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唐女医-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子瑜心中一动,这个女人的问题,是母亲?还是那个拿着祖父亲笔婚约书来的周清莲?
两个人又同时望向李淳风。
李淳风很犹豫,如果只有薛收在这儿呢,他还能说。现在周子瑜也在,说出来的话,肯定会扎心。
周子瑜抱拳作揖:“李参军,你尽管说,我受得住!”
李淳风背着手,又望向夜空:“我要再观明夜的星象,连观三夜,确定无误了才能说。”
哎马呀,这可不能说出来,扎人家心还算了,自己可别挨揍。李淳风决定严守秘密。
周子瑜在终南山学道多年,天象周易之事,多少也懂一点,至少李淳风的话,他就能听懂。
周子瑜低头细想。
地动,是凶兆。
无论李淳风看得准不准,这话都不能说出去。
说出去的话,在国,这是妖言惑众,来个斩立决都够了。在家,无论是周夫人出事还是周清莲出事,周家都会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李参军,再明示!”
李淳风还是摇头:“我要看完三天才能说。”
暧昧之事,说出去要死人哒,千万不能说!
周子瑜聪明的不再追问。
不能说出口的,就是秘密。后院的秘密,还是有问题的秘密,只有两个而已。
修道之人,最讲究一个顺势而为。
现在李淳风不肯开口,那就不要再勉强。
以他对李淳风的认知,能说出口的话,基本都会应验。
周子瑜心里一松,他知道怎么办了。
秦王九月份就要出征,他要争取机会出战。
人一轻松,就有心思说别的:“薛参军,明晚赏月夜宴,不知又请了哪里的乐班。”
薛收道:“听说是番邦来的。”
李淳风点点头:“好好好,上次的胡旋舞我没看到,你们不要拦着我,这次我要看个够!”
薛收摇头:“这次好像是不一样的,说是有新奇的表演。”
周子瑜端起酒来喝了一大口:“太好了!”
李淳风道:“当然好,听说东宫那边的歌舞班足够热闹。”
“李参军,殿下这次出征,”周子瑜把酒碗里的酒一口闷掉:“胜算几成?”
李淳风斜睨了周子瑜一眼:“你想干啥?上阵?”
周子瑜点点头。
“前方陷阵,后院起火。”
“啥?”
“当我没说!”
“极好。”
“啥?”
“当我没说!”
“好吧,三成!”
“足矣!”
薛收咂咂嘴:“好酒!你两个在打什么哑谜?”
周子瑜站起身:“八月十五又不是正月十五,哪有灯谜!薛参军,李参军,告辞!”
除了秦王府,周子瑜不想回周府,这个时候,他最想去的是潼关,在讲武堂听李靖给他分析军情,出谋划策。
跟了秦王殿下一段时间,周子瑜逐步适应了秦王的作战风格。
秦王讲究兵贵神速,更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赵子龙的胆识魄力常常被他挂在嘴边。
做为左右护法之一的周子瑜,就更需要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一一考虑到,与屈通配合,做好万全的防护。
只跟土豹子刘武周对战,只要问问周正义就行,胜算的把握还有一半一半。
根据唐侍郎带回来的消息,刘武周的地牢里还关押了太原太守,令到皇上再派兵之时就投鼠忌器,胜算就变成了只有三成。
其实,李淳风没讲的是,这三成胜算,周子瑜就占了两成。
第188章 对策
天色蒙蒙亮,周家父子在后院对练。
周正义的腿骨复原之后,每天最舒畅的时分,就是凌晨起来在后院练武。
周子瑜不敢太用力,一把长刀只在周正义的周围点到即止。
过了几招,冷不防被周正义的长枪扫到了刀身,整个人往后一倒,还未站稳,周正义的枪尖就指在了他的喉头处。
“哈哈,认输吧!”周正义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爽朗的笑声将院子里的树木都震得簌簌响。
周子瑜和周正义对视着,猛地将手中的长刀向周正义的脚下扫去。
这是两败俱伤的死招。
周正义倏地止住笑声,提枪往后一跳,避开了周子瑜的刀锋,也失去了对周子瑜的制擎。
周子瑜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跳起来:“父亲,儿子得罪了!”
周正义将长枪抓在左手,满脸赞赏,用右手去拍周子瑜的肩头:“孺子可教!哈哈!去洗漱了来我书房!”
“是!”
八月十五不用上朝,周正义这才有时间与长子坐下来慢慢聊天。
周子瑜换了一身轻便的合身长袍,拿着一沓纸进了周正义的书房。
“父亲,儿子彻夜未眠,将太原的局势做了一个详尽的分析。请看。”
“好,拿来。”周正义接过兵策:“子瑜,你先吃点东西,这个莲子粥不错。”
周子瑜依言在八仙桌前坐下,端起饭碗:“这粥熬得好,有点像祖母的手艺。”
周正义看过来:“是清莲熬的。”
周子瑜刚送到嘴边的羹匙停住,随即放回粥碗里。
大米是周子瑜的最爱,熬粥蒸饭蒸米糕烫米浆皮,百吃不厌。只是周子瑜性子随和,又常在军中没有讲究吃喝的条件,这个喜好只有周家人知道。
周正义轻笑一声:“怎么?不食敌军之食?”
周子瑜放下饭碗,正色道:“只有周家堂妹,非敌非友。米粒无罪,何患无人食?”
“说得好!”周正义赞赏的看着长子:“你打算怎么解决?”
“破釜沉舟。”
“会不会太小题大做?”
“凡事都要严阵以待。”
“很冒险呐!”
“不冒险就没有胜算。”
周正义一拍桌子:“好!不愧是我周家人!无所畏惧才能杀出一条生路!”
清早对练的时候,周子瑜冒死扫出的那一刀,最终反败为胜。
这个难得的取胜,还是让周正义逼的。
“谢父亲夸奖!”
“唉,你要是能在一开始就痛下杀手,就不至于落到绝地反击的地步。不过,你要记得反戈一击的那一瞬间的力量,把这个力量用在刚开始出招的时候,你就能占据主动。”
“谢父亲指点,儿子记住了。”
“嗯,赶紧吃吧,饭都要凉了。”
“是。”
“今天还要去杏林馆?”
“不去了,秦王府有晚宴。”
“她知道家里的事吗?”
“不知道,我也不打算让她知道。等事情过去了,她知道就说,不知道就当没发生过。”
突然冒出来的婚约,成了周子瑜的心病。
若是没有章锦婳的存在,周子瑜或许就遵从了祖辈的遗言,娶了周清莲张青莲王青莲之流,就这么不好不坏不冷不热的过一生。
只是上天既然让他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子,那他一定要给自己心爱的人一世安稳半生幸福。
如何在不伤害双方名声利益的前提下解除婚约,着实让周子瑜头痛了一阵子。
他一直记着李靖总结出来的铁律:任何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人,若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给你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和损失。
所以,他犹豫了。
没想到,是在与周正义的对练中,找到了灵感。
与其拖延躲避,不如痛痛快快的当面谈个清楚说个明白。
周正义很满意长子的做法:“好!你有这样的想法,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犹豫和心慈手软是必败招数,多少英雄好汉就葬送在个性格弱点之中。
唉,怎么他们父子俩,追随的也是父子俩,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周正义真想跟长子把年纪把机会都换过来。
周正义和周子瑜趁着兴头,将兵策仔仔细细的又研究了一遍,你一言我一语,删改补充,不知不觉就说了一个多时辰,把周行石给晾在了客房。
周行石也没闲着,把周清莲叫到跟前,再次交待女儿在周府的注意事项:“清莲,我看你的心思都飞走了啊!大公子在家的时候,你就跟着跑,围着转,眼珠子都快甩到人家脸上去了!你这个样子,只怕会坏事哟!”
周清莲满脸喜色:“阿爹,周大兄好英俊啊!真是好看得不得了!我就看看,哪里会看坏哟?”
“你没听到二公子三娘子在说什么锦儿吗?这个锦儿一定有古怪!”
“阿爹,你说锦儿是女的?她不是开杏林馆吗?又开医馆?”
“清莲,以大公子的年纪和身份地位,应该早就成亲了。咱们还是运气好,赶上了大公子还未曾定亲。这几天阿爹出去逛了逛,我看这长安城里,大街上的女子们,言行举止并无拘束。还有男子携女伴在大街上走动的也不少。”
“阿爹,你是说,杏林馆是酒色馆?我得去找这个杏林馆看一看,会一会锦儿。”
周清莲在周府的这几天,得到了周夫人和周子瑶的热情招待,就有点忘乎所以,把自己提升成了京城里的贵女们中的一员,底气可足了。
还是周行石比较沉着:“你连官话都不会说,路都不认识,去找打吗?”
“那怎么办?”想着早上偷看到周子瑜练武的矫健身姿,周清莲急了,她一定要留在京城,嫁进周府。
周行石冷静的给女儿出主意:“不管怎样,只要一天没嫁进来,你就一天不要去找锦儿。反正,嫁进来你就是正牌将军夫人。”
“阿爹呀!”周清莲不愿意,还没进门呢,夫君就可能有了红颜知己,这怎么行:“还没嫁进来就要忍气吞声吗?以后就我一个人留在京城,我怎么办?找谁商量去?”
第189章 条件
周行石是个典型的商人,重利而轻情。
原本他是特别疼爱清莲的,对女儿比较纵容,就因为舍不得累着女儿,才想着干脆找个上门女婿的。
看到周清莲的不懂事,他深深地感到,女儿若是嫁到京城来,真的会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过,为了清成的将来,他一定要攀上这门亲。
女儿就是受些委屈,也必须忍受,女儿的脑子一定要洗一洗,要不然时不时的想不通就完蛋了。
“清莲,你想不想留在京城?”
“阿爹,我当然想啊!”
“既然想留下来,那你就要死死记住,嘴巴要甜,不管受什么委屈,都要说对方的好话。”
“什么?人家欺负我,还要夸人家吗?”
“你看阿爹,在铺子里的时候,县令李大人的姨娘说咱家卖的料子不好,阿爹是怎么做的?”
“你说林姨娘的皮肤比咱家料子还好。”
“那后来呢?”
“后来阿爹又进了更贵更好的绸缎,林姨娘经常来买。”
“清莲,你要记住,要在这个世上站稳脚跟,嘴巴甜是不会吃亏的。”
“阿爹,我明白了。”
“是不是真明白还待日后才知道,至少目前要记住不能任性不能意气用事。”
“是,阿爹,我记住了。”
只有安抚住女儿,不至于自乱阵脚,那张婚约书才能起到作用,女儿留在京城才有意义。
吃过午饭,周行石终于等到了谈婚约书的时分。
周正义坐在书桌后,周子瑜站在书桌一侧,周行石则坐在书桌一侧的客椅。
不像是谈话的场合,因为气势的区别太明显了。
周正义和周子瑜都是上过战场手里的刀见过血的,与周行石点头哈腰逢人自带三分笑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世叔!你来了京城这么久,小侄一直没来得及与你相谈,请见谅。”
“贤侄说的客气话!您是殿下面前的大红人,忙一些也是自然。”
“世叔,我过了今天又要离开家,所以,只有今天才有时间与师叔一叙。”
“哦?不知贤侄此去多久?老家那边还有生意要看顾,不知我能否等到贤侄回来一起再喝一杯。”
“这个就不好说了,短则三两个月,长则一年半载。”
“贤侄这是要外放?”
“殿下要点我开拔去太原。”
“太原不是失守了吗?”
“师叔也知道?”
“我们在来京城的路上,就听说了。”
“皇上要收复太原。”
“这。。。。。。!”听说如今占据太原的刘武周十分的厉害,朝廷派去收复太原的人都被刘武周抓去剪了舌头砍了手脚,这这这,周大公子此去,是吉是凶啊?
周行石危坐在椅子上,捧着茶碗,轻嘬一口,一边在心里暗暗揣度着周大公子的用意,他一个做买卖的,天生对商机敏感,对朝廷对时政一律不沾边,此时也无法判断周子瑜要去收复太原到底有多少把握。
周子瑜又道:“世叔,我现在就要去秦王府,形势紧急,连家里也是不能住了,就此告辞。”
周行石错愕:“贤侄,你这就走了?”
婚约书的事还没谈呢!
周子瑜点头:“昨天殿下特意给我们时间与家人团聚,现在再不走,恐怕赶不及。”
周行石连忙赔笑道:“世叔就等你得胜归来,再与你庆祝!”
“多谢世叔!小侄告辞!”
周行石惆怅的看着周子瑜利索的转身出了书房。
哎,大公子有事走了,这婚事怎么办?拖上三两个月的还好说,拖个一年半载的,他陪着女儿在这等下去,那家里的生意可怎么办?尤其是张三还不知道清莲是来京城结亲的呢!
万一,万一大公子去了太原,没打胜仗,战败了怎么办?不战死,被俘的话,被割了舌头被砍断了胳膊腿儿的,怎么办?周行石打了个哆嗦,清莲还没定亲,大公子就出了事的话,说出去也不好听啊!
周行石心思百转,回过头来,不期然的看到了周正义审视的目光,不由得愣怔了一下。
对了,大公子不在家,这不还有周大人吗,婚事还是由长辈拍板的嘛!
“周大人,大公子是在太忙了。您看,清莲的事。。。。。。”周行石故意将难题抛了出来。
周正义一直在观察的周行石的表情变化,将他的微细动作都看在了眼里:“贤弟,子瑜的事,咱们两个谈也一样。”
上午在书房里,父子俩谈完战场局势,末了又说了一下关于婚约书的事,最终决定让周子瑜回避,由周正义出面将此事解决。
“太原的事情,你也听说了,那我就跟你明人不说暗话。子瑜这一去,吉凶未卜。婚约书的事情,我就没有跟他提起。一是战事吃紧,说这些事情嘛,会让他分心,二来呢,这一上战场呢,刀箭无眼,我怕有个什么。。。。。。,你懂的!”
“哎!我懂我懂!”
“那你看,你是带着清莲就在京城里住着呢?还是带清莲回去,等子瑜回来再写信告诉你们?”
周行石的笑容差点冻在脸上,周大人这话,是赶他走?
那他这趟是白来了?
清莲还没有定亲,那就是还没有身份,也就是个同乡,不回去的话,了不得人家看在祖辈的面子上当个远亲招待着。就清莲那个没心没肺的,琴棋书画都不懂,在这多住几天,想家了哭了闹情绪了,谁会管哟?说不定还惹人厌呢。
可是,大公子虽然走了,这府里不是还有二公子嘛!周行石的脑子转得飞快,已经想好了后面的好几步。为了让儿女的富贵,他也是拼了。
“周大人,清莲都十五了,这一去一来,岁数就大了。”
“呵呵,老弟呀,那你就在京城多住些日子吧,我让人带你们在这附近走一走看一看。”
“谢谢周大人!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周行石打定主意,只要周正义不赶他走,他们父女俩就在这住下好了,他去考察一下京城的铺子,有周大人这个后台,做买卖也不是件难事!
跟周寺卿家结亲,本来就是奔着名利而来,要不是老爹早死,他周行石也有机会多读几年书,说不定这个时候也在京城混,谁求谁还不一定呢!
第190章 心事
周子瑜离开家,直奔杏林馆。
此时此刻,他更急着要见到章锦婳,这样才会觉得心里踏实些。
大白天的,街上人挺多,他的马跑不起来,只能放马慢走。
拐进杏林馆的里巷,沿着城墙边,挂了一溜的红灯笼,平添了几分过节的喜气。
周子瑜在千金堂门前停下马,竹青迎上前:“周将军,锦儿在杏林馆书房。”
“好!”周子瑜跳下马,把缰绳扔给罗怀,自己大步向杏林馆走去。
他故意提早下马,准备给章锦婳一个惊喜,要不然章锦婳一听到马蹄声就会冲出来迎接。
杏林馆的大门虚掩着,周子瑜轻轻的推开大门,放轻脚步往里走。
书房门也是虚掩着的,周子瑜嘴角上扬,一把推开书房门:“锦儿!”
正在书桌前玩百巧板的章锦婳和季同抬起头来,看着不期而至的周子瑜,俱是慌张。
“瑜兄?”
“周大兄!”
周子瑜站在门口,嘴角的笑意隐去,换上了木头脸:“锦儿,竹青说你在写医案!”
章锦婳急忙放下手边的木片,走到周子瑜身边,带着笑脸:“瑜兄,我还以为你要吃完晚饭才过来接我。”
周子瑜低头看着章锦婳,觉得这笑容看起来很心虚:“怕你等着急了,就提前过来了。”
“不急不急,”章锦婳还是笑:“瑜兄,你坐,我给你沏茶!”
周子瑜抬脚往罗汉榻上坐下来:“好,正好中午吃咸了。”一边看向季同,不明白这小子怎么又来了!
杏林馆的中秋宴席,就是京兆尹季大人定的家宴,亲戚加上客人,一共来了十几个人,坐了两桌,热热闹闹的吃到过了午时才走。季同自然又找了借口留下来。
季同只不过与章锦婳共处了三两回,就发现了章锦婳的特点,发现她不像一般的小娘子那样喜欢胭脂水粉,而是喜欢各种费脑筋的智力玩具,或者是他们男孩子喜欢的群体活动,一听到蹴鞠投壶赛马之类的娱乐,就显得兴致盎然。
季同就投章锦婳所好,说起了重阳节登高的事,果然引起了章锦婳的兴趣,好奇地问,登山还有什么好玩的活动?
于是,季同让章锦婳把百巧板拿出来,拼各种造型,说明登山游玩的乐趣。
拼着拼着,又拼了一架秋千出来,季同道:“章小娘子,如今京城里的小娘子都流行打秋千,我看杏林馆的院子也够大,不如你也搭个秋千架,那些女客过来,也多些乐子,你也可以多交些朋友。”
章锦婳道:“我又不会琴棋书画,只怕那些小娘子不愿意跟我交朋友了。”
季同在桌上又放下几块木片:“整天都是琴棋书画的小娘子,其实并不多。我看爱玩的多。我那些同窗的姐妹们,没出阁的小娘子们,倒是喜欢涂脂抹粉,一起踢毽子打秋千什么的。”
章锦婳脸红了:“涂脂抹粉踢毽子我也不会。”
季同奇道:“你做的蜜脂那么好,我娘都喜欢得不得了,你看刚才她们都追着问你要蜜脂蜜丸的。”
章锦婳笑了:“也对!季公子,那你看,秋千架要安在哪里?怎么安?”
两个人就开始讨论怎么安装秋千架,又从秋千架说到棋牌桌,又从花圃说到赏花亭,说得正热闹的时候,周子瑜来了,把他们的话题打断。
季同讪讪的,表情不自然地向周子瑜打招呼:“周大兄,中午是我父亲在这里请客。”
周子瑜往罗汉榻的另一边空着的位置看了一眼,示意季同坐过来:“小季,你很有闲功夫嘛,下个月就要秋试了!”
季同放下手里的木片,走到罗汉榻上坐下,只觉得周子瑜气势逼人,想走吧又舍不得章锦婳亲手泡的茶汤,硬着头皮坐下,只盼着赶紧喝口定神安心茶。
春兰冬兰提着炭炉拎着水桶走进书房,放在茶桌边,低头退下。
章锦婳笑盈盈的走进来:“刚好有新摘下来的金桂,就给你们泡桂花茶!”
“啊!好香!”季同吸吸鼻子:“这么早就有桂花了吗?桂花也可以泡茶汤?”
章锦婳把装有桂花的茶荷递给季同:“季公子,桂花可以提神醒脑,你喝桂花茶汤最好了。”
季同接过茶荷,用力嗅:“太好了,我读书经常头痛。”
周子瑜凉凉的看着,不发一言。
“咦?火折子呢?”章锦婳准备点炉子烧水。
季同跳下地:“我来!”
还是去干点活吧,点火取取暖,他都快被周子瑜的冰块脸给冻僵了。
章锦婳也不客气,由着季同去点火,她拿了一个盖碗,往里面添加食材,等水烧开了,立即冲泡好,盖上盖子,端到周子瑜面前,讨好的笑道:“瑜兄,这是给你的!”
“这是什么茶汤?”
“暖胃茶汤,特别为你专制的!”
一声特别配制,让周子瑜暗暗得意,他喜欢这份与众不同的亲昵:“都放了些什么?”
“有红茶,有红枣,有丁香,有银桂花,有党椮,有大麦,还有黄芪和肉桂,加了三粒冰糖。”章锦婳一一细数:“你这几天吃得有些油腻,脾胃肯定不调和,要喝点暖胃的茶汤来调治一下。”
“放了这么多?”
“嗯,除了药材和食材的功效,还要配数,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哈,光是听着,肚子就开始暖暖的了。”
“瑜兄,如果你这么说,那说明你这几天晚上肯定做梦了。”
“还真是!你能猜到是什么梦吗?”
“我想想,”章锦婳做沉思状:“瑜兄,你是不是梦见日头特别大,把土地都晒裂开了?”
章锦婳想起来了,这几天周子瑜的表情一直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坐下来的时候,放在炕几上的手掌,红红的,这是内热的表现。
之前,周子瑜的脾胃是寒凉的,现在是虚热的,反差有点大,所以要喝点化痰顺气的茶汤来调和。
不等周子瑜答话,季同走到章锦婳的身边:“章小娘子,原来你还会解梦啊?”
第191章 箜篌
周子瑜的眉头轻轻挑起。
这是在挑战他的底线吗?
内忧外患是吧!
周子瑜下意识的端起盖碗,凑到嘴边。
“瑜兄,茶汤焖泡的时间还不够。”章锦婳伸手制止,就要去端茶碗:“还没有焖透,再稍等一会儿。”
周子瑜将端着盖碗的手往后移,另一只手趁机捉住章锦婳的手:“小心,别烫到。”
章锦婳很自然的任由周子瑜握着她的双手,笑嘻嘻的:“瑜兄怎么这么着急了?”
“能不着急嘛!锦儿特意为我泡的茶汤呢!”周子瑜故意加重了特意两个字。
章锦婳听明白了,一向含蓄的周将军居然也会公开表示吃醋,她不禁抿唇。
这两个人也不避嫌,就这么相视而笑。
季同轻咳一声,退回去炭炉边,拿起小蒲扇,假意煽风点火。
再迟钝的人也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章锦婳微微侧头,从眼角的余光里瞥见季同的动作,回过头来冲着周子瑜挤了一下眼睛,将自己的手抽出来,拿起炕几上的茶荷走去茶桌边,继续泡茶。
“季公子,《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过,五脏六腑若有出现阴阳失衡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梦境。我不过是根据梦境反推疾病,或者根据表征来推断身体的脏器哪里失衡了。并不是我学了相术占卜之类的。”
“哦,原来是这样,是季某无知了。”
“季公子谦虚了。就是太医署的医科学生也不见得就懂这些。”
其实,这并非是季同孤陋寡闻,而是孙圣手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验证之后,再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章小娘子,要是经常做飞翔的梦,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胆囊受了刺激,说明季公子爱吃肉。”
“咦,真的哎!”
“小季,以后少吃肉,做飞翔的梦,经常会掉下来,半夜惊醒还以为见鬼了!”周子瑜突然插了一句。
季同兴奋的抬起头来:“周将军,你也看了《黄帝内经》?”
妈呀,这也说的太准了。
周子瑜笑,哪个男孩子小时候没做过会飞翔的梦呢?他就是在梦里飞着飞着就踩空了,半夜在被窝里惊醒过好几回。
“《黄帝内经》我看了一点,没看完。小季,你过来坐吧,尝尝锦儿泡的茶汤。”
周子瑜拿出主人翁的姿态,自如的招呼着季同,谁是主谁是客,立见高下。
季同重新坐下来:“周大兄,最近很忙啊?”
周子瑜笑:“是啊,我看你很闲嘛!”
季同摇手:“不不不,我哪里闲,我都要秋试了,赶着看书呢,你看中秋我都没约子瑁他们出来。”
“挺好,喝了醒脑汤,赶紧回去看书吧!”
“啊?”
“啊什么!我要带锦儿去秦王府!”
“哦!”
章锦婳好笑的看着周子瑜把季同打发走。
那个体贴入微善解人意暖心暖肺的周子瑜,在别人面前,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周子瑜也是在写兵策的时候才发现,做事考虑的太多不是坏事,坏就坏在光想不做,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一点也不痛快。倒不如想到什么就赶紧去做,免得夜长梦多。
季同的表现,很明显就是个可发展的威胁,必须在苗头初露的时候,掐掉!
本来么,只要章锦婳定亲了,也就免了许多人的肖想。
可惜呀,现在只能防微杜渐。
周子瑜要是知道他当初一时的犹豫,能让他的亲事出现这么多波折,说什么他也不会顾虑太多。
章锦婳跟着周子瑜提早到了秦王府,她还不知道离别在即,高高兴兴的品尝秦王府的美食,欣赏番邦的乐器弹奏。
经过上次的舞姬受伤事件,被太子殿下抢了风头,还因为中元节的晚宴场面太过喜庆张扬,秦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在朝中都被言官弹劾。
因此,相隔一个月的中秋酒宴,秦王府只请了一班乐工,吹拉弹唱些清歌小曲。
这些很对章锦婳的胃口。
秦王殿下还特意问了句:“章小娘子很喜欢这些阳春白雪之音啊!”
章锦婳笑意盈盈:“殿下,这些丝竹之音,并不是一时的娱乐,每一种乐器,都能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经常听到这些天籁之音,都有养生延年的效果啊!”
此话一出,秦王大感兴趣:“那你说说,本王适合听什么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