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主后宫-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笑了两声,“钦天监选好日子了,正月十二,明天我就下旨叫他们出发。”
  第二天一早,圣旨发了下去,到了下午,许修志就进宫了,同行的还有安王。
  两人先来给许元姝请安,安王道:“我也挺想去新罗看一看的,我去求一求皇兄叫我跟着一起去。”
  许修志道:“路上可不好走,你好好的王府不待,何苦往那地方跑呢?”
  安王没理他就去了。
  许修志今年已经十九了,不过还没成亲,主要是他还没那个心思,不过许元姝觉得跟两人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
  “东西都收拾好了?”许元姝觉得自己可能有点啰嗦,只是该问的话怎么也忍不住,“你还是第一次出远门,该备的东西都得备齐了。”
  许修志一点都不嫌她啰嗦,还很是详细的跟她说了都带了些什么。
  “祖母说主要得带上药,还让带了水,叫我到了新罗掺在水里喝,又说新罗那地儿冷——”他稍稍拉开了一点领口,道:“里头还穿了狐狸皮的背心,这里头还有细细的铁丝,能挡住刀剑。”
  “沉不沉?”许元姝又问。
  许修志起来打了两路拳法,道:“不沉,穿习惯的。”
  许元姝这才松了口气,又道:“其实这一次皇帝准备了许久,沿途什么都有,倒是不用带这么多,只是为了安祖母的心。”
  许修志点了点头,道:“我明白的。”
  许元姝忽然一笑,“也是为了安我的心。”
  “姐姐。”许修志忽然叫了一声,“不能走科举的路子做官也没什么的,现如今我相当于是稽查百官,比从翰林院慢慢爬同流合污的路子要好太多了。”
  “我也能当个好官,把那些贪官污吏都收拾了的。”
  许元姝点了点头,吩咐两句路上不许冒进等等话,甘巧进来回报道:“娘娘,慈庆宫来人了,说魏贵太妃不太好。”
  “叫进。”许元姝眉头一皱,甘巧带了慈庆宫的宫女进来。
  青花前两年病死了,如今来的是魏贵太妃新提拔的宫女,叫红叶,听着倒像是为了怀念青花取的名字。
  红叶进来先行礼,又道:“娘娘,魏贵太妃自打除夕去给先帝上香吹了风就不太好,现如今烧得昏昏沉沉的,她虽没说话,只是前两日奴婢听她总叫您的名字,奴婢斗胆,想请娘娘去看一看贵太妃。”
  许元姝想了想,对许修志道:“你陪我一起去吧,也给贵太妃请个安。”
  不过等两人到了慈庆宫的时候,发现皇帝跟安王也在,安王在外头等着,皇帝刚从魏贵太妃屋里出来,不知道她说了什么,皇帝面上表情不太对。


第442章 帮我照顾梁照亲王
  当着外人,许元姝的礼数一直很足; 她福了福身子; 又等许修志行了礼,这才问道:“娘娘的病情如何?”
  皇帝叹了口气; 小声道:“太医说不太好。”
  许元姝便安慰道:“已经年近七十; 是喜丧了。”又说:“不如叫几位长公主和宁王进宫陪着?”
  “先叫几位长公主进来。”皇帝皱了皱眉头,“至于宁王……还是别叫他在宫里过夜了。”
  许元姝点头嗯了一声,自有太监去办事。
  皇帝又道:“正月十二就是正日子了,志哥儿随朕来,朕有话嘱咐你; 尚悦留这儿等着,等你十七哥来,回头你跟他一起出宫。”
  众人垂首而立等着皇帝离开,许修志却隐晦地看了他姐姐一眼; 虽然这些年他姐姐没事儿就在皇帝面前“志哥儿如何如何”的说,可是他马上就要及冠了; 还被当着这么多人叫志哥儿; 就算是皇帝叫……心里也有点不好意思。
  许元姝冲他笑了笑,像是完全没领会到他的意思。
  等皇帝带着许修志走了,许元姝坐在靠窗户的软塌上,安王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宫女上了茶点,许元姝问道:“你方才可去看魏贵太妃了?”
  安王往椅背上一靠,接过宫女手里的杯子; 轻轻吹了两口。别人做来有点没正形的举动,叫他做来竟有点不羁的洒脱。
  全因从吴贵妃那儿得来的好相貌。
  “不曾。”安王答得很是言简意赅,“贵太妃娘娘只想跟皇帝陛下说话。”
  里头该重读的重读,该强调的强调,许元姝微微一笑,表示听懂了。
  当然安王原先想说的不止这一点,什么“魏贵太妃是宫里最会装的一个人”,不过看见皇帝一出来就叫了许修志走,那就证明魏贵太妃不管背地里戳了什么,都不管用。
  许元姝坐着不动,她不太耐烦跟魏贵太妃说话,自打皇帝的皇位越来越稳,宫里也安安生生的没什么事儿,魏贵太妃就又回到她当年给康平帝做妃子的时候的样子。
  大度温柔,从不跟人红脸。
  可看看这慈庆宫的人,眼熟的一个没有,齐公公病死,青花病死,就知道魏贵太妃藏得更深了。
  “你的皇帝哥哥可答应你跟着一起去新罗了?”许元姝轻声问道,在外头待得越久,在里头就能少跟魏贵太妃说两句话,况且还有人去请宁王跟公主,她再拖一拖,兴许就不用一个人进去了。
  安王笑着点了点头,道:“我说我想去新罗开个药材铺子,专营高丽参。”
  许元姝笑了笑,“他答应了?”
  “自然是答应了,我来回跑腿还出人,最后只占四成股,搁谁谁不答应?”
  “你也不吃亏。”许元姝道:“既然你去求了皇帝,那这营生该是你一个人的了?”
  安王骄傲的点了点头,“不过这还没完。”安王笑了两声,又道:“新罗女子性格温顺,只要是识字的,没有不会说官话的,我去了也好帮她们牵线搭桥,来大魏生活。”
  许元姝略一想就明白他什么意思了。
  好人家的女孩子都叫他送来大魏了,新罗那边的人口必定受影响,再送些大魏女子过去,一来二去的,也就没什么新罗了。
  许元姝稍稍皱了皱眉头,“就这样说出来了?”
  安王扫了一圈,道:“没什么可瞒着的,就算走漏了消息,那些女子的父兄不愿意又能怎么样?能不成杀了她们不叫过来吗?那岂不是更离心了?再者总有愿意的,有了开头,后头就不难了。”
  屋里宫女太监头都低了下来,恨不得缩成个团,连“奴婢守口如瓶”之类表忠心的话都不好说,毕竟开口就证明她们听见了。
  许元姝听见他有了计划,也不多说什么,又叫宫女过来,问:“魏贵太妃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的?什么时候叫了太医?这两天吃了什么?什么时候睡的?太医开的方子拿来我看一看。”
  等等废话问了一溜够,安王一言不发,就坐在一边等着。
  等许元姝一一都问过了,这才站起身来,道:“既然你也还没给贵太妃请安呢,咱们一起进去。”
  安王落后她半步,两人一起到了内室。
  头一眼看过去,许元姝就觉得魏贵太妃这次怕是真的不行了。
  面色蜡黄中透着灰,眼眶深陷,满脸的死气。
  “你来了。”魏贵太妃死死盯着她,“你坐下,坐近一点,唉……这些年咱们离了心,我这眼看着就要去见先帝了……这次咱们好好说说话。”
  许元姝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还没等开口安王便说话了,声音还挺大,“贵太妃娘娘,您还记不记得我是谁?”
  魏贵太妃被噎了一下,呵呵的笑了起来,道:“我如何能不认得你?你不就是安王?吴贵太妃的儿子?尚悦?”
  安王笑了两声,大声道:“您看着精神挺好,好好吃饭好好吃药,千万别讳疾忌医!”
  许元姝的笑意已经忍不住了,她瞪了安王一眼,道:“你好好说话,贵太妃养病呢,别吵着人。”
  魏贵太妃松了口气,道:“唉,你屋里侧妃不是已经有孕了吗?就别在我这屋里了,省得给你过了病气。”
  该说的都说了,再者被他这么一气一耽误,魏贵太妃想必也没工夫慢慢来了,安王干脆地说:“还要准备去新罗的东西,我先传个消息回去,皇兄叫我等着十七哥,我还得一会才能走呢。”
  等安王出去,屋里再次安静了下来。
  许元姝不说话,魏贵太妃叹了口气,道:“一转眼,我在这宫里已经过了四十来年了。”
  这话不好搭腔,若是关系近的两个人就该安慰安慰了,不过这些年许元姝跟魏贵太妃就是表面上的关系,许元姝自然是继续一言不发了。
  只是魏贵太妃提前都想好了对策的,不管许元姝理不理她,又或者她应什么,魏贵太妃都要继续下去。
  “恭钰才十一岁,我死了之后,他怕是也得搬出宫去住了……”
  听见这话,许元姝不由得想起方才出去的安王,他也是十一岁就出宫去住的,十一岁去就藩,还是翻山越岭的去就藩。若是他还在这屋里——
  “好不好?”
  许元姝回过神来,就发现魏贵太妃拉着她的手问,“好不好?”
  “您方才说什么?”许元姝笑容里带了点歉意。
  魏贵太妃眼神一暗,垂下眼来,又道:“你能帮我看着恭钰吗?给他选个离荣亲王远一点的宅子,别叫他被他哥哥带坏了。”
  “就像安王那样就挺好的,回头再给他寻一门亲事,我也就放心了。”
  许元姝不动声色把手抽了出来,“娘娘,这事儿得找陛下。”
  魏贵太妃叹了口气,道:“我方才已经跟陛下说了,只是他日理万机,哪里顾得上这等小事,到时候就得你从旁提醒一下。”
  虽然恭钰年纪还小,真等到娶亲怎么也七八年了,只是许元姝不乐意骗人,道:“娘娘,依我看,若是真为了梁亲王,还是叫他安安生生的过日子的好。”
  “再者他又是先帝的小儿子,陛下不会亏待他的。”许元姝拍了拍魏贵太妃的手,“您看安庆太子的儿子,低调的仿佛没有他这个人,可皇帝也从来不曾亏待他。”
  魏贵太妃心里不太舒服,可也没办法了。
  当年说什么要把皇位再抢过来,可这些年看着,倒像是个笑话,是为了叫自己坚持下去的借口。
  尤其是她处理了齐公公跟青花之后,手边越发的没人了,什么话都没人说,除了养着恭钰,别的再什么都没有了。
  可是毕竟不甘心……尤其是看着自己宫里出去的宫女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眼看着就要当上皇后了,可她到现在还是个贵太妃,看现在这样子,就算她死了,也没法追封皇太后的。
  魏贵太妃就更加的心烦意乱了。
  “唉……我不过就白白吩咐一句,恭钰这些年一直都好好读书,先生也说他学问极好,想必后头也不用我操心,只是我毕竟养了他这么些年,心中难免牵挂。”
  许元姝淡淡一笑,道:“都是皇室宗亲,不会受委屈的。”
  当不了皇帝就是委屈!
  魏贵太妃心中一堵,但是也知道这话题没法继续下去了,便道:“年前齐王妃来请安,倒是跟我说霏霏的亲事定下来了。”
  许元姝心中一动,道:“倒是没听她提起。”
  魏贵太妃冷笑一声,道:“嫌丢人呗。”
  “她这些年一直在庄子上住着,后头就结识了一个来读书的人,听说家里倒是有几亩田地,那一家子听说是亲王府的郡主,两年前就来提亲了,齐王妃一直压着不肯放,觉得两家不配。”
  “只是拖到现在霏霏都十八了,纵然公主出嫁都晚,可她又不是公主,再者人家是挑花了眼的晚,跟她这可不一样。”
  魏贵太妃一顿发泄之后喘了两口气,又道:“还给了人贴身的物件,谁还敢要她?”
  霏霏的性子,至少原先的性子不像是这样的人,甚至那个来读书的男子是什么来路也有疑点,甚至贴身的物件究竟是怎么到人手上,拖了两年……是霏霏不愿意还是齐王妃不愿意都有待商榷。
  只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许元姝问,“婚期定在什么时候?她也算是先帝血脉,随礼要比别的郡主稍稍厚上两分的。”
  魏贵太妃道:“好像是三月里头……万寿节过去几天,你问宫女,我年纪大了没记住。”


第443章 封后
  许是前头在外头耽误的时间有点长; 又说了没两句话; 静安公主就来了。
  静安公主是魏贵太妃的长女; 年过四十,微微发福; 见了许元姝笑着点了点头; 道:“皇贵妃近日可好?”
  这人早在许元姝还是鲁王侧妃的时候就表现过善意; 虽然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不过表面上过得去; 对皇帝家里来说也就够了。
  “都挺好。”许元姝道:“贵太妃这会儿精神还不错,你先进去陪她说说话吧。”
  静安公主点头嗯了一声,却没抬脚; 反而笑道:“我听说你弟弟今年也十九了; 你虽只有这一个弟弟,自然是要好好挑的,可成家立业也是成家排在前头,别耽误了好时光。”
  许元姝委婉的拒绝了,道:“你说的没错; 我就这么一个弟弟; 等他从新罗回来有了功劳,也能得皇帝赐婚了。”
  静安公主吃了个软钉子; 面上也看不出来什么,笑了笑便进去了。
  许元姝往乾清宫去,只要想一想六斤,就知道志哥儿该找个什么样的; 不能有一大家子人,简简单单的是最好。
  毕竟她能管住自己,志哥儿也不在话下,可难保有人会仗势欺人。
  皇帝这会儿已经坐在了御书房,虽然叫了许修志一起过来,不过皇帝一路上都挺沉默的,到了御书房也没怎么说话。
  他想着方才在屋里,魏贵太妃说过的话。
  ……你唯一的儿子是她生的,施忠福也被她收拢了去,锦衣卫将来你怕是要给她弟弟。纵然是没心思也要被撺掇出来心思……
  ……这皇后之位你得慎重,横竖你现在后宫没有人,叫她当个皇贵妃也是最高一档了……
  ……宁王私底下还叫她姐姐,陛下慎重啊……
  茶杯跟茶托碰撞的声音惊醒了皇帝,他看了一眼宫女,目光又落在了许修志身上。
  皇帝挥了挥手叫屋里人出去,问道:“许老太太身子如何?”
  许修志道:“还算硬朗,每天能出去走一走,说话也清楚。”
  皇帝脸上的表情很是轻松,道:“叫她好好准备东西,等这次从新罗回来,你们家里就要办喜事了。”
  “多谢陛下。”许修志道了声谢,“微臣觉得此去新罗,中秋前就能回来。”
  皇帝高深莫测的一笑,道:“用得了这么久吗?”
  许修志陪笑了一声,道:“大军应该不用,微臣得中秋才能回来。”说完这句,他又行了个礼,道:“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皇帝收了脸上笑意,道:“你这次去,不用事事冲在前头,军功什么的……你要做的事情跟大军无关。”
  “微臣明白。”许修志知道这是皇帝在问他,道:“微臣是去建新罗卫的。”
  皇帝这才点了点头,道:“你去吧,跟你姐姐道别,别叫她担心。”说着伸手在他肩上拍了拍,“等你回来……朕有大用。”
  这是什么,这就是许他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了。
  许修志不骄不躁的行了礼,倒退着出了屋子,看着已经快升到头顶的太阳,在寒冷的正月里照在人身上,叫人觉得从里到外都热了起来。
  虽然跟他一开始想的有点差别,可是现在也挺好。
  锦衣卫出门就是钦差,只对皇帝负责,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他都能动手。
  这可比当官要更有用的多了。
  他会好好当一个锦衣卫指挥使的。
  正月十二。
  虽然大军已经在路途上了,从京城走的人不过五六百人,不过祭祀活动依旧隆重,皇帝甚至还开了太庙,去给先祖们上了香。
  大军走后没几天,皇帝刚从他要开疆扩土的兴奋中缓过劲儿来,魏贵太妃病危了。
  “已经不太认得人了,昨儿睡下到现在都没醒,几位长公主正陪着,太医说不行了。”
  皇帝忙差人去叫宁王来,又跟许元姝一起,匆匆赶到了慈庆宫。
  魏贵太妃静静躺在床上,她所出的三位长公主立在一边,眼圈都是红的,看见皇帝来,福了福身子。
  “怎么样了?”
  皇帝一来,太医便上前一五一十的全说了,道:“还能用针叫娘娘醒来,再用了独参汤,能说上两句话。”
  皇帝叹息两声,道:“再等一等,等宁王来了再说。”
  过了约摸一盅茶的功夫,宁王带着自己两个儿子过来了。
  太医看着皇帝,皇帝沉重地点了点头,太医这才拿了银针出来,在魏贵太妃脸上手上脚上扎了几针,等她醒来,又给她喝了一碗浓到已经变成黄褐色的参汤。
  魏贵太妃的眼神清明起来,她环视了一圈,从床边众人脸上一个个扫了过去。
  站在最前头的是皇帝跟许元姝,后头是她的儿子宁王,还有三个女儿,围在紧里头一圈的是几个小辈。
  宁王的两个儿子,还有……先帝的两个儿子荣亲王跟梁亲王。
  许元姝看见魏贵太妃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失望。
  只是这个时候她也不想多说什么,脸上挂着礼节性的笑容,叫快要走的人不要担心。
  魏贵太妃叹了口气,道:“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你们都挺好的,各有各的家,各有各的缘法,只是……”
  她的目光落在荣亲王跟梁亲王身上,道:“恭臻打小就有主意,我也不担心什么。只是恭钰年纪还小,又被我养得太过文静了些,你们几个当长辈的,有空就多带他出去走走。”
  听见这话,恭臻脸上闪过一丝怨气。
  许元姝冷冷瞧着,魏贵太妃说得这样明显,皇帝也是能听出来的。
  她能说出那样的话来,就证明魏贵太妃自己心里也明白,等她一死,皇帝就不会允许他们两个继续住在宫里了,所以才叫宁王还有几位长公主照顾他们。
  还为了怕皇帝跟她忌讳,特意点出来不用照顾恭臻了。
  魏贵太妃一个个的吩咐着,跟静安公主说她是大姐,要照顾弟弟妹妹还有侄子,尤其是宁王,不听管教的时候千万别手软。
  又跟宁王说后悔以前没好好管他,叫他养成这个无法无天的性子。
  只是说了没两句,她的声音就小了。
  “母妃!母妃!”她的儿女们都跪在了床边。
  魏贵太妃软软地滑了下去,眼睛看着床顶,注视着虚空中的某一处。
  哭声中,许元姝还能听见她一声声的在喊尚明。
  又少了一个,许元姝一声轻叹,就察觉手被皇帝拉住了。跟前几年相比,皇帝的手越发的结实了,握在掌心叫人分外的安定。
  “咱们出去吧。”许元姝小声道,“毕竟是亲母子,先叫他们哭一哭,等会再让那些人来送魏贵太妃。”
  魏贵太妃生前没有被封太后,死后也是一样,皇帝给她拟了一个字的谥号“慈”,又安排她葬在了康平帝的陵园里。
  至此,康平帝陵园里最后一个空位也填了人。只是这陵园原本准备的是帝后合葬陵,可惜太后已经被废为宫人,不过一口薄棺材葬在西山偏僻处,连墓碑都没有。
  叫康平帝一人空荡荡的躺在墓穴里。
  陪着康平帝最近的两个人,一个是吴贵太妃,一个是魏贵太妃。
  许元姝上了柱香,默默地想,这陵园是当年康平帝还在的时候就开始修的,康平帝一直是想叫太后陪葬的,可惜……
  现如今陪着他的两个人,一个只为了争宠,一个只为了皇位,魏贵太妃的儿子还跟吴贵太妃有了首尾,现如今她们在下头团圆了,想必很是热闹。
  不过许元姝觉得自己心里一点同情都生不出来,纵然这一连串的事情都是太后做的,可若没有康平帝的纵容,又怎么能到那个局面。
  不过好在康平帝时期最后一个有影响的人也去了,从现在开始,后宫也跟前朝一样,彻彻底底进入了永泰帝的时期。
  许元姝扭头看了看身边的皇帝,微微一笑道:“我猜这两日捷报就该到了。”
  她猜得不错,新罗的战事一直都很是顺利。
  二月上旬六斤等人就跟大军汇合了,短暂的集合之后,到了二月下旬,大军就到了新罗境内。
  七年风调雨顺攒下来的粮食还有训练的士兵,对上基本吃不饱饭,又才经历了王位更迭的新罗士兵,几乎是一路没遇见什么抵抗就到了王都。
  从四月上旬开始,捷报就是三五天一封,到了四月底,王都就被占领了。
  才做了王位没几天的新罗王被处死,在京城住了六年的质子成了新的新罗王,又宣布新罗从此并入大魏,他则做了第一任布政使。
  这战事顺利得叫人不敢相信,皇帝没在现场看着,心中总有些忧虑,甚至叫留了一万士兵在新罗,怕的就是前头的顺从是装的。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那边一直都安安生生的,虽然偶有抵抗,却一直不成气候,甚至皇帝原先想好的几个归化的计划都进行得很是顺利。
  皇帝终于放下心来,圣旨一下,准备大肆封赏。
  随行的武官升了一到三级不等,六斤是个太监,赏了蟒袍,许修志则升了锦衣卫指挥使,只等着再历练几年,如今这指挥使退下去,就该他上位了。
  当然最重要的,皇帝下了封后的旨意。
  封许元姝为皇后。
  八月十九,中秋节刚过没几天,前朝后宫一片欢腾,房檐下头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人人都穿上了大妆,这一天是许元姝的封后大典。
  她一早就从乾清宫里出来,等在长乐宫里。虽然这些年都住在乾清宫,可她正式的名号还是长乐宫皇贵妃,因此册封的时候,也得在这儿等着。
  外头传来隐隐约约的鼓乐声,许元姝有点紧张,连动也不敢动,头上戴着的九龙四凤冠沉的很,她生怕动一下这东西就要扯着她的头发掉下来。
  前头的这些仪式都跟她没什么关系,她要做的就是一会儿等内使监令过来接受宝册,然后去乾清宫谢恩。
  接下来就是明天的事儿了。
  一时间许元姝有点恍惚,她十三岁进宫,到现在……不过才二十六岁。
  经历了三朝,勉强也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了?
  她不由得轻笑出声,心下松快了许多。
  很快鼓乐声就变大了,甘巧跟蔓珊一左一右的扶起许元姝,她慢慢地一步步地走到了长乐宫的正殿。
  跪拜,接过金册金印,再次跪拜,宫女扶了她起来。
  “恭喜皇后娘娘。”长乐宫众人跪了一地。
  “都起来吧。”许元姝的嘴角不由自主的翘了上去,伸手扶了扶头上的九龙四凤冠,轻声道:“该去给皇帝请安了。”
  越往乾清宫走,许元姝脸上的笑意越深,等到了乾清宫正殿,她看见皇帝脸上也是一样的笑意。
  她想起上次她封贵妃的时候,皇帝想必也是一样。
  许元姝脸上有点烧,头也低了下来,按照引导官的提醒,一步步的上前行礼谢恩。
  才行完礼,皇帝就挥手叫人下去了。
  许元姝余光看见桌边放着的茶,杯子有些久了,看着却分外的眼熟,跟她当年用过的那个一样。
  她一声轻笑,就把茶杯端了起来,茶不知道放了多久,已经有点凉了,好在现在天气还不冷,皇帝……怕是心里更热。
  许元姝把茶杯举过了头顶,道:“陛下喝茶。”
  皇帝一把抓住她的手腕,拽着她到了怀里,茶杯掉在地上,茶水溅了一地,不过茶杯依旧没有碎。
  可惜没再用一次的机会了。
  许元姝笑出声来,“怪可惜,陛下放开臣妾,叫臣妾去把杯子捡起来。”
  皇帝拉着她不放,“怎么,你不是来谢恩的吗?”
  许元姝笑了起来,“外头还有人等着呢。”
  皇帝一把将她抱了起来,“叫他们等着!就跟上一次一样!”
  许元姝把头埋在了皇帝怀里,那九龙四凤冠虽然还是那么沉,可依旧牢牢的在她头上,一点都没松。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
  歇两天开始更番外。番外的话会在标题还有内容提要标明主要写谁,可能也会有些不起眼的配角结局,主要是为了文章的完整性,请大家选择性购买。
  另外宣传一下新文《将军宠妻攻略》穿越将军X土着小公主,点进专栏可见,是个中篇宠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