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还未商量好,也许是我或是我爹,带上家庙那边的人。”姜荣贵并没有细说,但很明显的,家庙那边这是让府城这一支出去探路了。
“这是个好事,不过海上一切都未知,你们可是要带足够的干菜腌菜一类等吃的,最好能做成干粮的。”姜荣安善意地提醒着,现在姜家还不能跌大跟头。
“我会记住的。”姜荣贵用力点点头,“那你们一路小心。”
找的马车是熟人,姜荣安将严正堂给丢到前面去,之前他就跟车夫提过了,可跟严正堂说些事,什么都行,最好是把知道所有的不幸都跟他说。
古青娅听着马车外车夫侃侃而谈,严正堂起初还沉默着,后来也跟着车夫聊起来,看他的问话就知道是没经过什么挫折的小白兔。
她瞅了一旁的姜荣安一眼,“你这样做适合吗?”
“起码不会自怨自艾了,至于对他未来的影响,我可无法预料。”姜荣安翻了一页书,“我估摸着这回收起来的苞谷都要被带走,那些有意跟船出海的商家,都会开始收购能够保存的干粮腌菜了。”
见姜荣安换了话题,古青娅也跟着思考,“你说未来会怎么样呢?”
“出海潮被带动起来,蚕丝价格要水涨船高了。”姜荣安说得很现实,“若是有远见的人,即使是贷钱也会把头蚕给熬出来。”
古青娅摸了摸下巴,“今年春分那会,齐叔鼓励百姓了?”分发种子又鼓励大家多养蚕,人都是有盲从性的,尤其对父母官的话,等他们到家,怕是家家户户都要闭门了。
姜荣安扭头看着古青娅笑,“娘子,你真聪明。”
“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古青娅低声说道。
“起码对这里的百姓们是好事。”
姜荣安侧过头,他觉得自己依稀知道了七皇子的目的,他的野心大,去开拓新的领地,当新的王,所谓的天高皇帝远大抵如此吧。
不过这是他自己的臆测,不敢说给谁知晓,聪明的人从来都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马车的速度并不快,晃悠悠的,路上碰到有茶寮还会停下来休息,到的第一个小镇,也是以养蚕为主,大家都在忙碌着。
借着这个车夫,他们找到了另一辆车去下一个目的地,从头到尾的,马受不了,就是车夫也是要亏的。
每一个城镇停留一两天,有时也会在村子里借宿,一路上并没有碰上什么宵小,向阳府的治安还算不错的。
走到中途的时候,古青娅停了下来,因为这边的人主要是种植木棉花,他们借宿的老大娘是个热心的,什么都说得清清楚楚,又给了些钱,她将纺线也给教了。
跟藏书阁书上写的不同,古青娅认真研究了,等再上路的时候再好好地研究,她不是很满意现有的技术,要跟蚕丝混纺达不到要求。
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碰上天气不好就多留几日,路上也曾碰过陷入困境的人,或是给予钱或是物,相应的,古青娅也获得了一些小东西,比如做梅子的法子,或是一道菜的烧法等等。
严正堂一直都看着,起初他有些无法理解,几次想问都没说出口,到了后来,他比姜荣安古青娅他们还要积极。
最严重的一事,是他们碰过要带孩子上吊的,可是差一点儿就死人的,将人救下来后,几人背后都是一身冷汗。
救的人中也不是没有想要为奴为仆的,但是姜荣安和古青娅都拒绝了,若是在当地无法生存下去,那就给予路费换一个地方,而大部分都是因为金钱或是疾病的原因,这世上没有绝人路只有未曾发现的路。
那差点上吊死的是母女三人,据说是被恶婆婆一家逼的,丈夫亡故,娘家不善,古青娅劝说了一番。
“世上的选择何其多,一个地方活不下去,就换一个地方,自杀是最不值得的。”古青娅很是感慨地说道。
只是那母女三人看着都是软弱的人,大人似乎求死心很大,古青娅并不去劝说,而是逗弄着三个孩子,最大的已经五岁了,肯定是懂事的。
“死了,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吗?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吃不到好吃的,穿不了好看的裙子,只有活着才能享受到这些。”孩子迷蒙的眼神渐渐清明了起来,似是明白了什么。
第258章 拒绝
那小姑娘眼里的光彩越来越盛,有了求生意识之后,自然会带着两个妹妹思考,而后反过来影响母亲。
姜荣安不插手这一件事,他还限制着严正堂,不让他说话,当初救人救得急,而马车只有一辆,男女有别,他们只好都坐在车厢外,好在天气渐热,并不会有什么不适。
过了一日,那妇人总算回了神,没有谁不想活下去的,古青娅说了马车最后的目的地,在那里可以找什么事做,可以暂时寄住于慈善堂中等等一些指点。
孤儿寡母的肯定容易让人欺负,但辛苦些日子总是能过下去的。
剩下的时间,那妇人就放低了身子跟古青娅求教,她不是没想过母女三人卖身为仆,可眼前的年轻姑娘并不愿意,反被劝说了一顿,到底息了这个心思,为人奴仆,命最终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
到底怜悯这母女三人,古青娅将人带到了三化县的慈善堂,好歹里头管事的人公正,她可是听说天香县的慈善堂实际上被某些别有用心地人管着,上头拨下来的银钱都被私吞了。
回到村子,家里只有只有严青朴在,看到古青娅和姜荣安,他激动地扑过来,非常地高兴,“姐,姐夫,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怎了?”古青娅将东西放下,挑了下眉,严青朴高兴得有些不正常。
“没,就是想大姐你了呗。”严青朴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说实话。”古青娅环视了下屋子,很正常,无前屋后也没见家畜肆虐,嗯,不对,空气中的味道怎么怪怪的。
“姐,我中午烧的饭很难吃,到现在肚子还饿着呢。”严青朴低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什么时候会做饭了?”古青娅说着往厨房去,掀开锅盖一看,脸色不由变了变,锅里一边黑一边白,还夹杂着一片片烂乎乎的叶子,一闻味道,一股很奇怪的味道,有种馊掉的感觉。
“姐……”严青朴可怜兮兮地说道。
姜荣安随后跟过来,看了锅里一眼,脸色也不由变了变,“娘子,随便做点吃的罢。”
“爹和青禾呢?”古青娅拿了桶过来,开始善后,严父的手艺不错,严青禾做饭还能入口在,怎么严青朴就能弄得这么糟糕?
“爹去地里,说中午不回来,大哥今年跟娘一起熬蚕。”严青朴挠挠头,“我以为做饭很简单,就把早上剩的那点儿都去喂鸡了。”
“要是让娘晓得你这般浪费,非骂你一顿不可。”古青娅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打开橱柜看了看,还有一大把晒好的米粉,“去摘些空心菜来。”
吃了一顿迟来的午餐,古青娅撑不住就去屋里躺了会,姜荣安还精神奕奕的,跟严青朴聊天。
“这个月家里可好?”一进村子,严正堂就直接回家了,看来是挂心着家里。
“还行,就是爹和娘都忙。”严青朴想了想家里还真没什大事。
姜荣安眯了眯眼,看来褚家那边还没动静,“嗯,我们这次回来没坐船,沿途带了不少新鲜的东西,你去瞧瞧,看有喜欢的不。”
婚后讨好小舅子还是要的,姜荣安无师自通,这些技能顺手拈来。
在家里待了两天,期间严正堂还过来了一趟,送了些吃的,看他的神色,严二叔和钱氏两人应当没有再闹。
回到县城,小两口找了时间上县衙坐了坐,其他相熟的人家,都在熬蚕呢。
许多人家门户都关着,每个人说话都小心翼翼,而平时到处乱窜的小孩子,也变得乖巧许多,洗衣做饭,或是爬山去找那些野桑树,反正都没有闲着的。
古青娅知道慈善堂里的人这两年也在学着熬蚕,没有去看那三个母女的现状,萍水相逢没必要插手太多。
熬蚕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卖桑叶的也不少,大清早的码头就闹哄哄的,许多人在那挑着,讲价还价,而小舅古成名也趁着这个机会来挣些钱,时间充裕的话,有时会给古青娅带点青桃子或是青李子。
不过让古青娅惊讶的是,大姑严水儿竟然找上门来,看着有些烦恼的样子。梧桐村的人今年也跟风熬起蚕来,不过严水儿没这个手艺,还是跟着陈向南做些牙子的生意,比如桑叶买卖,或是好吃的熟食等等。
“大姑,坐,我去给您泡一杯茶。”古青娅招呼着,就去把炉子里的火拨大烧水。
这一年多来,或许是陈向南调|教有方,又或者她看严父一家儿女出息,渐渐换了态度,热络许多。
“这青桃子不错,不会苦,哪买的?”严水儿拿着个桃子啃着,倒是不客气。
“这是我小舅来卖桑叶送的,大姑喜欢吃等会就带几个过去,这东西开胃。”
“那我就不客气了。”严水儿笑着说道,“我这次过来,也是有事跟你打探下。喏,就是你二叔托我和你大姑丈给红娟给相看个适合的人,可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接触的都是些小户商贾,红娟这丫头眼界也不低,我们哪有适合的人选?”
古青娅嗯嗯地点头应着,仍没明白严水儿跟自己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我这不是想到,荣安已经考中了举人,人脉广,若是帮忙打听,总有那适合的。我知你二叔二婶他们拉不下脸来,我就想着总要试试的,要不就错过了一桩好姻缘了。”
严水儿也不觉得自己说这话有什么不对,姜荣安目前的身份,接触的圈子的确是跟他们这些普通人不同,以严红娟的眼光以及钱氏的挑剔,她可不觉得陈向南能接触到符合条件的人。
“……”古青娅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严水儿为了利益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可以假装以前的事都没发生过,可是她不同。
即使自己不计前嫌,但是这种拉红线的事情,又不是媒婆,若是以后有了什问题,可不怪罪到自己和姜荣安身上?
“大姑,我们也晓得这事的重要,可是您也晓得,荣安的身份不同,处事愈要小心翼翼,且他的年纪摆在那,总是不那么名正言顺,若找个有名望的人更适合些。”
古青娅小心斟酌着字句,隐晦地拒绝着严水儿。
第259章 按摩
严水儿的脸色不由僵了下,她知道古青娅不会答应,但是她真的拒绝,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想到现在古氏的能力,严父的手艺,姜荣安以及严青禾的身份,当真是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果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们这些当亲戚的,以后也要靠着严父一家吃饭了,偏偏以前把关系弄得太僵,现在什么都不好开口。
“大姑,姻缘这事不是说来就来的,堂姐定是有后福的人。”古青娅想了想说道,“堂姐一直心灵手巧,技艺出众,若是名声远扬,相信会有许多人家上门提亲的。”
严红娟的手艺到底如何,古青娅当然不清楚,不过稍微提点一句,端看严水儿怎么给严二叔他们说了。
即使是要嫁入地主家当少夫人,也是要有门手艺或是某方面能力的,别本末倒置的好。
严水儿眼睛一亮,拍了下手掌,“侄女儿这个倒是个好主意,下回碰到你二叔我再跟他提一提。”
“大姑到时可别说我的名字,怕堂姐心里不大舒服。”严红娟心里肯定会有比较的。
严水儿一副我明白的样子,顺手揣了几个青桃子放到她带来的篮子里,“那我先走了,也就这会偷闲的功夫,我得赶紧再送菜去。”
看严水儿离开了,古青娅长长吐了口气,果然是做牙子生意的人脸皮都比较厚吗,以前讨厌自家讨厌得不行,现在都能挂着笑脸聊半天,人心哪,真是猜不透。
不过说起来,他们家跟两个姑姑联系并没那么多,严双儿也是,王家似乎只想着守着那铺子过,没有别的心思,但就古青娅晓得的,跟严承那边来往甚多。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古青娅没权说什么,但她心里也有一杆秤,衡量着每个人,笑脸迎人不代表就交情好了。
熬蚕的日子是安静的,古青娅和姜荣安每日出门也少,关在家里看书或是研究其他,并没悠闲到哪里去,他们都是会给自己目标和压力的人。
缫丝的时候,古青娅去帮忙,此时冷盆缫丝法已经传开了,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了,但她是熟手,对温度掌控好,同样的蚕茧做出来的丝多。
即使忙着缫丝,古青娅的消息也不封闭,知道今年涌来的商人比去年还要多了三分之一,这蚕丝的价格涨了不少,许多人家都了乐呵呵的。
看来出海的消息是肯定的了,带走了大量的丝绸,再加上本来需要的量,今年对许多蚕农来说,无疑是个好年景。
而吴家的冰玉蚕丝被提高到以往两倍的价格,吴老爷当然也心动,可是别看他们是挂靠在秦家下头,实际上还不是七皇子的产业,决定权并不在他们的手上。
即使管理严格,到底有少数蚕丝流露出去,更别说熬蚕期间流出的蚕,以及做种的蚕茧等等。
对于这些,吴老爷没有下死力气清理,除非再出现一个像古氏这样的人,否则他是不需要担心的,再说了,古氏说冰玉蚕已经适应了梧桐村现在的环境,换地儿不见得好,说不定再有变异。
忙活了好些天,又帮着纺织,毕竟掌握织机和织法的人并不多,也没那么熟练,古青娅只好继续埋头苦做,每天能跟姜荣安交流的时间并不多。
但是看着自己亲眼织出来的罗,手感冰凉,入手柔顺滑腻,不同的角度看那简单的花纹,也营造出不同的布局。
古青娅不知道织完了几匹的罗,再看严素锦刘冰冰她们几个人,状态也没比自己好到哪里去,都憔悴得很。
可惜她们也没来得及多欣赏会她们织出来的罗,其余的生丝以及这些罗都被秦家连夜运走,吴老爷那边相应地得到一大笔银钱。
照着原来说的比例分钱,古青娅几个织罗的另外给工钱,总之算下来,古青娅辛苦了大半个月还是有收获的。
只是不知不觉间,端午都过了,古青娅吃着迟来的粽子,在狠狠地睡了一觉,起来后就坐到了织机前。
这一回织罗的经验,古青娅有了别的想法,打算在织机上尝试,好在姜荣安帮着收了不少一般的蚕丝,要不现在这个时间,还真没地方收蚕丝去。
在原来的织机上新加上的部件,调整一下,就能变成织双层罗的,古青娅打算试一试下层普通棱形罗,并在表面织一层单薄的镂空花纹。
有的时候,一个点被解开,相继的就会有许多的想法冒出来,且都具备了实践的可能性。
姜荣安可舍不得古青娅整日坐在织机前,见她织了一小段,就把人给拉开,“娘子,你就不累吗?我给你揉揉。”
古青娅此时的脑中,许多想法交织着,包含着那个女孩子的记忆,那轰轰响的大机器,布料源源不断地出来,不同图案以及材料,都给了她灵感。
所以姜荣安说什么,古青娅其实没有听进去,只是本能地点着头,因此她被放在床上,腰上的穴位被一双大手揉按的时候,那酸痛感让毫无准备的她瞬间叫了出来,整个人也扭动着想要避开。
姜荣安红着脸,干净薄薄衣服下温热的肌肤,到底没让人挣开了,“娘子,你一个姿势坐久,我给你按按,否则非伤了不可。”
那酸疼感让脑中的想法都飞到一边去,古青娅这时候也觉得自己浑身不舒服,“你看医书了?”
“学了一点,正好替娘子解乏。”姜荣安脑中回忆着书上的穴位,在古青娅的腰背上比划着。
“哦,那你小力点,刚才真是痛死了。”古青娅皱着眉头说道。
姜荣安点点头,手上摸到穴位,一个个地点按过去,古青娅觉得那种疼痛感真是无法言喻,也没有拒绝,因为疼痛过后那穴位附近真的松快不少。
“娘子,这力道还成不?”姜荣安的手摸上她的脖子,碰触到的肌肤,让他有些烫手。
“为甚比腰更痛?”古青娅咬着牙,觉得自己说话声音都变调了。
“脖子这边更严重。”姜荣安听着古青娅的吸气声,也很是心疼,寻了几个重要穴位揉按,就将早准备好的药包拿来,热烫烫地放到古青娅的腰上和肩膀上。
“感觉舒适了许多。”古青娅舒了口气,腰上和脖子上热乎乎的,感觉非常的舒服,让人忍不住想睡觉。
第260章 催娃
姜荣安小心地将古青娅肩上和腰上的药包给取下来,换上另一个温热的腰包。
熟睡的古青娅轻轻哼了声,并没有翻动,呼吸平稳绵长,眼下一片青黑色,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古青娅真的认真起来,也是非常拼命的,私心里,姜荣安并喜欢这样,却没阻止,尊重她的选择。
古青娅睡了一觉起来,发觉太阳已经落山,不过这个时候天还亮着,许多人吃了晚饭在家门口聊天着,手上或是打棉线或是捻线,并不耽误工夫。
“夫君,你晚上想吃什么?”古青娅伸了下懒腰,感觉很是神清气爽,看了眼坐在窗前矮榻上看书的姜荣安,整个人慵懒地靠着靠枕,脸半朝着窗外,自己这个方向看过去,只看到侧面的一个轮廓,鼻梁挺拔,耳垂宽厚,线条柔和,那瞬间,她感觉自己的心悄悄多跳了两下。
姜荣安将手中的书放在矮桌上,坐正了身子看向古青娅,“娘子可是有好多了?”
“好许多了呢,感觉整个人精神许多,这药方可是难配,改日我拿回去让娘试试,她年纪大了,怕是要不舒服好些日子。”
收敛了心中的那点小旖旎,古青娅往矮榻走了两步,微微侧头,那本书好似是有关强身健体的养生类书籍。
“我多配了好几包,过两****陪你回去,把手法教给爹。”姜荣安从榻上下来,拉过古青娅的手,“今日就不做晚饭了,我们出去吃。”
三化县虽不大,但相应的铺子都有,也有些老店了,两人相携着去了那家粉店,这家做的米粉很好吃,加上老汤头以及特制的小菜和腌鸭蛋,每日的生意都不错。
吃完饭,两人慢慢走回家,有碰上的熟人就停下唠嗑两句,有那热心的婆婆婶婶就开始问古青娅什么时候生养,可不让还年轻的小夫妻面红耳赤的。
“有什好害羞的,传宗接代多正常的事儿,也是现在人们都想多留女儿几年,早我们那个时候,十四五岁嫁人生子的多的是,哪有讲究那么多。”
“这种事看天意,顺其自然了。”姜荣安知道古青娅脸皮薄,只好撑着回着话,准备应付几句就走。
“这倒是,孩子都是老天爷给的,的确急不来,不过听说就清水镇的送子娘娘庙很灵,你们没事去求根签。”老婆婆说着又转了话题。
“咦,真的吗,正好我那亲戚的亲戚在求子呢,我可跟他们提下。”马上有感兴趣的婆婆接着说话,姜荣安和古青娅连忙脱身。
其实想一想,成亲了一年多还没消息,周围的人肯定都会想各种问题,各种热心的建议。之前是熬蚕大家都忙,现在没那么忙,其他人终于有心思关心别的,数一数,孩子这事可是提起好几回了。
但谁又知道古青娅和姜荣安还未圆房呢,面对这些热心的街坊,两人心里不可谓不尴尬。
“娘子,她们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姜荣安怕古青娅太过介意,反倒与自己疏远了。
古青娅摇摇头,“我没介意。”不过这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但他们似乎也没商量果具体的时间。
见古青娅垂头敛目,似乎不好意思与自己对视,姜荣安想了想,觉得她承受的压力比自己还要大,便道:“若是再有人一再问你,你就说我想专心备考,怕孩子扰乱了心绪。”
“这不好,我什话都不回就是,大家就是太热心就是。”若是按姜荣安这样说的,最后大家臆测的肯定更多,倒不如给人一种时候未到的感觉。
“我是想着等我上任,你随我赴任,也免得孩子年幼跟着长途跋涉。”姜荣安也想过,在一个地方上任,起码也要留好多年,安稳的环境比较适合孕育孩子。
“这你决定就成。”古青娅倒没什么想法,而且听严素锦说生孩子太痛了,那她也不必急着。
姜荣安在心里掰着手指头,后年春春闱,差不多赶上七皇子出海回来没多久的时间上,有七皇子在里头周旋,自己应当不用入翰林,直接上任应当没问题,就是官职不可能高,甚至地方偏远贫困。
姜荣安本身是厌恶于关系的处理的,当然他能按耐住不喜与人周旋,不过古青娅没有经验,不如从最底层开始,慢慢地掌握经验。
所以算算时间,那会自己正是弱冠之后,更能担当起一个家庭的责任,能当一个好父亲了。
古青娅并不知道姜荣安心里想的,她也不觉得等到那个时候自己再生孩子就太老了,或许从小照顾弟弟妹妹的关系,她其实对孩子没那么期待,太累了。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回村子的时候,古氏也提起了孩子这一件事,暗示他们年纪到了,这事可以提上日程了。
古青娅私底下跟古氏说了下她和姜荣安的打算,古氏也没话说,其实她觉得女儿留在家里养孩子也没啥,有娘家看着呢。
可是她也晓得像姜荣安这样的青壮年男子,没个人在身后操持着,日子是不好过的,而且极容易被人趁虚而入。古氏的生活经验是要多于古青娅的,她考虑过后,也就默许了两口子的打算。
不过这次回村子,还有另一件喜事,那就是刘冰冰要定亲了,是吴老爷的一个旁系侄子,目前在吴家中任一个小管事,无论是人品还是家庭都不太差,与刘冰冰也算相合。
刘冰冰没能出来找自己,古青娅就去找她,仔细观察了下她的表情,不像是被逼迫的样子,心里舒了口气,毕竟这丫头之前可是有中意的人的。
“青娅,你来了。”刘冰冰有些不好意思地叫人。
“怎的,可是满意?”古青娅在她旁边坐下,觉得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开解下。
“嗯,比我中意的那个更好。”刘冰冰点点头,满面羞涩,倒是没有一点不甘愿的样子。
古青娅挑眉,“怎么说?”
“其实有好几个人可以选着相看,那人也在其中,你娘打听了那几人的情况,一一跟我和我娘说了。我想起以前我们常聊的,就熄了那点心思,听长辈的。”
第261章 再战
“不管如何,你可是跟吴老爷一家绑在一起了。”古青娅拍拍刘冰冰的肩膀,本来姻缘选择范围很差的人,最后成了吴地主家的旁支亲戚,不得不说是个人的造化。
“你觉得不好?”刘冰冰还是很看重古青娅的看法的,要知道这门亲事可是许多人都羡慕嫉妒的。
当然相比古青娅的亲事,大家还是觉得自己的更好。也只有在姜荣安真的考中春闱之后,才会让大家觉得她抓住了一只金龟婿。
毕竟大多数人看的都是眼前能看到的,未考虑以后的情况,加上姜荣安是外乡人,家庭不明,许多人都是不觉得是个良配。
“很好,适合你。”古青娅笑着说道,眼底满是祝福,好朋友都各自成家,各有各的生活,重新建立新的圈子,心里难免有些伤感,但也晓得这是必然的结果。
刘冰冰轻轻抱住了古青娅的腰,“青娅,谢谢你,要不是你,没有现在的我,我真的感激,你在当时拉了我一把。”
古青娅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明年你成亲我会来喝你的喜酒的。”
“你敢不来试试?”刘冰冰眼睛红红的,挥了挥小拳头。
过了夏至,天气就更加热起来,时不时地会下一场大雨,地里的活可不少,正是收获前最后的劳作。
小暑前,严二叔家那边也传来了消息,严红娟说到人家了,是天香县一家杂货铺的儿子,据说无意间见过严红娟一面就上心了。
这一家人据说除了婆母难缠外,倒没听说太多,严父和古氏对于侄女的亲事也没法提太多意见,其实他们看来,找的本县的更适合些,比如城里那家粉店的儿子就不错。
苞谷先于谷子收获,县太爷早就派人通知下去,每家每户种植的苞谷都要收三分之二上来,可折合粮税也可按收购价来换钱。
但是等收过苞谷之后,到谷子收获要补齐剩余的税收时,却不允许折合银钱来交税了。
因着今年年景好,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没人闹事,一切都顺顺利利地完成了。
姜荣安帮着齐秋生做事,对这里头的事很清楚,主要原因是这部分苞谷晒干后,一部分往北方,一方面七皇子带着。因着有人将苞谷折合部分税收了,今年县城粮仓难免就要减少,齐秋生当然要不能让粮仓空了。
这些事情都不是百姓们关心的事情,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收获以及蚕桑的收入,这些好了,自然都要夸县太爷治理有方了。
时光飞速,转眼就到了丙午年,蚕丝价相比去年有所降低,但蚕农们仍然兴奋得合不拢嘴,倒是苞谷已经不稀罕了,周边的城镇都从三化县这边要了种子过去,而北边那边也推广种植,也许过些时间,就成了主食。
严青禾和严正堂都参加了今年的乡试,当年严青禾和姜荣安一处,倒是有经验,加上其他的学子,一行人倒是不少。
等待的亲人经过煎熬的等待,终于得到了消息,让人惊讶的是,附近几个城镇的这么多人中,竟然只有严正堂一人考中了,虽说名次很靠后。
回来的时候,严青禾委屈得找古青娅说了好一会的话,最后又满怀信心,说要跟齐扬善继续奋斗三年在考。
倒是严正堂考中了举人,严二叔和钱氏的高兴劲就别提了,这次想要大办宴席,但是严正堂本人不同意,直说自家人坐几桌吃个饭就成。
“姜大哥,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你别嫌弃。”严正堂将一个看似普通的小箱子放在桌上,朝姜荣安那边推了推。
古青娅送了茶水上来,心里很是惊讶,严正堂竟然会来感谢姜荣安,看他的样子,是把姜荣安当夫子来看待了。
“快拿回去,你这般客气作甚,你现在的一切是你努力来的,跟我有什关系?”姜荣安并不收下,要是让钱氏知晓,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