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直播攻略-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润一听这话,蓦地松了口气,对着谢则郑重作揖致谢。
  如果不是谢则关照,韩润都能想象自家母亲有可能遭受的苦难。
  陶氏是韩润的外祖家,谢则担心这个孩子不明就里、记恨错人,就能不由得多说了两句。
  “若非陶氏等人贪婪无度,霸占盐务又意图谋反,主公也不会下此狠手……”
  韩润黯然地点头,“此事皆是外祖等人咎由自取,侄儿知道的。”
  “你这么一说,我也放心了。”
  听话懂事又明事理的孩子,格外讨人喜欢,谢则对韩润的感官好了许多。
  他道,“关于你母亲……念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她多半不会有事,陶氏等人可就难说了。”
  韩润道,“有谢叔父这话,侄儿心头安心多了。母亲如今身在何处?”
  哪怕不能将母亲救出来,但也能让她过得舒心一些。
  谢则说,“正在牢里,你若是去见她,记得让人备些干净衣物、被褥和银钱吃食。哪怕派人给她安排了干净的单间,但牢狱里头阴气湿重,女子体质又偏寒,待久了容易生病。”
  谢则连这些都考虑了,可见他是多么的细心温柔,听得韩润双眼一涩。
  韩润没有耽搁,谢则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命管家去准备一应用品。
  因为姜芃姬很注重卫生环境,哪怕是地牢也要保持一定的整洁,所以地牢的情况比韩润想象中好一些。在管家的陪同下,韩润报上自家父亲的大名,在女性狱卒的带领下进了女牢。
  “时间不多,只有半个时辰,有什么事情还请尽快交代。”
  女牢的狱卒都是女营因伤退役的女兵,哪怕不能像以前那样能打,看守几个妇孺还是没问题的。亲属过来探望犯人,不仅有时间限制,双方见面时必须有两名狱卒在场,以免作乱。
  韩润道,“多谢,小子会注意的。”
  等了一会儿,韩夫人被带了过来。
  “母亲!”韩润喊了一声,急忙上前行礼。
  韩夫人脚步一顿,心头生出几分退意。
  她恨不得捂脸,不让儿子看到自己如今的狼狈模样。
  有一个被抄家的母家、进过牢狱的母亲,她的润儿和池儿在韩府的处境该多么尴尬啊。
  “母亲?您这是怎么了?莫非是哪里不舒服?儿子这就去喊郎中过来瞧瞧……”
  韩夫人拉住他,略显羞惭地道,“为娘没事。”
  母子二人见面,本该有说不完的话,奈何时机尴尬。
  韩夫人瞧着瘦了不少的儿子,心下生出几分悔意。
  她当时真不该意气用事、为了一时的傲气而舍弃两个年幼的儿子。
  “一时匆忙,儿子从府上取了两套母亲以前用过的被褥和衣裳,刚才已经委托狱卒将它们送到母亲那里了。”韩润将放在一旁的食盒提了上来,“这些都是母亲爱吃的膳食,只是府上换了厨子,不知道做的菜合不合母亲胃口。若是喜欢,儿子每天都派人过来送一份。”
  韩夫人越看越是难过,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永远不出来了。
  韩润又道,“食盒最底层是碎银,母亲可以拿来打点狱卒,若有什么想吃的零嘴,好打发她们去买。母亲先别急着拒绝,外祖母她们……也该打点的,老人家上了年纪……”
  陶氏太过作死,他也不能做太多,免得牵连自家父亲。
  他把银子给了母亲,母亲要不要关照陶氏等人,那就和他无关了。
  韩夫人一听,不由得长叹,眼眶布满的红丝被水汽浸染。
  “润儿真是长大了,可惜为娘不好,不仅没能帮到你,反而拖累了你和你弟弟。”
  她只能庆幸韩彧是个靠谱的,他也承诺过不会娶继室,两个嫡子在韩府的日子才不至于太糟。若是韩彧另娶,以后有了新的嫡子,前头两个嫡子可就成为整个韩府最尴尬的两个人了。
  韩润道,“母亲这是哪儿的话,您好好的,儿子便满足了。”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韩润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
  韩夫人瞧着儿子离去的背影,险些泪崩。
  “你怎么回来了?”
  韩夫人虽是单间牢房,但她和其他陶氏女眷隔得不算太远,彼此动静都能看到。
  她刚被狱卒送回来,耳边听到嫂子尖刻的嘲讽声。
  韩夫人唇瓣翕动,不想和对方争辩。
  “这张脸瞧着真晦气!”嫂子却不依不饶地嘲讽,“你都和韩文彬和离了,怕是人家这会儿正在物色新人入府,怎么会想着将你救出去呢。趁早死了这条心,免得青天白日地做梦。”
  “你该羡慕我有个孝顺听话的好儿子。”韩夫人心头怒火丛生,反唇相讥,“待这件事情了解,我再晦气,好歹还有两个儿子收留,给我养老送终。你呢,你怕不是要流落街头——”
  坐在一旁小憩的陶夫人睁开疲倦的眸子,好似被人踩到尾巴的猫,恶狠狠地呵斥女儿。
  诅咒大儿媳无人送终,这不是变相诅咒她也老无所依、流落街头?
  若非二人不在一个牢里,韩夫人怕是又要挨巴掌了。
  除了偶尔冷嘲热讽,牢内的气氛还算平静,牢外却是风雨欲来。


第1387章 南盛,乱世之秋(十三)
  陶氏等士族被抄家下牢,触动不少人敏感的神经。
  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兴风作雨,八百万水军总教头已经教他们做人了。
  流言来得快去得也快,根本没有对姜芃姬造成任何损伤。
  “子孝果真是有本事,轻而易举便将隐患掐灭在萌芽之中。”
  亓官让轻摇羽扇,通过他摇扇的频率来看,他对卫慈是越来越满意了。
  “自然有本事。”姜芃姬嘿嘿一笑,“文证可以不信他的本事,总该相信我的眼光么。”
  她看上的人,条件能差到哪里去?
  听了这话,亓官让手中的羽扇蓦地一顿。
  他不知道该吐槽主公自恋呢,还是吐槽主公又强行给人喂狗粮。
  “主公的眼光自然是好的。不过……主公可还记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亓官让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凝重道,“子孝屡次三番坏人好事,暗地里不知被多少人记恨——”
  不说以往,光是这一回的举动就得罪不少士族权贵了。
  那些人不会立马就报复,但绝对会将这笔仇记在小本子上。
  一旦卫慈犯了什么错,必然会迎来光风暴雨一般的算计。
  纵使主公真心相护,卫慈也免不了吃苦头。
  亓官让的担心,姜芃姬不是不知道,但如今说这个还太早了。
  二人交换了一个目光,默契改了话题。
  亓官让问道,“主公打算如何处置陶氏等人?”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呗,反正陶氏作乱的证据都是现成的,狡赖也狡赖不了。”姜芃姬叹了一声,“罚重了不公平,罚轻了无法震慑宵小。依我看,还是依律处置最公平……”
  亓官让道,“如此也好,省得又有人借此攻讦主公。”
  陶氏等人明面上的罪行比当年崇州那几户士族还严重得多,若是按照旧律处罚,罪魁祸首必死无疑,五服之内、年纪十岁以上男嗣全数发配边陲,三代不得入仕。这是关于男子的处置,女眷的处置相对宽松一些,男嗣妻妾以及未嫁女眷贬为庶人,已婚女子则不受影响。
  韩夫人虽已嫁人,但夫婿尚在,她属于和离返家,应该按照未嫁女的标准处理。
  这还算仁慈,要是搁在东庆时期,妻妾以及未嫁女眷都要贬入贱籍,充作罪妇。
  罪妇是个什么下场?
  大多进入军营当营妓,直至死亡。
  杨思捻着根牙签剔牙,说道,“啧,要是用私吞盐税、霸占盐务的罪名,最少也是个夷三族!孝舆那边带人算了十天半个月才将东西清算完,数额之巨,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东庆的律法大多研习前朝。
  大夏朝初年,皇甫丞相为了扼制贪污之风,对贪墨之人是毫不留情。
  按照贪污受贿的数额,制定了相当严苛的律法。
  贪一贯,黥面示众;贪五贯,流放千里;贪十贯,枭首示众;贪二十贯,剥皮揎草!
  除此之外,还有三十贯、五十贯、百贯三个档次。
  从这里开始,不仅贪污之人会被弄死,子嗣、妻妾一个都逃不了,最高一档对应夷三族。
  不说其他几家世家权贵贪了多少钱,光是陶氏一户,搜刮出来的银钱便是东庆鼎盛时期国库收入的四倍!超出最高档“百贯”多少倍了?莫说夷三族,夷他们九族都是绰绰有余!
  韩彧面无表情地道,“前无古人没错,后无来者就不肯定了。”
  杨思不由得打了个饱嗝,捻着牙签继续剔牙。
  韩彧简直看不下去了。
  将如此粗鄙的举动露于人前,杨靖容不会觉得脸红么?
  杨思当然不会脸红,吃饱了剔牙是正常的饭后消遣,多剔牙有助于缓解身心压力。
  他道,“听说,大侄子将他母亲接过来赡养了。”
  韩彧道,“她心气高,脾性傲,不可能待在象阳县,润儿应该会将她安置在上阳的私宅。”
  因为和离了,韩彧工作又忙,他只能将府邸事务交给心腹,还让儿子学着打理各项产业。
  他名下有几处宅子,韩润都知道。
  横向对比各个私宅的位置以及当地的经济情况,韩夫人多半去上阳郡了。
  去了那里也好,不太可能碰见以前的闺蜜圈友人,她一人住着也能自在一些。
  杨思揶揄道,“你心里闷儿清啊。”
  “一个是同床共枕多年的妻子,一个是从小抚养长大的儿子,如何能不了解?”韩彧冷漠道,“你的牙剔完了,饭吃饱了,该来帮忙整理卷宗、做批注了。别闲着,不然上奏主公。”
  杨思蛋疼了。
  韩彧这是三岁小孩儿不成,动不动打小报告,真以为是耳报神转世呢。
  “摊上你这么个师兄弟,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
  嘴上嘟囔着,身体却很诚实,老老实实爬起来干活。
  他现在超怕韩彧告状。
  韩彧去告状,主公就知道他怠工了,主公知道,这意味着慢慢显怀的姜弄琴也知道了。
  这两个人知道了,杨思距离脱单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他幼稚地将毛笔重重戳进砚台,胡乱搅了两下,发泄过后才继续埋头苦干。
  韩彧轻叹。
  杨思工作能力没得说,若是这张嘴巴能别那么欠,那就完美了。
  相较于先前的婚姻法还有旧例可循,如今忙着的孩童保护法就困难得多。
  婚姻相关的卷宗能凑个千余份,韩彧能带人归类各个案件,有针对性提出保护条例。
  孩童相关的卷宗却很少,韩彧等人只能深入各个乡镇,从村民口中问出相关的素材。
  莫说虐童了,不少地方都有溺死女婴的习俗,父母缺钱将女儿当做货物,贩卖给人为奴为婢。灾荒之年,易子而食也不少见……这些都是犯罪,但有谁站出来指摘孩子父母了?
  父母不觉得自己有错,邻里也不觉得他们有错,官府这边又能有多少相关卷宗?
  孩子就是父母的个人财产,不论是打残、打死还是贩卖,怎么处置都不关官府的事儿。
  瞧着一份份搜集上来的素材,那些村民、父母以淡漠而又理所当然的口吻刺痛了他的眼。
  杨思余光瞥见韩彧的模样,心下暗叹。
  渊镜先生大概是仅次于卫慈的脑残粉了。
  一生最得意的四个学生,两个给姜芃姬玩命打工,另一个待定出仕。
  “若是吕徵也来了,估摸着能凑一桌打叶子戏了。”


第1388章 南盛,乱世之秋(十四)
  人呐,经不起念叨。
  杨思刚念叨完吕徵,远在南盛的他就冷不丁打了个喷嚏。
  相较于东庆明朗的局势,南盛乱成一锅粥,数家诸侯联盟攻抗南蛮四部。
  伐蛮联盟可不是当初湟水会盟能比的,众人只能摒弃前嫌,齐心协力对付南蛮,谁也不拖谁的后腿。哪怕有勾心斗角的事儿,那也要搁在私底下进行,不得放在明面上破坏集体团结。
  一番努力,南蛮四部的气焰终于被遏制住,双方陷入了僵局。
  伐蛮联盟心知肚明,南蛮四部人口稀少,年轻战士死一个就损失一分战力,南盛这边耗得起。
  若能维持目前的局面,顶多一年,南蛮四部就有可能不战而逃。
  这算是下下策,耗时耗力又有一定变数。
  最好的情况就是想办法打破局面,狠狠挫败南蛮四部的锐气,让他们疲于奔命。
  奈何南蛮四部战力可怖,做到这点谈何容易?
  “再过大半月……怕有暴雨……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都要入夏了……”
  吕徵摇着蒲扇给自己扇风,南盛天气炎热,入夏之前总有那么几日闷热无比,让人恨不得扒光了衣服图个凉爽。熬过这几天,紧接着就是连续半月的暴雨天气。等暴雨停了,气温会一日高过一日。最盛的时候,待在太阳底下半日就能将皮肤晒脱皮了,日头不可谓不毒辣。
  他正坐在马扎上乘凉,有人唤了他一句。
  吕徵无需回头也知道来人是谁,他嗅了嗅鼻子,闻到一股淡淡的酒水味。
  “军营禁酒,正泽公这算不算知法犯法?”
  “吕先生可别告诉少阳,我怕他念叨。肚子里住了几条酒虫,隔三差五不喝个一壶安抚它们,它们不管不顾闹起来,吃苦头的还不是我?”杨涛提着两壶酒,笑着道,“先生要喝不?”
  吕徵哑然失笑。
  杨涛大方分享他偷偷藏起来的私房酒,吕徵便将剩余的马扎丢给杨涛坐。
  这二人的相识也算巧合。
  吕徵半夜睡不着,散心的时候偶遇散酒气的杨涛,细聊之后,二人颇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杨涛偷喝酒又怕被颜霖抓住念叨,总要散干净酒气才敢回去。
  讲真,吕徵就没见过这么怂的主公,偏偏杨涛战场上又是英勇好战的好儿郎。
  “这一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杨涛喝了几口酒,热气上涌,额头滋出了滚滚汗水。
  他嫌热,干脆抬手松开衣襟,露出紧实强健的胸肌,隐隐还能瞧见紧致有力的漂亮腹肌。
  吕徵余光瞥了一眼,有些羡慕。
  他道,“这个难说,希望越早结束越好,战士死伤太多了。”
  杨涛也跟着叹了一声,脖子一仰,直接对着壶嘴喝完了一壶酒。
  “痛快!”
  有些酒液从嘴角流经脖颈,直入胸口,沾湿了衣襟。
  吕徵道,“喝得这么多,怕是一夜都散不完酒气。”
  杨涛笑道,“不怕,我刚才找到一眼潭水,跑去洗洗就好,少阳发现不了的。”
  话音刚落,他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面上的笑容僵了下来,露出一副可怜无助的表情。
  “……这就是你箭伤未愈还敢酗酒的依仗?”
  颜霖阿爸的眼神有些危险,看到杨涛身边两个空荡荡的酒壶,危险程度直线飙升。
  杨涛秒认怂,若非吕徵这个外人还在,他都要凑上前讨饶了。
  颜霖见状,除了叹息还能干啥?
  “如今天色已晚,为了主公伤势考虑,早些回营帐歇息吧。”
  他刚说完,杨涛如蒙大赦,颠儿颠儿回营帐了。
  “有件事情想请教一下吕先生,先生对当地天气了解多少?”
  杨涛回去了,颜霖却没有走,反而坐在杨涛原先的马扎上。
  吕徵道,“天气?怎么突然问这个?”
  颜霖道,“霖有一计兴许能退南蛮四部,不过……需要天时辅助。”
  吕徵神色多了几分认真。
  “愿闻其详。”
  二人商议了一刻钟的时间,吕徵的眼眸越来越亮。
  颜霖的计谋说来也不复杂,趁着水位低的时候拦截上游各条河流,等暴雨数日,河水暴涨溢岸,临时堤坝崩溃,河水淹没南蛮四部。若是这么做,必须想办法将南蛮四部的兵马引到河道下段地势低洼之处。南蛮四部虽然莽撞,但他们熟悉环境,诱哄他们上当也是不容易。
  除此之外,时机的拿捏也是个难题。
  一个没弄好,说不定连自己人都淹了。
  若是此计成功,南蛮士气必然受挫!
  第二日,吕徵力保颜霖,之后又获得花渊等人的支持。
  各家诸侯见状,全都答应了这个计策。
  经过一月的小心筹划和布局,盟军利用南蛮四部立功心切的心思,哄骗对方咬饵上钩。
  待山洪暴发,敌方数万部队被河水淹没,损失不计其数。
  伐蛮盟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杀敌三万,俘虏战俘五万。
  数条河水被敌人的尸骨染红,下游为之堵塞。
  如何处置五万俘虏,这又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难题。
  盟军的粮草供应己方尚且不足,哪里还有多余的余粮去养俘虏?
  “这又有何难,全都杀了不就行了。”
  正在这时,安慛身边的花渊开口了,一开口就要杀光五万俘虏。
  说话的时候,他的眼底带着凶戾,浑身煞气不亚于寻常武将。
  各家诸侯也是这个打算,但怎么说也是五万条人命,直接说出来显得自己多薄情冷血。
  如今“花渊”率先提出来,他们就顺水推舟答应,下令屠光南蛮四部这五万俘虏。
  吕徵却露出些许不赞同。
  盟军粮食短缺,但安慛粮草不缺啊,这五万俘虏还能有别的价值。
  “花渊”似乎发现吕徵的情绪,冷冷瞥了他一眼,眼底写满了警告。
  见此情形,吕徵算明白了,自家这位同事又犯病了。
  “吕先生……”
  吕徵正要回营帐,半路被“花渊”拦下。
  对方仍是一身血煞之气,望向吕徵的眼神也带着恶意。
  “何事?”吕徵故作镇定。
  “花渊”狞笑一声,“先生,你对南蛮俘虏仁慈,兴许会丢了自己的性命。”
  若是卫慈在这儿,他便能认出眼前这个“花渊”便是前世险些掐死他的【葛林】。
  吕徵不知【葛林】的危险性,没将对方的威胁放在心上。


第1389章 南盛,乱世之秋(十五)
  “南蛮虽凶残,但也不是没有任何价值。”吕徵不悦地道,“主公兵力在诸侯之中并不占优势,若能驯化这些俘虏,让他们为主公冲锋陷阵,那也是一大助力。纵然他们不愿意为主公所用,这些身强体壮的蛮人也是不可多得的劳力,采石铺路、开垦荒田……这些都需要人力。”
  乱世之中,不是说能打就能称霸天下,还需要建设经营,穷兵黩武不是正道。
  滥杀俘虏更是下下策。
  除非是特殊情况,例如我军粮草缺乏,不得不杀俘虏,不然正常情形下都是将俘虏当做廉价劳力压榨剩余价值。什么体力活重就安排他们做什么,用最廉价的投资换取最丰厚的回报。
  二话不说杀光俘虏,结果便是未来的敌人死战不屈,反正投降也是死,倒不如死战到底。
  除了激发敌人死战的情绪,还有其他意义?
  “这些道理,用不着你来说教。”【葛林】听后,唇角露出冰冷的笑,“你来自东庆,北疆大军还未肆虐各地便被柳羲扼杀,你当然不能感同身受……南盛子民,哪个不痛恨南蛮贼人?南蛮贼人活着便是对枉死者最大的不敬!莫说今天杀五万俘虏,哪怕是五十万俘虏,照样不会手软。你的父亲、儿子没被南蛮贼人砍了脑袋挂在马背上耀武扬威,你的母亲、妻子没被南蛮贼人轮番凌辱,肆意嘲讽。你没有经历过这些,你又怎么能知道亡国灭家之恨?”
  【葛林】这番说辞算得上羞辱了,饶是吕徵也忍不住生出三分火气。
  “花渊!”他怒喝一声。
  【葛林】讥讽道,“不过是三言两语,你便生出怒气……”
  吕徵没有发现,对方的眼底泛出了淡淡的杀意。
  没等他有所动作,杨涛隔着老远冲吕徵喊了一声,【葛林】眼神不甘地瞪了一眼吕徵。
  恍惚之间,【葛林】秒下线,主人格被推了出来。
  杨涛望着花渊离去的背影,蹙眉道,“吕先生可要注意一些了。”
  吕徵不明所以,“正泽公这是何意?”
  杨涛说,“刚才,那人对你起了杀心,要不是我喊了一句,怕是……”
  他这么说自然不是为了挑拨离间。
  杨涛为人豪爽仗义,什么都多,唯独心眼太少。
  吕徵瞳孔一缩,迟疑道,“毕竟是同僚,他怎么敢明目张胆杀人?”
  杨涛道,“这难说了,那个花渊给人的感觉有些古怪,好似突然变了一个人。”
  按照他的了解,花渊是个标准的文人,骑射功夫也不好,他哪儿来一身杀气?
  那种杀气,唯有战场上摸爬打滚数年的武人才能有的。
  吕徵没把花渊有失心疯的毛病说出来,但也生出了警惕,毕竟疯子的行为无法用常理衡量。
  这一场大胜成为伐蛮盟军和南蛮四部之战的分水岭。
  前者越战越强,后者逐渐败退。
  每一次失败,南蛮四部都有数千不等的青壮被俘虏,下场无一例外都是死。
  随着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吕徵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因为盟军对待俘虏的态度,反而激发了南蛮四部死战的决心。
  随着大量青壮战死,蛮族妇女和年纪不大的孩童也上了前线,居然让盟军止步不前。
  饶是如此,盟军诸侯仍旧一意孤行,坚持采用杀光俘虏的决策。
  杨涛倒是有意反对,但他帐下人马过半都是南盛人士,身为主公的他不能无视他们的意见。
  短短两个月,杀光的南蛮俘虏接近十五万。
  眨眼间,盛夏已至。
  毒辣的日头让盟军士兵吃足了苦头,原先势弱的南蛮四部却越战越勇。
  原先倾斜向盟军的天平又慢慢斜向南蛮四部。
  颜霖对目前的情势很不乐观。
  “照这般情形下去,盟军继续一意孤行,必然会迎来南蛮四部的反扑——”
  杨涛神情凝重,“难说……这几战,盟军伤亡暴增,对我军极为不利。”
  南蛮四部的作战风格本就凶残,现在还有“视死如归”buff加成,战力直线飙升。
  这就造成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元气大伤的南蛮四部竟然比以前还难对付。
  有时候杨涛也想不明白了,盟军这么做图个什么?
  杀光南蛮俘虏给南盛**仇,结果却填进去更多的无辜性命。
  盟军的霉运并未就此停止,一场雷雨过后,一些士兵出现了头疼、恶心、反胃、腹泻等症状。起初,军医还以为是少量士兵水土不服,数日过去,犯病的士兵越拉越多,甚至还有士兵腹泻致死,众人这才意识到不对劲,但病情已经蔓延开来,不少人都中了招……
  不得已,只能将患病士兵聚集到一处照顾,结果病情没有半点儿好转,每日都有士兵病死。
  谁也不知道疫情的源头在哪里!
  不,有一人或许知道。
  花渊倚在帐内避暑,冰冷的眸光似淬了毒液,连周遭空气的温度都比别处低一些。
  若是吕徵在这儿,他便会知道这位同僚失心疯又发作了。
  不错,如今上线的人格正是本尊花渊的“兄长”,坑了黄嵩数百万石粮食的家伙。
  “先生,学生已经读完了。”
  花渊帐内除了他自己,还有安慛的嗣子,名正言顺的少主。
  少年望向花渊,眼神带着几分迟疑,“先生,学生有一事情不明……”
  花渊余光望向他,问道,“什么事情?”
  “近几日,营内疫情横行,学生以为这疫情会不会与盟军饮水有关?”少年迟疑地道,“不止我军出现了大范围的疫病,根据探子回禀,南蛮部落那边也出现类似的症状……”
  若非如此,南蛮四部早就趁着盟军战力受损的空档,反扑过来了。
  “你怎么会这么想?”花渊问道。
  “先前,学生曾跟随先生一道去东庆兰亭公那边商议结盟。”少年说,“学生发现对方营地的饮水都是煮沸之后才能饮用,食物也是热水烹煮之后才吃。伤兵营那边,清理士兵伤口的水也是反复煮过的……学生曾好奇询问,对方说这是兰亭公制定的规矩。因为水中有阴晦之物,肉眼虽不可见,但对人体有害。一旦阴晦之物借由人口进入人体,极容易引起瘟疫……”
  花渊哦了一声,不置可否。


第1390章 南盛,乱世之秋(十六)
  少年又说,“先前屠杀的南蛮尸体,大多就近丢入河中。如今天气炎热,尸体腐朽极快,必然增长水中的阴晦之物。学生以为……会不会是这个缘由,这才导致两军疫病蔓延?”
  花渊问他,“少主是这么想的?”
  “若非如此,为何先生和父亲近日的饮水都要煮沸才喝?”
  他不得不怀疑,如今这个局面都是花渊预算好的。
  开了这个口,少年接下来的话就容易说出来了。
  他继续道,“先前盟军诸侯排挤父亲,分拨的营地并不好,诸位将军颇为不忿,先生明知道我军营地距离水源较远,取水不易,为何二话不说应了下来,还派人打了好几眼井水?”
  花渊给出的理由很正派——
  大敌当前,我军应该以大局为重,这点儿小事不值得撕破脸皮、损伤和气。
  如今一想,细思恐极。
  安慛士兵的饮水大半来源于井水,另一半来源于河水,患病士兵比其他诸侯少了不少。
  少年握紧了拳头,目光复杂。
  “先前……提议屠光南蛮四部俘虏的人也是先生,这难道是先生一早就布好的局?”
  古代打仗对尸体的处理很暴力。
  要么挖坑掩埋了,要么直接丢进河里喂鱼,还有的直接暴尸荒野。
  姜芃姬每次打仗都要焚烧敌我双方尸体,搁在旁人看来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还给自己名声带来污点。让敌人尸骨无存也就罢了,连自己人的尸体都烧,这主公的心得多狠毒啊!
  如今一瞧,眼前这位先生有过之无不及。
  花渊轻笑道,“那是他们咎由自取,与旁人无关,我不过是顺势而为,没有刻意布局。”
  少年不由得打了个哆嗦,花渊继续道,“本以为南蛮贼人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谁料他们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死到临头还这般惹事儿,自然要另想对策。”
  少年问他,“那、那盟军呢?南蛮贼人死不足惜,可盟军士兵却……”
  花渊望向少年的目光带着几分失望。
  “这还不是为了主公和少主?”他道,“南蛮贼人一旦灭亡,盟军还能维持如今的现状?少主不妨参考参考东庆的湟水会盟,会盟期间勾心斗角,会盟结束你死我活。主公势力在南盛诸侯中间不算拔尖,若想在乱世苟活下来,自然不能让敌人得了先机!如今正是好机会!”
  少年脑中思绪乱成一团。
  花渊暗暗摇头,诸侯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伐蛮盟军因为外力而团结在一起,一旦外力消失了,必然会开始内斗。安慛粮草比其他诸侯富裕,旁人怎么会看着他成长起来?
  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