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家-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看着狼群朝前移动,紧跟着,有两只最前面的狼,不知道被哪个帐篷射出来的箭簇给射中了,倒在了雪地里。三娘刚要松一口气,碧玺就先道:“不好了,姑娘。我听我爹说过,这狼性狡猾,最是会欺软怕硬。其他几个帐篷不好欺负,它们指不定就对着咱们来了。”
  三娘回头,不确定的看向碧玺,“你确定吗?”
  碧玺点点头,“是,听我爹说过。”
  她爹是府里的护卫,她祖父也是府里的护卫,入府以前是猎户。三娘猛的想起。
  三娘面色不由的一变,要真是这样,那真就危险了。关键的时候,还真是除了自己人谁也靠不住。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命当命,谁还在乎她这个和亲的公主。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谁会甘愿为谁死呢?
  一直都不怎么起眼的珊瑚突然站出来,“姑娘,咱们先将柴火都搬到中间,咱们坐在柴火上,周围点上火堆,咱们随时能加火。这些柴火,熬到天亮不成问题。晚上,他们可以假装不知道,都不出头。但到了白天,他们就不得不搭把手了。要不然,回京城,这个失职罪过他们担不起。”
  三娘诧异的看了一眼珊瑚,眼神一闪问道:“我要是没记错,你跟五娘身边的春韭,绿菠她们是一起进府的。我挑了你。”
  珊瑚也不知道听懂三娘的话没有,只是点头道:“是,姑娘,我跟春韭她们是一起进的云家。”
  三娘就点点头,珊瑚平时不显山不漏水,但是关键时候,不见慌乱,她不得不多想。
  玛瑙就明白了三娘的意思,叫她说,要珊瑚真有春韭她们那样的本事,那可太好了。救命的时刻,哪里还顾得了其他。
  几人按着珊瑚的办法,忙碌了开来,
  三娘站在火堆中间,外面围着几个丫头,一个给一堆火添柴。
  良久,外面都没有听到狼的叫声。三娘往一捆柴上一坐,还以为狼都走了。
  珊瑚和碧玺的神色却更加的严肃起来。不大功夫,就听见像是什么刮着帐篷。
  三娘一下子就又站了起来。这次是真的狼来了。
  “都别怕,将火把都拿稳了。”珊瑚起身,往三娘手里塞了一根。
  有这么一个稳得住的人,几人也都慢慢的稳下来了。
  “不管是人,还是那些畜生,都是欺软怕硬的。”珊瑚挡在三娘前面,说道。
  前面的动静还没消停,后面又传来声音。
  三娘扭头,“还真是一个狡猾的畜生。”
  话音才落,前面就猛地有风灌了进来,一头半人高的狼从划破的缝隙里挤了进来,就停在了火圈的外面。
  三娘一屁股就坐在了柴堆上,没有珊瑚的办法,这会子只怕是性命不保了吧。
  “稳住!没事。”珊瑚声音显得很平稳,“有火堆在,他们不敢上前。注意别叫火灭了就好。”
  玛瑙声音有些颤抖,“都打起精神,按照珊瑚说的做。咱们现在能拖一会是一会吧。”
  三娘也站起身,重新举起火把,现在,可由不得自己害怕。
  风从缝隙里钻了出来,后面的帐篷也被划开了,两侧都挤进一只狼来。三娘真的有些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能抗的到明天。
  “姑娘,你听。”碧玺喊道。
  三娘一愣,顺着风声,隐隐约约的传来马蹄声和吆喝之声。
  “有人来了?”三娘有些不确定。
  珊瑚低声道:“是有人来了。人数还不少。”
  三娘眼睛一亮,不管这人是敌是友,只要能将狼群赶走,就好。
  人比狼好对付,不是吗?
  远远的马蹄声,吆喝声,叫外面的狼群有了一瞬间骚动,紧接着,就是狼嚎声,马叫声,人的吆喝声。
  三娘眼睛里涌出一股子喜意。
  正想要扬声叫喊求救,风猛的灌了进来,一柄长剑,将帐篷划开。收起剑落,原本围着的三只狼瞬间就被斩杀了两只。就见那人取下背后的弓箭,另一头狼,也被一箭射进了眼睛里,倒在了地上。血腥味弥漫了开来。
  好勇武的伸手!
  三娘朝前面的人看去。就见他身高八尺,极为壮硕。脸上裹着布巾,看不清年纪长相,是漏出一双眼睛,一下都不眨的看着三娘。仿佛看见了新的猎物一般。
  三娘皱眉,微微的向珊瑚身后躲了躲,她实在受不了这个男人的目光,跟刚才狼的眼神有些相似呢。
  那男人一把拉下脸上的布巾,漏出年轻的脸庞来。二十多岁的男人,五官鲜明。
  “你是大秦和亲的公主?”意外的,这个男人的汉话说的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出身京城呢。
  三娘屈膝行礼,“是!感谢壮士的救命之恩。”
  这男人的神色就更加的奇怪起来,他猛的上前,一把捏住了三娘的下巴。
  眼前这个女人,是他从没见过的美色。他可以想象,她的身子一定跟那刚长出羊毛的小羊羔一样,白嫩柔腻。
  三娘没有挣扎,同时也用眼神制止了玛瑙等人的动作。人生地不熟,女人的美貌,本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利器。
  她看着眼前的男人,“我就是和亲的公主,你待如何?”
  那人嘴角一挑,头就凑了过来。刚要说话,听见外面的喧哗之声,他就在三娘耳边小声的道,“你迟早,都得是我的女人。”
  三娘心里一跳,这人说话可真是大胆。她的心跟着砰砰的跳。
  还不等她又其他的反应,这男人就一笑,站直身子,外面就传来李大人战战兢兢的声音,“可是乌蒙的明王殿下?”
  明王殿下?
  乌蒙大汗的弟弟。
  三娘的眉头紧紧的皱起来了。她没功夫想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觊觎。而是从这些话里,听出了叫人胆战心惊的消息。
  他凭什么说自己会成为他的女人?乌蒙有兄死弟及,父死子及的习惯。除非大汗死了,继位的不是大汗的儿子,而是大汗的弟弟明王。
  他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这该是有一种怎样强大的自信。
  三娘狠狠的吸了一口冷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大功夫,就有人请三娘去其他的帐篷安置。
  而这帐篷,正是那位李大人的。
  三娘在屏风的这一边,另一边是明王跟李大人的说话之声。
  三娘坐在榻上,不敢发出一点多余的声音。
  “……明王来的真是及时。”李大人的声音带着几分谄媚,“要不然,我等可就真的要丧身狼腹了。”
  如此无能,还有脸说这样的。大秦的脸面都叫这位李大人给丢尽了。
  三娘恨不能冲出去将他的嘴给封上。
  就听明王低沉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在我们乌蒙,从来没有将女人丢出去喂狼的传统。这样的孬种,在乌蒙,还想做官,喂马都嫌弃窝囊。”
  如此直言,叫三娘觉得解气。一时竟觉得这个明王十分的对脾气。
  李大人恐怕从来没有被人这么说过,脸瞬间就涨得通红,嘴角动了动,好半天才道:“天黑了,半夜风大,一时也没听见……”
  明王冷哼一声,“大秦如今,要都是这样的孬种的话,也没有好畏惧的。难怪连太子都会造反,大秦的皇帝陛下能用这样的官吏,也真是不怎么样?”
  三娘面色顿时就一变,不管公主这一层身份呢,即便是大秦的子民,也容不得人这么评价自己的国家。她站起来,从屏风后绕了出去,“明王此言差矣!”
  她一身红衣,头上戴着用白狐狸皮做的昭君帽子,上面镶嵌着大颗的红宝石熠熠生辉。将一张艳丽的脸衬托的越发的明艳不可方物。


第148章 
  “永和公主这是要为李大人鸣不平吗?”明王扭头,眼睛眨也不眨的看向三娘。
  三娘瞟了一眼李大人,见他神色讪讪,就是不敢说话,才问道:“以前听说,那打猎的猎人都爱养猎狗使唤,不知道乌蒙有这样的习惯没有?”
  “自然。”明王含着笑意。放牧带着放牧的獒犬是常事。
  “这猎犬不凶狠,是主子的错吗?”三娘又问道。
  明王摇摇头,“只与那畜生的本性有关。”
  三娘就笑道:“那遇上这样的猎犬,明王会怎么办呢?这样的畜生虽不能对付豺狼虎豹,但是吓唬个狐狸,逮个兔子野鸡还是能的。”
  她嘴角依旧带着笑意,“正是这样的道理呢。李大人能力不济,但出使乌蒙还是够的。”
  明王的表情就更多了几分玩味和趣味。漂亮的女人不少,但是漂亮又聪明,还有胆识的女人就真的不多了。
  他扭头,看了一眼李大人,“你先出去。”他这样吩咐道。
  李大人红着脸,缩了缩脖子,看了三娘一眼,赶紧就退了出去。外面还是大晚上,风雪依旧肆意,他缩了缩肩膀。心里对这位明王的心思知道的一清二楚。大家都是男人,谁不知道谁啊?见到美人,谁不动心。看来这位英雄了得的明王,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三娘看着屋里只剩下明王和自己跟几个丫头。她没有犹豫,转身就想往屏风后面走。
  明王一把拽住她,“看来,你那老猎狗还真就挡不住我这只狐狸。”
  三娘胳膊被他拽住,又觉得这人真不愧是野蛮人,粗鄙没有教养,虽然英雄了得,但还是叫人亲近不得。“你不是狐狸,你是狼。”
  “我的公主殿下,没有人告诉你,在乌蒙,狼性是对男人最好的赞美吗?”明王眼里的笑意点点,抓着三娘的手不由的松了松。
  三娘的脸瞬间就红了起来,挣脱了一下,“无赖!”她这么骂他。“快撒手,这不合规矩。”
  明王眼里却不屑的一笑,“我们乌蒙,向来没有这样你们大秦的繁文缛节。”
  “瞧不上汉人的礼节,但我瞧着你汉话说的很好。”三娘看着明王的眼神透着探究。
  明王低声道:“怎么?对本王也有兴趣了?”
  三娘猛的抽回手臂,刚要走,就又被抓住了肩膀,“性子还挺烈!”明王轻笑了一声,“我的娘亲是汉人,被我的汗父抢来的。”
  “原来如此。”三娘脸上的神色缓和下来,“那倒是多了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明王的神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没有了。”
  “什么没有了?”三娘问道。
  “我娘没有了。”明王的手慢慢的松了,眼里蕴含着风暴。
  三娘有些害怕,也有些歉意,“对不住,我不知道。你节哀吧。”
  明王呵呵冷笑,一把又将三娘揪住,“你知道我娘是怎么死的吗?”
  三娘被他的表情吓了一跳,“不……不知道。”
  “汗父死了。我的大兄耶律雄自然就能名正言顺的占有我的母亲……”明王看着三娘的眼神有些危险。
  三娘心里突了一下,她知道对于汉人的礼教而言,这绝对是不伦的关系,这个女人只怕接受不了。
  明王看见三娘的眼神,就知道她想到了,“没错,她被大兄强、暴了之后,就自杀了。”那时候,他才五六岁大!
  对于这位大汗而言,可真是他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他而死。
  对于明王而言,这份杀母之仇,恐怕只能记在这位大汗的身上
  三娘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只觉得心里梗的慌。
  明王使劲一拽,就将三娘裹在了怀里。三娘的脸都白了,“你放手!”
  “耶律雄的女人,难道我就占有不得!”明王的双手紧紧的箍在三娘的腰上。
  三娘只觉得呼吸都顿住了,“你要是敢,我就死给你看。汉家的女子,不止你娘一个烈妇。”
  明王的手一顿,慢慢的松开,“烈妇!贞洁真比命要紧?我讨厌大秦的那些破规矩。”要不然他的娘亲也不会寻死。
  三娘见他撒手,不由的松了一口气,慢慢的往后退去。
  明王转过身,背对着三娘,“不管以后遇到什么,都别轻易的寻死。在我眼里,那些规矩全都是狗屁。”
  说完,就大踏步的往外走,帘子掀起来,风往里灌,他扭过头,“活着吧。多难都活着。”
  三娘看着还兀自晃动的帘子,紧紧的揪住了胸口的衣服。
  乌蒙,果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而此时盛城的辽王府,新婚的五娘心情却并不怎么美妙。因为云家远要回去了。
  “不能过段时间吗?这雪大的,怎么走?”五娘有些不乐意,也不放心。
  云家远看着五娘一身布衣,嘴角动了动,到底什么也没说,只道:“走水路,再晚一段时间,只怕船更不好走。”他看了宋承明一眼,“再说了,王爷派人一路相送,不会有事的。再耽搁下去,娘该担心了。”
  五娘想起金夫人一个人在烟霞山,到底不说什么了,当天,就送走了云家远一行金家的人。
  宋承明安慰五娘,“海路相通,其实来往方便的很。”
  话是这么说,但想见面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彼此都有要忙的事,再相聚还真说不好是什么时候。
  但消沉也不是五娘的性格。
  新婚过了三天,五娘就正式进入了角色。
  别的事,她暂时还不想插手。于是,她干起了她的老本行,种菜。
  辽东的冬天,想吃鲜菜,比在京城可难多了。
  辽王府的外厨房,准备的最多的就是酸菜。一瓮一瓮的被抬出来。五娘也爱吃酸菜,酸菜饺子,酸菜包子,酸菜汆的白肉,都好!可天天只吃这个也叫人受不了啊。
  其他的素菜可就是菜干,豆腐,或是豆芽,豆干。
  单调的很。
  叫府里的护卫做了架子木槽子,装上土,就放置在房间里。各色的青菜都撒上种子,“估计赶在过年,头一茬就能吃了。”
  宋承明倒是对她准备的那个菌丝包感兴趣。
  五娘就道:“这是蘑菇,以前也没种过。第一次试,成不成还不知道呢。”
  宋承明摇头道:“咱们辽东军,最不缺的就是暖房火炕。若是这些架子上的木槽子真能种出菜来,也帮了咱们大忙了。”
  “怎么就帮了你大忙了?”五娘扭头看宋承明,问道。
  宋承明叹了一声,“粮食勉强够吃,其他的咱们也就顾不上了。但是晚上,很多的人都看不清楚东西,跟瞎子没啥差别。你说着万一要是遇上敌袭……”
  “夜盲症?”五娘有些惊讶。
  宋承明点点头,“大夫说多吃猪肝,多吃菜蔬。可哪里去找那么些菜蔬去。就是菜干,收上来不少,可想天天吃,那也是做梦。”
  五娘皱眉,“种菜当然可以,其实也不算费劲。但关键是这什么东西都需要一个过程,想要立竿见影还要再想办法。”
  宋承明苦笑,“哪里能不想,这不管什么豆子都拿去发豆芽了。战马想吃点好料,也都是一点也没有。”
  五娘看了宋承明一眼,“你怎么不早说?这事对别人难,对我们并不难。现在赶紧给我哥哥送信去,叫他调海带过来。干海带,他们有多少,咱们要多少。用银子结算。”这东西完全是金家捕鱼的副产品,不值钱,但是扔了又可惜。哪个岛上不是存着不少。这次一次性清空算了,有多少都吃得下。既能治病,又能当菜吃。再说了,这啥东西吃到肚子里不占地方呢?这个吃多了,粮食不就省下了?
  “海带能行?”宋承明不确定的道。
  “怎么不行?”五娘白了他一眼,“效果好着呢。”
  宋承明猛地站起来,他知道这东西,花不了多少银子。更要紧的是,货源充足,干货还能存放的住。
  “常江,叫白昆亲自去,追上舅爷,将信给他。”宋承明赶紧写信,打发人送去。
  等常江窜出去,宋承明才扭头看五娘,“我就说,娶你算是娶到宝了。”
  五娘白了他一眼,“这点事就算是有福了,可见对我也没多少期待。”
  “这可不是小事。”宋承明摇摇头,“为这个,我几乎没愁死。”
  五娘就笑道,“这东西,靠海的地方都有。只是没有金家那般集中罢了。这事,大哥心里有数,数量上,你不用担心。海岛上的人,鱼虾尚且吃不完,新鲜的更是到处都是,谁稀罕这个?”
  宋承明却摇头,“人家不稀罕,咱们稀罕。只要有这东西,银子不是问题。拿其他的换也可以。”
  “哥哥难道还能讹了咱们的银子?”五娘摆摆手,“像是那些小虾米之类的,以后,也叫他们顺便留出来,咱们都要。”
  宋承明听着五娘掰着手指算哪些都是金家不太想要,但对于自家来说,都是能当大用的东西,便宜还实惠。只觉得这媳妇娶的,心还是向着自己的。
  这不,现在就从娘家往回搬了。


第149章 
  一百四十九章成家年礼
  等金家的船靠了辽东的港口,天已经进了腊月了。
  宋承明的伤也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亲自去港口接了货,又打发人往各处派发。另外还有整整一船的东西,是金家给五娘的礼物。
  “沐清……”宋承明从外面回来,进了院子就喊道。这个点五娘一定不在房里。
  五娘对这个名字还有些不习惯,半天才反应过来,她高声应了一声,手里拿着一撮子香菜就出了门。“回来了?”
  宋承明见她从暖房里出来,就上前拉了她一块回去。五娘顺手将香菜塞到紫茄手里,跟着他往屋里去,“都接到了?够分吗?”
  “够!能撑好几个月。”宋承明进屋子,灌了一杯茶,才苦笑道:“顺便送来了年礼,足足一船,什么海鲜干货,应有尽有。我急着跟你商量,这回礼该怎么送?”自己媳妇没叫给云家送年礼,可这金家的礼却是马虎不得。
  五娘还愣了一下,“这还真是……”她也没想到。
  宋承明算了算就道:“皮毛,人参,鹿茸这些东西府里不缺,你收拾一下。”只是人家给了一船,咱们这么点东西有点拿不出手。
  甭管海鲜在金家值不值钱,但运来了,而且都是上上等的东西,放在市面上的价值真不低。
  五娘盘算了半天,才道:“不用,又不是外人。就送些干木耳,山珍,榛子,松子这些特产就行了。你打发人买回来。海岛上,这也是稀罕的东西。”
  可这东西,就算搜罗上一船,也值不了几个银子。
  “将貂皮,人参鹿茸分几份。给几个管事的叔叔婶子送去就行了。”五娘掰着指头算计了一番。辽东确实是银子紧缺。如今的粮食要扛到夏收,还有半年的时候。这日子该怎么过?五娘心里正犯愁呢,“有了这一船的海货,咱们过年要送的礼和要准备的赏赐,也就有了着落了。”当地还是有不少乡绅需要安抚,更有大小将领,官员需要施恩。这就又省下不少。
  宋承明点点头,心里挺过意不去的。“不行的话,是得跟京城哭哭穷了。”
  五娘理所当然的点点头,“要想叫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只要皇上还想用咱们,但凡咱们开口,多少肯定都会有一些的。可对于咱们来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宋承明觉得斤斤计较的五娘,实在是可人极了。
  “也好。”他心里谋划了一遍,“另外,京城留下来的人,我也想叫他们尽快的退回来。”
  “怎么了?”五娘心里一跳。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局势有变了。
  宋承明摇摇头:“那位太子也不知道打着什么算盘,到了西北基本没什么动作。而成厚淳跟西域暂时是消停了。西北军可是刚下了战场的,求战心切。或许,过完年,就有动作了。”
  “你担心,皇上叫辽东发兵……”五娘不由的问道。
  宋承明点点头,“两败俱伤的事,皇上为什么不做?”
  “那你呢?做吗?”五娘看着宋承明,问道。
  宋承明转着手里的杯子,“为什么不呢?”
  五娘了然,这对辽北何尝不是一个扩张的机会,一旦将兵将撒出去了,再想叫宋承明将人收回来,只怕不容易。
  “那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多了。”五娘的心突然的紧了起来。这后方的稳定,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起来。
  宋承明拉了五娘的手,“过了今年,大概再难过个消停的年了。”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五娘也无奈的一笑,“若是有办法,谁愿意走到这一步呢?”
  正说着话,香荽送了饭菜过来。
  “酸菜鱼头锅,切了好的羊肉涮一涮也好吃。”五娘叫香荽下去吃饭,不用伺候,才对宋承明道:“还有切好的面条,包好的饺子。都在外面冻着呢。不够吃的话,一会下点面条吃。”
  宋承明点点头,“煮饺子吧。你包的饺子好吃。”
  “有茴香大肉的,吃不吃?”五娘问道。
  “茴香都能吃了?”宋承明刚才瞧见五娘拿着香菜,这会子又是茴香,看来这才青菜长得哈不错。
  五娘还没说话,紫茄就又端了木盘进来,上面放着几个碟子,上面是绿油油的各色青菜。
  “把白菜苗给我。这个涮了也好吃。”五娘要了菜,又叮嘱紫茄,“给河叔送过去吧。多点青菜,叫尝尝鲜。另外,别用酸菜的做汤底,我见厨房里炖了上好的火腿,多炖一会儿。涮着豆腐青菜都是香的。”
  紫茄忙应了,“才还说要不要用野鸡汤下点银丝面呢。王妃这主意也好,我这就去办。”
  宋承明才笑道:“河叔说,自从咱们成了亲,他这两月胖了四五斤都不止。”
  五娘就笑,“我叫绿菠给河叔看了身体了,胖点好。”原本太瘦了。
  宋承明知道五娘身边这些丫头的本事,就点点头,“河叔交给你,我放心。”
  五娘对这个老人,心里也是敬重的。自己进门没十天,老人家就带着账本,将所有的账本都交了。真就什么都不过问。她有时候真的觉得,这老人能从太、宗朝护着先后两个小主子活到现在,绝对算的上聪明人中的聪明人。
  羊肉鲜香,豆腐嫩滑,各色菜蔬新鲜。最后煮了饺子,带着汤吃了。
  饭菜撤下去,宋承明就不打算再出去了。
  原本是新婚一个月,两人睡在一个屋里也算是应当。等住够了一个月了,又因为身上的伤,就没搬出去。这人一直赖到现在,还能真叫他大冷天的搬出去不成。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样子。两人住在暖阁里,一个人占一边的炕头。
  “过了年,你就该去军营了吧。”五娘问道。
  宋承明‘嗯’了一声,“回来的时候就不多了。家里的事情都得你操心。”要是真有战事,后面的压力也不小。
  五娘还没有说话,就听宋承明道:“你不必非得在后宅的里。打仗打的还是钱粮,这些事,都得你看着。过年的时候,叫下面的人都来见见你。”
  “有没有什么不妥当?”五娘扭头,黑暗里只能看见宋承明躺着的暗影。
  就见那暗影也转了过来,五娘都能看见他亮晶晶的眼睛。“金家出身的女儿,他们有什么不服气的。”金家的财富,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就是传奇与神话。
  五娘顿时就觉得心里压力大了起来。光靠着金家的招牌,没有与之匹配的手段,也难叫人真心服气。她有点害怕丢了金家的脸面。
  外面的风紧的很,五娘打岔道:“又降温了。只怕还得下雪。”
  “辽东就是这样,习惯了就好。”宋承明见五娘不由的往被子里缩,就道:“要不我挨着你睡,暖和。”
  才不要。五娘翻了个身,背对着宋承明,“老实睡你的吧。”
  宋承明轻笑一声,睁着眼睛看着裹在被子里的暗影,直到听到她匀称的呼吸声。
  晚上,果然又是一场好雪。天亮了,还下个不停。
  屋里烧着地龙,还点着火墙,铺着暖炕,还算是暖和。
  五娘一转头,就看见宋承明的头紧挨着她。不知道晚上什么时候挪到自己身边了。
  “醒了?”宋承明问道。
  他抬起头,露出光膀子和胸膛来。
  大冬天睡觉也光着膀子,都是什么习惯?
  五娘应了一声,“怎么又睡这边了?”
  “哦!”宋承明含糊的应了一声,“我睡觉不老实,爱滚。”
  五娘看了一眼放在炕中间的炕桌,上面的茶壶茶碗和果碟子还在呢。他是怎么滚才能越过炕桌滚过来。
  宋承明完全没有说谎的自觉,面无异色的起床。
  五娘白了他一眼,这才从被窝里钻出来。
  谁知道两人还没有收拾妥当,常江就急忙进来禀报,“……成家来人递了帖子,是来送年礼的。”
  成家?
  五娘的手一下子就顿住了。
  宋承明的神色倒是严肃了起来。伸手从常江手里拿过帖子,打开细看。
  然后神色奇怪的将帖子给云五娘,“沐清,你瞧瞧,还真是有几分意思呢?”
  云五娘伸手接过来,这不是给宋承明的,反而是成厚淳新娶的继室夫人给自己的帖子。
  用的还是亲戚间的语气。当然了,这并不算错。从老太太那里算起来,云五娘得把成厚淳叫表叔。
  她没心思看礼单,能大老远送来,礼肯定就不简薄。
  但成家这般,到底是为了什么,就叫人有点挠头。
  五娘收了礼单给香荽,“他敢送,咱们就敢收。反正咱们一直也不宽裕。”说着,又对常江道:“收拾点蘑菇木耳,大枣菜干什么的,装上两车,叫带回去吧。礼尚往来嘛!”
  宋承明打发了神色奇怪的常江,回头就看着五娘笑,你倒是不怕事大!


第150章 
  在成家的年礼之后,京城的年礼和赏赐,也来了。还有云家和简亲王府的礼,也一并到了。
  云家的东西,五娘真的是不想要的。但这年礼里面,有些东西却是不能不收的。
  比如大房,大伯娘白氏和大堂兄云家和给捎来的东西。有白氏做的两身衣裙和两双家里穿的便鞋。有云家和亲手雕刻的一匣子玉石的簪子。从元娘出事之后,这母子二人跟五娘的来往其实一直都有。不贵重,但还算走心。另外也捎来了信件,大堂兄的婚事订了,取的是他舅家的表妹,白家的姑娘。云五娘将礼物单独放了,同一个家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彼此没有利益冲突,就算怨恨,也恨不到这母子身上。
  “将上好的皮子准备一些,不管是大伯娘用,还是大哥用,都是可以的。”五娘吩咐了紫茄一声。
  紫茄看着白氏做的衣服,就知道这肯定是下了功夫了。而且是亲自动的手,不是针线房的手艺。当得起心意难得。听到五娘的吩咐,就赶紧应了下来。
  二房的云家旺和云家茂,也都送来了东西。云家旺是一套首饰,云家茂是自己做了胭脂给送来了。信上说想吃田韵苑里的肉酱了。
  就连三房的云家昌,也搜罗了一匣子奇怪的种子,说是知道五娘喜欢这个,特意给找来的。这叫五娘一下子就想起六娘,眼睛就不由的湿润了。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过的究竟好不好?
  宋承明进来瞧见五娘的神情,就伸手先拿了帖子看来,才笑道:“想不到你跟云家的兄弟姐妹相处的还这么好?”
  当初不见得多亲近,可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