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臣夫人重生后-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荣耀与分量是任何一个家族都不能小看的。
明锦柔既然嫁给秦王; 明家哪怕只是为了明锦柔的安全与前程; 也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秦王。而对于今日大婚迎亲的隆重与煊赫,明家人已经是满意的。
此刻再添上秦王的一跪三拜,政治联姻的意味登时就被削弱了不少; 明云冀甚至有一瞬间的恍惚,觉得眼前高大英俊的青年真的是普通的女婿,而非身后牵涉无数利益的皇子秦王。
“小女年少,亦有顽劣之性; 还望……”明云冀咬了咬牙; 躬身道; “还望殿下怜悯宽待。”
秦王亦欠身应道:“岳父放心。”
这时司仪再度唱礼,外头的礼乐也再次奏响,拜别长辈的部分全了,明锦柔就要到晋国公府外登上花轿了。
郡王妃仪仗的鸾轿是十六抬,比寻常花轿更加宽大许多。但这上轿的礼节还是一样,由新娘子的兄弟背负新娘出门上轿。
头戴金冠,身穿锦袍的明锦城已经早早过来相候,矮身去背明锦柔的时候便低低笑了一句:“臭丫头,要出门了。有事只管与哥哥说,哥哥的腰再不好,也会护你一辈子。”
明锦柔的肩头再度一颤,伏在哥哥背上的时候,明锦城便察觉出自己脖颈后面又湿又热,他想笑话这臭丫头两句,然而一开口声音也哑了。连忙干咳了两下,强压着将她送上了鸾轿,才在转身离去之前带着根本没压下去的哭音道:“好好……好好照顾自己。”
这时秦王以及其他迎亲同行之人已经上了马,明锦城转身回府,也要稍作整顿之后就跟随祖父和父亲一起到秦王府参宴。
回身之时首先看见的就是站在门内的程雁翎,他满心的情绪正十分复杂,本能就想要过去找她,然而明锦城刚踏出一步,程雁翎忽然侧头与身边的侍女说了两句话,竟先大步往回去了。
这一幕被同样在门口的俞菱心看了个满眼,心里登时莫名一跳,便有些隐约的不安涌上心头。
明锦城倒是没留意到别人,见程雁翎先走,脸上也有些错愕,但此刻晋国公府里还有许多送嫁的亲眷宾客,以及老国公爷、老太太也要预备出门,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他稍稍按了按心头的起伏,便先去安排料理了。
俞菱心这边倒是在疑惑之余也在查看是否需要帮忙,然而荀滢领着四个丫鬟将她守得紧紧的:“嫂子,爹娘和二哥都吩咐了,咱们这就直接上车到秦王府去参宴就好了,晋国公府这边的事情你完全不用费心了。”
俞菱心笑笑,捏了捏荀滢的小脸:“那也好吧,你一直陪着我就行。”她稍微看看今日的阵仗,便知一切皆稳,而荀澈昨日也叮嘱了,今日她唯一可以操心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时刻与荀滢在一处。不管是为了她休息,还是荀滢的安全,总之两人不要分开就好。
俞菱心明白荀澈的意思,今日秦王大婚,宗亲重臣到贺者极多,除了沂阳侯府和抚远将军府两家侧妃的娘家应该是没什么颜面出席之外,吴王魏王、安顺伯府朱家、右江王府以及消停了许久的瑞阳郡主都会到。届时所有人的关注都会在秦王大婚的过程和饮宴,以及群臣百官态度与风向。
那些自然是要紧的,荀澈与明锦城等人也会自行留意。但与此同时,荀澈更挂心的就是荀滢。
前世里就是当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秦王与吴王魏王的争斗争端时,荀滢就在距离荀澈等人数丈外的昭阳殿范围里出了事。所以今生不论荀滢到什么地方去,哪怕是秦王府这个按道理来说不会出事的地方,荀澈也要在暗中安插护卫的同时,叮嘱俞菱心仔细看好荀滢。
当然,荀滢自己大约是没有察觉的,此刻的她只是笑眯眯地去挽了俞菱心的手:“那是一定的,我一定时时都陪着嫂子。嫂子,你听说最近外头有本竹节诗集了吗……”姑嫂二人一路说笑闲谈着,便一齐先去二门登车。
很快到了新落成的秦王府,果然已经高朋满堂,附近从三条街道之外便开始有京兆衙门与羽林营协同守卫,宾客的车马要经过层层盘查,才能到王府饮宴,连宗亲女眷也不能免。
大概礼部和宗景司、尚务司那边除了记得仁舜太子朱伞事件的教训之外,当初朱家大办百花宴混进江洋大盗的事情也被很是放在了心头。
等到进了秦王府,俞菱心又是微微讶异,同时也有些好笑——明锦柔虽然在青虹轩里满了上战场的“悲壮”,然而秦王殿下这位心眼儿实在的新郎官,这才是真真切切地做出了上战场的阵仗。
郡王府按照规制本来就有数十名护卫,总数不能过百,主要是为了防止私兵蓄武之类的变故。但在护卫之外,王府里其他的下人甚至护院之类的人数就要灵活很多,只要不是借着护院教头之类的名义真的招个几百兵勇,多那么十几个甚至二三十个人,其实也没有人追究。
而秦王殿下在诸皇子中一直是以武艺兵法见长,所以这大婚典仪的过程中,整个秦王府内部的布置和防务简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通,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秦王府护卫与借调来的羽林卫混编,所有的出入路口上都至少有两人侍立,秦王府内的小湖周围更是密密麻麻地三步一人,显然是怕有人再来个落水姻缘。
而宾客们近了正堂或是花厅落座之后,来来往往端茶送菜的丫鬟仆从虽然衣衫看似青布短打,中规中矩是寻常模样,然而出出入入哪怕就是一壶热水也是两人一组,而且连男带女个个都腰杆挺直,目光锐利,仿佛随时有人摔杯为号,所有的下人都能立刻跳起来就飞檐走壁、拔剑作战。
按照这样的谨慎程度而言,别说是郡王大婚了,就算是宣帝出巡祭天,大概也能平安顺利、滴水不漏地完成典礼。
只不过,作为大喜之日,这样的阵势真是有点……
俞菱心想想又笑了,她现在越发明白为什么秦王自以为表明了心迹,明锦柔却还是一脸“他这个坏人既然一点不喜欢我只想政治联姻那就随他政治联姻只谈合作好了哼!”
很快宾客们落座入席完毕,秦王与明锦柔到了正堂拜天地,在拜高堂的部分便是向着皇宫方向北面而拜,随后夫妻交拜,便在礼官喜娘等人簇拥下进入正院洞房,坐床牵红撒帐等等,完成诸般礼仪,秦王便再度出来到前堂,与所有的新郎一样,敬酒谢客。
而这时王府中搭好的戏台上,丝竹声开始响起,这场大婚典仪便到了对宾客而言最热闹说笑的饮宴时刻,佳肴美酒皆流水一样送到席间,而所有让席间想要通风透气、单独散步说话、甚至想要去净房方便或是有人更衣的需要,都有人守在外头接应服侍。
或者说,都有两个以上的护卫随行护送到事先预备好的地方,真是一丁点儿搞出什么酒后偶遇、更衣遇见、落水相救之类花样的机会也没有。而厅堂中的宾客们也不知道是原本就没带着花样的心思,还是见到了秦王府如此阵仗就按下了别的念头,总是秦王与明锦柔的大婚典礼与婚宴可以算是天旭年间少有的完美典范,如何从头到尾、滴水不漏地完成一件大事。
而另外一个后来也被当做典范的例子,便是同时的侧妃入府。几乎已经被其他宾客们完全遗忘了,只是到了黄昏时分,戏台上犹自热闹喧嚣的丝竹锣鼓伴奏之下,秦王府的角门无声无息地开了,王府长史领了两顶四人抬的粉轿入门,后头另外跟着各自的十六只箱笼,按着早已安排好的路线,由一支八名护卫组成的小队,半是郑重迎接,半是严肃监视地送到了各自安排好的院落。
两个院子门外都已经有管事嬷嬷领着大丫鬟在等候,给新侧妃新良媛见礼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王爷有话,三朝回门之前,请您不要出自己的院子。若是有您的下人到了外头、惊扰了王妃,王爷的旨意是,格杀勿论。”
第140章 昼夜难安
仿佛是怕侧妃们听不明白; 或是丫鬟们不够确信是什么意思; 两位嬷嬷几乎就是背书一样在同一个时间进一步警告花容失色的邓侧妃与文良媛:“王爷喜爱兵法,治府如治军。所以王爷的每一句话; 都请您放在心头。咱王府里的侍卫; 有一半是从郴州军里选回来的,至少杀敌十人以上才能到府里做侍卫的。您明白了吧?”
“明……明白。”邓侧妃到底是将门女,虽然自家父兄也是很久没上战场了,但好歹逢年过节、家族聚会还是少不了听长辈们说起什么战阵往事; 面上还能撑住。
文若瑶那边连腿都软了; 沂阳侯府世代都是文臣勋贵,往上几代倒是出过什么阁老辅臣; 名扬天下,然而到了这三代; 仅有的功绩就是与宗室天家联姻了。
不过文若瑶的脑子还是比娇弱的姐姐文若琼好那么一点点,虽然体会到了秦王府的护卫们几乎是要将“杀人不眨眼”几个字贴在额头上,但也在惊慌中勉强抓住了这警告之中的另外一层意思:“那……那王爷的意思是,只要我这三天不出院子就没事对吧?”
分配给文若瑶的嬷嬷姓石,面相极其严肃; 但礼貌是很恭敬的,当即欠身应道:“这是自然。您是圣旨赐给王爷的良媛,又是皇后娘娘的侄女,王爷说了; 上有圣恩凤泽; 下有礼法仪制; 只要您谨守自己身为良媛的本分,凡事依照王府规矩而行,顺命守礼,您作为王府良媛的供奉与体面,一定不会亏缺。”
文若瑶长长舒了一口气,抹了一下自己满额的冷汗:“那就好,多谢王爷,有劳嬷嬷。”言罢还叫人打赏,只是陪嫁的丫鬟也是手脚冰凉,哆哆嗦嗦地给了红封,就赶紧扶着文若瑶进院安顿不提。
总而言之,秦王大婚的九月十五当日,秦王府里上上下下都可以算是一片欢乐和谐。邓紫芝与文若瑶安顿得悄无声息,而前堂为迎娶明锦柔所摆设的戏台与大宴则是丝竹锣鼓,繁华煊赫,一直热闹到了天色全黑,戏台上才开始奏最后几段收尾的喜庆乐曲,宾客们也纷纷起身告辞。
俞菱心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些疲累了,到底是她月事的第三天,再怎样小心保养不劳顿,今日为了明锦柔的出阁大事,也是一早就到了明家坐着观礼凑趣,而在秦王府里虽然看着各样的布置十分严密,但是想着明锦柔一直到盖上盖头之前还是一脸悲壮坚强,再想到宫中如今必定满腹愤恨的文皇后与如今相对蛰伏的丽妃和吴王魏王,她总还是悬着心的,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突然的变故。
幸而时间一点点过去,这场大婚庆典还是平平安安的完成了,俞菱心终于放心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感觉自己后腰还是有些酸痛。而这个时候,荀澈便过来接她了:“慧君,今日累不累?”
荀滢先抿嘴一笑:“二哥既然过来,那我先走啦。”
俞菱心却一把将她拉住:“滢儿,跟我们一起到二门上,现在出去的宾客多,也有人吃了酒,别冲撞了。”
荀滢摇摇头:“没事,不就这一点点路么。到底是在秦王府里,还能有什么事。”
荀澈原本刚才帮着秦王挡了不少敬酒,脸上虽然没有红意,实际上其实是有几分轻微的醉意与疲惫的,然而听了荀滢最后半句话,眼睛忽然瞪大了些,也伸手去拉荀滢:“听你嫂子话!”
荀滢吓了一跳:“二哥,你没事吧?”
“慎之。”俞菱心连忙先去按了按荀澈的手,“别吓着妹妹。咱们一起回家了。”转头看了看,数步之外明锦城好像和程雁翎在说什么话,荀淙倒是离的不远,便招了招手,叫荀淙过来扶着荀澈:“淙哥儿,你哥哥大约酒意有点上头,扶着他些。”
荀澈看了荀淙一眼,的确露出了一点酒意与迷离,然而那迷离之外,还有几分锋锐厉色,看的荀淙心里一跳,本能就背脊又僵了僵,几乎是强撑着上前伸手:“哥,嫂子让我扶你的。”
“慎之。”俞菱心又轻轻叫了一声,“今日是殿下与锦柔的大好日子,弟弟妹妹们也都陪着咱们一整日了,都好好的,咱们该回家了。”
荀澈咬了咬牙,终于将酒意之中呼啸翻腾的满心旧事强压了下去,他知道俞菱心每一句话里的暗示,今时不同往日了,一切的事情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荀淙还在,荀滢还在,都还平平安安地在他们身边。
“嗯。回家。”荀澈点点头,也没有推开仍旧战兢紧张的荀淙,而荀滢在担心之下自然也紧紧跟着俞菱心。一家人便相互扶着挽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一同回家去了。
至于在这无边的喧嚣之中有多少人在背后看着他们,又是以带着什么样的心态与盘算,至少在这一刻,荀澈与俞菱心是无意探究的,又或者说,是不必探究。
很快回到了文安侯府,荀淙和荀滢都陪着兄嫂回到了晴雨轩,才被俞菱心又叮嘱了几句各自打发回房休息不提。而荀澈则是在俞菱心刚刚回到卧房的一刻,就直接过来抱她。
甘露等人原本是按着俞菱心的吩咐煮解酒汤安神茶等等,正在忙碌,还没来得及服侍俞菱心更衣拆发、卸下簪环,便见荀澈如此行动,一个个登时吓得面红耳热,纷纷放了东西便退出门去。
俞菱心倒是不介意,她直接转身也去回拥荀澈,由着丈夫埋头在自己肩上口齿含糊地嘟囔着,哪怕他在酒后搂着她的力气有一点点大,俞菱心也还是在忍耐的同时温柔地一下下去抚着他的腰背,静静地安抚着他。
半晌之后,荀澈终于松开了手,但下一刻,又进前一步去吻她。俞菱心的身后已经是衣橱了,她不想再退,索性反客为主地去搂荀澈的腰,深深回应这个长吻的同时主动移动脚步,几乎是半推着他跌坐在床榻上。
带着轻微的酒意,与日益浓烈的爱意,夫妻之间的亲吻越发缠绵,但当荀澈的手开始滑进俞菱心的衣内,她还是回手按了按他:“慎之,我今日不方便的……”
荀澈这时终于头脑重新清明了几分,喘息着强行定了定神,抽手出来,同时再次将她整个人拥进怀里:“恩。是我莽撞了……”
俞菱心在他怀里蹭了蹭,低声道:“没事的。我知道你心里累,又说不出。如今局势一步步走到现在,看似是对殿下越来越有利,其实每一步都在刀尖上。你多少日子睡不安稳,旁人不知,我怎么会不知。只是,我在大事上确实帮不了你什么……”
荀澈深深望向她的眼睛:“慧君,你这样在我身边,比什么都要紧。更何况,谁说你帮我的不是大事,有你在,不管是母亲、滢儿、锦柔那边,我都放心踏实许多。朝廷上的争端算得了什么,家里人才是我的命门。”
“这都是我应当做的。她们也是我的家人。”俞菱心微微含笑,又伸手抚了抚荀澈的脸,他其实这些日子还是累的又瘦了一点点,只是她心疼之余也不想再说太过伤感的话,便勾起唇角笑了笑,“说到锦柔,不知她今晚的洞房花烛会如何?”
荀澈一哂:“我们已经是几乎要保媒保到床上了,后头的事情就看殿下自己的本事,我是不操心的。后天三朝回门,大约就能知道了罢。”
顿一顿,又低头去看俞菱心,叹了一口气:“哎,今晚不管殿下的花烛如何,我这里是洞房不成了,那就再亲一亲罢。”
“哎……唔——”俞菱心刚想反驳换个话题,荀澈已经低头又亲了下来。她虽有三分哭笑不得,然而更多还是心疼荀澈。
他真的太累了,心里扛的压力也太多了。哪怕现在看似局势渐渐朝着他盘算的方向发展,然而皇后与丽妃都还远远不到彻底倒台的时候。荀澈与秦王在盘算,文家与朱家也随时在筹谋在预备。前世里在天旭十六年后才显现的生死深仇,如今其实已经不远了……
九月十六,新婚的秦王夫妇入宫觐见宣帝与文皇后,随后在宫中景华殿向历代帝后灵位行礼,宗景司自此正式造册,秦王妃明锦柔的认亲大礼便告完成。
九月十七,三朝回门。对于这个日子,除了晋国公府明家、沂阳侯府文家和抚远将军府邓家这几个秦王妻妾的正经娘家非常紧张期待之外,这三家的三亲六故与其他的热心八卦家族女眷们也是十分紧张。
毕竟在大婚进门之日,秦王对待正妃明锦柔和两个侧妃的态度简直是天差地别,当时就有人想到,那么在三朝回门的这个部分,侧妃们又会待遇如何?
以及,这新婚的头两日,严肃刻板的秦王又是怎么享受这齐人之福的?
第141章 在一起
带着这种种期待; 九月十七当日; 京城中走亲戚的人家居然特别多,尤其是经过秦王府附近的。
而这位首先成亲的皇长子殿下也没有让热心的左邻右舍和公卿群臣失望,早膳时间一过,秦王府的大门与侧面的角门就先后开了。
带着镶金瑞草纹样的郡王规格车马自正门而出; 前头四名护卫策马开道,后头另有携带礼物的府丁八人,以及随从的护卫另八人,这前呼后拥的回门气势; 也是隆重至极了。
而等候了一刻钟之后才被允许从角门乘车而出的邓侧妃与文良媛,也跟入府的时候阵仗差不多,各有一位王府的嬷嬷与少史随行; 象征性地带了一箱礼物,悄无声息地出了门。
几厢比较之下,邓侧妃与文良媛的待遇好像完全没有任何差别; 谁家也看不出多一丝得意的喜气; 所有的荣光与郑重; 仍旧是完全向着晋国公府明家的。
明家对这回门之礼自然也是紧张至极; 不只是老国公爷夫妇很早就起身等候,文安侯府长房一家; 除了文安侯荀南衡仍旧在京策军里巡视不曾回府之外; 明华月已经早早领着俞菱心和荀滢一起到了晋国公府等待。
俞菱心的挂心焦急完全不亚于坐立难安的明云冀和明锦城父子; 只是碍着身份到底不好意思像明锦城一样到门口去迎; 勉强在正堂里坐着喝茶; 都觉得自己心跳悄悄加速,而这时瞥一眼身边的荀澈,仍旧是那样气定神闲的从容样子,都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心里有数。
毕竟先前明锦柔那个态度,怕不是几夕之间就能改变的。
而众人对坐之间,老晋国公与明云冀也象征性地问了荀澈几句朝廷上的事情,荀澈倒是仔仔细细地一一回答了,老晋国公还好些,明云冀是真的有些心不在焉,大致含糊着应付了两句,眼光还是不停向外望去。
又等了大约一盏茶时间,终于见到外头管事的快步进门禀报:“王爷与王妃到了!”
连老晋国公都立刻起了身,明家与荀家的众人赶忙都站起来稍稍整顿衣裳,迎出正堂,而这时便听外头脚步声也是越发近了,甬道上一身茜红刺金鸾袍的明锦柔居然是由秦王亲手牵着过来的。
俞菱心登时就先松了一口气,新婚夫妇这样亲密,大约便是好事罢。本能扫了一眼身边的荀澈,荀澈的目光却很奇怪,仔细打量了秦王与明锦柔两眼,唇边便有险些绷不住的笑意。
俞菱心顺着他的眼光望过去,随即又看了一眼跟在秦王与明锦柔身边的明锦城,果然明锦城脸上的神色也很古怪。
这时她才重新注意到,明锦柔走路的时候左脚好像稍微有点不自然,像是扭伤了的样子。
但是明锦柔脸上的神情,又是另外一种的不自然了。
云鬓高挽,珠翠流光,而那张明艳娇美的小脸上,荣光润泽,眉梢眼角里都含着满满的欢喜,以及在明锦柔身上极其罕见的娇柔与羞涩。
而也是这一点神情,叫一眼就看出她左脚疑似扭伤的明云冀没有立刻跳起来拔剑拼命,而是在不断的上下打量之中,平静地给秦王见礼:“见过秦王殿下,王妃。”
国礼之后才是家礼,秦王牵着明锦柔欠身一躬:“国公爷,岳父。”
众人随即回到正堂说话,跨过门槛与台阶的时候,明锦柔的动作就更加显明了左脚的扭伤。但与此同时也让众人颇为舒心的,是秦王的谨慎,显然每一步都在留意着明锦柔的行动,进入正堂之后更是扶着她坐好,自己才落座的。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最为关心的事情其实就算是有答案了。显然秦王与明锦柔的新婚十分和谐,那么至于随后再客套寒暄几句,说起什么宫中拜见帝后行礼,宗景司造册登记,王府内务之类不过就是象征性的场面话了。
两盏茶之后,身体还是不太好的老晋国公夫人就需要先回去休息。明云冀便顺势请秦王与荀澈等人到书房去说话,明华月则领着俞菱心和荀滢去明锦柔的青虹轩,再单独问些女眷之间的私房话。
这本是再常见不过的安排,但秦王起身时竟有些犹豫,又看了明锦柔一眼。
明锦柔脸上微微发热,干咳了一声:“殿下看我做什么?我爹书房你也不是没去过。”
秦王眼光稍有些尴尬,忙转身跟着明云冀等人去了。明华月看着心里高兴的同时也不由失笑。待得到了青虹轩坐下关门说话,便先伸手去戳明锦柔的额角:“你这丫头如今可是厉害的很了,当着这些人都不给你们家王爷面子嘛?”
明锦柔脸上绯色更甚:“我哪有不给他面子,谁叫他当着人看我的。”
俞菱心也笑出声:“殿下看你怎么了,那不是惦记着你的脚伤么。对了,你这新婚还真是上战场不成,这是左脚扭到了吗?”
明锦柔目光明显有些躲闪,扫了一眼同样满面关切的荀滢:“那个,没什么,就是意外扭到了一下。”
明华月和俞菱心婆媳对视了一眼,心里大概就有些猜测,同时一笑。而这时候唯一云英未嫁的荀滢还是懵的:“怎么会意外扭到呢?锦柔你身手那么灵活,是在什么地方扭到的?难不成是府里的那两个侧妃给你下绊子么?”
明锦柔听到前半段脸上就更热了,不过幸好后半句还能接,连忙摆手道:“那倒不是,邓家的和文家的暂时都还规矩的很,王爷叫她们各自在自己的院子里先休息着,三朝之后再来请安。我现在还没见过她们呢。”
荀滢点点头,但还是关心明锦柔的受伤,刚要再追问,便听俞菱心微微蹙眉打断:“所以今早她们回门前也没给你请安吗?那她们有没有正式给王爷见礼?”
“没有。”明锦柔答得不假思索,“完全没见过。”
俞菱心是想着,邓家与文家的姑娘,侧妃也好,良媛也好,再怎么是妾庶,也是下了明旨赐给秦王的。几时圆房自然是随秦王的意思,讲难听些,就算秦王始终看不上或者是对明锦柔不分心,一直不去与侧妃圆房,宗景司那边也未必会说什么。
但是见礼之事是面上的礼节与流程,就像俞菱心自己嫁给荀澈,就算荀老太太再如何糊涂昏聩,对这个婚事不支持不喜欢,或者是荀澈心里不尊重荀老太太,这个蜻蜓点水一样的见面还是要有的。
侧妃良媛之类的不用进宫去面圣谢恩,但是总要到自家王府的女主人跟前敬一盏茶,也才算全了礼。尤其是秦王也准许两位侧妃各自回到娘家三朝归省,若是说出不曾敬茶见礼,那邓家与文家岂不是又要生事?
不过这些思虑在此刻,却没有明锦柔的反应来得有趣,那一句干脆利落、不需思索的“没有”,让俞菱心立刻斜眼去看她:“这么确定啊?那也就是说,这三天里你们一起都在一起咯?”
明锦柔的整张脸都烧起来:“二表嫂!”
“可是,新婚不就是应该这样子吗?”荀滢怔怔地问道,“当时哥哥与嫂子成婚之后,不是有十天婚假都没分开吗?”
“噗……”明华月一口茶差点喷出来,俞菱心也双颊腾地一下热了,明锦柔是脸上绯色未散,几人互相看看,便又都各自转头去笑,只有白皙温柔的荀滢还是不解:“这个……不对吗?娘你当初跟爹——”
“行了!”明华月立刻制止自己这个小书呆子闺女再说出别的来,直接转了个话题,望向明锦柔:“先前你那么乱七八糟的心思,现在该都放下了吧?以后可要好好的,你爹你哥这几天简直都完全睡不着觉,连你表嫂也是挂心的不得了。”
明锦柔不好意思地垂了眼帘,动了动嘴唇有些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应了一声:“恩。”
俞菱心这时候放心倒是放心了,然而那好奇之心简直是一把大火熊熊燃烧,非常想拉着明锦柔仔细问,先前她那一脸的风萧萧兮易水寒,怎么就在三天之后变成了这样恩爱娇羞的小媳妇样子?
可是顾忌着身边纯洁无瑕的小姑子荀滢,连明华月都将措辞谨慎了几分,含糊问了问,就开始说些旁的话题。不过明锦柔显然也是有话想跟俞菱心说的,所以约定了两日后直接到秦王府再见面。
很快午膳摆设好了,众人重新回到一处用饭,而这时候明云冀和明锦城的脸色也好了很多,在看向秦王的时候终于有了一种这是自家姑爷的亲切。秦王自己脸上倒是没显出什么,而荀澈自然还是万年不变的那副悠闲样子。
午膳过后又吃了两盏茶说了说话,这回门之礼的时辰就差不多了,秦王与明锦柔起身告辞,荀澈、明锦城和俞菱心、荀滢这几个平辈便一齐陪着他们送到了二门上。
这时候秦王府的护卫已经将车马准备好了,只是马车门外并无上车用的踏凳。以往明锦柔其实也不用,因为身手灵活又好动,都是像明锦城一样,单手一撑车板,直接跳上跳下。
但今日撇开她左脚扭伤之外,身上的新婚鸾袍也不太方便适合那样行动。
荀滢一怔,刚想低声去问身边的嫂子俞菱心,便见秦王与荀澈明锦城又说了几句道别的话之后,旁边的护卫将马车门帘打开了,这位素来以英武见长的皇长子殿下极其自然地转了身,就将自家王妃抱上了车。
第142章 老实人
直到秦王府的车马队伍完全离开了之后; 俞菱心这才转向了荀澈与明锦城二人。
荀澈唇边微笑依旧; 眼光里满是悠然,显然是今日明锦柔三朝回门的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内。而明锦城则是神色复杂,看见俞菱心与荀滢齐齐王过来,便点了点头:“恩; 他们来的时候也是这样下车的。”
俞菱心越发了然,难怪一开始迎进来的时候明锦城是那样的神色。
不过,秦王和明锦柔到底是怎么就这样和谐起来的呢?她简直是好奇死了!
随后几人再次回到中堂,明华月正在宽慰明云冀; 大概的意思也是叫他放心,看来锦柔嫁的很好。明云冀脸上终于没有先前那种深深的担心与烦躁,见荀澈与明锦城等人回来; 也没有几分“打死你们这几个不顾锦柔前程的小兔崽子”的气势,只是又多看了荀澈几眼,没说什么。
倒是荀澈主动躬身道:“舅父放心罢; 殿下性情赤诚; 言出必践; 以后王府之中一定会谨守礼法、尊卑分明。”
明云冀摇了摇头; 又叹了口气,便转了话头说了几句家常; 荀家众人看看时辰差不多; 也就起身告辞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