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府长媳-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夫人领着谢景翕他们进屋,“不用担心他,从小到大都这样,他手上有数着呢,最多十天半月的爬不起来罢了。”
十天半月……
这到坐实了盛鸾将军重伤的事实。
顾莞道:“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京城的情况不太好呢,父亲本来打算要进京的,但是又放心不下这边,所以就说要等你们回来。”
是专门等着收拾盛鸾的吧……
“兵部尚书带兵抗议晋王当政。”盛夫人说道:“整个京城的防务,除了禁卫军尚且忠于皇族,其余的都陆续被兵部策反,晋王一度十分艰难。”
大陈的京城防务,并没有固定的官职,通常是随机性的调迁,正是因为当年秦王之乱后,圣上便不再放心将京城的防务权外放给别人,而是始终捏在自己手里,有需要的时候,临时调遣自己信任的人去。
圣上无暇他顾的这几年,朝廷政权泰半都在谢阁老手里,京城防务自不例外,一直保持着晋王控制内庭,谢阁老控制外庭的局面。
不过谢景翕以为,晋王并非不能掌控京城,而是故意这般示弱,他当然不可能内外一把抓,不然早就不容于世了。
然而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兵部尚书原是谢阁老的人,所以京城防务落在兵部手中是显而易见的,兵部抗议造反,不管是谢阁老指使,还是他们自己的野心,都会给晋王带来难解的困局。
顾莞愤恨,“我看他们就是昏了头,就是反了又能如何,难道大陈还能让他们夺了去吗,三皇子都下了禅位旨,他们也不知道闹给谁看,连谢阁老都偃旗息鼓要辞官了。”
谢岑要辞官?这倒是让谢景翕十分意外,她没想到谢岑会这样容易放弃,那景昱不是也要受影响?看来她是不可避免的要回去一趟了。
“单靠兵部闹,是不足为惧的,就怕还有其他人趁机作乱,晋王毕竟孤立无援。”谢景翕分析道:“大陈内部的秦王余孽还没收拾干净,废太子的人还没有找到,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所以西北的盛家军不能动,京城就只能靠禁卫军以及晋王的私兵,这是铲除异己的最佳时机,京城必然要有一番大的清剿,各大家族能否站得住,就得看他们的眼力了,另外还有重要的一件事,秦王还有子嗣在大陈。”
“秦王还有子嗣!”顾莞跟盛夫人同时惊叹。
“顾昀媳妇说的不错。”盛老将军跟顾昀走进来,神色颇为严肃,“我明日就启程返京,顾莞你也收拾一下,随后陪顾昀媳妇回去一趟。”
“我也要回去?”顾莞彻底懵了,她们干嘛在这种时候回去啊?京城那么乱不说,再者她压根也不想回去啊。
“是该回去看看了莞儿,这一场内乱下来,侯府还不一定是个什么样子呢。”盛夫人说道。
盛夫人这话,怎么听都透着不详,其实侯府的尴尬地位并不难看懂,只是顾莞对这些事不大上心罢了,也并非她刻意不上心,是家里的情况,不论是谁,都有意无意瞒着她而已。她从小受尽家里的恩宠,却并不知道家里的政治倾向,并不像表面那样与世无争,无论是她敬着的父亲,还是亲近的大哥二哥,甚至是不喜欢的四弟,其实都各有心思。
当然,晋王可能会一时看在顾昀的面子上,不难为侯府,但不代表就此接受容忍,也并不代表侯府里的人都会坐以待毙。
盛夫人的意思是,趁还能见的时候见一面,不然下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了,毕竟离家十几年,别人还好,侯夫人的身体不见得还硬朗,总归母女一场,再大的仇也抵不过生死。
顾莞心里无端有些发沉。
是时候该回去了,虽然不是心里惦念的地方,但总归有割不断理不顺却又不能置之不理的人情,顾莞如此,谢景翕亦如此。
不管京城怎么混乱,以往的旧人还能否再见,总该回去有个决断,如此才能彻底放开那些所谓的包袱,心安理得的离开。
但去京城还要面临个问题,那就是小娃娃去不去,以及带谁去的问题。
谢景翕跟顾昀,从始至终就没打算带顾小鱼回京城,所以他们倒是很好决断,就是不怎么放心把她丢在广东罢了,毕竟一去不知多久,那就相当于许久不能见面,说不想是不可能的。而顾莞这边就不好决定了些,三个都带回去是不现实的,就是剩了带谁回去的问题。
几个大人还没就此事做出商讨,四个崽子到先聚在一块讨论了起来。
首先盛桐的态度非常明确,顾小鱼不走,他是指定不能走的,用他的逻辑来看,那就是家里就剩下一个不靠谱的爹,以及一个更不靠谱的祖母,实在不能叫人放心,再加上顾小鱼也留在广东,他总要代替舅舅舅母照顾好她。
其实就算没有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盛桐大概也不会走,他因为腿伤的原因,总在潜意识里存了些许抗拒,抗拒改变,抗拒接触一些不在他掌控中的人事。
如此就只剩了盛槿盛楦两个,盛槿是个机灵鬼,他其实对于去京城这事是最亢奋的,但瞧他大哥跟顾小鱼不去,就知道这里头没好事,于是先要做一番试探才甘心。
“鱼妹妹,你怎么不跟舅母回去呢,你年纪还小,又是个姑娘家,怎么能跟爹妈分开呢?”
顾小鱼将近一年不见,个头蹿高了一些,跟盛槿站在一块,还高了半个头,于是居高临下的掐着腰,当头给了盛槿一个爆栗,“再小还能比你小吗!你们两个小不点,断奶了吗,还尿床吗?”
盛楦下意识的点点头,意思是已经断了奶,但后来反应过来,后面的问题似乎不应该点头……
“谁让你点头的笨蛋!”盛槿恨铁不成钢的糊了他一脑门。
顾小鱼哈哈大笑,“所以你们俩啊干脆都跟着小姑回去吧,我留下可是要干大事的呢,我娘不在,我总得替她盯着盛元那几个倒霉鬼,还要陪盛桐哥解闷,我才不要去京城呢,我爹娘都离开的地方,指定不好玩。”
盛槿听她这么一说,也要彰显一下自己的重要性,一脚踩在石凳上,拍着胸脯说道:“那我更不能走了,祖父跟母亲不在,我要代替他们保家卫国,我可是立过大功的呢,关键时候,还得我来保护你们几块软蛋。”
虽然狗屁不通,但好歹是有了要留下的理由,如此就剩下了最大的一坨软蛋,盛楦。
几位哥哥姐姐们,充满同情的看着他,盛楦后知后觉,感觉自己好像又被坑了。
反正他向来玩不过他们,吃亏上当的锅都是他来背,但盛楦小软蛋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强悍的作用,学他哥拍着胸脯,“那母亲就由我来保护好了。”
众人:“……”
于是几个小崽子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谁去谁留的问题,有盛楦的豪言壮志在先,顾莞都不好意思打击他了,不过这样也好,她也想带盛楦去,因为盛槿太闹腾,一不留神就会给她丢人,至于盛桐,那是一不留神就会让她丢人,还是听话又好糊弄的盛楦比较适合她。
商议定了后,大家就开始各自收拾行装,因为京城的形势不等人,他们必须尽快回去,又是两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但也幸而这般快马加鞭,因为他们甫一回京,就听闻了候夫人病危,以及谢阁老辞官,即将举家搬迁回老家的消息。
第276章 强人所难
京城的紧张局势,在还未进京城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谢景翕一行,原本想在通州下船,但只到了天津港就被迫停船检查。
居然已经到了要验明身份才许进京的地步,这样严防死守的人心惶惶,端的不是明智之举。
顾昀冷哼一声:“这是自己挖坑往里跳,迟早把自己埋了。”
严防死守的不是晋王,是兵部的人。
“提早下船也好,盛楦身体不舒服,做马车可能会好一点。”
谢景翕并没有太过担心,她毕竟是谢家女,兵部这点面子还是能给的,倒是顾莞不可暴露盛家人的身份,他们首先要防的大概就是盛家人。
顾莞一路抱着还在昏睡的盛楦,累的没了脾气,“早知道一个也不带他们回来了,简直给自己找罪受。”
谢景翕从她手里接过盛楦,“小孩子总是这样的,带他回来看看也好,老人家总是比较希望看见娃娃的。”
看在娃娃的份上,有些疙瘩便好解的多,盛楦没能尽职尽责的保护他娘,回来给她娘当个和事佬也是可以的。
“唉,这些我都懂,其实你不用开解我,我早就想开了,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总归喊她一声娘,又能有多大仇怨。”
的确不是什么仇怨,只是跟那个环境永远有着不可调和的隔阂,这大概是一辈子无法解开的疙瘩,谁也不能真正明白谁罢了。
只是他们此刻还不曾知道,侯夫人早已缠绵病榻多年,潜意识里,等的大概也是见这一面。
在天津港露了身份,等他们要进京的时候,侯爷已经派了人来接,侯爷派了赵官家过来,甫一见面,几乎要老泪纵横起来。
十几年的光阴,当年守护侯府内外的赵官家,也不可避免的染上了霜白,老态明显,见了三姑娘跟大少爷,大少奶奶,激动的不能自已。
“大少爷,大少奶奶,三姑娘,你们可算回来了。”
这久违的称呼,一下就把他们带入了侯府的宅门内院,心情也随之变的闭塞起来,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是啊,他们回来了,身不由己的回来了。
谢景翕首先开口,“赵官家还是老样子,家里可都还好?”
赵官家叹口气,“大少奶奶,都还好,就是夫人不太中用了,你们回来的也算是时候吧,再迟点,大概就见不上了。”
因为这个消息,大家本来就有些愁闷的心情干脆沉到谷底,更加不知道该用个什么姿态相见,从剑拔弩张直接转换到生离死别,即便隔了十几年,仍旧叫人措手不及。
不中用了啊,顾莞撇撇嘴角,人真是太脆弱了啊,明明前一刻还叫嚣着染指她的人生,那么的不容调和,早知道会如此,何必要互相伤害,这样见面,不会太尴尬么,不过想想也好,吵不动了意味着和平,她过了十几年太平日子,委实不想再剑拔弩张了。
不过,即使大家都做好了放低姿态,和平相见的准备,但见到曾氏的那一刻,还是有些心惊,躺在床上的那个,已经苍老孱弱的辩不清模样的贵妇人,真的还是当初的那个曾氏么。
谢景翕看了一眼就离开了,因为曾氏已经不怎么认人,以他们的关系,需要的时候可以维持个婆媳和睦,不需要再维持的时候,也就算个路人罢了,曾氏已经没有余力费心跟她说话。
倒是方姨娘还一如既往的服侍在跟前,见了他们只是依着礼数客套几句,没有刻意热情,也没有刻意冷淡,整个侯府就如同一潭死水,大家都失去了能够较劲的人,生活也变的没了目标,十年如一日的维持着现状,不冷不热,没有波澜。
方玳甫一回来,就去侯府内院转了一圈,等谢景翕从曾氏屋里出来,便跟她随口汇报几句,“是方姨娘一直管着家,除了二少爷不常回府,一切都很平常。”
方晚晴还是姨娘,那就意味着顾恒一直保守承诺,没有立新的二少奶奶,府里的格局一成不变,所以才激不起任何波澜,方晚晴如愿以偿的管理侯府,当着某种意义上的女主人,想要的都得到了,但除此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也难怪她会变的沉默平静,那应该是种心如死灰的认命。
就如同换了一种形式的出家避世,跟方晚晴上一世的结局殊途同归。
不过,侯府是个什么样,并不在谢景翕的关心范围内,原本这个地方,就跟她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侯府的事就不要多问了,院子收拾一下,咱们还在自己的院子里暂住。”
本来谢景翕没打算住在侯府,但瞧曾氏这个样子,顾莞大概也走不开,总不能把她一人扔在这里,所以便暂时住下,至于他们原来的小院子,因为几乎没留什么人在这,所以稍微有些荒废,且要打扫一阵子才能住人。
赵章已经提前过来打扫了,赵章的腿,还稍有跛脚,不知道是当时下刀的时候有偏差,还是单纯的没恢复好,总之每次看见他,都有深深的歉意,他的人生都在为顾昀付出,不能叫他这般结局。
还是让裴子汐过来瞧瞧吧,他一身的功夫,坡脚太可惜了。
顾昀回来后,屁股还没坐稳,便被晋王召进宫,而谢景翕两只脚刚踏进自家院门,侯爷就要见她,她只好过去瞧瞧,走之前,谢景翕嘱咐方玳赵章,没事不要去其他地方转悠,免得大家都以为他们是别有目的的回来,反而又要尴尬。
但侯爷却很想他们是别有目的的回来,只可惜,他们回来的时候没有带顾小鱼,侯爷便很失望,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打算长住,只鉴于上次顾昀把话说的那么绝,他已经不好再干预。
“去见过你母亲了吧?”
谢景翕回说:“见过了,只是没想到如此严重。”
“你能把莞儿劝回来,已经很好了,他们母女总是要见一面的,见过了才能了无心愿。”
真的了无心愿么,恐怕不止吧,曾氏心底最大的结是顾青才对,大概注定无法圆满了。曾氏这个人争强好胜了一辈子,却是这场局里最可怜的存在,最关键的,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在局中,被人利用了一辈子而不自知。
“知鱼她长高了不少吧?”
侯爷欲言又止的问了这么一句,自觉挺尴尬,转眼就是四五年,能不高么,他是想问为什么不带她回来,但知道问了也白问。
“嗯的确是长高不少,大姑娘了。”
“那就好啊,你们既然回来一趟,就多呆几天吧,你娘家那边,也过去瞧瞧,你父亲要致仕,迟早也会离京。”
“是,父亲。”
跟侯爷说了一会子话,谢景翕便感觉到他有些消极,消极的成分很多,生无可恋,或者前途无望,再或者就是明知自己所求无望,却又硬撑着不肯放,无力又不能改变现状,侯爷大概是后者。
因为晋王上位,安奉候想要延续,便只有让顾昀接手,但顾昀明摆着不肯接,所以对于安奉候府的前途,他其实已经不报什么希望,然即便不报什么希望,他还是想要搏一搏,至于怎么搏,谢景翕没有琢磨透,因为侯爷跟顾恒,大概还各有底牌。
不过眼下首要的,还是谢家的去留,她毕竟还记挂着一个谢景昱。
顾昀直到天黑才回来,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谢景翕还是敏锐的觉察到了些许不安的气息,晋王跟顾昀一定没说什么好事。
岂止没说好事,简直强人所难。
晋王要顾昀留京,接手安奉候府。
顾昀当时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立马卷铺盖卷走人,他回京城,就相当于猪油蒙心,脑袋进水,简直多此一举。
“我需要你啊玄尘。”晋王看着他,眼里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晋王认真,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恳求,顾昀与他相交多年,岂会不了解他,更加知道他现在的难处,若不然也不会回来,他一个人撑到现在,恐怕已经筋疲力竭,远不像表面上那样轻松。
一个谢阁老倒台,反而涌上来更多的反对势力,层出不穷,焦头烂额,谢岑在位的时候,能很好的压制各方势力,使大家的反对或者沉默,能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但他这一走,相当于釜底抽薪,给了大家极度的不安全感,不拼一把,就是前途尽失的下场,他们怎么可能保持沉默。
“你这个老丈人,可真是个狠角,走的这么干脆利落,这是想把活活我钉死啊。”晋王失笑,笑里尽是无奈。
谢岑这人,政治嗅觉堪称敏锐,他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放手,然后毫不犹豫,顺便摆晋王一道,某种意义上,谢阁老就是正当皇权的维护者,并且因着个人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几乎是整个朝堂的利益,因为晋王明面上在朝中毫无势力,也不是正当的皇位继承者,所以注定处于劣势。
如今谢岑一退,晋王的麻烦就铺天盖地。
“所以你就干脆将计就计的放了人,打算逐一清剿镇压,要我回来,是当恶人的吧。”
晋王哈哈一笑,“哪能呢,让你接手安奉候府,可是叫你享福来的。”
第277章 迫于无奈
顾昀感觉晋王更不要脸了。
“这个福你让别人去享,我怕折寿。”顾昀坐在大殿台阶上,顺势往后一仰,觉的这人人羡慕的地方一点都不舒服,硌得腰疼,“侯府那烂摊子我才不接,你要看着碍眼,趁早让他们散伙,不用看我的面子,我脸皮薄,不借给他们糟蹋。”
晋王跟他并排坐在台阶上,支着脑袋笑看他,“真不要,那我明儿就裁撤了安奉候,打发他们从哪来回哪去,你看你不早说,我这还看在你的面子上,打算厚待他们呢。”
顾昀眼皮子都没抬,完全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晋王当然不会现在裁撤了安奉候府,他脑子还没进那么多水。
晋王失望的叹口气,“你还真是狠心又绝情的,说真的,我一直以为你是不甘心的,那时候就想着,我迟早要把安奉候府给你抢过来,留给你出气糟蹋都行,看来大家都变了呢。”
“别一副很了解我的样子,我任何时候都对那里没兴趣,你看安奉候府不顺眼,别拿我说事。”
晋王哈哈一笑,没说话,年少轻狂的时候,大家都蓄着一口气,为了心底的那点不甘,总能堵上一切,他们三个当中,顾昀最特别,也最不易,在晋王的记忆中,顾昀的欲望埋藏的最深,看上去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其实心里的业障比谁都厚重,那个业障的根源就是侯府。
他憎恨那个地方,却又不能真正的与其断绝关系,依照常人的心理,大概更想掌控它,证明自己也好,拿来毁灭也罢,总归是想得到的,这其实跟晋王的念头不谋而合,安奉候府,也是他业障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顾昀,他可能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毁灭,因为有了顾昀,他才决定将斩立决改为凌迟。
只是没想到,他猜错了顾昀的心思,或者这家伙的心思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他有了更重要的东西,他心里已经没了那重业障。
“这其实不是重点。”晋王再次厚脸皮的开口,“我其实需要你留下,虽然知道你不愿意,但我现在很需要你。”
顾昀疲累的闭上眼,他回来可不就因为他需要么,他怎会不知道,但现在他是发自肺腑的后悔回来,因为他感觉媳妇会骂他。
“啊,这实在要征求我媳妇的意见,我现在在家里并没有话语权。”
这是顾昀离开前,对晋王说的最后一句话。
谢景翕很想踹他一脚,这副模样回来,那是来征求她意见的吗?
但顾大爷确实是在很认真的征求意见,“媳妇,我这次可完全是陪你回来的,虽然道义上,是应该帮他一把,但我还得考虑你的心情,毕竟你才是我的贤内助,你不乐意,我是不会一个人留在京城的。”
呵呵……谢景翕哼笑,“挺好的顾玄尘,你现在可越来越有出息了,你以为我干不出来拍屁股走人的事是吧?”
顾昀一拍手,“我可就等你拍屁股走人呢!”
“滚……”
谢景翕板起脸,“不就接手侯府么,要给咱也不拦着,多大点事。”
但给了之后,怎么解决侯府就不是别人能决定的了,而且眼下来看,就算接了侯府,也不能让顾昀进朝堂。
“媳妇大气!”顾昀摸着鼻子笑。
谢景翕白他一眼,“谢阁老拍屁股走人,晋王捉襟见肘,政治倾轧,家族站队,这是要拿安奉候出来挡刀,不过随便吧,反正咱也不心疼,早散伙早走,我只给一年的时间,我们阿鱼可等不得。”
“说的很是,我们阿鱼可等不得呢。”
谢景翕就知道逃不过,终究要来侯府搀和一脚,这一潭又闷又臭的水,她可真不想搅动,不过搅动之前,好歹先等曾氏走了吧。
她们回来的第二天,便陆续有人登门,谢景翕没想到,第一个来的居然会是孙氏,孙氏明显的苍老不少,看来郑家这几年,日子不怎么平顺。
“实在没想到您能过来。”谢景翕把她迎进屋,“我们刚回来,家里还乱的很。”
“我们家里这会恐怕更乱呢。”孙氏笑着打量她,“你到是一点都没变,我也没想到你会赶巧回来,我们过几日就要举家搬迁,倒是正巧来道个别。”
郑家要离京?谢景翕诧异,“怎么好端端的就要走呢?”
孙氏坐下来跟她聊,“你久不在京城,大概不知道我们家的情况,老太太前几年走了,家里就分了家,如今我们家里也没有在朝为官的,呆在京城也怪没意思,何况我们家爷常年往南方跑生意,聚少离多的,就想着干脆搬过去得了。”
郑家这是要彻底退出政堂了,那就意味着皇后已经彻底没有了希望。
说来郑家赶在这当口离京,委实是明智之举,作为先皇权利中首屈一指的家族,横看竖看都不会有甚前途,这跟争不争已经没有关系,能全须全尾的保住一家老小的命,便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孙氏能用这几年的功夫,带领郑家明哲保身的脱离朝堂,端的算是极有慧眼的女中豪杰。
谢景翕:“举家搬迁当真不算小事,家里可不是要乱一阵子么,您若是有甚要帮忙的,尽管言语。”
“那倒是不用,我来一是道个别,另外也想跟你道个谢,不管怎么说,郑家能安然离京,有你一半的功劳。”不等谢景翕推拒,郑氏又接道,“另外,皇后娘娘打算给三皇子请一处封地,时候到了便会离京。”
谢景翕心里一顿,这是间接来跟他们表明态度的,郑家跟皇后都已经放手低头,单方面的跟晋王缴械投降了,看来顾昀的立场,她早已经琢磨明白,打算最后来求一个平安符的。
这个平安符,谢景翕还真不能拍着胸脯给,因为晋王已经不是以前的晋王了,他昨天那句“大家都变了”,头一个说的就是自己,谁也不能预料未来的帝王会有什么举动,而顾昀跟她,也不打算参与到将来的权利中心去,所以未来的事,谁能说的透呢。
“倒也挺好的。”谢景翕开口,“宫里的日子,总是不如外头好过的,皇后娘娘能想开,也算是晚年的福气。”
“是啊,谁说不是呢,她要能早看开,也不至于走到现在。”孙氏听懂了她的意思,笑说,“总之舒坦一天是一天吧,总是比老死宫中好的。”
皇后选择这个时候走,等于断送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希望,所以一定不会走的很顺利,同样的,晋王会遭遇新一轮的逼迫,毕竟除了三皇子之外,剩下的两位皇子已经提不起来,他是所有人抗争的前提。
所以三皇子跟皇后的命运,还很不好说,但谢景翕还是希望他们能平安退出吧。
不过皇后为何会如此轻言放弃呢,是晋王做了什么,还是另有隐情,难道三皇子有什么问题,还是说紫妃……
谢景翕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宫里的格局变化的如此彻底,很有可能是晋王除掉了某个关键的棋子,难道说紫妃是那边的人?
难怪皇后会忽然出手干掉沈贵妃,原来在那个时候,她便已经选择保命了,看来晋王比想象中还要能耐嘛。
不过,在皇后请封离京前,谢阁老才是大家极力阻止的重点,他虽然已经辞官,但毕竟还没走,一个举足轻重国之重臣,并非是说走就能甩手走人的,何况他是真的想走么,大概未必吧。
隔天,谢景翕便动身去了谢府,作为谢家女,既然回京,理所应当应该回去看一眼,不过意料之中的不受欢迎罢了。
若说以前的不受欢迎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由在,那现在的不受欢迎,就是实实在在的立场对立,顾昀站在晋王的立场,谢阁老再傻也该瞧明白了,所以以往的翁婿之情,充满意图的提拔栽培,摆在这种立场前提下,都成了一场讽刺跟笑话,谢阁老大半辈子争强好胜,怎会甘心接受这样的愚弄。
在他看来,这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背叛了吧,毕竟在他的概念中,他的女儿,他的女婿,从始至终都应该站在他的立场,即便不再依附他,也不应当这样绝对的对立。
但实际的情况是,谢府的三个女儿,已经许多年都没有人登门了,谢阁老他大概始终不能明白,这所谓的被判,其实是源于他自己的执念,跟立场没多大关系。
谢府大门紧闭,却仍然抵挡不住一拨又一拨前来“规劝”的人,但是谢阁老概不见客,坚定了要退的立场,谢景翕绕过这些人,独自推开沉默已久的大门,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娘家。
“是三姑娘回来了呢!”
不知哪个眼尖的小厮瞧见了谢景翕,冲着内院喊了一声,一阵沉默过后,便陆续有人迎出来,谢府内院久违的起了热络。
谢景翕一眼就瞧见了走在前头的那位俏丽妇人,正是她的弟媳,三公主。
第278章 谢府百态
虽然谢景翕当初不怎么甘愿,但三公主还是最终下嫁给了胞弟谢景昱,总归很多事不会尽在她的意愿内,不过相比娶许静姝,三公主已然好了许多。
当年谢阁老如日中天,谢景昱会试名次也说得过去,并如愿顺利的进了朝堂,所以想嫁进谢家大门的人可谓挤破了头,娶三公主,应该是各方势力争斗调和的结果。
一方面先皇施恩拉拢,将公主下嫁,算是避免了谢家拉拢其他家族的可能,而对于谢阁老来说,娶谁不娶谁,已经成了不好抉择的事情,但若让他舍弃跟大家族联姻,娶个身份普通的儿媳,似乎更加不可能,所以尚主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对于谢景昱来说,娶公主进门,就等同于舍弃了一部分政治前途,因为原则上来说,皇家的女婿不太可能同时在朝中担任要职,不过在谢景翕看来,这或者是保全景昱的一种法子,大概谢岑终于意识到,谢景昱并不存在他所需要的政治素养,所以注定不能接他的班,倒不如求个尊贵的身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今日能碰巧在谢府遇见,其实算是巧合,因为公主出嫁后,通常都有自己的府邸,她跟谢景昱平时不住在谢府,乃是因为谢家要离京,最近才常过来帮忙,也在公婆前尽一尽孝道。
“是三姐回来了。”三公主听闻谢景翕进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