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主后宫-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方面因为王爷冷着王妃生出一丝窃喜,一方面又觉得不值得。
  王爷冷着王妃,证明她这条宠妃之路走得很是顺当,可是看见王妃难受成那个样子,她又觉得王爷难道不应该提前回来看一眼?
  虽然王妃也不一定需要他的鼓励,王妃……怕是从来没想过有孕的。
  “我去看看王妃。”许元姝站起身来,又道:“准备贺礼,挑些玉石金银等物。”她没想过做手脚,更加不会给机会叫别人借题发挥。
  到了春锦院门口,许元姝刚进去就看见几个熟人,除了郭玄妙不在,剩下的人都齐了。
  看见许元姝进来,梅氏第一个凑了上来,一脸担忧道:“王妃娘娘这是怎么了?早上好好的出去,怎么到了中午就躺着回来了呢?”
  恩敬跟容娟也围了上来,恩敬也是皱着眉头,却难掩脸上的嘲笑。
  “我在宫里也十几年了,纵然是宫里那些体弱多病的娘娘们,也没有一有身孕就得躺下的,这可是一躺就得十个月啊……”她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很是惋惜的样子。
  容娟狠狠拍了她一下,道:“听说还找贺太医看了,太医怎么说?”
  许元姝平平静静的,道:“太医说了,王妃的胎很好,虽开了药方子,不过只是备用。你们这样关心王妃,叫王妃知道了一定会好好感谢你们的。”
  正说着话,许元姝忽然听见背后一阵脚步声,敢在王府走出脚步声的人也没几个。
  王爷回来了。
  许元姝转身行礼,心中却有点忧虑。
  她上次扭了脚,这些人就是跟着王爷后头一起进来的,现如今怕是又要跟着王爷去看一看王妃了。
  王妃拦着她们,可王爷却是不能拦的。
  果然,鲁王爷二话不说就往里头走,梅氏几人对视一笑,也跟在后头进去了。


第212章 流言蜚语
  出来迎接她们的是傅妈妈; 等人都坐了下来,丫鬟上了茶; 傅妈妈道:“王爷,王妃刚吃了药睡下了。”
  许元姝是完全没想到王妃真的敢把王爷拒之门外。
  不仅仅是她,连王爷脸上都有一丝诧异。梅氏更是直接便张口道:“怪不得方才把我们拦在门口了。”
  “娘娘要不要紧?”容娟也问道:“听说贺太医原先是看小儿科的,不如再去请个太医来看看?”
  听了这话,傅妈妈脸色稍变了变,她能压住人靠的是权威; 可在王爷面前这权威就不太使得出来,再者大长公主那样的环境; 她又是当年大长公主带出来的宫女,话里有话这一条,就比别人弱了几分。
  虽然许元姝觉得既然王妃敢不见王爷,她既然做了这个决定; 自然是要承担后果的,可是这后果绝对不包括被这些人推波助澜。
  她接过了话头; 道:“娘娘想是累了,又有了孩子,王爷不如先去用个饭?洗漱一番换了衣裳再说。”
  这话说得中规中矩; 倒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回来原本就该是洗漱更衣; 换了干净衣裳然后再去内宅看望女眷的。
  鲁王爷站了起来; 下意识就问许元姝; “你叫了什么菜?”
  许元姝是知道王爷这些日子天天在书房; 很晚才睡下的,人睡得不够,胃口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
  “叫了几样用香醋调的小菜,还有鱼头豆腐汤,这两日衣裳有点紧了,晚上不敢多吃,若是王爷还想要什么,我这就差人去厨房吩咐。”
  “不用了,这样就很好。”鲁王爷站起身来,又对傅妈妈道:“王妃醒了差人告诉我一声,若是哪里不好,直接便去宫里请御医来。”
  傅妈妈道谢,看着许元姝伴着王爷走了。
  “还是许侧妃有本事,王妃有孕,王爷陪着她走了。”恩敬小声说了一声,挽着容娟的胳膊走了。
  梅氏倒是又多说了一句话,“娘娘若是想找人说话解闷什么的,妈妈只管叫我就是。”
  傅妈妈不冷不淡的嗯了一声,没说好也没不答应,转身到了内室。
  傅芳苓自然是还没睡的,正看着床边桌上那一碗汤药皱着眉头。
  傅妈妈下意识屏住了呼吸,她看着王妃十几年,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长到现在,她脸上什么表情,傅妈妈都能猜中六七成。
  王妃现在是疼的。
  贺太医说不疼不用喝药。
  王妃……是不想嫁进来的,那她想不想要这个孩子呢?
  傅妈妈停住了脚步,站在幔布后头,直愣愣地盯着王妃。
  傅芳苓叹了口气,端起那碗汤药一饮而尽,道:“傅妈妈,我还不至于……”
  不至于什么?傅芳苓没说。
  可是傅妈妈心里又有了希望,女人家,生孩子之后是会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的。
  她脸上挂上笑容,捡好听的说了,“王爷方才来看您了,王府里那几个侍妾的确是上不得台面,先是撺掇王爷闯进来,许侧妃帮着解围,又说许侧妃心眼多。”
  傅芳苓又躺了下去,“就凭她们?做梦吧。”
  许元姝跟鲁王爷到了会宁馆,只是吃了饭之后鲁王爷就又回到了书房。
  许元姝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不过看他脸上一日比一日凝重的表情,想必一定会掀起轩然大波的。
  过了没两日,梅氏忽然上门来拜访许元姝了。
  说起来许元姝觉得鲁王府的这个后院……其实也挺不同一般的。
  王妃完全不管事儿,人人都有心思,连她也是一样,谨慎的人不多,剩下的都是一肚子的心计,整日想着生事儿的。
  梅氏先说了两句王妃这两日好多了,又道:“听说九公主封了怀安公主,这两日就要出嫁了,可惜王妃还出不得门,不知道咱们府上是谁去祝贺?
  一听这话,许元姝就知道梅氏是来挑事儿的,她不动声色的听着。
  梅氏又道:“妾身还记得刚去东三所的时候,娘娘天天就要去给魏妃娘娘请安,就是出宫之后,也是隔三差五的去,可是自打王妃进门,娘娘……您多久没进宫了?”
  这样的话还挑动不了许元姝,她看了梅氏一眼,道:“喝茶。”
  梅氏说得更加直白了,“王妃有了身孕,至少一年半载的都伺候不了王爷了,更加没法管事儿,郭侧妃还在学规矩,再者她那长兴侯的做派,跟王府着实是差的太远了。”
  “娘娘,这可是个好机会。”
  许元姝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这些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却经不起深究,王府现在这个样子,原本就是她一家独大,站在上头的人是不用争的。
  不过梅氏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她们几个太不安生了,王妃生产需要一个好环境,皇帝怕是不久于人世,王府更加不能乱。
  再者等过上两年,她自然也是要生孩子的,她更加不希望等她怀着身子一脚踏进鬼门关的时候,王府还是这个乱糟糟的样子。
  许元姝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梅氏不由得一愣,知道了?这算是什么答复。
  “娘娘。”梅氏又要进言。
  许元姝手一挥,表情里就有了点傲慢,“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梅氏越发的不明白了,可是许侧妃不叫她久留,她也只能就这么离开了。
  过了片刻,送她出去的小丫鬟回来禀告,“梅侍妾去了安高阁。”
  那便又是跟恩敬容娟两个合伙了,想把她撺掇起来,好在后头坐收渔翁之利。
  只是不知道恩敬有没有告诉过梅氏,她曾经换了自己给王爷做得鞋子。
  应该是没告诉的。
  许元姝拿了浆过的硬纸板出来准备纳鞋底,距离上次给王爷做鞋子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王爷还没到二十呢,尺寸怕是要放到十一寸半了。
  过了怀安公主成亲的日子,王府里渐渐安静了下来。因为王爷已经很久没有去后院了,天天都睡在书房里。
  王妃养好了身子又开始出门了,就是面色稍显惨白。
  只是平静里也有波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王府又渐渐有了流言。
  “王妃有孕是该有赏钱的,可是现在还没发,想必是王妃这胎不稳,怕折了福气。”
  “听说那天早上王妃是跟许侧妃一起出去的,只是中午王妃一个人回来的,不知道许侧妃做了什么,叫王妃心中不喜。”
  “良医所连药都不开了,想必是治不好了。”
  “王爷不过去了王妃屋里三四天,王妃就有孕了,许侧妃伺候王爷好几个月了,什么动静都没有。”
  “许侧妃嫉妒王妃。”
  “良医所的几个太医,还有药童,平日里都在许侧妃的药铺里看诊。”
  许元姝听着蔓珊一条条跟她说着府中的流言,不用想,王妃那个人她也看出来了,性子的确是直,某些方面跟原先的王爷也挺像的,再说她也不会自己咒自己。
  不是王妃,也不可能是郭玄妙,那就只剩下梅氏和恩敬、容娟了。
  而且能叫流言悄无声息的传出来,梅氏没这个能力,那就只剩下在王府关系深厚的恩敬跟容娟了。
  郭侧妃不讨王爷喜欢,王妃也是一样,若是这个时候能把她也扳倒了……
  可这手段太过粗糙了一些,贺太医能当上良医正,是因为他治好了王爷。
  就是在自己的药铺看诊,那也是王爷允许的。就算是王爷耳根子软,也仅限于同情弱小。栽赃陷害的时候,王爷可是从来都不软的。
  王爷现在没空理会这个,只是因为他现在忙着大事,后院这些流言蜚语着实没叫他放在心上。
  许元姝看着自己刚做好的鞋子,虽然有日子没做了,可是她纳鞋底的手艺一点都没退步。
  她手里拿着鞋子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这次她做的鞋子,鞋面上是有花纹的。
  跟上回恩敬做得那一双一模一样,只不过她刺绣的手艺比恩敬强太多了。
  许元姝亲自收了鞋子,现在她差的就是一个机会。
  这天早上,鲁王爷带着他两个月才写好的折子进宫了。
  他心情有点紧张,他以前虽然知道太监有外宅有家产,可是从来没想过这银子都是从哪里来的。
  他原先总听说太监害人家破人亡,可是不知道是怎么害得。
  不过现在他全都知道了,鲁王爷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胸膛,揣着折子往乾清宫去了。
  这折子不能走正常途径上去,不然肯定是会被司礼监截留的,好在他是皇子,他随时都能面见皇帝。
  只是刚进去乾清门,鲁王爷就觉得里头不太对的样子。
  太监宫女跟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跑,从乾清宫的几个门跑出去,还有人不停的喊:“太医,太医怎么还不来!”
  还有人叫:“去找皇后娘娘!”
  “找个能做主的!”
  “关城门!”
  “叫御林军来!”
  “宣锦衣卫!”
  鲁王爷脚步慢了下来,乾清宫门口似乎跪了个人,身上似乎还有血。
  他下意识又往前走了几步。
  是戴公公?
  他耷拉着脑袋跪在乾清宫门口,脑门上不知道是用什么东西砸出来的伤口,还在缓缓地淌血,虽然他身上穿得是朱红色的蟒袍,可是鲜血已经把整个上半身都浸湿了。
  暗红色已经凝结成团的血痂黏在他脸上,另外半张脸已经成了蜡黄色,戴公公究竟流了多少血?
  谁敢这么对待戴公公?
  父皇——
  几个拎着箱子的太医从他身边一冲而过,连停下行礼都顾不上了。
  “刚给陛下用了通关散!”
  “去拿老山参来!”
  父皇怎么了?


第213章 皇帝之死(一)
  “娘娘!”湘君快步走了进来,虽然脸上看着没什么表情; 但是稍稍用心就能看出来; 她嘴角微微抽动; 眉头似乎也在一皱一缩; 显然是已经激动到不太能控制住自己。
  “听说戴公公不知道怎么惹怒了陛下,被陛下用镇纸把他头给砸破了,现如今跪在乾清宫外头,一脸的血。陛下晕了过去; 那边人请您去看看。”
  皇后嘴角微微一翘; 手一伸站了起来,“那一位果真是有本事,给本宫递上投名状才多久?这就找到地方坑了戴恩。可知道是——”
  说了一半的话,皇后自己停住了,“罢了; 本宫不想知道; 连戴恩都逃不过去,本宫还没戴恩得陛下喜欢呢。”
  “走吧。”皇后一声长叹,“去看看陛下。”
  湘君扶着她往前走了两步; 皇后又道:“宋妈妈,你去亲自告诉魏妃; 还有一句话要告诉她,皇帝病了这许久; 也该是个头了。”
  宋妈妈点头应是; 道:“娘娘差老奴去; 还是第一个告诉她的,想必魏妃是明白的。”
  皇后赞许的点了点头,出了坤宁宫往前头乾清宫去了。
  刚到乾清宫门口,皇后就停下了脚步,她看着往日威风凛凛四平八稳的戴恩,眉头一皱道:“你们都是做什么吃的!还不快把戴公公扶起来,再叫个太医来给他包了伤口!”
  有了皇后发话,自然是不用担责任了,旁边立即跑出来两个太监,一左一右扶着戴恩起来。
  戴公公年纪也不小了,流了这许多血又跪了很久,蜡黄着一张脸,几次张嘴想说“多谢娘娘”,只是除了他自己,谁都没听见。
  皇后到了乾清宫里头。
  说起来这地方她来的并不多,皇帝登基的前两年,她倒是常来这里过夜,可惜后来……
  到了这两年她倒是又经常来了,只是每次来都是皇帝病重不能理事,叫她来稳定大局的。
  皇后冷笑一声,挺直了脊背走进了皇帝的寝宫。
  皇帝躺在床上,面如金纸,人中虎口上都扎着银针,胸口几乎都没什么起伏了,好像下一刻就会断气似的。
  只是这两年他都这么来了好几次了,这口气依旧还在。
  皇后熟门熟路的挂上一脸的担忧,松开湘君的手,步履踉跄朝皇帝扑了过去。
  “皇后娘娘!”
  “小心!”
  旁边的太监宫女急忙扶住了她。
  “陛下这是怎么了!”皇后厉声质问,虽然这里头八成都是装的,可还是得来这么一遭。
  问完伺候的人再问太医,来过一遍之后,皇后这才像是才发现一样看着立在一边的鲁王爷,“尚平也在?你父皇……”皇后拿帕子压了压眼角,“我竟然没有看见你。”
  鲁王爷有点失魂落魄,他觉得身为儿女,应该是要心中悲痛的,可是他发现自己内心竟然没有多少波动。
  是因为自己夏天病得快死的时候,父皇从来没有来看过他?还是成亲这件事儿上头,父皇从来都没有询问过自己的意见。
  又或者……父皇的儿子太多,他既不是被寄予厚望的长子,也不是备受宠爱的幼子。
  他甚至还想到怀里那个折子,怕是一时半会递不上去了。
  还有父皇这次真的病得很重,这个脸色就跟前几次完全不一样,怕是……真的不好了。
  不过皇后的话叫他回过神来,他上前行礼,手一拱道:“母后,是儿臣方才怠慢了。”
  皇后伸手拉着他,道:“这有什么可怠慢的,看见陛下这个样子,唉……我方才也没看见你。”
  太医紧张的施针,皇后慢慢地也皱起了眉头,一般来说,银针这种东西是很少用在皇帝身上的,不到万般紧急的时刻,没有人敢冒犯。
  可是现在……
  方才进来的时候,仅仅是人中虎口有针,现在连太阳穴,额头,胸口和脚心处也都上了银针。
  已经年过六十的太医院院使紧张得一头是汗,捻两针就要擦一擦指肚的汗。
  就连她方才质问的时候,院使也没离开皇帝身边,甚至他都没行礼。
  皇后忽然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陛下就这样一睡不醒了,他可曾留下遗诏?戴公公又知不知道什么?
  她有没有可能假托皇帝口谕,扶持十四皇子上位?
  皇后的目光在屋里扫了一圈,这么多人……有点难。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个比她来得更早的尚平。
  皇后叹气,若是尚鹏像老六那样的就好了,老六入朝多年,也有人支持,振臂一挥,就是中间略有疑点也不怕。
  可若是想让尚鹏这样毫无根基的皇子继位……除非皇帝亲口下旨,还得叫内阁几位大臣听见……太难了。
  皇后忽然有点烦躁,她看了一眼鲁王爷,道:“你怎么这个时候来给你父皇请安了?”
  鲁王爷一瞬间有点慌乱,他因为的想法羞愧,也不想叫皇后知道他怀里的折子,便道:“正妃有孕……头一个孩子,心中不免有些感慨,想来看看父皇。”
  鲁王妃有孕第一时间就报到了宫中,皇后自然是知道的,她不但知道这个,她还知道鲁王妃因为骑马差点把这个孩子折腾没了。
  非但如此,她觉得鲁王妃为什么要去骑马,为什么陪着她一起去骑马的会是许元姝,这两点就更值得商榷了。
  连她都在许元姝手上吃过亏……
  皇后脸上露出个有点高深莫测的笑容来,道:“原来是这样……也难怪,她身子可好些了?”
  鲁王爷这会儿已经镇定下来,点头道:“王府的良医正说王妃底子好,没什么大碍。”
  “那就好。”皇后笑了笑,“回头等过了头三个月,我再宣她进宫。”
  皇后发现说话并不能缓解她心中的焦虑,而且这个时候她也装不出来母慈子孝的样子来跟鲁王爷说话,所以最后两人又齐齐注视着院使,看他一针一针往皇帝身上扎。
  很快够资格来乾清宫的嫔妃们都进来了,宫女搬了圆杌来,众人一一坐下,皇帝这个样子着实有些吓人,众人互相看了几眼,一时间竟然没有人说话。
  魏妃跟皇后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又微微点头,坐在了皇后身后,一言不发看着皇帝。
  屋里安静下来,皇后心中生出点感慨来,她跟皇帝相伴快要五十年了,见过他许多的样子,可是今天这样躺在床上快要断气……还真是第一次。
  “呜呜呜。”
  屋里忽然有了哭声,皇后眉头一皱,狠狠地瞪了过去。
  是吴贵妃,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任谁都能听出来她这是真伤心。
  皇后转念一想,就明白为什么了,虽然现在已经不兴殉葬这一说了,甚至连寺庙都去得少了,可凡事总是有意外的。
  “要哭就出去哭!不许惊扰太医下针!”皇后怒斥道,吴贵妃委委屈屈地看她一眼,渐渐止住了哭声。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院使起针,可皇帝依旧没醒。
  皇后皱着眉头看着院使,这屋里所有人都在看他,院使顾不得擦汗,甚至他头上的汗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皇后娘娘。”他上前一步,“请借一步说话。”
  屋里的气氛在一瞬间凝滞住了,随即皇后耳边响起嗡嗡嗡的声音,只是她分不清这是有人在小声说话,还是她已经开始眩晕了。
  借一步说话……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陛下这次是真的油尽灯枯了!
  “安静!”皇后站了起来,给魏妃使了个眼色,跟着院使到了外头房间。
  “陛下这一次很是凶险,微臣用了银针刺穴,可陛下几乎毫无反应。”
  皇后觉得她的确是有点晕了,她活了六十余年,这是第二次听见太医这样直白的说话。
  上一次是先太后,说这病不好治,先太后三天之后就去了。
  皇后一把抓在了院使胳膊上,“陛下……陛下……”
  院使似乎一点都没觉得疼,“娘娘,若是陛下今天晚上能醒来——”只有这半句,“请娘娘早做打算。”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皇后心中升起兴奋,渐渐压过了感叹还有伤怀等等无用的情绪,她两步走出房间,道:“拿本宫宝印来!”
  “叫皇子进宫侍疾,不许走漏了风声!”
  “宣御林军大将军,宣锦衣卫指挥使,宣京城留守司大都督,皇城戒严!”
  “宣内阁六位学士进宫,宣六部尚书进宫!”
  虽然司礼监已经没了戴公公,不过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剩下的人丝毫不敢乱,皇后的旨意一条条发了出去。
  她长舒了一口气,转身又走了回去,扫了一圈屋里众人,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屋里再次安静了下来,似乎所有人都在害怕,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好像这样就能听见皇帝细柔的呼吸声一样。
  靠着皇后私底下传出来的消息,靖王爷没等正式的旨意下来就已经进宫了。
  只是进宫之前,他跟六斤起了个小小的争执。
  靖王爷想叫六斤留在外头负责联络群臣,六斤却执意要陪着一起进宫。
  “王爷,奴婢若是不跟着您进去,只怕在尘埃落定之前就再也没有机会进宫的。”
  “外头的朝臣不用担心,他们入朝为官多年,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再者陛下这两年时不时就病一场,奴婢想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了。”
  “可皇宫不一样,宫里的消息是说陛下拿镇纸砸了戴恩,这就是说现如今宫里掌权的是皇后。”
  “皇后跟王爷结盟不过月余,她还是个女人,万一这个时候疯起来,谁都不知道她会做什么。”
  “最大的变数是在宫里,而不是在宫外!”


第214章 皇帝之死(二)
  话说到这份上; 靖王爷被彻底的说服了; 他点头道:“你说得不错; 我进了宫怕是要在父皇面前侍疾的,那么些人看着; 也不好说什么做什么; 旁人不中用,就是要跑腿联络,也得要个能信得过的人。”
  六斤松了口气,快步跟上了靖王爷。
  靖王爷回头看他一眼; 心里却有些担忧,他不过是快步走,六斤却要小跑才能跟上,他这身子着实太弱了些。等一切尘埃落定……
  靖王爷忽然叹了口气; 那时候六斤怕是也不能歇着; 到了司礼监; 总是有看不完的折子。
  况且大位初定,他依旧需要六斤帮他稳定局面。
  不过那会儿他就能叫所有太医都来给六斤看诊了。
  一路上,靖王爷虽然面色沉静,心中却思绪烦扰。
  他想过万一父皇醒不过来怎么办?万一醒过来却叫别人继位又该怎么办?
  只是转念一想,除了他还能有谁?唯一能劝得父皇改主意的戴恩已经自身难保了; 他本就是诸多皇子中间最出众的一个。
  靖王爷是第一个到皇宫的,他一进去就看见立在床边的鲁王爷。无他; 在众多嫔妃还有太医中间; 他着实太过醒目了。
  靖王爷眉头一皱; 也是先扑倒皇帝床边哭了一通,这才起身给屋里诸位娘娘行礼,又若无其事的问了鲁王爷一声,“你倒是来得挺早。”
  鲁王爷是从头看到尾的,他不禁想起夏天那会儿自己生病,病得神智全无,太医是不是也是这么治的?
  父皇醒着的时候是满身的威严,可他现在昏迷不醒,被人任意摆布……叫鲁王爷生出点英雄末路的感慨来。
  他略显得迟钝,慢慢转过头来,道:“父皇是真的……”说完这一句,他才想明白方才靖王爷问得是什么,“我来给父皇请安,看见戴公公一身是血的外头。”
  靖王爷见他这个样子,知道他这是被吓着了,心里警惕渐去,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别担心,有太医在。”
  鲁王爷不由得想,若是太医管用,那时干嘛还要给他冲喜?只是这话却是不能出口的,鲁王爷叹了口气,道:“我去外头透个气。”
  这时候要走?靖王爷心中生出几分笑意来,他对皇位的确是半点心思也没有。
  想到这儿,靖王爷给六斤使了个眼色,站在皇帝床边最好的位置不动了,总之皇帝若是能醒,第一个看见的就是他,若是不醒……大臣们进来,看见的就是他距离皇帝最近。
  过了片刻,内阁几位大学士还有六部尚书到了,皇后吩咐太监摆了屏风,把嫔妃这边遮住,这才叫几位大学士进来。
  几人上前行礼,隔着屏风跟皇后说了两句话,又问了问太医皇帝近况,便去了隔壁房间等着。
  六斤是个太监,穿着内使宫人的蟒袍,在乾清宫里一点都不打眼,靖王爷不过喝了杯茶,稍稍动了两下,就看见六斤已经站在皇后身边了。
  真是……得这么一个人三生有幸。靖王爷想起这一路的艰难,不由得叹了口气,只是现在的情况容不得他分心,他又老老实实站着,等着父皇——
  要么醒要么死。
  在六斤过来的一瞬间,皇后就发现了,靖王爷身边最得力的太监,戴恩差人去打听他的底细,非但没打听出来,反而自己先栽了。
  靖王爷这两年里头,又有多少主意是他出的呢?
  “娘娘。”六斤轻轻叫了一声,皇后回头看他一眼,站起身来,小声道:“宋妈妈在这里看着,本宫去更衣。”
  六斤快步跟了上去。
  到了旁边没人的屋子,湘君守在门口,六斤上前行了个礼,道:“恭喜皇后娘娘。”
  皇后脸色一变,眼睛眯了起来,道:“陛下重病,这有什么可恭喜的?”
  六斤笑道:“当皇后要受制于人,当太后就是一家独大了,因此奴婢才要说,恭喜娘娘。”
  皇后脸上带了淡淡的笑意,说话却还是冷冰冰的,“陛下是一定会好的。”
  六斤同样也是脸色一变,坚定无比道:“陛下洪福齐天,是上天之子,又有太医看着,必定能逢凶化吉。”
  两人虚假地打过寒暄,六斤关切的问:“娘娘,不知道戴公公怎么样了?听说陛下一个镇纸砸在了他头上,戴公公年纪大了,奴婢这心里着实有些担心。”
  皇后心中一声冷笑,道:“倒是流了不少血,不过宫里好东西多,若是真要救,应该也是能救过来的,只是他年纪大了,这次虚下去,怕是好不了了。”
  六斤叹了口气,道:“陛下这病着……若是万一太医失了手,那戴公公可就是陛下昏迷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了,陛下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会不会已经跟戴公公说了属意的人选?”
  皇后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
  六斤又道:“听说前头司礼监有个太监跟艾王走得很近,这会不会是戴公公授意的?”
  “戴公公……忠心耿耿,陛下对他又有知遇之恩,想必是会依着陛下的吩咐,把陛下的临终之语完完整整的转述出来吧。”
  六斤说完,又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长长舒了口气。
  皇后自然是听懂了,什么跟艾王走的近,什么陛下见过的最后一个人,都是托词,他想说的意思只有一个。
  若是陛下死了,戴恩还活着,靖王爷的皇位怕是要起波澜。
  戴恩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是他们几个练手做的,皇后出了主意,靖王爷去找的漏洞,若是给戴恩机会开口说话,那皇帝属意的人选肯定不会是靖王爷了。
  而靖王爷在宫里也没什么人手,现在这个时候,能做手脚的只有皇后一个了,这太监是要告诉她,既然结盟了就别不做事儿,把戴恩看牢了。
  想明白这个,皇后叹道:“本宫当年还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曾听人说话一个传说,说是狗忠诚一生,主人死了要么绝食要么撞墙,绝对不会独活于世的。”
  六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