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唐女医-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十二章 周府
在周正义的书房里,父子俩紧闭房门在商讨对策。
“什么?皇上也召见了锦儿?”周正义大吃一惊:“怎么这么快就召见?”
周子瑜苦恼不已:“皇上还想留锦儿在宫里!父亲,你说,皇上会不会。。。。。。?”
“我想想。”周正义抬手制止了长子的后半句话,摸着下巴沉思:“按理说,皇上不会对锦儿起什么心,最多也就是想有个靠得住的医官替他保命。”
周正义跟随皇上这么久,还是非常的了解皇上:“现在天下藩镇割据,还有许多隐患,太子又是个仁慈的,力主彼此相安。听说太原那边又快失守了,皇上恐怕是坐立难安啊!
我听说,秦王为了东征洛城的事,正月的时候,去宫里求了皇太后的支持,皇太后因此事还病了。
皇上若是想留锦儿在宫里,十有八九是为了皇太后的病情。”
父亲的话,让周子瑜暂时松了一口气。
周正义想了想又道:“若是皇上只是为了皇太后的身体着想,那你想要娶锦儿的话,我想想办法去求皇上赐婚。”
周子瑜蹙眉:“父亲,秦王想留儿子在秦王府听候差遣,儿子已经答应了。”
周正义盯着儿子:“就为了留在京城守着锦儿?”
“是。”周子瑜脸红了,有些心虚:“不上战场,立功名的机会少一点,但是可以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一家人不要分开,也挺好的。”
“唉,既然答应了,还能怎么办?”周正义叹口气,长子的心思,他哪有猜不到的:“你要是留在秦王府,求皇上赐婚的路子就行不通了。不过,现在局势也难说,太多事情都超出我们的掌控,你看,马郎中还说要替锦儿举荐呢,结果锦儿都进宫见皇上了,马郎中还没得过皇上召见呢。子瑜,锦儿是个有大福报的,她又没有父母,以后你要好生待她。”
周子瑜低声道:“是,父亲。”
“好了,你去看看你母亲那边有没有让厨房准备?”周正义看着心不在焉的长子,打发他出去:“你母亲上午去陈博士府上,这会儿应该回来了。”
周子瑜退出书房,去找章锦婳。
刚走到蕴宝院的门口,就听到母亲夸张的说话声:“章小娘子一定要吃了晚饭再走,平时想请你都请不来呢。我要是知道你今天要过来,我肯定哪儿也不去。”
周子瑶也在一边附和:“是呀,锦儿,我家厨子都是老家带来的,做的菜你肯定没吃过呢。”
周子瑜快步走进去,只见院子里围了一圈人,母亲和妹妹一左一右的围着章锦婳,一人拽着锦儿的一只胳膊,热热闹闹的劝说锦儿留下来,陈子璎在一边抿着嘴笑,几个丫鬟婆子也都在一边看着。
章锦婳笑着推托:“杏林馆明天还有客人,我也累了,想早点休息。”
周子瑜最了解锦儿,一看锦儿那副疏离的表情,就知道锦儿肯定受了委屈。
“母亲,”周子瑜上前替章锦婳解围:“锦儿带竹青过来给父亲换药,现在父亲那边都处理好了,我送锦儿回杏林馆了。她这几天还要去太医署,一定要好好休息才行。”
“哦哟,锦儿还要去太医署啊?”周夫人的语气更夸张了:“锦儿真了不起,那我就不耽误你了,改天再请你来周府做客啊!再不请你,以后都不用请了。”
周夫人的意思是,再不请杏林馆老板身份的章小娘子来周府做客,等锦儿的身份成了周家儿媳,就不用请了。
这话听在章锦婳耳朵里,就变了味,她理解成‘你今天要是走了以后也不用来了’,连客套的笑都挂不住了:“周夫人留步!”
周子瑜看着章锦婳笑得像哭的表情,不由得暗暗叹气,只能先稳住乱哄哄的众人:“母亲,儿子先送锦儿,瑶瑶,你陪母亲去看看父亲,父亲说已经伤口不疼了。”
章锦婳挣脱周夫人和周子瑶,无声的行了个礼,低头走到周子瑜身边。
周子瑜看着锦儿白着的小脸,心里隐隐作痛,默默地转身带着章锦婳向外走去。
等他俩走远了,周夫人才不高兴地对女儿说:“其实呀,我出去你表姨母家里,还不是为了她,连个面子都不给。”
周子瑶哪里敢说是自己说错话导致锦儿临时起意要回去啊,只得安慰母亲:“母亲,锦儿是真的很忙,改天咱们再去杏林馆吃饭好了。”
周夫人白了女儿一眼:“以后没事不用去啦,再等一等,有得你吃,吃个够。”
周子瑶还是心虚,岔开话题:“母亲,你去看看父亲吧,我跟表姐玩儿。”
周夫人正想去找周正义呢,这京城娶亲,礼金有讲究,季节有讲究,媒人又讲究,这里不能见那里不能见,哎呦呦,繁文缛节的太多了,记都记不住,还得一样样去做,她头疼。
再说章锦婳,跟在周子瑜身后默默地走到大门口,心情很低落,刚进周府看到一草一木一物的那种亲切感,全都飞了。一个假想敌,就把她的痛苦记忆都勾了起来,张婶给她洗的脑,也白洗了。
周子瑜不知道她的心思,只以为是母亲那句话没说好让锦儿难堪了:“锦儿,怎么想着要回去?跟瑶儿玩得不开心吗?她惹你生气了?”
章锦婳想到周子瑜也教过韩四娘子拼百巧板,那韩四娘子的心思,他能不知道?哼!
“三娘子没惹我生气,她还拿百巧板教我玩。”章锦婳也不知怎么顺口就说了出来,语气酸酸的。
周子瑜没说话,只是定定的望着章锦婳。
章锦婳抬眼望过去:“怎么了?”
周子瑜的眼睛亮亮的,带着笑:“锦儿,我那儿还有七连环和九连环,比百巧板好玩多了,我现在去拿给你。”
章锦婳被周子瑜看穿心事,大囧,脸涨得通红:“我不要,不会。”
周子瑜拉起章锦婳的胳膊又往回走:“走吧,就在我书房,我教你。”
章锦婳还想挽回面子,不肯去:“我笨,学不会。”
周子瑜笑着凑过来,在章锦婳的耳边小声道:“我手把手的教你,教会为止!”
第八十三章 解开
周子瑜果然信守承诺,教会了章锦婳解开九连环。
章锦婳这才转嗔为喜。
张婶轻轻敲书房门,端来了两大碗刀削面,一大盘手抓羊肉,招呼他俩吃饭:“先吃饭,忙这么久,别累着了。”
周子瑜吸吸鼻子,笑道:“张婶,怎么我每次来,都是做我爱吃的菜?”
张婶笑眯了眼:“周将军爱吃就好,我乐意给你做。”心道,你高兴了,就能把锦儿给哄高兴了,做顿饭算啥啊,天天能哄高兴了,天天给做。
周子瑜坐到炕桌边,喊章锦婳也过来:“锦儿,趁热吃点,一会儿我再教你解七连环。”
张婶笑着看了一眼玩得专心的锦儿,小声叮嘱周子瑜:“周将军,记得喊锦儿吃饭,她一入神啊,就不吃饭了。”见周子瑜点头答应了,转身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这两个年轻人。
章锦婳被周子瑜又催了几遍,这才不情不愿的放下九连环,跑到炕桌边,端起面碗随意吃了几口面,迫不及待的放下碗:“瑜兄,我饱了,你慢慢吃啊。”
几步走回书桌边,继续琢磨九连环。
解开,下一步,解开,卡住,退回,解开,下一步,卡住,退回,再卡住。。。。。。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周子瑜无奈,只好自己先吃。
张婶做的刀削面,特别筋道,辣子油也极香,周子瑜三下两下就吃完了。他看看章锦婳的面碗,几乎没怎么动过,这么好吃的面,放冷了,热一热再吃,口感就差许多。他就端过来,浇了两勺葱油,拌匀了,又给吃了下去。
唉,太香了。周子瑜打了个饱嗝,满足的抚着肚皮,端起汤碗准备喝汤。
章锦婳把解不开又退不回去越解越乱的九连环扔在书桌上,跑过来吃面,炕桌上的面碗是空的:“面呢?”
周子瑜的手停在肚皮上:“在这呢!我以为你不吃了,要不再叫张婶给做?”
章锦婳的重点不是没有面可吃:“那碗面是我吃过的。”
“你就吃了一口,跟没动一样。”周子瑜不以为意,在军营里,打仗的时候粮食不够了,为了果腹,将士都是同吃同喝,一个锅盔从头传到尾,每个人都咬一口,谁在乎呢。
章锦婳脸红,她以前就见过很多老百姓家里,长辈因为舍不得浪费食物,会把小孩子吃不完的饭菜给吃掉,她也学着吃过欢郎吃不完的饭菜,觉得格外有一种亲昵感。可那是一家人才这样啊。
她不好意思开口,端起面汤来喝。
那面汤,就是煮面的水,什么滋味也没有的。
周子瑜笑:“没有面,多吃两块羊肉也行。”
章锦婳摇摇头,她给人医治期间,为了保持身体的气血运行畅通,都是不吃任何肉食的:“不吃了,一会儿睡前再喝碗参汤。”
周子瑜只知道竹青竹风他们几个都是过午不食的,没想到锦儿也是:“怪不得你老这么瘦,真好养活。”
一般来说,好养活这句话,都是丈夫对妻子说的,现在从周子瑜的口中说出来,那么自然。
章锦婳嘟囔了一句:“我又不用你养活。”
周子瑜笑着道:“我都能保护你了,还怕养不活你?”
章锦婳面上绯红,低下头,没话找话:“瑜兄,你什么时候回潼关?”
“我不用回潼关了。”
“周大人的腿伤已经开始痊愈了,你就是不在家守着,有周夫人照顾也够了,我这边可以让竹青隔几天就过去送药。”
“我现在留在秦王府,跟着秦王进出,不用再去潼关了。”
章锦婳惊喜的抬起头:“真的?”
周子瑜点头:“锦儿,我是为了你才这么做的。”
章锦婳语塞:“为了我?怎么是为了我?”
周子瑜顿了顿,决定把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让章锦婳有个心理准备,这件事,必须两个人配合,目前的形势,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瞒不住锦儿的。
“秦王有意让杏林馆受他保护,那天从你这里回秦王府之后,就在商量着怎么办了。”
“秦王?杏林馆好好的,为什么要受他保护?我在这里开了快一年,连地痞都没有一个。”章锦婳敏感的知道,这是强权保护,根本就是想收保护费而已。
“锦儿,你不要误会,秦王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他是听说你的医术了得,又会制药,想招纳你为秦王府出力而已。”
“我哪有误会!”章锦婳生气,她又不是没见过见财起意的,不就是欺负她没有父母没有靠山嘛。
“秦王最是爱惜人才,秦王府有不少慕名而来的能人异士,他都是一个个推心置腹的与之交心的。锦儿,你孤身一个人在京城,举目无亲,这些事情也不方便跟你一个女孩子来谈。秦王见我是你的师兄,与你熟络,就想让我来与你提这个事情。”
“所以,秦王就把你留在秦王府?”
“正是。”
章锦婳更生气:“瑜兄,你也帮着外人来欺负我!还说是为了我!”
周子瑜哭笑不得,他做这个决定,绝对是为了章锦婳好。
在乱世之中,谁有强权谁就有话语权,什么能人,什么天理,遇到强权就是一句空话。
周子瑜无奈,只好使出杀手锏:“锦儿,我真的是为了你。我已经跟父亲说,想要娶你为妻。”
书房里一下子变得安静极了。
章锦婳错愕的看着周子瑜:“你要娶我?”
“是。”
“你不是要娶别人吗?”
“哪有别人?你听谁说?”
“。。。。。。”总不能说是听那些爱慕你的小娘子说的吧。
“锦儿,那天你同意让我保护你,我回去就跟父亲说了。”
章锦婳恍然大悟:“原来,你说的保护是这个意思?”
“那你以为是什么?”
“我以为是跟竹青他们几个一样。”
“。。。。。。”
章锦婳抬起手掩住嘴偷笑。
周子瑜松了一口气,幸好把话都说出来了,要不然背了黑锅都不知道:“锦儿,咱们一起去找师祖,请师祖答应让你嫁给我,好吗?”
第八十四章 信心
周子瑜的话一问出口,章锦婳下意识的就要摇头。转念一想,她已经答应过张婶,要勇敢的迎头而上,毒药都能解,心结有什么不能解的?
前世她都没有见过周子瑜,这一世,她认识的周子瑜,善解人意,让人见之欢喜,带她玩,带她开眼界,简直是无所不能。
她已经不是前世那个纯蠢的小师妹,她现在是响当当的章小娘子。
想到这里,章锦婳干脆地答道:
“好,瑜兄,你说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周子瑜喜笑颜开,闷了多日的心情,一下子就开朗了:“锦儿,等天气暖和一些,咱们就去。”
章锦婳也很高兴:“嗯,我也想师祖了,这次陈医令的中毒,我又多知道了一种毒物,师祖一定会夸我的。”
“锦儿,陈医令好了之后,说不定就要长住杏林苑了,之前他还只是佩服你,这次生病好了之后,对你一定是敬仰。”
“哪里啊,陈医令好了之后就乖乖呆在家里吧,要不然杏林苑会被人踏破的。”在太医署,章锦婳可是见识到了陈医令的人品有多好,几乎人人都发自内心的在关心陈医令的病情。这要是住在了杏林苑,慕陈医令之名而来的人就能川流不息,那他们杏林馆就不用做了。
“唉,锦儿,我恨不得马上就娶你,这样我就可以替你抵挡一切了。”
“张婶已经替我推了好多杏林馆的午宴。”
“锦儿,以前人家不知道你的本事,还能相安无事。现在你的名声传出去了,只怕有的人,你想推都推不掉。”
周子瑜是真的担心,却不曾想到自己一语成谶,而且很快就来了。
章锦婳根本就不怕会有麻烦,但是她又不能告诉周子瑜,为了让周子瑜不再担心她,就转移话题:“瑜兄,再接着教我解九连环。”
周子瑜自是乐意:“这个很简单,你只要记住这几步就行。再玩一会儿就要去休息了,你这几天累着了。”
章锦婳又开始跟九连环奋斗,头也不抬:“五天之内,杏林馆都没有客人,我今天玩多一会儿。”
在周子瑜面前,章锦婳的情绪毫无遮掩,像个孩子般。
周子瑜依依不舍的起身:“锦儿,那我先回去了。”
章锦婳连忙放下手里的九连环,拉住周子瑜:“我不玩了,你再陪我坐一会儿。”
周子瑜摇头:“锦儿,我已经呆了很久了,人家会说闲话的。”
刚才马车还没拐进杏林馆前的小巷,周子瑜就已经感觉到有人在暗中盯梢了,却没发现有跟踪的人。想来,皇上都有可能派人来盯梢了。他跟锦儿还没有名分,若是呆久了,对锦儿而言,都不是件好事。
章锦婳不服气:“哪有别人?张婶他们都认识你,咱们又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周子瑜叹气,要是做了还好了,可那又太委屈锦儿,只好哄她:“你身体要紧,不要让张婶担心。我明天再来看你。”
杏林馆没有十里长亭,两个人就在书房里一拉一扯的,还是说了一堆相互关心的车轱辘话,周子瑜才出门。
冬季大雪封山,长安城的各家药铺的药材货源紧缺,都不轻易往外卖,没有药方不给抓药。杏林苑的药材存货不多,章锦婳也就没有再做药丸。
接下来的几天,杏林馆又恢复了宁静,章锦婳每天安安静静的养生,继续研究她的医术。
这天,杏林馆来了几个奇怪的客人,点名要见章小娘子,竹青应付不了,那人也不买张婶的账,竹青只好去叫章锦婳过来接待。
章锦婳在自己房间里看书,打扮很简单,穿得比较中性,临出门前在头上插了一支发钗,想了想又把玉清师叔给的那支包金青玉簪插上。
客人一共有五位,订餐的时候,名帖上留下来的名字,是詹事府裴大人及其同僚。
竹青打听过,詹事府的人,即是太子的手下,这裴大人与太子关系极亲,想必是慕章小娘子之名而来。
章锦婳在准备食材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将皇上赏的人参拿出来一支,细细切了薄片,用野山鸡炖了汤,她还在想,这些太子手下要是知道自己吃的是御赐的食材制成的膳食,好不好跪下来谢恩呢。
竹青已经提醒过章锦婳,这几位客人带来的随从,看起来武功都很高强的,这几位大人,有可能是詹事府举足轻重的人物。
章锦婳站在走廊上做了两个深呼吸,轻步走进雅间,合掌行礼:“见过诸位大人!”
已经是初春,天气偶尔回暖,杏林馆里还是点了炭盆,雅间里的几位客人热得将身上的棉衣都除去,只穿了贴身的夹棉长袍,看到章锦婳进来,一个个都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坐在主位上的男子,三十岁左右,剑眉朗目,留着短短的胡须,一双眼睛看着锦儿,目光却是十分温和:“你就是章小娘子?”
“正是!请问大人找小女子来何事?”
“听说你这里的饭食,称作药膳,能否为我们解说一番?”
章锦婳暗暗起疑,药膳一词,知道的人极少,这位大人又是从何而知?
“大人,所谓药膳,并不是说以膳食为药。”
“哦?”
“大人,人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需要吃药。没有生病,随意吃药,药反而为毒。”
“此话怎讲?”
“普通人的身体只需要五谷杂粮清水即可长养,体性相对是温和的。而药石的药性,要么寒凉要么燥热,没有生病的人,若是随意服药,就会将身体的平衡破坏。”
“哦?破坏平衡?怎么破坏?”
“所谓破坏,若是身体没有出现病痛,就会有性情上的毛病,或者脾气很燥,或者心情很低落,或者夜不能寐,或者夜梦多而不得安宁,不一而足。”
“原来是这样!那你给我们准备的这些膳食,又是根据什么来做的呢?”
“根据大人下的帖子,小女子就能知道大人的身体是否平和。”
“那你准备的这道参汤,又是什么道理呢?”
第八十五章 太子
那人一连问了几个问题,见章锦婳没有被这一连串的问题难倒,反而不慌不忙的侃侃而谈,索性不再拐弯抹角,就把最想问的问题给问了出来。
章锦婳听到参汤二字,就知道对方是有备而来。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大人,请问您喝了这参汤,有何感受?”
按照规矩来说,不论杏林馆多么有名,只要章锦婳没有御封的品级,就始终是平头百姓,对于贵人们的提问,就只能有问必答,否则就是不敬。
章锦婳敢反问问题,不是因为那位大人笑得有多么和蔼,而是她一进雅间,就见到主位旁边的几位客人,态度不是一般的恭敬,围着主位客人,唯其马首是瞻。
很显然,坐在主位的客人并不是下帖的裴大人,章锦婳微微一笑,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问话的这位大人就是太子殿下。
诚如章锦婳所料,发问的正是当今的太子殿下李建成。
“有何感受?嗯。。。。。。”太子定定的看着章锦婳,似乎是在回味喝参汤的感受,思绪却飞回了皇祖母的坤仪殿。
太子自幼在祖母身边长大,与祖母极其亲近,这一年来,皇太后健康每况愈下,太子十分关切,只要在宫里,每天必定会去给皇太后请安。
陈医令中毒事件,太子也听闻了,他原打算去坤仪殿向皇祖母问安之后,就去找父皇探讨此事,不曾想,刚走到坤仪殿外,就听到了久违的朗朗笑声。
这笑声,有父皇的,也有皇祖母的。
太子疾步走进坤仪殿,跪下向父皇和皇太后问安后,好奇地问:“皇祖母,什么事让您这么开心?”
元贞皇太后笑呵呵的道:“成儿,你父皇刚刚讲了个人参的笑话,实在是有趣。”
太子将脸转向皇上,只见父皇还没开口,笑得更厉害了,一只手挥了挥:“德安,你说给太子听。”
梁德安一五一十的将章锦婳在甘露殿所说的话,又学了一遍,皇上和皇太后对望一眼又笑了起来。
说实话,太子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但是这个章小娘子居然能让父皇和皇祖母发笑,坤仪殿一扫连日来的阴霾,这才让他好奇。
等太子从甘露殿退出来,回到东宫,跟自己的几个幕僚一说,各人也大感兴趣,陈医令的事件他们也都有所耳闻,都想见识一下章小娘子。
为了测试章小娘子的医术实力是真是假,这才由裴大人出面下了帖子订了一席。
太子一直想着“悲戚的思乡之参”,喝汤的时候,就往这个情绪上去对比,结果,当然不会有任何低落的感受。
章锦婳的表情很淡然,并没有因为被太子紧盯着而躲闪。
太子嗯了半天,才道:“与我平时喝的参汤似乎有点不同。”
“请问大人,有何不同呢?”
太子被问住了,他平时喝汤喝就喝了,哪还记得是什么滋味。好在他反应快,倒还记得《黄帝内经》里说过,人参,味甘微寒,顺口答道:“我平时喝的参汤,有淡淡的甘甜味,喝完之后精神爽利。这个么,喝不出甘甜,倒觉得精神一振。”
章锦婳猜出了太子的身份,见对方仍旧没有说破,也就接了太子的话回答:“人参是百草之王,隔水炖汤,可以安精神,定魂魄,与野山鸡同炖,可以止惊悸除邪气。大人面前的这盅参汤,就是可以止惊悸的,故而大人喝了之后会觉得精神一振。”
太子星目微张:“可是我并无惊悸之事,章小娘子何来止惊悸一说?”
章锦婳不紧不慢的道:“《内经》有云,上医治未病之病,在惊悸之前,就将惊悸止于无形,自是能有备无患。”
“好,有劳章小娘子解说,佩服佩服。”
太子的赞扬声一出,旁边几人也附和着笑赞。
章锦婳又问:“请问大人还需要再添些吃食?今天的菜肴是否合大人的意?”
太子点点头:“随意再添些就好,甚合我意。”
章锦婳行了个礼,准备退下:“请大人稍候,我去让人端上来。”
太子竟又点点头:“好,你去吧。”
等章锦婳走出雅间,听着她的脚步声下了楼梯消失了,太子这才发现自己坐着,而章锦婳刚刚是站着的,自己一直是仰视着章锦婳在对答,不由得感到好笑,怪不得自己好像很听话似的。
堂堂皇太子,竟然在一个小娘子面前做出俯首听命的样子,这几个幕僚会怎么看?
这几个幕僚怎么看?当然想笑啦,可是谁敢笑?只好纷纷拉开话题,假装没看到呗。
“杏林馆要是有酒就好了,光是吃几个菜,不够香。”
“是啊,要是还能有女伶弹个琴唱歌小曲就好了,才热闹。”
“这里地方也小了,坐不了几个人,想多叫些人来吃饭饮酒也做不到。”
“听薛大人说,他来杏林馆吃饭,回去好些天都很轻松,不知道咱们回去之后会不会很轻松?”
“应该会吧,你没听那小娘子说,止惊悸?”
“殿下能有什么惊悸?难不成这小娘子还会算卦?”
“。。。。。。”
几个人热热闹闹的说着,直到竹影竹芯端了菜肴上来,稍微停了停,等竹影等人退下,几个人又接着说了起来。
“了不得,我最爱吃的就是这刀削面,有嚼头,比那劳什子扯面片好吃一百倍。”
“说不定就是算出来的。”
“听说秦王那里新来个参军,就擅阴阳五术。”
“阴阳五术灵不灵,全在使用的这个人水平如何,我就认识一个相师,给我相面,那可是说得准准的。可惜呀,就见过一面,再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了。”
“唉,那些江湖术士,见人说几句,无非就是混个温饱,准不准也就是碰巧罢了。就说准你一句,你就记一辈子。”
“秦王的这个参军,可不是一般人,据说是南坨山的高足,精通天文历算。”
太子没说话,只是听他们聊天,脑子里还在想着章小娘子的上医治未病一辞。
这也是他的政治主张,医人者之上医治未病,医国者之上医治暴政。
第八十六章 成为目标
太子这顿饭吃得非常满意。
除了精神振奋,还有章锦婳说的那句“止惊悸”,让他莫名的安心。
自从坐上太子之位,他的精神一直都紧绷着,总害怕哪天就断了。
人一紧张,就夜不能寐,若不是有智囊团替他撑着,他一定会做错许多决断。
像这个章小娘子,他决定了,向父皇请求将其纳入东宫,想来定能得到父皇的支持。
刚刚在席间,手下几个人聊到了秦王的新参军,若真是善于阴阳之术,自然也知道杏林馆的章小娘子了。以他对秦王的了解,若是秦王出马,肯定更容易将人拢络走。
好在章小娘子是个女子,又没有父母没有靠山,只需一纸圣令,就可以定其去向。
事不宜迟,太子没有多做停留,从杏林馆出来,直接打马回了皇宫。
章锦婳虽然不知道太子的打算,在太子一行人离开之后,却无端端地觉得心慌,练字根本练不进去,下笔就抖,没写几个字就放弃了。拿起被她玩得发亮的铜质鲁班锁,解过好多次的九连环解不开,七连环也卡在半路上进退不得,让她好生郁闷。
张婶只当她是想念周子瑜了,还取笑她:“锦儿,让竹青去给周大人送药,顺便送个信给周将军吧,他都好些天没来看你了。”
章锦婳当然盼着周子瑜过来,她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好像一直都很白痴,不像周子瑜那样天生就游刃有余。
可是,自从两人定了心意之后,她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周子瑜的依赖,本就有着男女之间的那种爱慕,并不是她以为的那种单纯的感激。话里话外自然而然就处处维护周子瑜:“张婶,瑜兄怎么能天天往这儿跑!再说瑜兄现在没有天天住在家里,平时有时候还是住在秦王府的。”
说是这么说,章锦婳还是听了张婶的,立即去太乙馆收拾了几瓶药膏,打发竹青去周府送药。像周子瑜那么聪明的人,不管在不在家,只要知道竹青过去了,肯定就会过来杏林馆看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