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看就不是啥正经宫斗-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段二百里的隘口,就是西秦与东楚交战的最残酷的战场。
    无回谷几乎寸草不生,红黑色的沙土里,随便一铲挖下,便能见到森然的白骨。来凤沼关寻亲人遗骨的百姓,时常在这段地域里一边哭一边挖掘,他们或者是来自西秦,或者是来自东楚,他们知道对方可能是杀了自己亲人的凶手家眷,但……已疲累麻木得来不及报仇了。
    另有一些专掘遗骨的官差,随意挖了,拉拉杂杂装满一车,带回城里,哄骗那些得不到出关令又想找寻亲人的百姓,敲诈些财物,这都是常事。
    百姓们对此只有疲累二字。
    凤沼关和皑山关都是易守难攻的类型,西秦虽兵强马壮,但多年以来最多打进凤沼关外城,切断其周围所有商路,却始终无法挺进河洛平原,只有不断地征战,不断地消磨着凤沼关的墙皮。
    一关之隔,因今年以来与西秦的商路开通,凤沼关可见地富庶了起来,提供给往来客商邪教的酒馆客栈建满了大街两侧,关内的百姓们衣饰上的色彩也斑斓了许多。
    “新到的两年遗骨,二十斤一两自己挑!”
    吆喝声从街角传进酒楼里,楼中一位饮酒的中年儒士手中酒盏一停,细细听着那卖骨人的吆喝,不禁幽幽一叹。
    “如此兵戈之灾……何时休。”
    “叶公既然心怀仁善,与其徒耗光阴于嗟叹生民之苦,不如早作决断,是袖手旁观任钟声沦落苦海,还是出手救济世人,总要有个定论。”
    坐在儒门叶斐公对面的是一个裹着暗红斗篷的僧人,他一只手似乎有些焦虑地捻动着佛珠,另一只手掩在袖下,衣服勾勒出那只手的形状,有些怪异。
    叶斐公笑了笑,放下手里的酒杯:“我儒门初承了剑圣的遗业,脚跟还不稳,虽有鸿鹄之志,无奈门中弟子都资历尚浅,恐怕是无法将未来赌在一个怀恨而来的说客身上。”
    “叶公何以见得贫僧怀忿?”
    “江湖上已有传闻,说卫盟主已盯上了你,若非摩延提首座派人相救,你就不止是拔指之刑那么简单了。这些时日被清浊盟追得四下躲藏,你宝音王的肚量我不知,换了我,却是忍不得的。”
    宝音王妖异的面容染上一层霜寒之色,阖目道:“贫僧此身不过一具红尘皮囊,若能得度世人,便是切碎了奉给卫盟主也无不可。”
    “摩延提的首徒是否真的四大皆空我不知,但卫盟主我倒是有几分信其为人的,我这儿初涉江湖,若是因你开罪清浊盟,怕是得不偿失。”
    儒门叶斐公是儒门中的异类。
    他是东楚有名的大儒,却因幼承武训,对江湖之事比对仕途更兴趣,看清了儒门若只是困囿于研习先贤经典,势必越走越窄,遂决意效仿佛道两家,融儒与武,企图将儒教布道于江湖武斗之上。
    叶斐公本人不止在东楚朝中广布门徒,在江湖上亦是自成一派的高手,一旦借世事抵定诸子台地位,他的成就将不亚于建立苦海的圆如上师。
    这是个学尽了儒学中所有圆滑之道的唯利益至上者,宝音王自知不好说服,道:“提到卫盟主,叶公怕是早已与之树敌而不自知吧。”
    “此话又从何说起?”
    “叶公就未曾察觉近来盯着你儒门的眼线也越发多了?怕是不知佛子温仪已将浊世论清始末告知了卫盟主,她已知晓你参与了卫皇与东楚太上皇的协议,说不准,待她成势,叶公的下场比之贫僧,也好不到哪儿去。”
    “佛子温仪……”提到这个人,叶斐公略一沉吟,他知道这个人的智慧远比其余二位年长的佛子难缠,只是没想到为了抑制儒门入世争锋,他竟这么早就给他无形之中树了个强敌。
    “你说的倒也是,只不过为你密宗的行动,开罪一个清浊盟已是极限,背后还有一个白雪川,这个堕魔之辈连你密宗都已放弃正面招惹了,何苦要拉我儒门下水?”
    宝音王此时停止了捻动手中念珠,睁眼道:“事到如今,告知叶公也并无不可。密宗之所以不动白雪川,正是为了要他更深地堕魔。”
    “哦?我只知他是我儒门先辈遗孤,乃是因你密宗对其擅自幽禁才使得他心性大变,按理说作为儒门中人,应为他向你密宗寻仇才是。”
    “叶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贫僧十数年前见白雪川之时,便知此人心性易行偏激之道,必入不得正途。彼时首座师尊不信,欲以大道相度,反弄巧成拙,激发其魔心,万般无奈之下才不得不采纳了贫僧的建议——待白雪川造下恶业之后,杀之,证密宗无量道。”
    叶斐公一时凛然,道:“传闻密宗首座欲破唯识法相,必先斩天魔,这个所谓‘天魔’便是他?”
    “然也。只要得度白雪川往生极乐,有首座在,这海内之地,便无人再能阻密宗传道教化万民。”
    江湖上的争斗总有个限度——你武功再高,一旦有所妄为,立时便有与你同等阶的高手来阻你,故而武功高到一个境界之后,便再难寸进,这种时候能威胁人的就只有过人的智计了。
    恰巧白雪川就是这样一个异类,他在登峰造极之前就已经世间难得的智者了,别人想动他,除了要与他相斗,还要承担惹了他的后果。
    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密宗首座敢算计他,想必也是筹谋了多年,费了不知多少心血。
    “这倒是个问题。”叶斐公也知道密宗首座是个多深不可测的存在,便道:“这样吧,其他的我不要,只待以江都王之死为终,结束两国分裂局势,天下大一统得见曙光,诸子台便愿助你密宗争佛门谁主。”
    宝音王长吁一口气,道:“有叶公这句话,卫皇陛下自然会对叶公持礼以待,届时待西秦入主楚京,叶公想从仕或继续代表朝廷监察江湖诸事,都好周旋。”
    宝音王刚说完,门外便来了一个眉目清朗的少年,敲门进来后先是规规矩矩地作了一揖,古怪地看了一眼宝音王,方道:“伯父,卫盟主递来了拜帖,欲求一见,人已在楼下,您是不是要见一见?”
    ……这可真是仇人相见。
    叶斐公看向宝音王,后者也不慌,站起身来道:“贫僧去屏风后回避片刻,不扰叶公待客。”
    待宝音王回避后,叶斐公对那少年道:“凤岐,你去请卫盟主上来吧。”
    叶凤岐看了一眼屏风,皱眉道:“伯父,还请勿要与这妖人多接触,省得败了我儒门清正之风。”
    “知道了。”叶斐公略有不悦道:“莫让卫盟主久等。”
    叶凤岐自知伯父可能不会理会自己这黄口小儿,咬了咬牙,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不多时,门口便传来脚步声,卫将离与叶凤岐聊着什么的声音在门前一丈开外便戛然而止。随后叶斐公就看见了这位身世坎坷的西武林盟主。
    “我记得前些日子卫盟主还在厄兰朵以一己之力驱逐了铁骊可汗,怎么这才短短几日功夫,便从厄兰朵飞到了凤沼关不成?”
    卫将离与叶斐公初次相会便觉此人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道:“这是秋冬之季,自江水顺流而下,凤沼关又与支流相连,自然便快一些。倒是叶公,诸子台离这边关少说也要由十天半个月之久,千里迢迢来此,有何贵干?”
    “卫盟主已出了宫廷,还做了厄兰朵的汗王,想来也无权过问我这个东楚之民想做什么了吧。”
    卫将离毫不给面子道:“既然叶公还自认为是东楚之民,何以现在在此行祸害生民之事?”
    “此话从何说起?”
    叶斐公暗暗打量卫将离,只七步之遥就能感受到这个女人与她年龄不符的沉重武息,绝非江湖上某些徒有虚名的女侠仙子所能比较,若当时以这副姿态与剑圣相斗,胜负恐怕还在未定之天。
    ——不宜起冲突。
    打定了这个想法,叶斐公特意将口气放得圆滑些:“卫盟主怕是误会了,诸子台取代剑阁新立,正是要扬善诛恶的之际,我儒门中人奉行孔圣先师仁义之道,一听边关告急,便赶来襄助,怎能说是为害百姓?”
    “叶公的报国之心倒是热忱非常,自交战以来不过九日,连朝廷的加急送到楚京也需要五日之久,叶公能三天内就得到消息并从楚京带着门人赶到边关,依我看东楚的军政该是让叶公掌握才对。”
    ——虽说是个高手,却也还是西武林的盟主,倒是他忽略了她的势力这一层。
    叶斐公道:“……卫盟主见笑,徒作口舌之争也无意义,卫盟主便开门见山吧。”
    “先前给西秦下战书的事我就不深究了,我就一句话,顺我者生……不对,带你家的小子趁早脱身,否则待后面争端一起,我不保证内百家会不会变成内九十九家。”
    ——这和你想说的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到底有什么区别?
    到底有小辈在场,直接来上这么一句,儒门之人面子大过天,叶斐公当即沉了脸:“看来卫盟主并无沟通的诚意,凤岐送客。”
    卫将离似是故意相激想看他的反应,待叶凤岐一脸无奈地来请她时,她忽然耳尖一动,身形疾闪,五指成爪打穿旁边的屏风,一把抓住屏风后的人。
    叶斐公急道:“卫盟主!”
    脆弱的屏风直接从中间裂开,待看到抓的仅仅是个秃头沙弥时,卫将离眼里略有失望。
    “嚯~我说叶公怎么不乐意回头是岸呢,原来是上了密宗的贼船,只不过奉劝叶公一句——风高浪急,小心船毁人亡。”
    
    第95章 95
    
    就算是卫将离文化程度不太高,也晓得儒门如今的处境十分微妙。
    儒道佛三教曾在前唐成鼎立之势,彼时天下一统,儒门作为科举根基,其地位毋庸置疑。而经大越之后,越皇世代喜道教,常引道门方士封为国师,至大越末年时,越皇所封国师多大四十位,一时间朝野上下尽是一片以丹石求仙之风,民怨沸腾。
    到殷凤鸣起事,杀进越都后首要做的便是尽诛方士、焚烧道观,待登基称帝之后,又扶持以苦海为宗的佛教,打压道统,一至于道门香火零落。
    与此同时,虽然东楚与西秦依然继承了前朝以儒门经典为根本的科举制,但随着两国耗战数十年,两国都意识到了以儒治国过于缓慢,渐渐地开始增设了许多百家科目和官职,为流落在民间的许多百家分支设召贤令,近年较为突出的有名家的巡边使、墨家的百工令,官职虽不大,但手握实权,这让几乎有千年根基的儒门正统感受到了一丝压力。
    叶斐公是当中看得最明白的一个——天下再不一统,儒门的地位就会如道门一样分崩离析。
    “……卫盟主见谅,伯父他为儒门求存,已有数年未曾安稳睡过一觉了,此次决断经过深思熟虑,您若不能将西秦大军挡于凤沼关之外,有他在朝中动作,战事恐怕难免。”
    “所以我根本就没指望你伯父能听我的话。”
    “啊?”
    叶凤岐驾车的手一抖,缰绳险些没打在马腿上。
    “干什么呢,看着点路,轧着人怎么好。”
    “哦……哦。”
    叶凤岐这少年也是被卫将离一段武功口诀哄过来的,卫将离不看好叶斐公,倒是揣着着按白雪川的思路,让那些老家伙都退休,扶这些年轻人上位的心思,就干脆骗了叶凤岐出来打算毒害一下少年人的思想。
    卫将离继续道:“叶公从自身利害的观点出发,以利相诱恐怕没什么用,眼下我必须要他看清楚西秦对儒门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叶斐公多疑,直接告诉他西秦现在重法轻儒让他不要听密宗一面之词他多半不信,还不如借他引出密宗后,给他的机会让他反戈一击,如此一来反而收效更大。
    “卫盟主,晚辈还有一个疑惑……”叶凤岐犹豫了片刻,道:“您愿意为百姓而抛却自由来和亲,就是为了西秦的百姓能吃饱,如今一关之隔就是东楚的千里沃土,打下来之后就能让西秦再不受饥荒之苦,为什么还要止战呢?”
    “停车。”卫将离朝一堵墙扬了扬下巴,道:“现在就让你看看我为什么要止战。”
    叶凤岐心下疑惑,抬头一看,愣道:“这不是……凤沼关守军的军营吗?”
    “是啊,严格地说,是军营边上的战俘营。”卫将离把马栓在一边,又带着叶凤岐往僻静的角落里走,一边走一步道:“我盟中有个战死兄弟的遗孤,在西秦被征了兵役,前段时间交战时被俘虏了,他娘求到我线上的人那儿,正好我不忙,顺道来捞他出来。”
    “啊?您是西武林的盟主……还管这个?”
    “说是盟主,不打架的时候其实也没什么事,我们那儿以前有个炸油馃的王奶奶,收留了二十几只猫,平时我干的最多的事儿就是帮她找猫。”
    说着,卫将离纵身一跃,转眼便到了两丈高的墙头上,朝叶凤岐召了召手,后者回过神来,心里预估了一下这墙的高度,一个助跑,踩着墙面上一个突起,勉强也随着翻过了墙。
    东楚的战俘营里偶尔会传出鞭笞战俘的声音,但被押送的战俘大多表情木然,并没有什么痛苦的神色。
    叶凤岐身手不差,便是白日里,跟着卫将离的路线,也能避开士兵的巡逻。七拐八绕,一连掀了十来个帐篷,卫将离这才刹住,转过去,击晕了门口正在喝水的守卫,拖到角落里熟练地摸出了一把钥匙,这才带着叶凤岐进了帐内。
    帐内有一个被绑在十字木上的青年,整个上身都是纵横交错的鞭伤,卫将离走过去看了他一眼,把钥匙捅进锁眼里问道:“你是老闫的二儿子吧。”
    那青年动了动,睁开眼,看到卫将离,便是一怔,嘴唇微抖:“盟……盟主?您怎么来了?”
    “还不是你娘求到盟里来,方哥又正好去查战俘,就查到你了,好在你没死,不然你娘得多伤心。”卫将离拿出一小瓶药酒,直接就泼在他身上,疼得他一嘶,又道:“我三年前见你的时候,你不是还在建昌耕地吗?是因为去年大荒,来投军的吗?”
    那闫二忍着痛抹开药酒,向卫将离道了谢,道:“才不是,今年上半年虽然荒,但下半年雨水又足了起来,加上东楚给的粮种,秋粮长势喜人,养活一家也不难。就是上面突然又要打仗,村里的青壮不由分说全部都给拉走了……我现在就惦记我那地里的庄稼,我娘身子不好,现在说不准就被税吏给骗了。”
    叶凤岐听得面露讶异之色:“难道不是因为缺粮,西秦才对东楚用兵的吗?”
    闫二郎道:“往年是缺粮,但太子不是这几年才修了巴陵渠和滇南渠了吗?今年正好用上了,等秋粮一收,来年就没那么缺粮了……唉,都是朝中那几个妖僧整日游说陛下打仗,打着打着粮食就没了。”
    叶凤岐久久不语,直到卫将离将人带出战俘营后,才问道:“百姓们……不是都盼着天下一统的吗?”
    卫将离笑了笑,道:“你是名门出身,没有在民间生活过。其实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能有粮吃有衣穿就好,至于天下谁主,那是等他们填饱肚子之后的事了。”
    叶凤岐忽然了解了卫将离的想法。
    她不会是那种一定要强求天下从此再无战争的人,只是更多地会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要打仗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以透支百姓为代价,这就是她的底线。
    叶凤岐不禁问道:“我听说卫盟主是纵横学派出身的,纵横学派向来意在天下大势,从来无视苍生之苦,您又是怎么才会有像是我儒家的仁善之心的呢?”
    “我起初可没这么好心,自然是有人教的。”
    “是……夫昂子前辈?”
    “不,教我这些的人……”后半截话酝酿在喉咙里,说出口时却走了样:“教我生当俯仰无愧,心怀万物的人,如今,该轮到我教回他了。”
    ……
    短短数日,西秦皑山关处已增兵至四十万,炊烟盖日,压抑得战线交界处弥漫着一股死寂的气息。
    “能守住吗?这一回。”
    凤沼关修补城墙的士兵涂抹着泥浆,擦脸的间隙拿出怀里藏着的一小瓶糙米酒,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旁边的士兵不满道:“就这么一小瓶,你就不能留点?”
    “谁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天呢,把今天过好就是了。”
    士兵听他这么一说,都是一叹,但里面一个较为年轻的不服气道:“说什么丧气话,陛下都御驾亲征了,这次领的是金门卫和虎门卫打前锋,个个都骁勇善战,西秦还能跳多久?”
    他说的也有道理,自古以来帝王亲征都能带给军队莫大的士气,加上此次来的金门卫和虎门卫,乃是东楚的精锐,别的不提,每年初年末的兵巡天下,都让东楚百姓熟知其威风。
    正要再喝一口,忽然看见瓶中波纹不正常得回荡着,同时号角声从瞭望楼上传来,所有的士兵都一下子站起来。
    “怎么回事?!西秦又来攻城了?”
    只见视线尽头的无回谷处,烟尘翻滚,大地由远至近地震颤起来,乌压压的黑甲西秦大军从无回谷的这头笼罩到那头,渐渐在视线尽头眼神成一条死黑色的线。
    “西秦进军了!”
    士兵们连忙收拾好手头修不成全的工具,却见最后有一个老兵没走,旁边的人拉了他一把急道:“别在这儿挡着弓箭手上城墙!”
    那老兵没动,抖着手指指向远方,颤声道:“那是……西秦的王旗吗?”
    西秦卫皇,亲征了。
    ……
    关内的街道上,除了神情紧张的军士,一个百姓都没有。
    泛黄的纸张被风刮到卫将离脚边,让她的步伐更沉重了一分。
    “……盟主,的确是卫皇亲征,虽不在阵前,王旗却是真的。”
    ——冷静,别现在就杀出去。
    卫将离面色冷淡道:“看来他是故意到了阵前才显露出来,毕竟西秦的皇帝亲征,和东楚的‘昏君’亲征,地位可不一样。”
    卫皇虽穷兵黩武,但其与殷凤鸣一样,都是当世枭雄之辈,执政数十年,南征北战,直将国土扩张得比大越在太荒山以西还要广阔,无论百姓作何想,至少在西秦的主战派中,简直被目为神明,反倒将殷焱御驾亲征的一切气势都打压了下去。
    “他是真的想把一切赌在这一战上了……”卫将离闭眼道:“不过不慌,凤沼关能撑这么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足足有三道城门,只要最后一道不破,就等同做无用功。在此之前,卫皇必定有所动作。”
    “盟主您又想到什么了?”
    “比如……见一见叶斐公,企图策反几个守将之类的,同样是浊世论清那一层级的人,不亲身相见,也说不过去。”
    说到这儿,卫将离眼中露出杀人前的平静神情:“走吧,螳螂捕蝉,若少了我们这出黄雀,戏就不好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师兄并不是一开始就报社的,其父是为民请命而亡的大儒,也曾有正直而光风霁月的时候,这个过几章回忆篇里从奶芍药和小师兄相遇开始详细交代√
    第96章 96
    
    无回谷之上,百丈高峰,一层缥缈的秋霭将崖下的喊杀声减却一分残酷,使得这战争的画面更像是一幅渐次晕染的江山战图。
    “浊世战局,到底是让你给搅起了。”事到如今,兰亭鬼客只有感叹,白雪川未见有刻意用什么巧妙的计谋,仅仅是因他总是一眼看穿势力间的矛盾,稍加安排,便促成了眼下的局面。
    “这一下总算是遂了你的愿,待西秦入关,东楚湮亡不过须臾之间。”
    “不一定。”
    “哦?怎么到这时,你又反而看好东楚了?”
    光寒剑面映出一双状如天魔入魂的妖异眼瞳,拇指扫过后,转眼间便又是一副平静无波之态。
    兰亭鬼客从未见过白雪川用过什么武器,但见他拭剑的手法熟稔非常,显然是对剑器并不陌生。
    “凤沼关乃是两国主战要地,凤沼关之后,锦翎关、成郅关又在南北成掎角之势,西秦若想入主东楚,需得在一天之内连下两关,方定大局……而一个凤沼关且打了数十年未倒,后面两关又岂是简单的?”
    “你不要临到关头才告诉吾做了无用功。”
    指节在手中剑器上一敲,长剑发出嗡鸣之声,白雪川淡淡道:“你我相识多年,总该知道我是最厌烦做无用功的。”
    “那你到底想做什么?”
    “……借这对峙局面,杀三个人。”
    兰亭鬼客知道他说要杀的人必不是简单之辈,心下凛然:“杀谁?”
    “殷凤鸣,卫燎,摩延提。”
    早有预料,兰亭鬼客道:“殷凤鸣与摩延提吾倒是能理解,只不过卫燎毕竟是卫将离生父,你若杀了他,怕是要多少和卫将离生隙,你舍得?”
    白雪川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把剑示于兰亭鬼客,道:“你可知剑器此物,在儒道中之所为何者?”
    兰亭鬼客道:“为何?”
    “剑为君子器,禀正气而行于天下,诸行光明道,善则守志,恶则斧正。我幼时学剑,能以剑分黑白曲直。待长成之后,方知世路多艰,过刚——”手挽剑端,徐徐将剑身弯下,只听一声崩裂脆响,长剑在他手中断成两截。
    “易折。”
    兰亭鬼客皱眉道:“所以你想说什么?”
    “世上事,独行君子道,有一守则必有一伤。鱼我贪也,熊掌亦我贪也,故踏天魔道,令诸相显恶,以恶伐恶。”
    到底是白雪川的作风,兰亭鬼客道:“吾还当你会先杀楚皇。”
    “他命如草芥,杀了他又能如何?”白雪川走到悬崖前,眼中倒映出崖下如夜行野兽般的暗影,松手让手中断剑落入崖下,道:“我要他好好活着,活到……和阿离从此两相为仇的时候。”
    ……
    “仅三个时辰,西秦军便打到了第二城墙里,前面一座城墙的一万五千守军……尽数湮灭。”
    西方的城楼上远远地飘来火焰、沙尘和血的味道,焚烧尸体的灰烬被风吹到了黄沙天上,又辗转随着哭泣的尘霾飘落在手中战报的字里行间。
    晦暗的天色让来报的人看不清卫将离沿帽下的神色,只看到她握着的纸张边缘慢慢皱起,小心问道:“盟主?”
    “……方向,我也没什么立场替东楚心疼。还有殷焱的大军呢?凤沼关里只留五万守军,怎能挡得住?”
    “楚皇的御驾没有要往凤沼关来的意思,反而去了更为坚固的成郅关。”
    “他想干什么?”
    “听楚皇任命的主帅曹敬贤的意思,好像是想放弃凤沼关,让西秦军入境,在这之后结合锦翎关的兵势,在河洛西部形成夹击之势,一举击溃西秦军。”
    “他疯了吗?!我可没听说过他之前有疏散百姓的诏令下达!”
    探马默然,显然殷焱是听信了麾下的建议,要牺牲这两个地区的平民,而他们作为西秦人,当然知道卫皇指挥军队扩张的惯例——欲征其国,先灭其胆……他会先屠了第一个打下来的城池。
    之前还没什么体会,现在卫将离才明白殷焱的确是不擅治国,要知道凤沼关和西河洛加起来至少有六十万平民,以卫燎一贯放任军队烧杀抢掠以劳军的作风,到时候简直是人间地狱。
    卫将离冷静了片刻,道:“不能等了,现在诸子台还没动静?”
    “叶斐公老奸巨猾,不见西秦那边有动静是不会现身的……不过,我们倒是查到了密宗的动静,线人说是刚刚见到密宗宝音王曾现身,前往关外北山上有一座造业寺,还没来得及跟上。”
    “宝音王自己?”
    “不,身边跟着数个乌衣僧。”
    卫将离倏然站起,道:“带路,来的岂止是宝音王,来的多半是摩延提本尊……”
    “但您不是要去监视卫皇和叶斐公的会面吗?”
    “不,运气好的话,那造业寺里,卫皇也会在的。”
    言罢,卫将离最后看了一眼烽烟四起的城墙方向,从栏杆上翻过去,吹了声马哨,直接自二楼跳到小步跑来的月神马背上,一扯马缰,回头对驻地后面吵嚷的江湖人大声道——
    “兄弟们都醒醒,到了侠以武犯忌的时候了,跟我撩龙须去!”
    ……
    “凤岐,把沉玉散给我拿两枚。”
    “伯父,您又头痛了吗?”
    夕阳已落,暗紫色的天空下,十数个佩剑着儒衫的少年骑马跟在一个中年人身后,个个面色凝重。
    叶凤岐拿出药递给叶斐公,皱眉道:“伯父也看到了,那西秦的虎狼之态何其可怖,若真放他们进关,百姓哪里能有活路?现在撤手助朝廷守关还来得及。”
    叶斐公服了药,沉声道:“你年纪轻,莫要因卫将离一通胡言便自以为是,我儒门力求天下大一统,为的是造福千秋万代,错过这个机会,往后又不知道该有多少如今天这般的战乱!”
    周围的少年道:“凤岐,是你短视了,难道你觉得家主的智慧还及不上一个西秦的江湖人?”
    叶凤岐憋了一口气发泄不出来,神色郁郁。
    “好了,此次见西秦之主乃是大事,你们在寺外等待,无我传召不得擅入。”
    叶凤岐忙道:“可伯父……万一西秦人要谋害你该如何是好?”
    “浊世论清不会相互攻伐,何况凭你们的武功,在那些人面前也不过是送死。”
    这么一说,周围的少年看叶凤岐的目光都有些嘲笑,叶凤岐颇有些不服气……他偷偷练了卫将离的功法口诀,如今武学已有了飞跃的提高,单身法灵巧这一项,已经不输门中长辈了。
    交代完诸般事项后,叶斐公在造业寺外不远处下马,独身进入寺庙里。
    这处造业寺一直为死在两国征战中的将士诵经超度,已有数十年之久,是苦海僧人常常修行的所在,如今寺内外却都站着面色冷漠的乌衣僧,让这座寺庙增添了一丝诡异的气氛。
    叶斐公踏进去的同时就皱起了眉,他功力深厚,自然也嗅到了空气中新鲜的血腥味。
    “叶公愿来此,想必已经心有定论了。”
    迎出来的是宝音王,他的神色比之那日要精神许多,甚至于让人感觉到他有些微妙地兴奋。
    叶斐公看了一眼院角,隐约能瞧见一只染血的苦海僧人的芒鞋,面色淡淡道:“话不敢说满,首座既愿意为我儒门向西秦陛下约谈,少不得要多磋磨一二。”
    “那就里面请吧。”
    佛寺内里有一株榆树,上面挂满了香客为亲人招魂祈愿的黄绢,左右各有九座褪色的经,上面依次雕刻着佛家的地狱绘图,在第十八座经边,一个骨瘦嶙峋的老僧盘坐在蒲团上,嘴唇干裂,如坐化佛一般。
    这便是密宗的首座,当世佛法至深者摩延提,论起辈分,犹在苦海三佛子之上。
    “首座久违了,上次浊世论清匆匆一晤,有夫昂子和佛子温仪在场,我这晚辈少了许多问候,还请首座见谅。”
    摩延提并没有张嘴,却发出了声音,那声音有些模糊缥缈,倒是让叶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