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斗]重生董鄂妃-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生董鄂妃》

文案:
本文是一个白莲花变成腹黑女主猛虐仇人的复仇文,
也是一个小白姑凉变成心机女专宠后宫的温馨甜宠文
前世,临死前她才知道,她的好姐妹,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了她和她的儿子,
今生,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刺死一个一个的仇人。
重生的董鄂妃,展开她所向披靡的宫斗之路


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 
本文中的清宫品秩:
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庶妃、嫔御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
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董鄂淑懿 ┃ 配角:孝庄顺治孔四贞博果尔及一干后妃 ┃ 其它:


正文 第一章 董鄂归来

    初秋的夜风吹得凄冷如冬,承乾宫檐下一溜暗红的戳纱宫灯风车似的打着转,透过惨白的绡纱看过去,如一只只猩红的鬼眼,森森地瞪着人。

    琉璃海棠宽榻上卧着的一个油尽灯枯的女人。

    “姐姐,快喝药吧!”听到这柔婉的声音,董鄂淑懿的眼皮跳了一跳,知道是小博尔济吉特氏来了——紫禁城中唯一肯对淑懿友善的女人。

    淑懿在迷蒙中,看到小博尔济吉特氏微启朱唇,道:“姐姐,快喝药吧!这是妹妹亲手熬的黄芪建中汤,”她忽然凑近淑懿耳畔,笑道,“这药不比当年喂给荣亲王的那一碗,妹妹在里面可是加了甘草的!”

    她的话语轻柔,如云烟缥缈,听在淑懿耳中却是字字如钉,死死地钉进心窝里。

    黄芪建中汤虽是《金匮要略》①中的成方,但里面有一味白芍,与淑懿寻常进补的参汤相克,同时服用,必有毒性,所以必得加甘草解毒,方有疗效,不然,长期服用反而受害。

    当年她的荣亲王重病时,也是服用黄芪建中汤,淑懿记得当时为了小心起见,不敢召寻常太医,因小博尔济吉特氏与淑懿素来亲睦,她和皇上才选了小博尔济吉特氏举荐的太医。

    难道……难道她的儿子竟是死于日日与她姐妹相称的女人手里?淑懿的眼前一阵晕眩,小博尔济吉特氏端肃的面目渐渐变得狰狞……

    “喝不喝,反正也已经不重要了,横竖姐姐病重时,也已经喝了不少妹妹为您‘精心调制’的汤药……”淑懿恨不得一巴掌打过去,可是小博尔济吉特氏指甲轻轻一弹,一阵芳香掠过淑懿鼻尖,她病入膏肓的身体便再也移不动半分。

    “淑懿,淑懿……”是顺治,是他,把淑懿从博果尔的手中夺了过来,让她背负了一辈子祸水的恶名,也是他,无形中把所有的宠爱化作利剑,杀死了他们的儿子。

    顺治的眼泪滴在淑懿的手上,淑懿想要把这一切告诉顺治,告诉他真正的凶手就在眼前,可是她说不出话,淋漓的汗水湿透了月色乳云纱的寝衣,弯曲的发丝蛇一样粘在额角上。

    小博尔济吉特氏靠在顺治肩头,哀哭道:“与其让臣妾的无用之躯存于世上,还不如留下姐姐这样的贤淑之人,至少可以体察上意,辅助皇上,臣妾只愿替姐姐去死!”②说着,呼天抢地,伏榻痛哭。

    奉顺治之命至承乾宫问疾的嫔妃们,有的拭泪附和皇后,有的一边过来劝皇后,一边向皇帝称赞皇后贤德。淑懿切齿,恨不得把她们的舌头全拔下来,挂在午门上示众。

    嫔妃们仍在乱作一团,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妇人,拄着金丝楠木的龙头杖,扶着姑姑的手颤巍巍走了进来——正是皇帝的生母,孝庄文太后。

    太后向沉香椅上一坐,哀叹道:“福临只有与你,才可称作一对佳偶,我多想你们能白头偕老啊,如今你一旦先去,往后连个体察我心意的人都没有了!”③

    淑懿又恨又气,这个奸滑的太后,利用在她临终前的病榻边说上一番好话,来弥合与皇帝疏离的母子关系,可是淑懿受宠的时候,她又做了些什么?淑懿可永远都不会忘!

    “贱人!一群贱人!”然而所有守在承乾宫的人,都已经听不见了,淑懿的恨毒了的诅咒,如一缕缥缈的轻烟,随风而散。

    ————————————————————————————————————————————————————————————————

    淑懿只觉心口一团心气翻涌,堵得她几欲窒息,她从嗓子里艰难地挤出微弱的几个字:“贱人!一群贱人!”

    “格格,格格快醒醒!格格又梦魇了!”淑懿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贴身侍女皎月一脸惶急地摇醒她,看到淑懿平静下来,皎月才松了口气,抚胸道,“自打姨太太病了,格格衣不解带的伺候着,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定是累坏了才时常梦魇的!”

    淑懿气吁吁地抚着胸口道:“额娘的病久久不愈,可查到原因了吗?”

    “郎中没瞧出来!”皎月无奈地摇头。

    一定有问题!淑懿恨恨地瞧了瞧窗外,窗外就是董鄂府的妻妾们所居的青园。被我查出来,一定饶不了她!

    淑懿彻底清醒下来,现在是顺治十年三月,她已经重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淑懿总是会梦到前世那悲惨的一幕,而为了复仇,她用尽一切手段,已经将前世的所有的不利清除得差不多了。

    前世她虽然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满洲正白旗,无奈生母是个汉人,还是个不受宠的姬妾,所以淑懿在父亲那里,得到的父爱寥寥无几。也正因为她是庶出,所以在秀女大挑之后,她没有像嫡出的妹妹淑嘉那样顺顺当当的入宫为作了贞妃,而是被赐给了顺治的十一弟——博穆博果尔为福晋,可是造化弄人,偏偏顺治钟情于她,硬是从博果尔手中将她夺过来,纳入后宫。

    顺治是皇帝,旁人等闲不敢诟病,她却是担了一辈子红颜祸水,谯夫再嫁的恶名。

    淑懿自从重生之后,就为了能在选秀时直接被顺治选入后宫,做着充足的准备。

    首先是为自己准备一个高贵的出身。

    淑懿自幼便暗示父亲,不要与同属正白旗的摄政王多尔衮走得太近,对那些依附多尔衮的官员,也是能远离就远离,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也没什么。并且劝父亲多与镶黄旗的图海和正红旗的宁完我多多交往,鄂硕虽然不明所以,便女儿自幼聪慧多才,他便依着淑懿的指点去做,果然在仕途上混得风生水起,多尔衮势败后,鄂硕不但没有受牵连,反而被擢为内大臣,一等精奇尼哈番。鄂硕欣喜之余,几乎事事与女儿商量,淑懿在做父亲谋士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将府中的实权揽在自己的手里。

    生身母亲是不能选择的,淑懿无法改变生母梅氏是汉人的事实,便想尽办法,翻看各类古史典籍,寻找驻颜秘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为母亲制的芙蓉玉颜膏和玫瑰胭脂,使母亲三十多岁的年纪,望之如二十许人,鄂硕只一进梅氏的屋子,便觉销魂,在淑懿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让前世的嫡出弟弟费扬古,托生在了梅氏的肚子里。弟弟出生的那一刻,淑懿欣喜若狂,她知道这个弟弟在顺治朝和康熙朝会大展奇才,立下汗马功劳,有这样一个儿子,梅氏在府里的地位还有谁可以撼动?

    宫里府里都是一样的道理,即便贵为嫡妻,若失了丈夫的宠爱,没有子女扶持,连下人都未必敬你,可如梅氏这般受宠,别说府里的满人姬妾,就是鄂硕的嫡妻爱新觉罗氏,都不敢小瞧了她去。

    当然,淑懿在自己身上也没少花功夫。她本就天生丽质,饶是如此,淑懿自打一出生,就十分注意保养容颜,她以后可是不仅要做宠妃,还要做皇后,乃至太后,绝对不可以未老先衰。

    可是最重要的,想要不像前世那样在宫中背后挨刀,还要钻研医术,恰好梅氏体弱,淑懿从一懂事起,就缠着父亲要看医书,多年的修炼,她堪堪能顶半个郎中了。梅氏的药方,事先皆要从宛若手里过一过的,就这样,她已经帮助梅氏躲过了爱新觉罗氏一次又一次的陷害。

    所以,选秀之前,鄂硕府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淑懿的身上,妹妹淑嘉则落了下风,比如教淑懿宫廷礼仪的嬷嬷是曾在孝庄太后的慈宁宫侍候过的,而淑嘉的教习嬷嬷虽然也出自宫中,却只是个伺候庶妃的嬷嬷。

    只要不出意外,淑懿带进宫的嫁妆也一定比淑嘉丰厚得多,想到这些,淑懿的唇角总会挑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在宫里,来来往往混人缘,要的还不就是一个钱!有了丰厚的嫁妆铺路,她的日子一定可以顺遂无比。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淑懿选秀前夕,梅氏病倒了,延医请药,治了许多时候,总不见效,眼看梅氏将要撒手,府里那些拜高踩低的下人,心思也渐渐活动,对淑嘉的态度明显要好过淑懿。

    淑懿恨得咬牙切齿,可咬牙有什么用,得赶快想法子救梅氏才行啊!淑懿找出梅氏所有的方子,翻检所有药渣,郎中是对症下药,药渣也没有问题,可为什么梅氏的病总是久久不愈呢?

    淑懿陷入沉思,皎月看她两眼发直,还当格格是侍亲疾太辛苦,精力不济,折身端了碗白水,向淑懿道:“格格吃一颗清心丸吧,俗话说‘病去如抽丝’,格格若是病了,谁来照顾姨太太?”

    淑懿下意识地接过药丸,才要端水服下,却见皎月手里填漆梅花盘里,赫然摆着颗颗才作好的药丸,她心头豁然一亮,将药丸拿到眼前,审视良久,懦懦道:“明白了,我明白了——爱新觉罗氏,这回你可要倒霉了!”

    作者有话要说:  花花来呀来~~~~~~~~~后面的故事更精彩~~~~~~~~~更多惊喜,请戳'收藏此文章'~~~~~~~~~~~啦啦啦

    求收藏求收藏!

    还没有收藏本文的盆友请不要大意地收藏我一下吧!网页收藏木有用啦,点文案的'收藏此文章'或者这一页上方的'收藏此章节'都可以!收藏了以后我更新都会有提醒哦!泠然先谢谢啦!o(*≧▽≦)ツ

    ①《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中医经典古籍。

    ②语出顺治在董鄂妃薨逝后所作《御制董鄂后行状》,原文如下:今后与诸妃嫔皆哀痛曰:“与其存无用之躯,孰若存此贤淑,克承上意者耶!吾辈何不先后逝耶?今虽存,于上奚益耶?”

    ③语出顺治在董鄂妃薨逝后所作《御制董鄂后行状》,原文如下:后崩,皇太后哀痛曰:“吾子之佳偶,即吾女也。吾冀以若二人永谐误我老,兹后长往矣,孰能如后事吾耶?孰有能顺吾意者耶?即有语,孰与语耶?孰于筹耶?”

    泠然感叹人生永远比戏更精彩,历史记载中众嫔妃与孝庄太后的话,堪比精心设计的台词,腹黑啊腹黑~~~~~~~~

正文 第二章 嫡母阴谋

    爱新觉罗氏的出身比鄂硕可要高贵多了,她是太祖爷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的孙女,与孝庄和顺治都攀得上亲,可鄂硕纳了梅氏为妾后,爱新觉罗氏十几年只有独守空房的份儿。若说她不恨梅氏,除非科尔沁的绿草能在长生天生根发芽。

    爱新觉罗氏拈着一枚枇杷,剥成倒垂莲花状,递到鄂硕的手里,假作无意道:“老爷,我看淑懿这孩子孝顺,为了梅妹妹的病,连宫廷礼仪都来不及学了,景嬷嬷是个难得老道的嬷嬷了,咱们家也不能白白养着她,不如叫淑嘉先去清风阁跟着她学几日!”

    “这……”鄂硕一沉吟,两个女儿都是他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法宝,他希望两个都能成为宠妃,既然淑懿杂务缠身,那么让淑嘉多学些东西也是好的。

    这里鄂硕才要点头答应,忽然门外脆生生一句:“父亲!”清亮的嗓音夹着忧心与愁苦,鄂硕不用看,就知道是淑懿来了。

    爱新觉罗氏的脸色变了一变,很快镇定下来,淑懿跨进朱漆刻花的门槛,先向父亲行了常礼,又向爱新觉罗氏行了礼,举手投足间总夹着一丝不快。

    鄂硕微微皱眉,道:“正是歇晌的时候,你不赶快眠一眠,又来这里做什么?看你眼圈都青了!”

    爱新觉罗氏看到老爷对淑懿这样关切,心中不悦,却不敢显出来。捏着的枇杷的手恨恨地在姜黄的果皮上掐了几个指甲印子。

    淑懿低眉禀道:“母亲的病久久不愈,女儿也是发愁,可昨日女儿发现一件惊人之事,竟是一夜不眠,只怕错怪了人,故而一上午细细察访,可惜终究是叫女儿给猜着了!”

    鄂硕听女儿无头无尾地说了这许多,只是一头雾水,问道:“你说什么?”

    爱新觉罗氏却肃然道:“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能交给下人去做,你也是个闺阁小姐,就该有个格格的样子!”

    淑懿微挑樱唇,冷笑道:“若交给下人去做,只怕额娘冤死了,也是个屈死鬼!”

    鄂硕闻言大惊,虽然梅氏近来重病,他进梅氏的屋里少了,可到底十几年恩爱,不是一朝一夕就淡忘的,此时听女儿说得如此不堪,重重拍案道:“胡说!什么鬼不鬼的,你额娘不是好好的吗!”

    淑懿从绣着茉莉的石青闪缎的袖管里,掏出一枚雪色药丸,举起来问鄂硕道:“父亲还记得这丸药吗?”

    鄂硕眯眼一瞧,道:“这不是给你额娘吃的川芎圆吗?”

    淑懿点头道:“不错,可是这治病救人的药,动过手脚,已经成了杀人利器!”

    爱新觉罗氏在一旁阴沉沉道:“梅氏的药丸都是你差人经手的,怎么会有问题?”

    梅氏所服的川芎圆,都是由稳妥的下人从药铺里买来的酒炙川芎,配上龙脑,薄荷,防风桔梗甘草所制,梅氏吃的川芎圆,一向是淑懿特意叫皎月亲自研末,制成药丸的,旁人不得经手。可没想到还是出了事。

    淑懿点点头,道:“不错,是阿福亲自买了药,皎月亲手做的,可是我问过看守药材的阿忠,他说前几日买来的川芎,已经被人换过了!”

    爱新觉罗氏正捧着一碗碧螺春,吹去水面上浮着的茶叶,听了淑懿的话,手不由得一哆嗦,茶水差点泼洒出来,她沉了脸色道:“怎么会被人换过?一定是阿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老爷,待我遣人去讯问他!”

    “慢着!”淑懿嫌恶地看着爱新觉罗氏,连如素日出于面子唤她一声“额娘” 也不愿,她不急不徐道,“川芎的事,怪不得阿忠,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应该最清楚!”

    爱新觉罗氏将成窑白瓷盏向案上重重一搁,面上便浮出些厉色,“你这是对长辈说话吗?景嬷嬷白教你这些日子!”

    淑懿秀眉轻挑,道:“淑懿若没有铁证如山,也断断想不到嫡母出身皇族,竟做出这等残害姬妾的不齿之事!”

    “残害姬妾?”鄂硕大吃一惊,出于对梅氏的偏爱,他看向爱新觉罗氏的眼神立时便覆上了一层冷意。

    淑懿不待爱新觉罗氏狡辩,跪行至父亲跟前,楚楚可怜道:“请父亲一定为女儿做主。我去问过阿忠,他说从药铺买来的酒炙川芎,半月前就被嫡母以做丸药为名拿走了,过了两日,又送了些来补上,可阿忠与皎月不通医术,分不清酒炙川芎与生川芎,所以额娘这些日子以来吃的丸药根本就是生川芎,难怪会迟迟不愈!”

    川芎圆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①中的成方,有消风壅,化痰涎的功效,主治头痛旋运,心忪烦热,但川芎辛温香燥,一般的川芎都是经过酒炙的,若是生吃,可以使人陷入昏迷。

    爱新觉罗氏眼中闪出戾色,指着淑懿斥道:“你这个蛮子,竟敢冤枉我?阿忠一个奴才的话岂能作数?”

    淑懿的生母梅氏是江南女子,爱新觉罗氏私底下骂她蛮子,却从不敢当面说,今日她又急又气,不妨头吐了真言,鄂硕冷眼瞪着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氏慌忙掩口,想要收回已是来不及了。

    淑懿早料到爱新觉罗氏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昂首扬声道:“空口无凭?那么如果有物证呢?”爱新觉罗氏的缠丝玛瑙护甲微微颤抖,淑懿继续道,“你派你的心腹凤箫去回春药铺买生川芎的帐单还在,你补给阿忠的生川芎是用回春铺特制的雪浪笺包着的,不仅如此,那张雪浪笺上还沾着你的淡金色蔻丹,就是你手上涂的颜色!”

    浅金色蔻丹的做法极难,合府只有爱新觉罗氏的侍女凤箫会做,故而也是爱新觉罗氏时常炫耀于人的一件事。

    爱新觉罗氏颓然委地,发髻里簪着的嵌珠镶金丝飞凤步摇也垂垂欲落,鄂硕憎恶地看着她,阴恻恻的声音里不带一丝温度, “回房去,没我的吩咐不许出来!”

    爱新觉罗氏的贴身侍女凤箫忙上前扶她,鄂硕这时才回想起淑懿方才之言,厉声大喝道:“住手!”门外的小厮闻声,立时机警地奔进来听命,鄂硕道:“凤箫打二十板子,撵出去,或卖或配人!”

    那小厮应了“嗻”,像拖个面口袋似的,把瘫软在地的凤箫拖了出去。

    这里鄂硕爱怜地看着眼前的乖女儿,扶她起来,欣慰道:“我鄂硕的女儿,是女中诸葛,往后入了宫,定能光耀我们董鄂氏的门楣!”

    淑懿得到父亲的赞誉,喜上心头,面上却谦卑道:“女儿只是关心额娘的病,急切中生出智计,不过若不是弟弟发现了雪浪笺上的蔻丹,女儿又怎敢与嫡母争长短?”

    “哦?费扬古?”鄂硕又惊又喜,费扬古是鄂硕的幼子,骑射打围已在董鄂氏的堂兄弟辈中崭露头角,鄂硕不承想他这老生儿子不但勇武过人,而且不足十岁,便已心细如发,早晚必能成为国之栋梁。

    淑懿拍一拍手,英气逼人的费扬古昂首阔步地踏了进来。穿着百蝶穿花的大红箭袖,莲青厚底小朝靴,勒着金镶珊瑚抹额,活脱脱一位少年英豪!

    鄂硕瞧着自己一双儿女,越瞧越爱,不禁朗声笑道:“我董鄂氏有这样的儿女,还愁家业不旺么?梅儿真是我董鄂氏的大功臣啊,哈哈……”

    其实淑懿说是费扬古发现的蔻丹,也不全是事实,应该说是费扬古在长姐循循善诱下发现了蔻丹的秘密,淑懿这样做,亦有她的深意。她不日即要入宫,府里那些不受宠的姬妾们,见梅氏没了女儿照应,难保不合力来为难她,年纪更轻的姬妾也未必不会生下一男半女,与梅氏争宠。

    费扬古在此时多得父亲一层看重,梅氏的地位才能多一重稳定。

    淑懿看着她一手营造的圆满,得意地笑了。

    淑懿入宫之前的日子,过得如鱼得水。梅氏代替爱新觉罗氏接管家务,主持中馈,世家大族之间的消息,传得快如流星,没几日,京城所有的大族便知晓了鄂硕家江山易主的事,皆知鄂硕这位汉人妾室在董鄂家实有嫡妻之权,而淑懿与京城的世家格格来往时,得到的均是嫡出的待遇。费扬古在京城子弟中的名气也一天比一天更响亮。

    顺遂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已是四月末。暮春时节,芳菲落尽,红消香散,芒种节那日,淑懿却没有如往年一样在园中做饯花会,而是锁进闺阁,精心设计着她的选秀衣妆。

    皎月再四地对淑懿说她可以一力办好,淑懿摇摇头,看向窗外,青色的瞳仁里映出庭中的春意阑珊,深玫的凤仙,火红的石榴,雪白的荼蘼,锦重重的落了一地,万紫千红各具娇态,但是对淑懿来说,她只能选顺治喜欢的那一种,若是再如前世般被指婚给亲王,她便永无报仇雪恨的那一日了。她必须一举成功,不能失败。

    顺治最喜欢碧色衣衫,宫人们也多着碧色迎合其心意,但是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比起“枝间新绿一重重”,顺治更喜爱“万绿丛中一点红”,淑懿选了一件翡翠色倭缎八团褂子,腰间再系上一条浅青色盘锦镶花裙,只在裙裾上点缀几朵浅妃色芍药花。一头青丝盘于脑后,只簪上一支点翠双凤含珠的步摇便好,步摇上的珠子是色泽艳红的珊瑚珠子,与裙裾上的花绣遥相呼应。

    淑懿又让父亲找寻故旧,将宫中选秀的太监嬷嬷打点好了,以妨选秀时有不虞之事。

    做完了这一切,淑懿就静数春天,等待着盛装踏进神武门的那一天,淑懿知道,在紫禁城里,将会有更加猛烈的风起云涌。

    作者有话要说:  直接点到第二章的亲,也请百忙之中轻轻点一下食指,戳到第一章去吧,第一章也很有料滴~~~~~~~~~啦啦啦,花花到我碗里来呀来~~~~~~后面的故事更精彩~~~~~~~~~更多惊喜,请戳'收藏此文章'~~~~~~~~~~~啦啦啦

    求收藏求收藏!

    还没有收藏本文的盆友请不要大意地收藏我一下吧!网页收藏木有用啦,点文案的'收藏此文章'或者这一页上方的'收藏此章节'都可以!收藏了以后我更新都会有提醒哦!泠然先谢谢啦!o(*≧▽≦)ツ

    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编写,为宋代官用医书。

    感谢0。0亲的撒花收藏,特此加更,请亲们多支持,泠然会更努力~~~~~~~~~~~‘

正文 第三章 选秀风波

    紫禁城的春日总是一样。软软的杨柳风,吹面不寒,碎金子似的阳光柔柔洒在朱墙碧瓦上,静静地湛着世人歆羡的光晕。

    淑懿缓缓走在秀女队列中,内大臣庶女的身份,使她不可能如科尔沁的女孩子那样,骄傲地走在前头,但淑懿的心早已飞过了顺贞门,神武门,体元殿,她不仅要做这座皇城中最受宠爱的女子,且一定要做这里的女主人。

    秀女的初选在静怡轩举行,五彩的琉璃瓦彰显着皇家的富丽与奢华。静恰轩虽然取“意静身则怡”的意头,但踏入院中的秀女们如何静得下心来,她们都背负着父母的期许与族人的荣耀。

    淑懿在秀女中,见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几位博尔济吉特家的格格和与她同样身份低微的佟佳氏。

    博尔济吉特家的格格们聚在一处谈笑,根本不去理会淑懿这些如默默如沿阶绿草的女子,人人心里都明白,吴克善家的大格格娜木钟的这场选秀不过是应个景儿,中宫皇后的位子早已是她的了,多有世家大族的女子围在娜木钟身旁谄媚奉承的,妹妹淑嘉便在其中。娜木钟自然也不会注意到人群之中的淑懿,淑懿唇角勾出一抹冷笑,很快,她就会注意到自己了。

    初选的秀女六人一列,前去静怡轩正殿,给皇帝和太后验看,其余的便在偏殿耳房之中等待。

    淑懿对初选验看是有把握的,毕竟她自幼便潜心研究各种驻颜之术,她亲手所创的玫瑰胭脂,杏花粉,芙蓉玉颜膏,在梅氏这位已愈三十的女人身上尚且极有效验。更何况她这青春妙龄的女子。

    淑懿今日的妆容也是精心设计过的,蛾眉淡扫,胭脂轻匀,在浓妆艳抹的秀女之中,反而格外出众。

    只闻内官唱名之声,轮到淑懿进去选看了。内官报到淑懿的名字,她跪拜,行大礼,柔若清风的声音如殿前的莺歌燕语,徘徊不去,“臣女董鄂淑懿叩见太后皇上万福金安。”

    顺治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两个时辰,此时也已乏了,但听到殿下这珠落玉盘的声音,顿时提起了兴致,他顺手端过案上的茶盏,抿了一口,眼中带笑地问道:“淑懿?是哪两个字?”

    淑懿低眉答道:“曹丕《玉玦赋》有云:‘应九德之淑懿,体五材之表仪’。”

    一旁孝庄太后听罢,道:“名字确是好的,选纳后妃,首先注重的便是德行。”

    孝庄太后虽是蒙古女子,却素爱汉学,兼之当年胞姐海兰珠宠冠六宫时,她亦受了许多委屈,故而最厌妃嫔狐媚惑主,喜爱端庄娴雅之人,淑懿这样回答,也是循着孝庄的喜恶,所以一语便说到孝庄的心坎里去了。

    顺治含笑道:“抬起头来!”

    淑懿抬头,胸中仍不免怦怦直跳,前世顺治的宠爱虽然间接害死了她,却也是她在这座波谲云诡的紫禁城中得到的唯一的一点真情。

    淑懿的花容月貌,既有满洲女子的飒爽,又有汉人女子的柔婉,顺治心花怒放,品了一上午淡而无味的白水,终于有一个女子,有茶之清甜,酒之醇香,媚而不妖。留牌子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留了牌子的秀女并不能立即离开,而须等待所有秀女都选看完了,才可被内官一起带离静怡轩。

    淑懿走到偏殿中,端然而坐,一时便有小宫女奉了新沏的香片上来,淑懿接过茶,打开随身带的苏绣荷包,拿出一块碎银子,打赏了那小宫女。

    小宫女面含喜色,行礼谢恩,接过银子时,手指轻摇,将一枚纸团塞到了淑懿手里。淑懿浑作无意,默默饮茶。

    待那宫女走得远了,环顾四下之人,或独自掐花玩赏,或寻伴说笑,才小心地打开那纸团,上面只写了一个“琴”字,淑懿唇角挑起一缕轻笑,午后复选若考校琴艺,岂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一时秀女选看完了,内官击掌传旨,道:“皇上有旨,午后的复选,在御花园延晖阁举行。请方才留了牌子的格格们随我前来。”

    初选结束后,清晨时长龙似的一列秀女,已短促得如隐于山间的一段潺潺小溪,大家放松了许多,内官也不再如几个时辰之前那般,对淑懿她们呼来喝去,因为这里头的多数人,往后是要做他的主子的。

    秀女们各自结伴,浩浩荡荡地向御花园走去,淑懿的自家妹妹忙着去奉承未来皇后了,不免使她落了单日,正在此时,佟鄂家的格格海蓉,满面春风地向淑懿走来,福了一福,笑道:“董鄂姐姐好!”

    这位佟鄂格格,是长史喀济海之女,与淑懿一样,是庶出,但她的生母是旗人,素日相见时,总要在淑懿面前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今日到了皇城,却如此谦卑,令淑懿一时错愕。

    淑懿也福了一福,正要依礼也与她寒暄几句,海蓉却连珠似地说了下去:“听说方才殿选,皇上与太后对姐姐赞赏有嘉呢!”

    淑懿心头一跳,这个海蓉,还真是口无遮拦,这样大听广众之下说出这样话来,岂不是为淑懿招祸么?幸而淑懿也知道她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不然,真要以为她是有意陷害。

    淑懿谦和笑道:“妹妹谬了,若不能入陛下与太后的眼,咱们如今便不是往御花园,而是往顺贞门,乘上骡车回府了。”

    海蓉听了,觉得自己能入得复选,也是欢喜,更与淑懿亲亲热热地聊起来。

    一时到了御花园,此时正值暮春,芳菲落尽的紫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