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府宠妾-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狗啊。小宝看着眼前这个矮豆丁,叹息道:“那好吧。”
三人本是结伴去看狗,看着看着就把小狗抱出来,放在院子里玩了起来。
这小狗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就是只小土狗。黑鼻子,黑眼圈,四个小爪子也是黑的,其他地方却是土黄色的毛。
长得丑丑的,但是挺可爱的,一身小奶膘,跑起来小肚子一颤一颤的,跟在珠珠后面咬她裙子。
琰哥儿保护妹妹,拿着根小树枝撵它,可小土狗一点都不惧,琰哥儿又舍不得打小土狗,只能十分无奈地在旁边瞎着急。
小宝站在旁边看得满眼无奈,脸上却是带笑的。
这时,从院门外匆匆走进来几个下人,人刚进院子,就被人拦下了。
庆王妃听到动静走出来。
那下人之中为首的一个丫鬟恭敬道:“王妃娘娘,韩侧妃请您去一趟。客人都到的差不多了,都等着您呢。”
庆王妃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半晌才道:“本妃这就去。”
瑶娘坐在里面就听到外面的动静,心想庆王妃和那韩侧妃之间矛盾肯定不小,怪不得之前来时晋王会说那种话。
正想着,庆王妃从外面走进来:“也总不能让嫂子就陪我坐在这儿,呈祥阁那边许多府上的夫人都到了,咱们过去看看吧。”
瑶娘点了点头。
这呈祥阁位于庆王府后花园,临着一片湖光水色,景色十分优美。
有点像似水榭,但却又比一般的水榭大很多。分几处地方,以抄手游廊相连,有一处大花厅是临着湖,另几处则是临着花园。
晋王府也有个这样的地方,若不是景子不同,瑶娘真怀疑是在晋王府。
庆王妃和瑶娘到时,呈祥阁已经到了许多人了,四处可见衣香鬓影。这些个贵妇和贵女们或是三三两两,或是三五成群,散布在这一片建筑之中,各自与相熟的人说话谈笑。
而最大的那一处花厅之中,已经坐着许多贵妇,看模样和打扮俱都是京中首屈一指府上的女眷,韩侧妃陪在一旁,看得出此女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个性,和大家笑语声声,一派热闹喜气。
她身边立着个丫鬟,手里抱着个孩子,一身大红,颈子上带着个金锁,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
一见庆王妃来了,韩侧妃就站了起来,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姐姐,你可算来了,让妹妹好等。”
这话说得就有些歧义了,貌似正常,实则透着不同寻常。
庆王妃一直没露面,由韩侧妃出面招待这些上门道贺的女眷们。按理说也不是不可,侧妃也是上皇家玉牒上的侧室,在座的估计没人比她品级更高。可侧室总归是侧室,又不是没有庆王妃,哪能让她喧宾夺主。
可庆王妃明明在,却不愿出面,这就值得人深思了。在坐着的都是混迹后宅多年的人,各家各府上情况都大同小异,正室与侧室,大妇和小妇,是一项永恒不变的命题,大抵只有在棺材板阖上的那一日,才能摆脱这一切。
同情庆王妃的自然有,不屑韩侧妃也不少,可这一切都不会影响表面上的融洽。又不是自家事,不过是上门吃顿酒,谁愿意去管这种闲事,有戏就看着,没戏就闲着,历来如此。
作为旁观者可如此,作为当事人显然没办法如此洒脱。早在进来之前,庆王妃就远远见到了韩侧妃的得意,心中又哪里是滋味。
她撑起一抹笑,对韩侧妃道:“今日小五嫂第一次登门,这不,殿下命本妃好生招待,所以才会来迟了。”之后端起主母的派头,对旁边的一众贵妇歉道:“诸位能来,王府蓬荜生辉,本妃荣幸之至。”
“王妃客气了。”
“能经历这等喜事,对我等来说也是三生有幸。”
一阵客套的寒暄之后,韩侧妃便招呼说要为二公子抓周。这可是今日的重头戏,随着一阵口口相传,很快这处花厅里里外外便围满了人,大家俱是面带笑容地看着正中那张三米见方的案桌上坐着的红衣小童。
案上放满了各式抓周要用的玩意,有玉佩、有四书五经各一本,有笔墨纸砚、算盘、帐册等,还有专门做小的弓箭和大刀,另还有些宫花与胭脂、吃食和一些小儿的玩具之类,但这些俱都是放在边角的位置,不过是为了凑数罢了。
瑶娘忍不住摸了摸小宝的脑袋,当初小宝过周,晋王本是也要大办一场。可惜逢上了弘景帝万寿,当时在路上,只能一家三口吃了碗长寿面了事。此时见到如此热闹场面,她心中不禁觉得有些愧疚。可转念一想她的小宝如此聪慧,日后定非等闲可比,而这抓周不过是讨个喜气,当不得真,也就释然了。
正是要开始,韩侧妃突然说话了。
她脸上带着得意的笑,从怀中掏出一枚印章放在桌案上,“为了讨个喜气,殿下特意把自己的金印借来一用。”
这金印龟钮,龙首龟身龙尾,整体呈方形,一看就不是凡物。
事实上也确实不是凡物,皇子受封,当有金册金宝,而这金宝指的就是金印,代表着王的地位与威严。只是金印过大,又太重,并不适合平时日常之用,所以会造出一个材质、样式、印面,都相同的缩小版金印,作为平常之用。
很显然韩侧妃手中拿的正是代表着庆王的金印,也是庆王日常所用之印。
能把自己的金印给一个侧妃,哪怕只是暂用,也足可见一斑。尤其此印在此时,出现在这里,就更让人心生微妙了。
作为抓周之用,倘若二公子真是抓到,那又将大公子置于何地?
毕竟这金印可是代表着庆王的威严,而抓周抓得是喜气,也是大人对小儿的期许。难道说庆王不喜大公子,反倒对二公子寄予厚望?
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禁落在庆王妃的脸上,虽是一闪即过,却是宛如实质。
庆王妃紧紧攥紧了袖下的双手,脸上虽是在笑着,但是脸色却白得有些吓人。她嘴唇有些颤抖,而很显然她的样子已经影响到旁边的琰哥儿了。
琰哥儿咬着下唇,攥着娘的衣角,也就珠珠还睁着懵懂不知的眼睛,有些钦羡地看着被众星捧月的二公子。
瑶娘心里莫名有些难受,不禁握住了庆王妃的手。
抓周很快就开始了,并无人指引,可二公子毫无意外地抓住那枚金印。
若是按一般周岁幼童来看,此时的幼儿懵懂不知,能准确无误的抓住,明显就是有人刻意教过。瑶娘终于明白为何韩侧妃硬是要命人去把庆王妃请来了,这明摆着就是她的示威。
一片寂静之后,便有人开始与韩侧妃道喜。有了一个,自然有两个,然后就是一片。
这一片人声之中,庆王妃转身离开了,似乎也没有人发现。
随后离开的还有瑶娘,琰哥儿、珠珠、小宝,和他们的丫鬟。
……
庆王妃走得太快,瑶娘并没有跟上。
她往一条疑似来路的道上走了一会儿,却发现自己好像迷路了。不光庆王妃没找到,琰哥儿小宝他们也不知道往哪去了,她只能往回走,打算回去后找个丫鬟带自己过去。
远远瞧见了呈祥阁,她加快了脚步,却突然被一个人拦住了去路。
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你知道我是谁么?”这女子看着瑶娘道。
瑶娘并不认识她,老实地摇了摇头。
她不屑一笑,“也是,你这种出身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我是谁。我只想告诉你,你配不上他,不配出现在他身边。”
瑶娘虽不知道这是哪儿来了个女疯子,但这并不妨碍她知道此人口中那个‘他’,指的是晋王。
会这么说,应该是方才到庆王府时,被此人看见了。
据她所知,晋王成日里忙得没时间养外室,整个晋王府除了她,就是徐侧妃和柳侧妃。而如今那两个人,她已经很久没见到过了。
既然如此,此人又是谁,一副趾高气扬,鼻孔恨不得朝天的模样。
她有些可怜的看着对方:“姑娘,你若是病了,就赶紧回家看大夫。迟了莫怕是伤了脑子,就治不回来了。”
王德芳又不是傻的,当然知道对方是在她骂自己。脸色气急败坏而恼怒:“你是在骂我?”
“我是在为你好!”
“你什么出身,敢对我说这种话?”
“我什么出身也不是!”
瑶娘莫名有些烦躁,是庆王妃孤寂寥然的样子,也是那韩侧妃别有心机的示威,让她意识到其实对某些人来说,自己就是那个碍眼、恨不得除之后快的人。
无疑她心里是同情庆王妃的,对韩侧妃心中厌恶。可她恰恰就是韩侧妃这样的人。她也是侧妃,她也把正室挤兑的没地方站,她恶心韩侧妃所作所为的同时,可能有很多人也在恶心着她。
唯一有所区别的大约就是,她从没有想争什么的念头,也可能是有,只是她藏得比较好。她佯装与世无争,实际上她很清楚晋王对王妃的冷待,她从来没在中间劝过什么。晋王总说她傻,其实她一点都不傻,她不过是揣着明白当糊涂,就想硬拽着他不放手罢了。
她连王妃都不想让,府里那两个侧妃就更不用说。眼前这个人算老几,跑到她面前来耀武扬威?
基于这些复杂的心思,素来是个面人的瑶娘,第一次说话格外不让人:“这位姑娘,我说你病了,你非是不承认。我是什么身份难道你不知?我是上了玉牒圣上钦封的晋王侧妃!你一个身无诰命的小姑娘,见到本妃非但不行礼,还在本妃面前无礼,难道贵府的家教就是如此教导自家姑娘的?!”
“你——”王德芳气得七窍生烟,冷笑道:“好一个伶牙俐齿!”
“谢谢姑娘夸赞了,殿下从来都说我嘴笨,惯是容易受人欺负,伶牙俐齿称不上!”说完,瑶娘越过她就往前走,她这会儿心情烦躁,不想和此女多言。
“不过是个以色侍人的玩意儿!”
瑶娘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王德芳。
她脸上带着冷笑,这副模样着实与她娇憨妩媚的外貌不搭,竟让她多了几分艳丽逼人。
“这位姑娘,你难道不知以色侍人这话不能随便乱说?不过换句话来讲,你说本妃以色侍人,本妃有色,你有么?”
她一面说,一面拿目光上下打量王德芳,俨然一副瞧轻的不屑样。
王德芳再也保持不了自己大家闺秀的仪范,尖声叫道:“你竟然说我长得不如你,你眼睛瞎了么,本姑娘可是京城四大美人之首。”
“问题是本妃有胸,你有胸么?瞧你这面无二两肉,前面和后面一样平,我家殿下可不喜欢你这种石板路,这京城四大美人之首该不会是你自封的吧?”
王德芳直接被瑶娘这种毫无廉耻地说法给惊懵了,眼睛除了看着对方那高耸惊人弧度,再没能其他反应。
趁着这当头,瑶娘赶紧走了,她一时恼怒,竟说出这般羞耻的话,这会儿也是面红耳赤羞得很。
往前走了一段,她就听那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给我等着,我马上就是晋王妃了!”
瑶娘的步子不禁停顿了一下,又往前走去。
第133章
瑶娘踏着急促的步伐往前走; 一个沙哑的低笑声骤然响起。
这声音带着磁性; 尾调微微上扬; 宛如带着钩子也似; 挠得人心痒痒。
瑶娘下意识想到永王妃; 而事实上立在路旁杏树下含笑向这边望来的确实是永王妃。
她身穿金绣牡丹花纹蜀锦褙子,暗花细丝褶缎裙,一派的雍容华贵。瑶娘也不过只见了永王妃数次,每次见到此人都免不了被其惊艳。也是永王妃喜好浓郁的色彩; 精致而繁复的刺绣与金饰; 整体给人一种十分华贵明艳的感觉。
“没想到苏侧妃如此利口; 竟把王阁老家的千金都给驳得溃不成军,真是让人出乎意料。”
瑶娘并不想和此人说话,尤其思及晋王所言; 永王妃和晋王妃的关系; 更是让她心中防范; 忍不住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不知永王妃可有事; 若是没有的话; 我还有事,就不多陪了。”
永王妃勾魂摄魄的眼睛在瑶娘身上徘徊; 此女真是个尤物; 明明长相娇憨透着稚气; 却偏偏身具媚骨。不经意散发出来的风情才最是撩人,大抵没有几个男人能受得住这般。
永王妃不是一般人,永王看似表面一副温文儒雅; 实则内里最是荒诞不经。永王喜欢女人,永王妃男女通吃,夫妻二人也不是没干过颠龙倒凤,两女一男的荒淫事。什么样的手段没玩过,什么样的花样没见识过,见识自是远超一般人。
她几乎不用多想就知此女在床榻之上会是何等的妖娆,不怪晋王那般人物也会掉进温柔乡里出不来。连她本是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女人,也忍不住有些心痒起来,若不是……
想到晋王妃,永王妃眼神冷了下,面上却是笑道:“我倒没什么事,不过是出来透气不小心撞见不该看见的画面。不过苏侧妃请放心,我是不会随便乱说的。”
瑶娘低着头,没有说话。
永王妃又道:“见苏侧妃不常出门,恐怕不知此女来历吧?此女乃是王阁老的嫡孙女,那王阁老乃是两朝老臣,王家一门四进士,家学渊源,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一些当世大儒与高官,算得上是顶顶清贵的门第。”
瑶娘依旧没有说话。
永王妃好奇地看着她:“难道苏侧妃不好奇这王家姑娘为何会拦了你的去路,又对你口出妄言?”
瑶娘这才抬头看向对方:“我并不好奇,若是永王妃无事,我这便离开了。”明摆着这永王妃就是别有心机,她才不想上对方的套。
又是一声轻笑,永王妃不再卖关子,切入正题:“圣上本是为前太孙现惠王世子求娶王姑娘,可惜王姑娘不喜世子,闹着不嫁,这婚事自然是做不成。王姑娘出身清贵,多少人求娶不得,恐怕你不知,安王、永王、代王等都有求娶之意。”
“这么多天潢贵胄求娶王家姑娘,可真真是让人羡慕万分呢。”说到这里,永王妃刻意停顿了一下,眼波流转地睇着瑶娘。见她依旧是不说话,她眼中不禁闪过一丝不显的挫败。
她更是笑盈盈的:“就不知这晋王殿下可是这其中之一了?王家姑娘即说出这种话,我觉得苏侧妃还是多留心留心的好,若真是得罪了未来的大妇,恐怕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
瑶娘打断道:“永王妃你这般说,置晋王妃于何地?若是我没弄错的话,您和王妃还是旧识。”
永王妃愣了一下,看着对方眼中明眼可见不信,她发出一连串的轻笑:“原来苏侧妃并不知道啊。”
瑶娘不由自主顺着她问:“我不知道什么?”
“难道你不知前些日子晋王曾与圣上说过休妻之事?现在外面谁个不传,晋王殿下真是诚意可嘉,竟然打算空置王妃之位,以示诚意……”
之后永王妃又说了什么,瑶娘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她混混沌沌往前走了两步,突然听见了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和红绸的声音。
“娘娘,奴婢可算找到您了,不过是眨个眼的功夫,等奴婢出来就没看见您,正打算让庆王府的人帮着找来着。”见瑶娘情绪有些不对,红绸不禁问:“娘娘,你怎么了?”
瑶娘回过神来,去看身后,发现不知何时永王妃已经不见了。
“没,我没什么。对了,玉蝉和大公子?”
“玉蝉姐姐和大公子同琰公子珠珠姑娘在一处,好像跟着庆王妃去正院了。”
“那我们去找他们。”
两人都不认识路,只能让庆王府的下人引着去了正院,还没进房门,就听见里面有孩子在哭。
是小珠珠的哭声。
瑶娘忙跑了进去,就见琰哥儿、珠珠和小宝,都在次间。里间的门是关着的。本来听话懂事的珠珠突然变得蛮不讲理起来,无论丫头们怎么哄,她都置之不理,躺在大炕上甩着手脚哭嚎。
“这是怎么了?”
她几步上了前,去把珠珠抱在怀里,又去看琰哥儿和小宝。琰哥儿脸色有些苍白,明明才不多三岁多点的孩子,眼中竟是充满了痛苦。而小宝站在旁边,精神并不太好。
再去看丫头们欲言又止看着紧闭的房门,瑶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她心里叹了一口气,轻拍着珠珠,低声哄着她。
可这一次瑶娘对小孩子无往不利的魅力失效了,珠珠就是不听哄,嘴里不停地叫着娘。莫名的,瑶娘也想哭,不光是可怜孩子,可怜庆王妃,更是可怜自己。
她抱着珠珠,几步上前,去拍房门。
“你若还认我这个小五嫂,你就把门打开!我知道你伤心你难过,可这是你生的,你就不心疼?!”
话音还未落,门突然从里面打开了,露出庆王妃满是泪水的白皙小脸。
她一下子就扑了上来,抱着瑶娘,同时也抱着珠珠,呜呜地哭了起来。
“五嫂,你不知道,我心里苦啊……”
当娘的哭,珠珠也哭,瑶娘都快被哭晕了。好不容易庆王妃没那么激动了,她忙给玉蝉和红绸使眼色,让她们帮着把庆王妃扶到大炕上去。
她在庆王妃的对面坐了下来,怀里抱着小宝。庆王妃则坐在她对面,抱着珠珠,身边坐着琰哥儿。
经过这一番,庆王妃也恢复了一些平静,让丫鬟去打了水来,服侍她洗漱。
一番弄罢,除了眼睛还有些红肿,庆王妃已经好多了。
“让小五嫂你见笑了,还有方才还请你莫怪,我并不是故意拿你做筏子与她斗的。”庆王妃这话是指之前她对韩侧妃说,是因为受了庆王的吩咐招待瑶娘,才会去迟了。
事实上庆王也确实交代过庆王妃让她好生招待瑶娘,只是在那种情况下说出来,有一种想要把瑶娘拖下水的嫌疑。
瑶娘不在意地摇了摇头,“没事,你不要多想。”
“我实在是心里憋屈得慌,你说得对,再怎么样我也不该拿了孩子撒气。”
瑶娘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姓韩的不是个好东西,在王爷面前伏低做小,在我面前耀武扬威,关键我说了,王爷他不信,他不信她会这样,总觉得我是因此吃醋故意抹黑对方。”
瑶娘犹豫了又犹豫,才道:“继柔,这事你不该对我说,我……”她顿了下,“我没有立场评价对方,毕竟我也是侧室。”
她的脸上有一抹难堪,小宝看得有些心疼,忍不住伸手去摸娘的脸。瑶娘抓住儿子小手,轻拍了拍,才抬起头来看向庆王妃:“同样都是做小,谁也没有比谁高贵,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为难,我并不是对你有什么不满。”
庆王妃明眼可见愣了一下,有些急的道:“小五嫂,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你和那姓韩的不一样。”
“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她是妾,我也是妾……”
“不不不,是不一样的。我是听我家王爷说过了的,五哥和五嫂打从成亲后就没好过,两人之间有个解不开的死结,好像是五嫂对五哥做了什么不能原谅的错事。具体的我家王爷没说,但我能明白他的意思,所以我们虽是叫五嫂,但并没有把她当做真正的五嫂。而你不一样,你是五哥亲自对我家王爷说过的人,我们虽是叫你小五嫂,不过是碍于名分上,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对不对?”
瑶娘迟疑地点了下头。
庆王妃露出如释重负的笑,“所以你千万不要自我贬低,你和韩侧妃是不一样的。她这个人,心不正……”
一提起韩侧妃,庆王妃面色又复杂起来,足以证明她有多么在乎,又有多么忌惮此人,几乎都成了她的心魔。
她苦笑了一声,道:“其实跟你想的不一样,我和王爷是挺好的,包括现在也挺好。您来的晚,大概不知道我家王爷和五哥的关系,按理说像他们这样的身份,即使面上兄弟情深,也大多不过是做个面子,可我家王爷和五哥却不是。”
随着庆王妃缓缓的诉说,瑶娘终于对庆王此人以及他和晋王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知。
庆王虽是皇子,但出生并不高,这一切都是因为庆王的母妃韩妃是个高丽人。
韩妃是高丽进贡上来的,像这样的女人,每隔几年高丽都会进贡一批,有些被赏给了王公大臣,有些则是在宫中充当宫伶。韩妃运气好,因为容貌出色被弘景帝留在身边侍候。
紫禁城里像韩妃这样的人数不胜数,而她初入宫不过是个小小的更衣。像这种小宫妃是没有资格独住一宫的,一般都是附庸一宫之主身边,而韩更衣就住在景仁宫的后偏殿中。
景仁宫的主位是沈德妃,也就是晋王的母妃。
一个身体羸弱,与世无争。一个背井离乡,惶惶不安。沈鸾是个宽容的性子,而韩更衣性子软绵,两人住在一个宫里倒也相处融洽。
后来沈鸾怀上的晋王,没两年韩更衣怀上了庆王,可惜韩更衣命不好难产死了,丢下了庆王。
韩更衣一直不算得宠,直到死的时候还是更衣,死了之后才被封了妃。因为沈鸾是景仁宫的主位,庆王就被养在沈鸾身边,再后来沈鸾也殁了,这哥俩都成了没娘的孩子。
不过这会儿晋王已经大了,就没让人养,而是自己住在乾西五所。倒是庆王因为还小,让一个嫔养了两年,后来也去了乾西五所。按大乾制,皇子满了五岁都是要离开亲娘,去乾西五所居住的。
所以说晋王和庆王两人从小感情就好,庆王更是打小以晋王为马首是瞻。
听完晋王和庆王的故事,瑶娘久久不语。她只知晓晋王的母妃德妃娘娘是早就没了,还不知晋王和庆王及他们的母妃竟还有这般渊源。
“王爷因为母妃乃是外族进贡的女子,一直在宫里地位不高,幸亏有五哥的庇佑。之后五哥分封就藩,当时我刚嫁给王爷,这些事情都是王爷告诉我的。没两年我和王爷也就藩出了京,不过和五哥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断。”
说到这里,庆王妃突然笑了一下,“你是不是挺疑惑为何明明是说韩侧妃,怎么倒是说起我家王爷和五哥的往事了?”
瑶娘也不算傻,韩侧妃姓韩,韩妃也姓韩,再加上韩侧妃给她的感觉怪怪的,此时才想起怪的是她的口音。而且此女白皙柔媚,长相与大乾人没什么区别,但总有一种别样的异族风情。
“难道说韩侧妃与韩妃娘娘——”
庆王妃苦笑一声,点了点头:“连我都没想到,我和王爷也算伉俪情深,竟会突然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王爷有一次外出,整整一个多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身边带着她。她的娘和母妃是亲姐妹,母妃来了大乾,她娘则是留在高丽。她娘重病,临走前实在放心不下女儿,就托人将她送到了大乾。”
瑶娘震惊非常,这分隔了二十多年,竟然还有寻亲上门的。
“这中间会不会有……”
“你是说会不会有假,是不是冒充的?”庆王妃摇了摇头,苦笑道:“我曾经也是这么想,后来才知高丽只是番邦小国,进贡女子能在大乾封妃极少,所以母妃也是惠及了家人,她的娘嫁的还算不错,她也是官家之后。只可惜高丽动乱,她父亲死于一场政变,她和她娘因为母妃的关系,侥幸逃脱。她来庆州之前,是先去京城,后由京中之人送来的,来历上不可能有假。”
“那即是表妹,又是来寻亲,也是可以做表妹出嫁的,也不用这样。”
“所以我才说她心不正。王爷带她回来,本是打算当做亲妹妹嫁出去。可她却借机趁王爷一次醉酒之时,对其投怀送抱。也是我傻,竟没看出她有这种心思,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木已成舟。我说她居心叵测,王爷反倒为她解释,说是自己醉酒误事,污了表妹的清誉,又怜她身世凄苦,将她纳入府,还许了侧妃之位。”
“王爷是个好人,赤诚之心,宽容大度,从不胡乱疑人。又有这份渊源在,更是厚待于她。而她,没多久就在我面前显露了真面目,当着王爷伏低做小,当着我却是绵里藏针。尤其这次诞下晟哥儿,她更是与我针锋相对,而我与王爷本是两不相疑,倒因为她中间生了不少龃龉,闹得夫妻离心。”
“你就没与庆王说过这些话?”
“怎么说?即使说了,他也不信。小五嫂你应该明白,这后宅之中有太多的手段,让人有苦难言有痛难诉了。”
瑶娘默然,她活了两辈子,当然明白这些。
两人陷入了沉默,而三个孩子坐在边上,都是小脸肃然,也不知能听懂几分。
庆王妃突然笑了一声:“五嫂,让你为我的事费心了。你不知,这些事情我憋在心里太久了,当着别人不敢说,当着娘家人更不敢说,今日倒是累得你听我说这些事。”
“不当什么,只是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这种事,谁也帮不上忙。”庆王妃苦笑,面露萧索之意。
瑶娘看了庆王妃一眼,犹豫道:“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咱们今日说了这么多,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瑶娘点了点头,道:“我觉得你该把心里的那些郁气和傲气都给扔了,除非你不打算要你和庆王的夫妻情分,打算看着庆王与你越行越远,打算看着庆王疼晟哥儿,而冷待琰哥儿,打算看着她笑,而自己哭。两口子没有什么低不下来的头,你放软态度,多与他说说,我就不信庆王听不进去。
“咱们不要强来,水滴石穿,润物无声,我就不信她能一丝马脚不露出来。你即知道她居心叵测,就该明白你和庆王越是好,她越是着急,人急则生乱,乱就容易出纰漏。等她出了纰漏,庆王就不会像现在对她百般不疑了。”
庆王妃听得目中异光连连,抓着帕子的手松了紧,紧了松,忍不住问:“五嫂,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她啊?她毕竟活了两辈子,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而庆王妃想得更是多,她想到被送去了庄子的晋王妃,难道小五嫂就是用这种手段把那人逼到庄子里去的?
旋即她觉得用‘逼’这一字来形容小五嫂实在太不对了,她是听庆王说了的,说小五嫂当年吃了很多苦,即使之后与五哥相认也是安分守己,是晋王妃沉不住气趁着小五嫂生产之时对她下手,才会惹怒了五哥将她送去庄子养病。
“这样能行么?”她忐忑而迟疑。
“行不行,试试也无妨,又不损失什么。而若是成了,你也不用总委屈着,还委屈了两个孩子。”
庆王妃和瑶娘坐在一起说了很多话,两人的关系也随着这些越来越亲密了。
见娘重展笑颜,琰哥儿和珠珠的精神都好了许多。瑶娘让兄妹两个带着小宝弟弟去玩儿,三个小家伙就结伴去玩了。
瑶娘才对庆王妃道:“你以后可千万记住,再怎么样,别在孩子们面前显露出来。你看他们小,不懂事,其实他们什么都懂的。”
庆王妃连连点头,又是羞愧又是感激:“不是五嫂你,我还真不知道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