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宫宠妃:陛下,来嘛-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服药下肚,宸帝的风寒早就好了,这会儿正看折子,见暗卫送来了小公主的书信,连忙接过来,先行查看。
小公主再立一功,让宸帝惊喜异常,他吩咐周成仁,将朝中几位肱骨大臣,传到御书房中。
等大臣们到齐,宸帝先是将之前的事儿,跟众人说了一遍,然后,将刚收到的书信,传到众人手中。
小公主解决的事儿,是之前宸帝比较头疼的,跟朝臣曾议论过,没得出什么结论。
可如今,却被小公主给解决了,还解决的十分漂亮。
看过书信后,朝臣们面面相觑,不管怎么说,这是好事,于是一起冲着皇上道贺。
“解决了此事,朕的心里,安稳了许多,长乐接连为朕解忧,让朕心中甚慰。”
“虽说长乐是女子,如今年岁还小,却因为读书早,有名师教导,所以比起同龄人更有见解,她不比男子差。”
“此事,也说明了,女子的能力,未必就比男人差,所以,之前朕才在各地,兴建女子学堂。”
“朕希望有一天,朝中所用人才,不分男女,只要能让大兴更加兴盛,便是好的。”
看向御书房内的老臣,宸帝再度开口,他将他们召进宫来,就是为了说此事。
之前兴建女子学堂,不少老臣都反对,这几位中,就有反对的。
只不过他坚持,所以最终,才能进行下去,就算如此,这些人在背后,也没少议论。
宸帝一直都知道,对于女子为官,这些人有许多意见,可他从不觉得,女子哪里比男子差。
很早之前,皇后曾为他出过不少主意,解决了一些问题,如今,自己最小的女儿,也为自己分了忧,他越发确定自己的想法。
御书房内的大臣们,听宸帝说完,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不知该如何接话。
“皇上圣明。”倒是有两位臣子站出来,冲着宸帝行礼,其中一个,是沈钰。
有人站出来了,其余的犹豫下,也跟着行了礼。
“皇上,微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行过礼之后,有大臣再度开口。
“请讲。”开口的,是个老臣,虽说有些顽固,本意却是好的。
“如今,皇子们出宫已有半年多,皇上一直派了人保护,有什么事儿,也都能传回来,不知皇上可决定好了,要立谁为太子?”
太子之事,乃是朝中大事,早有大臣想要开口,却一直纠结着。
“太子之事,朕尚在考虑,毕竟乃朝中大事,总不好轻易定夺。”
听他说完,宸帝开口,回应着老臣的话,他也想早点确立太子,可眼下,从暗卫们的反馈来看,他还无法决定人选。
只可以,长乐是公主,不然,就冲着她做的这两件,便足以将她立为储君。
虽然有让女子入朝为官的心思,可到底,宸帝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没有女人称帝的先例,所以,他还想不到,将小公主立为储君。
他如此说,之前开口的大臣张了张嘴,最终没能说出什么。
确实,这是朝中大事,轻易不能决定,看样子,也只能到了年后,再提起此事了。
留着大臣们在御书房待了会儿,宸帝这才让他们离开,他继续看折子,直到将所有事情处理完,才带着小公主与的书信,回到凤阳宫。
女儿立下了大功,宸帝总要跟苏清宁说一声,让她跟自己一起高兴高兴。
…………
“今晚,咱们就在这儿休息吧。”路过了一处小镇子,东方熠抬头看了看天,对着小公主等人说道。
他如此说,众人都没意见,于是在此处的客栈安顿下来。
命人准备了食物跟热水,一行人将行李放好,在楼下坐着闲聊。
“想来书信该送回京城了。”喝了口水,东方熠看向小公主。
“不知父亲收到后,会是什么反应?”小公主有些期待,因为她听东方熠说过那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定然会高兴的,那件事,困扰你父亲许久,没想到,咱们恰好经过,就给解决了。”
这是东方熠故意安排的,但他不打算让小公主知道。
虽然他在为小公主铺路,可这条路,是否能够铺成,现在还不知道。
在事情没有完全把握的时候,最好她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以后,才不会受到牵连。
纵然是亲兄弟,当涉及到皇位争夺的时候,都可能反目。
小公主虽然聪慧,可毕竟是女子,就算有皇上跟皇后的吩咐,允许她以后自己做主自己的婚事,她也可能会成为被牺牲的人。
夺权之路,向来都是踩着别人的血,向前走的。
虽说东方熠同时教导了两位皇子跟小公主,可他更看好小公主。
都是自己的学生,哪个学生是什么样子,又适合什么,他最是清楚不过。
或许以后,小皇子成长起来,也是个不错的,可那个时候,皇位怕是早就定下了人选。
所以,小皇子注定,跟皇位无缘,如今可能的人选,只有两位皇子,跟两位公主。
对于大公主,东方熠不是很了解,但他对杨蕙心,做过一些了解,她不是个能教导出帝王之材的人,所以,大公主跟皇位,也是无缘的。
这就只剩下了三人,大皇子不必说,心思根本不在书本上,倒是对于学武跟兵书更感兴趣,或许,更适合做一位征战沙场的良将。
二皇子性子沉稳,倒是不错,可依着他的对比,他还是比不上小公主。
他曾试过,讲解跟帝王之策有关的东西,小公主的见解,远比二皇子好得多。
不过,事情最终如何,谁都说不准,或许直到最后,继承皇位的,也只能是二皇子。
小公主毕竟是女子,在大兴,从未有过女子为皇的先例。
总是要试试的,谁知道以后如何呢?
景安坐在一旁,听着东方熠跟小公主你一句我一句的,脸上露出不解。
他遇到小公主的时候,书信已经送出去了,所以他不知道,之前曾发生过什么……
正文 第684章 路
同东方熠说着话,小公主瞧见了景安脸上的不解,她笑着开口,将之前的事情,跟景安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之前我也曾听说过,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事儿。”
在大兴之中,有一处村落,村子里的人们世代住在这里,民风淳朴。
原本一切安好,忽然有一天,村子里发生了一些诡异的事儿,连带着附近的城镇,也都出了事儿。
当地官员探查无果,只能报到京城,希望可以解决,安抚百姓们的情绪。
然而,皇上派人之后,也没查出什么来,那件事,一直悬在皇上跟众大臣的心中。
当地官员跟百姓们,每天提心吊胆的,过得战战兢兢。
有的受不住,只好背井离乡,去了别处生活。
小公主在东方熠的带领下,去了那个村子,村子里发生的事儿,东方熠早有研究,也大概猜出了怎么回事。
去了之后,按照东方熠的法子,果然就解决了。
其实一直以来,就不是大事,之前没办法解决,不过是没有摸清规律罢了。
事情解决,小公主给京城写了信,同时也告知了当地官员,让他们跟百姓说,问题解决了。
原本每天都有发生的诡异事件,忽然一夜之间消失了,百姓们自然十分高兴。
当地官员对于小公主,也是感恩戴德,这件事,就记在了小公主身上。
写信那会儿,小公主本想说明是东方熠的功劳,东方熠坚持,让她写在自己身上,还让她说是无意中在书上看到的。
哪本书,他都让小公主特意标明,也算是将此事做到天衣无缝。
“不管怎么说,这事儿解决了,总是好事,没想到公主如此博学。”
小公主小小年纪,便开始读书,看过的书,不知道多少本。
她说的书名,景安没听过,他打算找个机会,找来看一看。
“也是多亏了先生,若非他教导,在我这个年纪,别说出来游历了,字都没认识几个,更别说看多少书了。”
如果不是一岁多开始跟着读书,而是像大公主那般,五岁之后才开始读书,那她现在所学到的,跟同龄的孩子差不多。
启蒙的都没读几本,更别说其他的书。
这边,小公主同景安说着事儿,另外一边,宸帝跟苏清宁,也说了小公主‘做的事儿’。
少不了,要夸奖一番,苏清宁瞧着宸帝喜滋滋的样子,脸上也露出笑意。
几个孩子中,皇上对长乐最疼爱,以前是因为长乐是最小的孩子,难免会偏宠一些,如今,有了泽儿,可长乐还是最受宠的那个。
大概,是因为泽儿是男孩子的关系。
当然,也不是说不疼小皇子,只不过,跟小公主比起来,还是差了点。
“眼看着要过年,皇上最近的身子如何?”风寒是好了,可苏清宁总有担心,少不了要问几句。
“放心吧,风寒都好了,身体最近也很好。”宸帝连忙开口,回应着苏清宁的问题。
知道她最担心自己的身体问题,宸帝觉得,最近状态挺好的,他不知道的是,钟太医在汤药里用了些猛药,所以好的快。
虽是猛药,但钟太医有分寸,不会伤到他的身子。
只是想让他快点好,免得因为风寒,浪费了之前的功夫。
听宸帝说完,苏清宁点了点头,之前问过钟太医了,钟太医也说还可以,她这才能放心一些。
“你呢,最近可梦到那边的事儿了?那件事,算是真的了了吧?”
苏清宁有苏清宁的担心,宸帝有宸帝的担心,听到他问,苏清宁挽住他的胳膊,“没再梦到,那件事,已经结束了。”
原主的灵魂消散了,再也不会来跟自己争抢身体,至于自己在现代的身体,或许这次真的死了。
对于原主,她是有些感激的,若不是她,或许苏清明就会出事。
虽然之前她跟自己争抢过如今的身体,可到最后,她也没伤到谁,反而因为苏清明,搭上了自己。
“那就好。”任由着苏清宁靠在自己肩上,宸帝也安心了不少,想到小女儿,他继续说了起来,苏清宁靠着他,听他重复说着。
…………
年越来越近,西北边关中,大皇子跟沈旭,见到了沈啸跟顾生的孩子。
其中,包括顾麟,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沈啸跟顾生将他视如己出,所以,他不是很在意自己并非两人亲生。
有顾生教导着,顾麟成长的很好,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
他是块练武的料子,一直跟着名师学习功夫。
这也就是要过年了,才有机会回来一趟,不然的话,怕是一年也见不到一面。
小孩子见面,少不了打打闹闹的,男孩子一起,便是切磋武艺。
沈啸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比划,偶尔会指点几句,他已经派人,往京城送信去了。
就算没有他的书信,宸帝也会知道,毕竟有暗卫在,孩子们的消息,皇上都会知道。
大皇子跟沈旭,都很喜欢西北边关,甚至,想要进到军中,做一名小将。
小公主仍旧同景安一起,随着东方熠南行,这期间,景安不忘记皇上交代的事儿,经过需要停留的地方,便会去办事。
这时候,东方熠也会带着小公主停下,若是能帮一把,就会帮把手。
一路走来,景安跟东方熠,学到了许多东西,他有种感觉,有些事情,是东方熠特意教给他的。
虽不知用意是何,但他十分感激,能得到东方熠这般的人指点,他将来的前程,定然不可限量。
大公主跟黎桐,在杨蕙心的陪伴下,向北走着,她们的行程比较慢。
小公主一直跟着哥哥们混,先生都是男人,没那么娇气。
大公主一直养在惠妃身边,虽然惠妃不是个娇气的人,可到底,她是公主,女师是女人,伴读也是女人。
这般情况下,多少都会娇气一些,所以进度很慢。
按照她如今的速度,怕是要许久,才能将这条路走完,那时候,大概都及笄了。
二皇子带着许犇,继续走着,他们当初选择的,是东边的路。
从最东边到京城,越走便越繁华,他选择的,倒是条很不错的路。
正文 第685章 又一年
大皇子是一心奔着西北边关去的,所以一路上停留的不算太多。
相比之下,二皇子走的更细致些,但比起大公主来,还要快点。
若是跟小公主相比,进度算是彼此彼此,毕竟,小公主的路线,是东方熠规划的,有些地方不怎么停留,直接前行。
再或者,有些地方直接就绕开了。
若是没有东方熠规划,小公主的进度,大概要介于大公主跟二皇子之间。
距离除夕还有些日子的时候,大公主跟小公主,分别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东西。
是皇上派人悄悄送的,两位皇子没有,苏清宁也不知道。
书信上海特意写明了,让两位公主别说出去,免得两位皇子觉得偏心。
这倒是不至于,毕竟,大皇子现在过得很乐呵,他在西北边关,进步最快的,是他的功夫。
兵书什么的,已经不读了,也不是没时间,而是有沈啸教导。
对于实战过的人来说,兵书上的,大都是纸上谈兵,行兵打仗,要看许多因素。
跟着沈啸,大皇子学到了许多东西,他已经给宸帝写了信,希望能够允许自己在西北边关,进到军营里面历练。
二皇子没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打算走完自己选的这边之后,顺着另外一条路继续走,若是有机会,能走的地方,都走一走。
毕竟难得出宫,若是能走遍大兴,看遍山川河流,一定是极好的。
“轩辕,你可曾想过以后?”坐在桌前,喝着茶,许犇询问着二皇子。
“以后?你指的什么?”两人都喜茶,出门在外,带了不少好茶,足够喝到明年新茶下来了。
“自然是储君之位。”皇上一共三名皇子,小皇子尚且年幼,等他成长,实在是有的等,所以储君之位,定然是从大皇子跟二皇子之中选择。
在上书房的时候,他们都在一起读书,大皇子如何,许犇很清楚。
他是觉得,若真的选太子,二皇子大概会是皇上最终的选择。
“储君之位……说实话,我从未想过。”喝了口茶,给自己重新添了水,二皇子笑着开口。
“如今,最有资格的,便是你跟大皇子,大皇子的性子,你是知道的。”
听二皇子说完,许犇再度开口,“我倒是觉得,这次出宫游历,或许就是对你们两个的考验。”
“许犇,对于我来说,是否成为储君,并不重要,我更喜欢如今这般,走走停停的,自在。”
身为皇家人,很多事情,从二皇子懂事开始,就已经知晓,但他真的从未想过,成为大兴储君。
当然,他也清楚,自家大哥,更不是那块料子……
至于小弟,他还小,虽说父皇正值壮年,可难保,朝中大臣不会一催再催。
“以后的事儿,何必现在来想,难得能出来,咱们可得把握机会,把地图拿来,看一看下一步如何走?”
想到明天还要继续前行,二皇子笑着开口,许犇应了声,将地图找了出来。
两人看过地图后,确定了之后的路程,因为要过年了,所以要确保,下一次歇息的时候,正好有城镇跟客栈。
总不好大过年的,还在荒郊野外吧?
…………
“慧儿,接下来的日子,咱们就在这儿落脚吧,快过年了,也该准备准备。”
选好了客栈,杨蕙心笑着开口,同大公主说道。
“好啊,难得体验一次,在外面过年是个什么样子?”前些日子,大公主挑选了一些民间的东西,派人送往京城。
这还是她第一次,在京城外过年,她觉得很新奇。
安顿好了,杨蕙心带着大公主跟黎桐一起,去街上逛逛。
大公主出门,跟小公主不同,小公主更喜欢各地的小吃,大公主则喜欢一些新奇的玩意。
比如好看的小饰品,偶尔,也会跟杨蕙心一起,看看胭脂水粉。
不过,因为是男装打扮,所以胭脂水粉什么的,都用不上。
杨蕙心特意挑选了一些香料,搭配在一起,装在香囊里带在身上。
味道不会太香,正好合适,倒能满足不能用胭脂水粉的缺憾。
在街上转了一圈,买了些东西,一行人这才回到了客栈中。
大公主找了落脚的地方,准备过年,大皇子留在西北边关,今年跟沈啸还有顾生一家过。
二皇子跟许犇选好了路线,决定好了过年的落脚点,至于小公主,在东方熠的带领下,也找好了地方。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京城里,也热闹起来。
今年没有孩子们在,注定会冷清不少,已经有几年没办宫宴,苏清宁跟宸帝商量一番,决定今年在宫里热闹热闹。
后宫妃嫔们,可以将家人请进宫,所以也能一起团聚过年。
早在腊月初,宫里便筹备起来了,有惠妃帮着苏清宁,一切都很顺利。
新的一年终于到来,除夕大早,苏清宁便起来收拾妥当,跟惠妃在后宫各处转着。
妃嫔们不在宫中,昨晚便出宫去了,今天晌午之后,可以随着家人一起进宫。
原本也想让惠妃回去,她却拒绝了,毕竟还有要忙的事情,况且,又不是只有这一次机会能够回家。
在宫里转完,两人一起回了凤阳宫,随意的闲聊着,说的都是孩子们的事儿。
几天前,大公主派人送了东西回来。
“慧儿真是长大了,还知道惦记着咱们。”礼物一共三份,一人一份。
只有大公主准备了东西,其余的,不管是大皇子、二皇子,还是小公主,都没东西送回来,书信都没有。
“想来,皇子们跟长乐也派人送了东西,保不齐就在路上了。”惠妃的心里,是高兴的,毕竟大公主从小养在她身边。
她出门在外,还知道惦记自己,惠妃觉得很欣慰。
“依我看啊,什么都没有,这三个孩子,怕是早就忘了宫里的好了。”
大皇子不用说,本就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最高兴的就是出宫玩。
二皇子虽然性子沉稳些,可毕竟是男孩,有些事情想不到。
至于小公主,虽说有东方熠跟着,可毕竟年纪小,能照顾好自己,就很好了。
正文 第686章 晕倒
等来等去,都快到十五了,苏清宁也没等到三个孩子的东西。
这倒是她意料中的事儿……
她倒是不觉得失落或者什么,对于她来说,孩子们在外面一切安好,她便放心了。
虽然没等来孩子们的东西,可她再一次的梦到了现代。
原本以为,自己在现代的身体已经死了,没想到,竟然还活着。
看着病床上的自己,苏清宁有一瞬间,是愣神的,她甚至想,是不是原主还活着?
然而,只有她的身体活了下来,跟之前一样,昏迷着,不知是否能够醒来。
至于原主的灵魂,在这具身体第一次呈现死亡的时候,就注定会消散。
若非如此,她也无法脱离开这具身体,她确实已经不在了。
介于过去的前车之鉴,她没敢靠的太近,就站得远远的,打量着自己的身体。
昏迷着的身上,还有不少结痂的伤痕,看得出,之前的伤势多么严重。
仪器上的数据,倒是显示正常,苏清宁瞧了会儿,离开了病房。
迎面,苏清明拎着个食盒,正走过来,他瘦了不少,身上的伤早就好了。
瞧见弟弟,原本想离开的苏清宁,顿时停下脚步,她跟在苏清明身后,重新回到了病房。
进到病房中,苏清明在病床旁坐了下来,他一边打开食盒,一边絮絮叨叨的嘟囔着。
食盒里面的食物,都是原主爱吃的东西,只是苏清明不知道,她已经不在了。
苏清宁站在一旁,瞧着弟弟如此,心里很不好受,可她不能回来,她还要留在那边,帮着夫君渡过死劫。
那个日子,越来越近了,虽说皇上的身体看着不错,太医诊脉的结果也还可以,可苏清宁就是担心。
待了一会儿,苏清宁再次离开病房,她想跟之前一样,找一找病例瞧瞧。
绕了半天,也没找到地方,倒是眼前一黑,醒了过来。
叹了口气,苏清宁坐起身来,对着外室吩咐一声,红绣从外室中进来,伺候她更衣梳发。
还没等出内室,外室中急冲冲的脚步声传来,吉顺顾不上通报,进到了内室,跪在地上,“主子,皇上晕倒了。”
这一句话,让苏清宁顿时愣住,但她很快回神,尽量让自己冷静。
“皇上现在在哪?可知道为何晕倒?”苏清宁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她不敢想象皇上晕倒意味着什么。
“就在御书房,您快过去吧。”晕倒的原因,吉顺也不知道,这会儿应该叫了太医。
到目前为止,知道皇上晕倒的极少,周成仁是第一个知晓的,毕竟在皇上身边伺候。
瞧见皇上晕倒,他先是派人秘密请了太医,然后让人来到凤阳宫,告诉苏清宁。
“知道了,让人准备凤辇,红绣,你去小厨房装点吃的。”神呼一口气,苏清宁吩咐着。
皇上晕倒是大事,在没确定到底什么原因之前,绝对不能声张。
纵然心急如焚,可她必须要冷静,她要跟往常一样,去御书房,不让人察觉到异常。
红绣应了一声,连忙去准备,她心里是慌乱的,但她知道,不能慌。
凤辇很快准备好,苏清宁拎着食盒,前往御书房。
此时,钟太医已经赶到御书房中,在御书房旁边,有休息的屋子,宸帝暂时被安顿在那儿。
知晓皇上晕倒,钟太医的心里,是很诧异的,这是他怎么都没想到的。
最近这段时间,他每天都给皇上诊脉,皇上的身体如何,他最清楚不过。
有他之前用的猛药,皇上的身体,还算可以,最起码,这一两年内,不会出什么问题。
却没想到,忽然得到消息,说是皇上晕倒了。
深呼几口气,钟太医为皇上诊脉,脉象上看不出太大问题来,这让钟太医越发费解。
为何会晕倒呢?他自认自己的医术,没什么问题。
苏清宁终于来到了御书房,她下了凤辇,同往常一样,慢慢向着御书房内走去。
只有她自己才知道,此时的她,内心多么慌张。
有小太监在御书房外,是周成仁吩咐的,瞧见苏清宁,连忙将她引到一旁的屋子里。
进到屋中,将食盒递给小太监,苏清宁快步向着内室中走去。
钟太医仍在诊脉,因为从脉象上看不出,他只能反复的诊脉摸索。
苏清宁站在一旁,冲着周成仁招手,询问宸帝昏迷前,曾有过的症状。
“回娘娘,昏倒之前,皇上曾说有些眩晕,略微恶心,就让奴才给准备些小吃,看是否能缓解。”
“奴才琢磨着,可能是之前没吃好,便让人弄了点山楂糕来,皇上吃了一块后,说恶心好些了。”
“奴才瞧见茶杯里的水没了,就去给泡了茶,回来之后,见皇上揉着眉心,说还是眩晕,头也疼。”
“奴才当时就说,请太医瞧瞧,皇上说上午太医来过,没什么问题,还没等继续说下去,人就晕倒了。”
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跟苏清宁说了一遍,周成仁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这会儿功夫,钟太医已经松开手,检查了宸帝其他地方,没有查出问题来。
“周总管,你再将皇上的症状说一下,还有今天吃过碰过的所有东西都说说。”
脉象上看不出来,就要考虑一下别的了,钟太医询问周成仁,周成仁很配合,重复了一遍。
之前吃的山楂糕跟茶水,也都取来了,钟太医检查过,没有任何问题。
所碰过的东西,也都看过,连折子都是,可都没有问题。
食物跟水没问题,碰过的东西也没问题,脉象上还是没问题,钟太医百思不得其解。
他反复琢磨着周成仁说过的症状,眉头紧紧皱着。
脉象上瞧不出,莫非,问题出现在脑袋里?
钟太医曾听说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病症,或许很多年,才可能出一次,他有些怀疑,皇上如今这般,可能是得了什么罕见的症状。
大概是时/日/尚浅,所以查不出来,可若是时间久了,能查出来了,人也病入膏肓了。
“皇后娘娘,皇上龙体贵重,下官建议,请太医院前来会诊,若是有民间的能人异士,请来也未尝不可。”
正文 第687章 诊治
“皇上的病,竟严重到如此地步?”钟太医说完,苏清宁不由得倒退一步,她盯着钟太医,声音都在颤抖。
钟太医的医术,她是知道的,如今,他跟自己说,要让太医院所有的太医,来为皇上诊治,还要请民间的能人异士,这就说明,皇上病的相当严重。
最起码,钟太医是没办法的。
原主留下来的记忆,猛然灌入苏清宁的脑海中,想到皇上年纪轻轻便会离世,苏清宁的眼前,一阵阵的发黑,甚至,嗓子眼都有些腥甜感。
“娘娘先别慌,下官如此说,是因为下官从皇上的脉象上,以及身体上,都看不出来任何异常。”
“如今天气尚冷,比不得夏天,不可能出现中暑,御书房内,下官也看过,不是炭盆导致的,食物什么的,也都检查过,都没问题。”
“这般情况下,只能说皇上的症状,可能是下官过去没接触过的,太医院人才众多,或许就有接触过,并且有研究的。”
“实在没有的话,大兴地广人多,总会有只晓得,招揽能人异士来,只要能查出皇上的症状,那就是好的。”
见苏清宁备受打击,钟太医连忙解释道,可他如此说,并不能缓解苏清宁心里的恐慌。
她有着原主的记忆,知道皇上的身上,曾发生过什么。
如今皇上病了,他的死期也近了,或许,就是这场病,导致了他的死亡。
“你之前不是说,皇上身体不错吗?你不是每天诊脉吗?为什么皇上的不对劲,你瞧不出来?”
这会儿功夫,纵然苏清宁想让自己冷静,也无法保持冷静,恐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