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镇宅悍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话音一落,便听见厅外有人声传来,遂笑道:“呀,夫人来了,想是□□着三少夫人呢。”
  萧如初忙站起来,便见几名丫鬟簇拥着一位妇人进厅来,说是夫人,柳氏的年纪却并不大,许是保养得宜,看上去竟如同二三十岁的妇人一般,只是略显富态些,面容也和善,见了萧如初,便笑着道:“方才还在想着你几时过来。”
  萧如初连忙告罪道:“让夫人久等了,原是我的错。”
  “不急不急,”柳氏笑眯眯的,又问道:“可去了老太太那里不曾?”
  萧如初微微垂了眼,怯生生道:“还不曾,只想着东跨院近些,便先来夫人这里请安了。”
  “好好,瞧着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柳氏上下打量着她,面上的笑容愈发和善了,又关切问道:“来了府中,可还习惯?”
  萧如初温声答道:“多谢夫人惦念,一切都好。”
  柳氏又笑问:“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伺候得可还尽心?若有不得当之处,千万要同我说,这些奴才婢子们,若是一个没管好,便能欺到主子们头上去了,该打该罚,你只管教训便是。”
  她说着,又好似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一旁的丫鬟道:“绿梅,明清苑里头,是哪些人在伺候?”
  那名叫绿梅的丫鬟听罢,便恭声回道:“回夫人,都是在三少爷跟前伺候的老人了,一个叫疏桐,一个叫吹绿的,还有一个李嬷嬷,另外便是三少夫人带来的两名贴身丫鬟了。”
  “人可是少了些?”柳氏微微皱起眉来:“如今怀瑾也算是正经成了家的,这三个人确是少了,两个嫩丫头片子,一个老嬷嬷,如何能经得起事?若是人手不够,到底还是委屈了如初。”
  绿梅回道:“夫人说得是,前些日子我也去正房院儿那边问了,三少爷这边是该再拨几个人过来才是,只是正房院儿那边回复,说是如今各房的院子里都不够人,待过些日子,府里招了新人,教管妥当了再给明清苑拨过去。”
  萧如初连忙道:“多谢夫人费心了,明清苑倒也没有什么要忙的,人手想是能够用,若是给大家添了麻烦,如初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听了这话,柳氏便笑了,拍了拍她的手,道:“果然是个懂事的孩子,不过你来了我们唐府,断然不会短了你的,该有的,一桩桩一样样,都会照着份例来,绝不会有偏颇,谁敢欺你,只管与我说道便是。”
  萧如初忙应下了,谢不绝口,柳氏又道:“不过有一桩事情,你可要放在心上。”
  正题终于来了,萧如初打起精神,温顺应道:“夫人请讲。”
  柳氏问道:“在家中时,可识得字?”
  “粗识几个。”
  “那便妥了,”柳氏笑道:“我唐府这一家子,根深树茂,往上数数,祖辈上也是出过大官大贾的,到了如今,老爷当家,虽然不敢自夸大富大贵,光宗耀祖,但是养着这一家子人,倒也还过得去,人一多,这事情也就多了,唐府门风颇严,有祖上传下的家训,要仔细遵守才是,平日里谨慎言行,三从四德,这是必不可少的,想来你从前在家中也是学过,我也就不多说了。”
  说到这里,她便对一旁的绿梅道:“去取家训来。”
  绿梅应了,不一时,便回转来,身后跟了两名丫鬟,手中各捧着两卷书,每卷足有一指厚,边缘还泛着新鲜的灰白色,想是刚印出来不久的。
  柳氏见了,便吩咐道:“过一会子,给送去明清苑里去。”
  两个丫鬟应下了,柳氏正欲再说话,却听厅前有一名丫鬟进来,通禀道:“二少夫人同二少爷过来了。”
  萧如初注意到柳氏只是微微颔首,并没有说话,端起一旁的茶盏,喝了一口,绿梅这才便道:“请二少夫人和二少爷过来罢。”


第4章 
  萧如初原本坐在柳氏下首,听得这话,便立刻站起身来,往旁边让了让,柳氏见了,倒也没多说什么,门口便有几名小丫鬟,簇拥着两人进来了。
  左边是一名身着牙色衣袍的男子,中等身材,只是神色有些不大好看,面色蜡黄,耷拉着一张脸,眼角下垂,显是一副酒色过度了的模样,他先是掀起眼皮子在屋子里兜了一圈儿,目光一一扫过那些青葱儿似的丫鬟们,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萧如初身上,上下那么一溜,眼珠子都亮起来了,连脚下的步伐都加快了些许。
  他面上带上了笑:“夫人安好,这是哪家的妹妹?倒像个生面孔,从前没见过的。”
  男子话音一落,身旁的女子便偷偷拽了一下他衣裳,恨铁不成钢地压低声音道:“什么妹妹妹妹的,这是你弟媳妇儿!别闹笑话了。”
  霎时间,整个小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似的,无比尴尬,即便是不认识,萧如初梳得也是出了阁的发髻,又是这个时辰出现在东跨院,很显然,长了眼睛的都知道她的身份。
  不过,普天之下,没长眼睛,又或者眼睛长在后脑勺的,也不算少见,萧如初垂了眼,像是没听到那几句一般,向两人见了礼。
  唐怀瑛悻悻然撇了一下嘴,不耐地扯回自己的衣裳,抱怨道:“我这不是昨天没在府中么?”
  谢氏抽了抽嘴角,她的模样生得不错,柳眉杏眼樱桃口,算是典型的美人胚子了,只是不知怎么,眉梢眼角总是透出一点令人不大舒服的神色来,或许是因为太瘦的缘故,下颔削尖,看人时总是不自觉地微微扬起,她先是向柳氏行了礼,曼声道:“夫人安好。”
  柳氏没吱声,她也并不在意,转过来,这才对萧如初道:“弟妹来得好早,本以为在路上能遇见你呢,特地绕去明清苑那边过来,谁成想,这瞅了半路,也没见着人影。”
  萧如初微微笑道:“倒叫二嫂费心了,因我对府中不太熟悉,怕误了时辰,故而来得早些。”
  她答得滴水不漏,谢氏只得道:“那弟妹可要多多留意了,这宅子大得很,弟妹想是从前没见过的,可别走错了门,三弟如今不在府中,引人说道可就不好了。”
  她说罢,还笑了两声,只听哐当一声,一旁传来茶盏瓷器碰撞的声响,柳氏的脸色沉了下来,望着她道:“说得什么混账话?!嘴上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是能说的?平日里的教养都到狗肚子去了?”
  谢氏闭了嘴,没再出声儿了,唐怀瑛不耐烦地皱了皱眉,怨责她道:“赶紧闭嘴吧你,怎么事儿那么多,叽歪个没完,还得去老太太那里请安呢。”
  萧如初自始至终没有说过话,眼看着谢氏挨了柳氏的骂,又受了丈夫的责难,之前的气焰便如同被一瓢水泼了似的,噗嗤一下全没了。
  柳氏又随手点了几名丫鬟,皆是谢氏带过来的,拧着眉道:“都挤在我屋子里做什么?还有没有规矩了?来给我请个安,难不成还是一路给抬着过来的?”
  那几名被点了的丫鬟,忙不迭退了出去,谢氏忍了气,还是一言不发,柳氏这才像是舒坦了,端起茶盏又喝了一口,厅里气氛沉闷,侍立的丫鬟们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恰巧门外又来通禀,说是大少爷和大少夫人过来了。
  柳氏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对萧如初道:“来的是你大哥和大嫂嫂,昨日你拜堂时,他们也在的。”
  只这一句便把二房给比了下去,萧如初忙应了,见有一人从门外进来,许是丫鬟婆子们都留在厅外面了,倒是看着没有多大的排场架子,那女子着了一件玫红的衣裳,面上笑吟吟的,手中托着一个檀木漆雕小盘,鹅蛋脸,眉如点翠,眼睛有神,看上去是个爽利的性子,见了柳氏先是笑道:“给娘亲请安了,娘亲安好。”
  柳氏脸上露出一个笑来,连声道:“好好。”
  过了一会,才有一名男子慢腾腾地从门口进来,这便是唐府的长子,唐怀瑢了,他的身材与唐怀瑛差不多,只是要更加富态些许,看上去有些文弱,萧如初粗略扫了一眼,便知道此人是柳氏所出,两人长得有三四分像。
  至此,唐府的四位兄弟她见了三个,荒唐的是,她还没见着她的夫君,也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见着,萧如初百无聊赖地想着。
  唐怀瑢的妻子杨氏显然与柳氏十分亲昵,问了安之后,便将手中的檀木漆雕小盘奉过去,笑道:“这是昨儿个,庄子里送了茶叶过来,乃是今年头一批明前茶,今年初春少雨,这明前茶比去年的要好,想是娘亲素日里忙,没空想这个,我见着便立刻挑出一些,给娘亲送来尝一尝。”
  柳氏十分高兴,道:“你有心了,可不是么,最近忙怀瑾的婚事,老太太身子又不爽利,倒是听说庄子送茶叶来的事,只不过一直没空出来。”
  杨氏笑吟吟道:“娘亲先试一试,等来日,我娘家有表哥从西湖回来,也特意去了信,请他带一些好茶叶,到时候送来给娘亲。”
  柳氏听了,夸赞她几句有孝心,两人又亲亲热热地说起旁的话来,萧如初便注意到旁边的谢氏一脸漠然,仿佛跟没听到似的,反倒是唐怀瑛皱着眉看了她好几眼,似乎是在暗示着什么,然而谢氏只顾着低头喝茶,岿然不动。
  杨氏与柳氏说完,这才将目光转向萧如初,亲热地笑道:“三弟真是好福气,三弟妹长得这样标致,今日一见,只怕我以后都不敢出门了。”
  柳氏奇道:“怎么不敢出门?”
  “自个儿丑呀,”杨氏掩唇笑起来。
  柳氏忍不住笑着嗔道:“就你这张嘴最能说。”
  这婆媳俩一唱一和,萧如初只好微微垂下头,仿佛是被说得害羞了,眼睛瞥见对面的谢氏面上露出一个冷笑来,转瞬即逝。
  唐怀瑢自打进了屋,除了问过安,就没再怎么说过话,端着茶盏坐在一旁,专心致志地喝茶,那厢杨氏笑完了,见他这般模样,便嗔怪道:“你是特意来喝茶的么?倒是说几句话呀。”
  唐怀瑢慢吞吞地放下茶盏,想了一会,才道:“爹今日是去了商行么?”
  柳氏答道:“可不是,这几日因为怀瑾的婚事,忙得连茶都喝不上几口,昨日总算办妥了,听说商行那边出了急事,要去淮州一趟,你爹今日一大早天没亮便急匆匆地去了,走的水路,想是要小半月才能回转了。”
  杨氏眉头蹙起,忧心忡忡:“爹不是向来坐不得船么?”
  “有什么法子,劝他换个人去,也不听,”柳氏叹息一声道:“养着这一大家子,老爷总要拼命才行,你们呀,一个个的,都该让他省省心才是。”
  她说着,手指将众人一一点过去,又道:“旁的不说,前阵儿西城布庄的事情,惹出来之后,可把老爷气得几天没吃下饭,在书房里呆了几宿,你们倘若有孝心,就该好好管束自己才是正经,免得出了事,叫老爷给你们兜底儿。”
  她话中明显意有所指,萧如初微微抬起头来,只见谢氏憋得脸都青了,想说什么,到底还是没说出来,反倒是一旁的唐怀瑛想说什么,被她悄悄拽了一把,话又咽了回去。
  杨氏温顺道:“娘亲说得是,我们妇道人家,也不懂店铺庄子里的事情,那都是男人们管的,只愿一家子后宅院儿里和和气气,不教爹与娘亲操心罢了。”
  柳氏满意地点点头:“你向来是个懂事的孩子。”
  这句话一出,萧如初便瞟见谢氏的脸色又更青了,只得以喝茶的动作掩饰,看是眼看着,那茶从头到尾半点都没沾着,怕是喝不下去了。
  柳氏与杨氏又是好一阵说道,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婆媳和睦,厅里眼看都没人插得上话的,说完孙辈说杂事,有茶奉来,她们也不嫌口干,聊到了日上树梢,阳光从外面照进厅里地方上,青砖亮堂堂的,想是平日里擦洗得勤快,跟一面铜镜也似。
  柳氏这才意犹未尽地止住了话头,道:“人都齐了没,想来正院儿那边老太太也起了,我们这便过去罢。”
  绿梅在一边回禀道:“正院儿那边已经起了,四少爷和五少爷还没过来。”
  柳氏的眉头皱了起来,道:“怀琛今日是头一遭去书院,老爷与我说过的,倒不必管他,怀瑜又是怎么个回事?”
  她说着,语气也不太和气了,隐怒道:“今儿十五,他平常懒散不来我这倒也罢了,管不了他,如今老爷不在府中,初一十五他都不过来了?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嫡母了?”
  萧如初忽然就想起路上遇着唐怀瑜时,他说的那一句话来,犹豫再三,还是低声开口道:“夫人,我路上过来时,曾经遇见了四弟。”
  “你遇见了他?”杨氏满脸讶异道:“在哪里?”
  一时间厅中众人的目光立刻望了过来,意味不明,萧如初没有回望过去,只是看着柳氏,温声道:“如初对府中不甚熟悉,在哪儿也记不得了,只记得是在游廊转角后,再走一段路有一棵大桂树,一抬眼便能瞧见东跨院的房顶。”
  她当然不是在这个地方遇见的唐怀瑜,只是她猜测,这一路必然是往前院去的,而她真正遇到唐怀瑜的地方,还要往自己院子那边靠近些。


第5章 
  萧如初故意含糊了具体位置,众人也是无语,东跨院的房顶这么亮堂,隔老远就能见着,但是有大桂木的地方,显然就是往前院去的垂花门附近了。
  柳氏缓和了神色,道:“他与你说了什么?”
  萧如初露出一个怯生生的笑,柔顺答道:“我与四弟问过好,又问他是不是也去给夫人请安,他没说话。”
  柳氏疑惑道:“没说话?”
  “是呢,”萧如初道:“我瞧着他脸色苍白,脚步虚浮,倒像是得了病一般,冲我摆了一下手,便往前边去了。”
  柳氏皱了一下眉,正欲说什么,却听有丫鬟来回道:“四少爷方才遣了人来,说是得了急病,一大早出府瞧病去了,今日便来不了东跨院请安了,请夫人不要怪罪。”
  “他都这样了,我哪里敢怪罪?”柳氏即便是忍着气也只得揭过这一茬,叹了一口气道:“罢了,既然如此,就我们几个一道去吧,别误了时辰。”
  她说着,便站起身来,杨氏连忙过去扶着她,一行人便跟着她出了厅,杨氏与柳氏打头,后面跟着唐怀瑢,再往后便是唐怀瑛与谢氏夫妇,萧如初带着玉缀走在最后头,被一群丫鬟婆子们簇拥着,浩浩荡荡地出了东跨院。
  没走几步,萧如初便听见柳氏的声音从前边传来:“如初,如初你过来这里。”
  萧如初心里正琢磨着事儿,不免有些走神,一旁的玉缀连忙凑到她身侧提醒道:“小姐,夫人叫您呢。”
  萧如初便稍稍加快了脚步,越过唐怀瑛夫妇,走到柳氏身旁,温声道:“夫人。”
  柳氏挽了她的手,和善笑道:“你是怀瑾的新婚妻子,头一回见老太太,老太太她向来疼怀瑾,总念叨着怀瑾还没成家,如今她见了你,该是高兴着呢,你也不必拘束,就拿这里,当你自己家便好。”
  萧如初眉目微转,轻轻一笑,道:“夫人说的话,如初都记下了。”
  柳氏笑容慈和,又拍了拍她的手背,一行人顺着游廊走到底,右边便是一座大院儿,与东跨院一般,也是琉璃瓦顶,只不过要较东跨院更为正式气派了,门口的垂手而立的小厮见了,便立刻进去通报,不多时,有几名穿红着绿的丫鬟们迎了出来。
  将一行人引进了院子,正面是几间小厅,两旁是东西厢房,皆是修饰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小厅门口挂着金丝绞成的鸟架子,一只毛色鲜艳的大鹦鹉正立在上头,歪着脖子冲众人左瞅右瞅,最后伸着脖子连声叫道:“请安的来了,请安的来了!”
  声音粗嘎,嗓门又大,震得人耳朵疼,后面的唐怀瑛呿了一声,笑骂道:“你这傻鸟,再瞎叫嚷,我拿你煮了下酒来吃!”
  闻言,谢氏白了他一眼,娇声道:“那可是老太太的心肝儿,比你娇贵着呢。”
  柳氏带着一些人,鱼贯入了小厅内,正见着一名身材高挑的丫鬟过来,见了礼,又道:“老太太正在吩咐事儿,还请夫人与几位少爷少夫人稍待片刻。”
  柳氏没有话说,几人便在厅中入了座,萧如初往下首坐了,杨氏见了,便极力劝她往上坐,甚至将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十分殷切。
  萧如初自然不敢受,推让片刻,到底还是没有坐过去,杨氏便只能作罢,才不一时,便有两名丫鬟打起帘子,另有两名小丫鬟搀着一位老太太进了小厅。
  老太太身着深黛色的软缎衣裳,上边绣着耄耋富贵花样,两鬓斑白,面上两道深刻的法令纹,瞧着精神气倒不错,步伐走动间,也还自如,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头上插着几支镶翠玉寿星鎏金银簪,众人见了,连忙站起身来,向她问安。
  老太太点点头,往上座坐了,这才道:“怎么今儿凑到一起来了?”
  柳氏笑道:“也确是巧,因如初在我那处坐了一会子,怀瑢和怀瑛便前后脚过来了,索性便一同来了老太太这里,也免得您费神。”
  老太太点头,一旁便有丫鬟奉了茶盏到萧如初跟前来,萧如初连忙接了,又躬身奉给老太太,垂着头,轻声道:“如初给老太太请安了。”
  老太太却并没有伸手接,只是盯着她看了许久,她不接,萧如初自然也不能抬起头来,所幸她从前在萧府,什么难堪尴尬的场面没见过,嫡母嫡姊的刻意刁难,比这更一言难尽的多了去了,没有什么受不起的。
  终于,精致的漆雕小盘上的茶盏微微颤抖了一下,萧如初手酸了,老太太这才慢腾腾地接了茶盏,两道法令纹动了动,道:“你今年多大了?”
  萧如初心里笑了一下,恭敬答道:“年底大雪那一日,刚满十七岁。”
  “年纪还是有些轻了,瞧着经不得事。”老太太言简意赅地评判了一句。
  一旁的谢氏轻声笑道:“听说原本定的是她的姊姊,后来才换的,倘若是那一位,倒仿佛要更合老太太的心意一些。”
  柳氏不悦地看了她一眼,暗骂她多嘴,又连忙道:“老夫人,我拿了高人给的生辰八字,对照着整个洛京的适龄女儿一一核过了,唯有萧家的两位女儿最合适,原先定的确实是萧家的嫡女,只不过后来听说她已经定下了亲事,这才又换的。”
  听了这番解释,老太太的神色和缓了些,道:“那也便罢了,总归是没得挑的,只怕年纪轻了,定不下性子来。”
  柳氏笑容满面道:“老太太过虑了,我瞧着,如初是个温柔懂事的。”
  萧如初心中微微打了一个突,还没反应过来,便见老太太看向她,道:“既然如此,那我也直说了。”
  萧如初勉力定下心神,道:“老太太请讲。”
  “你仔细听好,”老太太放下茶盏,面上的法令纹显得她十分严肃,道:“你既然嫁给了怀瑾,进得我们唐府来,有些事情,我便也直接与你说了,他年前跟着去行商,途中恰逢匪盗,商队遇难,怀瑾也不知下落,侥幸逃回的仆从也无有见过他的,此事想必你也知道了。”
  萧如初点点头,她当然知道,唐高旭作为洛京首屈一指的大商贾,本就十分引人关注,唐府三少爷行商遇难,半路失踪,几乎在几天之内便传遍了整个洛京的大街小巷,更遑论家中也经营商事的萧府了。
  老太太道:“老身请归元山的高人算了一卦,若要怀瑾平安回来,必然要一门亲事来冲一冲喜,这才找上了你们萧家,你也能踏入我唐府的门来。”
  “既然你进了唐府的门,府中的规矩,我就不必多说了,自有人教给你。”
  她说着,顿了顿,喝了一口茶,一旁的柳氏适时接了话,笑道:“如初今晨去我那里,我便说与她听了,府中规矩,家训一概事宜,皆会事无巨细,一一教导的,还请老太太放心才是。”
  “你这样说,我也放了心,”老太太放下茶盏,又对萧如初道:“这我也不管了,还有一桩,顶顶重要的,你即便是吃不上饭,也要给我做好。”
  “每日晨起,必要焚香诵经,初一十五,去大悲寺上香,这是必不可少的,”老太太顿了顿,道:“今日便罢了,我另派了人去,不过你须得记着,上香这事可万万不能疏忽了,这关系着唐府的运数,稍后你去佛堂,自然有人给你经书,须得日日抄写,每日酉时,将当日抄好的经书送去佛堂安放,为唐府与怀瑾祈福。”
  这话说得不容置疑,萧如初垂着头,温声应道:“是,如初记下了。”
  “嗯,”老太太摆摆手:“旁的我也不多说了,平日里要谨慎言行,若有不得当的地方,犯了唐府的规矩,你也别怪老身不疼你。”
  萧如初心中冷笑一声,语气却仍旧是怯生生的:“是,老太太的训诫,如初定然时时刻刻谨记于心,不敢或忘。”
  老太太的话,这才算是训完了,萧如初退到一旁坐下,老太太扫了众人一眼,道:“还有一桩事情,前阵儿因着府里忙不过来,今儿得空,人恰巧也来得差不多了,我就说了。”
  她说着,道:“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各个院子也该修整修整了,我想着西跨院没人,又离得正房近,不如便腾出来,收拾一番,建个凉阁,供宣冲宣贺他们读书用,你们瞧着如何。”
  老太太发了话,虽说看着是问他们的意见,实则早已经定了主意,这时候谁敢说半个不字?
  柳氏笑道:“这怕又是那几个混猴子提议的罢?我瞧着倒也不错,他们几个,从学堂回来便撒了欢似的,书斋也不爱去,只说那里鸟叫声成天见儿惹人烦,看不进去半个字儿,西跨院确实是清静些,又离得老太太近,得了闲还能瞧一瞧他们。”
  杨氏也连声附和,老太太面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谢氏眼睛一转,想起一桩事来,趁着她高兴,笑眯眯凑过去道:“老太太,既然趁着修整院子,我便想提一提了。”
  “你说。”老太太和蔼道。
  谢氏笑道:“兮悦如今也有十四,过了今年年关便是及笄的姑娘了,也该挪出去才是,我看西厢这边还有个听松园,空着也是空着,不如便腾给她。”
  一旁的唐怀瑛也笑着帮腔道:“好奶奶,正是这样呢,宣冲绮华他们几个年纪也大了,住一个院儿也多有不便,西厢的院子既然空着,也是实在是浪费了,正好兮悦明年及笄,该挪院儿了才是。”
  他话音刚落,萧如初便听见杨氏笑了一声,意味不明:“甭说一个听松园,就是再来三个,你们也挤不下。”
  气氛霎时就冷了下来。


第6章 
  谢氏的语气不悦道:“你这是什么话?难不成要等兮悦出阁的时候,再挪院儿?”
  “我可没这样说,”杨氏眼皮子一抬,笑道:“修一个院儿,可是好大一笔花费呢。”
  谢氏冷笑道:“这花费又不必你来出,老太太自有主意,兮悦如今要挪院儿,你一个伯母说这话未免也太过诛心了。”
  杨氏却道:“虽说如此,难不成是你来出?便是府里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谢氏柳眉一皱:“你——”
  “好了!”老太太把茶盏一放,面上的法令纹显得她极其严肃,语气不太好地道:“吵什么吵?就这么点子事?各个都是有主意的,不如你们自己张罗去?”
  老太太一发话,众人顿时噤声,老太太又道:“既然你们抓着这一点不放,那就各人的院子各人修,谁也甭说话了,兮悦挪院儿的事情,等来日及笄了再说。”
  柳氏瞪了两人一眼,连忙道:“老太太说得有道理,那就按您说得来,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您可别气坏了身子。”
  老太太喝了一口茶,摆了摆手,没好气道:“这事儿就交给你办了,让他们折腾去,都别挤在我这了,我头疼得紧。”
  闻言,柳氏面上一喜,于是谢氏的脸又青了,唐怀瑛瞪了她一眼,一甩袖子,转身便走,经过萧如初时,还听见他低声骂了谢氏一句:“蠢货。”
  一行人又各自散去,待出了正房院儿,萧如初便想起来老太太交代要去一趟佛堂,又请了一名丫鬟带路,往前院去了。
  没走几步,便听见谢氏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弟妹留步。”
  萧如初停了脚步,转身果然见谢氏正缓步过来,挑了挑眉,问道:“弟妹这是去哪儿?”
  萧如初浅浅一笑,回答:“正要去佛堂拿老太太吩咐的经书呢。”
  “原来如此,”谢氏拿着绢子的手轻巧掩了唇,也不知是不是在笑。
  萧如初不以为意,只是问道:“二嫂嫂有事么?”
  谢氏放下手,答道:“我正准备回院儿,可巧见着你,便顺便知会你一声,明清苑也没有修整呢,原本倒不必你来操心的,按例来算,府中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派人修整,谁成想……”她说着叹了一口气,语气忧心道:“这回老太太可是恼了,大房也真是……”
  她没把话说完,便又笑了一声道:“我也只是与你说一声,让你有个准备罢了,咱们院儿隔得不远,弟妹若是无聊了,有什么知心话儿,也可以同我说一说。”
  萧如初自然是应下,谢氏这才施施然往西厢院子的方向去了,前边的丫鬟细声细气地问道:“三少夫人,我们还走么?”
  萧如初点头道:“劳烦你带路了。”
  “三少夫人客气,这是奴婢该做的事情。”
  佛堂不在后院,而是在唐府前后院之间的花园中,需得过了垂花门,从花园中穿过,往左走一段路程,才是佛堂,果然有丫鬟等着了,见萧如初过来,便取了厚厚几沓佛经交给她,又道:“老太太交代了,经书须得每日念诵十遍,日日抄写,每日酉时前将抄写好的佛经送过来佛堂安放,还请三少夫人不要忘记了。”
  萧如初道过谢,那丫鬟见她神态谦和,便有些不忍,又压低声音提醒道:“虽说老太太没有说要抄几页,不过三少夫人每日送过来的佛经,务必不要少于五页,否则上头查究起来,奴婢也做不了主的。”
  萧如初听罢,讶异地看了她一眼,笑着问道:“多谢你提醒了,你叫什么名字?”
  那丫鬟答道:“奴婢名叫白雀。”
  回去的路上,萧如初随手翻了翻那些经书,发现都是一些极其常见的佛经,比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楞严经》这一类的,她将经书合上,玉缀问道:“小姐,我们现在回明清苑么?”
  “回吧。”
  来时萧如初记了路,回去便把那丫鬟打发走了,待两人又走了小半刻钟,这才看见了明清苑的宅门,此时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待萧如初与玉缀进了门,便听院子里传来争执吵嚷的声音,萧如初听着,其中一个是玉露,另一个声音脆生生的,又有些尖细,她没听过的。
  玉缀微微皱了眉,低声道:“大白天的这样吵嚷,还有没有规矩了。”
  她说着,正欲进院,却被萧如初拉住了,两人站在外墙根下听了起来,只听玉露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