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唐女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子瑜解开缰绳,扔给竹青:“劳烦师兄牵马了。”
章锦婳也说:“嗯,刚吃饱,不能骑马颠簸,慢慢走路最适合不过。”
“锦儿,在军营里,吃饱饭急行军的时候,很多人会腹痛。”
“嗯,那是刚吃饱,气血都在胃口那里运行,若是疾走,气机被堵住,就会导致血脉不畅,轻则出血积血,重者胃部都会穿孔,救都没得救。”
“还真是这样。”
“瑜兄,你师父原来没有教过你这些?”
“锦儿,只有师祖才懂这些啊!”
“啊?我以为终南山的道人都懂!”
周子瑜忍不住笑,锦儿太单纯了,自己会的,就以为别人都会,自己学不会的,还是以为别人都会:“锦儿,你听好了,师祖的医术,是顶顶厉害的,你的医术,只在师祖之下,在其他人之上。”
“可我只不过是背多了几本书而已。”
“会背书的人多的是,可那些人背了书不会用,有的人甚至背下来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周子瑜耐心的教章锦婳辨别知识和学问的差别:“要不然那些印书卖书的人,不都去国子监做了博士了吗?”
章锦婳恍然大悟,掩住嘴吃吃地笑:“瑜兄,我知道了。”果然,瑜兄还是懂得比她多。
“锦儿,你很优秀,你比很多人都要好。”
“真的吗?”
“当然!”
“可是我。。。。。。”
“锦儿,你又来了。”周子瑜制止了章锦婳再说下去:“你能做师祖的传人,这一条就足够了,就这一样本事,也值得用城池去换的,懂吗?”
“懂了!”
夜色微凉,山里的空气格外的清心。
章锦婳满怀喜悦,笑容止不住的跃然脸上。
天色已晚,夜幕降临,天空已经出现了启明星。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天。
“锦儿,我也来过罗汉峰,怎么就不知道这里也可以采茶呢?”
“我也不知道,只听师祖说过。”
“你也没来过?”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要采哪棵树上的叶子?”
“师祖说过,站在那棵树下,在树尖上就是太白金星。”
章锦婳兴奋的指着天上最亮的那颗星:“瑜兄你看,太白金星!”
她光看着天上就没留意脚下,踩到一块小石头,脚下一滑,身子就往旁边一歪,胳膊为了保持平衡在空中划了两下。
周子瑜连忙伸手去扶,待章锦婳站稳之后,也没有松开手,而是顺势牵住,将章锦婳的手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掌心。
章锦婳怔住,脑子轰的一声,涨红了脸。
她下意识的将手往回缩,周子瑜却不放手,反而握得更紧。
章锦婳偷眼去看竹青竹风,结果,那两人早就很有默契的牵着黑马远远的走在前面去了。
周子瑜将她的举动看在眼里,却故意装作天黑什么也看不清的样子,俯下身来,在她耳边轻轻唤道:“锦儿!”
章锦婳紧张的一抬头,周子瑜的脸就近在咫尺,她大气也不敢出,一动也不敢动。
周子瑜握住章锦婳的手,把她往自己怀里轻轻一拽,另一只手顺势环住了她的腰。
章锦婳被热热的气息包围住,整个人都几乎要燃烧。
周子瑜把头凑得更近,鼻尖蹭着她的耳尖,手下用力,将章锦婳紧紧的抱在了怀里。
“瑜兄,采茶,要清净。”
章锦婳结结巴巴的,困难的挤出了这几个字。
她还有一丝理智,采茶的时候,要保持最虔诚的敬畏,才能采到天地之间的精华。
周子瑜把脸埋在章锦婳的颈边,用力的吸了一口气,直起身来,景色这么好,时机却不对。
他不舍得放手怎么办?
第133章 君鼎
走了将近两个时辰,终于登上了罗汉峰的峰顶。
淡淡的月光下,峰顶的大树影影绰绰,树的轮廓边缘透出一股神圣的光芒。
章锦婳一路走来,都在盯着启明星的位置。
此时,到了峰顶,她一棵大树一棵大树的辨别。
周子瑜看着她走来走去的盯着树尖的启明星位置,终于决定拦住她:“锦儿,你现在就确定是哪棵树吗?”
章锦婳仰望着夜空,盯着启明星,眼睛一眨不眨:“是的。”
周子瑜又道:“锦儿,启明星是会移动的。”
“嗯。”章锦婳不在意的应了一声,猛地看向周子瑜:“移动?”
“对,星辰会移动,你若是现在就采摘树叶,就可以现在判断,可我刚才听你说要天快亮的时候才开始采摘。那个时候,启明星就已经不在现在这个位置了。”
“瑜兄,你会看启明星?”
“会,我们在行军的时候,都要看星辰来判别方向和大致的时辰。”
章锦婳一把抓住周子瑜的衣袖:“太好了,瑜兄,你快告诉我,黎明时分的启明星在什么位置?”
周子瑜抬头看看夜空,浅白色的上弦月高挂。
他判断好大致的位置,站在章锦婳身后,就以身前的这株大树为例,比划了一下:“一个时辰之后,启明星会移到这儿,再过一个时辰,就移到这儿。”
“瑜兄,那你帮我找找看,两个时辰之后,启明星正正的在树尖上的是哪棵树。”
“好。”
周子瑜认认真真的开始执行章锦婳交待的任务。
最终,确定了两棵树:“锦儿,你看,这两棵树,都符合你说的要求。”
章锦婳摸着树干,绕树行走:“这两棵树,起码也有上千年了。”她看向周子瑜:“瑜兄,多谢!”
“不谢!锦儿,你赶紧休息一会儿吧,我等下叫你。”
四月的罗汉峰顶,气温很低,呵气成雾。
章锦婳只穿了件薄棉袍,此刻觉得颇有些寒意。
她去背筐里找出了自己的棉披风和风帽,一一往身上披戴。
周子瑜看着就笑了:“锦儿,你出门采个茶要带这么多东西,锅碗瓢盆,水囊,披风,药材,干粮。。。。。。”
章锦婳不好意思的笑:“我出门冷不得热不得,吃食还要吃热的,喝汤也要喝热的。”
周子瑜点头:“嗯,以后给你配两个身手灵活会功夫的丫鬟,还得给你配辆车,要是就靠两条腿走路这么背着扛着,出来一趟采不了多少药材。”
章锦婳道:“瑜兄,要不你教我骑马吧,骑马出门方便,若是坐车子,可上不了山。”
周子瑜摇头:“骑马风大,你忘啦?”
章锦婳垂下肩膀:“还是走路最省事。”
周子瑜见章锦婳的兴致有些低落,怕影响她的清净,就安慰道:“锦儿,等下山了再说这回事吧。你先打坐,休息好,养足精神,采了茶叶之后,要是时间还够,我带你骑马去玩玩。”
章锦婳眼睛一亮:“真的?”
星光下,章锦婳的眼睛,亮如宝石,闪烁如星辰,周子瑜的心瞬时就软了:“真的!”
章锦婳笑脸如花,开开心心的走去树下,选了个避风的角度,坐下来,开始调息冥想。
竹青竹风周子瑜,也各自找了避风的位置,或坐或站,俱都调息。
阵阵微风吹过,树影摇晃,寒意更甚。
周子瑜毫无睡意,几乎是每隔半刻钟就看一次夜空,观察启明星的位置。
章锦婳的生物钟也十分灵敏,几乎就在周子瑜准备唤醒她的同一时刻睁开了眼睛。
启明星,正挂着树尖。
竹青和竹风各自选了一棵茶树,背着药筐,轻快的爬上了茶树。
章锦婳依然保持着安安静静的状态,不去仰头看竹青他们采摘,也不在树下指手划脚的。
“锦儿,你不用看着他们怎么采?”
“不用,我只要保持呼吸顺畅平稳就好。”
“为什么?”
“我心里清净,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采到最好的嫩叶,那么,竹青竹风他们就能采到最好的嫩叶。若是他俩有失手,一定是我的心不平静了。”
单是这清净无杂念,就非常难做到。
道教的调息,佛家的禅定,都是为了进入清净合一的境界。
周子瑜暗自赞叹,锦儿的医术理念,都与兵法有许多相同之处。
天空露出了鱼肚白,从峰顶俯瞰山谷,晓岚悠悠,如梦似幻。
再看章锦婳,面无疲色,反而粉中透白,精神矍铄。
不到一个时辰,竹青和竹风就采了满满两筐嫩叶,另外还用包袱皮兜了两大兜的嫩叶。
章锦婳从背筐里随手捡起几片嫩叶放在掌心。
嫩黄的叶片透着强烈的生机,都卷着心未曾绽放,又细又尖,犹如鸟雀的细舌。
放入口中细嚼,汁液微苦,没有丝毫晦涩,徐徐咽下,唇齿留香,舌底生津,回味甘甜。
章锦婳闭目回味半晌,睁开眼睛,高兴的宣布:“好了,这次采摘功德圆满,我们可以得胜返程啦!”
只要周子瑜在身边,章锦婳就变得活泼灵动。
周子瑜仍然让竹青竹风牵马走在前面,药筐都放在马背上驮着:“你们在前面先走,等下会遇到罗怀,让他等等,我们很快就跟过来了。”
竹青竹风依言走得远远的,连影子也看不到。
周子瑜伸出手,牵起章锦婳:“我带你去前面看看,我记得这附近有一条小溪,一直通往山谷的。”
章锦婳任他牵着,笑着依偎过去:“好!”
罗汉峰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个山头,在峰顶可以远眺长安城。
“瑜兄,你真厉害,什么都懂,要不是你跟过来,我可能就找错茶树王了。”
“锦儿,是你心里清净,我才会出现,对吧?”‘
“不知道。”
“你自己也说过,只要心里清净,茶树王就一定不会选错啊。”
“瑜兄,你教我认星辰吧。”
“锦儿,你还记得李参军吗?”
“记得。”
“他就最擅长观星象,他的师父可是本朝观星第一人。要不,我回去秦王府的时候,跟他说一声,让他教你?”
第134章 观星预言
周子瑜很后悔提到李淳风。
提到李淳风,周子瑜就会想起自己婚事。
这件事,闷在他心头有一段时间了。
李淳风曾经说过,他在秦王府半夜观星,看到在杏林馆的上空,出现的是一片乌云和一颗从未见过的星辰,亮如太白金星。
若是看婚姻,一定要看到红云或者双星并头。
李淳风的话刚说了个开头,周子瑜就被秦王叫走了,这一去就是一个月没回京城。
后面的话,李淳风要说的是什么,周子瑜根本就没来得及听完,也就谈不上细问。
即使没有听到李淳风的详细解说,周子瑜也能猜到,乌云出现必定不是什么好事。
周子瑜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锦儿最好没有听到李淳风的观星预言。
他一回到京城就急着找章锦婳,也就是想知道她到底知不知道李淳风说的这回事。
好死不死,他自己倒先把这事儿给提起来了。
章锦婳哪知道周子瑜的心思一下子就转了这么多,还记着李淳风佩服师祖的事,笑着答道:“好啊,师祖也常常说,天文地理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小宇宙的运行与大宇宙的运行若是一致,人就不会生病不会衰老。等见到李参军,我一定要向他请教请教天文星象。”
周子瑜问道:“这段时间李参军没有去过杏林馆吗?”
章锦婳摇摇头道:“没有呢。”
周子瑜暂时放下心来,岔开话题:“哦,那就等见到他的时候再问天文。现在,咱们先去看看地理。我好像听到流水声了。”
章锦婳的注意力被吸引了,侧耳细听:“在哪儿?”
“应该就在前面不远了。”周子瑜牵起她的手:“我们快去快回,竹青他们一会儿该等急了。”
牵过一次手,再牵就很自然了,尤其是周围又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
章锦婳高高兴兴的跟着周子瑜朝着溪流的方向跑过去。
在灌木丛的掩映下,流水潺潺,一条涓细的流水,欢快的从岩石中汩汩而出,在低洼处打了个转,又继续向下方奔流而去。
章锦婳指着岩石道:“瑜兄,这源头的溪水,原来就是个泉眼呀。”
周子瑜嗯了一声:“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觉得很奇怪,这泉眼的水,到底从哪里来的。”
章锦婳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泉眼的水,不就是地底下冒出来的么。”
“像太白山的流水,那是因为山顶有积雪有冰峰,冰雪融化之后流下来,这个我可以想到。”周子瑜没有正面回答章锦婳:“像京城里的泉眼,那是地下水冒出来的。可是这罗汉峰,山这么高,山顶又没有积雪,也没有下雨,这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章锦婳被问住了,想了想答道:“莫不是山神提了水倒出来的?”
周子瑜出神的盯着岩石的缝隙:“哪有山神呢?若是有山神,怎么就没人见过呢?”
“瑜兄,你不相信有山神么?”
“你相信?”
“相信!若是没有山神,这些花草树木,还有飞禽走兽,还不都乱了套了?都是山神给它们定了规矩,它们才能相安无事。”
“那这泉眼的水,山神又给它定了什么规矩?”
“这个我也没见过山神,我也不懂怎么说。”章锦婳绞尽脑汁的搜索字眼解释:“气血在我们的身子循着经络循着脏器运行。比如说,我们都是用鼻子嘴巴在呼吸,可是,在做导引术的时候,还是要从丹田来提气,不是吗?”
周子瑜缓缓的点头:“有道理。”
“还有啊,我们喝水的时候,水都是往下流到肚子里去,”章锦婳又举例子:“可是流眼泪的时候,泪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从哪里来?”
“人是小宇宙,有气血运行,罗汉峰是大宇宙,肯定也有山脉的气血循行之道。这泉眼,说不定就是山气上蒸而来。”
周子瑜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章锦婳,啧啧称赞:“对,锦儿说的一定是对的。”
“这么说来,源头的水最甘甜,这个说法还真是对的。我每次练完导引术,舌下生津,都是甘甜的。”章锦婳蹲下来,去水坑里把手洗洗干净,再站起身来,伸手去岩石下接了一捧水喝了几口:“很清凉,真的很甘甜。瑜兄,你洗洗手,也来接点水喝看看甜不甜。”
周子瑜笑着站到章锦婳面前,抓住她的双手手腕,并拢,往泉水流出的地方伸过去。
章锦婳下意识的把双手做成碗状去接水,眼睁睁的看着周子瑜俯下头,就着她的双手,只不过两下,就把她手里的水吸光了,嘴唇热热的触着她的手心,抬眼看她,含糊的道:“好甜。”
章锦婳的手猛地一颤,被这突如其来的调笑搞得不知所措。
她突然莫名的害羞起来,用力挣脱了周子瑜的掌握,把带着水珠的双手往周子瑜脸上一拍,大声道:“让你的脸也甜一甜。”
说完转身就往山路上跑去。
周子瑜猝不及防,又气又好笑,抬脚就追。
他人高腿长,又是常年练功夫之人,脚尖一点,一个箭步就蹿到了章锦婳的前头。
章锦婳想收脚已经来不及了,砰的一声就撞进了周子瑜的怀里,两个人搂在一起哈哈大笑。
山林寂静,开心的笑声惊起了树林里的小鸟,也惊到了上山来找周子瑜一起回秦王府复命的屈通。
屈通是个爽直勇猛之人,和周子瑜站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黑一白一文一武的哼哈二将。
尤其是,他二人见解不同,却又能互相谦让互补所短,秦王时常让这二人配合领任务。
在屈通的眼里,周子瑜就是个会骑战马的秀才,行事有板有眼,过于恪守规矩,过分注重细节,谁会做什么出格的事周子瑜都不会做。
这会儿猛地看到周子瑜朗声大笑,怀里还搂着个女道姑打扮的小娘子,嘴巴还直往人家脸上胡乱的亲个不停。
屈通惊讶的张大了嘴,大到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第135章 流言
到底是多紧急的事,能劳烦屈通屈尚书一大早就找到罗汉峰来?
周子瑜立即松开章锦婳,收敛嬉笑的神色,换上了惯常的冷峻,走到屈通面前抱拳行礼:
“屈尚书!有事就打发罗怀来即可,劳烦您辛苦走这一遭。”
他昨天留下罗怀帮着周子瑁将一众同窗带下山,也是想着万一有什么急事可以随时来报信。
屈通心道,幸好我辛苦这一遭,要不然被你小子装的人五人六的模样给骗了。随即笑着抱拳回礼:
“周将军,事出紧急,实在是刻不容缓,你也不用回秦王府了,咱们直接就走。”
说着,掏出一块令牌递过来,眼睛却往周子瑜的身后瞄。
周子瑜接过令牌,略一停顿,也不藏着掖着了,往旁边一侧身,回头看着已经整理好仪容的章锦婳,闪了一下眼睛,笑着说道:
“锦儿,来见过屈尚书。”
又转头向屈通介绍道:“屈尚书,这是我师妹,杏林馆的章小娘子。”
章锦婳脸上还挂着羞涩,硬着头皮上前,合掌行礼:“见过屈尚书!”
“章小娘子?”屈通睁大了眼睛:“久闻大名!久仰大名!你就是将陈医令从阎王爷手里拽回来的那个章小娘子?了不得,了不得,当真是神医圣手啊!”
章锦婳垂目微笑,再回礼:“屈尚书过奖了!”
屈通还想再说,周子瑜不给机会了:“屈尚书,我们还是抓紧时机赶路吧!”
屈通只好收起好奇,看向周子瑜:
“周将军,罗怀在前面等着呢,把你的行囊都带好了。”
“屈尚书,请!”
周子瑜走到屈通身边,两人并肩大步向下山的方向走去,没走多远,就看到了等在山道边的竹青竹风,还有地上的几大包嫩叶。
罗怀机灵得很,出门的时候就多牵了一匹马,不至于让章锦婳他们几个手不够用。
周子瑜赞赏地看了罗怀一眼,简单的交代竹青:“辛苦师兄了。”
走到自己的黑马前,手在马鞍上一点,轻松的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纵驰而去。
看着周子瑜走远了,章锦婳高高兴兴地回了杏林馆。
有匹马牵着,果然轻松多了,她以前怎么就想不到呢,真是的。
清明节后,往往会有几场细雨。
章锦婳趁着雨天未至,忙着将茶叶放在杏林苑的后院摊开晾干一些水分。
这难得一见的树王茶叶,从杀青到炒制到成茶,章锦婳必须保持专心致志,期间不得假手于人。
她一边弄一边无声浅笑,还沉浸在与周子瑜相亲相爱的美好感受中。
春兰和秋兰不敢打扰自己的主人,轻手轻脚的在一边候着,随时听从吩咐,好奇的目光紧随着章锦婳的一举一动。
于是,院子里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主子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忙个不停,两个丫鬟甩着两手站在一边看着。
张婶无奈的摇摇头,锦儿还是没学会使唤人,只能她再多花些心思来调教这两个小丫鬟了。
千金堂差不多都拾掇妥当,只等去京兆尹报备,择个吉日即可开张。
晚间的时候,张婶等章锦婳忙完了,又让春兰秋兰打水侍候章锦婳梳洗完退下,坐下来跟章锦婳商量事情。
张婶:“锦儿,千金堂都弄好了,你看,能否请马侍郎再帮忙给题个字匾。”
吏部侍郎主管着文官的绩效考核和职务升降以及调动,在朝中举重若轻。
若是能请马庆丰起名题牌匾,千金堂女医馆去京兆尹备案也会顺利许多——咱在朝中有人!
章锦婳点头:“好,我明天早上写名帖,让竹青师兄送过去马府。”
张婶:“医馆这边还要择吉日开张。”礼部有钦天官专职择吉,若是能求到就好了。
章锦婳:“好,这个事情张婶您看着办吧。”
张婶:“女医馆是京城里第一家,也是天下破天荒第一家,肯定会有好多人好奇。你看,能不能在开张的时候,请太医署的人来坐镇?”
多一家医馆,就意味着对京城里现有的医馆药铺造成了新的威胁,背后若是木有人撑腰,遇到有同行来砸场踢馆,麻烦事可多了。
章锦婳有点为难:“这,这怎么请得动?”那都是皇上的人,千金堂算啥呀!
张婶:“我的意思是说,也不是让人家穿着朝服官服来坐堂,就是来打个照面露个脸就行。开张那天,来看热闹的人鱼龙混杂,有太医署的人在,别人会认可咱们的医术的。”
章锦婳还是不想麻烦别人:“张婶,我的医术,治疗几个病人,人家不就知道了么?”
张婶:“老百姓服的是名气。”
章锦婳:“张婶,我的医术不需要太医署的名气来镇场子。”
张婶暗暗摇头,锦儿在医术上绝顶聪明,在人事上就一根筋总也转不过弯来,有时候还要顶着来,越来越有个性。
“锦儿,你若是想让千金堂做的安稳,就听我的吧,准没错。”
章锦婳想了想,那就请个不太招摇的人吧:“那我想想,要不,请孙博士来?”
张婶:“孙博士?是医博士?”
章锦婳:“是药博士。”
张婶叹气,只好再说得更明白:“锦儿,陈医令不是好了么?你开医馆,可以请陈医令来捧个场啊!”
章锦婳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人家会说我别有用心的。”
张婶快晕了,本来她想请陈医令露面就是别有用心的好吧:“让陈医令来看看咱们千金堂的设置,请教一下太医是如何给贵妇们诊脉的,你看,像唐夫人这样的病人,以后肯定会有挺多的。”
章锦婳皱眉:“人家会不会说我挟恩图报?”
张婶这才明白章锦婳在忌讳什么,马上就开解说:“你给陈医令医治,人家照价付了钱,早就两清了。
你现在是医馆开张,请陈医令赏脸,是礼尚往来!”
章锦婳:“噢!原来如此。”
张婶费了半天劲,终于说服了章锦婳,将几件要事敲定好了。
却不知道一场流言即将袭来。
第136章 流言四起
杏林观的订单,原本已经排到了五月初。
从清明节后第三天开始,每天都有预定宴席的客人打发家丁仆从上门来取消订单。
章锦婳还挺高兴:“这几天我要制茶,没人打扰最好。”
可是,等章锦婳不紧不慢的将茶叶制好,收好,给茶叶命名“君鼎”,这都过去了七天了。
杏林馆的订单,在短短几天内,已经取消了一大半还多。
张婶觉出了不对劲,去找章锦婳:“锦儿,订单取消了倒没什么,可是也没有新订单再来,这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了!”
章锦婳以为张婶又来考她,就试着分析:“是不是千金堂修缮的动静吵到客人了?”
张婶:“是不是客人们忌讳医馆和食馆开在一起呢?我就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欢闻到药味。”
章锦婳也不明白:“可是医馆报备上去,不是说官府那边还没答复吗?谁知道那是医馆呢?”
张婶:“对呀,咱们也没对外说过是女医馆啊。”
为了避免同行来踩点,千金堂的一切都没有对外宣说。来杏林馆的客人都以为是杏林馆要扩大营业,还问是不是可以一次定个三五桌的?
章锦婳:“官府那边不就知道吗?还有马侍郎,还有陈医令,还有周大人。”
张婶:“这些人都是来捧场的!”
章锦婳:“不会是唐夫人吧?不过她也不知道咱们要开千金堂啊!”
张婶皱眉:“京城里最近也没听说发生了什么大事呀。”
章锦婳摇头:“我也好些天没进宫,也不知道。”
张婶提示:“你在宫里也打听不到什么事吧?宫墙那么高,鸟都飞不进去,京城里的事等闲也传不进去。”
“那……”章锦婳只好再想:“竹青师兄没出去打听到什么消息?”
张婶露出笑容:“去了。”
章锦婳松了一口气:“打听到什么?”
张婶:“你猜?”
章锦婳苦着小脸:“张婶,我猜不到。”
张婶:“锦儿,你是东家,是掌柜的,有些事情你不用亲自去做,但是你必须要知道事情来了该怎么做。”
章锦婳扁扁嘴:“唉,要是瑜兄在就好了。”
要是周子瑜在她身边,哪里用她想那么多啊,什么事都说一说,瑜兄那里自然就会有办法解决的。
张婶抬起眉头:“沾了一点边了。”
“跟瑜兄有关?可是他不在京城啊!”
“你再想想,周将军这次回京城,在哪儿见到你的?”
“在罗汉峰。”
这么明白的提示,章锦婳终于开窍了:“是周二公子?”
张婶点头:“是周二公子的同窗。”
竹青打听到的情况,正是与罗汉峰遇到的周子瑁有关。
那些学生回到京城,回到各自的家里,家人受了惊扰,少不得又请太医入府再行检查伤势,得到的答复不外是完全无大碍,可以如期返回国子监继续学业。
尤其是季同,跟马太医复述了自己摔下马的症状,马太医连连惊呼奇怪:“季公子的脏器没有受损,也是上天有恩了。”
季同则道:“当时痛得几乎丢了一条命,想着死了还更痛快,不要受折磨。幸好子瑁兄找了一名道医给学生医治。”
马太医释然:“终南山一带时有江湖高人,季公子好福报。”
季同道:“那道医是个小娘子,听子瑁兄的语气,好像是认识的。”
马太医讶然:“小娘子?道医?莫不是章小娘子?”
章锦婳的名声,已经响彻太医署太医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啧啧,可惜她本人还傻乎乎的怕自己太出风头,不敢麻烦别人,殊不知这帮人巴不得能在章锦婳面前露个脸呢!)
章锦婳的形象,在太医署这帮人眼里,也不是道姑,而是成仙了的仙姑。
季同也讶然:“您也认识那道医?”
马太医道:“认识,当然认识。”
于是,马太医又将章锦婳的模样,已经医治陈医令的过程,惊心动魄的描述了一番,好像他参与了每个细节似的。
季家人几乎听呆了,季公子真是洪福齐天的福报。
马太医之所以讲得略微夸张,不符合打击同行藐视民间疾医的皇家正统习俗,但他不是为了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