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排的灯盏。
走在下方,乍然抬头一望,远远近近灯火阑珊,竟似天上无数星辰落了凡间,美丽非凡,无比辉煌。
华苓看到了一条特别精致的巨龙,龙口朝天大张,吞云戏雾,蜿蜒的龙身上被工匠细细绘了密密麻麻的龙鳞,里面点亮了至少三百个蜡烛。它被主人家搭起的高架架在人够不到的极高处,真好像处在云雾之间,嚣张又霸气。
“七姐看那个,特别霸气!”华苓拉拉七娘的手。七娘正在看路边的猜谜宫灯,闻言抬头一望,没好气地回眼瞧华苓:“小九怎么都喜欢这样的,除了占地儿特别多,还有甚可观。”
华苓说:“霸气啊!特别引人注目!”
七娘说:“霸气有何用。瞧这些宫灯,一面就是一谜。文雅有趣。”
华苓说:“我可不想猜谜。”
七娘说:“因为你老是猜不到。”
华苓说:“那是我不愿费脑子。”
七娘说:“看几眼就想出来了。”说着看华苓,微微一笑:“看几眼想不出来,再看半日也想不出来。”
有时候七娘说话真是特别不客气。
华苓哼了一声。原本这种特别文艺的娱乐项目她就不擅长。
说话间两姐妹已经离前面部队有七八步距离了,大郎回头笑道:“小七、小九,还不跟上?先到金蟾大街去,街尾临河,我听说河边搭了高台,有傩舞戏,有一整条河的灯谜可供小七猜。还有花灯队伍行街,小九不是最想看?”
“大哥等等啊,来了!”两姐妹相视一笑,赶紧牵着手小跑步跟上去了。
……
谢家一行人走了半个时辰,终于挤过人流到了金蟾大街。街尾有一家三层的气派酒肆,酒旗子上绣着‘池阳酒’三字,就是这回卫家布置了赏景玩乐的地方。
“你们可算是来了,快快上楼去,我等行酒令都已行了几巡!”卫二郎、王磐一道下来迎接谢家人,笑声朗朗。
卫羿跟在后面,看见华苓,眼眸一亮。
谢九今日很漂亮。
杏子色是种很挑人的暖颜色,若是肤色不白,着这个颜色只会显得人越发黯淡。但谢九很好看。发髻上两支白玉为蕊、金丝为瓣的花簪坠下流苏,行走间微微晃动,衬得小娘子盈盈带笑的面容又明媚十分。
卫二郎是这伙人当中年纪最大的了,继任弼公,如今已经三十来岁,颇有些威严,引着大家伙儿上楼,在娘子堆里看见了华苓,又笑道:“谢九可算是到了!我们家五郎的心总算能放进肚子里去了。”
郎君们朗声大笑,卫羿压根不理会他们,淡定地告诉华苓:“一刻钟后便有傩舞队伍从楼下经过。”
“还好,刚好赶上了,你说在那里看好?”
卫羿说:“路边能看得清楚些,楼上能看全景。”华苓喜欢看热闹,这座位置最好、附近热闹活动最多的酒肆其实是卫羿来包的,十来天前就安排好了。一到节日的时候,城中景致好、空间宽敞的酒肆都很受世家大族欢迎,若不提早布置,就算是卫家也占不到好地方。
华苓想了想,朝他甜甜一笑:“那还是在路边看吧,楼上听不清配乐。我先到楼上与大家伙儿打了招呼再下来寻你。”
卫羿点点头。
……
卫二郎的长子都有十岁了,名为卫犴,皮得很,领着两个弟弟卫旌卫蚺,还有朱家的几个小子,还有王磐的儿女王修、王倩,一群小孩儿呼啦啦地从三楼上冲下来,像洪水一样,几乎要把正上来的谢家人们倒冲到楼下去。
卫犴大声道:“爹爹,我们到河边去耍子!”
卫二郎呵斥道:“看好弟弟妹妹,若是弟弟妹妹蹭了一丝皮儿我要你好看。”又朝王磐道:“让你家小儿女随我家的去玩罢?”
王磐笑道:“叫他们自个玩去罢,我们吃酒。”
“晓得了爹!”卫犴一声呼喝,领着一群小孩儿,后面跟着小孩儿们带出来的仆婢,一大串的人下楼去了。
华苓不由心想,一大群的熊孩子真可怕。
朱家今年在金陵的子弟有七八个,以朱谦禾为首,沉稳了许多的朱兆新也在。王家则是王磐、王砗、王磷等,也有五六个,还有各家女婿们,二娘、三娘的夫婿都在,诸清延也在,有些郎君华苓都不认识。
郎君们一大群都在二楼吃酒。景致最好的三楼则是留给娘子们的,郎君们的妻子们,还有各家未出嫁的小娘子们。
略略见过了礼,华苓被七娘拉着走上三楼,早到的娘子们立刻欢笑着迎了上来,将谢家娘子尽数拉入席中。屋梁各处悬挂着许多盏明亮的宫灯,席上供着适合女子口味的甜酒小食,角落里燃着炭盆,钗环鬓影,一室暖香。
娘子们也在玩游戏,有几个在玩弹棋,又有一堆在玩双陆、五木棋的,输赢各有奖罚。
王霏一手一个,拉住七娘和华苓笑道:“二娘、三娘都来了,你们几个小的倒是慢吞吞,这可不行,迟到了便须先罚一桩。”娘子们立刻拍手笑应,又将迟来的谢家娘子们推了出来。
七娘蹙眉说:“霏姐姐怎地不讲理,我们只是晚来了一些儿,若要罚也是马儿跑得太慢的错。”
八娘嘟着嘴说:“都是临行前爹爹说了许多话,才害得我们来晚了,若是你们敢罚,就去罚我们爹爹罢。”
丞公威严无限,几家的年轻人们那里有敢对他置喙半句的?可是怎么能在这时候抬出长辈来呢?娘子们一阵埋怨,当下把谢家的几个都推到了中间,硬是要叫她们罚出一场表演来。
然后就有人忽然意识到:“咦,谢九如何不见了?”
看遍三楼都没有谢九的踪影,娘子们愤愤地跺脚。“就知道谢九最是狡猾的,竟是走脱去了。”
“走了一个,还有你们几个呢,不许抵赖,快快罚出表演来!”
……
华苓蹑足溜下楼,从二楼经过,郎君们看见了她都是笑,谁不知谢家的九娘与众不同的想头特别多,特别可乐。诸清延笑道:“谢九此是要往何处去?”
华苓笑眯眯地福福身:“就到楼下看傩舞戏呢。”说着朝卫羿招招手,细声道:“卫五。”
大郎饮了几杯酒,瞪了一眼卫羿:“看好我妹妹,少了一根头发丝儿都要寻你算账。”却也没有拦着不让两个去玩的意思。这两个早订有婚约,趁着这时候培养一下感情也不是坏事。
……
“傩舞队从东向来,若是想早些看到,就往那边行一段路。”
下楼的时候卫羿说。
华苓想也不想就同意了,伸手拉住卫羿的衣袖:“走吧走吧!”
于是两人下楼一路往东行走,路上行人很多,多数都是从东往西流动的,所以两人可以说是逆流而上,跋涉得特别痛苦。
华苓被撞了好几下,卫羿发现了,停下来牵住了她的手,把她护在身后。这几年她长高不少,但当站在卫羿身后,对方依然完美地挡住了她往前的视线。华苓戳了戳卫羿的脊背,问道:“你能不能歪着身子走路?”
“歪着身子?”卫羿转回头看她。
“你挡着我视线了。”华苓说。
卫羿站了站,看着她,露出笑容。
华苓有点看呆了。这人在金陵住了几年,身上的野蛮感觉淡了不少。今日穿着一身金陵子弟中最流行的圆领毛里袍,画眉褐色,竟略略有些金陵子弟特有的风流雅致味道。
喜庆、热闹、带着些许神味的锣鼓钟磬声渐渐靠近了,人…流忽然越发拥挤了起来。
卫羿说:“阿九看,傩舞来了。”
华苓扭头去看,那傩舞队伍以身穿短褐、喜气洋洋的两人高举两座八角灯打头,下挑着两面长条旗子为首。随后是长长的两列并排的乐手,锣、鼓、钹、梆子、唢呐、双管、喉管、竹哨,边走边奏,乐声简单,但是节奏非常明快。
再往后就是傩舞重头戏。面上戴着鬼怪、妖魔、天神、仙女种种,传说故事里的人物面具的傩人戏服多彩,随着舞乐边舞边行走。
傩人的舞步动作很大、很夸张,古意十足。傩舞是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祭祀舞蹈,只见种种夸张的面具,看不到人的脸,其实是颇为惊悚吓人的。
虽然此刻灯花千树,明光灼灼,虽然舞乐很喜庆,这种惊悚吓人的味道还是因为夜晚而越发的浓了,华苓看得毛管直竖,却又很想看,忍不住往卫羿身边靠了靠。
卫羿站在华苓身后,伸手轻轻环住她的肩,问道:“阿九怕?”
华苓说:“不啊,完全不。”
卫羿勾了勾嘴角。
两人看着傩舞队伍慢慢行过,终于,喧闹的人群像一波浪潮一样退去了。
华苓这才把憋在胸口的气都呼了出来,心满意足。“看完了,我们可以回去了!”
“嗯,回罢。”卫羿应了一声,牵着华苓往酒肆回去。
“卫五。”
“嗯?”
卫羿停下脚步,回身看她。华苓抬眸看他,弯弯眼睛招手道:“来。”
卫羿不解,两人之间的距离还不到两臂。于是他靠近了一点。
“长得高就是讨厌。”华苓抱怨,揪住卫羿胸口的衣服,将他扯下来一点,踮踮脚在他唇上一碰。
两人眸眼相对,她笑意盈盈。“卫羿,多谢你。”
轻盈的衣带从手边拂过。卫羿呆了呆。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卡到现在才写到这里, ╮(╯▽╰)╭
☆、第141章 花间一吻
141
华苓往前跑了一小段;等她回过头,灯影阑珊间,卫羿的身影几乎被路人淹没了。
金蟾大街原本就热闹,又是元宵;不断地有成群结伴的郎君娘子一路说笑着从华苓前面走过。在大丹一年到头那么多的节日里面,其实就是元宵最像后世的情人节与相亲活动的合体,今日容许年轻女孩子与朋友结伴出外游玩,当然;去与心仪的对象相见也是可以的。
她一开始并没有想要这样做,她的动作很淡定;但她的心其实也在怦怦地跳。其实她两辈子拢共也没有亲过几个男人。
一定是因为卫五长得太好看了。
“德娘行得快些!我们快些到河边去!”
“快些;快些;不然怕是最好看的莲灯都被挑尽啦!”
“略等我一等,我的鞋都要跑掉了……”
……
几名身穿交领长襦裙的女孩子欢笑着从华苓跟前经过,她们手里都提着一盏灯,衣袂翩然。
华苓感觉自己就像河水里的石头,好容易站稳了,再抬头去看,卫羿的身影却已经不见了。她心一慌,立刻抬起脚往原来他站的地方走回去,原来他们是在一座极漂亮的两三米高的楼阁花灯旁边,她转了一圈,却不见卫羿了。
人群就好象流水一样从她身边流过,都是陌生的人,华苓在那楼阁花灯旁怔怔站了站。
他是生气了?生气她自己先走了?还是生气她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做?但只是很快地亲了一下而已,别人都在走自己的路,谁有空看他们在做什么……忍不住就胡思乱想了起来,华苓捏着衣带,嘴角下撇。
这就自己跑了,真是小气!
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
所有人都在行走,她也不再呆站在原地,看清了方向,随着人潮往酒肆回去。
也才走了几步,右手就被牵了起来,硬生生被拉住了脚步。“阿九。”
华苓一惊,扭转头去看,卫羿又不知从那里冒了出来,在光影明暗之间,依然很容易可以看见他格外明亮的眼睛,就好像那张脸容上所有的线条都飞扬了起来。
“你干什么去了?”华苓一点也没有被对方莫名其妙的高兴传染,嘴角下弯。
“此灯与你。”卫羿站了站,似乎是喘匀了两口气,将手里提着的灯递到华苓面前。
华苓垂眸去看,这是一盏莲花形状的灯,中间点燃的烛火将画成青色莲蓬的莲心与三层舒展的淡红莲瓣映得透亮,几根细线将它悬挂在提柄上,制得是很精致的。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她刚表白了,也没有个表示,他就去干别的事了?了?了?简直不,能,忍!
华苓倒竖眉毛说:“我,不,要!自己拿着玩罢!再见!”转身就走。
卫羿呆了呆,两大步赶上去,重新将华苓拉住,这回他仔细看了看她的表情。
……谢九好像很生气。
她为什么生气?
卫羿看了看手里的灯,这是他跑着匆匆看了半条街,认为最好看的一盏。于是他问:“阿九不喜欢莲灯?……那与你选其他的?”
华苓一下子攒了满肚子的火气,用力戳着他的胸口问他:“你是哪里有问题?啊?啊?你什么都不说,忽然就跑了,回来了你告诉我你去买花灯了?早不买晚不买你现在买什么灯啊!你说!你说啊!你是哪里有问题!”
卫羿看见了,在两旁灯火映照之下,小娘子白皙的面庞浮上了胭脂般的颜色,她无疑是带怒的,但这份怒却越发叫她好看。还需等到明年,才能将她娶回家,但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等不下去了。
他握住她的手,细腻温软的触感,他忍不住低头看了看。小娘子的手就好像他小时候跟着师父在山里住时,从竹林里刨出来的春笋一般。若是此刻周围并没有人,也许他会咬上一口,那是一种不断在心口膨胀的冲动,让他整个人都热了起来。
但他毕竟没有,去岁他已经行了冠礼,什么时候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他很清楚。他只是将手里的小手压在胸口,看着她慢慢地说:“若是阿九大得再快些便好了。”
华苓愣了愣。掌心下是纹理结实的织缎,织缎是丝绸织品中最昂贵的一类面料,因为质地结实,纹理细致,出产极慢。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会冒出这样毫不相干的信息来,手下的心脏在一下一下跳着,扑通,扑通。手心手背都暖烘烘的,驱去了北风携来的寒意。
旁边行过手牵着手的两名小娘子,她们好奇地侧头看了华苓一眼,又看了卫羿一眼,互相小声说了什么,笑着跑远了。
好像忽然就没那么生气了,华苓也懒得再质问什么,傲娇地撇开脸说:“我就是这样大的,我就是这样的人。”
“嗯,阿九就是这样的人。”卫羿的声音很温柔。他将莲灯的提柄塞到华苓的另一只手里,空出手,轻轻地将她的脸转了回来。“阿九小时就与别人不同。阿九总是与别不同。阿九是我的妻子。”
华苓脸红了。
略粗糙的指腹在她的面颊上蹭了蹭,慢慢收了回去。
她问:“方才你为甚要去买这个?”
卫羿说:“此灯可拆下,在河边送入水中。”
“哦。”华苓决定放弃思考卫羿的想法。
“我们去河边放灯罢?”卫羿问。
华苓点头,于是两人便从“池阳酒”的酒肆门前过去了,拐弯随着人潮走到河边。人潮略稀疏了些,有许多人立在那些个柳树之间悬挂的灯笼跟前,只要猜中了灯笼上面的字谜的谜底,就可以将灯笼取走。河边至少也悬挂了上千个灯笼,并没有人看守着,若是并未猜到谜底,却把灯拿走,也没有人会知道,但猜灯谜是很风雅的娱乐,来这里的人通常都有些文人的矜持,也很少作出这样的事。
有不少的人是与友人一道,一盏一盏灯从头到尾猜过去的,根本不为得灯,只是享受这种破解谜底的快乐,甚至互相之间会为一个正确的答案争得面红耳赤。
许多小孩儿成群结队地跑过,孩童清脆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悦耳如银铃。
卫羿带着华苓走到河边,这里灯光更少,华苓手里的灯照亮了他们身边一小片的区域。河岸比水面高出三尺上下筑成了青石的河沿,常年雨湿多水的缘故,略长了些青苔。“踩稳了。”卫羿道。
“嗯。”淡淡的水汽拂面而来,华苓提着灯,看见河里黑漆漆、静谧谧的水面上,从上游一路下来,远远近近已经漂浮着不知多少盏的花灯,光辉星星点点,蜿蜿蜒蜒。
“真是好看……”她感叹。
“嗯,很好看。”他说。
“放不放你这一盏?”卫羿又问。
“好。”
“你写了什么愿?”华苓听到旁边有个又软又甜的声音在小声问人。
“说出就不灵验了,不能说与你听。”又一个女孩儿如此说。
“那我的也不说与你听。”前面的那个赌气说。
“莫要多话了,快快放入水中,记得还需向天官诚心祈福一二,心愿方能实现。”
听到别人说话,华苓才依稀想起来了,似乎是有这样一个习俗。放到河里的灯,原本就是为了祈福所用,在其中放进自己的愿望,天官大人就能看见了。不过这也不是每家都有这样的传统,有的人家年年都会放莲灯,他们谢家是从江陵来的,江陵人就没有这个习惯。卫家人一向粗犷,大概也是不会有这等细腻传统的。
她问卫羿:“我们只放一盏灯吗,我看他们每人都有一盏。不然,再去买一盏?”
卫羿说:“不必,阿九放即可。”
华苓便想这人大概是觉得这活动太过幼稚,才不参与的,遂不再说。卫羿三两下掐断了提灯的细绳,将灯盏递给华苓。于是她蹲下来,轻轻松开手,分量很轻的灯盏坠落水面,荡开一圈圈细微的波纹,汇入了河上无数盏华灯之中。
两人便在河边站了一会,安静下来,视线追着那盏慢慢飘远的莲灯。“边城是怎样的呢?”华苓忽然想问。
“大丹边城不少,阿九想知那一处?”卫羿说。
“大丹各地大略的记载我都看过,只是想知道你曾驻戍的地方。”
“十二岁以前,曾随爹在余吾州驻戍。是关内道最北之处,纵横数千里草原荒漠,九月后风雪大作,直至次年四五月后方才解冻。”
“十二岁以后呢?——啊,那年你回金陵了。”
“是,那年在金陵。”卫羿说:“十三岁后武艺大成,领三千人调驻陇右道最西端。陇右冬季亦十分寒冷,但比起余吾州要好许多,荒漠之地也更多些,山岭绵延。这几年不在边城,父兄有言来,边地依然不平静。”
华苓笑了:“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嘛,边地什么时候平静过了?大丹诚然强大,但西南有那么大一个末卢国梗在那里,西北、正北游牧之族如今被我们打得元气大伤,但只要二三十年,拼命生两茬孩子,元气也就恢复了。东北靺鞨、新罗也都还在呢,还有隔着一道海沟沟的倭国。”
虽然身在金陵,但有一澜园的资料支持,还有不断延伸的硬化路面,让内陆和边城的信息传递比十来年前更快了,华苓对边城的了解比金陵的许多朝臣还要多,这样数一番,她是有底气的,自信不会被任何人批评是乱弹琴。
“嗯,来犯必诛便是。阿九说靺鞨新罗,此二族民风勇悍,并不好打。游牧之民多有悍勇之性,不比东南海域诸小国子民易驯。”
如今东南海域已经有一半的领土完全由大丹控制,另一半是靠近天竺国的那一边,有天竺国的势力在,大丹暂时并不想在东南海域大动刀兵,便暂且放下了,两边还算相安无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血流成河是必然的。
“真理只属强权一方,所以我们不能弱呢。”华苓如此说。
卫羿咀嚼了一下这句话,颔首。
他说:“师父传了口信来,他已经得了足够的药材,今岁将回金陵来。”
“药叟要回来了。”华苓眼睛一亮。这几年里,卫羿体内的余毒未清,每每修得微弱的内力都要用来压制毒性,武艺上没有进步不说,反而退步不少。就连华苓这样,只学了粗浅武艺的人都能看出,卫羿的步伐是越发虚浮了,锐气减了许多。
如果药叟并治不好的话,如何是好呢?华苓心里依然有着忧虑,但药叟耗费三四年的功夫才寻来了药材,卫羿也已经滞守金陵等了三四年,她如今又如何能泼冷水。
“我觉得你很厉害。”华苓于是甜甜一笑,说:“没了内力,若是我心里应是慌张得很,但你并不。”
卫羿说:“内力并非武艺的全部。内力高时有内力高时的作法,无内力时也有无内力的做法。”
“那么,等你内力尽复了,武艺自然能更上一层楼了?真叫人羡慕。”
卫羿顿了顿,说:“……阿九不必如此捧着我。我并非胆小怕事之流。”
他看着华苓,笑了笑。“便是如今,也能护着你。”
“哼,那就算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华苓撇撇嘴,说好话儿也不要听的人可真不懂风情。
“并非如此。”卫羿顿了顿,不知如何解释。
华苓弯弯眼睛又笑了,心道我知道你口拙,以后吵架总是我赢的。
“好啦,该回去了吧?”
“回罢。”
两人便又回转酒肆,方入金蟾大街,有一个又甜又软的声音惊喜地呼道:“卫都尉!”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出去玩啦,只有这么多,想想还是发上来了
☆、第142章 同性相斥
142
华苓忽然有了危机感。
她眯了眯眼睛;看着以摇风摆柳般的步态迎上来的陌生女孩子,这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娇怯怯的;声音又软又甜;着极浅的藕荷色、近似于素色的衣裙,通身素净。不是都说要想俏;一身孝嘛;这女孩子看着就像一朵风中摇曳的小白花,就连她都觉得有点儿我见犹怜。
但只有那么一丁点儿。
同性相斥,果然是真理。
华苓认出了她的声音;就是放莲灯的时候在河边听过。华苓还看见了;还有两三个小娘子在稍远的街边站着,看着他们的方向;想来应当是这个女孩的同伴。
“卫五,这是谁?”华苓问。她发现自己的语气有一点儿酸,立刻觉得自己变小气了。
卫羿看了那女孩一眼,想了想,说:“是黄家女。吉州黄氏遗女。”
华苓明白了,这就是几年前,江南大旱时吉州那个被破门而入,洗劫了宅邸的那个黄家仅剩的女儿。这黄三娘怎么会在金陵呢?在金陵也就算了,这位看起来为什么和卫五这么熟稔呢?
华苓斜眼看卫羿,卫羿也看着她,眼神很淡然。
“黄三娘见过卫都尉。值此上元佳节,恭祝都尉万事如意。”黄三娘敛衽一礼,抬起头来,素净的面容上是带着敬慕的笑容:“距上回面见卫都尉已又半年,卫都尉的大恩,三娘不敢稍忘,平素在姑母家中也端谨持严,常念佛经,只盼卫都尉及合家上下平安康健。如今见到卫都尉依然俊朗康健,三娘心甚欢喜。”
卫羿说:“多谢。”
黄三娘又转向了华苓,朝她一笑,施礼说:“这位姣美可人、通身气派的小娘子应是谢家九娘子罢?黄三娘在此有礼了。”
华苓回了一礼,不咸不淡地说:“请勿多礼,我便是谢九。”
黄三娘笑着说:“三娘在金陵住了三年,对丞公家的谢九娘子是常常有耳闻的,世人常说谢九娘子聪慧端雅,三娘如今方得一见,果然闻名不如见面。听闻卫都尉与谢九娘子早有婚约,三娘如今心中只想,果真乃天作之合!心中是羡慕极了。”
对方说的都是好话,便是卫羿听了也不禁露了些笑意。
话是对华苓说的,还都是好话,华苓也不能就不回应了,遂笑了笑道:“黄三娘过誉了。”
黄三娘察言观色,知道华苓对她观感并不是那么好,她绞着手,垂下头来说道:“想来谢九娘子并不知晓三娘的来历罢……三娘原是吉州人士,三年前家中遭逢巨变,仅剩了三娘孑然一身,如今寄居姑母家中,便是六品侍御史陈家。”她抬起头来,浅浅地朝卫羿和华苓笑了笑,笑容里隐约是黯然。
这么一个原本父母亲人俱在身边,生活优渥的女孩子忽然间遭了大难,如今只得寄居篱下,遭遇也是可怜。不过,侍御史陈家,好像和二娘嫁的秘书少监家有些亲戚关系的吧。
世家大族之间世代通婚,要是追根究底起来,几乎任何两家之间都能扯出些亲戚关系来的。
华苓心里对对方的排斥淡了淡,轻声说:“我知道你。三年前,你家的案子在金陵审理,那日我也去了旁听。记得那日三司审定,请你姑母家照顾于你,原来你的姑母家是在金陵。”
“谢九娘子竟去听了我家案件的审理,这份关顾,三娘感激不尽。”黄三娘重新朝华苓敛衽一礼,她的眼眶就红了,似是要哭,但是她却还是笑了起来,说道:“金陵富庶繁华,三娘得以受姑母一家照顾,在金陵居住几年,是十分受用的。”话虽是如此说,黄三娘却轻轻叹了一息。
华苓眨眨眼,对方这是想要她继续问下去?但是她偏偏不想这么做,在这里耽搁了挺长的时间,三更都快过了,再不回去,大郎肯定要出来找了。
于是华苓说:“逝者已矣,我们朝前看便好了。金陵是极好的,繁华富庶,水土养人。——我们出来许久,怕是家里哥哥都要出来寻找了,不便与黄三娘多说……”
闻弦歌而知雅意,黄三娘立刻便福身歉道:“是三娘唐突了。时候不早,不该在此时耽搁卫都尉与谢九娘子归家的脚步。”
黄三娘的眼睛往卫羿面上望了一望,却发现这位年轻有为的都尉一直对她的话都没有什么反应,心中微微失望。
华苓赶紧说:“你多礼了,总有机会再遇着的,到时我们可以再多说说话。就此别过。”
“走罢。”卫羿牵起华苓的手,朝黄三娘点点头,转身便走。
“谢九娘子!”黄三娘在后面呼了一声。
华苓回头,黄三娘追上来,绞着手指,十分难为情地说道:“谢九娘子,下月月头便是我的笄礼……虽然十分冒昧,但是能否邀请谢九娘子来观礼?若是谢九娘子愿为赞者,三娘更是求之不得……虽然来了金陵三载,但是守孝三载,深居简出,三娘并未认识到多少出身高贵的朋友,想到谢九娘子当年愿去听审我家的案件……若是谢九娘子并无此意,三娘也绝不敢强求。”她眼神恳切希冀地看着华苓。
华苓有点无语,才见过一面,请她去笄礼?黄三娘说冒昧,还真是冒昧得很。
笄礼对女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活动,家族为她办的规模大小,来宾多少,都对她日后的嫁娶、交际有影响。
华苓这几年参加过许多娘子的笄礼,自己家姐姐的,别家娘子的,但大家都会有默契,下帖子邀请的亲朋都是熟悉的、关系好、情分好的那一部分,若是萍水相逢的人,谁会贸贸然请人家去参礼呢,帖子发出了,被硬生生驳回来的话,可不是成了笑话么。
“对不住了,黄三娘还是请别的朋友罢。”
那边的几个小娘子走了过来,相比黄三娘,她们穿得就富贵多了,完全是金陵世家娘子的作派。
华苓不认识她们,但很明显的,她们都认识丞公家的女儿,当下都是笑着福身施礼,简单自我介绍了一番之后,领头名叫陈茹笙的娘子笑着说道:“卫都尉,谢九娘子,我家表妹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