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乖,叫夫君-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 都过去了。”他低喃一句; 抬头看她,“听闻邵恪之去塞北前向父皇求娶你,还以自己的项上人头下了赌约,他对你倒是势在必得。”
  
  漪宁听不出他话中之意,只静静望着他; 一语不发。
  
  岑璋见此不由笑了:“放心吧; 我不会对他如何; 也不会对你如何。你心既不在我身上; 我也不会逼你,如此闹得你我二人皆不愉快,父皇母后也要为我们忧心。阿宁,你喜欢邵恪之; 太子哥哥祝你幸福。”
  
  漪宁微怔; 依旧没有说话,似乎在思考他这些话的真假。
  
  岑璋道:“父皇母后说要为我另选太子妃; 我同意了。”
  
  另选太子妃; 这个事她怎么不知道?不过看样子应该是真的了,漪宁不免松了口气。
  
  “太子哥哥能想通自然是好的,阿宁会一直把你当哥哥敬重的。”她十分认真看着他。
  
  岑璋下意识抬手想摸摸她的脑袋; 却又在半空顿住,讪讪收回手,面上挂着和煦的笑:“如今朝堂不稳,陈贵妃虽然没了,但丞相陈鼎在朝中的威望还在,父皇仍不能有丝毫懈怠,我既然身在储君之位,自当为父皇分忧,不该只沉浸于儿女私情。”
  
  漪宁松了口气:“太子哥哥能如此想便是最好的了,听闻你最近忙于政务,很多事情都处理的极好,阿宁也替你开心。”
  
  两人又聊了两句,到底回不到当初的情分了,漪宁借口身体困乏,向岑璋请辞。
  
  岑璋也有政务在身,一时间各奔东西。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漪宁在椒房殿都很少见到岑璋的人,只偶尔遇见,他也是匆匆向皇后请了安,略坐片刻便离开了。
  
  皇后看他上进,自是觉得十分欣慰。
  
  转眼间彻底入了寒冬,大雪一场又一场地落下,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年的没个冬季都格外寒冷些。
  
  漪宁的落樱阁早早烧起了地龙,屋子里暖烘烘的,她便整日待在自己的寝殿里,鲜少外出。
  
  进了腊月,马上便是年关,阖宫上上下下早已为了筹备年事忙作一团。而就在这个档口,太后素来健朗的身子却突然偶感风寒,一下子病倒了。
  
  太后身子强健,早些年四处奔走,本是鲜少生病的,谁知这一次风寒却是来势汹汹,丝毫不见好的迹象。
  
  漪宁对此十分忧心,便每每得了空便去长乐宫侍疾,二公主和三公主也都在此。
  
  自打岑锦瑶与霍行胤有了婚约,她整个人明显比往日精神多了,平日说话时也总能挂些笑意,虽然浅淡无痕,但总比以往性子冷冷清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强些。
  
  不过陈贵妃一走,她身为其女要守孝三年,与霍行胤的婚约倒也不能操之过急,从须过了孝期才好。
  
  霍行胤被顺熙帝罢了武教先生一职,又因这三年不能成亲,便也向顺熙帝讨了旨意,去往塞北打仗去了。
  
  对此漪宁的心里自然是欣慰的,霍家兄弟皆是武将,霍行度早些年便战功赫赫自不必说,霍行胤此人也是智勇双全,武艺高强。如若邵哥哥有这二人的陪伴,想来也是如虎添翼,没准儿能早早的打完胜仗也说不准。
  
  想到这个,她又不免有些担忧,听说这段日子塞北的战事吃紧,邵哥哥许久没写书信给她了,倒让她心上十分挂念,眉宇间总挂着些许愁容。
  
  长乐宫,太后随意倚在软榻的迎枕上,旁边围着三个孙女儿,锦玉不时哄着老人家开开心心地笑,锦瑶本就话不多太后早习惯了,但见漪宁最近也鲜少说话,她倒有些意外,随后也便明白了,不由拍了拍她的手:“塞北大将如云,想来战事总能很快平息的。”
  
  漪宁闻此笑笑:“正是呢,皇祖母的病要快快好起来才是。”
  
  太后拿帕子掩唇咳了几声,神色随之暗淡几分,对着三人摆摆手:“我也乏了,你们姊妹三个跪安吧,容我这老婆子休息片刻。”
  
  漪宁却不想走:“那阿宁在这儿侍奉皇祖母睡下。”
  
  太后却摇了摇头:“不必了,知道你孝顺,我这儿有玉嬷嬷伺候也就行了,外头冷,回去的时候记得把氅衣披上,手炉也捧在掌心。”
  
  漪宁不好拒绝,只得随着岑锦瑶和岑锦玉离开。
  
  出了长乐宫,想到太后惨白的脸色,漪宁叹息一声:“皇祖母这场病来势汹汹,亦不知何时才见好。”
  
  岑锦玉瞪她一眼,话语里带着一股子炮仗味儿:“说什么丧气话,皇祖母素来康健,很快就能大安了。”
  
  漪宁微微一愣,不晓得自己哪里又得罪她了。
  
  在宫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她似乎哪哪都让岑锦玉看不顺眼。又念着太后还病着,她只淡淡看了眼岑锦玉,也没多话。
  
  只岑锦瑶看了她们二人一眼,突然道:“雪下得倒是够大,我的菡瑶宫离此处近些,不如去我那里坐坐吧,也尝尝我新烹制的茶。”
  
  “好啊,我正好闲来无事。”岑锦玉在岑锦瑶跟前总是十分乖巧听话的样子。
  
  漪宁想到自己和岑锦玉合不来,待在一处也是闹心,便笑道:“我便不去了吧,突然觉得手痒,想回去练字。”
  
  岑锦瑶走山前,低声道:“去吧,先生刚传了书信回来,我还没来得及看呢。”岑锦瑶与霍行胤已经有了婚约,不过她还一直唤他先生。
  
  听闻此话漪宁的脸色不由变了,霍行胤离开长安已经近两月了,算起来该早到达塞北,不知书信里可会提到那边的战事。
  
  想到这么久邵哥哥没寄书信回来,漪宁也是有些着急的,思索着点了点头:“也好。”
  
  因为陈贵妃故去,菡瑶宫布置的比先前还要素净很多,却干净雅致,另有一番韵味,不过地龙却没烧的很旺,比其他宫殿显得清冷一些。
  
  入内后,岑锦玉便忍不住道:“三姐姐宫里怎么这么凉,可是下头的人侍奉不周?我去禀告皇后娘娘为你做主。”
  
  她说着火急火燎的就要出去,岑锦瑶笑着拉住她:“不必如此生气,我自己喜欢这样的,太暖和了容易困倦,我反倒受不了,如今这般不冷不热的我觉着舒适,况且如此我出出进进的也不会生病不是?”
  
  “真的是这样?”岑锦玉不信,又问了一句。
  
  岑锦瑶叹息一声:“如今父皇为我赐了婚,先生又去往沙场建功立业,底下的人谁敢苛待我,我又骗你作甚?”
  
  岑锦玉想想也的确如此,方才作罢。
  
  岑锦瑶遥她们去榻几前坐着,亲自烹茶给她们喝。岑锦玉瞧见榻几上的一支木簪子,一时好奇拿来细看:“这木簪子好别致,上面的梅花也独具匠心,梅花傲雪,倒是与二姐姐相配。”
  
  说着,岑锦玉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道:“我记得皇后也有支木簪子,上面是雍容大气的牡丹花,乔德妃似乎也有一支,上面是海棠花,与德妃娘娘温和美丽的气质相配。这是内务府做的吗,如此肯花心思,怎么我就没有?”
  
  想到这个,她心里颇有些不舒服,内务府那帮奴才好大的胆子,这分明便是不把她这个三公主放在眼里嘛。
  
  岑锦瑶在烹茶,闻此看了眼一边拿着本书随意翻阅的漪宁,笑着道:“上次阿宁出宫,回来时带的,我瞧着别致,便时常拿来把玩。”
  
  岑锦玉的脸色顿时变了,目光瞥了眼漪宁,换了个姿势重新做好,小声嘟囔一句:“原来是地摊儿货,怪不得做工有些粗糙呢。”
  
  岑锦瑶微微一笑,目光落在漪宁身上。
  
  漪宁知道二公主这是在给她和岑锦玉和好的机会,其实她也不愿二人在这宫里一直僵持下去,目光扫了眼旁边的佟迎,佟迎会意地上前将一方小匣子递了上去。
  
  其实上次买木簪子时,她有想到岑锦玉的,不过回宫后所有人的都送出去了,唯独岑锦玉的她迟迟没送。
  
  她和岑锦玉自幼不睦,其实也都是些小打小闹无伤大雅的,她并未真的放在心上,不过每回岑锦玉见她就刺刺儿的,她也就从不刻意接近,故而这发簪一支由佟迎保管着,原以为都没机会再送出去了。
  
  如今见二姐姐将话题引到这上面来,漪宁想了想将佟迎递来的匣子接过,又放在榻几上推至岑锦玉跟前:“的确是在地摊儿上买的,跟宫里的自不能相比,不过是个小玩意儿罢了。这个是给三姐姐留着的,只一直没机会送出去,又怕三姐姐不待见。就是不知道,今日三姐姐肯不肯手下了。”
  
  她说罢抬眸去看岑锦玉的表情,她眸中精光一闪而过,随即又一脸的不悦:“你都回宫几个月了,这时候说送我,也不知是拿什么破玩意儿搪塞我的。”
  
  嘴上这么说,一双手却很实诚地打开了匣子,将里面的木簪取出细看。
  
  做工倒是精致,与二姐姐的一般无二,只是……
  
  岑锦玉的脸色突然变了:“萧漪宁,你这分明是瞧不起我,凭什么皇后的是牡丹,德妃的是海棠,二姐姐的是梅花,而我这丑了吧唧的是什么花儿啊,我在宫里从来都没瞧见过。”
  
  岑锦瑶闻此也有些好奇,接过来看了看:“是雏菊,生于山野灌木之间。”她看向漪宁,“此簪何解?”
  
  岑锦玉脸色更难看了,生于山野灌木之间?
  
  见岑锦瑶烹好了茶,漪宁不急不缓地端了茶盅细细品味,随后赞不绝口:“这茶香浓干冽,二姐姐好手艺。”
  
  岑锦玉却急了:“萧漪宁,你还没把话说清楚呢,这簪子到底什么意思,难道你嘲弄我的不成?”
  
  见她把簪子重重摔在榻几上,漪宁接过来随意把玩,面上挂着笑:“这的确是雏菊,她有一种寓意是天真烂漫,故而还有一个俗称,叫幸福花。这种花有人不喜欢,但它在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光彩,泰西国的人将其推崇为国花。”
  
  她说着看向岑锦玉:“雏菊有她独特的魅力,不是吗?”
  
  岑锦玉脸色渐渐有了缓和:“你说的,是真的?”
  
  漪宁转着手里的簪子没看她:“是真是假又有什么所谓,既然三姐姐不喜欢,我收回来就是了。”
  
  说着就要去拿岑锦玉那边放着的匣子。
  
  岑锦玉一急一手抱紧了匣子,另一只手将那木簪夺过来:“你这人要不要这么小气,送出去的东西还收回去,也不嫌害臊的。”
  
  说着她还很仔细地检查了一番那簪子,方才她一气之下给摔在榻几上了,也不知道破损了不曾,好心疼啊。
  
  漪宁与岑锦瑶相视一笑。
  
  喝了茶,漪宁还惦记着塞北那边的事,频频给岑锦瑶递眼色。
  
  岑锦瑶却只当看不见,又道:“外面下着雪呢,咱们闲来无事,不如我和阿宁手谈一局如何?”
  
  漪宁有些心不在焉,却又不好推辞,只得点头说好。
  
  连翘拿了棋坛,岑锦瑶和漪宁相对而坐,岑锦玉棋艺不精,便托着腮帮子在一旁观看,偶尔吃些点心,倒是颇为自在。
  
  岑锦玉原本都已经做好持久观战的准备了,结果不到一个时辰,漪宁却败下阵来。
  
  漪宁懒散地将手里的黑子往棋盘上一丢,无奈耸肩:“我输了。”
  
  岑锦瑶笑着将棋子一颗颗捻起来丢回棋坛里,无奈道:“你呀,心不在焉的,能赢就奇怪了,就你这幅样子,玉儿都能赢你。”
  
  漪宁看了眼岑锦玉,笑了笑没说话。她觉得还不至于,岑锦玉平日贪玩儿,棋艺可不是一般的烂,听闻棋品也没好到哪儿去。
  
  岑锦玉被她的眼神给激到了,一时气不过,拉起岑锦瑶自己坐上去:“来啊,咱们比比。”
  
  看她高高扬起下巴的样子,漪宁微微一愣,转而去看岑锦瑶,岑锦瑶却只是淡淡一笑,转而坐在旁边的软榻上,随后拿起一本书翻看。
  
  她这才知道,是二姐姐故意激她们两个的。
  
  见二公主如此想修复好她和岑锦玉的关系,漪宁便也没拒绝,当真陪岑锦玉下起来。
  
  起先棋局上还十分和谐,后来就……
  
  “不对不对,我上一步走错了,你把你的白子拿回去,我再想想……走这儿,我走这儿……不对不对,你等等,我重新走……这次确定了,就是这儿了……诶,等等!”
  
  漪宁被她气得够呛:“三公主,这才不到一刻钟,你悔棋毁了十二次了,十二次!”她早听闻岑锦玉棋品烂,没想到居然这么赖皮啊。
  
  岑锦玉满不在意:“那有什么关系啊,我平时跟身边的伴读下棋,我走三步才准许她走一步的。”
  
  漪宁:“……”
  
  半个时辰之后,看着乱糟糟的棋盘,漪宁频频向二公主求救。
  
  岑锦瑶则继续悠哉游资的看自己的书,仿若被书中内容给吸引了一般,半分眼神不都分给那边焦头烂额的两个人。
  
  又半个时辰之后
  
  岑锦玉高兴的跳脚欢呼:“我赢了,二姐姐你快来看,我真的赢了,我把萧漪宁打败了。”
  
  漪宁:若再不让你赢,我就疯了……
  
  岑锦瑶优雅地将书放下,看向她们二人:“你们饿了吧,吃些点心。”
  
  漪宁实在坐不住了,只得道:“二姐姐,你说的信……”说好了给她看信的,她都在这儿待了大半日了,连半个字都没见着。
  
  岑锦瑶对着连翘使了使眼色,连翘转身去往内殿拿信出来。
  
  漪宁见了迫不及待接过来看,面色由凝重渐渐展露出笑意:“邵哥哥设巧计以两万将士于虿蒼山峡谷击退了北夷十万大军,这可是这一年来咱们大顺朝迎来的第一场胜利呢,如此捷报想必岑伯父也收到了,当真是大快人心。”
  
  她说这些话时,脸上挂着难以言喻的骄傲和自豪。
  
  只是,信读着读着却没有了,漪宁觉得奇怪,看向岑锦瑶:“二姐姐,这信好像只有一半?”
  
  岑锦瑶掩唇咳了咳:“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上面写着呢,后面的也就不必看了吧。”
  
  见她作娇羞状,漪宁顿时明了,兴许下面是些霍行胤对二姐姐的体己话,她看了反倒不好。不管怎样,知道邵哥哥没什么事,而且又赢了这么一场漂亮仗,她心里着实高兴,如此也可安安心心过个年了。”
  
  漪宁又在菡瑶宫小坐片刻,见天色不早,便起身离开了,岑锦玉见此也跟着离开。
  
  岑锦瑶捏着书信默不作声。
  
  这封信原是有两张,但她只拿了一张给漪宁看,不是因为另一张有什么不方便的话给她瞧,而是因为……虽然赢了一场漂亮的仗,但邵恪之右臂中了一箭,箭中淬毒,伤势颇为严重。
  
  先生书信上说只是寻常的毒物,军医已经解了毒,伤势也在调养中,并无大碍。但阿宁爱之深,如若知道了必然着急,还是瞒着她比较好。
  
  连翘却道:“郡主,如此大的消息,纵然您瞒着,但陛下必然也是得到了捷报的,郡主能不知道吗?”
  
  岑锦瑶道:“父皇的想法必然如我一样,他不会把邵恪之受伤的事告诉阿宁的。”
  
  ——
  
  出了菡瑶宫,天色已是傍晚,漪宁答应了今日要陪皇后用晚膳,便急匆匆往椒房殿赶。
  
  岑锦玉却在后面叫住了她。
  
  漪宁顿住步子,侧首看过来。
  
  岑锦玉上前,抿了抿唇低下头:“我知道,二姐姐把咱们俩都叫到菡瑶宫是想你我二人和好的。你这人吧,平时是挺讨人厌的,父皇喜欢你,母后喜欢你,皇祖母和二姐姐也亲近你,怎么都叫人看不过眼。不过有时候想想也挺可怜的,四岁就没了爹娘,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可我还是忍不住的嫉妒你,讨厌你,因为连我最崇拜最敬仰的邵二哥都把心给你了,你自己说你这种人是不是挺招人恨的。”
  
  漪宁看着她,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岑锦玉却突然笑了:“不过天天记恨你也挺累的,我每回见着你都想跟你较劲,让你不痛快,你呢平时索性不搭理我,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我每回都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简直要郁闷死,你说是不是挺傻?”
  
  “三公主……”
  
  岑锦玉立马不高兴了:“你方才在菡瑶宫还叫我三姐姐呢,如今又叫我三公主,看来是当着二姐姐的面假意与我和好了?”
  
  “不,不是,我以为叫你三姐姐你会不高兴。” 漪宁赶忙解释。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会不高兴?”岑锦玉高傲地仰着下巴,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她,里面透着一丝狡黠,一丝可爱,随后小声道,“这宫里的兄弟姊妹们一直都是我最小,巴不得有人叫我姐姐呢。”
  
  漪宁闻此笑了:“三姐姐果真不与我置气了?早知如此,我的雏菊簪要早些送才是。”
  
  “谁说我是因为那破簪子不跟你生气了?”岑锦玉一脸不屑,“我那是看你方才下棋的时候被我气得跟哑巴吃了黄连一样,我瞧了高兴才不生气的。”
  
  说到这儿,她往前凑了凑:“你晚上有事吗,我那儿也有一副好棋,今晚我拿着棋去找你继续下好不好?”
  
  想到她的棋品漪宁打了个激灵:“三姐姐,我想起来今晚上还有事呢,就不陪你了,咱们改日吧,我,我先走了。”她说罢,急匆匆带着佟迎落荒而逃。
  
  岑锦玉在后面看着,笑得前胸贴后背的。
  
  见她人走远了,她把那雏菊簪子拿起来细细看了看,眼睛渐渐眯了起来:“泰西国的人可真有眼光,把这花奉为国花呢,我瞧着也挺好。”
  
  又转而对着身后的宫女西岚道:“你打听打听这花儿什么地方有,给咱们宫里也种些,到了花季肯定好看。”
  
  夕阳下,她眉欢颜笑,恰如春日杏蕊开满枝头,在这凛冽寒冬寂寞深宫处,又多了分难得的温情。
  

137章、磨人 。。。

  从二公主的菡瑶宫出来; 漪宁又拐去长乐宫瞧了太后的病情,这才回到椒房殿。
  
  晚膳时顺熙帝和太子都没在,便只是皇后和漪宁二人一起共用了膳食。
  
  膳后; 皇后见漪宁情绪不佳; 问道:“怎么了; 还在为你皇祖母之事忧心?”
  
  漪宁看向皇后,想了想道:“岑伯母,我总觉得这次皇祖母的病有些奇怪。皇祖母素来身体康健,平日有个头疼脑热的,很快便能好; 可如今都卧榻大半个月了; 却仍没什么要好的迹象。而且; 我观皇祖母的心情似乎也不大好; 眉眼间总泛着愁容,好似藏了什么心事似的。你说她会不会……”
  
  皇后将碟子里剥好的瓜子递给她,喟叹道:“如你所想,你皇祖母的病的确不是简单的风寒。太后患有咳疾; 你当是知道的。”
  
  漪宁点头; 这个她的确早就知晓,平日太后带她出宫; 偶尔也会咳上几声; 她说请御医好好一直,太后总说是老毛病了,治不好。不过太后平日里身体康健; 她便没太将此时放在心上。
  
  皇后道:“当年太后独自一人拉扯大你父亲和陛下兄弟二人,吃了不少苦,咳疾就是那时候患下的。后来你岑伯父称帝,请了不知多少名医为其医治,但早已伤了肺腑,治不好了。好在你皇祖母看得开,平日里游山玩水的,倒也没让病情恶化。”
  
  “那这回是……”漪宁想到了什么,却不敢说。
  
  皇后看她一眼:“你岑伯父的事,太后知道了。”
  
  漪宁脸色顿时变了。
  
  皇后道:“你岑伯父体内的蛊毒日益加重,脸色也比先前憔悴许多,到底是太后的亲儿子,太后岂会瞧不出那细微的变化?后来召了陛下逼问,陛下无奈便都说了。太后一时伤心,这才染了风寒,导致旧疾复发。”
  
  怪不得……
  
  漪宁动了动唇,却不知说什么才好。
  
  大殿之内,静默良久,她缓缓抬眸,一双杏眼里泛着泪花:“岑伯母,岑伯父的毒当真无药可解吗?”
  
  皇后叹了口气,安慰她:“莫想太多,生死皆由天定,他如今尚且好好在你我身边,就当珍惜,何苦为还未发生之事烦扰自己?”
  
  “岑伯母真这样想?”
  
  皇后身子僵了僵,随即莞尔一笑,一如既往的端庄雍容:“是,所以你也要这样想。”
  
  漪宁倚在她怀里,缄默未语。
  
  她知道,自己难受,岑伯母比她更难受。
  
  皇后抚了抚她的头:“好了,想些开心的事。塞北战报,邵恪之打了场漂亮的胜仗,你岑伯父说他果真是可造之材。或许过不了多久,他就能回来与你成婚了,阿宁高兴吗?”
  
  漪宁点头:“高兴,只是邵哥哥好久没写信给我了,既然大了胜仗,他也不亲自跟我说。”
  
  想到邵恪之右臂受伤之事,皇后顿了顿,温和笑道:“刚赢了一场战事,北夷尚未彻底击退,还有不少事要处理,他应该是在忙,又想着你岑伯父收到捷报会告知于你,这才没跟你传信吧。”
  
  漪宁想了想,觉得约莫是如此,便点了点头:“嗯,他平平安安的就好。”
  
  皇后笑着道:“咱们的阿宁长大了。”
  
  漪宁想到什么,突然抬头:“岑伯母,我听太子哥哥说,你和岑伯父要为他选太子妃,可有了人选?”
  
  皇后道:“我与陛下挑中了靖武侯之女穆妧,她原是你的伴读,比你年长一岁,性子沉稳,端庄淑静,日后倒可母仪天下。”
  
  “阿妧?”漪宁吃了一惊,随后声音小了些,“太子哥哥答应了吗?”
  
  皇后点头:“靖武侯原做过太子太傅,也颇受太子尊敬,阿妧是穆太傅之女,他自然是没意见的。靖武侯夫人的意思我也问过了,说阿妧自己也是愿意的,我和陛下商议着这几日便赐婚,年后春上便给二人成婚。太子之后便轮到三皇子了,他与邵稀也算青梅竹马,之前刘贤妃来求过我,说很满意这个儿媳,希望能给他们指婚。依着你岑伯父的意思,过几日便一起赐了婚,老三和邵稀的婚事在明年秋上筹备。”
  
  岑琰和邵稀的事倒是不出所料,只阿妧做太子妃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漪宁沉默着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而且,皇家婚事素来都要拖个一年半载好生筹备的,岑伯父却迫不及待让他们明年完婚,莫非是害怕自己一朝去了,他们要守三年国丧?
  
  心上渐渐淌过一抹苦涩。
  
  皇后抚了抚她的肩膀:“她们二人一旦赐了婚就要在家待嫁了,你若是想念,明日我让她们进宫来坐坐,也陪你说说话。”
  
  “谢岑伯母。”漪宁乖巧应着。
  
  —
  
  翌日,早膳过后邵稀和穆妧二人便奉旨入了宫。
  
  邵稀一如既往的活泼,见到漪宁便嘻嘻哈哈说笑个不停,而穆妧,也还是往常那般沉稳娴静。
  
  她不多话,但面色看上去倒还好,似乎并未有任何对这场婚事不满的意思。
  
  漪宁心里一阵感叹,其实她早怀疑阿妧对太子有意,却一直不愿相信此事。阿妧性子软,后宫这样的地方实在不适合她。
  
  可如今岑伯父和岑伯母看中她,这婚事也就板上钉钉,不可更改了。
  
  外面下了雪,漪宁带着她们去御花园赏雪,御花园不知谁堆了个雪人儿,邵稀兴致勃勃跑去观看,只漪宁和穆妧二人并肩在石子路上走着。
  
  想了想,漪宁还是问了句:“阿妧,嫁给太子你当真做好准备了吗?”
  
  穆妧生的端庄秀丽,说话做事也极有教养,原是她们三个里面最稳重的那一个,日后母仪天下她自然担得。但不知怎的,这场婚事她总莫名有些担心。
  
  阿妧没心机,漪宁生怕她日后被人谋算,反倒是害了她。
  
  不过穆妧此时倒没想到这些,只是突然很郑重看向漪宁:“郡主,我与太子……你会不会不高兴?我知道,原本太子妃的人选是你。”
  
  听她这么说漪宁无奈笑了:“你想什么呢,你知道我的心思的,我方才那么问只是想知道你怎么想,你自己心里满意这门亲事吗?”
  
  穆妧目光看向上空飘落的雪花,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接下一片,静静看着那雪花在她掌心化作一滴水露。
  
  她默了良久方道:“其实郡主蕙质兰心,我的心思想必瞒不过你。小时候父亲是太子太傅,太子时常去我府上拜见,我与他也算打小相识。虽然他从不与我说话,可我却每每盼着,希望能在府上见到他。后来我入宫做了郡主伴读,方知晓殿下对您的心意。自那以后,我刻意收敛,从不敢在你面前表现分毫,也从无觊觎之心。如今,如今陛下和皇后有意赐婚,于我而言,便是莫大的幸福。”
  
  她说着,缓缓抬眸看向漪宁:“郡主,你与邵大人两情相悦,你会祝福我的对吗?”
  
  漪宁心情有些复杂,拉着她的手道:“你若真心觉得那是你的幸福,我自然是祝福的,阿妧,你和稀儿是我最好的姊妹,我希望咱们都快快乐乐的。只是,只是莫名有些不放心,故而才多问了一句,希望你莫要介怀。”
  
  穆妧闻此笑了:“郡主不必为我担心,我与郡主不同,郡主渴望一心一意的情爱,想和邵大人做一世夫妻,白首到老。但阿妧不同,我只愿守在心爱人身边,每日看着他便觉得是幸福。”
  
  漪宁叹息一声,想了想笑道:“太子哥哥最近一心忙于朝政,想必心境也与先前不同,日后你若嫁他为妻,他会对你好的。”
  
  穆妧脸上染起一抹娇羞,随后侧目望向不远处一树红梅,眸中波光流转,低声应了句:“但愿如此。”
  
  —
  
  几日后,正值过年,圣上突然降下赐婚旨意:靖武侯之女穆妧配太子为妻,婚期定在次年三月初九。三皇子岑琰册封濮阳王,婚配长浚伯之女邵稀,婚期定在次年九月十六。
  
  太子和楚王同时订婚,婚期又都在次年,倒是引来朝野上下一阵轰动。
  
  这段日子顺熙帝神色憔悴不少,似患有疾,朝中大臣自是看在眼里,又见圣上为两位皇子如此匆忙筹备婚事,都怀疑圣上此次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