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唐女医-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肯定就会过来杏林馆看她的。

    说也凑巧,竹青前脚走了没多久,周子瑜后脚就到了。

    周子瑜骑马的马蹄声,杏林馆诸人都耳熟能详。

    张婶陪着章锦婳在书房说话,听到动静,早早的出来开门:“周将军,你来的真快!”

    周子瑜大笑:“张婶,你怎么知道我要来?”

    张婶笑:“我今天准备了刀削面,就想着要是周将军过来了就好了。周将军您坐啊,我去厨房看看。”

    周子瑜见张婶又自动避开,笑着摇了摇头,关了书房门,走到书桌前:“锦儿,怎么了?”今天居然没有过来打招呼,也没有笑容,一副轻愁。

    章锦婳抬眼看看他,撅着嘴:“瑜兄!”

    “怎么了?看你心事重重的。今天忙什么呢?”周子瑜拿起书桌上的书:“《内经》?刚买的?”

    “嗯,让竹风去太医署找曹博士要的。我今天跟一个客人说起了《内经》。”

    “什么客人?来吃饭还跟你谈这个?是太医署的?”

    “可能是太子殿下。”

    周子瑜吓一跳:“可能?太子殿下没有穿着太子袍服?你是怎么确定那人就是太子?”

    章锦婳将太子的长相和旁边几个人的长相一形容,周子瑜就能确定,这是太子殿下和他最信任的裴矩王珪几个人。

    太子殿下微服来访,还带着智囊团,这是要私下商量什么大计?

    还有,太子殿下跟锦儿对答的那些话,不像是请教问题,倒像是太医署的结业考试。

    这肯定不是为了吃饭!

    那目的就只有一个,是冲着章锦婳而来。

    周子瑜再一次感到了严重的危机。

    章锦婳在周子瑜面前,格外放松,刚才的心慌已经悄然不见,这时看到周子瑜蹙眉,还能笑着上前关心:“瑜兄,怎么了?太子殿下有什么不对吗?”

    周子瑜苦恼的看着章锦婳:“锦儿,太子殿下的心思,才是你以为的那种心思。”

    章锦婳一点即透:“太子殿下也想?怎么可能?”

    其实也有可能,她之前不就怀疑过秦王么?不久前不还拒绝了皇上么?

    这下,章锦婳也发愁了:“瑜兄,怎么办?那我们快点去找师祖吧。”

    事情的发展,怎么都跟想象的不一样?以前嫁了人整天都有烦恼,现在不嫁人有更多的烦恼。

    她只不过想好好的做个杏林圣手,难道又想错了吗?

    周子瑜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好,我明天去秦王府向秦王禀报一声,秦王允我几天假,我就带你一起上山。”

    门口又响起敲门声,竹风跑去开门,不多一会儿进来书房,递上一张帖子:“锦儿,有客人要订餐。”

    章锦婳看都没看,直接摆摆手:“竹风,推掉,就说半个月后再营业。”

    要是周子瑜明天就有空,她明天就要跟着周子瑜进山,还不知道师祖在哪里,说不定要找上好几天呢,杏林馆的客人也只能推了。

    竹风出去,随即又进来:“锦儿,那个送帖子的人说,不用等半个月,他明天就会过来,你还不收他的钱。”

    周子瑜蹙眉:“明天就来,还不收他钱?”

    这是天王老子要来吗?这是要搞事的节奏啊!就是皇上召见锦儿进宫,那也是客客气气的,就是太子殿下来,那也是规规矩矩的,这人是谁,这么牛批?

    竹风递上帖子:“他说您看看帖子就知道了。”

    周子瑜接过来,打开一看:“李淳风!李参军?”

    章锦婳听到李淳风的名字抬起头:“就是上次和秦王殿下一起过来的那位李道长?”

    周子瑜一看章锦婳的表情有些兴奋,就觉得刺眼:“你还记得他?”

    章锦婳抽走他手上的帖子,看一眼,告诉竹风:“去跟小厮说,明天就明天,杏林馆准时恭候。”

    周子瑜等竹风出去带上书房门,看着锦儿,心里酸酸的:“你倒是大方,才见过一次就这么熟络,李参军好大的面子。”

    章锦婳笑着说:“瑜兄,你不是说李道长会阴阳术数嘛,他要是来了,我就要问问看,我这次能不能躲过这一劫?”

 第八十七章 定数

    李淳风如约而至。

    和李淳风一起过来的是薛收,两个人同为记室参军,薛收年长,做过几年时间,对李淳风颇为照顾,多有提点。

    这两个人会来,说起来还是因为章锦婳的名气,救活陈医令的事情,秦王府自然也是尽人皆知。说着说着,薛收就叹道:“想不到一个女子,也能有如此医术,若是男儿,定能为皇上效劳。不过,杏林馆也会因此而声名大噪,赚得盆满钵满了。”

    李淳风很认真的回答:“不尽然。对于女子来说,拥有盖世的才华,是祸不是福。章小娘子若是没有显露医术的天分,本可以衣食无忧富贵平安一生。”

    “这话倒也有道理,女子无才便是德。”薛收深感同意,禁不住开了个玩笑:“可惜章小娘子听不到这番话,要是听到了,说不定会请你吃饭。这样我就能跟着你再去一趟杏林馆了。”

    李淳风装模作样的掐手指头,把玩笑开回去:“就算她听不到,也会请我吃饭的。我现在写个帖子过去,等会儿就知道了。”

    薛收才不信:“杏林馆?那里吃一餐饭的钱,可以在别人那里吃一个月。人家会请你吃饭?我不信。”

    李淳风笑:“薛参军,一切都是定数。”

    提笔写了帖子,叫来小吏,仔细叮嘱:“同那杏林馆的老板说我明天就要来,一定等她亲口答应你再回来复我。”

    小吏一下子没接稳当,帖子差点掉下地,好在他手快捞了一下,及时抓在了手里,这才飞快的跑出门去。

    李淳风指着小吏的背影说道:“这小厮做事有点毛躁,一开始若是不说我的名字,人家一定会拒绝他。不过看他还机灵,多说两句好话,人家就会答应了。”

    薛收有点相信了:“好,那我到时候跟你去,人家要是请你,我跟着一起吃,人家要是不请你,你就要订一桌请我。”

    李淳风听薛收这么一说,就更乐:“薛参军,不管人家请不请我,反正你都有份吃,对吧?把你的八字报给我,我给掐算一下,你是不是比我命还好。”

    薛收也笑:“李参军,不如你再算一算,明天去杏林馆,还能有什么事?”

    李淳风想了想,卖了个关子:“我只能告诉你,章小娘子会亲自招待。”

    就这句话,让薛收充满了期待,以至于进了杏林馆,看到章锦婳好整以暇的站在雅间内行礼,薛收就彻底服了李淳风。

    章锦婳为了迎接李淳风的到来,特意做了女道士的装束,方便招待李淳风。

    见到二人上楼,双手在身前合十行礼:“李大人!薛大人!请坐!”

    李淳风略作客套,就在八仙桌前坐了下来。

    这里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人物,李淳风就坐了主位,薛收坐在他的上首。

    章锦婳先点了松香,再去旁边的茶桌上,抓了一小撮黑枸杞在茶碗里,用铜壶里的开水冲泡好了,恭恭敬敬的端给李淳风和薛收,自己也端了一杯红枣红枸杞茶,在李淳风的对面坐了下来。

    “李大人!”章锦婳大大方方的看着李淳风,先抛出了问题:“请问你是如何知道我会同意接你的帖子呢?”

    李淳风似乎早就知道章锦婳会这么问,不慌不忙的答道:“一切都是定数!”

    “此话怎讲?”

    “定数就是定数,我们以为是神奇莫测的事情,其实都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

    “能否请李大人解释一下?”

    “比如说,章小娘子原本不知道我要来,在我写帖子之前,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要来。但是,在我说起要来杏林馆的时候,就已经走进了定数之内。”

    “那这定数,是不会变的吗?”

    “定数本来就在那里,变或者不变,都是我们凡人的眼光所见。”

    “那如果我昨天拒绝了呢?”

    “没有如果,事实就是你没有拒绝。”

    “那。。。。。。”

    “章小娘子,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面对李淳风的淡定,章锦婳想把太子的事情说出来,碍于薛收坐在一边,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想了想,还是侧面问一问:“若是定数如此,又不想被定数束缚,能否改变定数?”

    李淳风微微一怔,想起了师父在他下山投奔秦王之前,对他说过的话:【这世上,有逆天改命之心的人,必定不是凡人,若是有造福于人的本事,定要助其成事。】

    他直直的盯着章锦婳的眼睛看了一会儿,在章锦婳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散发着似有似无的光芒。

    “改变定数的事情,也是有的。诚如我刚才所言,其实,定数已经在那里了,不改,是定数,改了,也还是定数。”

    章锦婳没太听懂,周子瑜不在身边,她的判断力就会失去准头,不知道这话该怎么说下去。

    李淳风也不说话,只是端起面前的茶水来喝。

    薛收在一边感慨:“李参军,那生死也是定数吗?若生死已经是定数,那生病之后,又该不该看病吃药呢?”

    李淳风道:“若是命不该绝,医药自能救其性命。若是命该绝,就是神仙也会束手无策。”他看着章锦婳问道:“章小娘子,你行医采药,也遇见过让你无能为力的病人吧?”

    章锦婳点点头:“是,若是急症,还不等我赶到面前,人就已经咽了气。”

    李淳风又道:“那你必定也遇过略施针剂就能起死回生的病人,称呼你为神医的事情。”

    章锦婳想起在终南山的一个冬天,师祖救起了一位被大雪埋了三个时辰的猎户,当时那猎户的心跳呼吸都已经探不到了,师祖却说那人还有生机,硬是给救活了。那猎人醒来,痊愈之后,跟师祖说,他就觉得一定会有人来救他,他一定要留着一口气。

    “李大人,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但凡能被我救活的,都是心里很笃定自己不能死不想死的人。而那些得了急症转眼就失了性命的人,是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能活着。”

    章锦婳好像有点明白了:“李大人,想活下来或者不想活了,才是定数,对吧?”

 第八十八章 青玉簪

    李淳风也就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跟师父学得满腹经纶,可以观天象知世事,却还没有育人之资,说起话来也是咬文嚼字的。被章锦婳这么一反问,脑子里也是灵光乍现。

    “对,所谓定数,就是这样。师父也是这么讲的,我一直都还不太明白,想不到今天章小娘子给讲明白了。”李淳风站起来,退后一步,弯腰作揖:“章小娘子真是得道之人,请受在下一拜!”

    章锦婳十分不好意思,也赶紧站起来回礼:“李大人客气,小女子也是跟师祖学道,许多道理仍是不甚明白。”

    薛收听得明明白白,抬手拍掌,笑道:“你们两个都是修道之人,讲起话来,果然字字珠玑,在下佩服。”

    李淳风落座,又恭维道:“章小娘子,蕙质如冰,佩服。在下还有一事想问。”

    “李大人请讲。”

    “章小娘子的师祖,即是孙圣手,请问,孙圣手还有其他传人吗?”

    “我在师祖身边跟了三年,只我一人在学习。在我下山这一年里,也不曾听说师祖收了徒子徒孙。”

    “啊呀,这就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

    “若是孙圣手的传人是个男子,这世间的医术就要有新的创举了。”

    “。。。。。。”

    “啊,请章小娘子不要见怪,在下只是就事论事,并无看低你的医术。”

    薛收见李淳风好像无意中说了主人家不爱听的话,他可是还惦记着吃请的事呢,这要把章小娘子说的不高兴了,起身走了怎么办?连忙打圆场:“李参军,你能掐会算,观天象知世事,不如你观一观杏林馆的天象,替章小娘子说一说她的运道,说不定章小娘子也可以做男子能做的事!救了陈医令,不就做到了男子也做不到的事吗?”

    李淳风郑重道歉:“是,请章小娘子赎罪,在下眼光狭隘了。”

    章锦婳急忙回礼:“无妨无妨!既然薛大人提到了观天象,可否请李大人有空之时,替小女子也观一观,说一说小女子的前程如何。”

    跟李淳风交谈了这几句,章锦婳有个直觉,她认为李淳风一定能算出她正在担忧的事情会是个什么结果。

    尽管周子瑜跟她说,一切都不用她担心。

    但是,她不想再被动的等着别人帮助,她要主动地跟瑜兄并肩去面对所有的难题。

    李淳风道:“章小娘子所托,在下必不负所望。”

    章锦婳很高兴,李淳风的这句话,就像给她吃了一粒定心丸。

    竹影端着托盘进来,饭菜的香气立即触动了薛收的味蕾。

    雅间里只有他们三个人,章小娘子和李淳风又说得这么高兴,薛收也毫无半点拘谨,竹影刚放下托盘,他就大声赞叹:“红焖羊肉,正是我最爱吃的,章小娘子,是周将军同你说了我的喜好吗?”

    章锦婳笑道:“杏林馆从来不问客人爱吃什么,客人来了,杏林馆有什么,客人就吃什么。”

    竹影收起托盘退出去之前,对章锦婳说:“周将军过来了。”

    薛收一听,急忙道:“快请周将军上来。”

    章锦婳扭头告诉竹影:“师兄,请周将军上来,就说客人是他认得的李大人和薛大人。”回过头来看着李淳风:“今天有劳李大人为我解说定数,还要替我观天象,这顿饭,就由小女子做东,算是感谢李大人。”

    薛收斜眼看着李淳风,一手摸着下巴上的胡须,一手在桌下偷偷向李淳风比了个赞。

    周子瑜噔噔噔走上楼来,抱拳向李淳风和薛收见礼,这二人如今是他同僚,只是品级比他低。

    见周子瑜进来,李淳风就要起身让座,周子瑜抬手按住:“都是自己人,就不要讲这些虚礼。”

    “自己人?”薛收盯着周子瑜看了一眼,突然叫起来:“我就说这簪子这么眼熟,原来,原来!”

    周子瑜一早去找了秦王,将太子到杏林馆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并向秦王说明自己想要娶章锦婳为妻的事,秦王本就想通过周子瑜来拉拢章锦婳,现在太子又想来抢人,岂不是夺人之美?秦王当即拍板允了他五天假,让他速战速决。

    “周将军,本王来替你找媒人,”秦王也害怕夜长梦多:“你若是没回来,我就让人先告知周大人。”

    周子瑜没想到秦王这么热心:“殿下,若是会得罪太子殿下,这事还是有我自己来做吧。”

    秦王早就恼恨父亲对太子的偏心,这一次他偏不让太子得手:“不怕,本王与长孙大人商量一下便可,你去做你的事吧。”

    秦王与太子,从前是非常有爱,凡事有商有量,自建唐以来,或者说是太子自从被立为太子以来,兄弟俩就只是表面和睦,私底下却争得非常厉害。

    秦王现在兵权形同虚设,但凡出兵都要听从太子的调遣,早就恨得牙痒痒,只能暗中拉拢结交各式人才。

    周正义早就对周子瑜分析过秦王和太子的关系以及局势,周子瑜也明白,自己和锦儿的婚事,恰好成了秦王与太子相争的一个目标,至于是渔翁得利还是塞翁失马,目前尚无定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周子瑜匆匆回了一趟周府,向父亲禀明了详情,换了常服,就本着杏林馆而来,事不宜迟,他带着锦儿早点出城比较稳妥。

    没想到,薛收一眼就看到了他头上的簪子,流云纹包金青玉簪,和锦儿的青玉簪是一对儿,章锦婳今天也好巧不巧的在发髻上插的是青玉簪。

    “这对发簪原来就是一对!”周子瑜笑眯眯的结果话头:“我头上的发簪,就是章小娘子送给我的!”

    薛收长大的嘴半天合不拢:“啊!怪不得上次秦王殿下过来吃饭,一来就有得吃,我还以为。。。。。。原来,原来还是。。。。。。”

    周子瑜收起笑容正色道:“薛大人,你怎么说话只说半句,看来还没吃东西。来来来,周某以茶代酒。”

    李淳风看看周子瑜,又看看章锦婳,这二人据说是师兄妹,如今又戴同样的发簪,其心昭昭,当即拱手笑道:“周将军,章小娘子,今晚我回去就要夜观天象,看看可有红云出现。”

 第八十九章 同游

    周子瑜与李淳风、薛收客客气气地说笑一番,吃了一餐愉快的午宴。

    饭后,周子瑜也不虚留两人,只说还有急事要办,说走就走,带着章锦婳,快马加鞭赶到了周至县城。

    章锦婳不会骑马,出了城,与周子瑜共乘一骑,罗怀和两个随从背着行李干粮紧随其后,五人四马,在天黑之前进了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准备第二天清早天一亮就出发上山。

    县城很小,天黑之后,鲜少有人走动,客栈四周一片寂静,章锦婳头昏昏的在打坐调息。

    她居然晕马,这也是她始料未及的事。

    周子瑜一路上用斗篷把她包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结果风是没吹着,马速却是太快,她被颠得好几次都差点吐出来。好容易坚持到了客栈,她已经脸发白,四肢发软,把周子瑜吓得不敢离开她半步,端茶倒水忙活了好半天,看她呼吸渐稳,才走去隔壁安歇。

    前院传来乒乒砰砰的拍门声,有人在高喊着伙计开门。。

    周子瑜就歇在章锦婳的隔壁,此时正竖起耳朵听着动静。那些人进了客栈,一共有十来个人,又是车又是马的喧闹不已。

    伙计带着几个人叮呤咣啷的上楼,就听有人厉声喝道:“小二,我们大人要住里面的房间,叫人让出来。”

    客栈伙计陪着笑脸小声道:“里间的几位公子也是从京城过来的,说是明早就走,大人,小的带您住的这几间也是上房,都是今天新收拾出来的,所有物件都是新添置的。”

    “京城?”只听那声音又喝道:“京城来的人多着呢!咱们大人可是公务在身。小二,快点,你这店还想不想开了?”

    周子瑜本是因私出城,不想惊动任何人,他们几个人又都是常服,为了赶路方便,没有赶车只骑了马,店伙计看着他们几人穿着打扮都是上好的衣裳,就都给的上方。

    估计刚来的那几人是见到院子里没有名贵的车马,就以为里间住的不过是出游的富家公子而已,那随侍的口气就大得吓人。

    周子瑜开了门走出来,背着手,冷着脸道:“不知周某耽误了哪位大人的公务?”

    借着店伙计手上油灯微弱的光亮,周子瑜看到对方身上穿的官服配绶,是工部员外郎的标志,身边站着的正是厉声喝问伙计的随侍,身后还有几名道人。

    那名随侍见多识广,虽然不认得周子瑜,却被周子瑜身上的杀气给镇住,不由放软了声音:“这是我们工部的于大人,今日有公务,耽搁晚了,特地来此歇息。”

    周子瑜扯起一边嘴角,闲闲的抱拳作揖:“原来是于大人,周某这厢有礼了。家父是周正义。”

    这小地方,周围都是些不认识的人,没必要搬官职出来斗大小,周正义是太府寺卿,已经官至三品,在朝为官的,即便不认识其人,也必定听说过其名。

    果然,就见于大人凸起的肚子扁了进去,后仰着的脸也俯了下来堆上了笑容:“原来是周公子!幸会幸会!”

    周子瑜轻笑一声:“于大人,进来坐一会儿,聊聊?”

    于大人身边的随从发现自己说错了话,早就躲到后边不发一声,于大人只好自己上阵:“不了,不打扰周公子休息。周公子,您请,请。”

    周子瑜也不客气,退回房间,轻轻关上了门,听着伙计带着于大人他们去安歇,四周重归宁静,又侧耳听了听锦儿的动静,这才安心睡下。要不是为了锦儿,他才懒得开口拼爹。

    刚才那于大人,行迹也是可疑,若是执行公务,可以去住县衙的,为何这个时候带着道士来住客栈?

    天不亮,章锦婳就起来了。

    她生性好洁,在这人来人往的客栈,各种味道都让她极不舒服,就连呼吸都无法顺畅。

    一整晚,她就是裹着周子瑜的斗篷坐在凳子上打坐,斗篷上的气息,让她心安,知道三更都过了,才勉强打了个盹。

    周子瑜也担心章锦婳的身体,见章锦婳开了门,就让罗怀提了热水过来:“锦儿,洗把脸,一会儿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咱们就走。”

    章锦婳硬着头皮,拿出自己的帕子,用自己带的木碗舀了一碗热水,把棉帕子打湿了,小心地擦了擦脸和手。

    周子瑜道歉:“锦儿,是我粗心了,咱们将就一下,到了山上,再烧水给你。”

    章锦婳轻轻摇摇头:“辛苦瑜兄啦,我太没用,骑了一会儿马就累成这样。”

    罗怀叫店伙计端了一钵热汤过来,章锦婳从行李中拿出两个汤碗,撒点调味粉,舀了热汤冲开,再把张婶烙的面饼掰碎了泡在汤里,用羹匙搅拌均匀,送到周子瑜面前:“瑜兄,尝一尝。”

    周子瑜目不转睛的看着章锦婳的一举一动,心里暖暖的,他从小就爱看祖母为他舀羹汤的样子,那份怕烫到他的小心,只想把好吃的东西都给他吃的那份关爱,都是他心底最温馨的画面。

    想到不久的将来,锦儿就是他的妻子,每天都会这样侍候他吃饭,不由得满心欢喜,笑容灿烂。

    “好香!”周子瑜吃得热火朝天,只不过是简单的泡馍,在锦儿的巧手调制下,变成了难得的美味。

    章锦婳没什么胃口,为了迁就周子瑜,她勉强喝了几口面汤,最终还是放下碗,只含了一粒药丸在舌底。

    周子瑜拿过她面前的汤碗:“这么好吃,不要浪费了。”

    章锦婳微笑着,脸红红的,周子瑜的欢喜都传染给了她,她也不再纠结什么剩不剩的问题啦。

    收拾好下楼,在掌柜的柜台前结账的时候,遇到了于大人。

    于大人见到他们几个,十分客气:“周公子,这是要走了?”

    周子瑜略一点头:“于大人,周某还要赶去楼观台,不想耽误了。”

    于大人露出惊喜的笑容:“周公子,在下也是要去楼观台,不如同行?”

    头天晚上,于大人就想好了,要结交周公子,再结识周大人。

 第九十章 意外

    于大人是奉命前来考察石楼山道观的(石楼山就是今天的楼观台)。

    工部员外郎于大人,掌管的是土木建造修缮,这是个肥缺,经其手的钱财不计其数。虽然只是个六品官,所负责的工程,却足以让他在这小小县城趾高气扬的进进出出。

    去楼观台的山路只有一条,于大人又有道人同行,周子瑜他们怎么走都避不开这些人,还不如同行,顺便探询一下于大人此行的目的。

    二月初的秦岭,寒风料峭。

    山路崎岖,山顶还有积雪未化。

    章锦婳最喜欢走这山路,不肯骑马,徒步上山。

    她对楼观台明虚道观早有耳闻,师祖冬天在太白山居住的时候,也会走去明虚观,听道人讲道德经,与道人一起练习导引术或者养生拳法。

    不过,师祖从来不提自己是孙圣手,那些道人也只以为师祖就是普通的山民。

    章锦婳也曾问过师祖,为何不带自己去楼观台道观,是不是明虚观不许女孩子进去?

    师祖摇摇头,笑叹:“并不是戴着道冠拿本道德经就是方外之人,锦儿,你还是做世外仙人吧,无忧无虑。医术也好,心术也好,染着利益就无法得道。”

    周子瑜骑着马,和于大人并排在前面走着,有意无意的问几句:“此时节尚寒,于大人就不辞辛苦的到这偏远之地来,真是劳苦了。”

    于大人还谦虚:“哪里哪里,皇命必为,何来劳苦之说。”

    周子瑜故作吃惊的问:“皇命?”

    于大人勉强做出平静的样子:“皇上有命,要将楼观台这一片大兴土木,建造道观,讲经台。”

    终南山的道观佛寺极多,一间屋子就可以是一座寺庙一座道观,不过道人们之间甚少往来,毕竟道人也好出家人也好,都是凡胎肉身,都有七情六欲,即便是出了家也有自己的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以,周子瑜在终南山修道两年,也不认识明虚观的道人。

    不过,周子瑜跟玉清师叔去投奔李渊的时候,也听说过,明虚观的道人有在民间屡造谶言,为李渊造势。

    周子瑜笑道:“明虚观在这一带极有名望,听说民间求男求女求平安,都来这里烧香,甚是灵验。”

    于大人不免得意:“等修建好了之后,会更有名。听说到时候要请王远知先生来主持道观。”

    周子瑜惊问:“王远知先生在洛阳,年岁已高,明虚观竟然请得到,真是极大幸事!”

    章锦婳远远的跟在众人身后,罗怀牵着马跟在她身后。

    周子瑜和于大人的对话,她都听到了。

    对于皇上要大兴土木盖道观,她倒是十分支持,毕竟,战乱的时候,那些逃难逃荒的人,总有个遮风避雨的去处,不至于在荒郊野外被豺狼虫豹夺去了性命。

    一路走走歇歇,走了两个时辰,才终于上到了明虚观。

    章锦婳站在明虚观前的空地上举目四望,之间山峰起伏层层叠叠,比起太平峰,又是另外一番开阔的境界。

    她迎风嗅了嗅,仿佛嗅到了很特别的气味,转头问那几个道士:“请问道长,这附近可有上百年的大树?”

    其中一位叫做青牛的小道人回答她:“就在这里往北走,十里之内,有两棵柏树,都是两人合抱粗,还有几株檀树,也是一人多抱粗。”

    章锦婳面露喜色,向道人谢过,又转向周子瑜:“我想去看看。”

    周子瑜向于大人告辞:“于大人,周某先走一步,后会有期。”

    于大人满脸笑容:“周公子,回见。”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于大人就换了极亲密的口气同周子瑜打招呼了。

    周子瑜和章锦婳走出去一里多地,看到后面没有动静了,这才问:“锦儿,你知道师祖在这附近?”

    章锦婳摇摇头:“不知道啊,但是,这里有树王的话,就能找到师祖的踪迹。”她笑一笑又道:“就算没找到师祖,找到了树王,等见到师祖的时候,师祖也会夸赞我的。”

    “树王这么厉害?”

    “是啊,师祖找的药材,树王、草王、花王,都必须要找到。若是每座山头的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