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府里的小娘子-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闹的架势。
    除此之外,施氏心底还有另一股不舒服在慢慢延伸。在离窗户不过两步的地方站了会儿后,她到底也忍不住凑到窗缝去看了。
    她便看见陆氏还是昨日离开时那身打扮,但身后多了两个宦官,二人手里都拿着东西,一个捧着三四匹布料,另一个则拿着支匣子,大概是首饰之类的东西吧。
    那两个人明显位子不低,不是王爷身边的就是王妃跟前的。施氏看到陆氏客客气气地跟他们道谢,同时,耳畔又想起江良娣不掩嫉妒的声音:“哎你瞧瞧,你瞧瞧!这有机会往前头走一趟的人就是不一样,且先不说日后得不得宠吧,这眼皮底下的赏赐都可先收着了!”
    施氏禁不住皱了眉头,江良娣仍专心看着外面,啧着嘴又道:“也不知咱这位陆奉仪有什么滔天本领,竟然真让杨公公把她领了去?杨公公平日可是连咱的半点好处都不肯收,她到底有什么长处啊!”
    “江姐姐少说两句吧。”施氏终于烦得再不肯多听,尽力温和地“劝”了一句后,就转身出了房门。
    陆氏正将那两个宦官送到院外,施氏走过去时,听到那二人很客气地跟陆氏说:“那娘子您好生歇着,日后有事,下奴再来请您。”
    “二位公公慢走。”陆氏颔了颔首,回过头,看见施氏正走过来,便笑道,“你又起这么早。”
    “姐姐去侍奉殿下,也没见多睡一会儿啊。”施氏话一出口,惊异于自己的刻薄,忙缓了缓神,上前拉住陆氏的手,“姐姐累不累?殿下……待人好么?”
    “……挺好的。”陆氏强自克制住笑容里的艰难。她实在没法跟旁人说,其实她只在昨晚向逸郡王见了个礼而已,后来逸郡王就风风火火地出了院子,一夜都没回来。
    她还塞了不少钱去跟逸郡王身边的人打听,好不容易才有个小宦官肯收她的钱,告诉她说王爷去王妃那儿了。
    王妃这是什么意思?
    陆氏心中惴惴不安,边往自己屋里走着边琢磨起来。
    按照杨恩禄昨日的话,召她去侍奉,也是王妃的意思。可到了晚上,王爷却去了王妃的正院。
    王妃是有意让她们看清主次?可她……怎么突然想起立这个威了?
    谁惹着她了?
    陆氏疲惫地坐到榻上,又蓦地弹了起来。
    她想起来了,前阵子,隔壁院子的顾氏进过宫,好像说是去看她的一位姑母。但回来时带了不少赏赐,陆氏听到记档的下人说,是永宁宫定妃赏下来的。
    定妃……
    陆氏心惊不已地吸了口气,仰面躺到榻上斟酌了许久,终于叫来婢子:“一会儿我要去向王妃磕头谢恩。你看看咱现在有多少余钱,留出这个月的用度,余下的……余下的分一分,给正院的下人各备一份。”
    “啊?!”婢子吓坏了,“娘子,那咱可要几个月不好过了!平日里的打点、赏赐,可都是用钱的地方!”
    陆氏摇了摇头:“按我说的做吧,这是个大事,断不是小气的时候。”
    另一侧的厢房里,施氏闷声坐了良久后,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气儿不顺了。
    她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比江良娣大度,只是江良娣会把嫉妒写在脸上、挂在嘴边,而她不会。
    她和陆氏是一起被定妃赐进来的,从前都没机会也就罢了,可现在……现在有一个人得了机会,但凭什么是陆氏?
    。
    正院。
    玉引坐在书案前看着眼前摊开的册子,心里直怄气:这人怎么这么讨厌呢?!
    她安排府里的妾室们轮流侍奉的事,他不喜欢,那不用就是了。提笔蘸朱砂在她写的这单子上从左到右划个大红叉子是什么意思?不管怎么说她都写得很认真啊!
    好歹是花了心力的!
    烦人!他就是在成心欺负她!就像他昨晚厚颜无耻地在她耳边明言的那句话一样……!
    算来这种事都好多回了,从他第一次来她房里睡觉开始,他就一定要抱住她!可是他一抱她,她就不由自主的会僵住,昨天看他跟她说着话一时不打算睡,她就挣了挣,跟他打商量说:“殿下您……松松呗?”
    他扫了她一眼,给了她斩钉截铁的两个字:“我不!”
    “……?”她完全不懂他是怎么想的,思忖了会儿终于问了,“殿下您干什么……每回都要抱着我啊?”
    结果他勾唇挑眉呵呵一笑,俯首凑到她耳边,就字正腔圆地给了她答案:“欺负你啊!”
    谢玉引:“……”
    答案无耻到这个份儿上,她也是不知该说点什么好了。
    于是她就这样卧在他怀里,听他给她认真讲解后宅妾室们的事。
    他面色很沉郁地告诉她:“你是我的王妃,我不跟拐弯抹角。老实话,后宅里的人,只有进来得比你早的,没有比你晚的,我若喜欢她们,早就见了,用不着你来操这个心啊,乖!”
    玉引想了想,就懂了,认真道:“那殿下只喜欢尤氏和何氏?那我只安排她们俩?”
    “……真不用你安排啊!”孟君淮神色悲愤,不明白她怎么琢磨出的给她们“排顺序”的这招,而且还很执拗地打算继续排下去?!
    他把她上下嘴唇一捏不让她说话:“尤氏近来已然闹得有些过了,你少把她再往前推;至于何氏,我立她当侧妃是为了和婧,懂吗?当时父皇还没给你我赐婚,我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有正妃,就把和婧交给她了。”
    他说罢松开她的嘴唇,玉引想了想,点头“哦”了一声。
    他又继续道:“最初会和她……咳,是因为她和王氏,都是母后赐下来的人,我一个都不见实在不合适。不过你放心,这都是面上过得去便可以,不用你在这上面费心,就算是母妃有误会,也不用你这样维持——这事还是我来料理,你不必管了。”
    “哦……”她思量着又点点头,心里因为他的话松了口气。继而又忽然心里一悸,恍神间冒出了个有点奇怪的念头。
    ——她在那么短短一瞬里很想问他,既然他最初见何氏,是因为皇后。那他现在这样待她,是不是也只是因为她是皇上下旨赐婚的正妃?
    但这念头也只划了那么一瞬就被她自己打消了。她转念想到,这有什么可问的?自然是因为这个!
    若不是皇上的旨意,慢说他不会想到娶她了,她也不会想到嫁给他啊?她当时刚还俗回家,家里是在准备为她寻门亲事,但一众皇子可没在家里的考虑中。
    她这样想着,心里好像平复了些,又好像还是不太高兴。
    不过她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只听孟君淮又道:“我明日就进宫跟母妃说清楚,睡吧。”
    。
    前宅卧房里,孟君淮用过早膳后就更了衣,准备进宫。淑敏公主的事再急他也打算先放放,无论如何都要先把玉引这桩事给结了。
    母妃用那样的罪名责怪玉引,那小尼姑肯定委屈死了!
    ——他都替她委屈!人家平常就念念经礼礼佛,哪有闲情逸致去打压妾室?
    玉引才不是那种人!
    其实这事该怎么办,他当日就想好了,可她非说她要自己料理,他觉得也好,这才没在次日再进宫去,直接按自己的心思办这事。
    结果她料理的方法吧……
    算了还是他来吧!
    孟君淮坐在马车里,以时不时就忍不住要笑一声的状态过了一路,基本上前半路都在笑谢玉引这处事方法太少见太逗,后半路则在嘲笑自己近几个月来净跟这位正妃斗智斗勇了。
    他到永宁宫时,定妃正独自一人在寝殿的罗汉床上看书。
    “母妃安。”孟君淮一揖,半晌没听到动静。
    定妃心平气和地把手头这一页读完了才看向他:“你倒还知道来问安。本宫生辰当日,你先在这儿扯着嗓子跟本宫嚷嚷,之后又在宴上自己做主给你的王妃添菜,你这是给谁脸色看呢?”
    孟君淮一语不发地听完这句数落,定妃颜色稍霁,扬音道:“来人,添个座儿。”
    宫女很快就端了蒲团来搁在罗汉床前,孟君淮落座后沉默了一会儿,见母妃也不说话,才自己开了口:“母妃息怒,但这种事再有一回,儿臣还得这么干。”
    “……你这脾气!”定妃气笑。
    孟君淮抬头便道:“因为这不是玉引的错,是您错怪她了。”他语中略一顿,“实话告诉母妃,儿臣跟玉引还没圆房,她连这都不着急,您觉得她有心思打压妾室?”
    定妃一下子被他说蒙了。
    过了好一会儿,定妃才显出深感匪夷所思的神色:“你说什么?你们还没圆……可你又分明常去她房里,那是她不愿意?”
    孟君淮面容冷静:“和她也没关系。”
    “你不能什么都说跟她没关系!”
    “跟她真没关系!”孟君淮一语压过定妃的声音,殿中骤然一静后,他又道,“反是她主动提过,是儿臣不想让她过得不自在而已。”
    孟君淮离座一揖:“儿臣今日来,是想问问母妃,那日是听了何人的闲言碎语,才会对玉引有那样的误解。不论是什么人说的,请母妃如实告知。”
    定妃睇视着眼前的儿子,徐徐地吸了口气。
    “你这是……对你的新王妃,动了真情了啊?”
    良久之后,定妃这样说。
    。
    王府北边,两方三合院的安静中都蔓延着蠢蠢欲动的味道。
    陆氏昨晚被召去前头的事,不管是有别的原因,还是只是因为陆氏的运道来了,都足以让旁人心存侥幸,希望今天前头还能来请人。
    终于,四五个宦官的身影出现在三合院前的小道上,都疾步跑着,越跑越近,在还有三辆丈远的时候,院中的人便认出那是逸郡王身边的人的服制。
    “来了……还真来了!”几个年轻的婢子兴奋起来,立刻转回各自主子的房子禀话。
    乌鹭跑进房中甚至来不及行礼,就向顾氏道:“前头还真又来人了,兴许今日能是……”
    “笃笃”的敲门声打断乌鹭的话,主仆两个一同看过去,半开的门外,宦官躬身道:“奉仪,下奴是前院的,杨公公吩咐下奴来请奉仪去前头候着。”
    话音一落,二人俱是一阵欣喜。
    
    ☆、第33章 心思

  眼看着逸郡王从永宁宫退出来就黑着张脸,杨恩禄识趣儿地连呼吸都放轻了。
    不过他也不傻,悄没声地示意个小徒弟去殿里问是怎么回事,那边也没隐瞒,言简意赅地透了个底儿给他。
    于是杨恩禄心里就有了个数,知道前阵子府里的奉仪顾氏给王妃下了绊子,王妃呢,在定妃娘娘这儿受了委屈,王爷气得不轻,今儿是来追根问底儿来了。
    弄明白这个,杨恩禄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多精啊?办一百次事不一定出一回错儿,走一步看三步那也是多年练出来的硬功夫。
    是以逸郡王出宫门的同时,他的话便已经吩咐下去了。也不多,就一句:“骑快马回去,叫顾奉仪到前头候着。”
    然后他就安心了。看王爷气成这样,回去之后发落顾氏是肯定的,他只是添了个心眼儿而已。
    ——王爷本来脾气就大,现在又正窝着火,若等他回去亲自开了口再传顾氏,那在顾氏到之前,这火气撒到谁身上可没准儿!谁离他近谁倒霉!
    那还不如直接把顾氏叫来,该冲她发的火让她直接接好!
    孟君淮一路都没说话。
    他对这顾氏很有印象,早在她进府之前,他就听说她“棋艺过人”,所以他在第二天就和她下了盘棋。无奈在棋局上,他就感觉到了她的“恭敬”,从头到尾都明显不是个中高手会用的棋路,摆明了就是要他赢。
    彼时他只觉得兴致缺缺,觉得这样有才华的姑娘不该活得这么小心——他又不能吃了她,对吧?
    现在把两件事搁在一起,他则恼火透了。
    顾氏连盘棋都不敢赢他,但扭头就敢去算计王妃?可见她并不是真的胆小,而是觉得他赢了棋会高兴,他高兴了就会对她好。
    说难听点儿,就是工于心计、看碟下菜!
    孟君淮下了马车半步都没在府门前停,往里走时每一步都还带着气。他想这事必须严惩,什么人都敢往他王妃头上踩?反了她了!
    转瞬间已过了次一道大门,他的住处已离得不远,他原想去喝口茶再料理此事,一声柔语穿过怒火径直入耳:“殿下。”
    孟君淮脚下顿住。
    待得他定睛看清几步开外的人是谁时,旁边随着的宦官都清楚地看出王爷的面色又阴了一层。
    “殿下万福。”顾氏稳稳地下拜,与她初见他、和向定妃问安时一样温温柔柔的,“妾身乍闻召见来得急,不及好好更衣梳妆,殿下恕罪。”
    孟君淮冷眼看着她,听她说完,他上前了两步:“顾氏是吧?”
    顾氏未觉有异,抿着笑应答:“是,妾身顾氏。”
    “棋下得好的人果然心思不浅,能绕过本王和王妃去母妃跟前说话。”
    顾氏蓦地一惊,满目惶然地看向他:“殿下,我没……”
    “你先不必起来了。”孟君淮阴沉的脸上目光微凛,他侧首扫了眼正院的方向,“你不是爱动心思?那就想法子把话传到王妃耳朵里,她肯饶你,你再起来。”
    “殿、殿下……”顾氏顿时面色惨白,眼见逸郡王转身要走才猛然回神。她惊慌失措地伸手便要抓他的衣角,无奈抓了个空。
    顾氏心中恐惧渐升,口不择言地喊起来:“殿下饶我这一次!我日后再不敢了!我……我去向王妃谢罪!”
    没有得到回音。
    。
    发落了顾氏,孟君淮回到自己房里静饮了半盏茶,而后蓦地浑身一悚,一阵窘迫倏然席卷!
    方才从宫中到府中的一路上,他都沉浸在对顾氏的着恼里,现下这事办了,另一桩事才猛然涌起来。
    在永宁宫时,他替谢玉引争辩,母妃审视了他一会儿之后,口吻悠悠道:“你这是对你的新王妃,动了真情了啊?”
    彼时他不假思索道:“没有!”
    话音还没落他就觉得自己脸上热了,诡异间心下划过一句自问:“不会吧?!”然后他便又继续同母妃争论正事了。
    现下这番对答猝不及防地又冒上来,他忍不住又自问了一回:“不会吧?!”
    应该不会,那小尼姑清心寡欲的。出了她主动给他宽衣解带的那回外,他一直都对她生不出欲念,哪儿来的动情啊?母妃想太多了。
    他就是觉得这小尼姑为人心善,但也分得清轻重。比如在和婧的事上,她总是宁可跟他顶也要护着和婧;可是在审问从永宁宫要出来的人的时候,她又很坚定地站在他这边了,还请她长兄帮他的忙。
    哦,其实她生得也挺漂亮的,另外大概是因沾了佛门气息的缘故,气质很不同于常人——有那么几回,他去正院找她时,她正在抄经或者读经,他站在门口遥遥一看,就觉得那是一尊沉静安详的玉菩萨。
    除此之外他对她也没什么别的看法了,若非逼他再说一条……他大概只能说,她挺有趣的。
    她脑子里攒了十年的佛经禅语,红尘事还没来得及学,就来给他当王妃了。很多事情看得比他透,甚至还能给他出主意,但也有许多时候懵懵懂懂的。回家一趟被大伯母说几句,她就慌了,他开玩笑地再一吓她,她就哭成了泪人,第二天还要“霸王硬上弓”……
    孟君淮想起这出仍还想笑,那天还真把他也吓着了,小尼姑你霸气之前好歹给人个提示啊?
    所以啊,他护着她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嘛,不是母妃说的那么回事!就是这么个姑娘在他身边,他不想看她平白受委屈,也不忍心让她不高兴而已!
    等等!
    孟君淮察觉不对,压着心绪徐徐地吸了口冷气。
    他……不忍心看她不高兴?这句话想着怎么莫名地有点……怪?
    咦……?
    他又换了个角度去想,问自己,他喜欢那个小尼姑吗?
    。
    正院里,谢玉引正听珊瑚和赵成瑞你一言我一语地跟她说刚刚发生的“怪事”。
    说白了,就是昨天杨恩禄按她的意思请去前头、结果独自一人在孟君淮房里睡了一夜的陆氏,在来向她磕头谢恩的时候,给她身边的人塞了赏钱了。
    这本来没什么,珊瑚他们平日里能得的好处从来不少。府里各处多多少少都会巴结,完全回绝掉是不可能的。
    这次的不同之处在于,陆氏给她正院的所有人都备了赏钱——上到掌事的珊瑚和赵成瑞,下到连她都不一定见过的粗使丫头,一个都没落下。
    “可没见过这么给赏钱的。”珊瑚皱着眉头说,“您说要是为了巴结,那巴结粗使的可半点用都没有,而且这么一来看着太惹眼、太蹊跷,我们准得禀给您不是?要是您这边一发话说以后不许跟那边走动,她不就什么好处都捞不着了?”
    所以应该不是为了巴结,更不会是为了往她这儿安插什么眼线。“广撒网”也没有什么撒的。
    赵成瑞也道:“下奴也觉得奇怪得很。下奴问了几个人,都说陆奉仪身边那丫头塞了钱就跑,并不跟人瞎寒暄,更不提要谁在娘子面前多提提陆奉仪,倒像只是为了道个谢似的,但凡对方收了就得了。”
    所以也不是为了被她提拔。
    最容易让人觉得头疼的两样可能已然筛了出去,玉引就稍安了心,想了想又问:“都给了你们多少钱?加起来有多少?”
    珊瑚把荷包放到她案头:“奴婢和赵成瑞的都是四钱银子,琥珀她们是三钱,其余的多是两钱。咱这上上下下的人加起来,七八两总是有的。”
    七八两银子,这钱对谢玉引来说不算什么,但她也看过账册,知道府里的奉仪一个月就领一两银子,虽则衣食住行都在府里,可平日里要打点、要花钱的地方也还是不少的。
    陆氏这是下血本了。
    玉引眉头微蹙,伸手推推珊瑚呈到案头的荷包:“既给了你们,你们收着就是了,但咱也不能真让陆奉仪那边揭不开锅。去库里取十两银子给她送去,再告诉她不用这样客气,都在一个府里,让她安心过日子。”
    赵成瑞欠身应了声“是”去照办,玉引拿起经书继续读她的经,俄而一声轻咳传进屋来。
    孟君淮眼皮也不抬一下地边进屋边道:“我看赵成瑞抱了一兜子碎银出去,你是要买什么喜欢的东西还是……”
    “还给陆奉仪的。”玉引站起身答道,抬眼就见他定在自己面上的目光好像有些怪……?总之和平常不大一样。
    “殿下?”她犹豫着一唤,孟君淮的视线猛地闪开:“咳……哦。”然后他顺着又寻了个话茬,“你怎么欠她钱了?”
    “哦,也说不上欠。”玉引说着,就将方才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他,末了又道,“我想着也不能让她那边的日子过不下去,就让赵成瑞另拿钱给她送回去了。顺带着也能叮嘱她一句,若她原本真是因为什么原因觉得心里不安稳,才这样往正院塞钱,以后也可以安稳了。”
    “嗯。”孟君淮听她说完,才勉强算是完全回过神来,他压了压起伏不止的心事,笑向她道:“那个……我四姐,也就是前天晚上回府时遇上的淑敏公主,出了些事。我们兄弟几个那天打了个商量,想让各府的正妃先去陪一陪她,所以你……”
    他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在紧张个什么劲,滞了会儿后,还是不争气地说得很小心:“你要是不想去就算了,我就是先问问。”
    玉引蹙着眉头瞅瞅他,越发觉得他不对劲。
    。
    夜色深深,王府各处都归于安静,只前宅次进门后的院子里掀起了一阵小小的吵闹。
    “公公,您行行好……”乌鹭一看自家娘子刚在倒座房里歇了不足一刻,就又被架了出去,眼眶都红了,“娘子方才是跪晕过去了,这您、您也瞧见了,真再跪下去这哪儿还受得了啊!”
    两个宦官把顾氏搁下继续跪着,左边那个打了个哈欠,跟乌鹭说:“你别怨我们,殿下亲口说王妃肯饶她,她才能起来,我们有几个胆子留她在里头歇着?再说了,这都什么时辰了,你当我们乐意跟这儿盯着啊?”
    他们还困得眼皮打架呢!
    这俩宦官心里早想骂死顾氏了。要不是顾氏,他们大晚上的能摊上这么个苦差事?三更半夜睡不了觉也捞不着半个子儿的赏钱,顾氏跪坏了,回头旁人还免不了觉得是他们使坏,他们这不是白倒霉么?
    顾氏手支在地上缓了好久,才勉强能直直腰。她叫过乌鹭,咬着牙问:“你去正院求过了没有?王妃、王妃可是吃斋念佛的人……”
    “奴婢连正院的门都进不去!”乌鹭扶住顾氏就哭了起来,“而且……殿下现在在正院呢。”
    顾氏心里抑不住地冒了一阵火。
    她咬咬牙,又说:“那你再去求求陆奉仪。她今天给正院上下都塞了好处,正院的人总会给她个面子的,她不帮,只是她不想帮罢了。”
    “好……好我这就去!”乌鹭应下,站起身就疾步往北边跑去。她也实在是怕得很,万一顾氏真的……真的没命了,她这随嫁进来的就得回顾家去。到时候她还能有好果子吃?夫人非弄死她不可!
    乌鹭越想身上越冷,踏进三合院目光一划,当即看到陆氏身边的婢子在苗氏房门口候着。
    她便直奔那边去了:“冬枣你让我见见陆奉仪!陆奉仪若不肯帮忙,就没人能救我家娘子了!”
    冬枣横在门前不让她进:“我们娘子跟施奉仪说话呢,专门吩咐了不让人进。我若放你进去,这罪你担着?”
    房里,苗氏刚站起身,就被陆氏一把拉住:“别去。”
    “从晌午到现在,顾氏都跪了大半日了!”苗氏不可置信地瞪她,“你怎么心这么狠呢!”
    她不懂陆氏怎么侍候了王爷一次,就这样目中无人了。眼下她们六个人里,大概只有她还能跟王妃说上话,她竟眼看着顾氏受罚而不管?
    陆氏皱皱眉头:“我不能去求王妃,你也别管顾氏,上头的事咱惹不起。万一惹得王妃不高兴了,我们陪顾氏一起跪着去?”
    “你……”苗氏气得说不出话。
    陆氏不再理她,她觉得自己这样置之不理是对的。
    今天,她探过王妃的意思了——她给正院上上下下都备礼,就是为了探王妃的意思。王妃让她去侍奉逸郡王,却又让她在逸郡王院子里独自睡了一夜,这实在太蹊跷。她一时想不透,不懂王妃是在向她们立威,还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而后她想到了顾氏前阵子进宫,还从永宁宫得了赏赐的事。陆氏想,如若王妃突然立威,大概就是顾氏的逾越让她不快了吧?
    她便顺着这个想法去试探了,给正院每个人都备了礼,而后的结果可以有很多种。王妃可以谢她、可以不理她,也可以呵斥她没规矩。但最后她得到的结果,是王妃着人送了十两银子回来,让她安心过日子。
    这和召她去、又把她晾在那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想,王妃无非是要她们看明白,后宅里的事是她这个正妻做主的,她随随便便就可以让她们侍奉逸郡王,也随随便便就可以让她们侍奉不着。同样,她也可以不在意她们“打点”她的正院,因为她们当回事的东西,在她这个主母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她那样简单地将钱送了回来,还轻描淡写地嘱咐她安心过日子。
    陆氏觉得她懂王妃的想法了,王妃是想摆出根本无所谓她们的存在的架势。那么,她们如果非要往她眼前凑、逼着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多半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所以,关乎王妃的事情,她一丁点儿都不想插手。不管顾氏这一跪最后会落得怎样的结果,也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
    正院卧房里,孟君淮睡不着了。
    其实他已经跟谢玉引同榻而眠好多回了,但这是第一回心里这样的躁。
    要说就此对她生了欲念……其实也没有。可他就是睡不着,连看都不敢看她一眼,更不敢像往日那样抱着她睡,只能背对着她,使劲给自己平心静气。
    于是睡觉不老实的她这回就占足了便宜,已经在他背后踢了好几脚、又打了好几拳了,他也只敢稍侧过头瞪她一眼,然后继续闷声静心。
    没办法,现下一看她就想把她弄醒跟她说话,他一定是疯了!
    孟君淮就这么骂着自己一直熬到了后半夜,在谢玉引睡得相对“踏实”了之后,他终于忍不住侧了侧头。
    然后又忍不住彻底转过了身来。
    眼前的小尼姑睡得沉沉的,两片羽睫覆下的弧度很好看。孟君淮忍了又忍,到底没把她叫醒跟他说话,胳膊支起头一边看她一边揶揄自己这么个大男人,居然为这点儿女情长的事为难上了。
    然后他手贱地碰了碰她的睫毛,又无聊地点着她的睫毛数了起来。数一根念“喜欢”,再数一根念“不喜欢”。
    
    ☆、第34章 胡同

  谢玉引醒来时,看到身边已经没人了。再看看,孟君淮其实还在房里。
    他坐在桌边,眼下一对乌青十分明显,面无表情地喝了口茶。
    “……殿下?”玉引愣了愣,揉揉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那确实是乌青,然后问道,“殿下睡得不好?”
    孟君淮“嗯”了一声,没看她,又饮了口茶。
    一夜未眠让他现在满腹邪火,最恼怒的自然是自己怎么这么没出息呢?为了这么个小尼姑苦恼个什么劲啊!
    除此之外还恼火她睫毛怎么这么多?数得他眼睛都疼!
    而且还每回数出的结果都不一样!第一回他数的左眼,结果是“不喜欢”,他闷了闷,又去数右眼,结果是“喜欢”。再想想,不甘心,重数左眼,结果也成了“喜欢”。
    数着数着天都亮了,孟君淮惊觉自己竟然无聊了这么久,接着就觉眼睛累得睁不开。
    所以他就坐到桌边喝茶缓神去了。
    缓了好几息后,他才看向她:“记得给公主府递个帖子,其他各府应该也都是今天递,你们若能一起去见最好。”
    “哦,好……”谢玉引看着他这一脸疲乏应得有点迟疑,心道是不是淑敏公主那边的事情比她所想的还严重些?比如驸马不止是把公主打了,而且把公主打残了?
    孟君淮起来后也没想着照镜子,见了她这副神色,隐约猜到自己现下可能不太好看。
    他就不想再让她看了,起身道了句“我去前头补个觉”就走了,脚步都有点虚飘飘的。
    。
    玉引在当日就往淑敏公主府递了帖子,下午时公主府送来回帖,说请她次日去府中小坐。来送回帖的宦官还带了话,告诉她说:“明日去拜访的还有谨亲王妃和另外四位郡王妃,七、八、九、十一、十二皇子府的五位皇子妃。”
    玉引掐指一算,除了宠妾灭妻的十皇子府没人去以外,已成婚的皇子的正妃全去了。
    次日一早她起来梳妆时,又有人来传话,说几位已出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