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亡国妖妃-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七上八下的,双眼目不转睛的盯着刑场。
    眼看着殷无悔已经被押到了刑场中央。
    突然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天也渐渐阴沉了下来,太监们慌忙让人为皇上和太子撑起的雨具。
    “轰——”天空一声巨雷,哗啦啦下起了暴雨,围观的百姓大多都慌忙散去了,殷子俊也带着周宪躲避到了离刑场较近的一户人家的屋檐之下。
    又一个雷霹雳下,直向太子方向劈去。
    一向不相信鬼神的太子竟然吓得哆嗦了一下。
    殷无悔跪在刑场中央仰天大笑,然后又怒目直视太子:“老天若是真有眼,就请老天爷来惩罚真凶吧——”
    太子本就心虚,一下子被他的眼神震慑住了,慌忙转身对李璟道:“父皇,雨下的这么大,我们还是不要再等了,赶快行刑吧——”太子恨不得马上就斩了殷无悔,好早点离开这里。
    李璟又看了下时辰,在看了看跪在刑场中央,毫不畏惧的殷无悔,慢条斯理道:“现在离问斩还有一个多时辰,我朝尚无提前问斩的先例,还是在等等吧——皇儿若是耐不住性子,就先回去吧——”
    太子本想离去,担又怕生出什么变数来,便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等下去。
    雨越下越大,转眼已是倾盆大雨,皇上和太子倒是有东西挡雨,只是可怜了那些侍卫太监们。
    殷无悔的身上已经湿透了,雨水淹着他的伤口生疼,只是他依然昂着头,怒目直视太子。
    “老爷,乘着现在雨大,侍卫们放松了警惕,我们赶紧去就庄主吧——”子影请示道。
    周宗望了望眼下的局势,微微点了点头:“嗯,大家千万小心,一救出殷兄就赶紧撤退,千万不可恋战——”
    “是,老爷——”
    子影与小舟飞身穿过雨幕冲向刑场,其他人也跟着飞向了刑场,利剑出鞘,守卫在刑场周围的侍卫措手不及,一下子倒下去了一片,子影和小舟则直接飞向刑场中央,去救殷无悔。
    侍卫们慌忙应战,由于怀客山庄的高手是从四面八方袭来的,围在外围上方的弓箭手根本排不上用场。
    “快,快护驾——”太子纵身一跃,与逼近殷无悔的小舟和子影交起了手来。
    可是前来增援的侍卫越来越多,好多位怀客山庄的高手都已经被侍卫们围攻的败下阵来,剩下的别说是去救殷无悔,就连脱身都非常的困难。
    太子步步紧逼,要取殷无悔性命,子影和小舟拼命护在殷无悔身前。
    子影和小舟两个人哪里是太子的对手,眼看着就要败下阵来。
    站在屋檐下的殷子俊几次都耐不住性子要冲向刑场,都硬被周宗和周宪拉了回来。
    突然远远的雨幕中飘来一位白衣女子,待到近处,才看清那女子的容颜,精致的小脸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一身清新飘逸的衣衫,仿若神仙妃子。
    殷子俊的眼前一亮:“窅娘——”
    周宪好奇的问:“窅娘是谁啊?”
    “她是齐王的王妃,是一位聪明又非常有正义感的女子——”殷子俊想起那日窅娘救自己的情形,依然心存感激。
    “齐王的王妃,那她是不是知道那晚发生的事情呢?”
    “我也不知道,只是她的身影好像——”殷子俊隐隐觉得她的身影好像那日救他的黑衣人,但是那黑衣人蒙着面纱,自己迷迷糊糊并不敢确定。
    “来者何人?”李璟大声质问。
    “小女子是来向皇上澄清事实真相的——”那女子在离殷无悔不远处停了下来。
    “澄清事实真相?你要澄清什么事实真相啊?”李璟道也好奇。
    “杀齐王的并非殷无悔殷庄主,而是另有其人——”窅娘直接道明,转眼望着正愣愣的站在那儿的李弘翼。
    “另有其人,那你说是什么人?”李璟倒也大度,任由她继续往下说。
    只是太子心虚,又怎么会给她指证自己的机会:“父皇,她跟这些刺客一定是同伙,父皇千万不要轻信他的胡言乱语啊——不如就让皇儿连她一起送上西天吧——”说着举起手中的剑便要刺向窅娘。
    窅娘拿起剑准备迎战,俊美的小脸上丝毫没有畏惧之色“太子殿下莫不是想要杀人灭口?”
    “你——”太子听了自是怒不可遏,眼看着手中的剑就要刺向窅娘。
    “住手——”李璟一声大喊,太子只好无奈的停下手来。“父皇——”
    “翼儿,你让她说完——”
    “可是父皇——”
    “现在行刑时间还尚未到,你且让她说完再行刑也不迟,而且朕也觉得这件案子十分的蹊跷,齐王在齐王府被杀,怎么会整个齐王府竟无一人知晓?姑娘你说,你口中的真凶到底是谁?”
    窅娘怒目疾视,食指直指向太子,“就是他,太子殿下——”
    “齐王是太子的皇叔,他又怎么会去刺杀自己的皇叔呢?”李璟一时也难以接受窅娘所说
    “父皇,您千万别听她满口胡言,她定是想要为殷无悔这个杀人犯开脱罪名,才会编出如此荒谬的理由,她跟这些刺客一定是一伙的,请父皇让我将她一起阵法——”
    “我乃是齐王的王妃,跟殷庄主素不相识,又怎么会跟他们是一伙的呢?”
    “你是齐王的王妃?”李璟愕然。
    “回禀皇上,贱妾乃是齐王的七王妃,皇上若是不信,可以找齐王府中的人来当面对证——”
    “皇上,这位的确是齐王的王妃,老奴去齐王府传旨时曾见过她——”一旁的胡一德本来刚见到她时就觉得她眼熟,现在听她这么一说,才想起来,这位正是自己在齐王府遇见的那位能歌善舞的王妃。
    “是吗?那你说说那晚你到底亲眼目睹了什么,为什么说太子才是杀害齐王的凶手呢?”
    “回禀皇上,贱妾那日见太子殿下怒气冲冲来齐王府要人——”
    “要人?”
    “齐王殿下从太子那里偷偷救出了周家小姐,太子便来齐王府要人,然后双方便起了争执——”
    “你是说,是太子俘走了周家小姐?”
    雨幕后,一阵温婉而铿锵有力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是的,就是太子殿下将我从鸡笼山上俘走的——”
    李璟寻着那声音望去,来人正是周家小姐周宪,周宗和一位年轻俊朗的男子紧跟其后。
    看到周宪往这边走来,太子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李璟严肃的问道:“翼儿,真的是你将周小姐从鸡笼山俘走的?”
    李弘翼慌忙狡辩:“父皇——儿臣没有,一定是他们合起火来想污蔑儿臣,父皇千万不能相信他们啊——”
    李璟联想起李弘翼之前的表现,觉得太子因色念掳走周宪是完全有可能的,便没有听李弘翼的辩解,继续问道:“那为什么案犯殷无悔也会在场呢?”
    “因为他和儿子殷子俊为救周家小姐,便寻着线索找到了齐王府,然后也与齐王发生了冲突,但是殷庄主与齐王乃是同门师兄弟,他是绝对不会下手杀害自己师弟的,而太子殿下则乘着殷庄主与齐王打斗之际,拿剑从齐王身后刺死了齐王,皇上若是不信,可以开棺验尸,看齐王是不是从身后中剑身亡的——”
    “你满口胡言,明明是他,是他杀死了皇叔,正好被本宫抓获——”太子直指着殷无悔。
    “那请问太子殿下,若是殷庄主杀了齐王殿下,那为何他自己会身受重伤,而且当夜齐王府的侍卫会无一生还呢?”窅娘怒目直逼太子。
    “是他自己在打斗中身受了重伤,也是他将齐王府的侍卫全部杀害了——”
    “那既然殷庄主是在打斗中受了重伤,那为什么齐王是背部中剑身亡的呢,分明就是你——太子殿下,想要掩盖罪行,才杀人灭口的——”
    “你胡说——”
    “可惜太子殿下走到太匆忙,竟然没有发现那些侍卫中有一人竟然没有死——”说着,便见人群中一瘸一拐走过来一位青年人。
    “他便是那场屠杀中唯一的幸存者,而他也是目睹一切真相的目击证人——”
    那人走到窅娘旁边跪在地上:“小民拜见皇上,那日小民的确亲眼目睹太子殿下乘齐王殿下与殷庄主打斗之际,从齐王身后杀死了齐王殿下,然后又以重金为饵让我们抓住了殷庄主,没想到太子殿下竟对我们痛下杀手,小民是因为腿被太子殿下砍断,痛的昏倒在了地上,才让太子殿下误以为已死,才躲过了一劫的啊——”
    “翼儿,没想到你竟然为了一个女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李璟痛心道。
    李弘翼跪在地上,还试图再为自己狡辩:“父皇,他们一定是串通一气想要加害孩儿的啊,父皇您可千万不能上他们的当啊——”
    “朕一定会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的,来人那,将太子和殷无悔一同压入天牢——”
    ‘“父皇——”被钳制住的太子挣扎着不肯束手就擒。
    站在回廊的殷子俊见父亲被带走心中着急想要冲上去,却被周宗和周宪拉住了。
    “相信周叔叔,皇上一定会还你爹一个清白的——”周宗言辞诚恳。
    “是啊,少庄主,皇上一定会秉公办理的,我们还是回去等消息吧——”周宪也劝道。
    殷子俊这才勉强点了点头带着怀客山庄的高手们跟着周宗他们一起回周府了。
        
第九十二章过往如烟
    李璟一回到宫中便让人开棺验尸,李景遂的确是身后中剑而死的,而且伤口的直径跟太子佩剑的宽度完全相符。
    李璟又像齐王府的人求证,窅娘的确是李景遂的七王妃。
    而且在太子的东宫偏院内,李璟的确查到了一处专供太子淫乐之用的奢靡之处。
    在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太子只能承认是他杀了李景遂,但他一口咬定是齐王设下圈套,他才会无奈杀了李景遂以求自保,当然对掳走周宪一事他还是供认不讳。
    齐王府自卫的侍卫只有百十人,而那天晚上围攻太子的侍卫足足有上千人之多,再加上数百名的弓箭手,若说齐王不是有备而来,也难以服众,只是齐王已死,就算却是他要加害太子,也是死无对证,李璟虽没有下令斩杀太子,但是还是废黜了他的太子之位,将他软禁在了东陵宫之中。
    六皇子李从嘉和怀客山庄庄主殷无悔被无罪释放。
    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
    众大臣都认为六皇子李从嘉德才兼备,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现在十国纷争不断,李璟还是对优柔寡断的李从嘉心存顾忌。
    殷无悔在怀客山庄摆下筵席宴请窅娘和周宗一家。
    刚进入客厅,孟氏似是被什么吸引住了,款款到了那副美人画像边,一直痴痴的盯着那副画像,口中念念有词:二十年了,你还是没有忘记——
    记忆定格在了二十年前出嫁前的那个夜晚。
    孟珍儿并没有如所有幸福的待嫁新娘一样,幸福的坐在镜前望着镜中待嫁的美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是独自对着镜中日渐憔悴的容颜顾影自怜。
    突然窗外传来一阵凄婉绵长的箫声,是他,是他来了。
    孟珍儿放下手中的钗子便寻着箫声走到了孟府的后花园之中,一位男子正站在花园的湖边望着无边的夜色,动情的吹着手中的萧,身上的衣衫随风飘逸。
    只见那男子原本深邃的眸子因忧伤而显得暗淡无光,浓眉紧蹙,一脸惆怅。
    “无悔——”女子跑上前去便从身后抱住了男子:“无悔,你带我走好吗,我们从此浪迹天涯,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好吗——”
    男子放下手中的萧,无奈的闭上了凄美的双眸:“那你的家人怎么办,难道你就不管他们了吗,我是被齐王追杀的人,你跟着我是不会幸福的,而且你真的跟着我走了,齐王是一定不会放过你的家人的,我不想因为我而连累了你的家人——”
    男子无力的拿开孟珍儿环抱着自己的手。
    孟珍儿望着男子,眸中满是泪光:“可是你是因为我才得罪了齐王的啊——”孟珍儿想着那日被齐王调戏宪儿失了了贞洁,现在想来还是心有余悸。
    “周宗是南唐的功臣,深受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器重,你只有嫁给他才能保住孟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你跟着我这种亡命之徒是不会幸福的——”男子别过脸去不忍去看伤心的眼眸。
    “这不是你的真心话——”女子望着眼前的男子,不相信几日前还信誓旦旦,向自己许下山盟海誓的男子竟会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来。
    “对不起,珍儿,我明天就要娶月茹了——”
    “什么,你明天就要娶别人了?”孟珍儿惊愕的望着男子。
    男子低着头,不忍正视孟珍儿:“是的,我明天就要娶月茹了,我希望你跟周宗能白头到老,永远幸福——”
    孟珍儿绝望的摇着头连往后退了几步:“不,你骗我——你骗我——你怎么会抛下我娶别人呢?”
    “珍儿——”男子伸出手来想要去握孟珍儿的手。
    可是孟珍儿却转身留着流跑走了。
    第二日,孟珍儿含着泪披上嫁衣在喧嚣的锣鼓声中坐上了花轿——
    想到这里,孟氏的眼圈有些微红。
    身后的周宪见母亲一直盯着那画像看,忍不住问道:“母亲,你怎么了,为什么一直盯着这画像看呢?”
    孟氏这才回过神来,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来,宪儿,我们坐下来等殷庄主和你父亲吧——”
    孟氏拉着小嘉敏和宪儿便在副座上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殷庄主,周宗,殷子俊还有窅娘便陆陆续续的来了。
    窅娘今日一身飘逸的红色齐胸襦衣,再加上得体的妆容,甚是美丽,连周宪这个绝代女子都看得有些痴迷。
    殷庄主和周宗都硬是要将窅娘推上主座,窅娘实在是盛情难却,只好勉为其难的坐在了主座之上。
    刚落座,周宗便端起酒杯:“我敬殷庄主和少庄主一杯,多谢二位对宪儿的救命之恩——”
    “周贤弟客气了,宪儿冰清玉洁,我们又怎么能忍心看着她被人糟蹋,而且她是——”殷无悔看了孟氏一眼又转而望向周宗:“而且她是周贤弟的爱女,我们救她是应该的,这次最应该感谢的是窅娘,若不是她仗义相救,恐怕我们三个都现在都已经命丧黄泉了啊——”
    “是啊,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窅娘——来,我们敬窅娘一杯——”
    周宗带头举起酒杯,其他人也跟着举起酒杯敬向窅娘。
    “大家太抬举窅娘了。”窅娘礼貌的站起身一饮而尽,才坐了下来:“窅娘是被少庄主对周小姐的一片痴情给感动了,不忍看到有情人双双惨死才忍不住出手去救他们的——”窅娘望着殷子俊,眸中闪过一丝说不出的情愫。
    周宪脸上泛起一抹潮红:“窅娘姐姐,你误会了,我非常感激少庄主对我的救命之恩,但是我跟少庄主只是朋友而已——”
    殷子俊虽然早有了心里准备,但他的心还是一阵刺骨的冰凉。
    “看来少庄主对周小姐的痴情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啊——”窅娘边感慨边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宪儿,我看子俊对你一往情深,这次为了你还差点丢了性命,你父亲和殷庄主又是世交,你若是能嫁给子俊,我和你父亲也就放心了啊——”
    “女儿又何尝不知少庄主对我的一片痴情,只是感情的事情是勉强不来的,我——”周宪愧疚的望着殷子俊。
    “只要能守护在宪儿身边,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如此痴情的俊美男子周小姐都不为之所动,周小姐是不是有心上人了啊?”窅娘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周宪娇羞的低下了头。
    坐在一旁的周宗深深的叹了口气:“虽然六皇子才华横溢,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但我周宗并非贪图富贵之人,而且**之争是何等的残酷,我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入帝王家啊——”
    “原来周小姐喜欢的是风流才子李从嘉啊——”
    听了窅娘的话,周宪的脸上又泛起一片红晕。
    窅娘又眼望向殷子俊,他落寞而绝望的样子,让人心疼,可是此时的周宪一定没有察觉到。
    窅娘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大胆的计划在自己心中悄悄的酝酿着。
    许久,周宪脸上的潮红才慢慢褪去,抬眼是却看见殷庄主正望着母亲,眼中隐隐有着些许莫名的情愫,她又看了一眼墙上的画,又看了看母亲,越看越神似,难道他们之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但是父亲在身边,自己又不好问,只好先藏在了心里。
    曲终人散,周宪和孟氏扶着微醉的周宗上了马车,而窅娘执意要一个人回去,就没有跟他们同行。
    周宗刚上马车便倒在车上睡去了。小嘉敏也躺在子影的怀里被马车一颠一颠的睡着了。
    周宪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母亲,殷伯伯的大厅里为什么会挂着您的画像呢?”
    孟氏被女儿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住了,一阵酸楚袭上心头,本不想跟女儿将那段过往,但女儿已经问出来了,定是察觉了什么,只好将那段往事讲了出来:“这要从母亲被齐王李景遂调戏说起——”孟氏顿了顿:“殷庄主跟齐王本是同门师兄弟,因为救母亲而得罪了齐王,也因此被他的师傅误解而被逐出了师门,可是齐王却仍然不肯善罢甘休,处处刁难你的外公,你外公当时只是小小的钱塘知府,哪里能敌得过齐王,你外公无奈之下,只好将母亲许配给了当时最得先皇和皇上恩宠的周大人也就是你的父亲,以求保全孟家,可是母亲与殷庄主之间早已暗生了情愫,并且已经许下山盟海誓私定了终身。”
    “既然你跟殷伯伯彼此相爱,为什么不远走高飞呢?”
    “在母亲大婚的前夜,殷庄主找到了母亲,母亲本来是想在与他双宿双飞,可是他却告诉我,他要娶他的师妹也就是他师傅的女儿月茹为妻——”虽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孟氏提起这段过往,仍难掩悲戚之情。
    “怎么会这样,殷伯伯怎么会突然移情别恋另娶他人呢?”
    “这个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又喜欢上他的师妹了吧——”孟氏的言语间没有一丝的责怪。
    “如果殷伯伯真的移情别恋喜欢上了别人,那他为什么还要将母亲您的画像挂在家中呢,而且刚才吃饭时,我看殷伯伯看您的眼神中满是爱恋,他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会离开您的吧——”
    孟氏搂过女儿,轻轻抚摸着她的头:“无论他当初是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娶他的师妹都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生子,而且你父亲对我一直疼爱有加,这些年母亲过得也非常的幸福,更值得庆幸的是你父亲和你殷伯伯还成了生死之交——”孟氏温柔的望了一眼身旁酣睡的丈夫,满是欣慰。
    周宪也望了一眼父亲,这才发现刚才的确是太过入戏了,竟忘了一旁宠爱自己的父亲。
    孟氏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女儿的身上:“宪儿,其实不一定嫁给自己心爱的人就会幸福,有的时候嫁给一个爱自己的人说不定会更幸福,就像我嫁给了你父亲,不也一样过得非常幸福吗,子俊真的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人,你嫁给他一定会幸福的——”
    “那母亲当初若是嫁给殷伯伯就不会幸福了吗,若是不能嫁给自己心爱的人女儿宁愿不嫁,少庄主救了我,他对我的恩情我可以用其他方式去偿还他,难道非得以身相许吗?”周宪很是不同意母亲的见解。
    孟氏只好无奈的叹息了一声:“你还小,很多事情你还不懂——你若是执意要嫁给六皇子,那母亲也不会阻拦你,只怪子俊这孩子没这个命了——”孟氏又是一声叹息。
    马车渐渐驶出了暮色,停在了周府门口,安顿好喝醉的父亲和熟睡的小嘉敏后,周宪便独自回房了,只是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怀客山庄,殷子俊独自坐在碧水亭,端着酒杯,一杯又一杯的往肚里灌。黑暗处,一双动人的眸正心疼的望着他,可是却不敢上前来劝他一句,只能默默的看着他如此痛苦,然后默默的咀嚼着他的伤悲与痛苦。
        
第九十三章灭后周,建北宋
    自从赵匡胤陈桥兵变被黄袍加身,他便带着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攻到汴州。
    汴州城内百姓非但不反抗,反而纷纷出来相迎。
    皇宫里的符太后一下子乱了方寸,忙让人去找范质商量对策,可是回来的太监却告诉她,范质已经卷着全部家产逃跑了。
    符太后一下子跌坐在了地上,眼神空洞而绝望的望着远方,闭上眼静静的等着某日的到来。
    宫门外马嘶声,刀剑声,打斗声,惨叫声,哭喊声,隐隐入耳。
    “太后,宫门已经受不住了——”一个太监急冲冲的跑进来,像丢了魂似的。
    符太后这才站起身来:“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吧,别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那太后,皇上呢?”
    “哀家现在自身都难保,哪里还管得了他啊——”那太监听后又慌慌张张的离开了。
    符太后摇摇晃晃的坐到了梳妆台前,对着铜镜,拿着象牙梳子梳理起了自己的丝发,又在首饰盒中,仔细挑选了一番,然后拿出一支精美的翡翠玉簪戴在了头上,在镜前细细照了一番,然后拿出螺子黛微微描了两下细如柳叶的眉毛,再在脸上涂了些许胭脂水粉,方才那个一脸憔悴的女子一下子变成了一位艳若桃花的倾城女子,浅浅一笑,宛若仙子,仿佛又回到了当初进宫时的模样。
    符太后款款走到门口,打开门,宫中到处都是四处逃散的宫女太监。
    “太后,您还是赶紧逃命吧——”刚才那个太监又跑了回来。
    “哀家不走——哀家要看看赵匡胤这个逆臣贼子如何安置我这个太后——”符太后嘴角挤出一丝冷笑。
    那太监也见太后不听自己的劝,便自己慌忙逃命去了。
    赵匡胤和赵匡义很快便杀到了大殿之上。
    而这个已经成为亡国之妇的符太后正身着华服,浓妆艳抹的站在大殿中央。
    “你们来了——”符太后红唇微启,露出一抿轻笑。
    赵匡义早已垂涎于符太后的美色,只是苦于她是高高在上的太后,而自己只是臣子,一直都只能望而却步,而如今,美人就在眼前,而且即将拜倒在自己的脚下,胸中的欲望又膨胀了起来。
    “你这个亡国妖后,为何还敢在这大殿之上?”将军赵普怒斥道。
    “哀家是来恭迎新皇帝的——”符太后倒也不理会赵普的无礼,媚眼微挑,倩笑涟涟。
    赵匡义已经有些把持不住了。而一旁的赵匡胤却是丝毫不为之所动,隐隐还有些厌恶之色,只是她头上的翡翠玉簪子,让他心存了几分怜悯,才没有让他立马抽出剑杀了这个妖后为父亲报仇。
    符太后仍一脸媚态的望着赵匡胤:“不知皇上想如何处置哀家啊——”符太后娇媚的声音,听的人骨头都软了。
    “你是前朝太后,理应与其他**嫔妃一起被打入冷宫——”赵匡胤虽不忍杀她但却是一脸威严之色。
    符太后面露怒色:“什么,你要将哀家打入冷宫?”
    “大哥,前朝也有特赦**嫔妃纳入自己**或是赏赐给大臣的先例啊。”
    符太后似是有看到了一丝希望,殷切的望着赵匡胤。
    “前朝因纳亡国嫔妃入宫而亡国的也比比皆是,我是绝对不会步他们的后尘的,来人那——将这个妖后打入**——”赵匡胤一脸威色。
    “赵匡胤你——”符太后被两个士兵钳制住了双手,仍怒目直视赵匡胤。
    赵匡义望着美人,仍心有不甘:“大哥——”
    可是赵匡胤心意已决,摆了摆手:“义弟不必再说了,压下去吧——”
    “赵匡胤,哀家诅咒你,诅咒你断子绝孙,诅咒你英年早逝——”符太后被押走了,可是依然可以听到她的诅咒声。
    赵匡义只能望着娇滴滴的美人就这么被带走了,却无可奈何,只是他的心中隐隐升起了几分恨意。
    公元760年,赵匡胤即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
    赵匡胤即位后便在宋国境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北宋一时间成为十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政权稳固后赵匡胤便开始了统一十国的征程。
    “皇兄,现在十国之中就以南唐最为动乱国力最弱,而且南唐非常富足,可以为我们灭其他几国提供充足的财力,不如我们先灭南唐吧——”赵匡义提议道。
    听到南唐,赵匡胤的脑中猛地想起了什么:“南唐地处江南,离我汴京路途遥远,若要先灭南唐我军长途跋涉,消耗太大,倒不如先灭掉我北宋周边的国家,再灭南唐也不迟啊——”
    大将石守信也非常赞同赵匡胤的看法。
    “皇上,现在赵匡胤改周为宋,国力日益强大,而且赵匡胤此人野心勃勃,恐有铲灭十国之心,皇上刚刚废了太子,又未立新的太子,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还请皇上早立太子,稳定人心啊——”
    朝堂之上,周宗力谏道。
    “东宫的确不可一日无主,六皇子李从嘉,德才兼备,朕认为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不知众爱卿意下如何啊?”
    “皇上,六皇子虽然德才兼备,但是他处事优柔寡断,恐难当重任啊——”
    “从嘉醉心于诗词歌赋之中,的确难以委以重任,可是除了他,谁还能当着南唐的太子呢?”李璟甚是烦心。
    “四皇子李瑞驻守边关,屡立战功,现在正值乱世之秋,只有像四皇子这样的英雄才能为我南唐开疆扩土啊——”
    “瑞儿虽然履历战功,可是瑞儿他乃庶出,若是立他为太子恐怕难以服众啊——”李璟心中依然悬而未决,“先退朝吧,立太子之事先暂缓一段时间再说吧——”
    众大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陆续散去。
        
第九十四章提亲
    中宫内,李璟刚刚回来,皇后便迎了上去:“皇上,您真的要立瑞儿为太子吗?”
    “瑞儿虽然在边关屡立战功,但勇猛有余,资质不足,而且他的母后出生寒微,朕很难将江山交给他啊——”李璟深深叹了口气。
    “那皇上是要将皇位传给从嘉了?”
    “朕是想将皇位传给从嘉,可是大臣们都认为从嘉处事优柔寡断,难以让我南唐在乱世之中立足啊——”
    “从嘉处事是没有瑞儿和翼儿那么果断,但是他心思缜密,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他有着像皇上您一般的仁慈,只有像他这样仁德的君王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啊——”
    李璟点了点头:“皇后说的很有道理,南唐的确是需要像从嘉这样仁德的君王,那朕明日便昭告天下,封从嘉为太子——”
    皇后这才欣然的笑了,可是转而脸色又黯淡了下来:“皇上,翼儿已经被废黜了太子之位,臣妾上次去看他时,他正在东陵宫虔诚的抄写佛经,似乎已有悔过之心,而且这次齐王之事,本就是齐王先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