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些古青娅就知道事儿挺严重的了,严二叔跟钱氏很要好的,要不也不会被钱氏带歪了,对方氏都不怎么过问,如今闹到这个地步,也是教人唏嘘不已。
第253章 生病
俗话常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亲”,因此严家宗族内还是有不少人上门劝说的,而新上任的里长也过去走了一遭。
不过严二叔似乎在气头上,死犟着,严红娟就算心里再有意见也不敢说什么,天天的就以泪洗面。至于严红绫,那自然是站在钱氏和严红娟这边的,觉得严二叔太过于大惊小怪,老古板。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话确实不假,一个家里达不成统一意见,闹大要妻离子散的地步,也是一种悲哀了。
一般来说,参与调和的人就是岳家以及同宗的兄弟姐妹,严父以及两个姑姑都去走了下过场,偏偏钱氏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又有钱家作怪,不仅事情没好转,反而往更坏的方面发展了。
尤其是严承,作为家里的长辈,他不仅不站在儿子这边,反而是极力赞成钱家人的说法,很是让人怀疑他的立场。而钱氏有了严承的支持,就有些趾高气昂起来。
弄到后来,钱家人干脆扯起了和离,似乎想要以此来威胁严二叔就范。
一个本来还算好好的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闹得要老死不相往来的下场,不得不说很是戏剧化,村里看热闹的有,操心的有,但终究插手不了别人的家务事。
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严正堂了,过年后都没再来过学院,整个人显得阴沉了许多,存在感变得极弱。
一个本来阳光开朗的少年,因为考试失意而变得敏感,偏偏家中父母又不和,只会变本加厉雪上加霜罢了。
这事情就一直拖啊闹啊,转眼就半个月过去,到了春分,大家都在忙着春耕,也没那么多心思在别的事情上了。
春分这日除了有竖蛋的习俗外,还要进行祭日,重大的祭祀仪式是在京城那边,有专门的官员以及地点,但是在小县城,也是不能忽略的,县太爷也是主持仪式,祈求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等。
所以这是非常热闹的日子,许多人都要到场沾一沾喜气,县城是非常热闹的。
而齐秋生又决定这日分发苞谷种子,这人只会多不会少,姜荣安被抽调去帮忙,古青娅索性就待在家里,这个时候出门显然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而待在家里,古青娅也不是没别的事情做,继续研究织机,最近她隐隐有点想法,目前还在实践中。
快到午时的时候,古青娅听到有人在敲门,出去一听声音有些耳熟,似乎是老马家的媳妇,为人最热情。
“马家嫂子,怎了?”古青娅小心地打开一道门缝,看到马家嫂子站在门外,似乎有些焦急的样子。
“还好,我还以为你不在家呢,刚我看你家门口不远倒着个少年,看着有些面熟,好像跟你家那位走得挺近的,你要不看看?”
马家嫂子是个热心肠的人,在这一片人缘很不错,古青娅听了,大开门出去一看,果然离大门不远处靠墙角的地方躺着一个人,走近了一看,她不由大吃一惊,竟然是严正堂,不过整个人看着不大好的样子,面色不正常的潮红,呼吸急促。
“马家嫂子,这是我本家的堂弟,怕是生病了,您帮我找两个小伙子把人带去医馆,我这就去拿钱。”毕竟男女有别,出于避嫌,古青娅并没有上前触碰,而是请马家嫂子找人帮忙。
“你放心,我这就去叫人。”马家嫂子听古青娅说是认识的人,松了口气,不是什么不好的人就成,忙去喊人帮忙了。
将人送去医馆,老大夫一看情况,就数落起马家嫂子和古青娅来,“看看你们是怎么照看的,人都病糊涂了才送来。”
急急忙忙开了药方,嘱咐学徒抓药煎药,看着汤药灌入严正堂口中,整个人气息平稳下来。古青娅才谢过马家嫂子,又拿了些银钱让她帮忙感谢下把严正堂送来医馆的人,这才去交诊费药钱。
严正堂帮忙忙活了大半天,明明不热的天气,还是出了一身的汗,虽说只是简单地发放种子,但是大家总是会多问几句,他一直重复回答那些问题,都口干舌燥了,感觉能喝下一大壶的水。
结果一回家,家里竟然是铁将军把门,怎么回事?今日出门的时候,古青娅还说她今日打算研究下织机的,是发生什么事了?
百思不得其解,姜荣安干脆去马家,老马还有别的事要忙着,没得回来,不过两家的关系好了许多,古青娅若是有急事肯定会留话的。
“是孝廉少爷啊,你娘子在医馆呢。”马家嫂子瞧见姜荣安的脸色变了,忙解释道:“她没事,有个是她本家堂弟的少年病倒在你家门外,让我发现的,让人帮忙送到了医馆,据说挺严重的,你去瞧瞧。”
本家堂弟,想来想去也只有严正堂一个人了,姜荣安心里想了下,猜测严正堂应当是为家里的事给急的,就要晚饭时辰了,先去买点吃的带过去。
“夫君,你过来了。”古青娅看到姜荣安,面色一喜,“也不知正堂怎么弄的,折腾得差点把自己小命给丢了。”
“估摸是家里的事闹的,你先吃点东西,我刚已让人回村里送信了,等二叔他们过来我们再回去。”姜荣安将手里的小食篮递过去,里头是两碗面。
小两口吃了面,又看着姜荣安给严正堂喂了药,半个多时辰后,严二叔和钱氏才急匆匆地赶过来。
钱氏看到躺着的严正堂,扑上去就想哭嚎,结果姜荣安眼一瞪,就将人给止住了,“二婶,我想你还是好好想想,正堂是怎么晕倒在我家门外的,若不是隔壁婶子热心,要不等我回来,人只怕都没了。”
钱氏眼神有些躲闪,只虚虚说了两句感谢姜荣安的话。
而严二叔看了严正堂一眼,先去找大夫问情况,知道儿子差点没病死的事心里顿时内疚不已,而后又听大夫说人有没有事还要看醒来后的情况,指不定也有烧坏脑子的,手脚不灵活什么的。
严二叔听得后怕不已,走到钱氏跟前直接一巴掌就甩过去,钱氏想嚎,他就把大夫说的那些话甩钱氏脸上,“要是儿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第254章 学习
严正堂有严二叔和钱氏照顾,姜荣安和古青娅便没有继续待着,先是把食篮和碗还了,两人才借着零星的灯光摸黑回家。
“夫君,你说我二叔他们最后会怎样?”古青娅不知道严正堂是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样的,但这样也反应了一个讯息,他不希望这个家散掉。
“互相妥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姜荣安说道,不过即使严二叔和钱氏妥协了,双方的关系也不会回到当初,而严红娟也不可能再嫁入刘家,尤其在周边的人都知晓的这件事情的情况下。
古青娅不禁摇头,“就是可惜了堂姐,怕是只能远嫁了。”有了这一出,普通人家的肯定不会上门提亲,差一些的严二叔一家肯定看不上,更好的也高攀不起,转来转去也只有远嫁一途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姜荣安很清楚,若是当初没有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又在怎么会生出这么多事呢。
“不说这些了,你有吃饱不?”古青娅琢磨着厨房里有什么能做的。
姜荣安摸摸肚子,“感觉还有点饿,娘子我来烧火,随便再做点吃的罢。”
古青娅的厨艺不算很好,但一些花功夫的菜还是能做出来的,再说藏书阁中有不少的菜谱什么的,可惜的是她没有那份天赋,只能做出几分滋味来。
小两口又吃了一点,回到房间后,借着石头的光靠着床看书,他们到底还是没有忍住使用了石头,不过都很谨慎小心,窗户都用深色的布料围住,制作了灯罩将石头给罩住,光线暗淡了,即使从屋顶上散出去,在外头看也不会明显。
古青娅现在有时候没事,就会让青纱把一个类型的书给整理出来,比如农业的,医学的,又有厨艺的,工艺的等等,几乎所有她会接触到的东西都出现了。
只是手艺方面的书籍相比起来真的少得可怜,大多都是未来世界的人的书籍,但是还是很浅显,很依赖外界工具。
手艺这些还是师徒相传的多,总有些这样那样的原因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尤其手艺不像是厨艺还能留书传授的。
姜荣安对于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很清楚,除了经史航海外,看的最多的就是农桑了。
与姜荣安的关注不同,古青娅想起什么,就让青纱整理,如此一来,倒是整出了非常多的书籍。
当然藏书阁还是收有小说话本什么的,尤其是未来世界,简直是多得数不胜数,可惜的是,古青娅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直接让青纱给收到角落去了。
不得不说,藏书阁内太多能够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内容了,古青娅不敢轻易拿出来,姜荣安也不例外,有时候过度地插手并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三化县,苞谷完全是姜荣安寄回来的一个意外,而织机和织法,也是建立在有冰玉蚕的基础上,若是没有特殊的蚕种,再好的织机和织法,最后还是便宜了别的家族和城镇。
只是这个举动,就足够三化县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处于一个稳固的地位了,只要没有战乱,所以这个时候就没必要再添加什么,毕竟太过于出挑,就容易引来麻烦。
“夫君,若是你有机会选择任职的地点,你会去哪里?”古青娅现在看的书是大铭朝的地理志,大约是五六十年前的不知名人士写的,对于这类,系统会在书上另外做纠正。
大铭朝的半途没有她想象的大,尤其是看着系统提供的版图,她还是心惊于其他地方的贫困的,当年自家已足够困难,而那些地方,全部只有更差的。
“需要我的地方吧,若是海外也是成的。”姜荣安不否认自己想要青史留名的野心。
古青娅点点头,“你看了那些相关的航海书籍,可是看到有关于我们这个星球的地图?”她知道他们脚下站着是个椭圆球,没读书前她或许不清楚,但现在可不同。
实际上,关于星球的样子以及星空的描述,在道家的书籍里有详细的描述,甚至包括距离什么的,只不过知晓的人少而已。
她看过不少那叫地球仪的东西,好像不同的世界,大陆海洋岛屿分布也是不同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如何。
姜荣安测过头,想了一下点点头,“你等会,我找给你看。”正是因为清楚了海洋与岛屿的分布,才会更加关注,国家的领土不知陆地河流,还包含海洋。
姜荣安还真找了出来,是很大张的地图,古青娅看了一下,跟自己脑中看过的地图对比了一下,差别还是有的,但无一例外的,北半球占的陆地面积一直都是最大的。
“看了地图,才知晓我们有多小,更别说星球意外的其他球体了。”看过太空的照片,只是那些字组合在一起全部看不明白。
“所以过好当下才是道理,多年之后,我们也不过黄土一杯消散于世间。”能被后人记住的才是值得付出的一件事。
“对的,努力学习,说不定哪一天就派上用场了。”古青娅用力地点点头。
一夜无话,第二日起来,姜荣安去医馆看了看,严正堂已经醒过来,整个人看着没什么精神,严父和钱氏脸上都有些疲惫,三人之间有一股奇怪的氛围涌动。
严正堂没什么事了,只拿几包药回家,再好好养一养就成了,因此他们一家就回去了。
没多久,严青禾再来城里,说起严二叔家的事,果然已经消停下来,似乎之前的吵闹没发生过一样,但是严二叔和钱家的关系确实彻底地差了下来。
严承自己也做着生意,知道二儿子投入钱家的钱拿不回来后,也没有说拉严二叔一把,反而责怪他当初阻扰严红娟与刘家的亲事,要不由了刘家的帮忙,严家的生意能够更上一层楼的。
而现在,严红娟整日地待在屋里不出去,面色忧愁,时不时地摔东西,怨恨父母跟钱家吵闹而赔上自己的婚姻。
钱氏这也才发觉自己之前跟严二叔闹得太厉害,害了女儿的名声,心虚不已,什么都顺着女儿以及丈夫,但整个家却是不复以往的幸福。
第255章 忌惮
日子平静而安稳地过着,距离清明还有好些天的时候,姜荣安突然说要回府城,给卢母扫墓。
古青娅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三化县的人们都在忙着地里以及蚕桑的事情,她和姜荣安跟其他人一比,倒是显得悠闲了。
关键是去年姜荣安去找了姜家家庙,不管是什么原因,好歹今年也要去扫一回墓,这是避不开的事。
虽说卢尚棋一家已不在京城,但是一直忙碌着的古氏和严父还是抽空准备了些东西让他们带着去,总比空着手到姜家的好。
古青娅没有拒绝,两人收拾了下,准备出发前夕,严正堂跑了过来,说要跟他们一起走,出去散散心。
实际上姜荣安并不喜欢自己和古青娅的路途中多一个不相关的人,不过为了避免让古青娅在娘家那边难做,没有多说什么就同意下来。
好在严正堂现在是个很安分的人,一路上都规规矩矩的,窝在自己的小床上,不主动跟人说话,不是睡觉就是拿着一本书在看,典型的一个书呆子,也没人觉得奇怪,今年也有童生试,这样临时勤奋的学子多了。
一路到了府城,姜荣安直接找了家旅店要了两间房,给了严正堂一百文让他自己逛逛,就和姜荣安去了卢家,卢尚棋走前,给了姜荣安一把钥匙。
从门外看,一切都好好的,但谁也无法保证里头是否被光顾没,姜荣安这次过来也是帮忙打扫整理一下,以防里头的东西都烂了。
门锁打开,屋里没有遭到破坏的痕迹,看来卢家在这边的人缘不错,左邻右舍都有帮忙看顾着,看到门开着,还有人来查看是怎么回事。
好在这热心邻居还认识姜荣安,倒是少费了些唇舌,姜荣安就托对方帮忙找了几个可靠的人,把屋子打扫了整理了,趁着天气好,将桌子被子什么都晒过一遍,又买了防虫蚁的药洒在屋子各个角落,才重新挂上铁将军。
几次来府城,古青娅对这里的大部分街道都很熟悉了,自然没有再闲逛的兴趣,跟姜荣安买了几个果子,刚踏入旅店,就见大堂里坐着个熟悉的人。
看到古青娅和将容纳,姜荣贵起身,露出一个自认为完美的笑容,“荣安,弟妹,我是来接你们回家的。”
姜荣安微微皱了下眉头,看了古青娅一眼,他想跟姜荣贵谈谈,不过并不想让她听到。
只一眼,古青娅就觉得自己明白了姜荣安的意思,点了点头,“你们谈,我先回房去。”
“我以为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姜荣安冷着脸说道,姜家那个地方,是他不想再踏进去的。
“荣安,以前你不想回去,我知道是不想看到那几个人,可如今她们都在家庙那边受着惩戒,作为三房的人,你回去是名正言顺的事。”姜荣贵仍旧不大明白姜荣安在想什么。
本来以为过年送了年礼是个好转的表现,现在看来,这个堂弟还是跟块石头一样不懂得变通。
“姜荣贵,我或许没脱离姜家,但不代表我要认同姜家,我该做到的我会去做,你也不用费心思来拉拢我,这没有意义。”姜荣安目光沉静,脸上一派淡然,他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很满意,不想改变,他的人生不需要花在争夺利益和勾心斗角上。
姜荣贵被姜荣安说得呼吸一窒,他承认找姜荣安是为了姜荣安未来无限大的可能性,尤其家庙透出的信息,只要跟姜荣安打好关系,以后少不了有肉汤喝。
谁又知晓姜荣安这么硬气,不脱离姜家,但也不借助姜家的力量,压根找不到能钳制他的东西,真是叫人挫败不已。
“……”姜荣贵觉得尴尬,不知道要说什么,许多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互相不扯破,做着互惠互利的事情,但偏偏姜荣安反其道而行之。
“你是不是无法理解?”姜荣安勾了勾唇角,上半身稍微往姜荣贵那边凑了凑,压低了嗓音说道:“我有脑子,只要出几个谋略,自然有人庇佑我,我又何须与姜家牵扯那般多?”
姜荣安也没想瞒着,他跟姜荣贵说这些,不过是在宣告自己的实力罢了,当一个人的能力足够强大,那有没有家族的帮助自然无所为,有些时候,排除亲情只单纯利益的牵扯,更加的方便。
姜荣贵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出几个谋略就能得到庇佑,一是说明姜荣安能力强,让人不能忽视,而能称为谋略的事情,接触的人的身份不是权贵大臣要不就是王公贵族了。
所以姜荣安竟然认识这样的贵人,这般的厉害,那更加不能得罪了,只能从别的细枝末节来讨好他。若是姜家早知道姜荣安会有今日,还会吴氏他被三房赶出家门吗?
想来想去,姜荣贵不由苦笑一下,“是我太过理所当然了,我只是听说要组织船队出海行商,想要给姜家弄到一个名额而已。”现在姜荣安这条路怕是要走不通了。
“商队都是好些个家族组成的,你与其想名额,不如与其他家族联合获得名额来得容易。”单独的家族名额,那可是京城世家才有的份,就是秦家这样的,都没办法拿到,除非自己出船。
姜荣安并不吝于这条信息,七皇子要出海探路,需要足够多人的,而利益往往最吸引人。而关于苞谷的事也有了回复,夏收时就会人专门来负责,自然而然的,他也稍稍整理了一点航海的小细节过去,有用却不会让人怀疑。
因为他要参加后年的春闱,是没办法随船队出行,展现才华这事若是无法当场一鸣惊人,那就隔空细水长流,达到目的的路多的是。
姜荣贵微微皱眉而后又快速舒展开,他眼中有着惊喜,更多的是深深的忌惮,姜荣安说的如果是真的,这个消息还未公开他就知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姜荣贵很聪明,否则也不会被当成姜家下一代人培养,姜荣安提这个意见,难道他赏识者是就在七皇子这拨人中,还是说就是七皇子?
幸好他还知道点分寸,没将人给得罪死了,“荣安,多谢,以后我不会再对你提姜家的事了。”
第256章 扫墓
姜荣贵不再试图劝说姜荣安回姜家,转而说起另一事,就是清明扫墓的事。
每一年除了要扫本家的墓外,还要回到村子里去扫墓,当然因为人数众多,往往每个家族只派一个代表去。
姜荣安思索了下,他打算给卢母扫墓,而家庙太远,今年肯定是不去的,以后有机会再说,“家庙那边我今年就不去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姜荣贵心里有些失望,他连续去了家庙那边扫墓好些年,早就想换换了,不过他可不敢跟姜荣安说,万一不小心又把人给得罪了呢。
回到房间,古青娅正坐在窗前看书,看见姜荣安进来,问了声,“都弄好了。”
“当然。”姜荣安点头,姜荣贵是个聪明的,他的父母也不笨,自己都把话说得那么清楚了,想必他们心里也该放心了吧。
自己即使发达了,也不会反过来对姜家如何,若是他们求到自己头上来,端看心情好坏要不要出手,反正不会让姜家太落魄就是。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除了看你这个人,还看你身后的家族,那往往映射着你身上的某些性格特点,而这些越是上位者就越是在意。
“那你睡一下,累了大半天了。”在卢家房子那待了大半天,都没好好休息过,姜荣安的眼底一片青黑,古青娅有些心疼,“等会吃饭。”
姜荣安点头应下,躺上床后没多久就打起了小小的鼾声,古青娅悄悄地将窗户给掩上,拿了把凳子在床边坐下,想了想,找了一本药膳的书来翻着,也该好好给他补一补身子了。
隔日,古青娅和姜荣安出门去买蜡烛香火,严正堂也一起离开,走的却是别的路,整个人看着死气沉沉,不怎么说话,让人很是无奈。
古青娅亲手将折纸钱,或是元宝形状或是衣服形状,而姜荣安做不来这个,索性就去隔壁屋子找严正堂谈话。
把人带出来,不管如何总要把人完好无损地送回去才是。
但是让姜荣安惊讶的是,这个少年竟然在他的面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就像是被人抛弃的孩子一般。
这样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思想以及观念最容易改变的,姜荣安叹了口气,又当起了老师,给严正堂分析这些事情的起因以及结果。
离开的时候,姜荣安将门给关上,他说了这么多,如果严正堂还没想通他也没辙了,不过能够保证的是,这个少年起码不会想不开或是有偏激的想法了。
古青娅已经将所有值钱都折好,算一算他们明天上午也要去扫好几个墓呢,这还是没算上姜家那边的。
除了卢母和卢外公卢外婆的墓是他们单独扫,往上数的祖先都有其他支系的卢家人,所以姜荣安和古青娅就去走了下过场。
等山上下来,马车就在路边等着,一行人又往姜家的墓地驶去。对姜荣安来说,那里是陌生的,以前年纪小没什么印象,这还是长大后第一次去姜家扫墓,说真的,他没太大感觉。
与卢家相比,姜家的墓地修得豪华又大气,还有专门的守墓人,姜荣安和古青娅意外看到姜老爷以及姜三爷一家子,但他脚步只是顿了顿,当作没看见一般,走到姜大爷旁边。
“还真看不清自己的身份了,让所有人等着,也不嫌害臊。”姜三爷嘀咕了声,却不敢大声说什么,万一家庙那边又把惩戒延长呢?
因为有守墓人,所以不用亲自动手除草割草什么的,只需用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和图案给描红了就成,不过这活一般都是家里男性的任务。
姜大爷递给姜荣安一个小碗喝一根毛笔,古青娅轻轻往后退了一步,看着姜荣安跟姜大爷他们忙着,默默地将自己叠的纸元宝等拿出来,量并不多总归是个心意。
“你们来扫墓就是带这么差的纸钱,烧给祖先也不会不好意思吗?”说话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好像站在姜三爷那边的,说话声音压得很低。
古青娅瞅了她一眼,没有理会,有些人你不理就是,对方自找没趣自然就放弃了。
那姑娘跺了跺脚,眼睛往旁边瞟了瞟,也不敢多说,就走到一边去,但看古青娅的眼神,就愈发地不善起来。
又是焚香烧纸钱倒酒放鞭炮的,如此终于将十来个墓给扫好,姜荣安和古青娅准备走,就被姜大爷叫住,“荣安,别急着走,要去清水寺吃素斋。”
姜荣安摇摇头,“不了,你们去罢,我们还有别的事。”
说着也不理会听了他的话瞬间黑了脸的姜老爷子,兀自带着古青娅下山了。
姜大爷显然也没想到姜荣安拒绝得这么不客气,想着他来扫墓是服软了,没想到真的如儿子所说的,他真的不想回姜家,一点都不想修复关系。
不过他也不敢仗着身份说什么,以后可是要仰仗着姜荣安呢。姜老爷子以及姜三爷一房,姜大爷还特地敲打了一番,若是姜荣安没有背景,家庙那边怎会对他们这一支突然管束起来了。
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触犯到底线就成,姜老爷子又怎么会不清楚,临到老了被家庙削了一顿,正是知道了严重性,要不早就训姜荣安一顿了。
到了马车上,姜荣安一直挺着的背脊一下子松了下来,整个人靠在车厢上,脸色不怎么好看。
古青娅瞅了,知道他心里不舒服,肯定是想到不好的事了,她没有说话,只是倒了一杯水,又递过去两个青桃子。
姜荣安喝了水,拿着那酸得很的桃子狠咬着,像是发泄着什么一般。
看着姜荣安的样子,古青娅有些心疼,他最不喜欢吃酸的桃子,这是有多难受呀!童年的记忆,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真的是巨大的,不去恨不去报复,却不代表能够释怀,能够原谅。
古青娅坐到姜荣安的旁边,伸手将他手上的另一个桃子拿过来,陪着他吃起来,的确很是酸涩,带着苦味,那味道叫个销魂,她怎么就去买了这种小桃子呢,一定是脑抽了。
第257章 劝说
等到了旅店,姜荣安的情绪已经平复得差不多了,他轻轻地抱了下古青娅,“娘子,谢谢你。”
古青娅拍了拍姜荣安,脸色微红,“都过去了。”都是过去了,无论好还是不好。
吃了一顿迟来的午饭,两人坐在旅店后面的院子里晒太阳,说着接下去的计划,是直接回家,还是去其他的城镇逛逛。
“干脆一路都坐马车罢,这回不坐船了。”坐船的速度肯定要快不少,而且比马车舒服,自然而然的,一路上能见到的城镇乡村什么的更少。
古青娅当然是没有意见,看看其他地方的习俗,以后等有了孩子,自己可再没有这么悠闲的时候了。
“那问问正堂,看要不要一起?”今天忙着,都没注意他有没出门。
“他是一定要一起的,否则出事了我们谁都负责不了,路上,就带着他去看看别人的生活过得有多苦,他自然就想明白了。”
姜荣安可没有让严正堂舒服的想法,这小子就是日子过得太好了,才会受不得这些挫折。
又不是亲弟弟,姜荣安说什么就是什么,古青娅同意了这说法。
临出发前,姜荣贵又找了来,见姜荣安要走,他不由皱了下眉头,“你们要走了?我妹妹要定亲了,你们要不喝了酒再走?”
“恭喜了,是哪家少年郎有这福气?”姜荣安笑着恭喜道,却没有留下的意思,“行程早就订好,再拖延不好,等她出嫁,我定前来喜酒。”
“是秦家二房的大儿子。”姜荣贵笑着说道,“出海一事,我们姜家以及方家等几个府城的家族跟秦家组成一个商队,用同一条船。”
姜荣安闻言,眼底闪过一丝的诧异,他不知道秦家这桩婚事里头有没有自己和古青娅的因素,但愿秦家的胃口没那么大才好。
“这倒是不错,先预祝你们一帆风顺了,那你们打算好谁跟船出去没?”姜荣安有些好奇,海上一切都是未知的,危机重重,可不是每个出去都能跟着回来的。
“这事还未商量好,也许是我或是我爹,带上家庙那边的人。”姜荣贵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