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唐女医-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也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
原以为最靠的住的皇太后,出了岔子。
第162章 皇太后去世
章锦婳第三天去秦王府的时候,唐侍郎的虚弱,大有转机,已经可以进食流质。
每次在章锦婳医治之后,精神头好的时候,喉咙里还能断断续续的说出一些话来。
经过仔细辨听,都是些非常重要的情报。
秦王大喜,要重赏章锦婳。
还是周子瑜硬着头皮提起了自己的亲事,秦王立即就答应带章锦婳进宫去面见皇太后。
章锦婳随着秦王走在内院的路上,看着坤仪殿内高出院墙的玉兰树,枝头绽放的玉兰花,大的有碗口大,紫色的娇贵,粉色的妩媚,远远的看过去,心情就极好。
皇太后正在佛堂里焚香念经,听女官禀报说秦王带着章小娘子过来了,放下经书,由女官扶着起身去了偏殿。
秦王一跨进坤仪殿的偏殿,笑声就不断:“皇祖母,孙儿打扰您念经了,请皇祖母恕罪。”
章锦婳在秦王身后五步的地方跪下叩头:“孟章叩见太后娘娘!”
皇太后甚是挂念章锦婳,笑眯眯的道:“平身!”
等章锦婳站起身,也不顾秦王就在跟前,伸手招呼章锦婳:“章小娘子,快过来让我看看。好像又瘦了。”
章锦婳最近出门,都是做中性打扮,依旧是青色锦缎直裾,青色纱冠压住发髻,再用白色发簪扣稳纱冠,一身打扮黑白分明,小脸上的一对大眼睛也是黑白分明,眼眸亮晶晶水盈盈的。
秦王不等章锦婳回答皇太后,就哈哈大笑着说:“皇祖母好眼光,章小娘子的确是瘦了。跟她一样瘦了的,还有我府上的周将军。”
皇太后看章锦婳略有羞涩,就笑了:“周将军?就是上次要我给挑吉日的?”
秦王笑道:“正是正是!一个恨娶一个恨嫁,一个多月没见面,一见到,两个人居然都瘦了一圈。”
在皇太后的注视下,章锦婳不好意思抬头,只能垂下眼皮盯着自己的脚尖。
皇太后顺着章锦婳的眼光看下去,抬起自己的一只脚往前移了半步:“章小娘子,你看我的腿脚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章锦婳一愣,赶紧抬起眼看了皇太后一眼,摇摇头:“民女没有看出来,请皇太后安坐,民女为皇太后把平安脉。”
女官急忙示意小太监去搬凳子来。
秦王坐下,笑道:“章小娘子,以后你在太后娘娘面前,要自称微臣了。行礼也要行女官礼。”
这话说的随意,皇太后却不淡定了:“微臣?”
坤仪殿的女官见了皇后妃嫔都要自称奴婢的,微臣这又是怎么回事?皇太后看向秦王的眼光就微微有些变了。
秦王淡淡的答道:“皇祖母,章小娘子现在是我天策府的国子助教。我正想要向父皇禀明,特赐章小娘子一个女官的身份。”
皇太后的手都忘了伸出去,直直的盯着自己的孙儿:“女官都是在皇宫内院的,天策府岂能有女官?”
秦王依然笑脸向着皇太后:“孙儿是要章小娘子入仕!”
祖孙俩就这么当着章锦婳的面,用笑脸对峙着。
皇太后的笑容还是那么和熙慈祥,心里却越来越冷。她明白了秦王的意思,思及后果,不由得冷汗涔涔。
帝王之家无手足!
悲剧又要上演了么?
皇太后亲眼见到伽罗的子孙互相残杀,想不到她茹素念佛这么多年,悲剧还是要轮到李家。
笑着笑着,皇太后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秦王笑着接过女官手里的丝帕,亲自替皇太后覆在手腕上:“章小娘子,内经里说,喜伤心,是不是呀?太后娘娘这样的眼泪,是喜还是悲呢?”
章锦婳牢记周子瑜的话,只答结果不说过程:“回殿下,待民。。。。。。微臣替太后娘娘把脉,仔细辨别才知道。”
手指搭上皇太后的手腕,章锦婳开始不淡定了。
皇后娘娘的脉搏跳得混乱,时快时慢,时紧时缓,像是心里在经受极大的恐怖。
情况好像有些不妙!
章锦婳的面容有些严肃。
秦王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问道:“章小娘子,太后娘娘的身体如何?诊出来是喜还是悲呢?”
章锦婳深吸一口气,答道:“太后娘娘的脉象有些难以辨认,或许是太过劳累没有休息好。像是连夜诵念经书,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皇太后不单止脉象乱了,脸色也开始不对劲。
女官欢喜道:“启禀殿下,太后娘娘这几天连夜诵读经书,除了进食和安寝的时间,就连听琴,都要在佛堂里一边念经书一边听奴婢抚琴。”
太原战事吃紧,皇上心情阴阳不定,战败消息不时的传来京城,皇太后就更加勤奋的念经书,还不愿让别人代替。
秦王道:“皇祖母,父皇和太子殿下,幸得您吃斋念佛护国佑民。不过,皇祖母还是以凤体安康为重,只有您平安了,父皇才没有后顾之忧。”
皇太后身体在抖,嘴唇哆嗦着,看着已经说不出话来。
整个人的气机都快闭住了。
章锦婳松开手站起身来向秦王叩礼:“殿下,太后娘娘最好躺下来,微臣先替太后娘娘施针,再去找太后娘娘熟悉的御医过来。”
秦王的目的达到了,见状也担心皇太后会发生什么事,就顺着章锦婳的话头对皇太后道:“皇祖母,章小娘子有起死回生之术,您就放心的歇息吧!”
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说是他在场的时候,皇太后由喜转悲吧!
女官欢喜带着两个小宫女,连搂带抱的把皇太后扶到了床上。
章锦婳跟着过去,半跪在床边,给皇太后捏经络,顺着心经的走向,梳气顺气,直到皇太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小太监早就一溜烟的跑去太医院找皇太后的专属太医。
马太医很快就拎着药箱,一路小跑着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凤榻前:“微臣叩见太后娘娘!”
章锦婳连忙起身让到一边。
秦王点着马太医道:“马太医,你快看看,幸好我带了章小娘子一起过来探望太后娘娘,要不然你跑都跑不及。”
皇太后刚刚平缓呼吸,听了这话,喉咙里咕噜一声,白眼一翻,头歪向了一边。
第163章 亲事延后
皇太后意识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已经露出了苗头,她比皇上更早的预见到了手足相残的戏码又要在她的子孙辈里上演,这道心理关无论如何也没能挺过去。
急怒攻心之下,随即失去了知觉。
坤仪殿内侍候的众人吓得乱成一团,跪在地上筛糠一样簌簌发抖。
马太医还算冷静,立即拿出银针扎在皇太后的头皮与指尖各处,全力抢救。
秦王心内冷笑,面上却是一派焦灼,厉声吩咐小太监小宫女去宫内报信。
章锦婳正欲上前帮忙,眼角瞥见秦王对着她闪了一下眼神,抬起的脚跟就停在了原地。她再看看周围,退后一步,也跪在了地上。
等皇上皇后赶到坤仪殿的时候,已经哀恸声震天。
章锦婳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皇太后咽了气。
这也是章锦婳从医以来,第一次见到病人死在自己面前。
最难过的人,当属皇上。
皇上自幼丧父,小小年纪就受封唐国公,与皇太后一起维持唐国公府,母子之间的感情最是亲厚。
小佛堂里的檀香还在悠悠散发着香气,飘进了坤仪殿的寝殿,在烛火掩映下的皇太后,容颜安详,仿佛只是安静的睡着了。
皇上强忍悲痛,蹒跚着走到小佛堂,点了一柱香插在香炉里,香案上还摊着皇太后念了一半的经书。
皇后守在皇上身边,亦步亦趋。
秦王赶紧跟过去见礼:“父皇,母后!”
皇上回头看看秦王,黯然的挥挥手:“去偏殿,朕有话要问你。”
事发突然,坤仪殿内的每个人都要接受问询,秦王也不例外。
所有人都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说了一遍,几乎没有什么出入。
悲痛万分的皇上,挥退了众人,独独留下了章锦婳:“章小娘子,这世上也有你救不活的人啊!”
章锦婳听着皇上低沉的声音,分辨不出这是指责还是感慨,只得伏在地上:“皇上,请恕民女医术无能之罪。”
这个时候,她终于明白华佗的无奈了。
“唉,人死不能复生!生老病死,这是天意,神仙也无法更改。”皇上继续说着:“你毕竟也是个凡人,救得活救不活也不是你说了算的。”
皇上还算明智,没有脑子发热而怪罪无辜的人。
本来也是么,医术好的人多一个是一个,无端端降其罪,这天下的能人谁还敢来投靠啊!
尤其是,皇上特别怕死。
受了这个刺激,皇上更想留住章锦婳了。
章锦婳叩头谢恩:“谢皇上明察!”
皇上又道:“秦王为你请了国子助教一职,朕准了!即日起,章小娘子受封天策府国子助教,官至四品,俸禄等同。吏部不记录在册,不用上朝,只需听从天策府吩咐。”
章锦婳被这意外的转变惊呆了,意料之中的降罪非但没有出现,皇上还许了更高的自由度。
“谢皇上恩典!”
“平身!退下吧!”
皇上的想法是,如今大唐初定,内忧外患不止,他还要靠两个儿子给他稳固江山呢!虽然摸不透秦王的想法,不过,皇家人配多一个神医圣手总是没错。
这人就是这样,没有物质的时候,舍命去求物质,等物质丰富了,就开始惜命。
皇太后薨,举国哀悼,长安城内,禁止欢庆娱乐一个月,嫁娶之事避开。
章锦婳从坤仪殿全身而退,随着秦王回到秦王府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秦王府早已得到消息,周子瑜更是等得心焦,直到看见章锦婳好手好脚的出现在眼前才动了一口气:“锦儿,今天大街上戌时就开始宵禁,我现在送你回杏林馆吧。”
章锦婳则惦记着唐侍郎的病情,还不想马上走:“等我再去看看唐侍郎。”
竹青道:“唐侍郎已经醒过来了,薛参军他们守在床前与他交谈呢。”
想不到,就在同一天,一个快要死的人活过来了,一个看着活得好好的人说死就死了,章锦婳感慨万分:“不能说太久,别累着了。要循序渐进才能保证七天内复元的。”
周子瑜赶紧拉住她:“锦儿,唐侍郎有重要的事情说,你等下再过去。”
章锦婳正好也有悄悄话要跟周子瑜说,拉着周子瑜的衣袖,悄悄走到无人的僻静处,压低声音说:“瑜兄,皇上准了我国子助教一职,光领俸禄,还不用上朝哦!”
刚听到皇上说的时候差点吓死她了,还以为从此要跟着那些百官去上朝,那她还得去学规矩学礼仪,
说完,半晌不见周子瑜答话,借着月光,章锦婳看到周子瑜皱着眉头,似是在沉思。
“瑜兄,你不高兴吗?”
周子瑜心情复杂,看着笑嘻嘻的章锦婳,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锦儿,你以后要遵守的规矩就多了。”
“那不是还有瑜兄你嘛!”
章锦婳完全不以为意,天塌下来,多的是人给她顶着,没什么好怕的。
“你是女子,要守的规矩更多。”
“瑜兄,我知道你担心我。但是,我想过了,我一个人开医馆,还是太势单力薄,遇到一点点小事我就束手无策了。现在有了这个官职在身,我的医馆开起来也会有很多便利。”
“锦儿,你这么想是对的!”
“嗯,我这是近朱者赤!”
“不过。。。。。。”
“不过什么?”
“锦儿,咱们的亲事又要推迟了。”
“瑜兄,你着急了?”
“你不知道我有多着急吗?”
“不就一个月吗!”
“唉!”
周子瑜很忧伤,章锦婳这么优秀,在外抛头露面的,总是会招狼的!
一天不娶回家,他就一天不放心。
“锦儿,我想在杏林馆附近买个院子。”
“好啊!这样你过来吃饭就方便了。”
“以后你打理医馆也方便。”
“啊!”章锦婳这才明白过来:“你是为了我们。。。。。。”
四周是在太安静了,说话大点声都怕有人听见,章锦婳捂着嘴巴,笑得浑身在抖。
有护院来报:“周将军,殿下有请二位去书房议事。”
唐侍郎醒了,说出了许多机密之事。
第164章 季同又来了
唐侍郎这一个月的地牢没有白白受苦,说出的消息,足以让秦王,甚至让大唐的局势扭转不利的局面。
在书房里听秦王与幕僚们商量军国大事,章锦婳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当她开始行医的时候,还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若说济世救人,也只是遵从师祖的医训。
现在,通过唐大人逐步透露出来的重要事件,她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疾病面前,生命都是平等的。
在国家面前,不同的人的价值对于这个国家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从秦王府回到杏林馆,章锦婳重新给自己制定了目标,一个更具体,让她更有动力的目标。
因着皇太后的丧事,杏林馆也顺势闭门谢客。
周子瑜每天早上都过来杏林馆,接上章锦婳,送她到太医署,自己再去秦王府。
章锦婳还不敢麻烦别人,只悄悄的去孙博士的百草园。
谁知,不过两三天的功夫,陈医令居然也得了信,不管不顾的跑回太医署上班,就为了跟章锦婳多聊几句。
陈医令最大的心愿,除了向章锦婳学驳骨术,还要学养生术。
作为回报,陈医令将自己书房里的医书,无条件向章锦婳开放,任看任拿。
结果,本想去太医署求学的章锦婳,变成了陈医令的特别助理,每天都在陈医令的书房,翻看那些各式各样的医书,简直都看痴迷了。
章锦婳每天往返太医署的马车上,医书越来越多。
每天回到杏林馆也是手不释卷,竟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好在唐侍郎和唐夫人的身体,在章锦婳的精心调治下,都恢复了健康,两个人都能像正常人一样,不用别人搀扶,也能稳稳当当的在院子里走上一圈了。
遗憾的是,唐侍郎还不能公开露面。
而唐夫人,干脆以杏林苑为家,说是要等唐侍郎回到长安城,她亲自去城外迎接,再一起回唐府。
有事情做的时候,时间都过得飞快。
转眼之间,一个月的国丧期就过去了。
七月的长安城,气候炎热,湿毒漫延,许多孩子长了头疮,或者皮肤红肿溃烂,或者发烧,各家药铺医馆,专治小儿疮毒的药材十分畅销,生意忙得不得了。
章锦婳每天只坐着马车来去,在车上也抓紧每分每秒的在看书,对外面世界的变化,一概不问不闻。
倒是张婶,经常带着几个小丫头出去采买,对市井之中的新鲜事,知道的还多一些。
不出门还好,一出门,只要看到有小孩子生病,张婶就想催章锦婳赶紧的把千金堂给张罗起来。
张婶甚至还怀疑,衙门里是不是把千金堂的事儿给忘了。
这天,章锦婳在杏林馆等着周子瑜过来接她一起出门。
等来等去,没等到周子瑜,等到了季同。
季同为了秋试日夜苦读,他们国子监七侠客,都没怎么聚会娱乐了。
刚好中元节,国子监放假三天,季同一得了空,立即就先往杏林馆来了。
章锦婳听到动静,却不是熟悉的马蹄声,走出书房来看是谁,季同从门外走进来,双手作揖:“章小娘子,季某这厢有礼了!”
“原来是季公子!你今天怎么有空?”
“国子监放假三日,季某特来向章小娘子请教几个问题。”
“季公子是国子监的高材生,不要说请教,只要是孟章知道的,言无不尽。”
章锦婳刚尝到读书的乐趣,就是那种不是单纯的跟老师学,而是跟同窗一起讨论问题,琢磨出重大发现的那种惊喜。
季同跟着章锦婳进了书房,拿出自己随身带来的书。
一册是《内经灵枢》,一册是《周易参同契》。
这两本书,也是章锦婳最近正在钻研学习的。
“咦?季公子,这是你在国子监学的书么?”
“不是,是我自己找来学习的。这两本书,在太医署才有。”
“季公子不是就要参加秋试了吗?还有心思看这些书?”
“自打季某被章小娘子救回一条命,就对这些医书开始感兴趣。”季同有些腼腆:“可是这些书,我只能看个大概,还不是很理解书里面提到的一些问题。”
章锦婳把书桌上自己正在看的书推到一边,找出一幅经络图,摊在书桌上。
这幅图,还是孙圣手所画,虽然人体的比例失真,但是人体的十二经络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位置,都画得十分清晰,做为医科教学用的教辅,在当时是一件非常稀有非常奢侈的东西。
图纸上的人形,就是线条描绘的,性别特征都没有画出来,章锦婳看了好几年,奉读书就要拿出来温习的。
季同却闹了个大红脸。
这些标着经络的图画,画得还不如他看过的那些春*宫*图。
章锦婳抓了一支毛笔在手上,将笔翻转过来,用笔头隔空在经络图上比划:“季公子,你看,你当时摔下马来,这里会痛,然后这里这里也都有淤血。”
说白了,经络出了问题,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季同好奇的看着,章锦婳的笔端指到哪儿,季同的手就下意识的跟着按到自己身上相应的部位。
“季公子你看,你当时这里破裂,血流出来的时候,就会影响这条经络,”章锦婳指着脾脏大致的位置:“所以我这就点按经络上的穴位,给你止血,让脾脏上的伤口不再扩大,让体内的淤血顺着经脉的流动而消散。”
“要是没有及时止血,会怎么样呢?”
“要是没有及时止血祛瘀,破裂的地方,会继续流血,流经脾脏的脉络都会被堵住,伤口会越来越大,容易失血过多而死。”
季同心有余悸的拍拍胸口,长出一口气:“怪不得,有人从高处跌下,没有摔断骨头也会死。而有的人从高处跌下,摔断了胳膊摔断了腿头破血流也能好好的。”
“是的,五脏六腑要是破裂出血,比骨头断了更恐怖。”
“天!”
季同拍拍额头,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有恐高症了。
两个人在书房里你问我答,说了一个上午。
直到晌午的时候,周子瑜才急匆匆的赶过来。
第165章 周大公子的醋意
章锦婳正在跟季同讨论《灵枢》,听到窗外响起熟悉的马蹄声,随即抬起头来,说了声:“季公子,请稍等,我出去一下。”放下手边的图纸,就往外跑。
是的,跑。
章锦婳只知道,听到马蹄声,从书桌后冲出去开大门,一定要跑着过去,这样就能在周子瑜跳下马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分秒不差的打开大门。
她喜欢看到拉开门的时候,两个人面面相对的那种惊喜。
“锦儿,等着急了吧!”周子瑜还是像往常一样露出和熙的笑容,却没有急着进来,而是抬头看着书房的门:“有客人?”
章锦婳的笑容带着惊喜:“瑜兄,你怎么知道?”
周子瑜维持着笑容:“我猜的对不对?”
“对!”章锦婳没看出周子瑜笑容里的不对:“那你猜猜是谁?”
“是季公子?”
“对呀!瑜兄,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到了?真厉害!”
周子瑜心里苦笑,他哪里厉害了,锦儿认识的人不多,又能单独说句话而不避忌的,一只手就能数得出来,哪里还用得着去猜!
“进去吧,我跟季公子打个招呼。”
“好!”
章锦婳不疑有他,高高兴兴的转过身,看到季同已经站在了书房门口。
季同向周子瑜作揖:“周将军!”
态度恭敬,一点也不像刚才讨论问题时候那般随意自在。
周子瑜简单的回礼:“季公子来了!”
又微微侧头看着章锦婳道:“我今天有事才来迟了。”
季同一怔:“周将军今天也要来的么?”
章锦婳笑道:“是呀,原本周将军要送我去太医署的。”
“啊!”季同吃了一惊:“季某耽误章小娘子的事情了!这就告辞!”
秋兰端着茶汤准备送到书房里,看到章锦婳他们几个人站在书房门口说话,再看看托盘里只有两碗茶汤,一脚门外一脚门里的停在了走廊上,张婶让她送茶汤,三个人在这儿,这茶汤是端给谁?给章小娘子和周将军?还是章小娘子和客人?还是给客人和周将军?
秋兰脑子一懵,脱口而出:“章小娘子,张婶已经做好饭了,想问你是送到书房来吗?”
章锦婳笑笑,吩咐秋兰:“让张婶把饭送到雅间去,告诉张婶说周将军也过来了。”
秋兰忙不迭的转身跑了,茶汤也一并给端着跑了。
季同再次告辞:“章小娘子,季某告辞。”
章锦婳惦记着刚才和季同讨论的话题还没说完呢,笑着留客:“季公子,说好了在这里用饭的。张婶的手艺那么好,你也吃过的,那就一起上去吧。张婶会给周将军再做的。”
说着,带头往楼上走。
季同看看周子瑜,尴尬的笑笑。
周子瑜似笑非笑的:“季公子,请!”
两个人各怀心事,一前一后也走上了楼梯。
杏林馆许久没来过客人了,雅间里还是打扫得一尘不染,墙上挂着一幅孙圣手写的“自在”条幅。
季同在周子瑜面前有些不自在,进了雅间,不敢落座,先去看墙上的条幅:“咦?这幅字好像换了的,上次来的时候是‘养生’和‘自省’。”
“季公子好眼力。”
“章小娘子,杏林馆的一桌一椅,一字一画,都让人记忆犹新。”
“季公子过奖了。”
“季某上次就想问了,这字幅是经常换的吗?”
“是,有客人来的时候就会换,字幅与膳食都是相应的。”
季同猛地回过头,眉头抬高,半张着嘴:“真的?那。。。。。。”后面那句‘我就是今天的客人这条幅就是专为我而换’的话,在看到周子瑜严肃的面容是,咽了回去。
周子瑜冷眼看着章锦婳和季同有说有笑,心里颇不是滋味,笑容早就收起来了。
他急匆匆赶到杏林馆,嗓子都渴得冒烟了,一口水没喝到,还得自己出声吩咐丫鬟:“春兰,去帮我倒碗水来。”
小丫鬟春兰还记得张婶的嘱咐,周将军在的时候,要离得远点,所以,她就站得远远的,以至于周子瑜的话也没听到。
章锦婳听到了,走到门口:“春兰,去倒几碗水来。”
春兰飞快的应了一声,跑去端水。
“锦儿,有茶汤没?”
“瑜兄,马上就要吃饭了,我现在把水烧上,吃完饭再泡茶汤给你。”
章锦婳正在给季同解释‘自在’的意思,顺着周子瑜的话头说下去:“季公子,今天饭后的茶汤,就叫做‘自在’。”
季同正是满身的不自在,听到‘自在’的解释,就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听讲上:“原来茶汤的名字,不是根据茶叶的名字来定的么?”
“茶叶的名字,不过就是为了区分茶叶的品种而已,起什么作用,都要根据身体的脉象,来调整用量。”
“不需要看药性寒热么?”
“药性自然要看的。但是,寒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药性还会变?”
“药性是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医理就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
“比如说,‘自在’,就是为了化解不自在。当一个人不自在的时候,脾胃克化就会变差,导致胃痛,或者胃腹胀满嗳气,那么,就要选用发酵过的茶叶来煮茶汤,既暖胃又补血气,以达到‘自在’的效果。”
春兰用托盘端着三碗水走进来,竹影竹芯也端着饭菜走了进来。
章锦婳站起身,端起一碗水放到周子瑜面前:“瑜兄,你渴了,先喝水润一润。吃点菜再吃面,商芝汤最后再喝。”
季同小心翼翼的问道:“章小娘子,这吃饭的顺序,也有讲究吗?”
章锦婳笑道:“周将军脾胃一直不太好,吃饭前一定要喝点热水热汤的润一润才行,要不然胃痛起来什么也吃不下。”
周子瑜端起水一饮而尽:“这水好像是甜的。”
章锦婳端了一盅汤给季同,听到周子瑜的话,端起一碗水抿了一口:“瑜兄,是你太口渴了,才觉得水是甜的。”
周子瑜没有答话,指着汤盅对季同说:“季公子,趁热喝,要不然汤就酸了。”
第166章 笨锦
季同的一顿饭,从不自在都自在,从自在又到不自在,心思转了好几趟来回。
最终,还是不自在的落荒而逃。
因为,周将军散发出来的气场,就是‘你再不走我就让你更不自在’!
章锦婳看着季同坐上马车,还叮嘱了一句:“季公子,让马车慢一点,你刚吃饱,不要颠到了,会不舒服的。或者你在马车上躺一会儿也行。”
周子瑜在她身后重重的咳一声:“锦儿,你再叮嘱一句,季公子就要跳下马车来,拿纸笔记下来才走了。”
章锦婳扑哧一笑,回身挽住周子瑜的胳膊:“瑜兄,你又取笑我了。”
回到书房,章锦婳立即着手去收拾摊了满桌的医书。
“瑜兄,你稍等片刻,我收拾一下就可以出门了。”
“不用着急,让竹青去太医署替你说一声,就说今天不过去了。”
“哦,好。”章锦婳停住手:“瑜兄,你不用去秦王府了?”
“秦王府今晚有酒宴,殿下要我接你一起去。”
“不去了,我又不会喝酒。”
周子瑜哭笑不得的看着章锦婳,重点不应该是男女不同席么?怎么关注点跑到了喝酒上?
章锦婳:“我虽然是国子助教,但是酒宴上都是男子,肯定会互相劝酒,你要我看着他们大吃大喝的,完全不讲究养生,我会受不了的。”
低下头把刚合上的《素问》重新打开:“我还是留在家里看书好了。明天去太医署的时候,正好让陈医令找针科的博士教我扎针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