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谋家-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云五娘到了前面的时候,云家的人已经到齐了。五娘见了礼,就看向坐着的太监,可不是皇上跟前的总管太监付昌九吗。
“内相大人好,劳烦您了。”云五娘客气的行礼。
付昌九连连避让,“不敢当,不敢当。老奴哪里当得起哟。”
云高华和几个儿子对视一眼,就看出了端倪。这付昌九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对五娘自称起‘老奴’呢,可不古怪?
几道视线不由的落在了被付昌九捧着的圣旨上。
付昌九就站起身来,对云高华道:“国公爷,您看,是不是能宣旨了?”
云高华微微一笑,就道:“请!”
付昌九展开圣旨,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写的骈文,将云五娘称赞了一番。大意就是,你家的五姑娘朕听说过,都说她很好,貌美,多才,性情也好。关键是出身显赫。圣旨不仅赞了云家祖上如何的英雄了得,更是称赞了金家如何的功勋卓著。如此好的姑娘,就嫁到我们家吧。我们家辽王,那是太、祖太、宗的嫡系子孙,人品贵重。两人年貌相当,最是匹配。
云五娘心里不是高兴,也不是难过,更像是一种大石终于落下来的感觉。
“领旨谢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云高华接下圣旨,高声的谢恩声。云五娘再次叩首,这婚事就算是定下了。
对于云家的姑娘再次被赐婚,赐婚的对象也十分的显赫。云家众人没有太多的欢喜。
三娘被赐婚,却是太子侧妃。如今更是进了庵堂。
五娘被赐婚,辽王却马上要上战场,能不能幸运的活下来,谁也不知道。
颜氏也不顾忌付昌九还没走,就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我的孩子,都这么命苦。”
云五娘心里有些烦躁,这虽说不上是喜事,但在被赐婚的时候,发出这样的声音,确实是挺晦气的。她知道,颜氏这不是心疼自己,也不是有意要给自己找茬,是想起了三娘。
付昌九的脸上就有些不大好看。这要不是看在宫里的皇贵妃和大皇子的面上,他都想当场翻脸了。不过还是对云顺恭道:“世子爷,恭喜您了。又添了一位王爷女婿。”
这倒也是。双娘已经是简亲王妃了,如今又出了一位辽王妃。三娘那边还挂着太子侧妃的身份。
说起女婿的显赫来,真是一个不让一个。
他客气的将人送出去,少不得塞了两张银票过去。今儿颜氏,实在是失礼了。
四娘拉了五娘的袖子道:“你还好吗?”竟是十分的担心。
五娘愣愣的点点头,笑道:“都好!”
“五姐,心里要是不好受你就说,如今剩下的都是自家人。”六娘抚着五娘的脊背道。
成氏点点头,“这话很是。不过,你也要往宽处想。辽王十二三岁就上战场,大战小战,几乎没有败绩。以后一定也不会有败绩的。我们五娘是福运好的姑娘,一定会会把福气带给夫家,辽王也会大吉大利,遇难成祥的。”
“借祖母的吉言了。”五娘展颜一笑,带着点羞涩,道:“祖母,我今儿想去山上住一段时间,行吗?”
成氏一愣,点点头道:“也好,跟你娘说说话。”她心里也奇怪,金氏是怎么答应将五娘许配给辽王的。
四太太庄氏就道:“你娘只怕也正想见你。收拾东西,我这就给你安排车马。”
五娘对着庄氏行了礼,又朝四娘和五娘笑了笑,就转身退了出去。
看着五娘的背影走远,成氏才扭头看着不知道想着什么的颜氏,脸就沉了下来。但看着她大起来的肚子,又将要冲出口的话咽了下去。算了,也不是自己的亲儿媳妇,说多了,越发的讨人厌了。只伸出胳膊,叫庄氏扶了,回了自己的院子。
“如今,我瞧着颜氏,只觉得她这性子,越来越左了。”成氏回到屋子就跟庄氏念叨。
庄氏一笑,就道:“二嫂子半辈子,就得了三娘这一个宝贝疙瘩。如今肚子里这个……好坏谁知道呢。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闺女身上,如今遇上这样的事,心里难以接受也是有的。”她说道这里,就一顿,道:“五娘的婚事来的突然,咱们四娘,还是姐姐,这婚事可得赶紧了。要是被上面这么不明不白的……我只要一想,这心里就怕的慌。”
“这却是正经事。”成氏猛地一惊,她还真没往这边想。见庄氏忧心,就道:“你到底是亲娘,比我想的要周全细致。咱们也不攀比,只要家风清正,人口简单,孩子上进。就行了!也不讲究什么门当户对。说实在话,跟咱们门当户对的,也就这么几家。除非又是皇家宗室。咱们家的姑娘,进皇家的多了,四娘就算嫁,也嫁不到简亲王那般位高权重的,也寻不到辽王那般年轻有为的。所以啊,只看着怎么对四娘好,就怎么安排吧。”
竟是撒手,让庄氏自己看。
庄氏对婆婆,一时之间就多了许多的感激。女人过日子,从来就不看过的是不是显赫,而是在于顺不顺心。在她看来,只要顺心如意,别的都打紧。
这边婆媳二人商量着四娘的婚事。而云五娘则坐上了马车,带着几个丫头,由护卫送着,往烟霞山而去。
不想还没有出城,就碰见了来接人的云家远。
云五娘在车里听见云家远将云家的侍卫都打发回去了,才出声道:“哥,上来坐着。”
“出了城再说。”云家远安抚了一句,就吩咐马车继续往前走。
等出了城,云家远才上来,手里拿着油纸包,“顺路买的鹅肉包子,你尝尝,味道还不错。我估摸着你也没顾上吃午饭就出来了。”
云五娘点点头,“刚才心里有事,所以也不觉得饿。这会子一颠簸,倒真的饿了。”
说着,就拿着包子吃了起来。
“这婚事,你自己心里是愿意的吧。”云家远就问道。
马车上就只有兄妹二人,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云五娘道:“之前宋承明就告诉过我了。我提前知道赐婚的事。”
云家远道:“宝丫儿,这里面的事情复杂,我希望你心里能明白。假如,辽王希望通过你,间接的从金家得到什么,那么……”
“那么,他就不是我心里的宋承明了,也就没有什么好留恋的。我回家来,哥哥养着。”云五娘说的斩钉截铁。
云家远鼻子一酸,艰涩的道:“好!”他觉得对不住妹妹,出嫁的女子从娘家得到的唯一帮助,竟然只是在她的生活出现变故之后,给她提供一个栖身的地方。他自己也不清楚娘亲到底是怎想的,怎么就那么干脆的答应了这桩婚事。
等到了烟霞山,金氏给了他们兄妹答案,“大乱只怕就在眼前了……”
第100章
云五娘的手一紧,看着金氏,道:“娘是说天下的局势将大乱?”
金氏将一张不大的纸条递了过去,看着云五娘道:“你先看看这个!再说说你的判断。”
云五娘打开字条,她的面色顿时就变了,“西北!成家在西北竟然会有这样的势力。这简直不敢想象。”
“这个你有机会可以问一问你四叔。他这些年在西北,比任何人都清楚西北的详情。要不然,他为什么回来的那般的干脆。要不是这样,你祖父为什么安排苏芷跟成家的儿子私相授受,却将四娘给摘了出来。要是没有你四叔的授意,你祖父不会这么做的。”金氏看着云五娘道。
云家远猛然惊醒道:“怪不得娘急着整理这些年西北生意的账目,您是想推演西北究竟藏了多少咱们不知道的兵员。看看多卖出的粮食,能养活多少人,是吗?”
金氏点点头:“我一直以为,西北消耗的粮食,是成家往北面的辽人透着做粮草的生意。如今看来,根本就不是。”
云家远摇头道:“那也未必。他们一边用粮草换战马,一边扩充兵员。只是前者做的半隐半现,就是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金氏点点头。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西北……这究竟是成家的人马,还是太子的人马?”云五娘问道。
问完,云五娘就知道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即便是太子的人马,可也是通过成家养的,只要经的是成家的手,属于谁就说不清了。但这是谁的都不要紧,要紧的事西北已经已经在蓄势了。
见五娘想明白了,金氏又道:“戚家在西南沿海,势力庞大。这些年凭着海商贸易,着实攒下了不少钱财。如今,戚长天就在京城,为了什么目的,还不清楚,但此人会是一个甘于人下的人吗?为了海王令,他不惜在宫里闹出那等事端,这样的人,等的不过是一个机会?”说着,就又拿着一张字条出来,给云五娘看,“这是戚家今年从高丽购买粮食的清单。”
云五娘拿到手里看了又看,才道:“这足够多养八万人了。”
“要紧的是戚家有水师,从海上一路向东,可进平津港。从平津港到京城,只有一天一夜的路程了。或是顺着运河,就直达通州。通州离京城,却只有半日的路程。”云家远皱眉道,“一旦作乱,朝廷却拿不出一兵一卒的水师来应对。”
云五娘喘了一口气,道:“也就是说,如今东北盘踞着辽王,西北是成家或者说是太子的地盘。但西南被戚家控制着。这三方各有优势。辽王是在辽东成长起来的。他对辽东的掌控,无人能及。而西北,成家也谋划多年,又有太子的一面旗帜在。从上到下,基本一心。而戚家看似最弱,却最危险。手里握着水师,就握着一张独一无二的王牌。”
金氏点点头,“这平衡一旦被打破,战火必然四起。天下四分五裂的割裂开。想要在这样的时局里站到最后,就不能让自己有软肋。宝丫儿,辽王比云家可靠。”
云五娘点点头:“我知道,我知道的,娘!”
她的拳头握紧,她不能有软肋,也不能成为任何人的软肋。
云家远问道:“娘,咱们该怎么办?”
“你心里不是有数吗?”金氏看了一眼儿子。
云家远点点头,就不再言语了。
云五娘看着两人,心里一动,就道:“娘,哥哥的打算,只怕实在刀尖上跳舞。一着不慎,伤的可就是自己。”
云家远微微一笑,“放心!你哥没你想的那般没用。”
今儿的消息,叫云五娘暂时消化不了。她站在山上,看着山脚下袅袅升起的炊烟。鼻子突然一酸,这太平的日子还能过几日啊。
“主子,风大,回吧。”香荽小声劝道。
云五娘点点头,才要转身,就见山下那枣树上多了一抹红色。她心里一惊,这是她跟龙刺越好的信号。看来是有事情要找自己了。
她吩咐香荽道:“你去告诉大嬷嬷一声,就说我去山下一趟。另外,你把春韭叫来,让她跟着我吧。”
香荽不解其意,还是点头应了下来,赶紧进去回禀。
春韭出来的很快,出来什么都没说,只将一件薄披风给云五娘系好,静静的跟在身后。
山上的草木非常的繁茂,雨后还都带着泥土的腥气。这般怡人的气息,云五娘却没有半点的放松与轻快,只要想到这眼前的平静之下掩盖的暗潮汹涌,心里就不由的不安起来。
山脚下,大枣树后面是一处小院子,这是金氏偶尔歇息的地方。云五娘只得先进了这个院子,□□韭守在门口。她自己在里面等着龙刺。
龙刺来的很快,见了云五娘也很恭敬。
“有什么事,直接说就是。护金卫也不是吃干饭的。”云五娘就道。
来人长相十分的普通,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浑身上下,竟是说不出一个明显的特征来。就算见过,也一时无法描述出他的样子来。
那人低声道:“主子从出了京城,就一连遭受了七次刺杀。”
“什么?”云五娘‘蹭’一下站了起来,“你们主子如今怎样了?”
那人沉默了一瞬,才道:“受了点伤,已经进了辽东的范围。该是没有大碍了。”
“知道是谁干的吗?”云五娘问道。
那人摇摇头:“如今还没有查出来。主子说,京城的事情,让属下听从姑娘的吩咐。”
云五娘点点头,就道:“不会是皇上和太子,他们是想叫你们主子死,但却不是现在。这是有人想除掉你们主子,好叫辽东先乱起来。若引得鞑子进关就更好了。”还有什么比勤王更好的借口兵临京师。她看着眼前的人说道。“查!查成家!查戚家!他们干净不了。”
“是!只是不知大皇子平亲王那边……”那人又问了一遍。
“大皇子?”云五娘点点头,“查吧!”这个世道,谁也别轻易相信。多走一步比少走一步可靠。
“是!”他应了一声,才道:“姑娘,以后叫我龙三。”
云五娘点点头,见他要退下,才道:“告诉你们主子,保全自己,大变许是不远了。”
龙三脸上依然没有多余的表情,道:“是!”
看着龙刺消失,云三娘一个人坐了半晌,才起身回山上。
她对春韭道:“可听见什么了?”
“主子没叫听,就什么也听不见。”春韭低声回了一句。
“记住你的话。”云五娘停住脚步,认真的看着春韭道。
春韭不回避云五娘的目光道:“自从跟了主子,就是主子的人。金家出来的人,刻着金家的印记,记着金家的誓言。一诺既出,万世不改。”
云五娘看着春韭的目光就有些变了,她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好’。
金氏闭着眼睛,感觉到大嬷嬷进来了,就问道:“怎样?”
“咱们的人事先没有察觉。”大嬷嬷就说了一句。
金氏猛地睁开眼睛,不可思议的道:“难道他竟然叫宝丫儿知道了……的存在?”
大嬷嬷疑惑的看了金氏一眼,就道:“主子在说什么,我没听清。”
金氏这才恍然回神,道:“没什么,叫咱们的人不必盯着宝丫儿了。随便她吧。”
要真是宋承明将龙刺的事情告诉了宝丫儿,那盯着也没用。龙刺不进金家,是对金家的尊重。而她也不能真的去探寻龙刺的底细。
大嬷嬷点点头,应了一声,就要退下去。突听得金氏道:“哦!对了……你在山下也给宝丫儿收拾一个院子。以后常来常往,总得有个歇脚的地方。”
皇宫。
付昌九自然要事无巨细的向天元帝汇报在云家的所见所闻的。他朝屏风后瞥了一眼,倒是不敢添油加醋的说什么话。
就是这些,也足够天元帝皱眉的了。
“罢了,也确实难为人家了。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贝。那云家的五姑娘到底还小。”天元帝叹了一声,就道。
还小?付昌九打了个大大的问话。要不是确定是一个人,他都以为是找出来替代的。今儿见到的姑娘明显是已经有些窈窕之色的大姑娘了,哪里是什么孩子?宫里不少娘娘初进宫的时候,不也十三四岁。哪里就真的小了。
但这婚已经赐下去了,不能更改,何苦说出来叫皇上心里不高兴,又叫屏风后那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睡着的人心里记恨呢。
他微微笑着点头,就赶紧端着茶壶下去给皇上换一壶茶,借此避开直接回答。
天元帝看着付昌九的背影就道:“这老滑头。这以为朕真糊涂了。”
他直了直身子,转到屏风后,看见元娘香甜的睡颜,嘴角不由的翘了翘。也解了大衣服躺了上去。
元娘睡眼惺忪的看了天元帝一眼,翻了个身,也不起身服侍,只道:“您怎么也凑上来了?”
“挨着你歇会子。”天元帝将人搂在怀里,就道:“上次叫你跟金夫人提到的事情怎么样了?”
元娘瞬间就清醒过来……
第101章
元娘翻了个身,跟天元帝面对面的躺着。往他怀里靠了靠才问道:“我觉得这事,还得亲自找金姨说才成。金家的生意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您想叫金家断了西北和西南的粮食生意,只怕不大可能。我也就叫人回去随意的提了一句。不敢往深了说。”
天元帝一笑,就道:“傻丫头,不能只说叫金家做什么,还要看能不能给金家什么。哪有不付出,只想回报的事呢。”
“可西北,西南,不光是……还有百姓呢。百姓要是因此而遭难,金家的名声可就毁了。您知道,金家把名声看的重。金姨她不会干这样自毁基业的事。”元娘垂下眼睑,说了一句。
“这天下粮食的生意,难道只叫金家做了?”天元帝失笑道:“金家就算占了一半生意,那朕也没有停了另一半的生意啊。况且,商人都是逐利的,金家退出来,自有别家再来填补一二。如此一来,供应百姓的用度,足够了。”
“是啊!商人逐利。可没有了金家这大头坐镇,粮价必然上涨,遭殃的还是那些本就吃不上饭的百姓。再有,拿算盘的能跟拿刀拿枪的这些人硬抗不成。他们不敢跟金家来硬的。难道也不敢跟这些小商家来硬的?要是放兵抢粮怎么办?扮成土匪打劫商家怎么办?”元娘皱着眉头,捏着天元帝的手指把玩。沉吟半晌就道:“与其这样,您倒不如跟金姨说说,控制着提供粮食。许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天元帝认真的看了元娘一眼,失笑道:“不想金屋藏娇,还藏出个女诸葛来。”
元娘往天元帝怀里又钻了钻,就道:“就会拿我说笑。您这心里装着事,我知道。”
“养虎为患啊。”天元帝叹了一声就道:“当年父皇……”
元娘没听清楚天元帝说什么,只道:“不管如何,这天下都不能乱。一旦乱起来,结果难料啊。”
“你是不是也觉得朕是昏君,总是想着各方牵制,却没想先下手将这祸害从根本上除了?”天元帝用下巴蹭了蹭元娘的头顶,说道。
“这也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事。”元娘轻声道。一如既往的坦诚。
“父皇是由皇太弟继位的。那时候,文慧太子还不是太子,爵位是辽王。”天元帝小声道:“太、宗有自己的亲儿子在,怎么会跟父皇交底。父皇手里,是没有帝王兵符的。”
“什么?”元娘失声道。她不可思议的道:“那您手里……”
“我手里的,只有云家的兵符是真的。”天元帝看了元娘一眼,道:“这就是为什么,云家与皇家关系最为亲近的原因。”
原来如此,不管哪个皇子继位,云家都能保下性命。这才是根本。只是不知道,先帝是怎么从云家手里拿到兵符的。但只有云家的是真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其他的兵符都是假的不成?
“您这话叫我不明白。”元娘觉得自己的心跳的特别厉害。
“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天元帝看着元娘道:“太、宗没有将兵符给父皇。父皇知道,太、宗是害怕父皇害了他的儿子。于是,父皇就册封了文慧太子。文慧太子是一个让人在他面前自惭形秽的人。他没长大之前,太宗的旧部都在,父皇手里又没有兵符。就只能好好的养着他。也因为善待了他,才慢慢的将朝政握在了手里。他慢慢长大,端是风采斐然,君子风度。虽然太宗的旧部都慢慢的被削减的不多了。但他本人的风采能力,再加上太子的光环,竟是满朝上下,称赞声一片。”
“坐上皇位上,连亲儿子都得防备,更何况是比父皇他自己还更名正言顺的太子呢。父皇知道文慧太子的品行,主动索要了兵符。文慧太子理所当然的交还了兵符。第二天,文慧太子……在他死后,父皇才发现,兵符都是假的。”
元娘心里一叹,一定是先皇得了兵符,就迫不及待的杀了文慧太子。要不然不会过后才发现。
她小声道:“照着您的话,文慧太子的为人,该是不会做这份假的。只怕。他手里本就不是真的。”
天元帝点点头,道:“先皇也是那么想的。毕竟,兵符不可能交给一个婴孩保管。那些年,父皇将东宫上下也都查遍了。什么也没发现。他之所以肯定文慧太子交出来的是真的,就是因为他叫人找了,没找见。这猛地人家就拿出来的兵符,谁会怀疑是假的。这才阴差阳错,叫真兵符彻底的没了消息。最后,猜度这真兵符只怕是金家收着呢。”
“金家?”元娘惊呼一声,“怎么可能?”
“金家跟太、祖太、宗的关系,不仅是亲密那么简单。他们之间,是有共患难共生死的情分在的。金家重诺,交给金家保管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天元帝叹了一声。
“难怪现在都没人动金家呢?”元娘小声道:“金家的人只怕誓死都没有说着兵符的下落,所以,才……”
天元帝点点头:“都以为先帝是为了钱财,为了什么协议。这真是可笑。只要有将士有兵卒,有这天下,多少钱财聚拢不来。至于为这个谋财害命吗?”
元娘点点头,这也有道理。“那为什么金家的人还是都死了?”
“真兵符只要不出来,那么假的也变成了真的。金家不存在了,这真兵符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天元帝理所当然的道。“按理说,这金夫人,该是当年年纪不大,是不会知道这么些机密事的。她要是有兵符在,就不会隐忍到现在了。所以,这兵符要么跟金家的那些人一样,长眠地下了。要么,就是根本不在金家手里。”
元娘又有些不懂了,问道:“那既然如此,陛下又何必如此礼遇金夫人呢?”
“说你是傻姑娘吧,你还不服气。”天元帝道:“兵符可能没有真的了,可金家的人却是真的。”
元娘恍然道:“只要从金夫人手里拿出来的兵符,不管是真是假,别人都会认为是真的!”
天元帝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了。”他叹了一声,“当年,父皇也打着这样的主意,叫金家作假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事情没有成。金家差点被灭门。只是如今,跟以往不同了。金家不是以前的金家了,只余下金夫人跟她的两个孩子。她就算为了孩子,也不会再叫当日的事情重演一边的。”
说着,又解释道:“金家出事,父皇当年也恨懊恼。他用了半辈子时间,就只收回了云家的兵符。所以,云家那块是真的。成家的兵符,始终不肯上交。而且藏得很深,朕打发了不少人去探查,也没查出究竟来。”
“您跟江氏……是想借她的手……拿到兵符。”元娘不可思议的道。
“嗯!”天元帝摇头失笑道:“是不是觉得朕不择手段。”
元娘没有说话,这里面的内情,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过了半晌才道:“兵符是死的,人是活的。太、祖起兵之初,不是什么也都没有吗?不是一样的成事了。”
“所以才有时势造英雄的话啊。”天元帝就道:“当时的时势,跟先皇和朕所处的时势,是不一样的。先皇在时,光是太、宗旧臣就叫他放不开手脚。再加上金家的事情之后,先皇就病重了。也没有精力。等到朕登基的时候,年纪尚轻。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挣了十年的太平日子。本想着金家出现了,慢慢的谋划也不迟。谁能想到,成家和戚家这般迫不及待起来了。江氏一出事,朕就知道要遭。”天元帝躺着,眉心却紧紧皱着。
元娘心里一叹:这谁都不容易。“那您今儿跟我说这些话,是想叫我跟金姨说什么?”
“呵呵……”天元帝失笑道:“朕就不能跟你说说心里话,排遣排遣烦闷了?”
元娘摇头:“您可不是这样的人。”说着,就看向天元帝,道:“说吧!我虽是靠着金姨才能活到现在,心里难免偏着她些。但我也是你的女人,心里又何尝不会向着你。”
天元帝将元娘往怀里抱了抱,就道:“你只把今儿这些话传给金夫人,她是聪明人,会知道怎么做的。”
“您不怕,她记恨……”元娘不由的问道。毕竟先皇杀了金家满门。
“能问出这话,显然你的心里还是向着你男人多些。”天元帝调笑了一句,就道:“不会的。金家的大局观是值得称道的。”
元娘诧异的一挑眉,似乎对天元帝给金家如此的评价十分的意外。
“不用这么看着朕。”天元帝在元娘的头上揉了两把,笑道:“不光是我这么看待金家。就是父皇,他杀了金家,但又不得不服金家。常感叹太、祖太、宗,有这样的异性骨肉。”
等到了晚上,金氏就收到了元娘传过来的消息。
她眉头紧皱,将纸条递给五娘。五娘看了看纸条,也跟着皱了眉。
看着金氏的表情,五娘就道:“娘,难道您也不知道兵符的事吗?”
金氏摇摇头:“我不知道是金家压根就没有收着兵符呢?还是收着,但我不知道。”她站起身来,“按说不会有我不知道的事。会不会兵符根本不在金家。要是不在金家,现在想什么办法都是蠢办法。有没有可能,兵符在……”说着,就看向五娘。
云五娘知道她指的是宋承明,就瞪着眼睛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要是有兵符,皇上不会让他活到现在的。”
“也对!毕竟,他是遗腹子。文慧太子也不可能知道他走后,还能有一个儿子。”金氏坐下,更加的愁眉莫展,“那这兵符在哪呢?”
云五娘小声的问道:“要是真有,那么,娘……你会交上去吗?”
金氏垂下眼睑,慢慢的沉默下来……
第102章
如果说云家的两番指婚,让众人对皇上对云家的态度不看好的话。那么突然之间对云家老四云顺谨的重用,就叫人更看不明白。
云顺谨突然被皇上任命为禁军统领,即日上任。
禁军是拱卫京师之用的。三万人马,全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非皇上的心腹不能担当。但皇上偏偏就用了一个跟太子和成家占着血亲的人。
这让人摸不着头脑。
是皇上对太子信任有加?还是别有深意?
顿时让许多人觉得无所适从。
云顺恭此刻就站在皇上的御案之前,等着皇上说话。
天元帝看着云顺恭,而立之年的他显得英气勃发。
“你从西北回来,你来说说西北如今怎样了?”天元帝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的放在肚子上,很随意的问话,却直接的让人心颤。
云顺恭躬了躬身子,就道:“天子圣明,还有什么是您不知道的呢?”
这话看似什么都没说,但也什么都说了。他对任何事都没有否认。
天元帝一笑,“你是个聪明人。是不是自从把你调回来,你就知道你接下来的使命是什么。就精明这一点上,你像你的舅舅英国公,一点也不想你的父亲肃国公。”
这话还真听不出褒贬来。
云顺恭避重就轻的道:“臣不敢妄自揣摩圣意。”
“这话都是糊弄人的。”天元帝指了指一边的椅子,“坐吧,坐下说话。”
云顺恭谢了恩,只在椅子的边沿上轻轻的坐了。
就听天元帝笑着道:“不能体察上意,哪里做得好官。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