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臣夫人重生后-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乔越发不敢看荀澈的神情,以免压不住自己的腹诽,只是低着头老老实实地答了:“县主到的时候,荆杖刚好断了,所以舅老爷就停手了。”
“下去罢。”荀澈点头的同时摆了摆手,陈乔赶紧行了一礼,就从书房里退了出去。
而荀澈再望向俞菱心,便见妻子一脸都是鄙视:“明大公子好歹是你的表兄,哪有你这样幸灾乐祸的?”
荀澈毫不介意地一笑:“凡事有得必有失,舅舅气成那样,总要有个出口。再者,你不是也听到了,端仪县主既然去了,锦城这顿打不会白挨的。”
“可这与锦柔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俞菱心想了又想,似乎有一点明白,但还是不太确定。
荀澈长长舒了一口气,向俞菱心伸了手:“过来让我抱一抱,便告诉你。”
俞菱心咬了咬唇,很想甩手而去,可是到底是关系明锦柔的大事。稍稍犹豫了一刻,最终还是乖乖到了荀澈跟前。
荀澈拉着俞菱心坐到自己腿上,在她纤细的腰间摩挲了两下,才又轻轻叹道:“这事说起来还是要多谢娘子你了。”
“这与我有什么相干?”俞菱心越发迷惑,伸手去搂荀澈脖颈的同时,随手理了理他的衣领。
荀澈一哂:“若不是正值你我新婚,今日在晋国公府里血染荆杖的,就不只是锦城一个人了。舅舅待我便如亲子一般,他疼我是真疼,揍我的时候也不手软。如今我逃过这一劫,可不还是亏了你么?”
俞菱心想想那日在晋国公府的情景,若不是明锦城手快,只怕当时荀澈就得挨几下,不由有些后怕:“那……那还是委屈明大公子好了。”
“他这也算不得如何委屈了。”荀澈哼了一声,“有关秦王和锦柔的事情,从一开始我就是与他商定的。这毕竟是锦柔的大事,他这个做大哥的不操心,还都指望我么。其实舅舅也就是拿他撒气,看发作的这样厉害,那就应该是锦柔选秀的事情定下来了。”
俞菱心点了点头,倒是也明白了他的意思。先不论到底选秀这件事本身到底是否势在必行,若是明云冀真的铁了心不让女儿参选,那这个时候明云冀绝对不能倒下,不论是报病还是拿别的借口,都有许多事情要忙。只是,秦王先前放下了那样严重的话,明锦柔已经是伤心欲绝。此时再去选秀,真的没有问题吗?
“不过,我也有一件事略有些挂心。”荀澈又想了想,眉间略带了三分迟疑,“就是昌德伯府这次在选秀之事上的态度。”
“齐珮想做秦王妃?”俞菱心也想起认亲那日在翠峰山庄见到的,打扮得很像陆家姑娘的齐珮,“但昌德伯府的分量怎么能比得上晋国公府?皇后总不会连这个轻重都分不清罢?”
“这个自然。只是,皇后并不是真心想要扶持秦王殿下的。”荀澈按了按俞菱心的手,“若是皇后想要制衡锦柔的话,一定会给秦王选侧妃的。文若瑶肯定是其中之一,就不知道齐珮到时……”
第119章 晴雨
“齐珮应该不会愿意做侧妃罢?”俞菱心想了想,昌德伯府在京中也算是有名的中立之家; 谁也不得罪; 跟谁也都算不上过命的交情。
就算是荀家作为昌德伯夫人的娘家; 齐家人居然也能走动个若即若离,不远不近,当然这多少也是着落在荀家两房之间的微妙关系上。
至于齐珮自己上辈子的婚事也很曲折,因着那时并没有选秀的事情发生; 昭阳殿与长春宫之间的角力也更为胶着,所以齐珮先是跟常州的平阳侯府订了亲,但又一直拖着婚期。等到朱家倒台、格局明朗之后,齐家与平阳侯府的婚事又生了变故; 具体的情况她不太清楚; 但当天旭十八年俞菱心回京时; 齐珮已经是曾阁老的儿媳妇了。
虽然是给曾大公子做续弦; 但前头的原配并没有儿女留下来,曾家的门风也很好; 也算是一段不错的姻缘。
忆起往事,俞菱心又叹道:“那时候听说齐珮嫁到曾阁老家,我就觉得她的心思跟旁人不一样。就是为了嫁到一个有实权的家庭,退亲、做续弦都可以。那她会想要给秦王殿下做侧妃吗?毕竟真说起生母的身份,秦王殿下其实才是出身最低的; 只不过是养在皇后跟前; 但天下人谁又不知道皇后自己还有个亲生的四皇子呢?”
这里头还有一层; 是她不必说出来的; 那就是作为重生之人,她与荀澈知道前生问鼎九五的人是秦王。然而若是其他人以眼前的格局来看,长春宫若是重得圣意,这鹿死谁手就真未可知了。退一步说即便朱贵妃并其子真的一蹶不振,只要再等个三四年,四皇子赵王这个嫡出皇子也就成年了,入主青宫的机会才是最大的。
若说能给未来的皇帝做侧妃,或者齐珮还能愿意。但她若是不确定秦王将来能上位,那这心思又是从何而来?
“齐珮心高气傲是有的,”荀澈笑意里多少有些不屑,“但手段却未必能匹配上她的心气。老太太多年以来对荀滟和齐珮都是一样疼爱,不过这两个表姐妹之间也有些暗暗的较劲,表面看着是不分伯仲,实际上齐珮比荀滟的脑筋和手段都差了一大截,也就是跟荀湘相比较的时候似乎好些,其实根本不足为虑。”
俞菱心搂着他的脖子,又侧头去看荀澈:“嗯,这样看,你还是非常了解齐珮的嘛。”
荀澈在俞菱心的腰上捏了一把:“小娘子,再故意调戏你夫君试试?齐珮哪里值得我如何了解,齐家那点心思和德性,一眼扫过去还看不明白么?我在意的是皇后的想头和文家的动作。”
俞菱心屈指算了算时间:“再过四天,就是昌德伯府夫人的寿日子,到时候大概便能看出些端倪来罢?”
“嗯。”荀澈点点头,忽然探手到俞菱心的膝弯下,一把将她整个人横着抱起,“去了齐家寿宴之后我的婚假便结束了,所以咱们如今还是珍惜辰光的好。”
俞菱心看着他的神色就是一惊:“这才刚刚下午!”
然而荀澈还是抱着她直接往书房东厢的暖阁过去:“嗯,下午,小睡片刻就好。”
“可这个榻太窄了!”俞菱心还试着抗辩一下。
荀澈笑意深深:“那我把你抱紧些就好了罢?”
看着他这样眉眼舒展的笑容,俞菱心的心里也忽然柔软了起来,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荀澈都实在是太辛苦了,她还是应该再给他多一些欢愉才是。
想到这里,她的笑意也越发展开:“我抱你也可以。”
“真的?”荀澈微微惊喜,将她放下。
俞菱心果然侧了身子,张开手,像是哄小孩子一样:“过来罢。”
那他还等什么!
随着书房里的声音渐渐转为不宜旁听,侍立在外的陈乔和大丫鬟蒹葭互相看了看,又抬头看了看这晴雨轩的牌匾。
嗯。自从少夫人进门,这个雨字其实可以去掉了。世子爷每天的心情都晴朗的很嘛!
随后几日也确实如同他们的感觉,不管是收到什么样的书信消息,只要有俞菱心陪着,荀澈的心情一直都是晴朗非常。
一直到六月二十六,去齐家给昌德伯夫人祝寿之前,心情飞扬了数日的荀澈眉间才重新出现了些许的凝重。
“怎么了?”俞菱心见荀澈拿着一封短笺出神,等了等还不见他说话,便主动问道,“可是晋国公府那边有什么变故?”
荀澈摇摇头:“没有,这些天明家都在预备锦柔参选的事情。名录已经报上去了,七月初十就是初选,舅舅也没再发脾气了。是宫里,最近好像很和睦。”
“和睦?”俞菱心不由皱眉,“是长春宫又又动静了?”
所谓天家和睦,大部分时候都是说一说罢了,真正盼望和睦、以及相信后宫真能和睦相处的大概只有皇帝本人了。
其他人谁能相信那所谓恭顺和平的表象下个不是预备着捅刀子呢?尤其是长春宫与昭阳殿之间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三月份又血溅两宫,朱贵妃和文皇后都是实打实地出了血、拼了命,才到现在的局面。
“嗯。朱贵妃如今伤病痊愈,又在过去这些日子一直为慈惠太后刺血抄经,反思己过,皇上很是感动。”荀澈将手中的短笺递给俞菱心,“你看了就烧了罢。”
俞菱心倒是明白荀澈话中的讽刺之意,但他眉间的凝重还是叫她挂心,当下接过那短笺飞快读了两回,大概的意思除了荀澈所说,还再提到朱贵妃自请降位为嫔,又主动去昭阳殿给皇后叩拜认罪,表示自己过去轻狂失礼云云。
所以如今宣帝已经传令宗景司,象征性地将朱贵妃将一级为妃,仍用早年的封号为丽妃。皇后也表示了对丽妃的大度原谅,后宫一派和谐。
“这不是明着演戏吗?”俞菱心随手将那短笺在灯烛上烧了,又望向荀澈,“皇上真的信?”
荀澈一哂,牵了她的手往外走:“皇上是乐意相信的。”
俞菱心摇摇头,也不知还能说什么。
荀澈又笑笑:“回头再说罢,先去齐家。那可是咱们去年今日初重逢的好地方。”
俞菱心想想也好感叹,不由说笑了几句往事,夫妻二人便一同到玉竹堂,给荀南衡和明华月请了安,随即跟着父母一同前往昌德伯府。
自从上次翠峰山庄为了荀老太太是否应该回到侯府的话题与昌德伯夫人冲突之后,文安侯夫妇一直没有与齐家再如何来往。但寿日子好歹还是昌德伯夫人的脸面,荀家长房还是全家一同带了礼物前往。只是一路上家人说笑之间,完全没人将齐家人事放在心上,只当做寻常的亲友走动而已。
但一到齐家,众人皆察觉出几分不同往年。别的不说,只看伯府门外所停的车马就要比去年多出大概三成左右。
这倒不是说齐家有什么门第上的显著变化,足以吸引更多人上门贺寿,毕竟昌德伯夫人的辈份不算太高,又是三十九岁、并非整数,往年都不曾大办庆贺,今年客人骤然增多,只能是齐家自己邀请更多亲朋,刻意操办。
这一点,俞菱心在随着明华月到女眷处见礼的时候感觉格外明显。明华月想着俞菱心这是婚后头一次出来走动,与人招呼见礼时格外仔细,不断提点她谁是谁家的夫人,谁与谁家有来往等等。
俞菱心其实心里清楚非常,她甚至还知道谁跟谁在几年后应该会成为亲家或者翻脸等等,但婆婆的心意她当然是很感念的,一路听着点头的同时,也有些意外有些宾客居然会到场。
明华月当然也有同样的感觉,低声说话的时候也在感叹:“居然连崔家夫人也请了?她们以前真是没什么来往的。还有曲家的、姚家的。”
昌德伯夫人自己看着倒跟先前没什么明显不同,客客气气地说了些圆滑的场面话,仍旧满面含笑,甚至在看到俞菱心的时候比去年更和蔼几分:“侄媳妇一切可都还习惯?要不要去后头跟珮儿她们吃茶说话?”
按着惯例,长辈在花厅里吃茶,未婚的姑娘们往往是到后头另有小花会,所以去年此时俞菱心是带着寇玉萝去了齐珮的院子,还初次见到了文若琼。但此刻她已经是新媳妇,一般来说儿媳妇大部分是随着婆婆在一处,甚至有些家庭是儿媳妇侍立在婆婆身后伺候的。
俞菱心自然是无所谓,但她却有些不放心荀滢。如今的格局跟先前不同,齐家若是心大了,还不一定有什么谋算,虽然荀澈已经暗中给荀滢增加了两个习武的丫鬟,但她还是不放心。
“母亲,我能不能随着滢儿一起去呀?”几乎没怎么迟疑,俞菱心就转向了明华月,相较于在心思各异的三亲六故更前表现出一个所谓“好媳妇”的形象,她还是更在意荀滢的安全。
明华月也是毫不思索:“去吧,你们年轻人在一起玩就好。别贪凉喝太多果露,我听澈儿说你昨天牙疼来着。”
“是!”俞菱心笑着一福,便要随着荀滢往后走。
这时却听旁边有人冷笑道:“哎呦,这新媳妇好规矩啊!”
第120章 护短
这话一出; 周遭的众人都愕然循声望了过去; 便见一个身穿宝蓝织锦袍子的妇人正捧着茶盏冷笑; 大约四十上下的年纪,看头上的珠翠金钗倒是有几分富贵,眉眼与俞菱心竟还有几分隐约的相似。
原来是齐家嫡出的二姑奶奶; 也就是俞菱心生母齐氏的姐姐; 嫁到了定远将军府等邓家。
这位邓太太在闺中的时候就与齐氏不和; 虽然嫡庶之间有些分别,但齐氏生得美貌过人; 一直都得到太夫人格外的疼爱喜欢,脾气也是横冲直撞; 邓太太即使身为嫡女; 还是受气吃亏了几年。
更让邓太太俞菱心不顺眼的; 就是这儿女的婚事。邓太太自己的女儿比齐珮还大一岁; 容貌性情也都是比较出众的,前几年在齐珮犹自矜持着不肯露出对荀澈心意的时候,邓太太也是想过要跟文安侯府做亲家的。
但天旭十年郴州大战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战事,定远将军府这些年在朝廷上的分量不过平平,跟荀家的交情更是没有多少。邓姑娘虽然不错,也没有出挑到超过齐珮,虽然邓太太自己可能觉得自家女儿才貌双绝天下第一,但明华月和荀澈都没看上; 邓太太的想头很快也就被回绝了。
原本要是荀澈另选个高门之女甚至宗室女也就算了; 偏偏最后高调下聘娶进门的竟然是齐氏跟前夫的女儿俞菱心。邓太太真是新怨旧气都叠在了一起。
俞菱心倒是知道邓太太跟齐氏不和; 但是平素也没什么来往,至于邓家曾经对荀澈的心思就完全不知道了。
她闻言不由微微一怔,刚要说话,便听身边的明华月已经将手里的茶盏放了:“邓太太说的是我们家孩子吗?”
邓太太对明华月也没什么好感,尤其是想到文安侯府拒绝了她的宝贝女儿,却娶了齐氏和离前留下的女儿,就更觉得明华月有眼无珠,当即硬顶道:”新媳妇伺候婆婆是天经地义的,怎么着自己家规矩乱还不能让别人说?“
明华月冷笑道:”那还真是好大的规矩,回娘家给嫂子过寿,挑剔嫂子的侄媳妇,风凉话都说到旁人家里去了,还好意思说什么规矩?“
”说到在嫂子生辰上闹事的,菱丫头,你娘才是头一名吧?“邓太太还是对明华月有点虚的,转脸就又继续望向了俞菱心,毕竟她是俞菱心的二姨母,还是有辈分在的,”去年你娘和你们家马车的事情,啧啧,那可真是闹得好看的很。人家都说母女连相,你们家今年的马车可得看好些。“
俞菱心原本是不想跟邓太太多纠缠,一方面是亲戚的面子,二来她确实也不爱与人吵架拌嘴,但此刻大半个花厅的人都已经将目光汇聚过来,而她也已经不再是去年那个没落俞家的大姑娘而已,此时若是再一味退让,损伤的还有荀澈与文安侯府的面子。
“母女连相,姐妹连心,说到底都是一家子该有的情分,有什么误解帮着调节,有什么难处互相支持。”俞菱心的唇角也微微扬起,平声静气,清清楚楚地回应,“当面搬弄是非到您这样的地步,也算是少见得很了,真是谈不上什么亲戚情分。您府上喜欢怎么折腾儿媳妇,我们也没有说什么。我母亲慈爱厚道疼我,您也看不惯,您是盼着自家闺女出阁之后受罪么?就算是您盼着,我们家也不盼着。”
邓太太虽然听说了去年齐氏跟俞菱心的那场争执,但印象里的俞菱心还是软包子一样的温柔小姑娘,而如今刚刚成亲的新媳妇应该就更是腼腆,哪里想到会有这样一番话。
尤其是俞菱心说话的风格跟她亲娘的暴躁、明华月的强硬完全不同,她的声音很清朗,说话时又完全没有火气一样,就那样平平静静一句句的说出来,不知不觉就让人听进心里。
邓太太甚至此刻已经感受到了那些原本只是看热闹的围观眼光,向着她已经显出了几分鄙夷来。
“哪有你这样跟长辈说话的!”邓太太其实从来都不是善于斗口的人,年轻时只能拿着嫡出身份说话,现在自然就是端长辈架子。
”我们家孩子说什么了?“明华月冷笑一声,”少拿着这个辈分硬挺腰。做长辈的脸面也是自己挣的,邓太太您想跟我们荀家的孩子撒威风,也得瞧瞧自己府上的分量!“
说完直接侧头吩咐身边的丫鬟:”碧树,去前头跟侯爷和世子说,问问邓将军,是不是想跟我们荀家翻脸,怎么就先从少夫人身上找茬了?我就不信了,我们家的孩子规矩不规矩的,我这个做母亲的说了还不算了!“
眼看碧树应声就要往外走,昌德伯夫人和邓太太都赶紧站了起来,谁也没想到不过是一句风凉话,转眼就要升级到这个地步。婆媳关系好的倒是常见,但是明华月护短护到这个程度,众人也是惊了。
好歹是昌德伯夫人的寿辰,和稀泥劝架的自然有的是,也有人去拉俞菱心,有人劝明华月,说来说去自然是且看着寿星的面子。
俞菱心倒是无意闹成那样,便折身叫住了碧树:”先等等。“又转向明华月:”母亲,别递话到前头了,这点子小事,不值得叫父亲和世子烦心。糊涂话多的是,不必打扰咱们家人心情。“
明华月看都懒得再看邓太太,按了按俞菱心的手:“也成,算了就算了,毕竟是你姑姑的寿日子。孩子你和滢儿去后头罢,等下锦柔应该也来了。”
此时众人更是一边劝一边试着拉开,邓太太悻悻的也不多说话了,俞菱心笑笑跟荀滢出了花厅,这时众人才渐渐静下来,对荀家这位新媳妇也有了一番新的掂量。
而俞菱心这边根本就没将这位二姨母怎么放在心上,跟荀滢一路过去的同时聊起了最近诗社的事情。文华书院经过去年的沉寂之后,今年还是继续在招收官家子弟,已经定下要在秋闱之后,九月初左右办一场诗会,如今的说法是遍邀名士才女云云,真心喜爱诗书之事的荀滢便有些动心。
俞菱心主要是比较不放心荀滢进宫、以及在外人家里走动。至于其他出去游玩倒是觉得无妨,甚至还觉得荀滢的性子太过安静,多活动活动也好,所以对这诗会的事情非常赞成。
姑嫂二人谈笑几句,就到了齐珮的院子芍药居。
这时候后头姑娘们的茶会已经开始了许久,尤其是俞菱心和荀滢出来的时候耽搁了这一通,到芍药居的时候,里头的说笑已经非常热闹了,欢声笑语之间热烈地讨论着诗词歌赋、衣料首饰等等常见的闺中话题,尤其是今日齐珮身上流光溢彩的青云锦,和鬓发间光彩耀目的宝石头面。
而环绕在齐珮身边说话的,除了与齐珮素来亲近的荀湘、邓姑娘等亲友故交,还多了几位白皙柔美的文氏女,言谈之间好像也很是亲热。
只不过当众人见到俞菱心与荀滢姑嫂入门,气氛却稍微凝了那么一瞬,随后才开始招呼见礼。
“二表嫂也过来了。”齐珮笑了笑,她身量跟同龄姑娘比也算略高一点点,今日的衣裙领口又稍低,格外显出脖颈修长,所以她起身倨傲点头的时候,看着就好像很有几分气势。
然而比较可惜的是,俞菱心这半年来也长高了些,尤其是新婚之后的发髻比少女发髻要高不少,齐珮虽然腰背挺直,高高抬头,俞菱心还是能轻松平视,完全没有感受到“被傲视”了:“我陪滢儿过来坐坐,你们继续聊罢。”
文若琼和文若瑶姐妹算是认识俞菱心比较早的,虽然跟荀家没什么感情牵扯,却是在玲珑文社上吃过亏的,看见荀滢虽然有几分亲热,但是对着俞菱心同样是神情复杂。
大概这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同样带着对俞菱心或明或暗的不满,齐珮和文家姑娘很快就说笑更加亲近亲热了。
同时也有人来找荀滢说话,俞菱心就在旁边陪着,刚好观察着齐珮和文家着几个姑娘的来往,心里也有些生疑。
她们这样的亲近,应该算是印证了之前荀澈所说的,文皇后有意拉拢齐家的意思。毕竟在荀滟的案子了解之后,朱家虽然保住了一个伯爵的爵位,但到底形势大不如前,朱家在户部和吏部的位子一旦退下来,顶上的很可能是文家和齐家。
要真是这样,说不定文皇后会改变心思,那么秦王正妃的人选……
她正想着,就听芍药居外头传来明锦柔清脆的笑声:“程姐姐你这话说的,我哥还真是活该!”
这句话一入耳,众人自然齐齐向外望去,文家姑娘们都脸色都再度微妙起来,连齐珮都微微扬了眉。
下一刻,果然见到一身青色衣裙的明锦柔和端仪县主程雁翎说着话进了门。
只不过略有那么些许尴尬的是,齐珮和明锦柔此刻身上的衣服,款式竟然有那么七八成的相似,而所用的青云锦布料,更是一模一样。
这就很意外了,若是放在平时的聚会里还好些,不过就死后平辈的姑娘们不巧做了相似的一样。关系好的说笑一通,关系不好的能换就换了。
但是,此刻距离选秀名册上报只有三天了。
齐珮与明锦柔的参选,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
而这光华灿烂、千金一尺的青云锦,是贡品宫缎。
第121章 鸳鸯梦
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芍药居中的众人在相互寒暄见礼之间; 都在或明或暗比较齐珮与明锦柔二人身上的衣衫锦缎。在刚刚流水一样的赞美当中,齐珮并没有提起过这锦缎的来历,然而此刻明锦柔同样穿着青云锦过来,人人都不免想到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却也没有人敢当面问出口。
通常来说给皇子们选秀选妃,如果皇帝没有特别明确的旨意; 一般都是由皇子的生母或者皇子本人挑选看中之后向皇帝禀告请旨,所谓的明旨赐婚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
若说秦王在荀澈大婚之日的出席; 以及三日后到晋国公府的拜访算是表示出了对明锦柔的求娶之意,那么今日文家姑娘们与齐珮的亲热来往; 则显示出了昭阳殿的另一层想法。
在众人看来; 二人身上一模一样的青云锦,就算是更加明确的印证了文皇后的意思; 除了拉拢齐家之外; 也有对明家隐约的敲打。若是齐珮真的成为了秦王侧妃,即使有这个“侧”字当头; 身后应该也有皇后的支持,能够跟正妃平起平坐。
俞菱心看着齐珮满身的华丽打扮以及仍旧高傲骄矜的神色; 倒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荀澈觉得齐珮有做侧妃的可能。然而与此同时; 她对明锦柔的态度却有些疑惑。
明锦柔的性格十分开朗热情; 平素并不是太喜欢蓝绿之类偏冷的色调; 无论冬夏都是爱穿茜色红色橘色之类的衣裳。今日这件碧色的青云锦长裙美则美矣; 与明锦柔习惯的风格却很不相同。
而更要紧的是; 两人衣衫相似,齐珮看似高傲,神情与动作里其实都还是有那么一瞬微僵的,镇定谈笑之中多少有些强撑的意思。
可明锦柔却一脸淡定,是真的非常淡定,好像是预备好了的要来跟齐珮穿同样的衣服。而且面对文氏姑娘们与齐珮的亲热,也丝毫没有任何的在意,脸上飞扬明亮的笑容还是与先前全无分别。
“锦柔。”荀滢也是有些担心的,迎上去便拉了她的手,低声问道,“你这几天还好吗?我听说了……”
有关明云冀在晋国公府当着秦王的那一场发作,荀澈与俞菱心回家之后就与父母和弟妹都说了。如今荀淙不再去书院,而是改成在家里读书。荀澈特意将这些事情当着全家一起讨论,就是要让荀淙和荀滢也学着理解京中的格局,就算一时之间没有什么能力应对,至少心里要明白那些利害关系。
明锦柔看了一眼俞菱心,眼里到底还是有一丝黯然之色飞快掠过的,不过也就是一丝而已。下一瞬她还是扬眉笑道:“这些事情二表哥也跟你说?恩,你果然也长大了!”
荀滢气得翻了个白眼:“我比你大!”
“哈哈,我知道。”明锦柔忍不住伸手去捏了捏荀滢的脸,“那我的二表姐,你心疼我就给我添妆吧。选秀还是要去的。”
虽然听说明锦城挨打的时候,俞菱心已经听荀澈提过了这应该是的明云冀有所决断了,然而听明锦柔这样坦然说起,她心里还是忍不住微微叹息。
就算明锦柔喜欢秦王,这条路也真是不好走。更不要说前次秦王讲了那样绝情的话,两人之间就算能成婚、甚至能为了共同的政治利益而合作,彼此之间还能有什么将来么?
“二表嫂,不要担心我。”明锦柔抬眼看见俞菱心的目光里满是疼惜,登时鼻子就酸了,但忍了忍,还是重新抬眼笑道,“我和他谈好了的。”
“谈好了?”俞菱心不由一怔。
明锦柔稍微看了看周围,脸上居然有些不好意思,又拉着俞菱心走开了两步,才将声音压得极低:“我跟他说了,若是真的要成亲,我们就只是做做样子,装出个夫妻模样给外人看。他喜欢宠幸哪个侧妃都随他去,要是非要在我房里,我就给他预备两个漂亮的丫头,真的有了孩子就说是我的也行。等到他大业成就,不管是和离还是死遁,还我个自由就是了。”
俞菱心听得惊愕万分:“这……这也太儿戏了吧?”
“这有什么不行的?”明锦柔垂了眼帘,“他不是要我别给他添麻烦、耽误他的大业吗?这样什么都不耽误,联姻也有了,合作也有了,他……他表面上看起来也跟我‘恩爱’,要是丫鬟选的好,说不定很快就有孩子了呢!”
“你这是胡说什么。”俞菱心忍不住伸出指头去戳她额头,“小小年纪,想的还挺长远,还没嫁呢,连孩子都谋算了。”
明锦柔撇撇嘴:“皇家的争端还不就那点事?这事我跟我爹和我哥都说了,他们正给我找丫鬟呢。”
这次俞菱心真是无话可说了,虽然还是觉得很不妥当,但一来明锦柔说的十分笃定,二来这到底是昌德伯府的寿宴花会上,低声说几句就罢了,总不能真的一直坐在角落里长篇大论的掰扯。
“不必担心。”程雁翎也过来笑了笑,“若是秦王对不起锦柔,我揍他。”
俞菱心又安心了一点,这话若是明锦城甚至明云冀说的,那都不过是随便说说哄孩子的。但要是程雁翎说,可能真能做到。
如果程雁翎能顺顺利利地做明锦柔的嫂子,那不管明锦柔怎么折腾,都是无妨的。
只不过,俞菱心同时也好奇起来,同时还有一丝隐约约的不安,前世的程雁翎跟明锦城到底为什么没有在一起呢?此刻看着程雁翎面上的淡定微笑,那样明亮而舒心,似乎跟明锦城的相处还不错。
想到这里,俞菱心也不由想起明锦城前世的姻缘,便向齐珮和文家姑娘们的方向看了一眼。
刚刚好,文若琼和文若瑶也向她们几人的方向望过来,神色同样是非常复杂,甚至还带了一点点的决心。
俞菱心那种莫名的不安感越发强烈,再次将目光转向去跟荀滢说话的明锦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