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主后宫-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三更的梆子响了,六斤踩着月色到了奉先殿,门口的小太监看见是他,忙上来行了个礼。
  “你只管歇你的,我去给先帝上柱香。”
  小太监轻轻叹了口气,道:“公公,今儿这事儿——”
  只是在六斤的目光下,后头“跟您没关系”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空旷而且黑暗的大殿里,照明的只有供桌上几根蜡烛,六斤上前点了香,往先帝灵位前一插,闭上了眼睛。
  魏贵太妃当不了太后了……
  齐王妃对霏霏心生忌惮……没了齐王妃支持,她什么都办不成。
  经历这一件事儿,他也能再不理会魏贵太妃了。
  先帝死了,他扫过太后的面子,被太后打过板子,魏贵太妃的事儿……明面上是他在皇帝面前揭发的。
  他也从不巴结后宫宠妃许贵妃。
  他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甚至跟许多人都有仇,从今往后他只能老老实实跟着皇帝做事儿。
  而半夜来给先帝上香,更像是一种告别……
  皇帝应该会很满意的吧。
  六斤睁开眼睛看了看先帝的排位,转身走了。


第421章 金印事发
  快到重阳节的时候,京城里下了一场大雨; 天气彻底凉了下来; 皇帝早起上朝的时候已经穿上了夹袄。
  早朝刚下,他正往御书房里走; 六斤在一边陪着; 道:“今年气候合适,各地也没什么干旱内涝,明年的春小麦,收成也不会太差。”
  皇帝刚应了一声好,就见张忠海等在御书房门口; 一脑门子的紧张,往皇帝面前奔的时候还差点绊了一跤——
  左脚拌右脚的那种,可见他有多惊慌。
  六斤走慢了半步,眼睑低垂; 这个点……从长乐宫来的消息,金印事发了。
  张忠海两步跑到皇帝面前; 一边行礼一边道:“陛下; 娘娘请您去一趟。”
  长乐宫从来不在这个时候找人,不过皇帝只慌了三五息的功夫,就又平静了下来。
  若是元姝出事儿,张忠海不该是这个反应,可若不是元姝出事儿,对皇帝来说,那就不是什么大事儿了。
  有什么是皇帝解决不了的吗?
  没有。
  皇帝略显轻松的训斥了张忠海; “紧张什么!你都是长乐宫的大总管了,挺直了慢慢走!”
  张忠海咳了一声,也跟在了皇帝身后,又看了六斤一眼,这两个月六斤恩宠渐深,陪着皇帝上朝,在御书房伺候的人,也逐渐从施忠福换成了六斤。
  一路上皇帝也没发问,张忠海还记得许贵妃的吩咐,就是皇帝要问,也得糊弄过去,此事牵扯太大,不能在外头说。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长乐宫。
  太监宫女在外头等着,皇帝到了里间,一进去,他就看见坐在桌边,一脸无措的许元姝。
  桌上放着文房四宝,不过墨池里的墨汁已经干涸了。
  “陛下。”一直等到皇帝走到身边,许元姝才有了反应,不过刚想站起来,皇帝的手就按在了她的肩膀上。
  “怎么了?”皇帝扫了一圈,屋里好好的,她坐在这儿不是躺在床上,那她也是好好的,孩子也是好好的。
  许元姝把桌上的紫檀木盒子往皇帝那边推了推,盒子很重,连桌布都跟着一起皱了。
  “我这两个月一直在整理宫规,想把原先太苛刻的地方改一改,今儿有了章程……”她略一扭捏,不过也没扭捏多久。
  “想着既然是我许贵妃整理出来的,我怎么也得盖上许贵妃印吧?”
  “你看看这印。”许元姝打开盒子。
  金印缺了一角,皇帝笑了起来,安慰道:“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等后头封你做了皇贵妃,这印——”
  许元姝拿着印给他看,“你再看看这里头是什么?”
  缺了的角里头不是金子,而是灰黑色的——铅?
  皇帝微微一愣,眼前看见的东西超出了他的认知,他从来没想过有人敢在金印上动手脚。
  那他的大印呢?
  大印应该不会,那是经常要用的东西,诛九族的大罪,谁都没这个胆子。
  “他们好大的胆子!”皇帝毫不犹豫,拿过金印又是一砸,这下外头的金子又掉了不少。
  外头裹了最多不过半寸厚的金子,里头全都是铅块,若是这么算,至少六七成的金子,都被人骗去了。
  许元姝叹了口气,“这宝印轻易动不得,若不是孩子突然踢我一下,我也不会拿不动。只是不知道就这一次,还是……蓄谋已久?”
  “我这一批铸了皇后之宝跟贵妃之宝……前头先帝那一次不知道有没有换工匠?那一次铸了皇后之宝跟太后之宝,只是皇后之宝后头给封了。”
  “再往前是吴贵妃的,再前头就是先太后跟太后当时当上皇后的……只是吴贵太妃跟先太后的印都随葬了。”
  “陛下。”许元姝叫得有点郑重,“工匠都是一代代做下来的,父传子子传孙,可上头的监工呢,还有官呢?这事儿……得隐秘着查。”
  仅这一条就把查案的人限定在六斤一个人身上了,戴恩兴许也附和这一条,可他自打再次回到皇宫,就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到了现在连司礼监都是只去半天了,连说话都比以前慢了许多,就更不用提出去办差了。
  果然皇帝想了没多久,扬声就把六斤叫了进来。
  “你看看这个。”皇帝把拿一盒子被他又摔了两下,直接成了金子跟铅块的宝印拿给六斤。
  六斤沉思片刻便道:“陛下,奴婢想着……”他扫了一眼许贵妃,道:“不如趁着封赏许贵妃的名义,把宝印都收回来,说要重铸——”
  他话还没说完,皇帝面色就阴沉了下来,六斤说的虽然隐晦,不过皇帝怎么会不明白?
  借着封赏许贵妃的名义,就是说要升许贵妃做皇贵妃,宝印自然是要重新做的,然后有了这个借口,把皇后、太后的宝印也都收回来。
  再加上给她铸造皇贵妃宝印的机会,还能抓个人赃并获。
  可这样……前头难免有一阵子有人要说元姝轻狂了。
  “兹事体大。”六斤低着头,声音不大却很坚定,“陛下,此事牵连众多,没有定论之前不能声张——以防有人灭口。”
  分明是说这偷梁换柱之计是上头官员想出来的,也只有他们有能力杀人灭口。
  他微微一顿,给皇帝留了片刻思考的余地,“若是太后当年的宝印出了问题……牵扯的就是几十年的官司了。”
  再往前的印都随葬了,他们也查不到。
  皇帝想了想,至少皇后手里那块印是肯定出问题的,到时候查明真相也能还她一个清白,便道:“元姝……又要委屈你了。”
  “我不委屈。”许元姝轻轻地说,能叫太后什么都没有的下葬,她一点都不委屈。
  “只是……”她抿了抿嘴,道:“若是真查出来有问题,给先太后还有吴贵太妃祭祀的时候得摆上新的印。”
  皇帝点了点头。
  六斤拿着东西走了,皇帝心里有点不痛快,原本是封赏,可是到了最后又加了别的目的,还不是第一次,叫他觉得自己的真心不那么纯粹了。
  “元姝。”皇帝有点委屈的喊了一声,许元姝挽了皇帝的胳膊,“那皇贵妃之宝得大一点,但是也不能叫我拿不动。”
  皇帝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事情按照六斤的设想一步步的进行下去,过了重阳节,皇帝就说了要升许贵妃当皇贵妃,朝堂上略微有点反对的声音,可也不太多。
  皇帝给后宫增设位置,原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况且贵妃前头就是再加上十几个皇字儿,她也不是皇后。
  只是有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提了两句,“如今封了皇贵妃,若是她生了皇子又该怎么办?”
  皇帝心中自然是有定论的,可他觉得他想给许元姝加封,不是因为她生了皇子或者公主,只是因为他喜欢。
  他喜欢这个人。
  所以皇帝一脸正义地说:“后宫女子生儿育女原本就是分内之事,爱卿不必多想。”
  说完又觉得不太满意,又警告了一句,“朕的后宫就不劳卿家费心了。”
  一样的语句在不同人的耳朵里有不同的解释,朝堂上的个别大臣算是满意了,六斤也很是满意。
  不过等话传到后宫,魏贵太妃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太后冷笑了两声,兴奋地失眠了。
  “皇帝也没多喜欢她。”
  “一个宫女出身的贱婢!哪里压的住这样的福气?”
  旨意传下去没多久,六斤带着人去了太后宫里。
  “娘娘,陛下的旨意,趁着这次给娘娘把金印也炸一炸,免得失了颜色。”
  太后略有犹豫,可是也没犹豫多久,就叫人取了东西出来,还居高临下地嘲笑了几声,“你倒是有胆子来慈宁宫。”
  六斤没搭理她。
  太后倒是也没多做纠缠,一来她不清楚内情,二来毕竟这东西就算要走了也是要还回来的。
  她是康平帝的原配嫡妻,是他亲封的皇后,又是先帝封的太后,纵然是她知道许元姝跟她不对付,她也从来不觉得许元姝能把她从太后的宝座上拽下来。
  再说金子这东西放上几年的确就不太亮了,能让她的两枚大印都重新光彩照人,太后自然也是愿意的。
  六斤来找了太后,皇后那边就是施忠福去了。
  跟太后不一样,虽然六斤早就跟她说过交出大印,可距离六斤劝说她已经大半年过去了。
  眼看着她的帮手就能进宫了……而且跟太后不一样,皇后是能觉察出来她位置不稳的。
  这金印要去,难道还能还回来不成?
  “陛下是不是想废了本宫?”
  这话没法答,施忠福觉得自己要冒冷汗了,他解释道:“娘娘,就是金印放久了去炸一炸,太后娘娘的印也是要炸的。”
  “太后是太后!本宫是本宫,你敢说陛下不废后?”
  这话更没法答,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施忠福觉得若他是皇帝,他若是当了皇帝,他也要废后。
  只是稍稍犹豫这么一小下,兴许眼神里还带了点不屑,不过也有可能是皇后单纯的不高兴,她抓着桌上的杯子就朝着施忠福扔了过来。
  施忠福下意识躲开了。
  “还说不是要废后!陛下砸你你敢躲?许贵妃砸你你敢躲?”
  躲是不敢躲的,可陛下跟贵妃娘娘也没这么暴躁不是?
  施忠福一边腹诽,一边又行了礼,“娘娘,这都是陛下的意思,陛下也是体贴您,再说——”
  “胡说!她都封了皇贵妃了!下一步难道不是皇后?”
  要说皇贵妃真的往上走,那下一步还就是皇后……施忠福忽然明白六斤为什么宁可去打过他板子的太后宫里,也不来西苑了。
  皇后这脾气着实是不好应付,前几次他来也着实是受了委屈。
  “娘娘。”施忠福往后又退了两步,“奴婢不过是个太监,办差也都是陛下的旨意,君无戏言,娘娘,不过是炸一炸金印,您的金首饰年年都得炸,这都是一样的道理。”
  施忠福磨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皇后发了好几次脾气,等精疲力尽了想起六斤的话又有些后悔,道:“你拿了本宫的大印,得给本宫好好的还回来!不然本宫叫你好看!”
  施忠福总算是松了口气,亲手捧着金印回去了御书房。
  六斤已经拿了印回去了,而且那印已经被皇帝亲手摔过,露出里头的铅来,只是看样子,没有许贵妃那块金印的铅心多。
  施忠福略带埋怨地扫了一眼六斤,听见皇帝道:“怎么回来得这样晚?”
  “皇后娘娘不太乐意。”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金印放了上去。
  皇帝扫了一眼他还带着茶渍的前襟,眉头一皱,直接抓着金印就往地下砸去。
  里头还是大大一块铅心。
  皇帝面色彻底的阴沉下来,“查!去户部提黄册,还有工部官员的名单,给朕一个个的查!”


第422章 做媒
  重阳节刚过,铅胎案就彻底爆发了出来。
  其中大长公主府助力不小。
  她们在京中四处宣扬许贵妃得陇望蜀; 贪心不足; 想谋取宝印,进而抢夺皇后之位。
  再加上许贵妃原先的名声就比皇后显赫; 虽然有些人不相信这事儿是许贵妃出手; 毕竟皇帝上任这一年的时间里兢兢业业的,从来没表现出来昏君之相,或者有被人糊弄的迹象。
  于是到了最后,虽然不相信这事儿是许贵妃差人办的,不过却都等着看皇后的热闹。
  铅胎案就是这个时候爆发出来的。
  皇帝眯着眼睛; 把右副都御史的折子冲着他的脸又扔了回去,“卿家若是有闲工夫,好好的看一看百姓吃的什么,哪里又有官绅勾结谋取百姓田地了; 别总盯着朕的后宫!”
  “许贵妃德不配位?那是朕吩咐的!”
  皇帝说完,扬声叫道:“六斤!”
  “奴婢在!”六斤高声应道; 从皇帝身后站了出来。
  “朕怀疑右副都御史与铅胎案有关联; 不然不会这个这时候上折子弹劾许贵妃,这事儿交给你了,好好的查!”
  六斤又应了声是,缓缓走到右副都御史,“刘大人,请吧?”
  皇帝看都不看一眼面色灰败的刘大人,而是看着大殿里其余的大臣们; 他目光所过之处,又有三人把折子藏了起来。
  皇帝冷哼了一声,直接站起身来,转身走了。
  这么一搞,皇后才是德不配位啊。
  铅胎案一直查到了十月份先帝出孝的时候才算暂时告一段落,倒不是不好查,毕竟六斤抓也抓了个出其不意,工坊上工的匠人,还有监工,当日轮值的官员名单没叫人毁了去。
  再加上工部官员升迁的名单,吏部也有存档,所以涉及人员一个都没跑掉。
  人赃并获,时间就主要花在了定罪上,还有就是不少人已经成了枯骨,这一部分人如何定罪,要不要追究等等。
  虽然已经到了十月底,前天还飘了几朵小雪花,不过长乐宫里依旧是温暖如春。
  “头一批抓到的工匠已经叫送去边关了。”皇帝靠在榻上,身上盖着毯子,“我不愿意给人定死罪。”
  “都是壮年的劳力,又在京里好吃好喝供着,养了那么多年,不如去边关当苦力。”
  许元姝点了点头,道:“我觉得你想得挺对的。”一边说,一边给皇帝嘴里喂了颗葡萄。
  皇帝吃了两颗葡萄就起身了,手扶着许元姝的后腰叫她靠了下来,“轮我伺候你了。”
  只是许元姝等了片刻,却不见他给自己喂葡萄,连点心也没有,再一看,皇帝一手撑着头,侧躺在她肚子旁边,手里拿着葡萄串,小声道:“你们想不想父皇啊?父皇可想你们了。”
  许元姝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个微笑,道:“万一只生出来一个,你可别怪我。”
  皇帝微微抬头看她,手搭在她肚子上,还没等说话,脸上忽然又是惊喜,“孩子又动了。”
  许元姝这会儿也有点无奈了,孩子一天至少动个好几十次,多数都是在饭后,皇帝至少能摸到一半,到现在还是这个样子。
  她嘴角微微翘起,“我想吃葡萄了,要冰的。”
  皇帝笑容一滞,正要劝,听见她又道:“还要吃点心,还要喝水。晚上要吃炖的烂烂的骨头,一咬就得是酥的,能把骨髓吸出来的那种。”
  “好好好。都依你。”皇帝轻声道,他手一撑,就又靠在了许元姝身边,“你叫皇帝伺候你,可有什么回报没有?”
  许元姝眼角也弯了起来,只是没等她说话,屋子外头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陛下,艾贵太妃求见。”
  皇帝眉头一皱,艾贵太妃是除了太后以外宫里资历最老的太妃了,她的儿子是兴王,现如今也快四十了,换句话说,不管是从贺妃娘娘那儿算起,还是从皇帝自身算起,都没什么交情。
  “她来做什么?”皇帝起身,跟许元姝道:“你躺着,我出去看看。”
  不过许元姝也跟着皇帝坐了起来,道:“快到下午最暖和的时候了,一会儿我得去御花园走一走,不然孩子不好生。”
  皇帝应了声,两人相伴着一起出来。
  艾贵太妃看见皇帝出来,也不拿大,起身表示恭敬,皇帝点了点头,叫了声贵太妃,许元姝略屈了屈膝算是行过礼了。
  艾贵太妃来这一趟也是很为难的,只是人都来了,她还是硬着头皮道:“你十四弟托了你七哥求到了我这儿。”
  这头一句话就先把自己撇清了。
  皇帝没搭腔,倒是许元姝笑了笑,问道:“可是为了楚王成亲的事儿?”
  艾贵太妃脸上的感激连皇帝都能看出来了。
  “唉……你十四弟是十月十七的生辰,已经二十二了……差不多该到日子成亲了。”
  “他才定了亲,你父皇就去了,没等孝期过去,哥哥又去了,这一拖就到了现在。若是还没定亲也就罢了,可你父皇还在的时候,就给他定了郑姑娘……郑姑娘翻过年去就二十了。”
  这事儿许元姝倒是知道,只是想起那年皇子择妃来,她不由得有点恍惚,稍稍一愣神,她道:“陛下这两日原就想办的,前头还商量说叫郑姑娘等了这么久,得多赏点东西。”
  皇帝看了她一眼,他说过这话?
  许元姝没搭理他,又道:“不只是楚王,下头几个王爷,就是安王现在定亲也不觉得早了,陛下都记在心里的,娘娘莫急。”
  艾贵太妃顿时松了口气。
  许元姝又道:“还有十公主跟十一公主,她们倒是不太着急,若是艾贵太妃有合适的人选,也帮着看一看。”
  艾贵太妃点了点头,总算是没刚进来那会儿紧张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报给皇帝了。
  她正要告辞,皇帝手一伸,忽然道:“朕也有件事儿要请贵太妃参详参详。”
  说的虽然是参详,不过艾贵太妃依旧是客客气气道:“陛下请讲。”
  皇帝道:“新罗来的两位王女,朕对她们两个毫无兴趣——”说到这儿,他脸上甚至有了一丝厌恶,叫艾贵太妃看了有点心惊,可是转念一想,那王女隔三差五的往慈宁宫去,间或又要去西苑拜见皇后,完全是背着皇帝的心意走的,搁谁都不会喜欢。
  “十四弟已经定了正妃,只是正妃进门得至少还得半年,下头几个弟弟屋里也都没人,朕想着这两个王女做不得正妃,做个侧妃倒是够的,也不辜负新罗王的一片心意。”
  “朕想把年幼的嫡女给十四弟做侧妃,年长的那一位给十六弟。”
  艾贵太妃想了想,道:“那两个孩子我也是见过的,模样挺好,学问也好,有知书懂礼的,我想他们也不会反对。”
  许元姝笑道:“娘娘还是先去问一问吧?”
  艾贵太妃笑了两声,知道是自己着急了,起身道:“事不宜迟,我就先去问了,晚上就给陛下回话。”
  许元姝叫宫女送了她出去。
  皇帝道:“你倒是怪会说话的。”
  许元姝瞅他一眼,道:“难不成要说陛下沉溺温柔乡,光顾着自己儿女双全,把几个弟弟都忘到九霄云外了?”
  皇帝瞪她,很有腔调的反问道:“温柔乡?谁是温柔乡?”
  许元姝眼睛低垂,道:“我。”
  皇帝笑了两声,伸手去抬她下巴,许元姝也是一脸的笑意,她觉得挺巧的。
  前头郑姑娘原本是要说给皇帝的,后来却跟楚王定了亲,这位新罗王女原本是要给皇帝的,最后也到了楚王府上。
  许元姝忽然一愣,这是说楚王抢了皇帝两位后宫?
  她笑得越发的厉害了,皇帝不明就里,追问道:“你又偷偷笑什么不跟我说?”
  贵太妃一出长乐宫的地界,立即便叹了口气,想起自己折腾自己,最后折腾到不中用的太后跟魏氏,何苦呢。
  老老实实的待在宫里不折腾,笑脸对着陛下跟许贵妃,难道人家非得在你脸上扇两巴掌不成?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艾贵太妃想起后头一溜的皇子公主成亲,许贵妃要生孩子,未来一年怕是心思都不在这个上头,论资排辈那可不就都轮到她头上了?
  这可都是好差事,还能帮她的孙子孙女儿也挑一挑,况且就算差事不好,在宫里能有点事儿做,总比整日抄经念佛的好。
  艾贵太妃一回去便去找了姜太妃,把这事儿一说,又道:“陛下年纪还轻,也不会乱点鸳鸯的,许贵妃那人一直都和和气气的,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儿媳妇,也能自己做主了。”
  姜太妃笑了笑,道:“那新罗庶女看着虽不及她姐姐懂事儿,不过一个侧妃,这么着也行,我替尚柏应下了,一会儿晚上我跟你一起去见许贵妃。”
  这边两人倒是开开心心的,宫外头就不那么开心了。
  艾贵太妃这一提醒,皇帝不仅仅想起了新罗两个王女,还有魏贵太妃的侄女儿,虽然魏贵太妃叫人生厌,不过这事儿皇帝还是接着给办了下去。
  魏家收到宫里太监传的旨意,心中是又酸又甜百味交集。
  原本以为女儿是能当上皇后的,后来皇帝死了。
  原本以为女儿要出家了,没想又能当上皇后。
  原本以为女儿只能出家了,没想皇帝给她赐婚了。
  魏南嘉手里捏着圣旨,枯坐床前一整夜,最后还是打消了进宫谢恩的念头。
  她谁都不想见,宫里的人……想必也不想见她。
  到了十一月头上,眼看着圣旨都传了下去,会同馆里头新罗会馆也封了起来就等她们入王府了,许元姝松了口气,摸了摸自己肚子。
  下头就等着生孩子了。


第423章 早产?
  “怎么可能!”
  “许贵妃娘娘竟然如此不顾体统!”
  会同馆里,新罗来的姐妹两个几乎发出了一样的感慨; 只是后头想的就不太一样了。
  一个想着至少这头一年的粮食是一定要到手的; 三万石粮食,能叫三千成年男子饱饱的吃上一年; 节省点能叫六千人活过一年; 若是换了孩子和妇孺……怕是能养上一万人。
  她吃了药的,这头一年的粮食一定要从大长公主府里抠出来!
  另一个想的则是她从程尚宫哪儿学的都是皇帝的喜好,还有怎么模仿贺妃娘娘,叫她去个王爷府上——她谁都争不过!
  不过是空守着侧妃的名号虚度光阴。
  陪着太监一起来的还有艾贵太妃的宫女,她道:“这两日好生收拾着东西; 过些日子有王府的嬷嬷来帮衬,只是婚事定下来,就不能出去了,你们有什么想要的; 叫会同馆的人去置办。”
  金慧贤狠狠一咬下唇,尝到点血腥味这才止住了脑海里的眩晕……她这是为了什么; 她吃了丹药; 从此不能产子……
  “多谢,善姬,好生送几位出去。”
  金慧贤还算得体的站起身相送,金妍美已经软倒在椅子上起不来了。
  皇帝就一个……王爷可是有十几个的。
  金慧贤看着她们离开,这才也控制不住倒在了椅子上。
  若是早知道是这么个结果……她……她肯定不会吃了那丹药的,有了孩子,有了新罗血脉的孩子; 虽然不能继承王位,可权势富贵是逃不了的,好生教他,至少几十年源源不断往新罗送粮食。
  她猛地吸了一口气,转头看着金妍美,现在教她……还来得及吗?
  “妍美。”金慧贤轻轻柔柔的叫着,“妍美,京城里头就咱们姐妹两个,咱们得互相帮衬着。”
  “啊!我们不是要进宫的吗?公主!我们不是要来当娘娘的吗?”
  金慧贤一巴掌扇了上去,侧妃进门都早,听那宫女的口气,过两日就有嬷嬷过来,她们怕是年前就要进王府了,现如今也只能猛药、欺骗一起来了。
  这一巴掌力气不小,金妍美愣愣地看着金慧贤。
  “京城里头就咱们两个,咱们那边没有合适的人了,你再想想皇帝的年纪,往后至少三十年,京里也只有咱们姐妹两个,咱们得互相帮衬着!”
  金妍美算是稍稍回过神来了。
  “咱们手上还有些东西,可以在京城开些铺子……虽然是侧妃,可就算是生了儿子也没法继承王位,又是新罗人,王妃不会太忌讳咱们,咱们要时常来往。”
  金妍美下意识点了点头。
  金慧贤松了口气,等金妍美生了儿子出来,她得努力叫这个儿子跟她亲近才是。
  想来也不难……金妍美什么都不懂,学问也没有她好……金慧贤脑海里飞快的想了未来十几年的计划,甚至她也可以养一个侍妾或者丫鬟生的儿子在膝下。
  若是能养个宠妾的儿子,想必王妃是会支持她的。
  毕竟养在她膝下,就是彻底杜绝了争夺世子之位的可能。
  “公主。”金妍美半低着头,幽幽叫了一声,她不甘心,她在程尚宫那儿学了一年的东西,只不过见了皇帝一面而已……她还要再进一次宫!
  这次不按照程尚宫的慢慢来……她要完全按照贺妃打扮一次!
  “咱们……等正日子定下来,得去宫里谢恩的吧?我记得楚王的母妃已经王府了,不过肃王的母妃还在,她会不会招我进去呢?我觉得还是在她召见之前进宫比较好。”
  金慧贤松了口气,这姐姐倒是不是全然无知的样子,“娶正妃礼节繁琐,几个王爷年纪都大了,咱们年前是必定要进府的……等过两日嬷嬷来了,咱们就进宫。”
  又过了几日,钦天监定下了日子,一个腊月初三,一个腊月初五,嬷嬷是这么说的,“腊月初八就是年了,陛下这番好意,也是叫两位能在家里过个年。”
  金慧贤道:“那我们是不是该进宫去谢恩呢?”她原想着还有太后,只是真的日子定下来到现在,太后一次都没有宣她,可见不是真心的。
  就连大长公主府的人也没再出现。只是这头一批的粮食,金慧贤倒是也不怕他们反悔,毕竟算算日子已经快要到了边关,快马加鞭也不一定能追回来,就算追回来,三万石粮食再运回来……还要再出一批银子。
  嬷嬷想了想,点了点头,道:“临近过年,宫里的事儿也多,等奴婢差人进去问一问。”
  金妍美想起再不出现的魏南嘉,还有自打亲事定下来太后就再没有宣公主进过宫。
  以及自己现在还有点硬的脚腕……许贵妃也就是差人送了点膏药跟布匹,布匹还是她跟公主都有的。
  公主方才的借口怕是不保险……随便一句什么等成了自家人再来也成就能把她们打发了。
  “我还想去见一见姜太妃娘娘。”金妍美忽然道,“上次进宫没怎么跟她说话。”
  这理由也算是冒险了,好像要先于王妃去拉姜太妃的关系,像是一心扑在了争宠上。
  可至少许贵妃挡不住她们了。
  姜太妃也不一定会拒绝,毕竟她是要伺候她儿子的,能多见一面,能多敲打敲打,姜太妃也是愿意的。
  十一月二十一日,金慧贤跟金妍美再次进宫了。
  跟前两日不一样,这次她们下午进来的,说是宫里娘娘怕早上太冷,所以冬天的觐见一般都安排在太阳的午后。
  只是这次,拜见的地方不在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