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青滇也是动容的哭道:“爷、奶、爹、娘、大哥、二哥对我都极好,我除了吃喝玩乐不会做别的事,这个家都是你们在支撑着。我这回只是把你们以前给我的东西捐了出去,我没有做什么。”
  赵氏当着两个孙子的面仍是道:“我的青滇,你太懂事了,你捐献出去的银钱、商铺,爷跟奶都给你补偿。”
  海青滇连忙摇头道:“奶,您不用给我了。刚才我爹、大哥、二哥说了,他们来补偿我。我说不要,陛下还给我留了一半的财富,我花几辈子都够了。”
  赵氏一听,望向两个孙子,大声夸赞道:“你们都是好的,极好的。我们家族以后肯定越来越兴旺。”
  几人有些激动的坐下来说话。
  海英峰道:“青滇说这个主意是他去妹夫的府里向淼淼讨的,奏折也是淼淼叫他写的,不过他写得不够上乘,妹夫与淼淼另找人帮他写的,淼淼还让他牢牢背记。”
  不知不觉,他就淼淼长淼淼短叫着,不像以前那样一提徐淼淼就是那个丫头。
  赵氏目光惊诧,“原来是淼淼出的计策,真是女中诸葛。”
  海青滇笑道:“表姐说急事大事上需用奇招。”
  海英峰道:“娘,我想着等妹夫从祖籍迁魂回来,就去他家为青滇向淼淼求亲。”
  “你早该下这样的决定。”赵氏停顿一下,缓缓道:“家里的媳妇若都像淼淼一样睿智聪慧,顾全大局,就会没有灾祸。”
  海英峰长叹一声,环视三个儿子,目光落在海青滇身上,感慨道:“青滇不想我与他娘闹别扭。我也不想让孩子们都为我们担心。”
  老夫老妻这么多年,又有三个嫡子一个嫡女,始终没有想过休弃刘氏,这回只是被刘氏堂兄气坏了,必须要惩罚刘氏,给她一个深刻的教训,下不为例。
  这些年来他们夫妻因着无法传给海青滇爵位,加之海青滇是幼子,就宠爱他多些。
  他们夫妻是不求任何回报的,谁知这回海青滇竟是能够为了他与家族,付出所有财富。
  刚才海青滇左一个娘右一个娘,话里话外的都是替刘氏求情。
  海英峰听在心里,自是欣慰,他有一个好儿子,刘氏何尝不是呢。
  赵氏挥挥手道:“你去说给刘氏听听,青滇为了你为了家族是什么做的,看看刘氏会不会可怜青滇这么小就知道为家族牺牲,刘氏还会不会这么不顾我们只顾娘家,把自个不当海家人?”
  海英峰想了想,方道:“娘,我陪您用饭。晚上我再去她那里坐坐。”
  一年的禁足令是不会解的,掌家权是不会还给刘氏,冲着三个儿子的份上,每月看望刘氏几次还是可以的。
  家和万事兴。都已是知天命的人了。不想家庭不和睦。
  闻言,三兄弟大喜,稍后就同去看望刘氏。
  短短一夜,刘氏仿佛老了十岁,以为夫君会丢了爵位、官职,她会被夫君儿子厌弃,谁知峰回路转。
  “我的儿,娘多谢你。”
  “没有娘,哪有我?”
  “我与大哥、二哥说服爹了,他会来看望你。”
  刘氏无比的懊悔,哭道:“此次是我太糊涂,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日后我不会再管娘家的事。”
  母子四人又哭了一通。
  海青滇留下陪刘氏。海义亮、海瑞晨回院跟媳妇说了此事,也让她们不再担惊受怕。
  海义亮的媳妇贺氏如今是当家主母,得知徐家在此事上出谋划策又找人写了奏折,心里十分感激,立刻派管家送去贵重礼物及南地的特产。
  海家渡过危机,国公府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一切回归正常生活。
  暮春的清晨,长安县的沣河两岸,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空气异常清新。
  沣河镇的几户挨在一起的人家早早的就起床了,炊烟袅袅,做了早饭吃饱了,带着家伙东西去了镇里的集市。
  花氏姑侄、高大姑母女等人已是第三天做吃食买卖,前两天的收入已经让她们梦里都笑醒了。
  今个是十日一次的大集,方圆几十里的村民甚至长安县的百姓都会过来,她们就按照徐淼淼所说的加大售卖的量。
  不到一上午,几家卖的吃食全部卖光,铜钱收了一大堆,沉甸甸的让她们心情十分欢喜。
  向来十分节俭的高大姑跟几妇人高声道:“我去买一斤猪肉,晚上炖肉!”
  花氏笑道:“你们家人多,一斤猪肉哪够,怎么也得一斤半。”她与赵德两个人昨个晚上都吃了一斤半的炖肉,高大姑家可是三个人。
  赵老汉老婆大声道:“我前个就买肉吃了,昨个吃的是鱼,今个吃蛋。我去看看布,马上夏天了,听说这边特别热,我想给老头子做件穿着凉快的衣。”
  这能够赚到银钱了,妇人们都变得自信了,不知不觉的说话声都比平时高。
  小花氏细声细语的道:“我去看看布。我想给我自己、三狗都做两身夏衣。”
  几个妇人一听,均决定去看布,不但给丈夫,也要给自己买布做新衣。
  买布的时候,几个妇人互相打听今个赚了多少银钱。
  “我刚才惦了惦钱袋,比昨个赚的多多了。”
  “多赚了一百多个铜钱。要是天天都有大集就好了。”
  “我胆子小没敢多做吃食怕卖不掉,比昨个赚的只多了七十三个铜钱。”
  “今个大集非年非节就有这么多人,等到年节,咱们可得多做点吃食来卖。”
  赵老汉老婆感慨道:“我真没想到长安的银钱这么好赚。”
  她这三天赚的银钱竟是比在小梨村全家人种地时三个月的银钱还要多。
  幸亏她丈夫赵老汉有远见,知道带着她的长孙求徐家把他们带到长安。
  不然,她怎么会有机会天天都赚这么多的银钱。
  花氏昨晚跟赵德合计了一下,跟众妇人道:“咱们在沣河镇落了脚扎下根,日后赚的银钱多了,就去长安,要是能留下就留下,不能再退回沣河镇。”
  高大姑问道:“沣河镇就很好了,还要去长安吗?”
  花氏便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留。当初我们要是不迈开这一步,现在还在小梨村受穷呢。”
  这个季节小梨村的地也都种上了麦子,村民累死累活的忙碌,还得看老天爷的心情,要是老天爷心情不好,来个小旱,麦苗都会枯死几成,要是大旱,麦苗全部枯死,颗粒无收。
  一年到头,田里的麦子收不了多粮食,也卖不了多少银钱,就指着梨树结梨子。
  小梨村的田不能种梨树,山上的土也种不了梨树。
  村子里家家户户的梨树就是有数的,结的梨子也是有一定量的,所得的银钱就那么一点点。
  说的直观一些,几家的梨树一年结的梨子卖的银钱还不如几个妇人这三天做吃食买卖赚的多。
  刘喜儿与花大姑的意见不同,连连点头道:“那是。亏得我们来到了这里。见了世面也赚到银钱。”
  赵老汉老婆道:“我听我老头子的。他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小花氏笑道:“等我与三狗在沣河镇买了房子,存下一大笔银钱,再想去长安的事。”
  这里面就花氏有当秀才在长安书院读书的儿子,别的妇人没有有功名读书的亲人,没有她敢大胆的憧憬未来的生活。
  不过,刘喜儿有个在长安东市酒楼做事的小叔子王二宝,也能憧憬一下。
  几里外的徐府封田,几百亩的地已经全部种上了辣椒苗,不但如此,官奴的新房全部建好,鱼塘旁边的牲畜圈也建好了,且里面养着十几头大驴子。
  赵德站在高处,跟众位官奴大声道:“今个我们去种云族的封田,县主、世子爷特意嘱咐过,要把云族的封田当我们府的来种。”
  众位官奴领了工具,跟在邓老八的身后前往云族的封田。
  赵德又对四个负责做饭的官奴道:“你们去镇里买五十斤肉、百斤洋芋、二百斤黑面,中午吃洋芋炖肉、黑面馒头。”
  平时官奴是各家吃各家的,最近农忙抢种辣椒,需要人手,也非常辛苦。
  赵德就按徐淼淼嘱咐的为了鼓舞人心让官奴卖力气,花银钱买肉奖励官奴一顿可口有肉的中饭。
  他把活都布置下去之后,也不闲着,在封田巡视,发现问题就记下来,回去一起说。
  以前他当里正并没有现在这么操心,但是现在的权力很大,管着几百官奴管着千亩的地管着鱼塘果林还管着银钱。
  徐淼淼除去建房的银钱之外给他留下了五百两白银,让他保证整个封田平稳安全的运转,不够了让他派人去长安徐府取。
  封田还没有收获,徐府就花出去近千两银钱。
  赵德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
  “县主说辣椒能长成很小的树,会开花结出果,果就是辣椒,有红色、绿色,形状像牛角。”
  “真期盼这一天赶紧来到。封田辣椒丰收,长安人人爱吃辣椒,辣椒卖出大笔的银钱。”
  赵德走得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望着一望无际的辣椒地,内心小小的激动,目光充满期待。
  黄昏,雨过天晴,长安东市的辅街最深处。
  突然间,凯旋楼大门前几十挂鞭炮齐响,震耳欲聋。
  几十名新科武考进士穿着光鲜,陆续走进凯旋楼。
  徐磊与云义黎一同骑马于吉时赶到,引来所有人注目。
  海青滇兴奋的高声道:“状元、榜眼、探花都到齐了,全羊宴开宴,歌舞起!”
  肉香香飘数里,鼓声响彻整个凯旋楼。
  穿着黑衣女扮男装的歌伎不施粉黛,本色出现在众人面前,高声唱着边防的民歌,营造出北地边防草原苍凉大气的气氛。
  金黄色十分诱人的烤全羊端上来,烈酒倒入杯中,所有武进士高唱大唐国战歌。
  之后,所有武进士在早就准备好的墙壁上留下签名,再登上三楼平台,齐观璀璨绚丽的烟花。
  一夜之内,东市凯特楼装修之后重新开张,大唐国独一无二的全羊宴配歌舞烟花,新科武进士放歌留名的事就在整个长安酒楼界传开。
  不到凯旋楼非英雄。
  不品全羊宴非英雄。
  这两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反几十名武进士都认可了,也将之口口相传传出去了。
  “老子为大唐国出生入死打仗杀敌无数,老子不是英雄,谁还是英雄!”
  “全羊宴是个什么宴,老子这么大的英雄都他娘的没有吃过,不行,老子得去吃!”
  军队家族的几个老头子得知凯旋楼的这两句话,在府里哇哇大叫,派管家去订桌时,被告知一个月之内没有位置了,得等到下个月。
  凯旋楼的生意火爆到让海丰狂喜的差点笑晕过去,在皇宫宣政殿的那位从李南嘴里得知了利润之后,甚至有一点点后悔把凯旋楼还给了海青滇。
  这一日,徐清林、徐磊、海青滇、海从文带着奴仆骑马出了长安城,前往南地徐家祖籍迁魂。
  他们往南行出五百多里,在一个必经的无名小镇,被一个人拦住了去路。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62 大师同行徐府地道藏秘

  此人是个穿着灰色僧衣个子不高身材圆滚滚像皮球的中年胖和尚。
  “贫僧三照,受云施主之托,在此等候徐清林施主。”
  徐清林大喜,“原来是三照大师。我就是徐清林。”
  三照大师和颜悦色的道:“徐施主,咱们继续行路。”
  徐清林忙道:“大师,我们都骑着好马,你是步行,这怎么可以?我去给你买匹马。”胯下座骑都是从海族长安远郊的马场挑选的。徐府的十匹马每匹都是好马。
  三照大师哈哈大笑,朝徐清林的座骑黑马的屁股上拍了一下,黑马嘶鸣一声,箭般射出向前奔去。
  众人骑马在前奔,三照大师双脚踏地跟在后面,始终保持着两丈的距离。
  这般狂奔了百里,马都累了需要休息,三照大师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丝毫不显疲惫。
  众人下了马找了个树林阴凉处休息。海从文、海青滇对三照大师佩服的五体投地,围着他问长问短。
  “大师,您今年高寿?”
  “贫僧记不起来了。”
  “您可有一百二十岁?”海从文从师父无名氏那里听说过三照大师的事迹,百年前三照大师的名字就已经名传大唐国。
  “那是有的。”
  海青滇激动的问道:“您老还收不收徒弟?”
  三照大师吃着自己烤的新鲜蘑菇,瞧了桃花眼少年好几眼,笑道:“收。不过不收你。你的心不静,我不收。”
  海青滇辩解道:“我的心很静。”
  “心静的人在那里。”三照大师手指着不远处聚精会神在给徐清林烤饼子、鱼肉的徐磊。
  “原来您看上了磊哥,想收他做徒弟?”
  “那也要看他愿不愿意。”三照大师可是听白塔寺的师弟说过被徐磊拒绝的事。
  海从文眼珠转了几转,等到了晚上夜宿官府的驿馆时,赶紧写信给师父无名氏,派奴仆连夜送去。
  转眼便至三月下旬,长安的雨水开始多了起来,雨水的量比北地的大,有时一下能下一晚。
  白天下雨,哪怕是暴雨,东市的凯旋楼及大唐麻花铺的生意仍是十分的火爆。
  凯旋楼成了军队家族宴请亲朋好友的定点酒楼。
  那些军队的老家伙是常客,长安的任何地方都没有这里能勾起他们对昔日辉煌时代的回忆。
  这里不能说日进斗金,但月收入纯利润已经十分的可观。
  长安城里人人都知道东市有个凯旋楼,那是英雄去吃酒宴的地方,里面飘出鼓声肉香,有时夜晚还有烟花可以观赏。
  生意这么好,酒楼的人应该很忙才对,可是凯旋楼打破常规,从掌柜的海丰至跑堂的小二都不忙。
  原因就是凯旋楼的限桌制度,每天中、晚只摆规定的桌子,任谁来了,都不会增加桌子。
  东、西市及各街道的酒楼同行掌柜的纷纷想到凯旋楼取经,可是没有桌子,桌子早在一个月前就被订出去了,要想进来吃全羊宴,就得排队。
  海丰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能在晚年为海家挣到银钱发挥余光余热,真的是天天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他每天中、晚准时准点的到酒楼,在管理凯旋楼的同时兼顾管理大唐麻花铺。
  凯旋楼、大唐麻花铺的帐本都由赵明正、高二宝管着。
  另外,欢聚楼的掌柜王十一按照徐淼淼所说,增加了外卖,当月的利润就比以前多出七成,这个月刚过了十几天,就多出了一倍,买卖非常的红火。
  知道邓聚楼有外卖的人口口相传,甚至有人从十里外的长安城的另一头骑马来买外卖。
  王十一每隔几天把帐本交给赵明正审核。
  赵明正每隔十天去一趟郡公府向徐淼淼禀报帐目。后者不去酒楼、麻花铺,心里对支出收入仍是十分有数。
  皇宫的天碗作坊已经开工一个多月了,文武百官已经习惯每天早朝都能看到曾经的冷宫现在的天碗作坊大烟筒冒着白烟。
  当初李严下旨六部、各大家族及众位官员都参与到制造天碗,这个参与就是待天碗制造出来之后,把各部、各衙门及家族的名字编撰成册。
  天碗作坊由卢亮率御林军日夜看守,除了李严父子之外,只让签了死契的工部的大匠进出,连工部尚书张晖都不能进去。
  后宫的妃嫔闲来无事,就想进去瞧瞧,自是全部被拒绝。
  这一日黄昏,三位公主想尽方法要进去瞧看,都被御林军阻拦在外,气得去御书房告状。
  李严不在,见她们的是正在看奏折李南,挥挥手,“别说是你们,就连一个苍蝇都飞不进去。你们快歇了心思。”
  五岁的李菲叉腰跺脚,气道:“我们跟你一样是父皇的儿女,凭什么你能进去,我们就不能?”
  “父皇口谕,只准我进去。你们若不信,去问你们母妃!”李南最不耐烦跟几个同父异母的妹妹说话。
  他初到皇宫,被几个妹妹联手陷害过几次,挑拨他与李严的父子关系,亏得李严十分信任,不但没有疏远他,还对她们起了厌恶之心。
  在他心里,妹妹只有一个,那就是徐佳。
  李玉冷哼一声,问道:“李南,父皇去了哪里?我们要去找他。”
  李南白了李玉一眼。心道:没大没小。
  “李南,我问你话,你是哑巴,不会说话?”李玉上次被罚,后来李严又看在丁淑妃背后的丁家份上,减轻惩罚。
  李菲奶声奶气的道:“李南,你把父皇藏到哪里去了!”
  李乐跟李菲同岁,个子比后者高一点,容貌非常漂亮,穿着紫色衣裙,戴着镶东珠的金钗,小小年龄就有高贵的气质,跟着大声道:“李南,你根本不配当太子,不配当我们的哥哥。”
  李南心道:不是我不配,而是我根本不想当你们的哥哥。
  他懒得跟三个小女娃说话,低头看奏折,当她们不存在。
  “你们找朕何事?”李严出恭回来,见三个女儿包括已死的林雨珊为他所生的四公主李乐也来了,面色微变。
  三位公主连忙跪下口称:“父皇万岁万万岁。”
  李严面无表情道:“都站起来说话。”这个时候她们应该用过晚膳去御花园散步,怎么气势汹汹的跑到这里,还用那样的无理口气跟嫡长兄说话。
  李南起身走了出来,站在李严身后不吭声。他不会告状也不会替三个小蠢货在李严面前说好话。
  李玉刚被李严惩罚过,有些畏惧,不敢头一个说话。
  李菲起身开口道:“父皇,儿臣三人去了天碗作坊,想进去瞧瞧我们大唐国的天碗制造到哪一步了。”
  李乐嘟着红红的小嘴唇,表情十分委屈,“是啊。儿臣只是想进去看一眼就走,没有想干别的事,可是御林军不让儿臣进去,还说这是父皇您下的命令。”
  李严定定瞧着李乐的脸。
  李乐的这张脸跟林雨珊有七分相似,特别是这个受委屈就嘟嘴的小动作,前世今生林雨珊在发动宫乱的前一天晚上,还在李严面前装委屈撒娇。
  李严想至此,心里一阵寒凉。
  李玉轻叹一声,问道:“父皇,儿臣与太子都是您的儿女,太子能随时出入天碗作坊,儿臣怎么不能呢?”
  李南震惊于李玉的愚蠢,在场的四个儿女当中,只有李玉身上没有李严的骨血,她还偏偏提醒李严。他差点噗嗤笑出声来,连忙扭过头去。
  李严俯视三女,缓缓道:“你们既然这么想看,那就进去看一刻钟,看完就出来,里面的任何事情不得对外说,包括你们的母妃。”
  李乐欢呼出声,“哦。父皇对儿臣太好了,儿臣真是好幸福。”
  李严没有放过李乐任何表情,见她小脸红扑扑笑容满面洋溢着喜意,可是露于袖子外的一双小手却是紧紧的攥成了拳头。
  他再看李玉、李菲,均是脸上笑盈盈欢喜的拍手。紧紧揪起的心松了一松。
  李南蹙眉问道:“父皇,可需儿臣带她们过去?”
  “我带她们去。”李严走出御书房,回头朝李南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放心。
  李南挠了挠脑袋,哪里还能放下心来。他刚才都看出李乐有问题,不信李严没看出来,可是李严还同意了李乐三女的请求,还亲自带去。
  过了近半个时辰,李严表情凝重返回,令宫人退下并将门紧闭。
  “父皇,如何?”
  李严目光渐渐黯淡,面露倦色,轻轻点点头,“我已派人盯住李乐。”
  李严原本对李乐还抱着一点点的希望,在进了天碗作坊之后,她不停的问大工匠,在向李严提出天天都能进来瞧看制作被拒绝,就做可怜样呜呜大哭。
  只有五岁的小女子,真哭还是假哭,李严一眼就能看出。
  李严对李乐一直不薄,打算把她养到成年,找个一般的好人家嫁了就算了。
  谁知,李乐不知信了谁的话,投靠了哪一方势力,竟然要背叛他。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是有一天,子要食虎,虎该如何?
  李南担忧道:“父皇,李乐进了作坊,这一次是看到了天碗制作的进度,下一次再去就不知会干什么事?”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李南有些赌气的道:“我要告诉我姑。您不听她的话,把不相干的人放了进去,可能导致泄密。”
  李严想到小表妹,就想到了她说过的天碗能带来巨银,如今离一个月期限还有十天,忍不住心情大好,微笑道:“我是要告诉你姑姑。”
  “您不怕我姑生气?”
  “怕。你帮我说说好话。可好?”
  李南有些抱怨道:“唉,我姑好几天没进宫来瞧我。”
  他可是听老乌说了,徐清林父子不在的这些天,云义黎天天往徐府跑,有时徐淼淼也去云府。
  照这个架势,云义黎说不定就成为他姑夫了。
  他真的不想叫一个骗子做姑夫。
  “皇宫不是小梨村。你姑姑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子,想来是怕来得勤了太招摇,再者是怕耽误你的学业。”
  “您不想让姑姑去天碗作坊瞧瞧?”
  “你姑不是说过吗,只需将当日制作出来品质最好的天碗送去给她瞧瞧,她提出建议回复就行了。”李严停顿一下,笑着提醒道:“你要是很想见淼淼,明个你以丽荣的名义请她去东宫,不就得了。”
  李南惊喜道:“对啊。我这个笨脑子,怎么没想到这个法子。”
  次日,徐淼淼原本是约了云义黎去长安书院看看书院分给他的院子,得了东宫太子妃传召,便改去了东宫。
  海丽荣怀孕快三个月,竟是有些显怀了。她的气色非常好,能看出最近与李南相处的不错。
  徐淼淼到时,李南还在上早朝。海丽荣陪着她说了一会话,带她去御花园。
  宫里的妃嫔与派人盯着东宫的动静,得知徐淼淼入宫,都以为她要去天碗作坊走一圈,就等着她进去之后,立刻向李严提出她们也要进去。
  岂料徐淼淼与海丽荣在御花园一玩就是近一个时辰,而后李南、流云也过去了。
  “姑,你算算有多少天没来瞧看你侄子我了?”
  “不就六、七天吗?看你这个样子,还以为我一年没来了呢。”
  “姑,我是想给你说几件好事。”
  “说吧。不但我,你师父、你媳妇都竖着耳朵听呢。”
  “我把酒楼卖了,卖了五千,黄金,听好了是黄金。”
  徐淼淼惊诧问道:“这才几天的功夫,就又涨了千两黄金?”
  李南得意的哈哈大笑,笑够了方在三女好奇的目光中道:“是。我拒绝了买主三回,买主自动提价千两黄金。”
  流云问道:“你把谁给坑了?难道是吕文杰?”
  “当然不是我的吕先生。买主另有其人。”
  徐淼淼摇摇头道:“这人也够傻的,你那个酒楼我去过了,真是不值这么多黄金。”
  海丽荣咬牙切齿的问道:“白步海?”
  李南一字一句的道:“宁之晃!”
  海丽荣瞪眼问道:“就是那个为了制造天碗跟工部尚书张晖得头破血流的宁之晃?”
  两个尚书打了一架,最后几乎人人能制造天碗,这架打得实在太不值了,被长安的人笑掉大牙。
  李南点点头,“没错。就是他。”
  徐淼淼笑道:“原来是大唐国的财神爷户部尚书。他是人傻银钱多,你坑他就坑吧。”
  “对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来,我赚了银钱,分你们三个点一起花花。”李南从怀里取出三个信封,将最厚的交给了徐淼淼,其次厚的交给了流云,最薄的自是交给了海丽荣。
  他终于等到这一天,挣到很多的银钱给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花了。
  海丽荣异常欢喜,喜滋滋的嘴都合不拢,道:“姑,你以后天天都来,这样我能沾你的光天天得太子的银票。”
  流云跟着笑道:“淼淼,我以后能不能成为长安第一富,可就指着你天天来东宫了。”
  徐淼淼嘻嘻笑着把信封收起来,问道:“小南南,财神爷名下的酒楼肯定很多,为何非得买你的酒楼?”
  “他对我说的原话是……”李南清了清嗓子,模仿宁之晃的语气,“俺家里的长辈喜欢吃酒楼的饭菜,俺要买下酒楼是为了孝敬长辈。”
  海丽荣咯咯的娇笑。流云的笑点比较低,也跟着呵呵笑。
  徐淼淼不太相信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问道:“是吗?”
  “我派人去打听,真实原因是:我的酒楼用的掌柜原是军队的军官,掌柜只给军队的家族定包间,别人来了一律没有,统统坐到大厅去。宁之晃请白步海去酒楼吃饭,明明有包间也坐不进去,宁之晃丢了面子,跟掌柜的大吵了一架,扬言买下酒楼,第一个就把掌柜的辞掉!”
  流云轻轻摇头道:“这个财神爷脾气可真大。气大伤身,这样可不好。”
  海丽荣恍然大悟般道:“难怪他跟张晖当着父皇与你的面打起来。”
  徐淼淼挑眉问道:“你那个掌柜呢?”
  “姑,我就想问问您,需不需要用人,这个掌柜行不行?”
  流云故意道:“难怪你急着见淼淼,原来是要把酒楼的掌柜推荐给她。”
  “不是。我是真想我姑。我想得天天饭都少吃一碗。”
  海丽荣立刻拆台道:“你昨个晚上还吃了满满的三碗。”
  李南望着流云、海丽荣,坏笑了笑,摊开双手,“好,我坦白。我见姑除了推荐这个招财神爷的掌柜,还有几件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听听就听吧。”
  海丽荣便跟素云笑道:“师父,反正咱们也没事,那就听听。”
  “姑,您还记得,前阵子爷爷家把人工湖夷为平地变成练武场,下人在拆湖中央的亭子时,发现地下三丈深有一条很长不知通向何处的密道?”
  徐府的下人发现了这个密道,还好奇下了密道,走了百丈都不见出口,又往前走了走,发现有三个岔口通往三个方向。看样子前面还很远很远,都不敢往前走了。
  下人禀报给管家乔伯,徐淼淼得知后与徐清林商议之后令下人守住密道口,而后直接报到皇宫。
  徐清林去祖籍迁魂之前还在琢磨地道三个岔口到底是通向何处。
  徐淼淼给了李南一个白眼,“我以为你忘记了呢?”
  “我没有忘记。此事父皇派御林军去查,父皇也是昨个才告诉我答案。你们查密道最终是通向何处?”
  海丽荣与流云异口同声的:“皇宫、城外?”
  两女都知道徐府原来的主人是马贵妃的生父的府邸。
  她们猜测马贵妃在生前肯定是利用密道时常从皇宫回到徐府见亲人。
  李南点点头道:“三条岔口。你们才猜中了两条,还有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