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妃在上-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就听见严茹的声音响起,“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还不捂了王姨娘的嘴,将她拖下去!”
  一旁的下人本就是看薛氏眼色行事,突然闹这么一出,薛氏身在其中也是气懵了,这会儿哪里还想得到其他,只想撕了王姨娘的嘴了事。
  见大姑娘如此说,一旁下人赶忙涌了上去,将王姨娘堵着嘴连拉带拖的带走了。
  “谢谢大姐。”严玲先对严茹致了谢,又赶忙对薛氏说:“母亲您不要生气,我姨娘她没有见识,我、我……”
  薛氏哼了一声,便扭头走了。
  严郅赶忙跟了上去,严茹叹了一口气,也匆忙跟上了。
  严玲一个人孤零零的跪在那里,样子极为可怜。
  “人都走了,还不起来。”
  原来严嫣是和严茹一起过来的,只是当时的情形太乱,大家都没有顾上还有个三姑娘。
  “三姐。”
  严玲羞愤欲死,拿着帕子捂脸嘤嘤哭了起来。
  “你那个姨娘也得好好管管,什么事能说什么事不能说,她那么大一把年纪还不知晓?这事根本不用说,大伯母既然给你找了这门亲事,定然不会让你和家里在外头跌了脸面。”
  “我知道……”
  严嫣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严玲这会儿说知道,但她心里肯定是没底儿的,要不然王姨娘也不会闹这么一出。举凡她能淡定些,或者知晓拘着王姨娘,也不会发生此事。可严玲毕竟年纪不大,这种事又是摊在自己身上,这种事摊在谁的身上,想必都是没办法淡定的。
  严嫣随着年纪的慢慢长大,也能明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所以她只是让梅香将严玲扶了起来,说了一句让她好好求得原谅的话,便离开了。
  被堵嘴带下去的王姨娘,回到屋后还有些不忿,直到严玲回来后狠狠的对她哭了一场。听完女儿的诉说,王姨娘感觉自己脑袋都是懵的。
  怎么就是这样呢?她薛氏会那么好心将好亲事给了严玲,反而给严茹找了一门不是那么好的?会不会是里头有什么猫腻?
  严玲见王姨娘如此揣测,更是羞愧难当。
  可王姨娘就是魔怔了,一力认为薛氏是没那么好心的。似乎人压抑了太久,一夕之间有了改变,便看所有东西都变了。而严玲的亲事就是一个契机,王姨娘本以为自己可以扬眉吐气了,谁知晓还是没变,她还是要被薛氏压着过日子。
  可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其间的对错与否真是无法说明!
  都有错,似乎又都没错,不过是立场不同,做法与看法也不同罢了。
  严玲也是强势的,交代王姨娘身边的丫鬟一定要看好她,没想通之前就不要让她出门了。另一方面,她也去薛氏跟前小心翼翼赔了不是。
  薛氏反应如何暂且不提,跟着又发生了一件让严玲颜面大失之事。
  原来王姨娘也算是威远侯府的家生子,一家子老小都指着王姨娘一人过日子。王姨娘父母为人老实木讷,早早便不在府里当差了,一家子在威远侯府的勋田庄子里,种了一些田维持生计。
  王姨娘还有个哥哥,本是年纪到了送到府里打杂,可王姨娘的哥哥并不成器,没做多久便被撵了回来,然后便是到了年纪的王姨娘被送进府里当粗使丫鬟。
  种田本就是靠天吃饭,王家的日子过得也窘迫,自王姨娘进府当差,多多少少家里也是有了一些进项的。直到了王姨娘有了身子,抬了姨娘,王家更是仿若咸鱼大翻身,一夕之间便与其他家不同了。
  不但手头宽裕了不少,因王姨娘的补贴,王家的日子过得也算不错。王姨娘的哥哥也娶了妻生了子,小日子过得甚美。
  这次严玲定亲之事,王家人自然知道,还是王姨娘对来打秋风的王家人说的,说如今要给四姑娘攒嫁妆,哪里有闲钱。
  王家没拿到钱,也没说什么,这他们王家出的姨娘养的姑娘要嫁去伯爷家,怎么看都是一件邀天之幸的大事。王家是没钱,有钱说不定还想贴补严玲一二,在外面更是没少当着人吹嘘。吹嘘自己的外甥女马上就要当伯爷家的夫人了,这一类的话没少说。
  这吹嘘之人自然是王姨娘的哥哥,因为此事他身边与他同样是威远侯府家生子的一众人,没少羡慕他。
  这话自然而然就传到了府里,尤其此时正是敏感的时刻。
  薛氏听到之后,当着严郅发了一通火。
  说这可倒好,他王家都和你严大爷成亲戚了,他王二狗都成你严郅的连襟,那我娘家算甚!
  严玲兢兢业业小心讨好,好不容易有些融冰之色,一夕之间被毁于一旦!
  大房闹得这一出出,在府里也是传得人尽皆知。
  陈氏被老夫人罚在屋里抄女戒,本就是万般忍耐、羞愤欲死,听闻此事所有负面情绪顿时消失,脸上甚至还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让你薛氏精怪!这下可被打脸打得啪啪响!
  做好没落好不说,还惹来了一身骚!?

☆、第113章

?  薛氏还是第一次当面这么寒碜严郅,严郅本就是恼怒至极,被这么一刺激,更是怒不可遏。
  他去了王姨娘房里,发了好大一通火。
  王姨娘从来是个胆子小的,当场就被吓得瘫倒在地,口不能语。
  按严郅本身的想法,这王姨娘得狠狠的惩治一番。可顾虑到已定亲的严玲,只能亲自发话禁了她的足,严玲未出嫁之前不准她再出门去。包括王家那边,以后也不准王姨娘见了。并命身边下人去王家警告,若下次再敢在外头胡说八道,直接一家子打断腿了发卖!
  此事让严玲知晓时,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了。
  严玲脸白如纸,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她好不容易努力见了转机,居然又生了这么一个事端,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去了王姨娘房里,她正坐在榻前嘤嘤哭着。见严玲走进来,哭得声音更大了。
  严玲看着她,满心疲累,恨不得也哭一场才好。
  “你是不是不想让我好啊?你就不能消停一会儿?既然想蹦跶,早些年你干什么去了,这会儿倒是蹦了起来。”
  “是不是见自己养的姑娘现在好了,要嫁人了,便觉得自己高人一头,可以耀武扬威了?你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怎么就没活明白过呢,你是看不清还是怎么?”严玲声音越说越大,甚至有些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咱们现在能好好的坐在这里,能让你还为了我能嫁去庆安伯府而洋洋得意,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的好,而是正房那里心肠没坏掉,你明不明白!”
  “我只是见她薛氏一点都没有为你打算的样子,才会……”
  “别人为什么要为我打算?”严玲抹掉脸颊上的眼泪,冷冷的道。
  “你叫她一声母亲呢。”
  “哦,你也知道我叫她一声母亲,你还是我亲娘呢,我叫你姨娘叫了十多年,你为我打算的呢?”
  王姨娘的面色猛然白了一下,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我问你话呢!你这个作为亲娘的为我这个亲生女儿打算的在哪儿?”
  严玲冷冷一笑,“这么多年,你的钱不是都贴给王家了吗?你有记得为我这女儿打算一分一毫,你有吗?哪怕是一针一线!错了,你连多余的余钱都没有,甚至还要找我拿银子去贴那个家里!”
  王姨娘猛地一喘,凄凄哀哀的哭了起来,“我怎么没有为你打算过,可你姨娘我出身贱,比不上夫人,我能如何!家里那样一副情况,我总不能看他们都饿死。我若像夫人那么有钱,也不会是这般……夫人那么有钱,多施舍点我们也不算什么,你叫她一声母亲,这嫁妆之事本就是应该让她来出……”
  “对,你说的都对!你说的都有道理!可是——”严玲满脸悲凉,嗓音猛然拔高起来,“你是不是觉得全天下的人都欠你的?没人欠你的!她对你不好,是因为你做了不该做的事,她对我不好,是因为你做的那肮脏事,让我成了她的肉中刺!没有人逼你,没有人去逼你爬了爹的床,既然你爬了,后果就要自己承担。”
  “玲儿——”
  王姨娘面色白得像鬼一样,嘴唇不停地抖索着。她没想到原来女儿居然知道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可是——
  “我没有错,我哪里有错了。”她又哭了起来,声音里满是委屈,“家里过得那么困难,全指着我做丫头的那点月饷过日子。你以为你姨娘就是贱,非要过看人脸色的日子过活?可你舅舅那会儿等着银子娶媳妇,我能如何!”
  原来还有这么一出!
  所以她也挺委屈的是吗?
  可她的委屈该去找谁诉说!
  “那不是我的舅舅,你别忘了我的舅家是薛家!”严玲残忍的道。
  以往她总是顾念情分,怕自己说出来的话让王姨娘接受不了,可事实证明该残忍的时候必须得残忍,若不然她们母女二人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父亲今日才来训斥过你,你还是不长记性。”严玲的声音不带一丝波澜,平静的可怕,“父亲说了,以后你或是王家再在外面乱攀亲戚,王家所有人一律打折了腿发卖!”
  “你——”王姨娘满脸惊骇,不敢置信,“你怎么能如此狠心,那是我一母同胞的哥哥,是你的亲舅舅啊……”
  “姨娘似乎又忘了,以姨娘的身份连半个主子都算不上,你的哥哥怎么会成了我的舅舅,姨娘还是认清楚自己的身份好。”
  罢了罢了,左不过她说服不了她,为了少给自己招祸,也为了她日后出嫁,她还能在这家里有一席之地,索性由自己打碎她的所有念想。
  严玲突然发现还是以往那个王姨娘好,人虽是胆小了些,但胆小就不会生事。人总是要认清楚自己身份的好,因为很多时候,一旦忘乎所以,等待的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王姨娘受不住这种打击,哭得抑不可止。
  只听得严玲深深叹了一口气,这声叹息充满了无尽的疲惫。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你碍了她那么多年的眼,这会儿能继续呆在这里,不过是因为你之前老实。就算这会儿被你得逞,但有没有想以后?我出嫁后你还是在这家里,你都说了母亲不是个简单的,我离开以后,你觉得自己够不够人下盘菜?”
  王姨娘心里咯噔一声,严玲已经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也不知晓那些话王姨娘有没有听进去,总而言之她终于消停了。
  也不像之前表现的那么张扬,又如同以往那样深居简出起来。
  其实看着这样的王姨娘,严玲是满心心疼的。可没办法,世事不由人,一朝行差就错,一辈子都难以翻身。只希望自己以后能在夫家过好,那么姨娘在这里自然也无忧。
  早熟的严玲,还不到十五岁的年纪,已经开始为未来做一个好妻子好儿媳做打算了。
  人世间总是充满着这样那样的无奈,可未来的日子还得继续走下去。
  ……
  这样的无奈自然是严嫣所不能体会的,她生来受不得气受不得委屈,哪个要给她点气受,她恨不得把天捅个窟窿出来。
  可她不能体会,并不代表她看不到。
  因为看到了,明白了,所以心中更是复杂,也自然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比起旁人,她算是极好的了。虽然严霆仍然像附骨之蚁一样挥之不去,可自从蒙山围场那次,他便很少出现在她和她娘的面前,似乎之前的种种,尽皆烟消云散。而如今她有娘疼着,有个可爱的弟弟,还有那个很烦人的人。
  每每想起骆怀远,严嫣总是很想笑又很无奈,可这无奈中还夹杂着一丝甜蜜。
  骆怀远并没有忘记他的志愿,哪怕那日严嫣已经接受了他,他仍不忘日日在严嫣面前刷新一下存在感。
  今日送朵儿花,明日送点吃食,后日送点小玩意,总而言之他日日翻新,送过来的东西从来不带重样的。如今凝香阁的下人已经摸准脉络了,每日上午的时候便去门房那里接收一下东西,因为东西不拿回来,她们姑娘是不会安心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严嫣居然被骆怀远培养出这样一种习惯。不得不说他潜移默化的功夫很好,这就如同那有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可今日,骆怀远的惯例却突然的断了。
  见梅香空手回来,严嫣不自觉皱了一下眉。
  似乎想掩饰一下自己的情绪,她又道:“可能是有什么事耽误了。”她并没有发现这句话,才将她整个的心思暴露得完完整整。
  骆怀远确实让一件事给耽误了,以至于居然忘记交代小安子将东西着人送过去。
  还是小安子见殿下神色不对,又不敢打扰,自己拿了昨日殿下说要给严姑娘的东西,自己下去办了。
  骆怀远磨蹭着手里的那叠纸张,半天都回不过来神儿。
  这几年,他也是有慢慢建立自己的情报机构。要知道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消息都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消息,就能抢占先机。
  上元节那日,骆怀远偶然见到严霆和许向荣交谈之时的样子,心生疑窦,之后便命手下之人暗里去查探。
  这一查便是一个多月,可查出来的消息却是极为完整的。从严霆与许向荣搭上线之始,到其间的来往,直至最近这些时候的动向均有记录。
  当然,很多内情是查不出来的,例如今日别人进了一栋宅子,在里头见了什么人,干了什么事,这些是不知道的,但日常行迹都有迹可循。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又不能做什么,可让骆怀远来看,可以利用的地方却很多。
  也确实很多,知晓严霆最近总是出没于一处宅子,骆怀远便命人探了进去。经过一番艰难的打探之后,因为那处宅子的看守极为严密,几次都差点被人发现。居然得出了一个让骆怀远并不吃惊的消息——
  原来那两个人真有一腿!
  难不成他真有双擅于挖掘‘腐’的明亮双眼?
  为此,骆怀远拿着一柄手镜对着自己照了良久,越看越觉得自己的眼睛确实很亮。
  按下不提,之后便不可避免面临说与不说的选择题。
  哪怕骆怀远再怎么觉得自家小王妃内心强大,也不认为她能接受这件事,要知道这里头还牵扯一个丈母娘呐!
  这该死的严霆,该不会见在镇国公那里讨不了好,便转头去抱许向荣的大腿?他可真不嫌恶心,前半辈子讨好一个女人,就为了想博一个前程,难不成这会儿见女人不成,主意又打到男人身上了?他可真是生冷不忌!
  不得不说,骆怀远真相了。
  骆怀远正各种恶意的去揣测严霆的心理,有下人来报沈祁来了,似乎有什么事的模样。
  见此,骆怀远赶忙将手里的那叠纸放了起来,匆匆去见沈祁。
  原来沈祁来找骆怀远是为了道别的,镇国公早就计划过了年便让沈祁出京,因沈二夫人不舍一直拖着,沈祁也就没告诉骆怀远。
  这不,刚决定下来,他便匆匆来四皇子府了。
  骆怀远之前便对这事有耳闻,因为沈祁曾当他说过一次,却没想到会这么快。
  沈家的计划是让沈祁去平沙关,一来沈祁对从军有兴趣,另外他大伯沈栋也在那里,去了也能有个照顾。可不用说,沈祁到了那边也会如同他那几个堂兄一般,会被压在很低的位置上,也许到了某个合适的时候才能出头,例如沈玄。要不就是要等上一辈的人均老了,上面准许可以退下来了,才可以得见天日。
  这种模式的从军与沈祁所想并不一样,甚至因堂兄们的前车之鉴,他甚至有些排斥,可他也知晓,他必须得离京。
  见沈祁情绪不振,骆怀远转了转眼珠,出声道:“要不然你别去平沙关,去福州吧。”
  “福州?”
  “对,你堂哥沈玄就在那处,福州既热闹人也多,总比那个鸟不拉屎的平沙关好。反正你去了是混日子,还不如给自己找点乐子。沈大哥在那边管着福建水师,有许多许多的船,你见过海没?见过洋人没?知道海有多大多宽吗?那海里有一种大鱼,有宝船那么大,鱼背上还能喷水……”
  骆怀远开启嘴炮模式,沈小二这孩子又哪里会是对手。只是一会儿,便被勾得挠心挠肺的。
  “真有你说的那么好玩?”
  骆怀远一拍他的肩膀,“哥哥我啥时候骗过你了!去了绝对让你大开眼界!我在那边还有不少生意,你若不想进你堂哥的水师,就帮我做生意呗,反正少不了事情给你干!”
  经过骆怀远这一通忽悠,沈祁便急急忙忙回镇国公府了。
  沈祁走后,骆怀远这才想起今日似乎还有事情未做。
  回来见了小安子,赶忙问他,听小安子说了已经办了,才放下心来。
  只是那件事到底该不该告诉小王妃呢?
  ***
  与此同时,在平沙关那里正进入积极备战状态。
  每到了秋冬季,就是提放北夷一族进犯的时刻。因为草原之上不同中原,北夷一族又是游牧民族,一旦遭遇恶劣或者极为寒冷天气,其生活便会无以为继,只能靠入寇掠夺才能活下去。
  今年的天气出奇怪,秋季之时雨水繁多,不光大熙境内有许多地方遭了灾,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北夷一族,更是影响甚重。
  也因此,自秋季以来,北夷屡屡进犯。截止至今,已经与北夷那边过来打草谷的北夷人打了两场遭遇战了。
  镇国公一脉之所以能够镇压北夷这么久,除了手下兵强马壮,与平沙关天险之屏障,还有一项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大熙对北夷实行禁运政策。
  大熙不光停了与北夷之间的互市,也禁止一切物品,例如金银箔、布匹、瓷器、铁器、盐、糖等等与北夷交易。
  北夷乃游牧民众,没有锻造手艺,也没有盐矿,更做不出来瓷器之类的手工艺繁杂的物件。
  没有布料可以穿兽皮,但人没有盐是生存不下去的,还有铁器,刀、枪、箭头乃至平民用的铁锅,对于北夷一族来说都是极为稀缺的东西。也因此经常会发生北夷入寇,抢劫平民家的时候,铁锅这类铁器极为抢手。
  经过这么多年的禁运,北夷一族生活的环境极为恶劣,也造就了他们穷凶极恶的性格。除了与大熙对持以外,他们还掠夺位于他们侧方的西域等地与后方的罗刹国,若不然北夷一族早就人死族灭了。
  当然有禁,就有犯。
  历来商人都是逐利而生,朝堂对北夷实行禁运政策,还是有不少人会铤而走险私运物品去北夷交易的,因为北夷的马匹、毛皮在大熙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所以驻守在平沙关的官兵,日常除了防止北夷进犯以外,还有一项额外工作要做,那就是打击私运商贩。
  这些商贩里有平民老百姓,请不要怀疑,这些老百姓生活贫穷,若是大熙平民之家的一口铁锅,买回来只需几百文不等,但若转手卖给北夷人,则是能到卖几两乃至几十两不等。如此高的暴利,驱使着这些无知平民冒着生命危险也是愿意和北夷人交易的。
  还有一些商贾,这些商人屡屡犯禁被打击沉重,却又屡屡不改,平沙关这处举凡抓到私运商贩有立刻斩首的权利,都禁不了逐利而来的商贾如过江之鲫。
  其中又以一个叫做‘广义号’的,最为猖獗。
  为什么说他猖獗呢?
  因为历时数年,平沙关的官兵已经抓到‘广义号’的私运车队不知几凡,这‘广义号’仍会在平沙关一代出没,甚至行迹越来越诡秘,让官兵们颇为头疼。
  沈栋对这‘广义号’恨之入骨,却又抓不住首尾,因为每次抓到‘广义号’的车队,只问的出来东家是‘广义号’的大掌柜,其他却是再也问不出来。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因这次交易甚为重要,‘广义号’的大掌柜便亲自出马了。
  为了安全起见,他甚至广放□□,可沈栋能驻扎平沙关这么久,打得北夷一族不敢冒头也不是浪得虚名的,早就从‘广义号’行事诡秘中,看出了端倪,刚好将这位大掌柜抓了个正着。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如此了。
  这大掌柜自诩机关算尽,又是与平沙关这路官兵打交道已久,他广放□□就是为了迷惑官兵,真真假假中,他才好浑水摸鱼。殊不知这种行径便是一种不自信,甚至是害怕的表现,沈栋早已对他是‘闻名遐迩’,怎么好浪费他这番苦心,索性招齐了人手将之一网打尽。
  管你其中谁是真谁是假,一网子都捞上来,总有一个是真的!
  经过一番辨认,这名叫做‘大掌柜’的人终于冒出了头。
  这‘大掌柜’是个貌不其扬的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丢进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那种。
  他的手下其实并没有供出来他,因为他行事缜密,连他许多手下都不知晓他长做何样。还是沈栋见这番行事墨迹,直接发话全部拉出去斩了,这大掌柜才自己冒了出来。
  沈栋手下的人还担心莫不是冒名顶替,很是对他拷问了一番,见他言之有物,说出的许多事都对的上,才相信他。
  大掌柜冒出来,自然不是求死的,见这些官兵确认自己的身份后,便提出要与沈栋一见。
  沈栋不喜与这种人打交道。
  在他心目中,这些走私叛国的商贾都是该杀头的。逮住一个砍一个,总有抓尽杀绝的一日。并且这些人为人诡计多端,何必与他们多费口舌,免得落入对方的圈套。
  沈栋便命下属直接拖出去砍了,哪知这大掌柜居然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严霆!
  沈栋心中一个咯噔。
  平沙关这边许多人都知晓严霆的大名,因为当年严霆是空降之师。许多下面人对他空降过来,颇有非议。而沈栋手下忠心耿耿的人,则是厌恶严霆让将军蒙上了不白之名。
  当初严霆甫来之时,没少有人暗里排挤他,见将军也并不阻止,更是大明其白。也因此严霆才会对沈家的人深恶痛绝,这也是占了其中一因。
  严霆并不知晓,历来军中都是如此风气,大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刀/枪箭雨中走过来的,讲究的是威望、资历,从没有不劳而获的人。
  空降过来得军功的不是没有,但那些人都不长久,首先便是不能服众。就算得了军功回去,之后又有谁会卖他的帐?
  镇国公一系为什么在军中威望如此之高?
  那都是沈家人这么多年来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这种威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你看不见它,可它却一直存在。
  就好比当年熙帝即位那时,京中戒备森严,外面流传太子谋逆,先皇驾崩便是为太子所害。镇国公一声高呼,手下将领从属如过江之鲫,打着匡扶正统的旗号,便率兵进京了。没有人怀疑镇国公是不是想造反,也许可能怀疑了,但这些人还是跟随而去了。
  这就是威望!
  沈栋顾念严霆是自己妹夫,没少替他打算,也是想让他明白这其中的关窍,靠着自己实力站起来,再加上有自己在暗里帮衬,其实想立起来并非什么难事,这样的军功落在手里才是稳当的。
  可惜严霆理解不了这其中的苦心,甚至将沈家人怨上了,觉得他们是在刻意打压自己,又急不可耐想得到功劳,才会闯下之后的弥天大祸。?

☆、第114章

?  沈栋有想过也可能是个圈套,可严霆毕竟与自家有牵连,所以想了想还是去了。
  大掌柜是个四十多岁,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个头不高不矮,体格不胖不瘦,真是扔进人群中都找不出来。
  沈栋见了他,不免有些怀疑,这就是‘广义号’的大掌柜?
  “听说你要见我,有什么事就说吧。”
  大掌柜双手被反捆在身后,因为见的是沈栋,所以待遇也提升了一些,给了他把椅子坐,不过双腿也是被捆着的。
  他抬了抬被捆着的腿,示意给他松绑。
  旁边的一个将士虎目一瞪,正欲说什么,被沈栋挥手打断。
  “我这个人没什么耐心,有什么事情就说吧,别顾左右而言他,可能下一刻我就不想再听你说了。”沈栋道。
  大掌柜嘴角还是噙着得体的笑,面皮却是僵了一下,随即他道:“久闻宣威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也不过是个生意人,不用当洪水猛兽对待,我是不会武的。”
  沈栋微微动了一下手,按下身旁将士的动作。
  他点了点头,望着大掌柜道:“熟悉我的人都知晓,我最讨厌人对我用激将法。通常这个时候,我都会反倒其行。所以你有什么话最好赶快说,不要耽误我的时间。”
  “你不好奇我是怎么知晓严霆的?”
  “是挺好奇的,若不是好奇,也不会过来见你。”
  “我见宣威将军似乎很淡定的样子……”
  沈栋站了起身,便往门外龙行虎步而去,边走边交代身边的将士,这群人按着律法一个不留。
  大掌柜的声音终于显得有些急促了,“宣威将军又何必如此急性子?”
  沈栋站定,斜睨了他一眼。
  他四十多岁的模样,个头中等,双鬓微白,长相很是斯文,若只看长相,还会以为是哪儿来的书生。但他挺拔如苍松的身姿与满身铁血之气,却告诉着人们这是一个久经沙场、戎马一生的将军。
  尤其他那淡漠的一睨,一股威猛之气迎面扑来,让大掌柜再生不出丝毫的轻视心态。
  他微微一凝,正颜肃色:“在下有一些事情想与宣威将军说,想必将军一定有兴趣听。”
  沈栋旋身回转,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
  “说吧。”
  “麻烦将军屏退左右。”见沈栋眉头一皱,大掌柜赶忙解释道:“若将军听了在下接下来要说的话,想必也会如在下这般想。”
  沈栋挥挥手,身边的将士便均都退了下,出去的时候还帮着关了门。
  “将军应该知晓做我们这一行都是提着脑袋的,都说我们商人逐利,其实也不过是混口饭吃……”
  沈栋不耐的挥挥手,“说正题。”
  大掌柜似乎有些尴尬,“将军既然坐下了,何不好好听在下之言。”
  沈栋徒然直盯着他,冷厉一笑,“你知道我这一生最讨厌的是什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
  不等人回答,他又道:“最讨厌的是北夷,最大的愿望就是北夷不再进犯。而你们这些人,却是北夷的帮凶,别说什么讨口饭不讨口饭的,知道朝堂禁运,还提着脑袋往那边私运货物。按大熙律,以叛国论之,其罪当诛!”
  大掌柜听了这些话,再也稳定不了纷乱的心绪。即使以他的城府面上还能扯出笑容,眼神却是快速闪烁着。
  “你‘广义号’在平沙关臭名昭彰,我相信你不会不懂你们私运过去的那些铁器都是用来干什么了,朝堂为什么禁运,你也是懂的。身为大熙的子民,你等不以国家为重,为了些许蝇头小利居然私自勾结敌营,你们那些用我大熙老百姓血泪换来的银两,花用的时候难道不怕噩梦缠身?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