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家-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忠河看着四娘,话堵在嗓子眼,一句都说不出来。
  四娘抬起头,抬头看烟花,“金陵果然是繁华,比京城更胜一筹呢。”
  于忠河随着四娘的视线,也朝天空望去,正有几朵烟花升起,绽放如牡丹。“金陵多豪富,出手阔绰,往年都是如此。以后你见的多了,就不奇怪了。倒是京城,多是高门大户,权贵之家,万事都都有规程,就算是家有万贯家财,也不敢如此放纵。只怕那坐在宫中的皇帝老儿,觉得奢侈太过,反而成了罪责。”
  四娘看了于忠河一眼,她的语气里还是有着一股子江湖气,对权贵多有鄙夷。她不打算再绕圈子,直言问道:“我父亲的将他的意思告诉你了,听说你不愿意。”
  “我愿意!”
  娶你!我当然愿意!
  于忠河心里默默的补充了一句,才道,“我虽然愿意,但是云大人要求的聘礼,我却给不起。”
  四娘轻笑一声,“于大哥,你是顾虑着你的兄弟,怕漕帮的兄弟会卷进去,因而丧命。但是于大哥,你可能钻了牛角尖了。你怎么知道别人就不愿意呢?”
  于忠河看向四娘,眼里有些不解。
  四娘的笑意绽放在唇角,“于大哥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但别人就未必是了。要真是都淡泊名利,漕帮为了帮主之位,怎么会争抢了起来。一个帮主之位尚且如此,那么如果能给他们一个晋身的机会,他们会不乐意吗?都说富贵险中求,对于大哥来说,不值当的事,对比人而言,就是改换门庭的好机会。从此,不再被人称为江湖草莽,不再需要在刀口上添血才能混一碗吃。他们的儿子能进学堂,读书科举。女儿能嫁到更好的人家,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奶奶。于大哥,你怎么就这么确定,他们会不愿意呢?你们江湖人,在大江里滚,跟土匪恶霸抢饭吃。谁不是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一样的冒风险,回报却截然不同,你说,他们会怎么选?”
  于忠河一时哑然,竟是不能答了!
  是啊!他们会怎么选呢?他们一定会答应的,上到长老下到船夫,就没有不乐意的。身份所带来的限制,受了多少委屈和苦楚,只有漕帮的人自己知道。
  哪怕把命给搭进去了,能给后代子孙换一个良民的身份,甚至一个官身,谁会不愿意。
  就算漕帮现在争抢的厉害,可只要这个消息一出,帮里立马就安静了下来。再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有意见,不会有任何人对自己这个少帮主提出反对。如今的乱局瞬间就能遏制住。
  因为自己有一个权势赫赫的岳家。
  于忠河抬起手,抹了一把脸,“你说的对!”他的语气有些怅然,透着疲惫,明知道会断送许多兄弟的性命,可自己不做行吗?
  既然云顺恭打上了漕帮的主意,那么,其实有自己跟没自己差别不大。他完全可以找别人来合作的。谁能给大家找到这样的机会,谁自然就获得了人心。这帮主之位就没有悬念了。哪怕自己是少帮主,也无法阻挡帮众向上爬的心。
  人家跟自己说,还把闺女搭上,这算是看中了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吧。
  他一时对之前自己那点偏激的认识,有些赧然。
  还真是没有一个姑娘家见事明白。
  四娘微微一笑,静静的站在他身边,只仰着头,看着烟花。然后笑的比烟花还要灿烂。
  廊下柱子后的云顺谨慢慢的退了下去。
  这话由四娘说出来当然是最合适的。换做自己,这话就成了变相的要挟。他最开始这盼着这小子自己想明白的,没想到这人钻起牛角尖来,还真是十头牛都拉不住。
  于忠河看着四娘的笑脸,心砰砰的跳,“你来劝我,你盼着我答应下来吗?”
  答应什么?
  亲事吗?
  四娘瞬间就红了脸,“没脸没皮!”她这么嗔他,跺了跺脚,转身就往回走。
  于忠河的心瞬间就满满的。
  能换个爵位,顺便得了一个可心的媳妇,这应该是自己赚了吧。
  ………………………………………………………………………
  塞外的天空上没有烟花,也看不见星星。只有飞舞的雪花,肆虐的狂风,还有帐篷里炽烈的篝火,与热乎乎的酥油茶。
  但这一切,却都不是三娘喜欢的味道。
  自从出了盛城,她就知道,明王带着自己走了另一条路。一条无论哈达公主怎么赶都不可能赶上的路。
  他是不想叫任何人来打扰他和自己的吧。
  五娘靠在榻上。榻上铺着狼皮的褥子,她身上盖着熊皮的被子。不冷!但真的不舒服。
  她想念丝绸的质感,想念棉麻的轻薄,甚至想念火炕的滋味。
  如今这样的环境,她只想到了粗鄙,想到了野蛮。再没有其他。
  帐篷上的帘子被撩了起来,明王带着一身寒气进来。
  就见三娘歪在榻上,一头黑亮的长发垂下,露出白莹莹的笑脸来。那黑眼红唇让人说不出的动心。
  露在褥子外面的肩头,小巧消瘦,轻薄的红纱穿在她的身上,越发显得身下的肌肤朦胧而魅惑。
  “明王。”三娘将被子拉起来,遮住肩头和脖颈,“在大秦,进别人的房间是要敲门的。”
  明王挑眉,回头看了一眼帐篷的帘子,“对不住,乌蒙没有门这个东西,本王实在是习惯了。还请见谅。”
  三娘深吸一口气,“你应该先在门口询问一声,得到我的允许,你才可以进来。”
  明王向前走了两步,“我问了,你就允许吗?”
  当然不!
  三娘气结。这就是个无赖。“你才答应过我,要尊重我的。”
  “可你得给我追求你的权力。”明王固执的看着三娘,不肯退让。
  三娘的耐心险些告罄,“我嫁人了,明王殿下!”
  明王走过去,坐在三娘的身边,“在乌蒙,只要出得起价钱,完全可以买走对方的妻子。如果你接纳我,我一定会想办法让汗王将你赐给我。”
  这种如同处置牲口的态度,叫三娘怒火中烧,“我是大秦的公主,明王殿下!我希望,不用我再给你提醒第二次。”她见明王变了脸色,才收敛神色道:“如果我喜欢殿下,不要殿下付出任何代价,我愿意……跟你……”


第166章 
  明王看着三娘面色囧红,说话都结巴了起来。就伸手将床边的披风拿出来,才将她从被窝里挖出来,赶紧用披风将她围住,“今晚是除夕,按你们汉人得传统,不是该守岁吗?我是没想到你睡的这么早。不是有意冒犯。”
  三娘嘴角轻轻的抿起,然后绽放出一个浅浅的笑意,她垂下眼睑,不敢泄露自己的情绪。他这是过来陪自己守岁的吗?
  不一会,就有人送来刚出锅的饺子,边上还放着一碟子醋。
  “没想到辽王妃也是个有趣的人,送了包好的饺子不算,还送了一坛子老陈醋来。”明王指着碟子,对三娘笑道。
  三娘嘴角的笑意就自然许多,“嗯!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就她最讲究。”说着,就拿起筷子。饺子竟然是虾肉的。格外的鲜香。
  明王只吃了几个,就拿了烤好的羊排吃。
  “怎么?不好吃?”三娘抬头问明王。在辽王府不是挺爱吃饺子的吗?
  “我都吃完了,你吃什么?”明王笑道:“就那么些了,如今天冷,还能多放些日子。乌蒙的饭食你就没吃习惯过。”他看着三娘,叹道:“等来年,叫来往的商队多带些你想要的东西就是了,省的你吃什么都不惯。油盐酱醋米面东西给你,你叫丫头们做给你吃。容我一些时间,到时候多给你找几个厨子来。”
  三娘还是头一次遇见这么为自己打算琐碎事的人。以前在家,家里谁也没敢亏待她。吃穿用度这些小事,别说颜氏不会操心,就是自己身边的丫头,那都是只要吩咐一声下去,自会有人好好的给办了。如今,没想到遇到一个这样的人,这该是自己的福气吗?
  “不用,慢慢就习惯了。”三娘将嘴里的饺子咽下去,才道。她现在一点都不想惹眼。
  明王点点头,“你放心,我会给辽王去一封信,以你妹妹辽王妃的名义给你。”
  三娘猛地抬头看他,就见他的眼睛看着自己,闪亮的叫人不敢直视。
  他这是叫自己借五娘的招牌用一用吗?这有了采买盐的事,自己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段时间。他就是想借着不停的送人送东西,叫人都知道辽王和辽王妃还是很重视自己这个和亲公主的。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乌蒙都不敢小瞧辽王。所以,五妹的身份是自己的一层保障。
  明王见她明白自己的心思,就低声道:“以前,就想打着辽王的招牌给你一些方便的。但是又不能确定你跟辽王妃之间的感情到底怎么样。云家的事,我是知道的。这嫡庶之间,和睦的向来就少。何况这位辽王妃的生母还出身高贵,只怕你们之间的嫌隙就更大了。别到时候没借上力。反被人半路上抽了梯子才是真的坏事了。”
  三娘鼻子就酸了,她抬起头,害怕眼泪落下来。
  明王将饺子给她放在醋碟子里,“不过我这次一瞧,心就放心了。打听的再怎么清楚,到底不如亲眼看见真实。不过看辽王妃那样,可不是普通的女子。你要是有辽王妃的身手,也不会被欺负了。”说着,看了三娘一眼,问道,“你们家还专门请了武师父教姑娘家骑射吗?”
  三娘拿着筷子的手一紧,五娘的底细,她一点都不想告诉别人。就比如五娘偷袭哈达一样,看不清深浅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出其不意。她轻笑一声,“那倒没有,不过是家里对她溺爱非常。从小到大但凡她张口的,就没有被反驳过。你可能不知道,她每天里一大半时间都在田里干活,力气大些是肯定的。后来,被金夫人接去了,也跟着金夫人身边的婆子学了点花拳绣腿。你看着她厉害,她不过是全凭着一股子狠劲。再加上辽王就在她身边,她那是有恃无恐罢了。要真有正经师父,我哪里会输给她。”语气十分的娇俏自然,仿佛真是跟自家姐妹掐尖的样儿。
  明王也没多想,却笑道:“你们姐妹,还真是各有各的风采,也不知道其他几位是怎样的风采斐然。”
  三娘的眼睛瞬间就笑的如同月牙儿,思绪飘飞……
  京城,皇宫。
  今年的宫宴,没有欢喜,只有战战兢兢和不安。
  就在除夕的早上,皇上下旨,废了皇后戚氏。并且册封了出身不详的云氏初娘为后。
  一时整个京城都躁动了起来。废后这一点没有什么悬念,戚家都反了,不废了皇后也不行。
  但是废了皇后不是应该册封皇贵妃颜氏吗?怎么出了一个不知道来历的云氏。
  难道这个云氏跟云家有什么关系?
  但这事谁能说清楚?
  此刻,皇上叫了大皇子平王宋承平,“你是不是也为你母妃不平?”
  宋承平沉吟了半晌才道:“父皇只说是二弟失踪了,却没有废除他的太子位。儿子早就猜测,二弟他是不是在西北跟成家并不是一心……”
  皇上诧异的看了一眼平王,“你也长大了。”
  果然如此。
  宋承平点点头,“父皇是害怕叫母妃做了皇后,儿子就会成了嫡子。不仅是长子,还是嫡子。这就把二弟的退路给掐断了。”您这是害怕宋承乾多想,孤注一掷的跟成家联手。
  皇上看着这个长子的眼神就有些欣慰,“放心吧。云氏不能生育。”
  别人不知道云氏是谁,他却知道。如今她弄成这样,也跟自己的母妃脱不了干系。他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又想着父皇没有承认她是云家女的身份,到底还是防着云家的。他就垂下眼睑,“儿子会跟母妃好好说说的。”
  此时元娘一身凤袍,站在铜镜前。看着镜子里的丽人。嘴角露出嘲讽的笑意。
  自己这张脸,京城的权贵之家没见过的不多,如今这般出现在人前,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皇上还是既想用云家,又防着云家。
  她露出端庄的笑,转身,缓缓往大殿里去。
  嘈杂的大厅,在‘皇后娘娘驾到’的声音中,瞬间就静了下来。
  元娘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了头,挺直了腰,迈了进去。她一进大殿,就感觉到了一道注视的目光,她打眼一瞧,是双娘,她眼里透着关心做不得假。元娘微微垂下眼睑,表示自己无事。
  敢跟双娘这般打量元娘的不多,不少贵妇都是悄悄的看。
  云家的老太太成氏和颜氏胸口起伏的最厉害,尽管之前心里就有数,但看到此刻一身凤袍的女子,还是叫她们心里复杂。
  而双娘身后,两个侧妃就小声提醒双娘;“王妃也太失礼了,怎么能盯着娘娘看呢?”
  双娘哪里有时间去管她们,伸手扶老王妃。
  老王妃见过元娘,但也只是一面。她看着眼熟,却不敢认。想起双娘刚才的神色,她就朝双娘看过来。双娘微微颔首,老王妃几不可闻的一叹,轻轻的拍了双娘的手,也就明白了双娘之所以失礼的原因。
  男女两边宴客,中间隔着珠帘,微微遮挡了两边的视线。
  元娘刚站定,就听见皇上来了。她抬头看去,见他身后跟着大皇子平王。
  平王对着元娘躬身行礼。
  元娘坦然的受了。才遥遥的对着皇上的行礼。
  等安坐了之后,众人才敢抬头看上座的皇后。不少人瞬间就变了脸色,朝云家那边看过去。更有些人看着简亲王妃的脸色。似乎是想要确认什么一般。
  随后,皇上不停的往下赏菜,元娘这边却是最多的。
  而元娘将一碟子蒜炒青菜叫人给双娘拿过去,半点都没有什么为了避嫌刻意避开的意思。
  双娘心里知道,大概刚才两个侧妃的作态,叫元娘看见了。
  她也没客气,只站起来福了福身,就坐下了。
  老王妃的厉眼朝后面瞄了一眼,这两个掂量不轻轻重的。丢人现眼丢到了外面了。她扭头看双娘,“看你最近是瘦了。我还道是过年要准备的多叫你累着了。如今看倒是家里的饭菜不合胃口吗?”
  王府也不缺这些时蔬,只是上上下下老幼放在一起这么多人,谁都不能忽视了。到她嘴里能有多少?这跟在娘家可不一样。想吃了在五娘那里总能找到顺口的。
  但这话却不能这么说,只道:“倒是觉得素的更爽口些。”
  老王妃停了半晌,才笑道:“像是你娘家这样,家里姐妹融洽的可是不多见。”云家的这些姑娘可都不是一个娘生的,还都隔着房头,所以才显得难能可贵。
  不说别人家,就自己家里,姐妹之间还不是掐的跟乌眼鸡似得。
  “都守在一处的时候,牙齿咬到嘴唇的事常有。只有分开了,才知道什么叫唇齿相依,什么叫唇亡齿寒。”双娘说着,鼻子就一酸。
  她抬起头,看着元娘孤零零的坐在上面,接受众人的打量。她的神色平和,脸上神色清淡,可能感受到了自己的注视,她抬起眼,一双眼睛如幽暗的深井,叫人看不到心底。


第167章 
  大年初一,辽东依然是大雪纷飞。
  宋承明起的很早,他往年都是在军营了过除夕的。今年为了陪着五娘,才在家里。但是一早起来,还是得赶紧往军营赶。哪里能真的把将士给扔下,就自己回家团圆呢。
  他看着五娘的睡颜,也没有叫醒她。而是披着衣服,下去洗漱了。
  五娘睁开眼,看着他的背影,也就起身了。
  到茶房洗了手,给他下了一碗银丝面。用排骨汤做底,下了几根菠菜,出锅后撒上香菜和香葱,点上香油就很好吃了。
  宋承明出来,就看见炕上的被窝里是空的,紧跟着,外面就有了动静。他赶紧出去,就见五娘端着托盘才茶房里进来。她看见自己就展颜一笑,“快过来,吃了面再走。”外面多冷啊,不吃点热乎的,等骑在马上,冒着风雪,又冻又饿,怎么受得了。
  “你怎么起来了?”宋承明过去接过盘子,“吵醒你了?”
  “没有。”五娘翻了白眼嗔他,“这跟前睡没睡人,我还感觉不出来啊?再说了,本来就知道你要半夜出门的,我能不醒着点。”她催宋承明,“快点吃,不是还急着呢吗?”
  宋承明坐下,从托盘端了海碗下来。五娘跟过来,将凉碟小菜伸手拿了,往前推了推。
  蒜泥的蒸茄子干,泡好的酸萝卜。就是下饭。
  吃完,人的头上都冒了一层汗。宋承明不停的抬头看五娘,真是成了亲才过的像个人了,以前虽然是下面的人伺候的也贴心,但那也得是自己吩咐一声做什么,下面的人才动手。哪里像是现在这样,什么心都不用操,就有人给自己打理的妥妥当当的。
  “我走了,你就继续睡。有上门拜年的,你就接待着。”宋承明边吃边叮嘱她,“反正大年初一,大家都知道我不在。多数的时候,大概都是礼到人不到。”
  五娘就点点头,“你别操心家里的事,有我呢。”
  宋承明连面带着汤,全都灌进了肚子里。五娘就起身给她拿了大氅,“护膝穿着没?”
  “穿了。”宋承明将身子低下来,由着五娘给他将衣服整理好。“你再回去睡一觉,现在还早呢。”
  五娘随口应着,将围领给他带好,遮住脖子耳朵和大半张脸,才推着他出门。“早去早回。”
  宋承明将围领子往下一拉,露出脸来,‘吧唧’一口亲在五娘的脸上,才哈哈笑着跑出去了,“外面冷,别出来送了。”
  五娘的手捂在脸上,“这人,吃完饭漱口了吗?”这么嘟囔着,脸上却羞红一片。
  她打了一个哈欠,外面传来香荽的声音,“主子,是要睡会?”
  “不了!进来伺候梳洗吧。”五娘扬声叫了一声,“让紫茄叫人收拾收拾,按之前准备好的装车吧。咱们一会子就出门。”大年初一,外面的百姓,可不都是半夜就起来开始拜年了。
  香荽答应了一声,没多大功夫,红椒也跟着进来了,“我伺候主子梳洗,香荽姐给主子弄点吃的。”
  五娘点点头,往里间去。
  梳洗完,围着被子坐在炕桌前,匆匆吃了早饭。这才穿戴起来。
  “还是穿棉布的?”香荽问道。
  “嗯!”五娘点点头,“简单利索的就好,首饰什么的,统统都收起来。以后这东西不能戴了。”
  香荽知道五娘的性子,所以,压根儿就不劝。
  收拾好了,五娘带着海石春韭她们出门,香荽她们守在府里。
  “走着去吗?”春韭问道。
  “叫人赶着马车慢慢的赶着咱们,咱们走着去。”五娘看着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冻得打了个哆嗦。
  到了外院,常河正等着她。
  “河叔怎么起这么早?您老回去歇着,大冷天的。”五娘将手缩进袖笼里,道。
  常河缩着身子,“王妃这是要去哪啊?王爷不在,您出门,老奴不能放心啊。”
  五娘走过来,扶着常河先进了大厅才道:“我寻思着,这大过年的,将士都不能回家。我带着年货,给辽东军这些记录在册的将士家去拜年去。军营里上到将军,下到伙长。有一个算一个。之前我都叫人打听了,谁家什么情况这心里大概也有个谱。咱们这年礼,也不分什么等级,按着需求给吧。有那家里有病人的,咱就送药材。有那人口多,劳力少的,咱们多送点米粮。哪怕是粗粮呢。顶用就成。这年货也都是实在的东西。条件好的,咱就送点海鲜干货,也是拿得出手的。”
  常河一下子就愣住了,就这大厅里的灯光才看清五娘的装扮,身上是最普通的红披风,里面也是棉布的衣裙,头上只有一朵绒花,半点首饰都没有。素净的厉害。他眼里就有了泪,对着五娘就要下跪,“老奴替太|宗和端慧太子谢谢您了。”
  甭管这么做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是能替王爷收拢人心,尤其在这个时候,大乱将至的时候,收拢人心对于王爷来说,是多重要的一件事。
  王爷在军营跟将士同甘共苦。王妃在后面安抚家眷。
  如果这样都不能得到民心,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民心呢?
  五娘赶紧伸手拦着,“河叔,您老这是干什么?”她扶着常河坐了,“王爷不在,我这也要出门,府里还得您操持。要是有那上门的拜年的,劳烦您出面应酬。”
  “王妃放心,有老奴呢。”常河干瘪的脸上透出红光来。主子还用得着,就是奴才的福气。
  ………………………………………………
  胡田是辽王麾下第一大将,他的家也离王府最近。是一座占地不小的五进宅子。
  家里不光是父母健在,就是祖父祖母也健在。
  以前一大家子,就是盛城边上的庄户人家。是十多年前,胡田掉进冰窟窿里,被路过的辽王一行人给救了。从此就跟在了辽王身边。那时候,还都是年纪不大的孩子。
  胡家也都是本分人,这宅子是不小。但大部分的地方都开垦成了田地。老人家最常做的,也就是在园子里干活,侍弄庄稼。
  这么大的宅子,没有雇佣一个下人,都是自己的家事自己做。听说,胡田发迹以后,不少人送闺女上门给他做小,都被他推辞了。他媳妇就是庄户人家出身的姑娘。憨厚,壮实。两口子过的还不错,如今都有两个小子了。
  大年初一,胡田的老娘带着媳妇在厨房忙活一大家子的年饭,饭刚上桌,就听见外面有说话声。
  “大门开着吗?”胡田的爹问道。
  “可不咋地?”胡田娘应了一声,“大过年的,肯定一早起来就把门打开了。还能让拜年的在门外等着啊。”
  胡家的老太爷就打发胡田的弟弟胡地,“去瞧瞧,谁这么早。赶紧的将人请进来,外面可是冷的邪乎。”
  胡田官大,年年都有人早早的上门拜年。
  胡地应了一声出去,然后就跟被狗撵了一样,又蹿了回来。
  “爷,奶……不好了……”胡地指着外面,一时结巴的说不出话来了。
  大过年的,什么就不好了?
  “你倒是赶紧说啊。”老爷子坐在炕上,看着胡地的德行能急死。
  胡田的娘瞪了一眼小儿子,转身就往外走,刚撩开帘子,就见一个小媳妇打扮的女子,带着人笑眯眯的往家里来。
  “过年好啊!”五娘笑着问好。
  胡地的娘‘啊啊’的应了两声,心里寻思着这是谁家的新媳妇,嘴上却道:“外面怪冷的,里面坐吧。”反正进门就是客。
  看样子是不认识自己。五娘就笑了一声,“大娘不认识我吧?”
  胡地的娘笑了两声,“如今年纪大了,脑子就不好使了。”
  春韭就道:“大娘,这是我们王妃。来给您拜年了。”
  “谁?”胡地的年看向春韭,“闺女,你说这是谁?”
  “王妃。是辽王妃。”春韭又解释了一句。
  “哎呦!”胡地的娘拍了大腿一下,看着五娘就伸出手,到了跟前,又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王妃……赶紧里面请。炕上热乎,上炕坐着去。”
  五娘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本分的庄稼人,她伸手拉了她的手,“好!进去坐坐。”
  胡地的娘被五娘一拉,顿时就眯着眼笑,这王妃的小手,真是细滑。怪不得王爷谁家的闺女都看不上呢,原来是等着娶这个天仙似得姑娘。不光是长得好,还和气的很。
  “爹,娘,你们瞧瞧,是谁来了?”说着,就拉着五娘进了里间。
  “谁家的闺女,长得真俊。”胡家的老太太就坐在炕上笑着朝五娘招手。
  “这是王妃娘娘……”胡田的娘看着婆婆,解释了一句。
  老家的老太爷看了五娘一眼,赶紧下炕,对着五娘就要下跪,这些娘们什么都不懂。这王妃是多尊贵的人啊,你们当这是上门跟你们拉家常的小媳妇呢?
  没见识啊!


第168章 
  五娘一把将人扶起来,“老太爷身体还好?”她说着,就扶着胡家的老太爷上炕去坐了,自己也坐在炕沿上,“都坐着吧。不用多礼了。”说着看着一屋子被这老爷子给吓住的一家人。连老太太都从炕上下来,站在下面手足无措。
  胡家的老太爷大概也是见过世面的,并不敢真的就坐了,只能战战兢兢的道,“回王妃娘娘的话,都好。家里上上下下都好。还叫王妃记挂着,怎么当得起?不敢当!实在不敢当。”
  五娘就一笑,也不勉强。对待下面的人,不光得是亲民和善,还得有威严。
  这官越大,对待下面的人就越是和气。可要把这当做是真和气,那就错了。
  她要是真的非得拉着人家闲谈,只怕人家更不自在。
  “王爷走的时候留了话了,叫我一定上门给您老拜个年。”五娘将所有的功劳往宋承明身上一贴,这事自己冒头没什么意思。这些人对宋承明的感官比对自己这个空降来的王妃要不一样的多。
  这话一出口,这一家子还是一样的恭敬,可是明显更欢喜了起来。
  五娘心想,这些人对自己是从京城来的这一点,还有一定的戒心吧。
  她没有多坐,显然人家正准备吃早饭,也不好剁打搅。于是就又说了几句闲话,五娘就起身告辞。
  胡家挽留了几句,被五娘推辞了。叫丫头们将年礼留下,就从胡家出来了。
  胡家的人看着半炕的年货,有些愣神。
  顾不上吃饭,就一一查看了。有给两位老人家治疗老寒腿的药方和药材。有海鲜干货,有给胡田媳妇的精致首饰,一家老小的衣服料子。还有两个孩子的零嘴。连胡田弟弟胡地念书用的笔墨纸砚都准备了一份。当真是用了心了。
  “你这老东西,人家王妃上门,瞧你那样,叫人家还怎么坐得住。”老太太不乐意了,“就算是王爷叮嘱人家上门,这东西该不是王爷准备的吧。一看东西,就知道人家王妃是用了大心思的,这份心意难得你瞧瞧你刚才那德行……。”
  “你知道个屁!”老太爷骂了老太太一句,“人家是高门的千金小姐,就是下面的伺候的人,出身都比咱们贵重。”一家子泥腿子,还想往人家身边凑,也不瞧瞧自己,配不配。
  胡田的老娘就给老两口打圆场,“可不是怎么地。那身边跟着的丫头,瞧着都比大户人家的小姐气派。那不穿金不戴银的,可打眼一看,就是不一样。比那些金银恨不能挂一身的姑娘家,都体面。”
  “明儿,你们把咱们家里的干菜,冻着的果子,装上一车,给王府送去。”老太爷拿起旱烟袋,叮嘱了一声。
  “就送这个?”老太太觉得寒酸,拿不出手。
  老太医又火了,她们知道个屁。这位王妃的底细,他也听孙子提过两句,听说不光是国公府的姑娘,还是东海王的后人。那这身家有多少,不用想都知道。光是放在明面上的嫁妆,都能换半个盛城,人家能缺什么?什么都不缺。就是把自己的家底搭上,都不一定能入人家的眼。“就送这个,以后,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