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怜卿为奴-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生摇摇头,伸手抹去大柱子的眼泪,“我若是仗着自己比他高大去把剑抢回来,岂不是像你姐姐说的那样是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么。”
    “那怎么办?”大柱子茫然地问。
    “你应该去跟胖虎说,让他把剑还给你,并向你道歉。”
    “哪里来的疯子?”张氏一听不干了,“你是谁呀?钱铺子的幌子………好大的调儿调儿。凭什么是我家胖虎道歉,两个孩子打架,怎么就是我们家孩子的不是了?我家胖虎今天进府里看我,全须全尾的孩子,大过年的脑袋被打出个疙瘩来,让我怎么向他爹娘交代。”
    长生静静地看着她,目光澹宁,带着一抹悲天悯人的慈悲和宽容,仿佛高高在上的佛祖俯视芸芸众生,任何人在这样的目光下都自觉渺小,张氏说话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底气不足地坚持道:“要道歉也应该是赵家的大柱子向我们胖虎道歉。”
    长生缓缓开口,“既然您也说了是两个孩子的事儿,就让两个孩子自己解决吧,何必大人跟着掺和。对于孩子来说,今天打架,可能明天又会和好。本是不大的事儿,非要闹到人前,伤的是两家人的颜面。再说,胖虎是您的外孙,您自是疼惜他的,希望他将来健康平安,有番作为。若是让他小小年纪便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据为己有,将来难免会铸成大错。譬如今天他遇到的是大柱子,人小力单不是他的对手。明天若是遇到比他大的孩子,或是遇到府里的少爷、贵人,他也这样行事,便会惹出麻烦。小孩子还是应该明是非,懂道理,若是一味地纵容,岂不是害了他。”
    长生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可忽视的震慑力,连张氏都一时愣住了。对着友贵家的,她可以对着骂,可以胡搅蛮缠。忽然冒出长生这样不徐不疾地讲道理的,倒让她不知该说什么好。而且长生说的都在理,也公正,不像友贵家的和赵大玲那样一味地偏袒大柱子,指责胖虎。
    长生领着大柱子到胖虎跟前,蹲下了身,视线与胖虎和大柱子平行,“你们两个是男孩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用拳头解决只是一种最不可取的方式。你们肯定也听过大侠的故事,能被称为大侠的人肯定都是行侠仗义,锄强扶弱之士,若单纯以武力称霸,则不配为侠。打架斗狠,欺凌弱小之辈,即便打败别人也会为世人所不齿。”
    大柱子站在比自己高了一头的胖虎面前,还是有点儿胆怯,他看了长生一眼,长生鼓励地冲他点点头,然后起身退到一旁。
    大柱子舔舔嘴唇,“你把我的小猴爬杆儿弄坏了。”
    胖虎犹豫了一下,“我不过就是想看看,你干嘛那么小气。”
    “你要是就看看,我自然不会拦着,一起玩也不打紧。你明明就是想抢走。你还抢走了我的宝剑。”大柱子有了点儿底气,接着质问胖虎。
    胖虎一时语塞,挠挠胖脑袋,从背后拿出那把宝剑,“我就是借来看看的,看过了就还你。这也值当的跟我拼命,你看看我脑袋都磕出个枣儿来了。”
    大柱子指着自己的脸,“你不也挠我个满脸花么!我娘说过,娘儿们打架才挠脸呢。”
    胖虎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张氏一掀眉毛也要开骂。虽然长生说了让两个孩子自己解决,但是赵大玲还是忍不住当了把助攻,“柱子,那把剑咱不要了,送给胖虎吧。回头让你长生哥给你雕刻一全套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倚天剑、屠龙刀听说过没?你长生哥还能在刀柄剑鞘上描龙刻凤呢。”
    长生无语地看了赵大玲一眼,一低头,唇角翘起一个微不可察的弧度。
    胖虎果真中招,面上现出十二分的羡慕来,小眼刷刷放光看向长生,“这位哥哥,你真会雕刻那什么天剑,什么龙刀?”
    长生刚要说话,赵大玲一个眼刀飞过去,长生手举唇边咳嗽了一声,然后点点头。
    胖虎将手里的宝剑塞到大柱子怀里,“还给你吧,我还嫌这剑太短耍不起来呢。我得耍长长的剑和大大的刀。”
    大柱子大声道:“我长生哥凭什么给你做刀剑?要做也是做给我的,刚才我姐说了,长生哥能做一全套的兵器呢。”
    “那你给我玩不?”胖虎已经没了气焰。
    “才不呢?谁让你打我的。”大柱子噘着嘴将头扭到一旁。
    胖虎又挠了挠脑袋,“那柱子兄弟是我错了,我给你陪个不是。我不该抢你东西,也不该跟你打架。横竖咱俩都挂了彩,也不单单只能怪我一个人。以后不打了,一起玩成不?”
    柱子想了想,“我也不是小气的人,你好好的,自然能一起玩。还有铁蛋和二牛,咱们可以聚在一块儿玩,还可以听长生哥和我姐讲故事,他们两个知道好多大侠的故事。”
    眼见两个孩子冰释前嫌,那架势就要勾肩搭背地玩到一块堆儿去了,两边的大人也没有了闹下去的必要。张氏悻悻道:“是我家胖虎仁义,不跟你们计较了。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胖虎过后有个头疼脑热的,咱们这事儿还没完。”
    友贵家的也冷哼了一声,“我家大柱子长得周正俊俏,若是脸上落了疤,我跟你们还没完呢!”
    一场争斗消于无形,张氏虽然愤愤,却也只能拉着恋恋不舍的胖虎回去。跟来的一个仆妇问张氏,“嫂子,还砸不砸?”
    张氏不耐烦地瞪了那个蠢婆娘一眼,“先留着她们这间屋子,大过年的,别让这一府的下人没饭吃。”终觉不解恨,又向友贵家的挑衅道:“别落了把柄在我手里,不然我让你们一家人在这府里立脚的地方都没有。”
    经过长生时,张氏突然顿住,转着浑浊的眼睛,“我知道了,你就是那个半死不活从楚馆抬出来的官奴吧。哼,什么下贱东西也敢教训起老娘的外孙子来了。这年头,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男人都去卖/身了,你咋不一脑袋撞死呢,也省得活着给你爹娘丢人现眼。胖虎,回去赶紧用胰子好好洗洗手,什么人做的东西都瞎摸,脏死了!”
    张氏带着一群人气哼哼地走了。友贵家的骂骂咧咧地给大伙儿分早饭。
    长生面色惨白,摇摇欲坠。经过他的仆役都以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几个人还指指点点,有人恍然大悟地小声道:“我说呢,这么俊的模样,比大姑娘还好看,原来是伺候过男人的。”
    赵大玲恶狠狠地瞪过去,那个人不敢再说,只不屑地撇撇嘴。
    人都走散了,赵大玲靠近长生小声道:“你别理他们。”
    长生踉跄着退后一步躲开她,一言不发转身回了柴房。赵大玲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的酸楚翻江倒海。

  ☆、第42章 无需再隐忍

回到厨房里,领饭的人已经都走了,友贵家的一边收灶台一边止不住地痛骂张氏,“从头到脚冒坏水儿的老货,不就是仗着她男人在老爷跟前的那点儿脸面,也敢在府里横行霸道。你看看她临走时候的狠样,肯定憋着坏还得来找麻烦。”
    赵大玲还气得抑制不住地浑身发抖,大柱子和胖虎的事儿可以说是两个孩子的打斗,最后胖虎也道歉了。但是张氏打了大柱子一巴掌,又出言羞辱长生却让赵大玲忍无可忍。赵大玲清秀的脸上满是坚毅和决绝,沉声道:“既然张氏一再跟咱们过不去,这口气也不用再忍了。”
    早饭后赵大玲到了枕月阁,给五小姐拜年后,领了一封赏钱。五小姐看上去精神不济,萎靡不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即便是脸上涂了胭脂,也没遮挡住满脸的菜色。赵大玲悄悄问莲湘,“小姐这是怎么了?”
    莲湘满脸担忧,“昨个夜里守岁的时候就喊不舒服,吐了两会,壮汉也顶不住这样的折腾。这不,早上只喝了一口米粥,又都呕出来了。我正想着劝五小姐,别去老夫人那里拜年请安了。”
    这厢小声说话被五小姐听见了,着急道:“若是其他日子也就罢了,这大年初一的,怎么也得去给祖母和母亲拜年才是。你快点儿进来帮我梳妆,换件鲜亮的衣裳,去晚了母亲要怪罪的。”
    赵大玲不动声色,脑子里却是转得飞快。正不知如何下手呢,这倒是个好机会,可以借机扳倒张氏。她走到五小姐门口,隔着棉门帘道:“五小姐,奴婢知道一个偏方,可以暂时止吐,让您好歹能支撑一两个时辰。”
    “真的?”五小姐惊喜不已,“你快进来说!”
    赵大玲进了屋,毕恭毕敬地向五小姐道:“用蜂蜜两汤匙,鲜姜汁一汤匙,加水一汤匙调匀,放锅内蒸热,稍温服下就能压制住恶心呕吐。”
    五小姐一叠声道:“那你快去内院厨房找张氏做一碗来。”
    赵大玲面带难色,“奴婢还是回外院厨房给您做吧,生姜蜂蜜都不是稀罕物,外院厨房也有。”
    眼见五小姐皱了眉头,莲湘赶紧推了推赵大玲,“说什么呢?你好心也不能出乱出主意,五小姐哪能吃外院厨房做的东西。”
    赵大玲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五小姐明鉴,奴婢知道外院厨房是给仆役做饭用的,奴婢真的不是有意埋汰五小姐。要不,去夫人或是老夫人院里的小厨房去做?”
    莲湘问道:“这可是奇了,怎么就不能在内院的大厨房做了呢?小姐可是一直吃大厨房的饭菜的,我们吃着也什么事儿。”
    赵大玲一脸难色,支支吾吾道:“五小姐身子弱,莲湘姐姐吃了没事儿的,不见得五小姐就没事儿,再说了,这病有时候会有潜伏期,就是当时看不出来,过一阵就显现出来了,因人而异,有人当时发作,有人会隔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
    “啊?”五小姐和莲湘都吓了一跳,“别光吓唬人啊,快说吧,到底怎么了?”
    赵大玲咬牙跺脚,“罢了,我也不怕得罪人,横竖几位小姐少爷的身体要紧。你们没发现内院大厨房的张氏皮色焦黄,眼睛浑浊吗?我曾听给我看病的郎中提起过,这是肝脏受损,阳邪入体的症状。发起病来恶心呕吐,怕见油腻,慢慢地皮肤和眼睛都会发黄,人也越来越枯瘦。到了后期,皮肤黯黑粗糙,身上还会长满朱砂红痣。最要命的是,这肝毒之症会通过口沫过给他人,一锅吃饭,一缸饮水都有可能中病。”
    赵大玲每说一句,五小姐和莲湘的脸就白一分,到最后五小姐“当啷”一声打翻了茶杯。莲湘也哭丧着脸,“哎呦,我的小姐,这可如何是好?奴婢早就说那张氏满脸蜡黄蜡黄,跟棒子面饽饽似的,不像是个康健的。若是她真有这会过人的病症,咱们整日吃她做的饭菜岂不是在劫难逃了!”
    五小姐脸色惨白,哆哆嗦嗦地捂着胸口,又干呕了几下,泪花都涌出来了。
    赵大玲赶紧安抚她二人,“您先别害怕,这病也不是十成十地会过到别人身上,身子强健的,或是运气好的也不会有事儿。”
    她不说还好,这么一说五小姐哭得更凶,“莲湘她们几个也跟我吃的一样,不是没事儿么,我就是个身子弱又运气差的。”
    莲湘赶紧安慰五小姐,“小姐您别这么说,刚才大玲子不是说这个病有个什么潜伏期的,保不齐过几天奴婢就跟您一样了。”
    一时两个人哭成一团。赵大玲搓搓手道:“二位先别哭,要不我先去给五小姐做那生姜蜂蜜汁儿去。您好歹喝了压一压。”
    五小姐用帕子抹抹眼泪,“喝你那生姜蜂蜜也不能去根儿吧,我还是去向祖母和母亲说一声,免得哥哥姐姐们也过了病气,横竖是我命苦,倒霉我一个也就罢了。”说着让莲湘赶紧打水洗脸。
    赵大玲退出了五小姐的闺房,一溜烟地跑回外院厨房。友贵家的很奇怪赵大玲怎么这个时间回来了。赵大玲一进屋就问友贵家的,“娘,咱家还剩多少钱?您都拿给我。”
    “要钱干什么?”友贵家的问道。
    “您别问了,给我就是,我肯定不是乱花。”
    友贵家的虽然不解,但还是从炕上的褥子底下掏出一个小布包,“还剩不到一贯钱,其他的年前都还了各处的利息了。”
    虽然少点儿,但也将就了,赵大玲拿出今天从枕月阁得的赏钱,凑成一贯揣在怀里,将剩下的十几文钱还交给友贵家的。又到外头找到正在跟铁蛋玩的大柱子,“柱子,铁蛋,帮姐姐找两个昨晚上没响的炮竹。”
    铁蛋从怀里掏出几个来,“我今天早上在外头街上捡到几个哑炮,正想跟柱子点着玩呢。”
    赵大玲拿过来两个,“两个就够,剩下的你们玩吧,小心烧手,还有,可不许再揣怀里了!”
    拿着一贯钱和两个鞭炮,赵大玲来到了内院厨房,“方嫂子在吗?”
    方家媳妇在内院厨房是掌勺的,一直受张氏排挤,她为人厚道,一向跟友贵家的关系不错,还曾借友贵家的三两银子给赵大玲治病。见是赵大玲来了,便迎了出来“大玲子,你怎么跑这儿来了,是不是你娘有什么事儿?”
    赵大玲将一贯钱交给方家媳妇,“我娘没事儿。方嫂子,我这是还钱来了。还差您的,过些日子补上。”
    方家媳妇推脱着,“嗬,前两天你娘刚把利钱给我,你们娘三儿不容易,等手头宽裕了再说吧。”
    赵大玲把钱塞给方家媳妇,“有多少就还多少,免得我跟我娘睡不好觉。您再推脱就是怪我没凑齐钱了。”
    方家媳妇这才把钱收下。赵大玲舔舔嘴唇,“方嫂子,有水吗?给我来一口,忙了一早上,水还没喝一口呢。”
    “当然有,跟嫂子进来。”方家媳妇把赵大玲带进厨房,正好刚做完主子们的早饭,没什么活儿,厨房里的人都歇着去了,只留下方家媳妇一个人在炖中午吃的牛肉。“不过,你喝完了赶紧走,张氏去茅厕了,过会儿就回来。”方家媳妇嘱咐赵大玲,大家对张氏和赵大玲家的恩怨都一清二楚。
    “嫂子,我知道。”赵大玲一指灶上铁锅,“呦,那是开锅了吧,您忙您的,我自己倒碗水,喝了就走。”说着来到放着茶壶和茶碗的桌子前。
    方家媳妇忙着往锅里加作料,一扭头见赵大玲拎起了茶壶,赶忙道:“哎呦,大玲子,那个动不得。那是张氏单用的,她若是知道别人喝了她的茶,铁定闹翻天。”
    赵大玲赶紧将茶壶放下,吐吐舌头,“我要是一早知道是她的,渴死也不喝呢。”赵大玲从别处拿碗盛了灶上的热水,小口喝了,又跟方家媳妇聊了两句,方退出厨房。远远地看到张氏从茅厕回来了,她赶紧闪身躲到了树后面。
    张氏进了厨房,一叠声地叫,“昨晚上的大鱼大肉吃多了,吃腻了肠子,一个劲儿地跑肚拉稀。方家媳妇,快给我茶壶里兑点儿滚水来,我这壶里的铁观音可是要第三泡才能出滋味儿呢。”
    方家媳妇一直被张氏使唤,只得放下手里的活儿,去给她加水。赵大玲看着张氏一杯一杯喝得有滋有味,这才放心地回到枕月阁。茶壶里有她刚刚折断两个鞭炮,倒进去的火药。这还是她在现代时一本外国小说里看到的。吃一点儿火药会让人浑身无力,出虚汗,恶心欲吐。而且未燃烧的火药没有太浓烈的气味儿,加在浓茶里是尝不出来的。

  ☆、第43章 使计斗恶人

其他几位少爷、少夫人和小姐们已经早早地来给老夫人拜年,老夫人六十多岁,除了眼有点儿花,身子还是挺硬朗的。人年纪大了,就喜欢一群孙子孙女围在左右,老夫人看着一屋子的孙辈乐得合不拢嘴,挨个给了红包压岁钱。夫人也在一旁侍候着,不时说点儿凑趣儿的话讨老人家高兴。
    压岁钱发到最后,丫鬟手里还剩下一个装着金裸子的红袋子,老夫人看了一圈问道:“怎么不见五丫头?”
    二小姐撇撇嘴,“许是昨晚上玩得晚了,今早没起来吧。”
    正说着呢,五小姐捂着胃口在莲湘的搀扶下到了,跪在地上给老夫人和夫人磕了头。夫人有些不高兴,“大年初一的,怎么这么晚才过来。”
    莲湘连忙解释:“五小姐从昨天晚上就吐了两回,今天早上还是不好,奴婢本想劝小姐歇歇的,小姐却执意要来,说是有要事要禀报老夫人和夫人。”
    二小姐在一旁小声嘟囔:“我说呢,体壮如牛的也会闹毛病,原来是昨晚上吃多了。”
    其他人偷笑没接话,只有六岁的四少爷坐在老夫人膝头拍手笑,“谗嘴猫、谗嘴猫……”
    五小姐难堪地要哭出来了,捂着帕子强忍着干呕。老夫人看了看五小姐,“面色是不好,先在我这儿喝点儿米粥养养胃,肚子里不能没食。秦妈,你去让小厮请个郎中来给五丫头看看。”
    五小姐红着眼睛道:“不敢在祖母这里用饭,怕过了病气给您。万一跟孙女想的一样,这病就十分的凶险了,孙女自己得病也就算了,别再连累了祖母。”
    老夫人和夫人听了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儿,其他几位小姐也催促她快说,五小姐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重视,遂添油加醋道:“孙女一早发现内院厨房的张氏走路歪斜,皮肤蜡黄,连眼珠都是黄的,目光浑浊得很,但也没太在意。昨晚上孙女就感觉胸腹憋闷,恶心欲呕,今天早上还是这样,这才想起曾看过的一本医书,书里说肤色焦黄是肝毒所致,无药可求。而且这个病会过给旁人,一桌吃饭,一缸喝水都有可能染上。孙女害怕起来,忙过来告诉祖母和母亲,别再让几位哥哥姐姐和弟弟吃大厨房的饭菜了,万一那张氏就是肝毒之症,岂不是大家都要跟着遭殃。”
    老夫人听了一叠声地让传张氏过来,又叫去喊郎中。夫人也害怕了,五小姐她是不放在心上,可是自己的几个心肝宝贝多多少少都吃张氏做的饭菜。
    不一会儿,张氏脚不沾地地捂着肚子赶了过来,她一头一脸的冷汗,脸色灰黄,浑身不住地打哆嗦,看上去萎靡不振,真跟病入膏肓一样。几位少夫人和小姐忙远远地躲开并用帕子捂住了嘴。老夫人赶紧问她,“张氏,你平日可有什么病症?”
    张氏不明所以,忍着胃口里的翻滚赔笑道:“倒也没什么,就是活儿干多了会感到乏力,有点儿子岁数了,这胳膊腿儿都不如年轻那会儿麻利。不过奴婢对主子们的饭食尽心尽力,再累也会亲自掌勺,务必让几位小主子吃得顺口。”
    说到最后,还有几分买好的意思。正说着,郎中也到了,几位小姐退到里间。应老夫人的要求郎中给张氏诊了脉,看了张氏的面色,又询问了张氏日常起居饮食,方向老夫人和夫人道:“就在下看,这妇人肝失疏泄,气失条达,气血郁滞,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水湿停留,与瘀血蕴结,日久不化,痞塞中焦……”
    “行了,别掉医书袋子了,你只捡我们能听得懂的说来。”老夫人打断郎中。
    “是。简单的说,就是肝邪之症。得此症之人常会浑身乏力,恶心腹胀,不喜油腻,日渐消瘦。积日累久便会发展为腹大如罗,全身浮肿,也就是常说的腹鼓之症。”
    老夫人大吃一惊,腹鼓之症是会要命的病症,“这病可会过病气给旁人?”
    郎中思忖道:“医书中并无记载肝邪之症会传给别人。但在下从医二十余载,确实见过夫妻同得此病,或是一家人先后得病的例子。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病患,在下一般都会告知其家人与病者分开饮食,衣物被褥也最好分开。”
    夫人听了冷汗都下来了,“她是我府上的厨娘,整日接触饭菜,吃她做的饭菜会不会过了病气?”
    郎中道:“若只是做饭还好,没有一桌吃喝,不会有口沫交汇。但毕竟与食物有接触,所以还是应该谨慎些,以防万一,多加小心总是好的。”
    张氏这才听明白郎中是说自己得了病,还会传给别人,忙抹着满头的冷汗急赤白脸道:“老夫人、夫人别听这郎中满口胡说八道,奴婢身子康健的很,连头疼脑热都很少犯,怎么就有那肝邪腹鼓之症了呢?这老杂毛不知收了谁的好处来诬陷奴婢呢。”
    作为郎中,最恨别人质疑自己的医术,这张氏还竟然公然辱骂,那郎中正色道:“还请老夫人和夫人明鉴,在下行医数十载,断不会信口开河。其实单从面相上看就能看出一二,得了肝邪之症的人会肤色焦黄,目色浑浊,正是此妇人的模样。久病后更会形容枯槁,身上长满蛛网一样的红痣。”
    张氏此时也知害怕,即担心自己的病症,又怕主子们听了郎中的话会夺了她的差事,上前两步待要争辩,却忽然腹内一阵翻江倒海,没忍住张嘴吐了一地。众人嫌弃地掩住嘴,老夫人一面让丫鬟婆子赶紧收拾,一面吩咐道:“快把张氏带下去,找间没人的屋子让她待着,离少爷小姐们远点儿。立刻通知她家里人,赶紧把她领回去,灶上的事务千万别再让她沾手了。”
    张氏一路哭嚎着被两名仆妇拖了下去。老夫人又让郎中给五小姐诊了脉。还好,郎中说五小姐只是积食受凉,脾胃不和,并没有肝虚之像。夫人终究不放心,让五小姐回枕月阁修养半个月,等同于是禁了足。半个月后五小姐活蹦乱跳,毫无异样才解了禁。
    五小姐虽然被关了半个月,但是因举报张氏有功,老夫人赏了她一支金钗,夫人赏了她一对儿猫眼石的耳坠儿。五小姐得了实惠,又得了好名声,倒也知足。
    张氏被打发回家,内院厨房里几个跟她关系好的,交往密切的也被调派到了别处,离厨房远远的。方家媳妇因为到内院厨房的时间不长,跟张氏交情不深而被留了下来,暂时接管大厨房的一应事物。张氏的男人一直在老爷跟前,颇受老爷器重,但出了这等事,老爷也怕张氏男人过了病气,便由夫人做主,给了她男人一些银子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最高兴的还是友贵家的,惬意道:“让那老货见天地在府里横行霸道,还敢打咱家柱子,这回不但丢了内院厨房的肥缺,还被撵出府去了。该!听说她男人恨她拖累丢了在老爷跟前的差事,狠狠打了她一顿。如今家里人都不敢靠近她,生怕被她染上,把她扔到乡下去自生自灭了。”
    赵大玲不动声色地喝着友贵家的熬的芦根水。自从出了张氏的事儿,夫人找了几个郎中把府里的上上下下各人都查了一遍才放心。友贵家的也见天地熬芦根水和绿豆水给大家解毒。赵大玲当然知道没用,但大过年的大家都吃得油腻,喝点儿芦根绿豆水就当消食去火了,所以也没点破。
    赵大玲前世虽然不是学医的,但是现代人对肝炎多少都有些了解。张氏面色黄黑,眼白都是黄的,一看就是黄疸型肝炎。肝炎也分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甲肝是急症,发病迅速,并且会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乙肝是慢性病,除了最初的发病期,一般只通过血液传染。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肝炎都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腹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腹鼓之症。就赵大玲看,张氏应该得的是乙肝。但古代医学没有病毒的感念,不知道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只当是邪阳入体,导致肝部受损。赵大玲正是利用了这个时空对肝炎的模糊认识,才浑水摸鱼将张氏拉下马。

  ☆、第44章 凭什么你死

张氏的离开被大家热议一番,但很快抛到脑后。人都是这样,别人的生死存亡跟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往往还不如自家晚饭吃什么,明日穿哪件衣服来得重要。相比销声匿迹的张氏,长生的存在更让人们觉得像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以前大伙儿大多只知道他是家里犯了事儿的官奴,经张氏一语道破,所有人都传开了,外院厨房这个不言不语的杂役原来是从“那种”地方出来的。长生出众的相貌成了最好的佐证,风言风语便渐渐多了起来,人们对这种阴暗的八卦向来是不遗余力的。
    长生越发的沉默,除了干活以外都是在自己的柴房里,也不再跟赵大玲一家吃饭,每次都是拿了简单的饭菜回到柴房。
    傍晚,赵大玲找到正在屋后空地劈柴的长生,冰天雪地里他只穿着一件夹衣,光着脚穿着一双破旧的布鞋,赵大玲知道他的鞋底已经断了,这样踩在雪地里,肯定冷得彻骨。赵大玲拿起他挂在树杈上的棉衣,“吃饭了,吃完再劈吧。天冷,得趁热吃,不然一会儿就凉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棉衣披在长生身上。长生畏缩了一下,躲开赵大玲的手,默默地接过棉衣自己穿在身上,蹲下来整理散落的木柴,垂着头闷声道:“你先去吧,我收拾好了再回去。”
    赵大玲明白,他是要等一家人都吃完了,才会让大柱子给他从厨房里拿一个馒头出来回柴房吃。这些天来他一直这样躲着她。赵大玲索性蹲在他的旁边,帮他收拾,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长生的手冻得通红,冬天的皮肤脆弱,一根木刺划破了他的手指,殷红的血滴滴答答地落在雪地里,好像盛开的梅花。
    赵大玲“呀!”地一声惊叫出来,不由分说地抓起长生的手,将他的手指塞进自己的嘴里吮吸,扭头吐掉血水,又将柔软的嘴唇凑了过去。她温热软糯的舌头裹着他的手指,指间的伤口带着一点儿刺痛,更多的是酥酥的痒。长生愣了一下,瞬间羞红了脸,他下意识地往外抻自己的手。赵大玲抬起清澈的眼眸不满地扫了他一眼,依旧没有停止吮吸。
    长生心如擂鼓,好像要跳出胸腔一样,挣扎着低声道:“别,太脏。”
    直到确认伤口里的脏东西都出来了,赵大玲才拿出他的手指。她看着长生的眼睛,神色认真地一字一字说道:“在我的眼里,你比任何人都干净。”
    长生浑身一震,怔怔地看着赵大玲。
    赵大玲拿出自己的手帕将他的手指包扎上。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一双崭新的布鞋,鞋面絮着厚厚的棉花,只是那做工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针脚长短不一,还歪七扭八的,尤其是鞋底,人家纳出的针脚是一圈一圈的,赵大玲纳出来的是乱七八糟一团一团的。赵大玲也觉得有些拿不出手,“很丑是不是?我也知道丑得没法看,不过这可是我人生中做的第一双鞋,你将就穿吧。”
    长生看着那双鞋,没有伸手去接。赵大玲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知道他的心结太重,画地为牢很难走出来。不过经过这半年多的时间,她也摸清楚了长生的脾性,知道怎么对付他。长生心软,只要拉下脸来向他诉苦求安慰,他肯定会暂时忘了自己的事儿。
    赵大玲将手掌摊开伸到长生眼前,“你看,为了做这双鞋,我的手指都扎成筛子了。那个鞋底又厚又硬,用锥子扎才能扎透。鞋底上的红点儿,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就是我扎破手指不小心把血染在上面的。我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花了五个晚上才做出的鞋,你要是不穿的话,我的手岂不是白挨扎了。”
    她的手不像闺阁小姐那样柔细,有些粗糙,还带着劳作中形成的茧子,但是手指纤细可爱,形状美好。指尖上果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