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萧氏有贵女-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你只是以为我不过送你寻常的簪子而已?”
  这一刻,萧曼只很想收回前头的话,她就不该问的,这下倒好,她好似那接了别人的一片情谊,却把人情谊转手抛脑后的无义之人。
  “其实。”萧曼只指尖揪着陈定方的衣领子,眼神却始终不敢再直视他,轻轻说道:“在接了簪子后,我还挺欢喜的。哪怕没那层意义在,我也会极为珍稀的。”
  伸手抬起那张越埋越低的红脸,然后迅速在红唇上落下重重一吻,“还算有些良心。”
  虽说之后萧曼只少不得以身践行其内心之疚,不过总算坦白了两人的心迹。
  看了眼熟睡了的娇妻,陈定方掀上床帐,起身出了屋外。
  “白日少夫人在去喜寿堂时候,还有何人在场?”
  陈定方知道大夫人的脾性,她哪怕心中再是对你不满,也不是会嘴上说出来让人当面难堪的人。
  况且萧曼只才刚入门三日,除了第一日请安,因为陈定方之故,两人稍稍去迟了些,大夫人脸色才会不太好看,但那事当时既然已经揭过,大夫人自然不会再往心里头去。
  之后几日萧曼只皆没再做过任何惹大夫人不悦之事,是以大夫人也绝不会把因为圣上赐婚,而导致她心里头不爽利的事情同萧曼只讲的。
  是以陈定方猜想只有一种可能,当时喜寿堂里定然还有他人在场,在萧曼只面前说了些闲言碎语,才导致她回来后闷闷不乐,然后忽然问他是如何看待圣上赐婚这件事的。
  “回大公子的话,是二夫人。”小厮回道。
  听闻是二夫人,陈定方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自己这位二婶,一向便是纵你平日对我千好万好,可你只要一时不顺着我心意来,我便视你为豺狼虎豹的狼心狗肺。
  对二婶能说出什么疯魔的话,陈定方都表示不意外。
  可以往她只贪些小惠小利,到底也没做太出格的事情,陈定方虽不太瞧得上他这位白眼狼性子的二婶,可到底顾念到底是一家人,对二房的众多兄弟姊妹也是在能力范围之内能照料的便照料一番。
  可白眼狼之所以是白眼狼,那便是你无论对他们有多好,他们也不会感恩。
  “大公子,小的倒是听到一传闻,说是二夫人的娘家侄子借着世宁伯爵府的名义在外头欺善行恶,结果却啃到了硬骨头,这官司恐怕是免不了的,就怕倒是连累府中。”
  “他招惹了谁?”
  “听说为了争花楼的女人,把腿伤刚好不久的林七公子的腿再一次给打折了。林七公子腿伤刚好又添新伤,恐怕一辈子都要落下了。林家哪肯罢休,只是这事一个时辰前刚给闹出来的,小的估摸着这会二夫人还不知道消息呢。”
  说起林瑞祥,几个月前也不知招了什么邪,平白无故从马车上滚了下来,好在命大,只腿被车轮轧了下,断了,可却没伤到其他要害。
  这会刚养好伤,憋了几个月,自然迫不及待往花楼里钻。
  哪知身边带的人手不足,被二夫人的娘家侄子追着打了一通不说,自报家门,偏偏还有人不吃你这一趟。
  你贵妃胞弟,我还皇后的亲戚呢,你姐姐就是个妾,皇后才是正宫,我用得着怕你?
  林夫人素来最心疼自己这个幼子,这会眼看着自己孩子的腿被人生生打断,以后恐怕还会落下残疾,自然是要讨个公道的。
  更何况那人还是皇后母家的亲戚,还出口贬低贵妃娘娘是个妾,这事闹成现在这个局面,不惊动圣听,恐怕是没完了的。
  如今事态还没蔓延开来,不过是林家因为林瑞祥的伤而一时没反应过来而已。


第46章 起风
  陈定方总觉得这事透着些蹊跷。虽说林瑞祥先前从马车跌落,是他的手笔,可这会二夫人的娘家侄子将人再一次打断了腿,甚至永久留下残疾,这便值得深究了。
  而且二夫人的娘家侄子打的还是皇后娘家亲戚的名头。这事若说没人在背后操控,只是单纯的巧合,陈定方是不信的。
  看来这几日圣上对朝堂的一番清理,到底是触到了某些人的底线,开始出招了。而世宁伯爵府自然成了引火最快的一个点。
  在如今京中的勋贵之家过的皆不如以高阁老为首的一干寒门官员的时候,他世宁伯爵侯府能至今不衰,稳站勋贵之家的行首,靠得可不仅仅是宫中的皇后,而是能在每次皇权交替中都能站对自己的位置,得到每一任皇帝的信任。
  而太子作为世宁伯爵府站队的下一任君王,这从龙的任务便交托在了陈定方身上。
  而高阁老等人却是站队于安淑妃所出的二皇子。
  安淑妃是在生二皇子的时候难产而死的,二皇子一生下来便没了母妃,在宫中日子过得可想而知,偏偏宫中传言安淑妃之死,乃是那位明面上一派和气,实则最是容不得人的皇后所为,这被有心人引导一番,二皇子自然是恨皇后入骨。
  偏偏皇后为人挑不得任何错处,执掌后宫多年,深得圣上信任,亲儿子又是太子,未来的皇帝,可以说想要扳倒皇后,除非你能成为那万万人之上的人间君王,否则你连她的指甲盖都伤不到分毫。
  与高阁老等人合作,自然成了没有母族支持,圣上宠爱的二皇子唯一的选择。
  而高阁老等人也很明白,当年先皇会大力栽培寒门子弟,是因为勋贵世家坐大,引起帝王的猜忌,可如今寒门坐大,勋贵世家衰败,两轮便又调换了个个,当今圣上猜忌寒门高官,却打算提拔被先皇打压到土里的勋贵世家。
  当今太子的母族便是勋贵世家的世宁伯爵府,自先祖开朝以来,便从不见世宁伯爵府衰败过,甚至在先帝打压勋贵世家时期,都能因站对当年在众皇子中风头不显的当今圣上,而立马翻身,成为勋贵世家之首。
  若他们支持太子,也不过锦上添花而已,况且圣上对他们这批寒门官员这般忌惮,太子又岂能例外?
  不如支持孤立无援的二皇子,若二皇子有朝一日能登基为帝,他们才能逆境之下搏出一个出路。
  太子早已到迎娶正妃的年纪,圣上为太子选中的人选乃是威宁大将军家的严大姑娘。
  那位严大姑娘的才气也是出了名的,虽出身将门,却自小聪慧过人,八岁便能熟读史记策论,为人更是谦逊婉约,除了容色平凡些,任谁都无法从这位严大姑娘身上挑出根刺来。
  可谁都没曾想到,作为未来的太子妃,威宁大将军家的大小姐竟会死于一碗银耳红枣羹之下。
  威宁大将军只得一女,从小便是如珠似宝般疼爱,如今在花季之年香消玉殒,如何能不悲痛。
  但他不会单纯地以为,在吃食用度上向来讲究挑剔的女儿会因为贪食而被一颗红枣噎住气管窒息而死。
  但他查来查去,最终的结果竟是对他女儿下此黑手之人,竟是出自世宁伯爵侯府。
  想到世宁伯爵侯府的陈三姑娘如今也是到了及笄之年,而世宁伯爵府又是皇后的母家,若他们家想再出一位皇后,而自己的女儿恰恰挡了他们的路……这其中关系,容不得威宁大将军不去怀疑。
  他的女儿,这般的无辜,只因太子妃之位,竟成了那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了权利中无辜的牺牲品,这口气威宁将军无论如何都是咽不下去的。
  林家也是在这个时候找上了门。
  要说先前,林家还能保持相对中立,不偏不站,谁都不得罪,可在林瑞祥伤了腿之后,开始有了变化。
  虽说二夫人的那位娘家侄儿最后也是已压入大牢,获罪二十年,挨了二十个棍子作为代价偿了林瑞祥的一条腿,可林家却觉得这个惩罚还是不够。
  若不以命相抵,如何能化解他们心中怨气。
  既入大牢,那有时发生些意外而死了人,也便不奇怪了。
  二夫人的娘家侄子就是在入狱后的第三日,平白无故地死在了牢里头。
  好好一个人,说死就死了,这事怎么看都和林家逃不了干系。
  而林家却是平白背上了这个锅。
  他们虽也有心加害,可也不会蠢到人才刚进牢狱,他们便动手的程度不是。
  可人偏偏就死了,所有人都觉得这事是林家出的手。
  而二夫人的娘家侄儿于世宁伯爵府而言虽说只是个远亲,可在外人看来,林家这便是完全不把世宁伯爵府放在眼里,在联系起林贵妃在宫中种种跋扈的行迹,林家一下便被划分到了世宁伯爵府的对立一面。
  这下林家是想不站队,都被形势推动他们站队起来。
  而眼下完全投进高阁老的阵营,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可林尚书这些年之所以保持中立,两不偏帮,便是看准了高阁老的势头不会再有拔高的时候了,盛极而必衰,圣上忌惮他,又如何会让他在嚣张下去。
  高阁老等人扶持二皇子上位的意图林尚书自然是看在眼里。
  无非想借着从龙之功,更上一层罢了。
  可是他们扶持扶持二皇子,是因为二皇子没有母族,可以由着他们所拿捏。
  但林尚书不一样,别忘了,林贵妃刚诞下一对双胎,那位小皇子,身上可是流着林家的血液的。
  如今圣上正值鼎盛,小皇子还有可成长的时间,而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争斗,并不会蔓延到尚处年幼的小皇子身上来。
  林尚书大可借着这个契机,一步步地来,等两方争的头破血流,便是他渔翁得利的时候。
  严家大小姐的死,让威宁大将军开始怀疑起朝中的每一个人。
  世宁伯爵府虽然从目前看来嫌疑最大,可高阁老一党并不能完全摘去嫌疑。
  而林尚书却谁人都不会去怀疑,毕竟他实在没有加害的理由,他家已经出了一个林贵妃,绝不可能再出一个太子妃。
  所以当林尚书找上门,将两方人马如何迫害严大小姐的证据给威宁大将军看时,威宁大将军虽没证实证据的真实性,却已经信了三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权谋线,过渡一下,开始从新婚甜蜜日常开始走主线剧情了。


第47章 打算
  严家大姑娘因为一个意外没了,世人只道这姑娘怕是个福缘浅薄的,早慧本就伤根本,如今怕是受不住这皇家的凤命,才会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的。
  不过世人虽感叹红颜命薄,但也好奇下一任太子妃的人选会落在哪家姑娘头上。
  众人猜测最多的,便是世宁伯爵府的三姑娘了。
  要家世有家室,要名声有名声,关键还是太子的母家表妹,怎么看陈三姑娘都是太子妃的最好人选。
  而大夫人也有这个打算。她本就对太子妃之位被严家大姑娘所占而耿耿于怀,在她看来,若不是世宁侯想不开,非觉得家里再出个皇后太打眼,不愿让阿萱当太子妃,那太子妃必然是阿萱的囊中之物啊。
  一门两皇后又怎么了,各朝各代又不是没出过,能延续富贵的也不少,再说了,世宁伯爵府到如今已经够打眼了,再打眼些又有什么区别?
  以往她的不甘只能憋在心里,毕竟木已成舟,太子妃的人选定了严家大姑娘,太子妃之位事关重大,轻易改变不了,而她也不愿让陈落萱委屈做个太子良娣,只想着定是要选京中最好的儿郎,才能配得上她这般优秀的女儿。
  只是没想到严大姑娘会好好的就没了,虽说不太厚道,可大夫人就是觉得这是上天赐给陈落萱的一个机会,让她能够当上太子妃的机会。
  于是这几日,她没少在世宁侯那里提起此事。
  世宁侯却始终坚定一门无二后的想法,任大夫人好话说尽,就是不肯点头。
  若是以往,大夫人在大事上自然是由世宁侯做主的,可这会偏是钻了牛角尖。
  你既然不愿出手,那我便自己来,为娘的总是想替儿女争来最好的。
  当下,大夫人便给皇后递了入宫的牌子,她要进宫亲自同皇后提一提此事才好。
  只是她到底也担心世宁侯知道她自作主张会大发雷霆,这突兀进宫自然是不行的,于是她将萧曼只一同带了去,正好以新妇拜见长辈的名义,这样就是世宁侯责问起来,她也好有理由推脱了去。
  萧曼只见大夫人忽然提起要带她入宫去拜见皇后,自然是没法拒绝的。
  不过大夫人也不是吝啬的主,虽说她带萧曼只入宫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目的,可萧曼只如今是她世宁伯爵府的媳妇儿,代表着世宁伯爵府的脸。
  是以,大夫人前一日才同萧曼只说起要进宫,后一日便派人送来一套红宝石头面,好让萧曼只装点一下自己。
  这一套红宝石头面,也曾是大夫人心爱之物,她娘家祖上世代行商,自然积蓄下来不少的财富,而她曾祖父靠着科举为官,经他祖父到他父亲三代为仕,这才彻底脱下了商人的帽子。
  虽说如今家族已不再行商,但因为有祖上财富的积蓄,大夫人闺中之时便是吃穿用度样样精细,随手拿出一件来皆是珍品,这红宝石头面作为她曾经的心爱之物,自然不会落了下乘。
  萧曼只没想到大夫人竟这般大方,她虽不缺衣物首饰,但长辈所赐与自己所有却是不一样的。感激着收下头面后,萧曼只也开始准备入宫的事宜来。
  说起来这只是她第二次入宫,想到第一次入宫自己与宁婉两人还在宫中迷了路的窘事,萧曼只自然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对的。
  萧曼只瞧着那套红宝石头面,细细挑起进宫时要穿戴搭配的衣物。这时候有孔嬷嬷在旁指点,倒是避免了一些穿戴上的逾矩。
  往年萧老太君进宫,孔嬷嬷身为陪嫁丫鬟,自然是要伺候其穿戴的,虽说时下穿的和她那会又不一样了,可宫里的规矩却不变的。
  这挑衣服选配饰便用了将近半个时辰,毕竟初次入宫,要注意的地方不少。


第48章 赴边
  皇后在收到大夫人的入宫拜帖的时候,心里是多少猜到大夫人此番真正的来意的。
  说实在的,皇后心里也是亲上加亲的想法多一些,可容襄的事,早就让她认清圣上是不会允许世宁伯爵府,再出一位皇后的。
  太子妃的人选必然会是圣上认为最合适的,世宁伯爵府永不在合适之列。只是不知道圣上如今心中所挑中的,会是哪家的闺女。
  只是皇后想得通透,不代表大夫人能摸透圣心。
  皇后想自己若是直接拒绝大夫人,按照大夫人的性子,指不定又要多想,索性趁着这会同大夫人讲明了也好。
  还有自己那一位新过门的侄媳妇,按规矩她做长辈的,也是要见见的。
  可惜这只是亲人间小聚,没有把外人喊来的道理,不然她定是会把林贵妃喊来,哪怕膈应一下也好的。
  自从林瑞祥伤腿再难好之后,一向就跋扈无人的林贵妃这下更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再装,每日的请安总是称病推了不说,底下宫人也随着主子一般的放肆。
  偏偏圣上忙于朝堂政务,后宫妃嫔们的这些勾心斗角在他看来哪有朝堂大事重要,根本不值得他花心思,林贵妃也因此愈发肆无忌惮。
  宫中其他看不惯林贵妃的妃嫔只道林贵妃真是被盛宠冲昏了头。
  眼下情势怎么看都说倒向皇后那一边,林贵妃除了恩宠,还有什么,虽说她生了双胎,可尚在襁褓之中,哪能争得过已经长成的太子。在朝中,林尚书也没世宁候说得上话,若待一朝失去帝皇恩宠,看她哪边哭着去。
  就这样还不上赶着讨好皇后,才不至于晚景凄惨。不过这些话也没人会在林贵妃跟前说,宫中眼红林贵妃的多了去了,心里可都盼着能看到林贵妃失势的那一天呢。
  皇后和其他妃嫔也是一个想法,如今能容忍林贵妃的跋扈,不过是以高位看低位的适当容忍,我就由着你蹦跶,早晚你都得栽我手上。
  只是这容忍久了,偶尔也会镇压一番,免得蹦地太高,碍眼。
  不过心里头遗憾归遗憾,到底没想太久,这边宫人前来传话,说是世宁候夫人携其府中大少夫人已经到了宫殿门口,等着她通传入内呢。
  皇后听闻大夫人和萧曼只已经到了,便叫宫人速速领她们进来。
  大夫人与萧曼只得了皇后的通传,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皇后是知道自己这位侄媳妇的容貌有多绝色的,可时隔多日再见,依旧是被惊艳了一把。
  先头见面的时候,萧曼只还尚未出阁,衣着发式难免偏鲜丽可人些,而她如今已然出嫁,衣着颜色便往稳重些靠拢,长发也挽成了髻,但饶是如此,依旧不减其容色,反倒更添属于小妇人才会有的娇艳妩媚,烟波流转,面色娇红,只一眼,便让人再也挪不开眼。
  萧曼只见自己一进来,皇后便看着她,忙低下眼,稳了稳步子,跟在大夫人身后同皇后行礼。
  “自家人,不必多礼。”皇后虚扶让两人起来,随后赐了座。
  大夫人入了座,倒是不急着将自己此行的意图同皇后道来,而是先向皇后说起了萧曼只。
  “这是大郎的媳妇,娘娘想来是见过的。”
  “自然是记得的,那日本宫千秋宴上,第一次见到这般佳人,本宫是想忘都忘不掉呢。”
  萧曼只听皇后提起她,自是要回话的,“娘娘谬赞了。”
  “你当得起,自然便不是谬赞。说来这也算是你作为本宫亲人第一次进宫,这步摇就当是本宫送自家人的一点礼物。”
  底下宫人闻言,上前将一支红宝石鎏金凤尾步摇交到了萧曼只手中。
  与萧曼只进宫所戴的红宝石头面正好相称,为表谢恩,萧曼只当即将那步摇戴在了头上。
  其实皇后赏赐的那支红宝石鎏金凤尾步摇虽然名贵,但正因为做工精细,过于华丽,反倒是轻易也撑不起来,但配着大夫人的那套红宝石头面,倒是被压下许多步摇原本的过于夺眼,变得平和许多。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果然是美人,戴什么都是好看的。”
  大夫人闻言,接过话头道:“也是多谢圣上与娘娘的隆恩,才能让大郎娶到曼只这般的贤妻呢。只是大郎的婚事是不用我费心了,可如今这阿萱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我这委实操心的很。娘娘你也是知道的,阿萱从小就乖巧贴心,这当为娘的自然希望女儿能嫁最好的。”
  皇后哪能听不出大夫人话中之意,可陈落萱注定与皇家没太深的缘分。“阿萱也是我的外甥女,她的婚事我自是要替她掌眼的,只是不知大嫂你属意京中哪家的公子,本宫也好帮着探清一番。”
  大夫人见皇后没提起太子,就大致知道皇后的想法了,可到底有些不死心。
  “听说严家大小姐前些日子没了,也不知娘娘可否另有打算?”大夫人这番话已然很浅显了,若不是为了女儿的婚事,大夫人极少这般,当下也顾不得许多了。
  “太子妃乃是未来的国母,重中之重,再则选太子妃之事,也非本宫一人可以拍板而定的,这事到底还是要看圣上的,只圣意不可测,本宫也不知圣上到底钟意哪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皇后反正将事全推到圣上那边去了,圣上不同意,她也是没法的事情。
  皇后都这般说了,大夫人当下也不再多言,心里虽不甘,可也知她家阿萱是与太子妃之位没什么缘分的了。
  不过大夫人虽心有不甘,可到底没敢在皇后面前直接表露,只将这事揭了过去,只当自己没有问过。
  等离了宫,上了马车,大夫人才将情绪显露了些,一路上叹了不下四五回气。
  萧曼只从头听到位,再是蠢笨,也该猜到些了,这下再闻大夫人叹气,就知大夫人心里头到底是不甘的。
  这毕竟是太子妃,未来的国后,谁不想争取到手中,不过在萧曼只看来,陈落萱虽好,但却是做不成太子妃的。
  毕竟先头立太子妃之时,依着陈落萱世宁伯爵候之女的身份,定下的都不是她,这会自然也不会再定下她。
  下一任太子妃的人选,想来条件应当是和严大小姐类似,出身将门,且父兄手握大军的闺秀才是。
  而之后定下的人,果然如萧曼只所猜想那般,是靖边将军曾非的女儿,靖边大将军如今正驻守边关,而这位曾家小姐也自然是一家子都随军在边关落户,甚少回京,也没什么人知道这位曾家小姐。
  只是听传闻说,这位新一任的太子妃,相较严大小姐来,性子似是泼辣的些。毕竟边关比不得京都,那地方时刻得放着外敌的侵犯,有时军中人手不够,城中百姓也得提上家中柴刀,上阵御敌的,这曾家小姐自然也不会例外。
  威宁大将军在知道太子妃的人选在定下曾家小姐后,倒有些意外,不过也没意外多久。
  毕竟他知道,高阁老那些人,定会竭力阻止世宁候家的三姑娘入选太子妃的,而这位曾家小姐但愿不要像他女儿那般,遭人嫉害地薄命便好。
  从京传消息到边关需要些时日圣上以防夜长梦多,在定下太子妃之位后,也早早命钦天鉴选下最快的吉日,务必早些大婚才好。
  是以曾家姑娘一旦接到圣旨,须得立刻动身回京大婚的。
  这京中百姓爱唠嗑,爱比较也是常事了,皆替太子唏嘘,毕竟京中是个温柔乡,没经历过战场,哪知边关御敌的不易。
  他们只知道,曾家姑娘没有严家大小姐来得温柔贤惠,是个母夜叉,太子婚后日子恐怕不好过。
  可当乌禅国大开方便,放匈奴人近边关,边关将士因此措手不及,折损大半,曾将军一家为国精忠,全家皆上前线御敌,全家皆阵亡与城门前的事传到京中的时候,已是多日之后了。
  所有人听闻这个消息,都先是震惊,再是愤怒。
  他们一年前才将容襄公主送去和亲,当时乌禅来求亲的时候说什么了,现在又兑现什么了?
  因为相信乌禅,边关守城将士才会放松警惕,不然何至于被外敌打个措手不及?
  乌禅这般两面三刀,着实要比那些匈奴人还要让人可恨。
  靖边大将军一门忠烈,也没人再会觉着曾家姑娘踩了狗屎运,可人已经亡于战场,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其实这些天乌禅那边有异动,靖边将军是有所察觉的,也写了信派人送回到了京中,本以为等收到京中回复再做准备也不迟,可他不知的是信被人中途截了下来,也因此导致匈奴人的加速突袭,酿成了这番惨剧。
  庆帝听闻乌禅国给匈奴大行方便,打来国门,引匈奴人破关的战报后,连连下令让威宁大将军带兵奔赴边关御敌。
  威宁大将军领命带兵前去,可只行到半路,那抢空多城的匈奴人却又忽然退了兵。
  这时乌禅国王也修书进京,解释了原委,只道乌禅国前些日子发生了叛乱,国相控制了朝政和兵权,才会大放匈奴入内。
  而这会匈奴会退兵,也是因为他将朝政和兵权夺了回来,匈奴怕两边夹击,这才连连退兵,这都是国相的错,委实与乌禅国无关啊。
  乌禅国王上书恳切,一同送到京中的还有容襄公主的亲笔书信还有贴身宫女以证乌禅清白。
  这让原本行至半路的大军忽然停了下来,这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仗自然是不打的,但这边关无人,还须得重新调人前去防卫才是。
  威宁大将军已有镇守西境之职,这次临危受命,也是他恰好在京中而已,这镇守边关的人选自然得寻人补上才是。
  可庆帝手中能信得过的人实在是太少,陈定方和萧纵二人他虽有心栽培,可到底年纪太轻,没经历过太多历练,去了也压不住人。这守将自然是得从老将那里挑出来的。
  选来选去,还是选了早已告老的老将军叶疆替了守边之职,只待朝中有能人顶替了,再换下叶老将军。
  另外再择支度使宁迅一同从旁调度,毕竟边关遭此大劫,还是有很多需要善后的事情需要人去做的。
  支度使负责调度军中军资粮仗,有他前去,叶老将军也能省心一些。
  边关人选既已落实了下来,不日便是要赴边关赴任了。
  只是宁大人此行前去赴任,却并不打算带上妻小,一来曾将军一门忠烈,但全家赴难,虽可敬,但宁大人却并不愿家人整日这般提心吊胆。二来宁婉也该说亲了,跟他去了边关,这亲事也不好定了,而宁夫人自然是要留下来替宁婉把关说亲的。
  可宁婉却怕父亲孤身一人,无人照料。毕竟宁大人只宁夫人一妻,府中别说妾了,连个近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他一大老爷们,在京中待了那么多年,一下赶赴边关,无人照料,恐怕一下是应付不过来的。
  “父亲,就让我一起去吧,大不了等我替你料理好边关的一些琐事后,再回京便是了,反正左不过一年半载,不会耽误我说亲的。”
  宁夫人得知女儿的意图后赶紧制止了她,“你连你自己都料理不好,去了不添乱就不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六公主会回来,但不会是这会


第49章 聚头
  最后,到底是一家三口一同赴边,宁夫人想着最多两年,两年时间也够宁大人将边关之事处理差不多了,只要不出意外,回京之后自然会有封赏,那时宁婉也不算过了年纪,加上宁大人的官职若能升上一升,也有利于宁婉的亲事。
  而且宁夫人也是想见识一番那塞外风景的,困于京中,整日与高门妇人谈那些个家长里短,妻妾斗争,她早腻味了。
  至于手中的管家之事,宁夫人虽不放心宁二夫人,可无奈宁老太太这身体是实在撑不起来,虽不放心,可也只能让她暂代处理了。
  毕竟有夫君还有儿女的地方才是她的宁家,这宁家府邸没了她的家人,任宁二夫人捅破了天,她又何须在意。
  因宁大人须得即刻前往边关赴任,宁夫人此番也就请了关系较好的几位夫人还有亲戚办了个家宴,临行前聚了一聚。
  萧曼只在得知宁婉也要随宁大人一同赴边的时候,有些意外。不过一想宁婉的性子,倒也不觉意外了,只是多少有些担忧,毕竟这边境刚经过那般劫难,所说边境如今已重新派重兵驻守,乌禅那边也献上重礼赔罪,承诺不再会有此事发生,但作为亲人,实在是没法不担忧。
  陈定方进屋,就看到萧曼只坐在塌前,神色有些不展,于是问道:“可是发生什么事吗?”
  萧曼只见陈定方回屋,起身一边替他解下外袍,一边道:“姑丈不日便要赴边,姑母和婉表姐将会一同前去,我只是有些忧心和不舍而已。”
  陈定方是知道萧曼只同宁支度使家姑娘两表姐妹感情很好,先头宁婉也来世宁伯爵府做过几次客,所以陈定方是认识的。只知道是个性子挺活泼的人,与萧曼只倒是正好动静相反。
  “如今边关虽刚经劫难,但朝廷已经派大军前往驻守,匈奴人再傻也不会傻到这个时候来侵犯,只是边境的生活到底比不得京都,宁支度使一家从未踏足边境,反倒是适应,才是最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