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初怀公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王雪柳是个直肠子,爱憎都写在脸上,她也从没把夏侯昭当成公主般畏惧,两人在宫里时还打过好几架。相比总是对夏侯昭保持谦让态度的裴云,王雪柳确实不怎么讨喜。然而等到她们渐渐长大,夏侯昭才慢慢体会出来,对于裴云来说,夏侯昭是她需要讨好的利用的人,而对于王雪柳来说,夏侯昭是年少时一起长大的伙伴。
世宗去世之后,夏侯明入主天枢宫,夏侯昭大病一场,全靠王雪柳照应。可恨天不假年,王雪柳怀龄哥的时候,身体就不太好,裴云借机投靠了乐阳公主,在乐阳公主的支持下,不断挑衅王雪柳的权威。夏侯明或者是忙于政务,或者是因为本来就对王雪柳不太上心,对裴云听之任之,王雪柳艰难诞下龄哥之后,便撒手人寰。
此时带着重生的记忆再看两人,夏侯昭心中诸多感慨。
三人穿花拂柳走到瀚墨阁。这瀚墨阁虽然听起来仿佛是一栋建筑,其实指的是两间相对的书阁。外阁为皇子及宗室子弟学习之所,此时就是夏侯明和沈泰容两人在用,教授皇子的老师,都是今上亲自选定的大儒,还有神策军等天子近卫的尉官教授他们兵法。与外阁隔着一道花墙的一栋略小的建筑,便是内阁,为历代公主及其陪读少女所用。她们的老师就各式各样了,有宫中掌管服侍、首饰等诸司的女官,有教坊司的乐师,也有博士来讲经典。
此时内阁早已经布置妥当,书房的三张小几上摆有文房四宝,靠窗的案子上叠放着十几本书,琴房里不仅放着三架琴,还有香炉等物,绣房则摆了绣架与各色丝线……
因元心皇后诸事繁忙,便将夏侯昭的教导一事交给了她最信重的女官月姑姑。月姑姑本名听月,入宫之前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不仅熟读诗书,而且善琴善画,加上她几乎是看着夏侯昭从小长大,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这瀚墨阁的布置也是她的手笔,此时看来,果然无比妥帖。
第一天上课,博士不过讲了一首诗便罢。王雪柳与裴云都不住在宫中,风荷亲自送了她们到宫门口,由早就等候在那里的家中仆从接了回去,明日再入宫。
等风荷回到芷芳殿,夏侯昭已经重新换了一身衣服,开开心心准备去找元心皇后一起用膳了。
风荷笑道:“公主今日看起来甚是开心,可是因为有了伙伴?”
夏侯昭笑道:“有了她俩陪伴,的确很是开心,不过能够和母亲一起吃饭更加开心。”
风荷弯下腰,帮她整理裙摆,语气也变得轻快起来:“公主要是将此话告诉皇后,恐怕今日天枢宫的天都要比平日晴上几分。”
夏侯昭微微一笑,她不仅要让母亲今日高兴,更要让母亲永远开开心心地活下去。
第5章 番外梦魇
前世的时候,每次生病夏侯昭就会做梦,她的梦中,有母亲,有父亲,也有沈泰容。
母亲很年轻,穿着紫色的长袍,穿过一座又一座宫门,向她走来。发髻上的凤钗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整座天枢宫都伏倒在地,向它的女主人行礼。
梦中的父亲却是晏和十四年后疲惫的模样。那时候的他忙于政务,长久地住在太极殿冰冷的侧殿里。只有当夏侯昭去探望他的时候,他的脸上才会露出些许笑容,然而转瞬间便又恢复了苦涩的表情。在夏侯昭的梦中,他一直独坐在璇玑宫的大殿内,落日余晖斜照,远远传来箜篌的曲子,凄凉如杜鹃悲啼。
沈泰容则总是以成年后的形象出现,剑眉星目,锦袍玉带,表情却一片淡漠。他站在乐阳公主府前,手中的宝剑指着夏侯昭的胸口,只要再靠近一寸,便会血溅当场。
往往这时候,夏侯昭就会从梦中醒来。帝京是大燕最繁华的城市,即便不是上元灯这样的节日,晚间也是灯火通明。而到了子夜时分,这座城市也陷入了沉睡,夏侯昭披衣而起,推开卧室的窗子朝外看去,公主府内一片漆黑,一里之遥的天枢宫也变成了一个淡漠的影子,辨不出真容。
她便再也睡不着了。
奇怪的是,有一个人从来没有出现在她梦境中。
夏侯昭常常想,也许是每隔几日便能读到严瑜来自董志城的信,虽然两人相距千里,却从来不觉得生疏,所以也不会在梦中相遇。
严瑜的信十分随意,似乎只是军旅闲时所写的随记,有时数百字,谈谈这几日的琐事,无非又有哪个新来的士卒被他廵营时发现偷偷躲在暗处哭泣,一问却是思念家中的老母;又或者是热情的羌族少女看中了他的副将段林,站在董志城外的山坡上,唱着山歌,把城墙上站着的士卒们都唱得晕乎乎的。
如果遇到北狄或羌人叛乱,他的信便会极短,寥寥几句,也不提及战事,只说今日天气炎热,莫贪凉,酥酪切勿加冰。
夏侯昭的信则更为简单,多半是宫中的宴饮,或是宗室贵胄的一些趣事,字里行间,她还是那个云端之上的帝国公主,虽有烦恼,也不过是今日的梨子酸了,新作的裙子又瘦了……
他知晓她身体不好,却并不知道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她知晓他驻守西疆日日征战,却不知道连他身边的副将也别有图谋。
他们就这样隔着半个大燕国,鸿雁来往。
虽然夏侯昭和严瑜都将写好的书信放在木函之内,又以火漆加封,收到时外表看起来也完好无损,但是那些书信恐怕在到达之前,早已经被翻看过了。沈泰容曾经就当着夏侯昭的面嘲笑过严瑜字迹“陋如其知”,被她用手边的葡萄砸得满身粘汁。
难得沈泰容在此情形下还保持着谦谦君子的仪态,只是脸上的笑容仿佛画上去的一样,他冷冷地道:“你还是我沈泰容的妻子,莫要过分!”说完到底不敢将她如何,转身气冲冲地走了。
然而端午节的那一日,她在梦中却见到了严瑜。那时候,她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收到他的信了。
梦中的他站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之上。朔风从北方吹来,给他的铠甲上蒙上了一层沙土。而他始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远处是绵延不断的雪山,不知从何处传来了苍凉的胡笳声。
然后她就醒了。
站在屋外的侍女们鱼贯而入,撤帐挽帘。月姑姑端着一碗酥酪走进来,道:“小殿下来了,还特意带了一朵牡丹。”
她抬头,穿着一身锦袍的龄哥朝着她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手中拿着一支开得正好的玉带牡丹。
第6章 故人
世宗皇帝的午膳多是和朝臣一起享用,他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前世他驾崩之后,继位的夏侯明将其庙号定为燕世宗,谥号仁。“世宗皇帝”是后来才有的称呼,实际上现在宫中多以圣上呼之。
夏侯昭一般自己在锦芳苑用早膳和晚膳,午膳则多半到璇玑宫陪伴皇后。皇后虽然出身世家,但幼年时就因父亲触怒上意,被籍没入内廷,颇吃了许多苦头,因此养成了不爱奢华的性子,平日吃用都很朴素,与都城内普通官宦人家相仿。
近日天气渐热,吃完饭后,母女俩便用些水果聊天。不一时,月姑姑领了宫女进来:“却霜节上的衣服送来了,还请娘娘和公主试一试,有不合适的地方也好早点修改。”
大燕皇室为鲜卑贵族,立国百余年,仍然保留着许多部族的风俗,却霜节便是其中之一。每到六月,皇帝带领宗室大臣,在阴山之下举行盛大的祭祀之礼,随后举行围猎,可以算得上大燕皇室一年中最大的节庆之一了。
鲜卑贵族女性因为拥有自己的奴隶牛马等财产,地位比南朝汉族女性略高,此情在皇室当中尤甚。夏侯皇室中先后有两位公主登基称帝。近年来大燕受到南朝的影响日深,也有酸儒讲起什么女德女贞,但贵族女性游猎之风仍然盛行。
夏侯昭虽然才十岁,但早就学会了骑马。又因为圣上和皇后都十分疼爱的缘故,每次却霜节都特意带上她。
她重生之前,病逝沉重,许久都不曾离开过公主府了,如今听说能够出去转转,着实十分开心。听得月姑姑这样讲,早就蹦了起来,兴致勃勃地翻看新衣。皇后只当她一个冬天在宫中困得发闷,并不生疑。
因为是准备打猎时穿的衣服,袖子做得窄小,还配有一顶突骑帽,夏侯昭拿起来比挡一下,胡帽垂裙,本色为黑,边缘绣了花鸟纹,十分眼熟。
夏侯昭摸着突骑帽上的纹路,心中微酸,知道这必定是皇后亲手所绣,不免劝道:“母后事务繁忙,这些事情以后不要做了。”
“不费事,能把我的小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母后才高兴呢!”皇后催着她把整套衣服都换上,左瞧右瞧,十分满意,嘱咐月姑姑,“再照这个尺寸做两身来,这一身就让昭儿平日练习骑射穿吧。”
正要换下衣服的夏侯昭不禁停住了手,转头望着母亲。皇后笑着说:“你忘了,早上和你说的小哥哥来了。却霜节前,就由他陪着你每日午后练习骑马。不可淘气。”嘱咐完了她,又转头问月姑姑,“瑜儿的住处都安排好了吗?”
月姑姑也笑了:“他随着陈将军住在城中西南的崇德坊,每日进宫也方便。”
皇后有些诧异:“陈睿住在外面?”新任的神策军郎将陈睿的父亲陈敏达是圣上做皇子时的太傅,虽然已经过世多年,但陈家名声显赫,在都城也有一所大宅。
月姑姑摇摇头:“陈将军说自己是武将,平日要与军中同僚来往,不便影响陈大人。”陈敏达的长子陈可始现任度支尚书,与陈睿并非同母,但关系疏远至此,却也是皇后没有想到的。但当着夏侯昭的面,她也不好多问,只微微颔首。月姑姑就带着宫人们退下了。
夏侯昭却知道,陈可始与陈睿之间恐怕并非关系疏远那么简单。前世夏侯明登基之后,陈可始权势熏天,一手把持了尚书省,朝中官员十之三四都看他眼色行事,另外十之六七的官员则惟乐阳公主之令是听。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始光二年北狄大举入侵,领军主帅的人选却迟迟定不下来,两方各有主张。等北狄将信州、平州洗劫一空,大燕才匆匆定下主帅,带军迎敌,结果被北狄军打得一败涂地。而在此期间,曾经六次击退北狄大军的陈睿,竟一直无人提起,他只能默默地守着世宗皇帝的皇陵。事后,还有人称赞陈可始大公无私,不为亲属牟利,为此,夏侯明甚至颁下了许多赏赐,真是颠倒黑白。
那时候沈泰容和夏侯昭的关系还不错,私下里和她说,陈敏达一妻一妾关系不睦,陈可始对陈睿母子恨之入骨,怎么会容他继续建功立业?恐怕陈睿一辈子都要荒废在皇陵了。
这些话自然不便与母亲讲,夏侯昭又陪皇后聊了一会儿,待她午睡,便起身前去练习骑马了。
天枢宫建在帝京北部,除了太极宫、璇玑宫等宫室外,还有专为皇帝后妃及公主皇子开辟的校场。
校场边的木桩上已经拴着一匹黑马了,夏侯昭想了起来,这匹名唤“含金”的马正是沈泰容送给自己的。却霜节时她在阴山遇险,全靠此马识得路途,将她带出了险境。
此刻想来,如果这匹马是沈家早就给她准备好的,那她遭遇的险境,是否也与此相关呢?
她的思绪被上前禀告的风荷打断了:“公主,圣上拨给您的侍卫来了。”
夏侯昭转过头,一个身着戎服的少年,朝着她们走来。他脚步轻健,走到她面前,干净利落地跪了下去。
“神策军严瑜参见公主。”
眼前的少年声音清朗,动作敏捷,一看便是在军中历练过的,比普通少年多了几分沉稳。
虽然才五月,早晚的天气仍然凉爽,但此时正午刚过,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严瑜跪在地上,感觉阳光照在背上暖融融的。
他谨记着进宫前姨母的嘱托:“严家深受皇后大恩,百死无以回报。此次命你担任公主的护卫,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让人知道你与公主早前相识,更不可因为公主年幼,便目无尊卑,胡乱行事。”
严瑜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在军中磨砺数年,平日又有严师教导,他早知道其中利害,应道:“姨母放心,我必会谨慎从事,护得公主周全。”
话虽如此,严瑜却有些担心公主年幼,不知轻重,见到他会如往日那般称呼相处,不免为他人所乘。幸好,公主远比他想的聪慧,虽然年幼,行事却稳重。当着众人,只问:“你来自神策军?”
严瑜道:“是。”
过了片刻,才听到她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起来吧。”
他站起来,看向夏侯昭的时候,却微微吃了一惊。面前的少女眼圈似乎微微发红,然而还没等他看清,公主已经转过身去了。
夏侯昭不敢回头,她怕自己对上严瑜的面孔,眼中的泪水就流出来了。此时的他,有着勃勃的朝气,活生生地站在这里。如果自己没办法改变前世的命运,他是不是又会一个人孤独地躺在北疆的冰天雪地里,不得返乡?
她挽过含金的缰绳,翻身上马:“你的马呢?牵过来吧。”听到严瑜离开的脚步声,她才静静地转过头来,看着他的背影。
前世这一次重逢,夏侯昭一见到严瑜,就将皇后的嘱咐跑到了九霄云外,笑着和严瑜说起过年时的事情,又抱怨他长久不从军中来信。
而且夏侯昭是带着裴云来的校场,因为怜惜裴云家境窘迫,知道她不会骑马,无法参加却霜节的围猎,特意趁此机会让严瑜教她骑马。夏侯昭对裴云并无防备,到底让她发现了自己和严瑜是早就相识的。而今她细细回想,后来夏侯沅几次加害严瑜,最后终于将严瑜调离了帝京,恐怕便由此而起。
她伸手擦掉面庞上的泪痕,残余的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倏忽无影。
第7章 名驹
严瑜自己的马是一匹枣红色的公马,却也是个老相识。这红马最初的名字起得特别朴素,叫“小红”,虽非名种,但胜在身姿矫健,又甚为聪慧,严瑜令它前行、后退,加速、减慢,都只需腿部小小的动作。后来夏侯昭为它取名“赤寅”,她是除了严瑜之外,唯一能够驱使它的人,但此时小红却并不认得她,一走到近前,它便伸头和含金碰了碰鼻尖,显得十分活泼。倒是含金仿佛很吃惊,小小退了一步。
严瑜向夏侯昭脸上看了一眼,见她的神色已经恢复平常,放下心来,道:“殿下,圣上说您好久没有骑马了,今日就稍稍转两圈,活动下筋骨好了。”
夏侯昭点点头,两人默不作声地骑着马跑了两圈便停了下来。天气有暑意,不过稍稍活动一阵,便感到了热气。候在一旁的风荷见状,端上茶水与酥酪来。夏侯昭的口中又苦又涩,摇手拒绝了。她想要让与严瑜,刚刚抬起手来,却见严瑜朝着自己微微摇头,不禁悄悄叹息,又放下了手。
她不由得意兴阑珊,道:“今日便如此吧。”话音甫落,便有小宫女捧着盘子进前,上面放着皇后给严瑜的赏赐。
严瑜单膝跪地,谢恩接过盘子,再站起来时,夏侯昭已经转身带着宫女们朝外走了。
“严护卫,明日还是这个时间到校场。”遥遥地只听到她叮嘱了一句,也不管含金,便离开了。
严瑜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便上前牵了含金。小红不需牵引,自己就跟在了严瑜的后面。一人两马,沿着天枢宫长长的甬道,缓步前行。
天枢宫的马厩中养着数十匹名驹,严瑜将含金送到门口,早有穿着锦衣的马夫迎上来。原来是乐阳公主府选了两名马夫给初怀公主,专职打理送她的马。这两名马夫知道严瑜是跟随公主的侍卫,态度十分恭敬。一人行了一礼,接了含金的缰绳,牵着她到后面洗刷去了,另一人带着一脸谦恭的笑容,问严瑜:“侍卫大人,明日公主殿下是继续骑这匹黑马呢,还是试试其他四匹马?”
严瑜到底年少,脸上显出些微惊色:“还有四匹?”如此良马,一匹便已十分难得。夏侯昭虽然贵为公主,但圣上和皇后素来节俭,虽然十分疼爱她,却从不娇惯。
那马夫脸上显出一点得意神色,随机又隐了下去:“小少爷知道公主爱马,一次多送几匹,好让公主殿下换着骑骑,也有个新鲜。除了今日这匹之外,还有两匹黑马,一匹白马和一匹红马,”
他顺着马夫的手指看去,果然其他四匹亦是筋骨强健,四腿修长的名马,顾盼之间颇有神采。
他想起昨日在神策军中听到旁人议论,乐阳公主的长子沈泰容年初开始跟随大殿下夏侯明在宫中读书,多半是为了撮合他与初怀公主的婚事。神策军中多是公卿子弟,说起皇室八卦来也头头是道。
什么“昔年沈贵妃的恩,想来要报在沈小将军身上了”,又或是“大殿下恐怕待这个妹婿也得十二分的小心”,甚而还有说到皇后多年无子一事上的。陈睿从中尉官的公厅里走出来的时候,这些人才猛地住口——到底在上官面前还是要避讳一二。
严瑜脑海中浮现起刚刚在校场上所见到的那个少年,身着锦衣,神采飞扬。当时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原来,这才是人人眼中,与公主相配的良婿。
而今看这千里迢迢送来的五匹名驹,姑且不论璇玑宫对昭容两人婚事的态度,起码乐阳公主府是乐见其成的。
严瑜斟酌道:“明天我问过公主殿下,再牵马吧。”跟着他的这名马夫应了一声,行了一礼也下去照顾马匹了。
他走出御马厩,站在门口的小红正在歪着头啃路边的海棠花,看到他出来,大大的眼睛眨了眨,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两三星绯红的花瓣从厚厚的嘴唇边飘落了下来。
严瑜:……
算了,世上名马虽多,都不如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小红惯熟。因为午后要陪公主殿下跑马,严瑜身上的轮值也就停了。他趁着还无人发现海棠花被马嚼了,赶快溜之大吉。
早有人报到皇后处,她笑着和月姑姑说:“早知如此,就不该赏赐什么金玉,不如给他准备点上好的马草。”
月姑姑知她在玩笑,也不着急:“恐怕是那马闻到御马厩内金马草的香气,馋了。”
两人在这里谈论事情,其余宫人早就避到了殿外。皇后先是一笑,继而又叹道:“我只心疼瑜儿在信州呆了三年,风吹日晒,吃不好穿不好。你竟忍心。”
月姑姑沉默许久,方道:“他既然姓了‘严’,就只能如此。”
皇后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当年一起在掖庭的时候,每日只盼着吃饱穿暖,又岂会料到今日?”她看月姑姑脸上还是神色郁郁,心念一动,拉着月姑姑的手,轻轻道,“听月姐姐,听月姐姐。”
这却是两人在掖庭时的称呼,月姑姑回过头来,眼中虽然还带着些怅然,到底笑了出来,道:“娘娘莫开玩笑了。”
斜阳脉脉,给整座璇玑宫都染上了浓浓的暖色,这一对从荆棘丛中走出的女子,紧紧握着对方的手。她们并不知晓,新的波澜正在酝酿之中,只要一个疏忽,便会打破天枢宫中短暂的平静。
这一夜夏侯昭却睡得不好,梦里隐隐绰绰都是前世的情景:一会儿是虚弱的王雪柳躺在床上,将龄哥交到她手中,道:“初怀,这宫里我也只信得过你了,万望你好好将他养大。”余音未落,斯人已逝。一会儿是裴淑妃站在芷芳殿里,洋洋得意地道:“这芷芳殿端的是屋宇整齐,布置堂皇,等殿下出降后,不如就交给我来打理吧。”沈泰容、乐阳公主……各色人等在她的梦里穿来穿去。
天还未亮,夏侯昭就惊醒了过来。夜色寂寂,她倚在床头,再也无法入睡。白天的时候,她只顾着惊喜与感慨,此时静下心来方将前世的种种经历反复回忆。
前世自己悲剧的开端,正是从十岁这年开始,先是却霜节上父亲遇刺,随后引发了晏和一朝的选妃波澜,母后自此长卧病榻。宫内如此,宫外亦是一波又一波的祸事,就在却霜节前后,庶人郑于河东郡谋反,此事尚未平息,九边的北狄又挥师南下。在这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父亲不得不将堂兄夏侯明立为储君。又一年,母后病逝,父亲在悲痛中孤独地度过了最后的岁月,也溘然长逝。她在堂兄继位三年后,出降沈氏……
这些事情环环相扣,仿佛便是上天注定好了一般,但夏侯昭坚信,既然自己重生到此时,必定能够找到解开一切的那一环。
等到风荷来唤她起床时,不免吓了一跳:“殿下,你怎么醒了?可是昨晚没有睡好?”
她胡乱点点头。
风荷急道:“明晚便是沈德太妃的寿宴了,您就顶着这么大的黑眼圈去赴宴啊?”
沈德太妃?对,就是沈德太妃!
夏侯昭感到眼前一亮,自己怎么将这件事忽略过去了呢?
若不是沈德太妃在寿宴后忽然去世,父皇绝不会因为守丧,削减了带往阴山的护卫,而在却霜节后遇刺,庶人郑也不会因为母亲去世,而起兵谋反。
没错,只要自己能够阻止沈德太妃的死亡,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
夏侯昭大喜过望,跳起来抱住风荷道:“风荷,你真好!”少女扬起的笑脸上,一双眼睛闪着微光,连春日里最明媚的阳光都被比了下去。风荷怔了怔,也笑着回抱住她,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半晌才道:“风荷算不得什么,只要殿下您开心就好,”想了想又道,“我去问问掖庭的老宫女,一定有祛除黑眼圈的法子,您不用担心。”
第8章 挂念
沈德太妃是夏侯昭的祖父高宗皇帝至今唯一在世的妃子。
在神焘初年,沈德妃可是宫中最得意的妃子之一,高宗皇帝还曾经特意在她寿辰之日于宫中大演歌舞三日,帝京中一时盛传沈德妃逼得高宗皇后无立锥之地了。
然而等到德妃的堂妹沈贵妃入宫后,人们渐渐都将目光转到了独占帝宠的贵妃身上。直到神焘末年,沈德妃所育的六皇子夏侯郑趁着高宗逐渐昏聩,离间太子与高宗的关系,图谋篡位,才重新将沈德妃带回了人们的视线。
夏侯郑的谋反虽然最后败落,太子却因饱受惊吓,郁郁而终,几经波折,夏侯昭的父亲夏侯贤登上了帝位,改元晏和。
尽管儿子因为谋反被贬为了庶人,沈德妃还是被留在宫中荣养,甚至过得还颇为恣意。
然而,就是在这一年的寿宴当晚,沈德太妃居然在自己的寝宫内饮毒酒自尽了,还留下了血书,控诉帝后两人以她的姓名威胁庶人郑,她为了让儿子不受挟制,干脆自我了断。
消息传到河东郡,庶人郑就反了。
前世的夏侯昭年纪小,尚不懂事,后来她也想明白了,沈德太妃的死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别的不说,帝后都是性子十分宽厚之人,沈德太妃又是长辈,日常供奉从不曾疏忽。连乐阳公主都曾说过,沈德太妃的面色可比神焘年间贵妃得宠时好看多了。
再说被圈禁在河东郡的庶人郑,若无他人相助,哪里能够带兵谋反呢?
夏侯昭心里装着事情,在翰墨斋读书的时候,就有些心不在焉。她不说话,两个陪读自然也不敢出声,各捧了一本书发呆。月姑姑奉了皇后的旨意来探望时,只见一室之中,座上夫子朗声讲学,座下少女静静倾听。月姑姑满意地走了。
王雪柳回家后和母亲抱怨:“不是说公主殿下和我一个性子吗?怎么看起来闷闷的,和严瑶像极了,她不会脑子……”话没说完,被路过的王侍郎听到了,提着棍子追了她半个花园。
夏侯昭可不知道王雪柳会担心起自己来,她骑在马上,由着含金的性子四处闲走,脑海中还在思索如何阻止沈德太妃之死。
这一日的校场上,只有风荷侍候在一旁。严瑜在又一次看到夏侯昭晃了晃之后,忍不住伸手牵住了含金的缰绳,轻声唤道:“殿下。殿下。”
刚刚回忆起沈德太妃所饮毒酒之名的夏侯昭回过神来,笑着说:“没事。”含金是驯好了的良驹,沈家还要留着它在却霜节上做刺杀父皇的引子呢,在这之前,是绝不会出事的。
严瑜却没有放开手中的缰绳,道:“殿下若是累了,不如今日就到此吧。”
夏侯昭不再坚持,翻身下马。严瑜也下了马,他向夏侯昭行了一礼,直起身来便听夏侯昭轻轻道:“大哥,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身着红色骑服的少女,在五月的春光中,笑得十分自信。仿佛有一根羽毛轻轻地在严瑜的心上擦过,他怔了怔,点点头,道:“我知道。”
严瑜站在校场的中间,目送夏侯昭带着风荷离开。他不知道夏侯昭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大哥,你也会好好的。”
站在一边的风荷只看到两人交谈了几句,却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内容,忍不住轻声问道:“殿下,可有什么不妥?”
夏侯昭摇摇头,严瑜不过是担心她罢了。她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自己前世今生,心中所念者,便是父亲、母亲、月姑姑、严瑜、王雪柳及风荷几人,他们又何尝不挂念她?
夏侯昭停下脚步,不远处便是璇玑宫恢弘的殿阁。那里住着她的母亲,时时刻刻为她担心。沈德太妃已经十几年没有见到庶人郑了,她的心中又怎么可能放得下自己的儿子呢?她记得,大概一个月前,庶人郑刚刚得了一子,不如就从此时入手。
璇玑宫内,皇后和月姑姑正在讨论明晚的寿宴:“明晚宴席摆在永延宫,沈德太妃可有什么想听的乐曲,想看的舞曲,让教坊司的人去问一趟吧。”
因不是整寿,皇后便令月姑姑带着宫人筹备家宴庆贺。沈德太妃性喜热闹,最爱看戏观舞。故此,皇后才有一问。
月姑姑道:“沈德太妃说不过是个散生日,不欲铺张,不要歌舞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个饭就好。”
“不欲铺张”四个字说出来,还真不像沈德太妃的风格。虽然儿子被圈禁在河东郡,她却并不恐惧忧虑,过得颇为自在,去年的生日还叫了人排演了一出参军戏来赏玩。今年竟然转了性,不由得让人惊奇。皇后露出诧异的神色:“这是怎么了?”
月姑姑提醒她:“娘娘您忘了?上个月河东郡送信,庶人郑新得了一个儿子。恐怕沈德太妃这样谦逊,是看在孙子的面上呢。”
这便说得通了。沈德太妃之前敢在宫中肆意而为,不过是因为丈夫已亡,儿子也不中用了,人生再无其他盼头。反正皇上和皇后看起来都不是愿意撕破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