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帝直播攻略-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渊暗暗摇头,诸侯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伐蛮盟军因为外力而团结在一起,一旦外力消失了,必然会开始内斗。安慛粮草比其他诸侯富裕,旁人怎么会看着他成长起来?
唯有先下手为强,这才能保持不败之地。
隔天,少年又发现花渊刻意结交杨涛帐下谋士颜霖,“无意间”透露可能引发疫情的源头。
少年更加迷惑了,花渊先生前一天还说要削弱暗算其他之后,为何第二天去帮杨涛了?
花渊冷笑以对。
“杨涛若亡了,谁来抵御野心勃勃的柳羲?”
南盛和东庆之间隔着一个杨涛呢。
对安慛而言,姜芃姬的威胁性远大于杨涛。南盛因为南蛮四部的蹂躏,早已元气大伤,东庆虽然也虚弱,但姜芃姬基本完成了统一,她一边修养,一边练兵几年,打个南盛还不简单?
杨涛的存在很有必要,关键时刻能为安慛争取缓冲时间。
南蛮四部医术落后,军营后勤简陋,根本抵挡不了瘟疫的肆虐。
等盛夏过去,天气转凉,南蛮四部被疫病夺去性命的人数达到了二十万。
伐蛮盟军这边情势稍好,杨涛那边找到疫情的源头,军医隔绝传染源,慢慢控制住了病情。
尽管如此,盟军损失依旧惨痛,唯有安慛、杨涛两家诸侯保住了元气。
正当南盛诸侯勾心斗角、互相防范的时候,姜芃姬也像陀螺一般忙个不停。
感谢陶氏等人的“无私奉献”,姜芃姬又变成有钱人了。
钱这种东西,唯有花出去才能赚更多钱,存在库房里只能生锈积灰。
秉持这个理念,她一口气弄了好几十个建设项目,小到盖房子、修马路,大到修建水库、修缮河道、开垦荒田……不仅能吸引流民、提升治安,还能给百姓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只要有活儿干、有钱赚,哪个百姓会想不开去造反惹事儿?
咸鱼们却有意见了,他们习惯姜芃姬南征北战的状态,每天不是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如今呢?
直播内容从热血争霸变成了温馨种田。
怼天怼地的主播安安分分蹲在家里经营地盘,简直不像他们认识的主播啊!
任凭咸鱼们如何咆哮,姜芃姬无动于衷,继续挥金如土般撒钱。
说到撒钱,这就不得不提金鳞书院分院了。
去年扩招名额,姜芃姬暗箱操作允许富商乡绅的子女进入金鳞书院,人数不多,但那些学生也是精挑细选的。这些孩子在金鳞书院读了近一年,学习效果显著。
越来越多的人在暗中打听,金鳞书院何时继续扩招啊,他们好给孩子争取入学的机会。
姜芃姬感觉火候差不多,顺势提出扩建金鳞书院、建立两所分院的提议。
金鳞书院是风仁、程丞和渊镜几个的心血,她要扩建,自然要找他们的商议。三位大佬没什么异议,数年下来,书院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建立分院问题不大。
姜芃姬笑道,“诸位先生如此通情达理,实乃天下学子之幸。”
渊镜先生打趣道,“要老夫说,兰亭公的慷慨大方,才是天下学子之幸。”
金鳞书院属于没有收入的教学机构,学生的校服、课本、笔墨、日常开销以及夫子们的薪水束脩都是公家出钱,逢年过节还有礼物。书院本身的地皮、建筑也都是姜芃姬掏钱弄的。
渊镜先生也是办过书院的人,他当然知道金鳞书院每年的开销有多么巨大。
确认过眼神,姜芃姬是土豪无疑了!
“说起这个,有件事情想和几位先生商议。如今库银充裕,建造三五个分院不成问题,但……这也不是维持书院运行的长久之计……我这里有个计划,想听听几位先生的意思。”
风仁几个听了,心头一个咯噔。
这话什么意思?
难不成想让书院转型,自给自足?
学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根本付不起过高的束脩,更别谈学习用品。
第1391章 南盛,乱世之秋(十七)
风仁倒是无所谓,如果金鳞书院真的改革,反而造福了士族子弟。
渊镜几个不得不为学院在读的普通学生考虑。
姜芃姬一眼便看出几位先生的想法,不由得露出轻笑,打消了他们的担心。
“去年招生,除了固定生源,额外添了五十个名额对外招生。这事儿,先生们可还记得?”
提起这个,风仁几个的表情有些怪异。
为啥呢?
因为特地扩招进来的学生,除了自身天赋之外,家庭财富也是个很重要的指标。
那些学生能用一句话形容——
除了钱,穷得一无所有!
文人都比较清高,特别是投身教育事业的文人,当他们收到姜芃姬这个指令,心里都有些不情愿。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怎么能用肮脏的金钱玷污它?应该视金钱如粪土!
程丞道,“记得是记得,那几个孩子天赋不错,刻苦勤学,倒没辱没金鳞书院。”
如果那些学生都是纨绔子弟,别说有钱了,哪怕有权有势,他们也不会松口让姜芃姬胡来。
姜芃姬道,“先生们记得就好,那你们也该记得这些学生家境不错?”
渊镜先生苦笑道,“有什么话,兰亭公直说无妨,何必卖关子吊胃口?”
如果她不是主公,很容易被打的。
姜芃姬笑道,“我的意思是办一场招商大会,价高者才有资格出资建设金鳞书院分院。”
几人还以为自己听岔了。
不说那个“招商大会”是个什么东西,哪个冤大头会主动竞价争夺这么个资格?
听姜芃姬这个意思,这还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
风仁不确定地问,“……价高者……才有资格出资建书院?”
姜芃姬狐疑反问道,“是啊,有什么不对么?”
不对的地方多了去了,简直无力吐槽啊!
姜芃姬又道,“你们别不信,如果放出消息,绝对有人捧着大把银子跪着求着给我们建书院的。”
众人不发一语,免得打破姜芃姬的白日梦。
她继续道,“投资建设金鳞书院分院,出钱的人能在分院落成之后挂一个荣誉院长的名头,官府不仅会当众表彰、送牌匾,还会支持对方名下生意。例如同行竞争,同样的货物、同样的价格,一方是普通商贾经营的店铺,另一边是官府认证过的义商,你们说百姓会选谁?”
风仁几个被吓住了。
有这种操作?
“士农工商,商贾最末。这个群体常常受人诟病。倘若给他们这么一个机会,分院出来的学生是不是会感念这位荣誉院长?后代子孙是不是会因此受益?”姜芃姬笑道,“官府都说好的商贾,百姓自然更相信他们的生意。这些好处,那些精明的商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对于有钱人来说,珍贵的东西往往不是用钱能买来而是用钱都买不来的。
商贾有钱不假,但他们再有钱,还能买到世人的尊敬?子孙后代一出生就低人一等,更别谈尊敬了。
倘若当了荣誉院长,相当于结交一个书院的潜力股,那是一股多么强大的人脉和隐形财富?
风仁几个经过姜芃姬的指点,同样想到了这层,不由得嘲笑自己的木讷。
他们说天底下没有傻瓜愿意做这傻事,殊不知,这真是一桩值得人打破脑袋去抢的好事!
风仁的政治嗅觉没有退化,他敏锐抓住了重点。
“兰亭公是打算扶持商贾?”
“我知道先生担心什么,可扶持商贾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人活着就是为了活得更好。士农工商,谁不是为了这一句话?”姜芃姬道,“扶持商贾,不意味着纵容商贾,我觉得是规范、矫正!以这次为例,拿下资格的商贾必须保证经营的商铺是合法的,售卖的物品是干净的,对外出售的价格是正常的,不会出现恶意哄抬价格、恶意竞争、坑害百姓等现象——”
外界对商贾的印象差,除了打压这个群体属于政治正确外,商贾本身也有不少的毛病。
姜芃姬打算扶持商贾不假,但也不会让他们打了自己的脸。
风仁道,“若是这样,倒也不错。”
利人利己,他没反对的理由。
不过——
风仁继续道,“若将分院交予他们打理,这……”
姜芃姬道,“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分院仍旧按照主院的规矩办事,待遇也和主院一致,院长以及教学的夫子也由先生们把关挑选。学生的生源稍微宽松一些,一半是英烈遗孤,另一半对外招收。”
哪怕姜芃姬扶持寒门,但也不会将其他阶层的人拒之门外。
相较于一枝独秀,她更喜欢百花齐放。
风仁这边应付过去了,渊镜先生有话说,“兰亭公打算将分院选在何处?金鳞书院底蕴还浅,若是离得太远,难保没人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情。尽管是分院,但也不能堕了名声,学院治理应该更加严格。”
姜芃姬道,“两所分院都建在丸州,一所建在上阳郡,一所建在上京州府。”
这两个地方都在姜芃姬的眼皮底下,谁敢折腾幺蛾子?
风仁笑道,“如此甚好。”
上阳郡士族林立,但不是每个士族都是土豪,不少士族除了嫡支很富,旁支过得苦巴巴呢。
金鳞分院建在那里,落魄旁支子弟肯定会去争取名额,无形间缓解了士族和姜芃姬的矛盾。
上京州府是曾经的东庆都城,因为地震而毁于一旦。
姜芃姬在这里重建丸州州府,吸引普通百姓、流民定居于此,经过一两年的商业扶持,那边也重新焕发生机。整体而言,上京州府属于普通人的地盘,更是姜芃姬的大本营之一。
分院建在那里,对外招收的学生自然以普通出身的孩子为主。
两所分院,平衡三个阶层,谁也不得罪。
“除此之外,兰亭公还有其他要求?”
姜芃姬补充道,“对外招收的学生,男女各半,这个没什么意见吧?”
风仁几个苦笑。
对着女性诸侯的面,谁敢说一句“有意见”?
看姜芃姬这个架势,以后必然会提拔大量女性入仕,谁反对谁就是和她对着干。
做好这几位大佬的思想工作,姜芃姬就放心将招商的事儿透露出去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1392章 南盛,乱世之秋(十八)
“这柳羲莫不是穷疯了?真以为自己是上天之子,谁都要让着她、帮着她?”
姜芃姬信心十足,外界的舆论却不看好她的计划。
大多都是唱衰的,还有人冷嘲热讽。
“谁知道呢?人家现在可是东庆说一不二的人,还不许她飘几天?”
这话题成了近段时间八卦的宠儿,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学生士子,总要指点一番才肯满足。
有人说,“商贾逐利,骨子里都是铜臭味。他们将银子丢进水里还能听个响儿,出工出力出钱建什么金鳞书院分院,出钱的人有什么好处?啧,什么好名声好功德都让别人占了!”
有人嘲笑着道,“建一所书院要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倘若是我,哪怕手里的钱多得烧手,我也宁愿埋起来留给子孙。白白拿出来给别人做好事儿,天底下哪有这么缺心眼的人?”
有人道,“没准儿,兴许真有那种脑子缺一块的,为了阿谀逢迎,心甘情愿掏钱呢?”
还有人说,“建一个书院要多钱?按照金鳞书院的规制,怎么说也要个十几万贯吧?金鳞书院的学生开销还大,数百个学生谁供得起的?笔墨纸砚这些先不谈,人家一日三餐都是一荤两素一汤管饱、一年四季各有三套衣裳、每月还有一百文零用……普通百姓逢年过节才吃个肉味,一套衣裳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谁愿意当冤大头,出钱养这些能吃的学生?”
民间百姓唱衰,一些不喜欢姜芃姬的士族也报以冷眼旁观的态度。
众人目的差不多,全都等着看姜芃姬笑话。
殊不知,暗地里已经有不少土豪想要捧着钱跪求姜芃姬了。
奈何没有门路,只能干着急。
生意做得再大,他们仍旧是最末等的商贾。
姜芃姬是一方诸侯,哪是一介庶民想见就能见到的?
没办法也要想办法!
名额就这么两个,若是动作慢了被人捷足先登,他们才要捶胸顿足啊!
众人使出十八般武艺,有人托关系找门路,有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将目光转向了再读子女。
他们没有官场上的门路,但他们的儿女在金鳞书院就读,书院的官二代很多啊!
只要丰仪几个回去向亲人学一嘴,四舍五入等于告知姜芃姬啊。
因为金鳞书院实行全日制教学,一月只能见一次,父母想见孩子也只能提前约好时间。
于是,便出现了如下情形。
“父亲这是作甚?女儿在书院不缺吃用,学院也不许学生穿私服,女儿用不上的。”
女儿瞧着父亲身后如小山一般的礼品盒子,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她在家中不怎么受待见,没想到父亲会这般关心她。
父亲讪讪道,“这不是给你的准备的……为父想问问,你与那几位郎君娘子可认识?”
女儿难掩失望,嘴上却道,“那几位郎君娘子?父亲指的是谁?”
“自然是丸州那几位大人物的子女。他们不都是你的同窗么,你不认识?”
女儿无语。
金鳞书院依照学生年纪大小和课业进度分了不同年级,父亲说的那几位都是高年级学生,怎么算同窗?顶多算校友。看这个架势,她也知道自家父亲是有求于人,想让她搭个线。
她道,“若是父亲有什么事情想请他们帮忙,女儿可以试一试,送礼贿赂就别了。”
父亲急了,斥责道,“这叫人情世故,怎能叫贿赂?小女儿家家懂什么!”
女儿道,“人情世故也不该送到几个学生身上,容易坏了名声,他们多半也不会收的。”
父亲被噎得不轻,但又不得不承认女儿的话有道理。
送礼是人情世故,说得难听一些也是贿赂贪污,人家未必缺这点礼物。
女儿问他,“父亲找他们有什么事情?”
“有消息说兰亭公要建立金鳞书院分院,为父想着家底还算丰厚,干脆捐一个,混个荣誉院长当当。数年之后,分院出来的学生还不得感念这份人情?这对咱们家有好处。”父亲道,“你那大哥才能平庸,二哥又是扶不上墙的,家里数来数去,唯有你出息一些,但你又是女儿身。为父这不是怕百年之后,他们守不住家业?如今能多谋划一些,他们往后也有保障。”
商贾有钱但没权没势,往往只能想办法找门路依附旁人。
虽有万贯家财却无保护家财的能力,若子孙败家一些,亲戚奇葩些,不出三代就落寞了。
现在的世道又不太平,没个靠山撑腰,金山银山都有可能被人抢光。
“女儿可以试一试,但不敢保证能行。”
虽然是一个书院的学生,那几位也是平易近人的性格,但他们也不会和普通学生打成一团。
怎么传话……她得好好想想。
相较于托关系走后门,这条路子干练便捷,省去多少道中间商?
丰仪便被多人盯上,他就将这事儿告诉了父亲丰真。
丰真笑着揶揄儿子。
“那些人可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不都说挺有钱,求人办事也不给点儿好处……不懂事!”
丰仪道,“收人贿赂、坏了规矩,往后同窗如何看待儿子?”
丰真还想笑,万秀儿不轻不重地用扇子暗敲他的手,让他悠着点儿。
他们老丰家好不容易祖坟冒青烟,养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不能让丰真这货给祸害了。
丰真这货也不正经,顺势摸了一把她的手,惹来万秀儿一记白眼。
“你这性子,以后去当言官得了,准保奏一个得罪一个。”
他这般风流完美,为何就生了一个木讷不知趣的儿子?
丰仪道,“言官倒也不错。”
以后天天奏自家父亲,谁让他满头虱子,一逮一个准!
各家各户焦急等待回信,唯独姜芃姬这个大赢家稳坐钓鱼台。
她派人搜集这些人家的背景消息以及家产评估,一个一个看过去。
咸鱼观众也陪着她精挑细选,挑了大半天,某条咸鱼提了一个疑问。
【今晚吃火锅】:不是说价高者得么,主播你这样是想私下PY交易啊。
姜芃姬道,“你们看我像是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人?明面上说是竞拍,但也不是有钱就能拍下资格的。如果花大价钱砸下一个名额的人是黑心商人,我不是祸害百姓,砸了自己招牌?”
她说得理直气壮,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模样,若非咸鱼了解她,还真被她演技骗过去了。
另外,那是五斗米么?
那是数十万贯的投资!
第1393章 南盛,乱世之秋(十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有能耐将生意铺大的商贾,他们的眼界自然不是普通人能比拟的。
正当这群人为了门路而煞费苦心的时候,某人已经提前一步见到了姜芃姬。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崇州崔氏家主——崔煜。
外人提及崇州崔氏,无一不说他们的家主崔煜目光如炬。
为何?
因为崔煜在姜芃姬势力还未坐大之前就在她身上押了重注。
正因为这一次选择,让原本徘徊在二流和三流之间的小家族一跃成为崇州势力的领头羊。
投靠姜芃姬之前,崇州崔氏原本只是外人眼中的骑墙派,靠着和北疆的生意发家致富,一直被人瞧不起。姜芃姬入主崇州之后,面临北疆的威胁以及崇州境内本土士族的打压。
崔氏不惧局势,毅然选择支持姜芃姬,事实证明崔氏的豪赌赌赢了。
作为奖励,崔氏从姜芃姬手中获得竹纸和宣纸的售卖权,两方合作满五年,崔氏还能获得两种纸张的制作秘方。靠着这个生意,崔氏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听闻姜芃姬要弄什么招商引资建设金鳞书院分院,崔煜马不停蹄就赶过来了。
幸好,崔煜听到消息的时候在丸州不远处的商铺盘查生意,不然的话,黄花菜都凉了。
姜芃姬听到崔煜拜访的时候,颇为惊讶地道,“他不在崇州待着,怎么来丸州了?”
直播间咸鱼一脸懵逼,时光太久远了,咸鱼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忘了崔煜是谁。
幸好,直播间还有一群常驻大佬,他们都是直播做笔记的好学生。
【鬼才郭奉孝】:崇州崔煜?有点儿印象,好像是崇州崔氏家主,我记得他字重焕来着,因为这家伙总让我想起袁崇焕。说起来,这位仁兄好些年没在直播间露过脸了——
【偷渡非酋】:崔煜不跳出来,我都要忘了他是谁了。
老咸鱼一副“他乡遇故知”的态度引起了萌新咸鱼的好奇。
【萨拉米鸡翅】:崔煜是谁?颜值咋样?年纪几何?
【贫道看你菊花有毒】:当年东庆地动,主播救了一个被母亲临死前护在身下的婴儿,那个婴儿就是崔煜的儿子。后来主播利用这个孩子和崔煜搭上线,拉拢崔氏,打压崇州其他士族,反客为主才掌控崇州。崔煜么,年纪应该和丰真差不多,已婚有子,长得还行吧。
咸鱼们内心冒出同一个疑惑,崔煜此番前来的目的是什么?
难不成也是为了争夺分院名额?
不管咸鱼多么好奇,答案还是要等见到人才能揭晓。
数年不见,岁月并没在崔煜脸上留下深刻的痕迹,反而添了几分深沉稳重。
姜芃姬开门见山问他,“重焕怎么来丸州了?”
她是个大忙人,时间很宝贵,没空和卖关子。
崔煜也习惯了姜芃姬的直白,他道,“因为去年收上来的账目有些地方对不上,所以前些日子都在外头盘查店铺,偶然听闻主公准备修建金鳞书院分院……不知此事可是真的?”
姜芃姬似笑非笑地望着崔煜,“自然是真的,难不成重焕也有这份心思?”
咸鱼们忍不住屏息,总觉得气氛不太对劲。
崔煜跑来投资,这不是好事儿么,为何主播不太开心的样子?
“崔氏经营多年,略有薄产,倘若主公不弃,自当奉上,以解燃眉之急。”
姜芃姬笑道,“重焕的消息可落后了,我前些阵子宰了陶氏那几头肥羊,怎么会短缺银两?”
崔煜露出松快的浅笑,温和地道,“原来如此,那是煜多虑了。”
二人说完,原先莫名紧张的气氛又消散无形,闹得咸鱼们一头雾水。
【音乐家诸葛琴魔】:你们忘了崔氏的身份?如今的崔氏已经是崇州首屈一指的势力,以前有钱,如今还有权有势,又颇受主播信任,包揽不少赚钱生意。如果再让崔氏染指金鳞书院分院,以后分院出来的学生就是崔氏最天然的人脉。这些学生都是主播耗费重金和时间打造出来的人才,不可能成为普通人,再不济也是一方小官,有能耐的说不定是封疆大吏。
倘若崔氏有点儿野心,结党营私的难度可比旁人小得多。
崔煜过来试探姜芃姬,见她没有让崔氏染指这方面的意思,这才改口的。
咸鱼听完大佬的分析,不由得大呼社会。
这年头看个直播间也需要智商了么?
崔煜毕竟是自己人,姜芃姬也没有过于苛待对方。
婉拒崔煜加入混战,她又将书院、官府的纸张供应生意交给崔煜。
随着造纸技术慢慢完善,每年消耗的纸张也在直线上扬。
小作坊的制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么大的需求量,正巧姜芃姬和崔煜五年合作时间也要到了,届时会将纸张制作秘方交予崔氏。等崔氏大赚一阵子,再将秘方彻底公开,让民间其他商贾也能分一杯羹。制造纸张的商家多了,生产量上去的同时,市场价格也会慢慢降下来。
最终受益的还是普通读书人。
听到姜芃姬的决定,崔煜的表情好了不少,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重焕家的孩子也在书院上学?我记得那个孩子叫福寿吧?”
对于福寿这个寓意好但俗不可耐的名字,崔煜只能维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没办法,这个名字是他向姜芃姬求来的,再俗也要用着。
“犬子已在书院求学两年,夫子教导细心,前阵子寄来家书,说是考了个班级前三。”
姜芃姬由衷夸奖一句,“前三?那真是不错,重焕后继有人呐。”
崔煜想到姜芃姬如今还是单身狗,连个子嗣都没有,他只能默默微笑倾听,不敢接话。
外界正等着看姜芃姬的笑话,谁料崔氏在这个节骨眼儿出现。
得知崔氏也没拿下名额,众人继续冷笑围观,一群家大业大的商贾坐不住了。
崔煜是姜芃姬的心腹,人家要来争名额,他们真的毫无希望啊!
于是乎,托关系走后门更勤快了,正当他们心急如焚之际,姜芃姬这边公布了具体时间。
第1394章 南盛,乱世之秋(二十)
外界等着看笑话,谁料报名当天,有些家底的商贾几乎要将报名处的门槛踏平了。
“这、这天下还真有钱多烧手的?”
“啧啧,有钱人的想法,咱们平民百姓不懂。数十万贯说丢就丢了,怎么就不心疼呢?”
某些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有人恶意揣测造谣。
“嘿,说不定是兰亭公知道没人来,特地聘请戏坊班子的人过去客串了。”
有人造谣,自然也有人出来辟谣。
“什么戏坊班子的人客串?戏坊班子的伶人,你们哪个没有见过?俺刚才偷偷瞧了一眼,你们猜俺看到谁了?以前的老东家也在!俺的老东家可是陈氏商铺的大当家,做生意可多了,米铺、布庄、食肆、酒肆……你们往前走两条街左拐那家布庄就是老东家开的,只伺候贵人。”
“嘿!得了吧,你一个赤脚的糙汉子,还见过陈氏商铺大当家?”
周遭百姓群嘲,那个汉子气得面红耳赤,但他不善言辞,根本说不过别人。
另一头,百姓眼中的有钱人——陈氏商铺大当家也乖乖按规矩排队报名。
瞧瞧左边,生意场的老熟人,瞧瞧右边,生意场的老对头,顿时头大如斗,心里没个底儿。
不止他头疼,他的老熟人和老对头也头疼。
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名额只有两个,参与竞争的人却有四五十个。
看样子,胜出只能靠财力硬拼了!
不少人暗中咬牙,打算大出血抢一个名额,孰料负责人却说这只是第一阶段。
众人茫然了,这才是第一阶段?
负责人道,“分院虽挂着分院的名字,实际上与主院并无两样。分院的学生也是未来的栋梁,名声不能有损,遴选荣誉院长当然要慎之又慎。家产底蕴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信义’二字。财者,取之有道。合义取利、安分经营、公平竞争,绝不做违法乱纪,坑害百姓之事……”
一旦拿下名额,基本相当于半个官家人了,哪怕子嗣无法入仕,一样会受人尊敬。
姜芃姬的意思很明白了——
老娘不是看中你们口袋里的钱,更加看重你们的名声,名声不好的,再有钱也要滚!
众人一边激动一边战战兢兢,忍不住绞尽脑汁回想自家生意有没有违法乱纪的地方。
商贾么,有人靠着黑心生意短时间谋取暴利,也有人靠着诚信和努力慢慢扩张生意。
听到负责人的话,不少商贾默默松了口气,露出意味深长的笑。
另一拨人可就难过了,恨不得时光回溯,将黑历史扼杀在摇篮。
负责人道,“我们会派遣使者暗中查访,还请诸位勿要作假。”
众人一脸菜色。
要是不想办法作假,怎么能瞒天过海?负责人又适当透露姜芃姬想要扶持商贾的打算,尽管没松口允许商贾入仕,但众人也看到了希望,自然不敢奢求更多,美滋滋回家等消息了。
只要过了第一关,说明剩下的人都是诚信经营的好商人。
官府认证,说出去也能在百姓中间刷一波好感度,稳赚不赔。
外界一脸懵逼地看着。
没想到天底下真有钱多烧手的败家子儿,还不止一个,一串人上赶着给姜芃姬送钱呢!
这也就罢了,偏偏姜芃姬还挑三拣四,不符合条件的人没资格求着她收钱。
真是可气!
经过堪比选秀一般的遴选,姜芃姬考虑各方面条件,终于选择两家作为此次活动的幸运儿。
陈氏和孙氏两家大商行雀屏中选。
孙氏喜极而泣,退役的老当家杵着拐杖,颤颤巍巍开了宗祠感谢祖宗庇佑,又哭又笑,让人不禁担心这位老祖宗的身体。陈氏这头的反应也镇定不到哪里去,他们不仅开了宗祠还摆了三天的流水宴,不论身份地位,皆可入席。哪怕是一串乞丐来了,同样能入席吃酒。
姜芃姬还亲自见了二人,商议分院住址的事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