袁训抱起元皓忍俊不禁,这哪里是镇南王的刁钻,这是长公主的家传才是。
……
初七的晚上,柳夫人打发丫头告诉柳云若的奶妈:“给小爷备进宫的衣裳。”柳云若见到没有说话。早一年他就不说,说了也没用。而今天呢,他是不想说。
一早装扮好来见母亲,柳夫人照例把他说上几句,又送去书房去柳至:“骂几句吧,省得在宫里不省心。”柳至对儿子面上一觑,柳云若感觉出父亲的眼光意味不明,本能的避让开来,再才想到应该是自己心里虚。
他不信凌离会把初一晚上的事情告诉家人,就是他告诉家人,凌洲叔父这个年没回京,也没有人对父亲说。所以只能是自己多心。
柳至不是回回都骂他,只说一句:“大了,该懂事了。”这话说过不止一回,柳云若没有一次有今天听的触目惊心。
初一晚上凌离等人的话又到他耳边,那句句点明你柳云若投个好胎才能有加喜,你不体恤家人是不孝,不为全家和袁家能关系圆满想想是不仁,不为娘娘着想是不忠,有不孝有不仁有不忠,义字还用提吗?
柳云若唯唯诺诺答应着,跟他以前答应的表情一样,但心情不再相同。
出门去,他可以骑马,但母亲让他坐车。抓住这点儿空,柳夫人是把儿子再交待一遍,而柳云若借这个可以母子对话的空间,装着不经意的问道:“怎么今天又去见加喜,是接加喜过十五吗?”
头一句,柳夫人要啐。听到第二句,柳夫人怔一怔,但她想不到儿子变了心思,那一口还是啐出来,骂道:“你担心了是不是?接加喜过年不是应该的?说起来,没接成,还是怪你。让你说着了,等下太后喜欢,我就提出来。”
柳云若挨了一啐,但心里高兴。因为这表示母亲也没看出来。现在让他说出心情不同,那多难为情。柳云若竭力回想他以前的形容,撇一撇嘴:“您要提就提呗,作什么还等太后喜欢才提。”
柳夫人还是当儿子是以前的拧劲人,误会地骂道:“你巴不得我在太后面前多碰钉子,这样就可以不接加喜,你想得美!”
“我倒不是这样想,我是觉得母亲平时就空口说白话来着。”
柳云若说完,脑袋上挨一巴掌。他揉着头,听到母亲又骂:“胡扯,我怎么空口说白话来着?”
“您天天说接加喜,说的人耳朵生茧子,跟多坚持似的。但见到太后呢,还要论个喜欢不喜欢。我看这两年都烦了,天天说接加喜多么要紧,既然要紧,太后爱听也提,不爱听也提。母亲的志气,原来只在家里。只会打我。”柳云若不服气的回,依然还是他那梗梗的小模样。
但是他再梗着不变,话里的意思却大不相同。换成以前,他深怕接加喜,才不会说这种会刺激到柳夫人,激动她心思的话。
柳夫人又给他一巴掌,寻思下说的有理。没听出儿子弄鬼,接下来的路程里,她不再念叨儿子,默默的想着,是啊,要紧的事儿,太后不爱听也要提。兴许提多了,太后听成习惯,就变得爱听。
抱着这心思到宫门下车,再到太后面前,柳夫人话也理的通顺。上前行礼,陪着笑和太后慢慢说起来。
柳云若先退下来,倒不用怎么费事寻加喜,殿中原本就有的地毯上,另铺上大锦垫,多喜、加喜、增喜添喜全在这里。
加喜穿着粉红宫衣锦袄,娇黄色的长裤,在一堆布偶中爬来滚去。这是哥哥姐姐在路上给她买的,有许多哥哥姐姐,就有许多只布偶。多喜也有,增喜添喜都有买了送来,大家堆在一处,拖着玩推着玩坐上面玩。
柳家时常的来看望,加喜认得柳云若。见他过来,把一个布老虎拽过来:“给。”这个字很清晰。
柳云若借机张开手臂:“让我抱抱。”加喜是没有意见,她今年四月里过三周岁生日,还没有到。滴着口水笑靥如花要过来,另外的人把柳云若拦住。
奶妈难以掩饰自己的吃惊,因为柳家小爷以前来时,面上虚伪一看便知。更别提从没有说过抱加喜姑娘。
奶妈担心地劝退:“小爷不抱吧,您刚从外面进来,衣裳冷手也冷。”另一个奶妈抱起加喜姑娘,哄着她重回布偶堆里玩耍。
柳云若闹个大红脸儿,意识到这里的人都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亲事,讪讪的起了尴尬。
他的手臂虽放下去,但一直注意他一举一动的太后已看在眼里,太后也惊的眼睛一亮,是没有想到。她这个表情带的柳夫人迅速看一眼,还以为自己儿子又生了事情,但一看之下儿子张着手臂,而加喜让奶妈带开。柳夫人倒不会就此和奶妈生气,而是有扬眉吐气之感,对太后讨好的道:“您看,云若盼着接小妹妹,在家里盼的很呢。”
太后知道自己失态,哼上一声把眼光收回。太后生气袁训背着自己定亲事,但这亲事不能更改以后,她从没有一杆子打死柳云若,把他看的不能改变。
就身边的人看一看,醍醐灌顶或受到启发而更改的人多不胜数,前有古人,后继续有来者。何况是九岁时定亲,在九岁的年纪拧着,今年不过十二周岁的柳云若。
本朝的文章侯,荒唐到三十岁左右,不是也转过来。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不见得是空穴来风,当时说不好有个事实依据,因此出来这句古语。
这世上有多少人是生下来一路光明,一路明理,一路顺风?这种人会有,但遇事而改,再遇事而改的人占相当一部分。
廉颇负荆能请罪,当时他已是大将军。正因为是大将军,居功自傲,不服蔺相如。当时,他已是大人。
周处知错除三害,有一害就是他自己。当时周处上山射虎,入水博蛟,应该比柳云若年长。
楚庄王在位三年没有作为,大臣进言:“有一只鸟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原因?”楚庄王回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遂成春秋五霸之一。
这是个成年人,扭过自己在三年里的行为和性子。
他们都拥有成年人的性子。都知道让大人修正,比孩子更难。因为大人性格算定下来,大多自认为确定下来自己的观点,遇事习惯性由这个观点发出。
跟他们相比,柳云若还小。谁把这么小的孩子看成一杆子到底,怎么能说正确?
太后在生完气后,盘算一下柳云若家世好,生得好,参与夜巡可见不笨。除了不懂事拧着以外,性情不暴躁,没有怪癖性。她还是接受的。慢慢等着,也就在今天等到,也就难掩惊奇。
但再惊奇,太后自有主张。还是拒绝柳夫人。柳夫人母子并不过多失望,太后并不容易说动。尽力的坐上一会儿告辞。
走的时候,柳云若对加喜摆摆手,加喜笑眯眯也摆摆小手。出宫门上车,柳夫人对儿子还是没生出惊奇,没看出他变了样,和以前一样,拿他再训几句:“总算你懂些事儿,以后回回如此才好!”
柳云若垂下头,老实听话模样。在他心里暗暗地道,加喜是我的!
…。
出十五以前,项城郡王暗暗着急。他想见袁训,把郡王们商议的话告诉他。这算不算郡王的内奸?这不稀奇。项城郡王就打算对这“舅爷”买个好。
但和郡王们主动进见太子担心梁山王疑心一样,项城郡王主动去找袁训,梁山王就住在袁家,他爹他儿子也看得到,项城郡王得寻机会。
太子会主动见郡王们,单独做个抚慰。袁训不会主动见项城郡王。这一位就等啊等,终于等到的时候,是奉梁山王护送太子一行不知去哪里的路上。
随同去的,各郡王世子人人有份。大家蒙在鼓里东猜西猜去哪里,项城郡王却暗暗欢喜。虽然在路上大家扎营在一起,但有个说话的机会倒比在大同不管怎么看也是刻意拜访简单的多。
他走进袁训帐篷的时候,袁训愣上一下。项城郡王简略地说了说,袁训皱眉头,倒没有怀疑项城郡王为什么来报信。身为兵部尚书,他也应该有这种消息。谢过项城郡王。
这个时候,靖和世子和张豪站在一起。树林后面小溪流边上,两个人都来饮马那架势,其实水面冰凝,没有马下嘴的地方。
但马挡住人,话也能挡住三两声。
世子飞快地道:“他们要对梁山王下手,把他历年飞扬跋扈的事情整理好些呈给太子。”
张豪摇一摇头:“您别掺和!”
靖和世子用力点头。
“郡王在世的时候,我听他说过,当年梁山老王爷初到军中,也是不受待见。与赫舍德一战,郡王们都不答应。但老王执意要战,往京里跑死好些快马,磨破嘴皮子揽下来。结果赢了,他在军中战稳脚跟。谈到这一段的时候,郡王叹气说当主帅的人,有远见就行。倒不必争一时的长短和性情好坏。”张豪竭力回想靖和郡王当年就梁山王府说过的话,一一说给靖和世子听。
靖和世子想到什么,面有惊骇脱口而出:“那咱们现在是去哪里?离开大同已有段距离。”
张豪在出来以前,陈留郡王去哪里,他就去哪里,还没有想过这一行的起因。让靖和世子这样一提醒,张豪也琢磨上了:“是啊?虽然王爷还年青,但这几年里他的行事,乖张归乖张,却不出无用之兵。奉着太子,大军出动,他有什么打算呢?”
眼神里闪动着,与靖和世子的碰在一起。
靖和世子激动了:“张叔,这一回我先看出来了,我会有功劳吧。要是有个救太子的功劳……”
张豪赶紧打断他:“您想得太歪,千万别这样想。抱这样心思一不小心就弄成陷害太子。我记得郡王在的时候,曾说过与贵人打交道,宁无可功,不可有过。您不能打这样主意……”语声渐渐小下去,神情恍然,世子叫自己什么…。
这一声是靖和世子小时候对他的称呼,让张豪回神。看看四下里还没有别人,但他已不是靖和家的人突兀的在脑海里打着转。
张豪能做的,就是把靖和世子再交待几句,让他不要跟着郡王们太粘乎,毕竟他不是王爵,势力上弱了不少,这些郡王们几十年互相之间没有好过,平白怎么肯照顾别人家的世子?
两个人分手,一前一后回营地。校场上遇到袁家的执瑜执璞,执璞在骑射,执瑜摆弄马鞍。
张豪乐呵呵过去问候:“世子爷,马鞍怎么了?”
执瑜指给他看:“这里紧了,解一下,又松。”
“我来看看。”张豪蹲下来收拾起来。没几下弄好,张豪又对执瑜解释到他清楚。执瑜上马射了一会儿,到场边呆着的表哥萧衍志身边夸赞:“张将军真能耐,我记得姑丈家身边以前没这个人?从京里出来的那一年,就知道到山西来见姑丈,特意往姑母面前问了得力的家人,来到好代姑母打赏。可没有他。”
萧衍志好笑:“瑜哥,他是你的人,是舅舅的人。”
袁执瑜以为他开玩笑,笑着接话:“成啊,把他送我吧,自从上路,他跟前跟后,我还以为是姑丈让他照顾我,我倒觉得贴心。”
看出他不相信,萧衍志对自己的亲兵笑道:“把张将军叫过来。”张豪就在校场边上,对面站着,一招手就过来。萧衍志当着执瑜的面问他:“张将军我来问你,我是你家世子,还是我表弟是的?”
执瑜觉得愈发的有趣,笑容满面道:“是啊是啊,我们谁是?”又让刚骑射下来的执璞来看热闹。
当着萧衍志的面,张豪毫不退缩,眼神放到胖兄弟面上,恭敬地道:“自然瑜世子是我的世子。”萧衍志放声大笑,对着这个挂在他家帐下却公开表示眼里没有他的话,好一阵得意上来,对表弟们得瑟:“看,我赢了!给我点东西,不然过不去。”
执瑜执璞睁大乌黑的眼睛,在表哥面上瞅瞅,又瞅瞅张豪将军,虽然还不明白原因,但咧开嘴儿乐了:“好啊,既然是我家的人,走的时候我带上。”
张豪欠欠身子:“小爷,我只会打仗,当不来宅门里的跟随。我还是留在这里,郡王肯给我一席之地,也是看着侯爷的面上。”
这是张豪头一回当众承认他让靖和世子抛弃以后,认的新主人是袁训。萧衍志的亲兵也惊呆住。
执瑜执璞接下来说不玩,急急忙忙去找爹爹问内幕。亲兵们送萧衍志回帐篷后,三三两两的有了私议。
“原来他相中的是舅爷?”
“难怪郡王对他宽容的很,那一年你还记得的,咱们战四国,他临时离开郡王跑开救了旧主人,当时愤怒他,认为他是内奸的将军们不少,要郡王打他军棍,郡王听也不听。”
“看不懂,反正我知道郡王没有错就行了。”
…。
“爹爹,”执瑜执璞跑进来。他们满头大汗抱着弓箭,让袁训微微一笑。儿子们这点天性随父亲,当父亲的这点爱战天性随外祖父。但振去的是袁父病弱的阴影。袁训露出满意的神色,温和地道:“又去校场了?”
“去了,难得有这半天歇息的空儿,不玩可怎么行?爹爹,你猜我和璞哥听到什么古记儿?”执瑜放下弓箭,凑到父亲身边。
执璞凑到另一边。
袁训抚着两个人肩头:“这可怎么猜?这里古记可多了去。”见两个儿子眼睛亮晶晶不说,他随意地猜着:“听了姑丈的打仗故事?”
胖兄弟摇头。
“听了王爷打仗的故事?”
胖兄弟摇头。
袁训笑一笑:“那就是你们两个调皮捣蛋的,打听我以前的事情?”
“也不是。”胖兄弟再次摇头,执瑜忍不住,道:“遇到跟姑丈的张豪将军,他当着志表哥的面,说我才是他的世子,也认二弟。志表哥不生气,反而问我们要彩头。”
袁训哦上一声,并没有过多的奇怪。两个儿子等着听,磨着他说。袁训略一踌躇,捡能说的说上几句:“这是旧事,我为他引见过太子殿下。姑丈知道他素有忠心,所以在他受难的时候收留他。”
又问道:“他说这话的时候,靖和世子在吗?”
执瑜执璞道:“在啊,就在附近。爹爹,靖和世子把他撵出来,跟您有关吗?”
袁训失笑:“这位世子他自己瞎想乱想,与为父有什么关系?”
“那,”执瑜有了认真:“张将军会是假忠心吗?”
“不会。”袁训想也不用想就回答儿子:“什么叫忠心,种地时只认地,种花时只认花。种过地,去种花,眼里还只认地,那叫假忠心。话说到这里,补上两句,虽然你们并不愚顿。防人之心永远不可无。但要说张将军,他跟靖和郡王的时候,忠心于他。如今不跟他,真忠心的人不会再有他家。”
和蔼的问儿子:“听得懂吗?你们不会是那听不懂的人。”
“听得懂听得懂。”执瑜执璞争着说着。
“报!”外面有人回话。袁训命进来,小子进来回话:“张豪将军候见。”
袁训让他进来,张豪紧张而又激动,能看得出来腿都是僵的:“侯爷,这段日子里,郡王命我来服侍世子。这是我的福分。”
闻言,执瑜展开大大的笑脸儿。袁训让儿子们带张豪出去,没过多久,陈留郡王踱步进来,一揭帘子就讽刺:“小弟,我哪里不如你?张将军心心念念的心眼儿里就只有你。”
袁训摆个得瑟模样:“高下出来了吧?姐丈,别看您是名将,兄弟我也不差,我收伏人还行吧?”
陈留郡王把他一通嘲笑:“这是靖和郡王落难的时候你得势,让你捡了便宜走。知道靖和世子现在有多后悔吗?见到张将军就差唉声叹气,有几回落我眼里,我都想揍他!”
“帮我打一拳,出出我心里的气。”袁训也没有半点同情心:“就为送我一件珠宝,这小子把忠心老家人往死里收拾,要不是姐丈你手脚快收下他,”
陈留郡王摆出等待夸奖的模样,春风满意的道:“怎么样?”
袁训挑起眉头:“这便宜就让我那好亲家捡走了。”陈留郡王没让夸成,也哈哈大笑:“你也知道你的亲家天天等着捡漏,小弟听我对你说,这不成器的两个世子,遇到你的曹操亲家哪能是对手?他没抢成张将军,转身就把东安世子的老家人挑拨,没出半年,有几个到他帐下…。”
袁训对他坏坏地笑:“姐丈,你说话酸酸的,让我猜一猜,你挑拨晚了?这是一肚子气在心里?”
陈留郡王悻悻然:“因为是你亲家,我让着他……。”话说到这里,外面小子回话:“王爷驾到!”
袁训和陈留郡王互相道:“曹操来了!”
…。
“哈哈哈哈,我的亲家在哪里,我的小…。小弟弟你在哪里…。”梁山王大摇大摆走进来。
袁训冷笑:“你儿子马上就到,你再乱叫我,等下又演父子对打给我们看不成?”
“全是你害的全是你害的,全是我送你好女婿害的!”梁山王一跳过来,手指住袁训鼻子。
陈留郡王悠悠闲闲:“小弟,当年这亲事是怎么定的来着?”
“滚!我和他说话,没你插话的份儿!”梁山王又一蹦到了陈留郡王面前,手指原姿势纹风不动,顺理成章的到了陈留郡王面上。
陈留郡王大笑:“原来你是寻我晦气的,走走,校场上战几百回合!”
梁山王瞪他一眼,吼道:“不要你提醒!”再一跳又回去,跟个蚱蜢似的回到袁训面前,下面的话是他近来屡屡的来意。
“把我儿子留给我!不许带回京去!”
袁训翻眼:“真真奇怪,你儿子找我说什么!”
“你女儿系着我儿子呢!全军的人都看出来,全大同的人都看出来!一阵风也看出来,一片雪也看见了!别想抵赖!把我儿子留下来!”萧观咆哮。
关安和守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