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臣夫人重生后-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菱心不由看了一眼荀澈:“不是说荀泽的婚事有变故?这也……”
荀澈唇角微扬,全是讽刺:“荀滟没了之后,老太太的眼珠子就是齐珮了。如今齐珮选上了吴王妃,老太太自然高兴得不得了。跟荀泽订婚的是晏司马的侄女; 老太太本来就看不上; 觉得身份不够贵重; 如今荀泽多了一位王妃表妹; 在老太太心里就更不一样了。我看要不是晏家先提出退婚,老太太也有可能提。”
俞菱心摇了摇头,真是不明白荀老太太的想法,就算她看不清秦王吴王之间对立的格局,以及荀家立场就罢了,荀滟的案子是跟朱家打官司的,荀老太太总该知道荀朱两家是有仇怨的吧,这样的亲事关系何等微妙?老太太不为齐珮操心就算了,还张灯结彩,一家子上下鸡犬升天的样子。
荀澈看着她欲言又止的神情,又轻轻一笑:“我知道你想什么,你换个位置想,要是老太太从一开始心里就觉得我们长房是仇人,荀滟就应该跟朱家勾搭在一起好好的,那如今的一切对她而言,也算‘拨乱反正’了。”
俞菱心不由哑然:“那倒是,荀滟虽然跟朱二公子勾搭在一处,但目的肯定不是嫁到朱家做庶出二公子的媳妇,而是意在皇子。要是老太太从一开始就知道并且赞成荀滟的想法,如今齐珮就算是继承荀滟未竟之志了。”
二人说着就到了正堂,明华月和荀淙已经到了,今日文安侯并没有同行。而堂上余人跟上次认亲时的座位安排基本上差不多,甚至连每个人的神情姿态都差不多。
荀老太太坐在正中,面黑如铁的同时眼光锐利,精神矍铄,旁边昌德伯夫人与未来的吴王妃齐珮衣饰华贵,神情淡然,荀二老爷夫妇和荀湘稍微复杂一点,大概是对长房众人仍旧有些惯常的忌惮与畏惧,但眼光中还是能透出些即将鸡犬升天的兴奋。
而荀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上却有几分落寞,大概是并没有很想退婚。这件婚事其实定下好几年了,以前他和晏家姑娘也是见过几次的,还是有几分隐约的情分。
荀澹就十分奇怪了,行动之间居然还是有点僵硬的,看着像是又挨了打。上次见亲的时候他挨打倒是正常,毕竟荀老太太有关俞菱心的筹谋是被他主动告发的,荀老太太没将他直接打死就算留情了。
但这次见到荀澹,居然又是一副行动不便的样子,看来二房最近的内部折腾也是不少。
一番简单的见礼,荀老太太等人也在打量荀澈与俞菱心,眼见二人衣饰如此华丽富贵,尤其是荀澈身上那件崭新的世子公服,纹样刺绣的金银绞丝流辉隐隐,落在荀老太太眼中就更是刺眼扎心,脸上黑气更重:“哼,今日过来还穿公服,世子是过来给老婆子一家摆谱的吗?”
荀澈微微颔首:“老太太说哪里话。孙儿这是刚从宫里出来,听说老太太有事,接了我媳妇就过来听您训诲,来不及换衣服而已。老太太不喜欢看孙儿这件世子公服么?皇上前几日赏的。”
俞菱心瞧着荀老太太气鼓鼓的样子,简直想再白一眼荀澈。她就想呢,昨日里荀澈还抱怨,宣帝新赏的这个料子太厚了,做成公服虽然好看,七月穿还是有点厚,然而今日居然巴巴就穿上了?原来是专门过来气荀老太太的。
她听说过,早在当年荀南衡还年少的时候,荀老太太就曾经提过晚些立世子,显得谦恭稳重,同时又没完没了的找事,其实就是想让自己养在身边的二儿子荀南安上位。但这纯属异想天开,别说宁仪县主十分长寿,就算宁仪县主没了,老侯爷也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
到后来宁仪县主没了,老侯爷也没了,荀老太太终于熬到老封君的地位了,文安侯荀南衡早就军功卓著,地位稳如泰山。然后荀老太太就开始惦记着荀澈的世子位,因为荀泽比荀澈还大一岁,所以荀澈小时候老太太也没少瞎闹腾。
可荀南衡还是比老侯爷强硬得多,虽然心里对亲娘不算完全绝情,处事手段却完全是军伍之人的作风,干脆利落地在荀澈十五岁时就给他请封,当时气得荀老太太连着好些日子都吃不下睡不好的。因而她老人家到现在还是很不喜欢看荀澈穿公服。
“哼。皇上看的起你,是你的福气,得惜福!别自己给自己的福气作没了!”荀老太太虽然脑子不清楚,但到底还是知道不能议论皇帝,只不过这后半句话说的就很有意思了,明华月和荀澈荀淙等人几乎是一齐望向荀老太太,那眼光就跟看傻子差不多。
老太太,您还知道人是能作没自己的福气的吗?
然而下一刻,荀老太太接下来的话显然证明了,她应该还是不知道这个道理的:“老大媳妇,有关泽哥儿的婚事,实在不太妥当,晏司马的弟弟如今才不过四品,那姑娘怎么能配上泽哥儿,你明日就去跟晏家说退婚罢!”
明华月一怔:“还要再说一次?不是晏家已经找人来提了吗?”
荀老太太一拍方几:“他们那根本就不是来退婚,不过就就是拿乔要加聘礼罢了!还不是你们世子小爷那样豪阔地娶了金贵的媳妇回来,他们晏家就看着坐地起价,拿着退婚要挟罢了。也不瞧瞧泽哥儿的人才和前程,凭什么要更多?你赶紧去退了这个亲事,告诉他们,我们泽哥儿看不上他们家姑娘!不要了!原本的定礼赶紧退回来!”
明华月直接冷笑道:“老太太您想太多了,人家晏家就是要退婚的,没有想加聘礼的意思。就算真的加了,晏家也是要退婚的。人家悄悄递话过来不是跟咱们家谈条件,是在意两家的脸面,想安生退了,各寻良缘就是了。要是泽哥儿或者二弟二弟妹自己想去得罪晏司马,我也得拦一拦。”
“结亲不成,也未必就算是得罪。”昌德伯夫人这时又不阴不阳地接了一句,“母亲的意思是有些着急了。但这退婚之事,到底是伤名声的。按说晏家真要有心结亲,去年就应该成礼才是,偏偏晏姑娘说念着外祖父非要守那礼法上都没有的孝,又拖了一年。如今您的儿子是成亲了,泽哥儿可又耽误了一年。可见晏家根本就是没有诚意的,难不成现在还要再传出一个晏家退婚、瞧不上泽哥儿的名声么?您这个做伯娘的还不出头,也太不顾念隔房子侄了罢?”
明华月虽然不爱口舌争锋,却不是随便能叫人绕进去的,当即冷冷一笑:“晏家如今好说好散,怎么就会传出什么瞧不上泽哥儿的名声了?这话如今我可只听见了小姑子你口里说。将来外头要真传出来,我看也得追究追究,到底‘瞧不上’的这话是人家晏家说的,还是小姑子你说的,以及,这到底是什么心思!”
“舅母这话好重啊。”齐珮原本坐在母亲身边一直没有说话,就是眼光在俞菱心和荀澈身上转了好几回,随即又强行回到以前那种清高傲气的样子。然而忍不住就插了一句,“我母亲有什么心思?您这问的,是暗示什么吗?我母亲惦记着老太太的身体,惦记着表兄弟的婚事前程名声,您说这能是什么心思?说起来您一家子在侯府,倒将二房众人都撇到翠峰山庄,又是什么心思?”
“齐珮,”俞菱心登时心中火起,也接了一句,“你现在还不是吴王妃呢!”
第131章 善始善终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齐珮登时又羞又恼; 整张脸都热起来。
荀老太太和昌德伯夫人也微微变色,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投向了俞菱心和齐珮。
俞菱心原本不是个喜欢与人争辩吵架的性子; 也不爱高声说话,若不是真的动气着急; 大多数时候是不愿意争执的。上一次她这样急起来,还是在荀澈打荀淙的时候。
而今日的情景虽然完全不同; 俞菱心也是真的生气了的。明华月与昌德伯夫人姑嫂之间虽有些争论; 毕竟是长辈在说话。齐珮这样突然插口进来; 显然就是自恃有了未来吴王妃的身份,就不将明华月放在眼里。
其实齐珮若是瞧不起她,俞菱心反而不是很介意,她原就知道这个表姐是有些心高气傲的。可现在这个嚣张之意问到明华月脸上,俞菱心那一股怒火直接就冲上了头,正面直视齐珮; 明亮秀美的眸子里也全是锋锐之意:“我就是这个意思,你现在还不是吴王妃呢,说话之间就全不顾忌长幼尊卑了吗?我母亲与令堂说话,是姑嫂之间的话; 急了缓了都是长辈之间的事情,什么时候能轮到你质问我母亲用心用意的?别说你现在还不是吴王妃; 就算大婚过了你成了天家儿妇; 最好也别忘了; 这赐婚是怎么来的!选秀赐宴那天到底什么情形; 谁没看见呢?”
齐珮听到前半段的时候还想反驳; 然而一提到选秀赐宴当天的事情,整张脸登时就白了,随即又迅速涨红起来,嘴唇抖了抖,却不知能说什么,眼泪一下就涌出来,最终居然拿帕子捂着脸就起身快步出去了。
昌德伯夫人虽然赐宴那天不在,但她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闻言也是又羞又怒,可她并不是荀老太太,纵然有见风使舵的本事,也没有直接黑白颠倒的能力,尤其是真要撕扯到宫宴上鸡飞猫跳起火落水这些混乱之事的源头,最主要的责任人还是文皇后。
再退一步,那就是明锦柔了。若是明锦柔没有选入,说不定这时候昌德伯夫人都直接到明家去质问,当时明锦柔为什么推开齐珮,而不是拉着她帮她灭火云云。但是明锦柔也入选了,而且是要作为皇长子的正妃,也就是齐珮将来的嫂子。
齐家就算现在想要出头,也没有出头到可以正面得罪皇后与秦王的程度,所以此刻的昌德伯夫人最终气的脸上又红又白,也只是顿足道:“嫂子和侄媳妇都是好利口啊,真是会戳人伤疤!这……这哪里还有一家子的心肠!”言罢也起身往外去追齐珮了。
这个场面下荀家二房众人和荀老太太都是目瞪口呆。他们当然知道在那场选秀赐宴上齐珮也落水了,但是一直以来在荀老太太和齐家人口中,都没有将此事当做怎样的一场羞辱。
一方面是因着赐宴的混乱里基本没有官女自身的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齐珮是在十三名落水官女之中,唯一一个被直接赐婚为明媒正娶的王妃之人。
虽然在三位王妃之中,明锦柔和文若琼都是好好在岸上的,齐珮或许会有那么一点“因落水入选”的狼狈,但比上不足还是比下有余的。相对其他十二位出身同样很不错,有才有貌的官女,如今却只能以四品郡王良媛的身份入侍,齐珮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
所以当俞菱心提到选秀宴的那一刻,荀老太太和二房其他人甚至都有些没反应过来,就看见齐珮母女这样跑走了。
明华月与荀澈荀淙则是齐齐望向了俞菱心,意外之余也有那么一点点笑意。撇开婚前的种种相处不说,俞菱心正式嫁到文安侯府也有两个月了,朝夕相处之间,莫说明华月与荀淙,就算是晴雨轩、玉梨堂里服侍的下人,也没有人见过俞菱心这样冷脸发怒的样子。
尤其是荀澈,他看着俞菱心刚才说话时因为生气,双颊也有浅淡的一点点发红,他唇边的笑意就更深了,甚至有点想再逗逗她,看她更凶的样子。
明华月也扫了一眼荀澈,不由翻了个白眼,这小子果然现在满心就都是媳妇了,刚才齐珮那样无礼,这个臭小子也不知道出头,还是儿媳妇先急了替自己说话。
“老大媳妇,你们——”尴尬的几息之后,荀老太太才反应过来,“你们这是当着我老婆子的面欺负珮儿吗!”
明华月转身正面望向荀老太太:“我们孩子说什么了?齐珮现在还没大婚,的确还不是正式的吴王妃。赐宴那天我跟孩子都在宫里,当时的情景我们瞧见了,要不要给您再讲一回细节,讲讲齐珮是怎么一身火苗往锦柔身上扑,又怎么带着滚着摔倒到吴王殿下身上?这众目睽睽的几十个人看着,可不是我们捏造的。”
荀老太太虽然不知道那些细节,但是想想四十八个人进去,十三个人落水,过程里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她既然真心疼爱齐珮,哪里愿意听齐珮的难堪事,立刻拉了脸:“说那些做什么!什么样的缘分不是缘分,以后珮儿就是正正经经的王妃了。那什么,还是说泽哥儿退婚的事!”
“老太太,晏司马最迟年后就要入阁了。”荀澈忽然插了一句,“您要是不明白什么叫入阁,我就给您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等到晏司马成了阁老,那位正正经经的吴王妃娘家人见到晏家人也得客客气气的。大盛一共就五位阁臣,可吴王后院至少有七位佳丽。您有这个闲心想着怎么跟人家结仇,不如还是操心一下齐珮将来是不是能善始善终罢。”
“这是什么话!”荀老太太再糊涂,这善始善终四个字还是明白的,尤其是荀滟还不明不白地死在一年前,她一瞬间简直想要拍案而起,“你,你,你难道连你表妹也不放过吗!”
荀澈唇角微微扬起,面上的笑容彬彬有礼,却又冷淡得叫人发寒,荀二老爷夫妇以下的二房众人几乎都不由自主地背脊紧了紧,有关荀滟的旧事同时涌上心头,而望向荀澈的眼光里更多的还是畏惧。
“老太太,您这个‘也’字,用的真好。”荀澈一笑,字字清晰,“过去的事情,您若多放在心头,那孙儿便能放心看着您安养天年。若不然么,”
他顿一顿,目光缓缓移向荀二老爷夫妇,再到荀泽,荀湘,和神色镇定而恭敬的荀澹:“那就要请二叔一家子多想想,多劝劝。如今天气反常,夏凉冬暖的时候也有,谁知道哪一块云彩下雨,又有哪一块黄土埋人呢?”
荀二老爷不由打了一个哆嗦,只觉得荀澈含笑环视过来的目光像一条温和的毒蛇,比他父亲还要可怕十倍。
荀南衡虽然带兵多年,会发怒,会强硬驳斥有些言语,但是荀南衡的一言一行里都充满了正面冲锋的阳刚正气。尤其身为亲兄弟,荀二老爷更知道自己大哥表面强硬之下,内心其实还是有几分温和柔软。只要好说好恳求,该有的低调姿态做足,大哥内心还是对老太太也好,对二房兄弟子侄有几分温情甚至隐约内疚的。
就算大哥要翻脸,最多就是什么分家、外放、以后不往来之类的事情。可是他甚至相信,就算分家,自己到手的银子也不会少。就算外放,外放的官职和地方也不会太差。
但是,眼前这位年轻的侄子就完全不同了。
以前他也知道荀澈的聪明机敏,处事果决,但是荀澈到底不太习武,平素言谈也是温文儒雅的,所以就算没有他父亲那种从心里的温情与容让,但一来有辈分的阻隔,而来他本人也没有什么杀伐之气,所以只不过是让二房一家子稍有些忌惮罢了。
可这一切从去年开始就变了,对二房众人而言,大概就是从荀滟想尽方法想要光明正大回京回家而不得的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感受到了荀澈的变化。
一次次的话里有话,再到后来惊变突生,不管是在侯府的对峙,还是在公堂上的撕扯,荀二老爷对荀澈的畏惧都是越来越深。
而眼前的这一刻,他更是本能地觉得,荀澈的眼光好像能杀人。并不是有如何的怒气与强硬透出来,而是年轻的文安侯世子就那样温和含笑,缓缓看着他们,就像是看着随时要死的人,或者是看着蝼蚁,好像下一刻他挥手之间,二房的众人就随时能变成一排牌位。
严格地讲,荀二老爷此刻的感觉其实是非常准确的。
他们在荀澈眼里,真的是在衡量到底谁要变成牌位,什么时候变。
所谓小人畏威不畏德,大概在荀家二老爷身上还是很实用的一句话,当他清楚地感受到这种接近生死的危险之后,他终于做出了一个让他在余生无比庆幸的决定:“母亲,其实这件事吧,还是大嫂说的对,退婚就退婚吧!”
第132章 各有奇招
最终; 这次翠峰山庄之行在荀老太太朝着荀二老爷又砸出一个茶盏的无力发泄之中; 尴尬而难堪地结束了。
毫不意外的; 无论一开始荀老太太传话叫明华月和俞菱心婆媳过来是想说什么,或者还带着什么其他的目的,在这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对话之中; 都可以算是铩羽而归。
但回程的马车上; 俞菱心却发现荀澈的神色并不似平时轻松; 就算还是无耻而习惯地上车就伸手去揽她的腰; 也没有如以往一样不老实地蹭来蹭去,而是稳稳地搂着她就罢了。
“慎之?”她想了想; 便将原本想与他提的苏舅母以及俞家的那点事暂时按下,又稍稍回想了一下今日昌德伯夫人的言语; 才主动问荀澈道; “你是在想齐家的态度?”
荀澈颔首:“安顺伯告老的事情也就是这一半月之内了; 齐珮的父亲与沂阳侯都要上位; 这里头必然有丽妃的动作。不然若真是按着先前皇后的意思,齐珮应该是要给秦王殿下做侧妃的。今后的形势; 真是有意思的很了。”
俞菱心微微沉吟了一下,荀澈的语气听起来似乎很平静,但以她对他的了解,这样的平静底下,怕已经是有了杀机:“你的意思是; 丽妃蛰伏过一段时间之后; 还是会与皇后以及秦王殿下正面对上; 到时候齐家就与我们彻底是对立的敌人了?”
“是的。其实从今日之事上就能看出来,”荀澈唇边满是冷峭之意,“表面上看,是为了晏家主动退婚争一口气,而齐珮出阁在即,过来探望外祖母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你不觉得,从齐珮母女出了正堂之后,老太太就没说出什么话来么?”
前世里俞菱心嫁到文安侯府的时候荀老太太早已中风卧床,根本说不出完整的字词,而今生的见面也是非常有限,她虽然听过一些老太太以前无事生非或者强行生事的例子,但确实并不知道荀老太太到底口才如何。
而再按着荀澈这个说法,俞菱心顺着想了想:“你的意思是,昌德伯夫人是过来挑唆老太太,想要咱们与二房直接更加决裂?她应该知道,母亲是一定不会去找晏家说混账话的,所以挑唆了老太太有这样异想天开的念头,最终其实能够达到的效果就是让长房二房更加对立而已。”
荀澈冷笑道:“可见丽妃到底是本性难移的,虽然有低头蛰伏之心,这蛰伏之期也不会太长。齐珮这还没正式嫁过去做吴王妃,齐家人就已经开始揣摩出丽妃与吴王的心思,开始给人做事了。”顿一顿,他又叹了一口气,同时牵起俞菱心的手轻轻摩挲,“我知道你不希望我今生再背上那些恶名,我也知道父亲心里还是不希望家人之间生出那些变故,如今瞧着二叔的反应倒是似乎有些余地。只可惜齐家这门姑表亲,将来大约还是留不得的。”
俞菱心也将自己的手覆在他的手背上,低声道:“当断则断,你也不是神仙,哪里能处处皆全。若是二叔能冒出一丝清明往后退一步,二房多保全些也就是了。”说到这里,她又想起了荀澹,“对了,今日澹哥儿怎么又像是挨了打?”
荀澈不以为意:“他倒是个明白的。这些日子昌德伯夫人和齐珮没少到翠峰山庄走动,荀澹如今还在预备明年的春闱仍旧在家,消息自然是灵通的,给我传递消息的同时应当也是对老太太和二叔正面劝了几次,就又挨了一顿家法。其实他心里应该明白,老太太是劝不动的,不过是借着挨打告诉我,不管老太太和二叔甚至齐家有什么想法,他自己是不赞成的,只是实在拦不住罢了。”
俞菱心倒是没想到这一层,也不由叹道:“这样说起来,澹哥儿也是不容易。他前世里原本定的是谁家的姑娘来着?”
荀澈想了想:“好像是京兆衙门一个主簿的女儿,姓聂的,大概跟聂尚书算是同乡,可能连同族远亲都算不上。”
“姓聂?”俞菱心忽然心念一动,“难道叫聂婧娘吗?”
荀澈一怔,前世里隔房堂兄弟没能成婚的妻子叫什么他怎么会留意,不过仔细想想,也有可能是类似的音:“可能是。你认识?”
俞菱心想想只觉得很有意思:“若是的话,那我就真见过了。前世里齐珂的夫人,就是京兆衙门的书吏之女,姓聂,叫聂婧娘的。后来齐珂一路发达,对这位出身不高的原配不离不弃的,很是叫人称赞呢。”
“齐珂?”荀澈轻轻干咳了一声,“那是,清流才子,名声当然是要紧的。莫说将来飞黄腾达不忘发妻叫人称赞。先前名声全无、尚未中举的时候也讨人喜欢得紧。如今高中案首,岳父大人是不是也很赞叹了一回呀?”
俞菱心不由噗嗤一笑,主动挽他手臂:“齐珂的父亲是我娘的远房堂兄,也是我爹以前的同窗好友。看见他中了自然是要夸的。”
“恩。说不定岳父心里还后悔了呢。”荀澈转了头,“如此佳婿,竟这样错过了。”
俞菱心又往他怀里蹭了蹭:“我的荀长史,您这是吃醋了吗?这干醋都吃到哪里去了。我又没觉得齐珂好,不过就是想起这件事,觉得咱们家跟齐家还真是有些缘分罢了。”
这句无比自然的“咱们家”到底让荀澈心里舒坦了,他低头在俞菱心额头上轻轻亲亲:“罢了,旁的有什么好计较,总之你喜欢我就是了。”
“我当然喜欢你。”俞菱心双手勾着他的脖子,也主动去亲荀澈的脸颊,“再说,我爹心里也是觉得你更有学问的!不信你问他去,我今日问了!”
荀澈不由失笑,看着眼前的妻子,满心都是说不出的甜蜜。俞菱心生来就是个温柔宽和的性子,前世那样多的波折与艰难,也没有磨损她原本的温柔美好。可她的柔善并不是一味的软弱,因为她是会护短的。
虽然在她自己的事情上,俞菱心很多时候都不太计较,但为着所爱的人,她还是会像一只小老虎一样跳起来。
就如同今日在翠峰山庄为了维护母亲明华月而正面斥责齐珂,他也能想到在俞家,俞菱心一定也会维护他、不许俞伯晟忘了他这个女婿的好。
“好。我知道了。”荀澈笑着将她又抱紧了些,眉宇间原本的思虑与凝重彻底抛开,年轻的俊秀面孔上满是轻松与舒畅。
如今的局势的确很复杂,三亲六故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仔细考量,前头道路的位置也的确还很多,文武百官的每一道奏本都必须慎重应对。
但一切都算不了什么,不仅仅是因为前世里已然经历过那样多的风波与斗争,更要紧的是有这样的她在身边,荀澈真是觉得脚下的路踏实极了。
而在这同一个时期,与年轻的文安侯世子夫妇有同样心情的人,却几乎是凤毛麟角。尤其是秋闱放榜后,京城中对于齐珂俞正杉等等这些少年中举的才子们稍稍称赞议论了几日之后,众人所关注的重点就又重新回到了几位皇子的婚配之事上。
因为在那位小腿骨折而得以退出郡王良媛行列的事情发生之后,九月初,再次出现了两个上奏自请退选,表示无法侍奉天家而得到允准的例子。
一个是兵部堂官的女儿,忽然全身出疹子,连脸上都有,请了太医院前去会诊,说并不是天花,也不是水痘或者常见的荨麻疹,具体是什么一时之间居然并无结论,但是这个莫名其妙的全身疹子确实过于惊人了,所以兵部堂官还没有来得及上本,丽妃和魏王就已经主动去跟宣帝表示了这个良媛可以不要。
当然最后的手续上,还是兵部堂官自己上了一本,表示这个情况有很大的隐患,就算一时之间治好了,也怕将来有复发的可能,那自己的女儿还是不要给天家皇子带来危险了,于是成功退选。
而另外一个就更特殊,是宣州来的官女,那个姑娘是在九月初一当日到庙里祈福的时候忽然疯了。据当时所看到的人说是全身抽搐,随即大哭大笑,而且力大无穷,身边的丫鬟婆子随从等人拉都拉不住,最后是合多人之力才强行制服按住。
带回家之后当然也请了太医会诊,毕竟这个装疯还是要比装病更容易些,尤其是已经有两个姑娘退出郡王良媛的行列之后,谁都能看出现在众人是想尽方法想要不做这个郡王的侍妾。
其实宣帝到这个时候也是烦躁非常,要是从一开始都表示不要皇子们负责落水的姑娘,他也不想赐婚这么多侍妾出来。但是旨意下都下了,这个时候再一一撤回,皇家颜面何存?
所以这次去会诊这个所谓疯掉的姑娘,太医院也是战战兢兢的,都说不清楚到底希望这姑娘是装疯还是真疯。要是装疯,那这姑娘满门的欺君之罪固然是难免的,可是宣帝就算治罪人家,难道皇家脸面就好看了吗?毕竟最初人家在宫里落水也不是自己愿意的,按着道理说不愿意侍奉天家是大罪,可是好好的高门小姐不愿意做比侧妃更低一等的侍妾,情理上还是让人同情和理解的。
不过让太医们后来松了一口气,这姑娘真疯了,因为那大哭大笑的虽然可以装,这力大无穷的部分真是很现实,去了四个太医,两个被打的眼圈乌青,回宫之后都还不用冰雹,就这乌青眼圈就足以让吴王痛快表示:这个姑娘还是不要了,没事没事。
而外间对于这两家的变故也是议论纷纷,认为这些就是自然发生的意外者也有,但更多人还是觉得这些家族是费尽了心思做出这些局面来,才能让自家姑娘平安退选,也算各出奇招了。
对此,后妃们也是看法不一,而文皇后那边则只剩下了难堪。
不管这些一件连一件的事故到底是人为算计还是天灾意外,一切都还是要归咎到那场失败的赐宴。每当人们感叹一次吴王与魏王的选妃波折,就要再感叹甚至嘲笑一番中宫的无能,才导致好好的选秀到了如今的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皇后大概唯一还能发泄几分情绪的地方,就是在秦王的婚事上了。
第133章 谢恩
按着大盛的惯例; 被赐婚的宗室女; 或是赐婚给皇子或宗室的贵女; 都会在大婚典仪之前数日请旨进宫,既是为赐婚谢恩,后妃甚至皇帝也会有添妆赏赐; 主要是为了这些御赐的姻缘再次增光添彩。
所以在九月初五; 距离秦王与明锦柔的大婚还有十日的时候; 明锦柔便按着这样的旧例请旨进宫。因着她生母已故; 祖母又年迈卧病,所以这次进宫就请了姑姑明华月和表嫂俞菱心陪伴。
这些自然也是要请旨的; 但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罢了。中宫的批复倒是利落,表示以后都是亲戚; 自然可以请文安侯夫人婆媳一同进宫。只不过既然大家都要多多亲近; 而且未来的秦王妃与侧妃邓氏也沾着转折亲; 大家就一起进宫罢。
这消息一传出; 京城上下议论的焦点就立刻从“打赌吴王与魏王最后到底各自能留住几位良媛”,变成了“秦王府的后宅以后到底是谁的天下”。
因为历来所有进宫谢恩添妆的; 都只有皇子的正妃,或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