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家-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顺恭谢了恩,只在椅子的边沿上轻轻的坐了。
  就听天元帝笑着道:“不能体察上意,哪里做得好官。你不需要这般的小心谨慎。”说着,就对一边的付昌九道:“叫人上茶吧。”
  付昌九马上明白皇上的意思,本该是他亲自给云顺恭上茶才对,皇上偏说叫人上茶。这叫的人是谁?显而易见,皇上是在叫云家的姑娘出来见见这位四叔的。也是在跟云顺谨表示亲近的关系。
  元娘端着茶盏,轻轻的放在桌子上。
  云顺谨大大方方的见了,只点了点头,掀开茶盖,是云雾茶,放着明目的枸杞。这是在家里惯常的喝法。
  他的脸色并不好看,只轻轻的道:“你太轻率了。”
  这是在责备元娘不该走到这一步的。
  元娘眼圈一红,微微的垂下了头。这是唯一一个对自己的行为提出批评的长辈。没有真的关心,不是真心为她考虑,是不会说出这些话的。
  就见云顺恭站起身来,道:“皇上,万事都要名正言顺。这位……娘娘,敢问是个什么位份?”
  位份?
  元娘几乎都已经不记得自己还需要这样的东西了。
  天元帝就笑道:“起来吧。常听说你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你也确实难得。我自己的人,我自是不会委屈了她。”说着,就摆摆手,叫元娘下去。元娘给云顺谨行了礼,才退了下去。
  天元帝见云顺谨抬头看过来,才道:“朕将卫戍京城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云家每一代都有人成为帝王的亲卫。列祖列宗敢将性命交托在云家手上,朕也一样。京城的安危,皇城的安全,全都交给你一人掌管。”
  “臣……不敢懈怠。”云顺谨躬身,领旨谢恩。
  从宫里出来,云顺谨不敢耽搁,先回了家。家里只怕也猜不来的个所以然来。
  云家书房里。
  云顺恭陪着云高华坐着,面上虽是都还可以的保持着镇定,但到底是欢喜难耐。
  “父亲,四弟这位置,就说明皇上对咱们家还是信任的。”云顺恭身体放松,这是这些日子以来,唯一的好事了。
  云高华点点头,“咱们家,一直都是皇家的信臣,近臣。关键时候,皇上还是信得过老臣的。”
  云顺谨在书房门口,就听见这么几句话。心里说不出的好笑。
  云家现在只能看着皇家的脸色过日子,可人家成家,戚家,早已经有了自己地盘人脉,在打属于自家的地盘。
  如今看着父亲的样子,终于明白,为什么祖父会在临死之前,将兵符交了的。真要是那么要紧的东西握在这两个人手里,真是不敢想象能出什么乱子。迟早不是被自己玩死,就得被皇上砍了脑袋。
  交了权力,留住一家的性命跟富贵,确实是当时就把稳的办法了。
  他顿时连说话的想法都没有,进去寒暄了几句,说了几句话。就退了出来。但心里却说不出的烦闷。
  秋实苑里。庄氏正要出门,就见到云顺谨面色不好的进来。
  “这是怎么了?”庄氏一边迎上去给丈夫宽衣,一边小心的问道。
  这男人没差事,整天烦闷。这有了差事,还是烦闷。也不知道心里到底搁着多少事。
  “没事!”云顺谨往榻上一躺,就不想动弹了。
  他不是一个随意对着老婆孩子发脾气的人,看庄氏担心,就道:“外面的事情,说了你也不懂。你只把家里管好就好。外面的事情有我呢。我什么时候做过不靠谱的事了。放心,不管什么时候,你跟孩子都是第一位的。要是连护着你们都不能,我干脆一头碰死算了。”
  庄氏点点头,给他把鞋子退了,慢慢的给他按着脚。“外面的事情,我从来都不问你。可如今咱们四娘的婚事,你是个什么章程。如今你这官职一升,四娘的婚事反倒不好踅摸了。真找的低了,还以为咱们四娘有什么不妥呢。”
  云顺谨失笑道:“别说,你有时候还真不如咱家的姑娘明白事呢。如今四娘的婚事反而是最不急的。你心里着急,不过是害怕五娘的事在咱们四娘的身上重演,是不是?”
  “可不是吗?五娘这孩子,也是命苦。怎么就好端端的,被赐婚给辽王了。我知道你一直就喜欢辽王那样的。可这过日子,还得图个心静。这整天跟着提心吊胆,算是什么好日子。”庄氏说着就一叹,“你说,这金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还真是舍得啊。”
  “天下当爹妈的心都是一样的。这辽王的事,金夫人能同意,必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内情的。她跟你可不一样,一般的男人都比不过她。这里面的事情跟你说不明白。你看着是随便赐婚,谁知道这背后都是怎么算计的?”云顺谨闭着眼睛,道:“如今皇上用我,而且要大用。那么,他就不会随便拿四娘的婚事做筹码的。”
  三万禁卫军在自己手里,这京城就在自己手里握着。皇上的身家性命交托给自己,正不知道该怎么施恩呢。怎么可能那自己的女儿填窟窿。
  他看着庄氏,问道:“娘是怎么打算的?”
  “娘说,只要人口简单,孩子上进就好。别的也不必强求。”庄氏说着一叹,“娘心里也是疼孩子的。”
  云顺谨点点头:“那你跟娘说,四娘的婚事不急。我心里有打算,一定给四娘找个妥当的人。现在还不到时候。”
  庄氏眉头一皱,这没头没脑,怎么就有看好的人了一般。
  “你这人,倒是给我交个底啊。”庄氏推了推云顺谨,“这么大的事,我不问清楚,这心里能踏实吗?”
  云顺恭眼里的精光一闪,就笑道:“那是我亲闺女。咱们就一儿一女,哪个不是心头宝。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就是想找个能包容咱家闺女性子的妥当人。我心里有数。”
  “你整天跟兵营的那些人混做一堆。认识的也都是打打杀杀的粗人。咱们闺女叫娘养的多精致啊。吃果子都只挑品相好的,放在合适的碟里碗里,才用的。你要是找一个大莽汉,这能过得到一块吗?”庄氏能放心才见鬼了。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你没听过啊。读书人?这个世道找什么读书人?”云顺恭摇摇头,翻了身,不打算再说什么。
  庄氏脸色都变了,“你还真打算在军中找啊。关键是得姑娘自己喜欢,她不喜欢,再好的日子也不会顺心的。”
  云顺恭不想多说,就打岔道:“这么说,你过的顺心,是心里喜欢我啊。这话叫人听着舒服,我今晚能多吃两碗饭了。”
  “你老不正经的。”庄氏在云顺恭身上轻轻的拍了一下,“孩子都多大了,说这些羞也不羞。”
  “羞什么?跟自己的老婆说话,又不是别人。”云顺恭就哈哈一笑。
  两夫妻的声音慢慢的低下去,站在外面的四娘,悄悄的退开了。
  笔儿跟着四娘一路在园子里转。
  “这园子以前多热闹啊。大姐姐喜欢在亭子里弹琴,二姐姐和三姐姐就坐在一边对弈。五娘趴在栏杆上给池子里的锦鲤投食。六娘在一边做针线。”四娘看着架在水上的亭子就道。
  笔儿抬头一看,就笑道,“姑娘爱拿着书,靠在柱子上消遣。”
  “是啊!”四娘怔怔的看着亭子,“可是大姐姐……再也回不来了。二姐姐圈在了后宅,也不知道过的好不好。三姐姐落发在庵堂里。五娘就跟天上的风筝一般,转眼就飘了。我跟六娘又会去哪呢?”
  笔儿想起院子里昔日的场景,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她们这些做奴婢的命运向来跟主子绑在一起,这以前的姐妹,又都会飘到哪去呢?


第103章 
  五娘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跟着金氏从山上跑到山下,再从山下跑到山上。这么一来回下来,才发现她的体力竟然还没有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金氏好。
  “这样不行,真到了要紧的时候,就你这样的,想逃也逃不了。”金氏就皱眉道,“以后,把那每天练字看书的时间,全拿出来,叫大嬷嬷给你另外安排课程。”
  云五娘愕然的挑眉,“课程?什么课程?您想让我习武啊?我都多大了,是不是太晚了!”
  金氏瞪了女儿一眼,给了她一个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然后将腰带一把解下来,用手一抖,竟然是一把软剑,她随手就翻出一个剑花出来,“这是生了你们兄妹之后,我才学的。十数年下来,也算有小成了。等闲三五个人近不了身。你才多大?怎么就晚了?我看你懒。戚家的姑娘不是武功不错吗?我瞧着你跟戚家那丫头动手,要不是你的狠劲吓住了人家,你以为你能赢?怎么?不想学?”
  云五娘嘴角一僵,她伸出双手,十指纤纤。这样的一双手舞刀弄枪,呵呵……她虽然不认为能有什么成就,但还是点点头,道:“学!如果娘觉得有必要,那咱们就学吧。”
  金氏挑挑眉,“宝丫儿,记住,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是!”云五娘跟在金氏的身后,垂下眼睑。
  从山下跑回来,浑身都叫汗给打湿了。回到屋子,香荽伺候云五娘退了衣服。
  “你出去吧。我泡一会儿就起来。”云五娘下了水,就打发了香荽。
  香荽看云五娘似乎是有什么心事一般,也不敢问。默默的退了下去。
  云五娘闭着眼睛,温泉的水蒸腾出来的热气,将她笼罩在水雾里。她知道,其实她心里还是有些胆怯了。等像她这样身份的人都要防备的时候,这天下又能安稳多久呢?
  泡了一刻钟,肚子饿了,才从池子了出来。
  等到了正房,就听见里面是云家远的声音。
  “……咱们的人重伤了两个。其他商队都被屠杀殆尽。咱们的货品有两船的损失。”
  云五娘皱眉,这说的事是什么?难道还有人打劫不成?
  她掀帘子进去,云家远见了妹妹,只点点头,继续道:“光是打劫商队也就罢了,我就怕这伙子人上岸扰民。”
  金氏摇摇头道:“事情不对!戚家的水师就在旁边驻扎,这倭寇就是疯了,也不会在那条线路上动手的。”
  云五娘坐过去,问道:“怎么,海盗劫了咱们的货?”
  金氏摇摇头,“不是海盗,是倭国人。”
  云五娘扭头看云家远道:“确定吗?”
  云家远摇摇头,“倒是一副浪人的打扮。武器招式都对。可就像是娘说的,这动手的位置未免太有恃无恐。”
  金氏冷笑一声,道:“这事难说啊。”
  云家远面色一冷,道:“难道是戚家假扮的……”
  “这还真不是最可怕的。”金氏手里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突然想到什么似得,面色大变,然后猛地将杯子往地上一掷。
  云五娘吓了一跳,她从没见过自家娘亲发过这么大的脾气。
  就听金氏咬牙切齿的道:“戚长天,这个匹夫,真是大胆。”
  五娘也恍然。她猛地站起身来,道:“娘怀疑戚家跟倭寇勾结不成?”
  “那还有别的解释吗?即便没有勾结,但也肯定是眼睁睁的看着倭寇横行。戚家,该死!”金氏一手拍在桌上。
  戚家如果真是这样,确实可恨。但金氏这气生的未免太大。
  看着金氏叫了大嬷嬷又进了书房,云五娘就问云家远道:“娘这是……”
  “金家先祖有话在,只要金家一脉还有人活着,就得记住,不得叫倭寇踏上咱们的海岸线一步。只要是抗倭需要,金家可以付出所有。不管是金钱还是生命。”云家远轻声道。
  云五娘肃然起敬。但同时心里也怪异了起来。这个金家先祖一定是大有来历的。
  就听云家远道:“就是不知道戚家这是冲着皇位上那位来的,还是冲着咱们来的。按说,咱们这位老祖的话,戚家不可能知道啊。”
  云五娘朝书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就道:“娘想做什么?”
  云家远哼笑了一声,“你以为东海王的名声是白叫的。他戚家想在海上称霸,也得看咱们答不答应。娘是想动用……”
  话还没说话,就听金氏在书房里叫道:“你们俩别在外面嘀咕了。进来说话。”
  云五娘看了云家远一眼,兄妹俩前后脚进了书房。这个书房五娘常在里面看账本,可从来不知道这书架的后面,还另有一个世界。
  跟着云家远进了暗室,云五娘被挂在墙上的海域地图给震撼了。
  “这……这……这是……”云五娘将马上到嘴边的话咽下去,才挤出两个字,“什么?”
  金氏看了五娘一眼,道:“这才是金家的根本。”她的手在地图上小心的抚摸过去,“不管风云怎么变幻,金家的使命就是戍守这片海域。”
  云五娘看着这熟悉的蔚蓝色,心里说不出的复杂。
  “老祖不敢将这些交出去,他怕他的心血,成了别人手里政、治倾轧的工具。他希望他的后人,能戍守这片海域,只要金家还有一个人在,就不能叫倭寇踏上咱们的海岸。”金氏面色看着这片疆域,“在这里,金家才是王者。”声音不大,但却透着一股子强大的自信。
  “金家在这海岛上……”云五娘试探着道,“金家的钱财全用在了这些海岛上。这些岛上,藏着精兵。”
  金氏点点头,道:“雪藏了这么些年了,也该出来遛遛了。得给有些人提个醒,东海王是为什么才被封为东海王的。”她说完,就慢慢的将帘子拉上,那地图慢慢的隐在帘子之后。
  云五娘心情有些激荡,“先祖是怕权力倾轧,朝代更迭,叫他的心血被白费了。所以,金家不掺和朝政。这支精锐也只是为了对付倭寇的。不许上岸掺和到其他的斗争里,是不是?”
  金氏赞赏的看了云五娘一眼,道:“先祖说,再强大的势力,也经不住内耗。而且,金家若是没有合适的,有能力接管这一切的人,可以择贤者托付。不必拘泥于血缘。”
  云五娘点点头,对这位疑似穿越前辈充满敬佩。他没有图什么王图霸业,没有什么种马后宫,但却留下了一颗火种,只要火种在,也许这片土地不会再受一次屈辱和磨难。
  “先祖曾跟太、祖提过海域的重要性,但太、祖认为先祖有些杞人忧天。所以,先祖把自己后半生的所有精力,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他说,哪怕世人现在都觉得可笑,但总有一天,历史会证明他是正确的。”金氏轻声道。虽然她自己也不知道先祖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云五娘点点头,十分郑重道:“先祖是对的。历史会证明他是正确的。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她说着,鼻子就有些酸涩,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金氏挑眉,十分愕然的看着五娘。
  云五娘有些纳闷的道:“怎么了?”
  云家远也诧异的看着五娘,眼神十分奇异。
  金氏马上转身,轻轻的扭动桌子的一条腿,桌子从中间分开,里面中空,就见她的手伸进去,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匣子,道:“世人都说先祖是位奇人,我心里一直不信。今日总算信了。他曾说,如果金家有后辈对于他的做法十分理解和认同,就把这个给他。这个匣子,我把玩了二十年,但是一直没能打开。”
  云五娘挑挑眉,拿到手里,才发现这是一个密码匣子。而开启匣子的办法,就用英语写在匣子面上。
  云五娘的手都有些抖了。她笑道:“我得先琢磨琢磨才成。”
  金氏摇摇头,“给你看,你就拿回去看。不必再给我拿过来。”
  云五娘点点头,怕漏了破绽,抱着匣子,马上转身就走。
  云家远跟金氏对视一眼,都觉得十分的惊奇。难道真的是冥冥中注定。
  云五娘回了房间,吩咐道:“春韭,守着门,任何人不准打搅。”
  春韭应了一声。看着云五娘急匆匆的走进了内室。
  香荽红椒等人对视一眼,都默默的离内室的门远一点。
  云五娘的手轻轻的从这楠木匣子上划过。这些文字熟悉又陌生,她一时不知道今夕何夕。
  按照上面的提示,慢慢的扭动机关,半个时辰才打开。
  里面是一本用简体字记着的笔记。有一张不知是什么的地图。还有一个金属板,却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云五娘迫不及待的翻开笔记。笔记并不厚,等到了掌灯时分,就已经看完了。看完后,云五娘的手放在那个金属板上,说不出的复杂。
  他没交代他的来历,但不管是匣子上的英文还是笔记上的简体字,都已经表明了他的来历。里面记述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而他留下的地图,是他记载的各种矿藏的分布图。
  而这个金属板,正是兵符的最原始的模板。
  “……如果金家后人遭遇不测,那么这一定也是皇家的劫难。”
  这是笔记本上最后的一句话。


第104章 
  云五娘将笔记本和地图留了下来,放进匣子锁好。然后将那兵符的模子拿起来,又看了看。这东西太要紧,绝不能放在自己的手上。
  门从里面被打开,春韭回过头,就见五娘从里面出来。这都整整一天了。姑娘在里面没吃没喝。香荽和红椒也站起来,看向云五娘。
  云五娘吩咐春韭道:“站了一天了吧。下去歇着吧。没事了。”又朝香荽和红椒道:“你们不用跟着,我就去趟上房。”
  “是!”几个丫头相互对视一眼,看着云五娘出了门。
  金氏跟云家远在书房,看着地图说着什么。
  看见云五娘来了,金氏就对大嬷嬷道:“拿点吃的,这丫头一天没吃了。”
  五娘走过来,将那模板放在桌子上,往金氏面前一推,“娘看看这个。”
  金氏瞄了模板一眼,就问道:“这是什么?匣子里的东西?”
  “兵符的模板。”五娘小声道。
  金氏愕然了一瞬,又将模板推回来,“老祖留给你的,你就收着。”
  五娘摇摇头,“您知道的,我拿着并不安全。娘先收着吧。”这东西轻易不能叫它露面的。
  金氏拿在手里叹了一口气,将模板又放回了暗格里。指着边上的椅子道:“你也坐着听吧。”
  五娘顺势就坐下了,大嬷嬷端着吃的,就放在一边。芝麻烧饼,配着排骨汤,就是不要其他的菜,也一样十分香甜。
  突然听到金氏道:“宝丫儿,这次你也去。”
  五娘一愣。
  去?去哪?
  她嚼着烧饼,疑惑的看着金氏。
  就听金氏已经转头对云家远道:“……这事戚家不仅不会瞒着不上报,相反,上报的时候,只怕会将严重程度夸大十倍不止。要不然怎么能突显戚家的重要呢。以皇上对戚家的心思,也同样,不会不信,也不是全信。派个钦差去看看,顺便探一下戚家的底细是肯定。你们必须赶在钦差之前赶到福州……”
  “福州?”五娘一愣,就问道:“是不是咱们在胶东的船安全到港了。福州却出事了?”
  金氏赞赏的看了一眼五娘,笑道:“戚长天这是真当这天下就他手里有水师呢,把全天下人当傻子哄呢。真要是倭寇,他们何苦舍近求远,直接从胶东附近动手不是更便捷,何必去福州、琼州一带活动。而且戚家的水师就驻扎在那里,这可真是会选地方和时机啊。”
  五娘点点头,心道那怪娘亲一听就知道有鬼。既然她才猛地醒悟过来,瞪大眼睛问道:“娘说的‘你们’是指我和哥哥?”
  金氏挑挑眉道:“这是金家人的使命。你也不例外。”
  皇宫,御书房。
  天元帝将手里的折子把玩了半天,戚家想要什么呢?他皱着眉,对付昌九道:“宣简亲王。”
  付昌九应了一声,快速的打发太监去了。
  简亲王还在新婚,双娘正是妙龄,又十分的善解人意,也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
  突然宫里宣召,他还一时摸不着头脑。
  天元帝跟简亲王年龄相差不大,但却是叔侄。天元帝按着辈分,算是简亲王的堂叔。
  不等简亲王行礼,天元帝就道:“行了,又没外人在,都是自家人,没那么些规矩。”说着又道:“你看一下这个。”就将折子递过去。
  简亲王见皇上似乎十分的着急,也不敢大意,站着就看了。来回翻看了三遍,才将折子合上,小心的放回去。
  “你怎么想的?直说便是。”天元帝捧着茶问道。
  简亲王躬身道:“戚家……只怕……别有用心。”
  天元帝放下茶盏,就道:“是啊!别有用心。可朕能怎么办呢?放着不管不成?今儿要是不管,明儿就能突然冒出来更多的‘倭寇’,这种名上是匪,是盗,是贼,是寇的人,全他娘的都是兵!是朕用朝廷的银子养着的兵。”
  说着,一把将桌上的茶盏扔下去。屏风后的元娘心里一紧,拳头也不由的攥紧,她心里顿时就气愤了起来。成家盘踞西北,但也确实是起到了抵御外辱的作用。而戚家,比起成家来,可就太该死了。
  简亲王就道:“是啊!可如今,朝廷缺不得戚家。就算现在开始再重新组建水师,可时间上来不及不急不说,朝廷也拿不出银子供养啊。”
  天元帝点点头,“没错,即便知道有猫腻,但朕还得跟他们周旋下去。”他呼了一口气,道:“这次你为钦差,亲自去督办海寇之事。即日就启程吧。”
  简亲王躬身应了一声道:“可要叫六皇子跟侄儿一道去。”
  六皇子?
  “暂时不用。”天元帝摇摇头,“若是有变,不必事事请旨,给你便宜行事之权。”
  简亲王诧异的看了一眼天元帝,应了一声。见皇上没什么要交代了,才匆匆出了宫。
  第二天一早,简亲王带着随从,一路出了京城,往通州码头而去。
  中午,一行人在路边的小店里打尖。突然,远远的听见快马飞驰的声音,而且人数还不少。简亲王还以为皇上今儿又想起什么没交代清楚,叫人追来了。于是站起身望过去。不一时,烟尘里,十几匹快马就奔了过来。马上的人都带着黑色的斗笠,竟是一个也看不清楚。面容。马从他们身边飞驰而过,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
  这是什么人?
  从京城来,又不像是小户人家,怎么会不认识简亲王府的标识,竟是视若无睹的就离开了。难道皇上还派了一队人马不成?
  “走!赶上前面的人。”简亲王翻身上马,先追了过去。
  五娘在马上,紧紧的跟在云家远的身后。马上的颠簸,让她一时有些吃不消。她想起金氏临走的话,“金家没有孬种!”
  这话像是鞭子一样打在身上,不论多艰难,都不能是孬种。
  而此时的烟霞山,金氏站在山顶,看着早已经没有两个孩子身影的路,眼圈还是红的。
  “主子,你把姑娘逼得太急了。”大嬷嬷小声道。
  金氏抿了抿嘴角,道:“现在不教会了她,我如何敢将她送到辽东去。如果可以,我也想叫她过上我渴望了一辈子的无忧无虑的日子。但是这老天不许啊。我不想叫她步我的后尘。等到吃了亏才学会长大。”
  “可主子,战场残酷……”大嬷嬷担忧的道,“会把人刺激的发疯的。”
  “不会!关在笼子里,她是猫。放出笼子,也会虎的。只是野性还没有被激出来。”金氏嘴角翘起,“她不会叫我失望的。”
  通州的码头,一艘不起眼的船已经扬起了帆。
  云家远跳下马,马上就有一队黑衣人上前,二话没说就接过马的缰绳。
  五娘从马上一下来,就有人跃上马背,只一眨眼,就骑着远去了。
  “走了!”云家远招呼了五娘一声,就快步朝那艘船而去。
  五娘跑着才能跟上云家远的脚步,登上了船,刚刚站稳,船就动了。
  这效率,真的是没话说了。每一个环节都安排的妥妥的。
  等简亲王追到码头,早就不见了人影。也不知道是船已经走了,还是这些人只是从通州路过。
  到了船上,云家远才担忧的看着五娘,道:“怎样,还吃得消吗?骑马骑的不错,大嬷嬷要知道一晚上将你教成这样,会很高兴的。”
  五娘摇摇头,道:“没事,还行。”
  “把手伸出来,我看看。”云家远不信的瞪了五娘一眼。
  五娘咧嘴一笑,慢慢的伸出手。手因为拽着缰绳,已经磨出血泡了。
  云家远看了五娘一眼,道:“疼吧?我开始骑马的时候也这样。别怪咱娘。”
  “我知道。”五娘笑道:“整天在宅子里圈着,出来才觉得天大地大,浑身都轻松了。”
  “哪怕受罪也愿意?”云家远指着这血泡道。
  “可能娘就是觉得,我的人跟我的手一样,需要磨一磨才能真的当用。”云五娘看着手掌上的泡道。
  云家远点点头,“娘要是听到你这么说,她会很高兴的。”
  说着,就拿了伤药过来,扔给一边的春韭,道:“给你主子把血泡挑了,再上药。”
  这次跟过来的就是春韭,水葱,绿菠。
  这船外面看上去半点都不起眼,可里面设施却极为健全。甚至舒适度也极高。
  “姑娘,咱们这一路走,不会靠岸的。您还是把窗户关上吧。再多看几天,我怕姑娘看着外面就犯恶心。”绿菠见云五娘坐在窗口朝外面看,就劝道。
  “现在习惯不了,等飘到海上,就更习惯不了了。”云五娘看着太阳的光洒在水面上,反射出耀眼的亮光,微微的眯了眯眼睛道。
  春韭拿了针在火上烤了,才道:“姑娘,把手伸出来吧。”
  “我自己来。”云五娘拿过春韭手上的针,自己挑破了血泡。其实,这些泡不挑的时候不是最疼的,等挑完才真是是疼的**。
  春韭担忧的看了一眼五娘,马上麻利的将药给抹上,包扎好,安慰道:“三五天就好。到时就上岸了。”
  上岸还是得继续骑马,继续磨。
  明知道前面等着自己的事情可能并不美好,但云五娘的心还是止不住飞扬起来。


第105章 
  福州,让云五娘非常的惊讶。
  她不知道现在的苏杭,是怎样一番景象,但眼前的福州,就是让云五娘眼前一亮。
  “这里靠着海上贸易,成了舶来品的集散地。各地客商带着银子来,带着货物走。繁华是肯定的。”云家远带着云五娘下了船,简单的说了一句。
  一行人没有停留,直接过了福州,往出海的港口而去。
  港口停泊着不少的船只。云五娘眼里满是赞叹。这一艘船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建造成?
  云家远带着云五娘,绕过港口,骑马又走了两个时辰,才又到了一处不大的临海的镇子上。不知道是不是五娘的错觉,一进入镇子,云家远就放松了起来。
  云五娘跟着云家远在一家不起眼的客栈门口下马,然后很快有小二打扮的人过来,引着众人朝里面去。
  客栈的掌柜是个中年留着一撮小胡子的男人,看上去跟大多数商人没什么两样。他见了云家远极为恭敬。
  “有什么异动吗?”云家远朝四处看看,然后压低声音问道。
  “回主子的话,没有。”那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