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臣夫人重生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家侄女么,她眼里根本就只有二房是人,你们长房就是欠他们的。”
  “锦柔!”荀滢不由带了些埋怨,毕竟是自家的长辈,在俞菱心面前也太没遮拦。
  俞菱心虽然明白明锦柔为何毫无顾忌; 里头自然是隐含了些提前提醒的意思; 但更明白荀滢的尴尬; 忙去安抚荀滢:“滢儿,家家都有难处。说起长辈的性子拗,我娘就是个例子; 我还不明白么。总之小心应对着也就是了。”
  因着寇显官位低; 齐氏也不过是昌德伯府的记名嫡女,其实这些年都根本不会被晋国公府、文安侯府这样家族记得起来。即便齐氏的嫂子是荀澈与荀滢的亲姑姑; 这层的转折亲也实在是没有往来的。
  只不过六月底在昌德伯府的马车断轴之事还是闹的不算小; 尤其荀澈与明锦城还在当场; 明锦柔与荀滢两人几乎都是当天便各自听说了那位寇太太的天然骂阵之能; 撒泼之力。二人对视一眼,对俞菱心也多了几分同情。
  毕竟有个这样的亲娘,比祖母二婶之类隔一层的亲眷还是要糟心得多。
  唯一庆幸的是如今齐氏已经随着寇家一同到了江州,俞菱心这边才少些麻烦。
  不过话至此处,也就不好继续说下去了,再说就真的变成议论长辈,既不好,也没甚么意义。
  俞菱心主动又提起了有关下一回花会的事情,因为十月二十是荀老夫人寿辰,与原定的诗会之日只差几日。当日身为主家长房嫡女的荀滢必然要招待平辈姑娘,就顺带在花宴上小聚一下,吃茶之余再商量一同前往月底文华诗会之事。
  说起了实在的庶务安排,明锦柔主动拍了拍荀滢:“不要担心啦,有我和慧君姐姐陪着你呢。”
  荀滢自然是与明锦柔更亲近的,但随着几回诗社文会的筹办,再加上俞菱心最近在荀家陪着她一同看账册的相处,在庶务上头荀滢反而更依赖俞菱心:“慧君姐姐,那几天你一定要多多过来,其实与锦柔一起过来小住两日也好,也有个伴。”
  “对啊!”明锦柔眼睛一亮,“我肯定会提前两天到姑姑家小住,姐姐也一起来吧!”大眼睛眨巴眨巴,又带了些笑意。
  俞菱心失笑,明锦柔真是总带了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意思,然而她可不敢住在荀家。现在这样有着各样顾忌,荀澈还时不时地钻马车,她要是敢住在荀家,不用想也知道明锦柔和荀澈会怎么默契配合。
  “咳,咱们两家也不远,”俞菱心还是向着荀滢和声道,“有事只管打发人去找我便是了。若预备的事情琐碎繁杂,那几日我早些来也使得,小住还是不必麻烦了。”
  荀滢的性子自然是不会勉强的,倒是明锦柔十分惋惜,又反复问了两回,最终成功地被俞菱心瞪了一眼,这话头才算告一段落。
  再过几日便是朱家的所谓百花宴,俞菱心与明锦柔和荀滢都问过,知道她们也各自收到了帖子,也会前往,心中便更加明白,对于此事就更踏实,也没有什么多做预备的打算。
  毕竟这种花会往来的事情实在是简单的很,前世里莫说是宗亲公卿的茶会花会,进宫也是常有的事情,俞菱心自然是不放在心上的。
  但苏氏和俞芸心就大大不同了,原本承恩公府以如今的权势风头而言,就是一等一的豪门,苏舅母过来送帖子的时候又再花团锦簇地描绘了半日,格外强调会有瑞阳郡主、永福郡主等等宗亲之女一同到场。
  而且因为朱三姑娘与其兄朱三公子是龙凤双生,所以当日牵头还有一场少年公子们的诗会饮宴,这样盛大热闹的聚会,总共才有几回机会。
  一时间苏氏的正房里折腾来折腾去,整天都有丫鬟婆子进进出出,翻箱倒柜,出入采买的选料子、找首饰、寻脂粉、请裁缝,恨不得将俞芸心从头到脚都金玉打造,熏香缠裹,阵仗大的如同要进宫选秀一样。
  而莲意居这边,因为俞菱心的嫁妆账册终于彻底整理完毕,霜叶就转而去重新打理这些日子以来俞菱心陆陆续续从荀家明家所得的礼物。
  而甘草性子活泼,帮忙莲意居跑腿杂事的同时就听了不少关于苏氏正房那边的闲话与消息,时不时地就给俞菱心说一说。譬如苏氏如何一掷千金地去九州绣定了一匹昂贵的料子要给二姑娘做臂扶和帕子,又找了几个裁缝工匠给俞芸心做新衣服订新首饰,还有就是苏氏到了东篱居几趟,委婉地跟老太太提了提,莲意居是不是也该做些新衣裳。
  “太太问老太太,关于咱们姑娘的衣裳?”甘露有点没弄明白,“所以太太是要给姑娘也做?”
  俞菱心笑笑:“先前老太太说过,莲意居的事情和份例都不要太太插手。太太这是怕如果我到时候打扮平常,芸儿却光彩照人,我们两姐妹并肩走在一处,外头的人会议论说继母不慈,只给自己亲闺女打扮。可若是我懒怠折腾,太太又不甘心让芸儿也装扮素淡,在贵人面前失了颜色。”
  甘草撇嘴道:“那太太也给姑娘置办一身不就得了?”
  “你也说了太太如今是花了好些银子,”俞菱心随手拿起茶盏抿了一口,“那都是太太的体己,给亲闺女大把撒钱原本也是应当的。我又不图太太的东西。只是她这心思其实也是白费,越是贵人扎堆的地方越没必要华彩辉煌的,什么时候臣下之女能华丽过了宗室女,这臣下之家也是作的差不多了。该有的规格也就行了,别的真没必要。”
  她又想了想,还是打发霜叶走了一趟东篱居,与俞老太太又提了提这个意思,苏氏和俞芸心兴奋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也要适可而止。
  俞老太太那边回应的也很快,当晚就叫苏氏过去又说了一回话,还拿了一对镯子给俞芸心。之后正房那边就消停了几分,虽然还是裁制了新衣臂扶等,但至少没那么浮躁了。
  而且苏氏也终于明白了一点道理,知道平步青云的路走不上去没有关系,至少不要惹出事来,所以转日还主动打发人过来问俞菱心,有没有在听明家和荀家姑娘提过什么要留意的事情,尤其是郡主宗姬之类的宗室贵人跟前的忌讳。
  俞菱心倒是很满意苏氏这个反应,也觉得老太太没有白费劲。毕竟苏氏也不是脑子完全不能用的人,只要摆明了利害关系,还是能说通的。
  至于宗室女其实也没有多难相处,说到底,什么百花宴群芳宴,众人不拘开始如何走在一处,过个一两盏茶的时间,自然就按着平时的圈子分开了,俞芸心应该根本也没有什么机会到瑞阳郡主、永福郡主那边去。
  不过苏氏既然叫人问了,俞菱心自然也就随口说了几句。
  刚打发了苏氏的丫鬟出门,她忽然心中微微一动,好像有些什么轻微的不安念头上了心头,应该是与朱家和瑞阳郡主等人有关,一时却又想不大清楚。
  翻来覆去的想了一会儿,还是模模糊糊的,俞菱心也只能先在暂时放下,转而也去吩咐甘露白果等人再将当日去承恩公府的衣裳首饰礼物等等杂事打点一番不提。
  几日忽忽而过,转眼就到了十月初六,承恩公府百花宴的正日子,跟先前一样,俞菱心与俞芸心是分车同行,姐妹二人一同在二门相见。
  苏氏是亲自陪着俞芸心过来登车,一路自然细细叮嘱,又亲手给她再拉了拉那光彩华丽的锦绣新衣。
  见到俞菱心过来,身上也是流光缎长裙,发间白玉菱花配珊瑚珠,样式简单却大方雅致得很,苏氏也有些稍稍放心,至少两姐妹的装扮上没有离了格儿。
  刚要象征性地与俞菱心也说几句在外谨慎的套话,便听二门外头的家人过来禀报:“太太,晋国公府和文安侯府的马车到了,来接大姑娘。”
  苏氏和俞芸心都有些怔住,她们自然也知道俞菱心最近与这两家好像来往很多,然而连这样的出门也要同行吗?
  刚好俞芸心也要登车,众人一同向外走,这时便见国公府与侯府规格的马车先后到了,而马车旁侧还有两位长身玉立的青年骑马同行,正是明锦城与荀澈。
  明锦柔从国公府的马车里跳下来,笑着迎向俞菱心:“姐姐跟我和滢儿一起去罢,路上说话。”
  俞菱心含笑点头:“也好。”
  随着明锦柔走了一步,俞菱心又回头望向苏氏与俞芸心:“芸儿的马车可要跟在侯府的车后头?”
  苏氏怔了怔,才陪笑道:“如此也好,如此也好。”
  眼看明锦柔扶着俞菱心上了国公府的马车,荀澈与明锦城直接调转马头,随马车一同去了,俞芸心也连忙登车随行。
  当她坐到车里,垂目看见自己身上流光溢彩的锦缎裙摆时,忽然再次想起了俞菱心今日那简单而不失华贵的妆扮,与荀家明家人自然而热络的来往,她终于隐约感觉到,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与长姐之间隔了一道天堑了。


第53章 荀淙
  与此同时; 上了车的俞菱心才发现明锦柔的车里居然没有荀滢,想了想才明白:”滢儿是在后头的车里陪着文家姑娘?“
  ”嗯。“明锦柔提到文家姑娘就不大高兴; “先前听皇后那边的说法,沂阳侯夫妇应该九月底就到京里的; 也就能把那两位接走。结果九月二十八递了信进来,说是沂阳侯夫人又病了,所以还要再耽搁些日子。”
  俞菱心想想文若琼那个娇弱样子,便摇了摇头:“说不定文大姑娘随母亲; 身体都不太好吧。”
  “身体不好就更没有送来我们家的道理了啊!”明锦柔哼了一声; “我给我爹写信了; 他说准备从漳州再去一趟泉州,过年都不一定能回来,就算真要给我哥议亲,明年开春再说罢。“
  俞菱心点点头:”先拖着也好。不过; 她们姐妹怎么还非要有人陪着?算起来也进京三个多月了吧?“
  “上回叫皇后娘娘训斥了之后,如今这俩姐妹都是一副小白花模样了,动不动就找我祖母和我哥哭可怜; “明锦柔越说越生气,”我哥能说什么,可不就是说让我照顾着么。我才懒得理她们; 更懒得看她们演戏。反正滢儿脾气好; 让她看着罢。“
  虽然在马车里并看不见后头的文安侯府马车; 但俞菱心还是本能侧身朝车窗方向望了望:”那滢儿岂不是……“
  明锦柔嘟了嘴:”二表嫂; 你可不能太偏心啊。虽说那是你亲小姑子; 但我也是你们妹妹啊。i 滢儿这不就是照应这一路么,我可是天天忍着她们住在我家呢。“
  俞菱心唇角微扬,伸手去拍了拍明锦柔:”你这样能干,她们总不能欺负了你。我是怕滢儿性子弱……“
  ”那你可太不了解滢儿了。“明锦柔撇了撇嘴,”你看她平常脾气好,也不爱跟人拌嘴吵架,但心里主意准着呢。她不介意的时候虽然多,可要是真定了什么念头,那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的。这一点上,她跟四表哥也挺像的。”
  “你说的是……”俞菱心忽然念头一动,前几天在心里那个模模糊糊的不安感觉又上心头。
  “姐姐你不会不知道二表哥还有个亲弟弟吧?”明锦柔随口道,“我平时看你俩就跟老夫老妻似的,好像什么都知道。”
  “唔。”俞菱心随口含糊应了一声,甚至没太在意明锦柔的后半句取笑,再想了想,她便稍微严肃了些脸色,“锦柔,你帮我叫他一声,我有话跟他说。”
  明锦柔一怔:“现在?这么……这么等不及吗?”然而她瞧着俞菱心的神色变化很是认真,虽有疑虑,还是抬手掀了自己身边的左车窗纱帘,向外叫了一声二表哥。
  荀澈正与明锦城骑马走在马车前头说着话,听见这一声立即勒马押后,但却直接沉到了马车右侧。车里明锦柔刚问要不要跟俞菱心换个位置好说话,荀澈已经直接在右车窗外俯首道:“慧君?”
  俞菱心并没有掀开纱帘,只是隔着窗子问了一句:“今日百花宴,四公子会来么?”
  这话问的实在没头没尾,明锦柔在旁边听着再次一怔,然而车外的荀澈沉了沉,竟然道:“我知道了。”
  言罢,提缰打马就走了。
  这次明锦柔已经不仅仅是怔住了,论起俞菱心与荀澈之间那种不知道哪里来的默契,她可以说见过好多次了。
  但这次简直又到了一个新地步,这俩人总共说了几十个字,荀澈不用问居然就知道是俞菱心叫他,而俞菱心这句语焉不详的话他也又听懂了。
  这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俞菱心干咳了两声,没好意思转向明锦柔,因为这一回她也不知道如何解释。
  她当然知道荀澈有一个大排行第四、比荀滢大两岁的弟弟荀淙。只是这位四公子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上辈子荀澈可以说对荀淙失望至极,临终前也没有再跟荀淙见过几面。
  而荀澈过世之后,俞菱心就更是只有在每年祭祖的时候才能偶尔见到已经断腿残废、颓唐多年的荀淙。
  因而到了今生,俞菱心也在几回的见面中偶尔提一提,但见荀澈似乎不大愿意细说,a也就暂时放下了。
  她想想也是,毕竟现在是天旭十三年,荀淙应该是还在冀阳的茂林书院读书。论起大盛的书院,在京中最有名的当属如今俞正杉所在的青阳书院,但毕竟在天子脚下,京城繁华,书院里公卿子弟又多,虽然夫子都很有名声,规矩到底是宽松些。
  茂林书院则是在这方面完全相反,冀阳距离京城不过百余里,繁华之势自然相差极大,而书院素来以治学严谨、约束严格闻名。因而京中的宗亲公卿之家,若是想要将子弟严加约束,便多有送去茂林书院读上几年的。
  前世里的荀淙就是十二岁到十五岁都在茂林书院读书,天旭十四年新春才回到京城,学识上也算打了很好的底子,彼时荀澈也曾经对这个弟弟抱有很大的期望。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不到半年之后,荀淙就与朱家子弟混的很熟。上辈子的那个时期,京中暗流虽然汹涌,表面上的面子还是在的。
  尤其那时候又有荀家二房推波助澜,荀澈与秦王在朝政争端上费尽心力,就对弟弟的约束不够严格,总觉得上有父母师长,应当不会出了大格。
  等到了天旭十五年,荀淙第一次提出了想要求娶朱贵妃的外甥女瑞阳郡主,荀澈才意识到其事严重。但正如明锦柔所说,荀淙与荀滢在个性上都是比较随和的人,可一旦认定,就难以回转。
  尤其瑞阳郡主有倾城之色,美貌非常,年少的荀淙已经迷恋刻骨,莫说荀澈这个哥哥,就是父亲母亲如何反对,也难以扭转他的心思。
  当然婚事并没有顺利成就,一方面是朝廷的格局上根本不允许,另一方面随着荀澈与秦王跟朱家的对立越发严峻,荀淙也同样成为了被算计的对象。
  虽然到如今,俞菱心仍旧不知道荀滢在天旭十六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她从之后众人的态度中可以想见,在当年荀滢惨死之事上,荀淙大约是有责任的。
  他定然不会害自己的妹妹,可他被人利用却是难免。之后因为巨大的自责,以及落马断腿致残的打击,荀淙虽然后来一直活着,却也跟死了没有什么两样,整日里浑浑噩噩的酗酒放纵、自暴自弃,连母亲明华月到后来也不愿意见他。
  前世里荀澈之所以要娶妻过继,其实也不是真的缺一个女人照料病榻,而是那时候的荀淙完全无法作为一个家族中最后的男子支撑门面,所以荀澈才不得不娶妻,过继,仍旧从自己名下承继门庭。
  总的来说,荀淙一生的前尘种种,几乎都是从他迷恋上瑞阳郡主开始的。
  按照俞菱心上辈子所偶尔听到荀澈和明锦城叹息提起的,荀淙应当是天旭十四年学成归家之后,才在平辈往来之中与朱家子弟相熟,后来又辗转迷恋上了瑞阳郡主。
  毕竟以荀家地位而言,荀淙见到朱家子弟,以及瑞阳郡主这样宗室机会很多,荀澈也就没有仔细问过,到底荀淙是何时见到瑞阳第一面,又何时彻底沉沦。
  但重生再世,俞菱心却在想到瑞阳郡主的时候有些隐约的怀疑。
  就像她与荀澈一样,外人看着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关系,最多有几次合情合理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机会。
  那么荀淙与瑞阳郡主之间,会不会有什么人的刻意安排,是在荀澈所知之外的呢?
  既然冀阳距离京城不过百余里,荀澈平日也不会到茂林书院去探访荀淙,倘若荀淙此时已经与朱家子弟有所来往,少年心性,贪玩贪新,想要逃课玩耍、偷看美人等等,其实也都是情有可原的。
  “你们……”明锦柔见俞菱心明显是避开了她的目光,呆了片刻也不知道能问什么,明明俞菱心和荀澈说的话她都听见了,每个字的意思也都知道,可好像完全没听懂一样,就连问都不知道从何问起。
  ”对了锦柔,你给朱家姑娘带了什么礼物?“俞菱心主动靠近明锦柔,强行转了话题。
  明锦柔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顾左右而言他,不理你了。“
  俞菱心抿嘴一笑:”那我来理你,下一回在你们府里办诗会,一点也不叫你操心可好?“
  ”本来就是二表哥的事情,“明锦柔又白了她一眼,”二表嫂你操心也是应该的。“
  俞菱心一笑:”可你二表哥操心受累,为的是谁啊?还不是你所惦记的那一位么?“
  提到秦王,明锦柔的神色反倒有点复杂起来:“对了,姐姐知道么,今日陆家姑娘也会来呢。”


第54章 百花宴
  提到那位几乎要与秦王定亲的陆家三姑娘; 俞菱心的神情其实还是有些好奇的。
  她在上回见面的时候也问过荀澈,到底秦王前世里对陆氏的感情到底如何; 然而智谋深远的荀世子给她的答案居然是:不知道。
  按着荀澈的说法,秦王是个极其专注之人; 一门心思都在政务上,最多有些习武与音律之事的爱好消遣而已。但于男女之事,或者是见多了后宫之中的倾轧,又或者是早早就知自己的婚事必然与朝政相关; 所以秦王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心思。
  但秦王极其尊师重道; 又洁身自好; 所以前世里陆氏既然是他明媒正娶的正妃发妻,秦王对陆氏就十分尊重爱护,似乎夫妻之间从未有过什么争执不快,很是相敬如宾。可要说如何恩爱无双、情思绵绵; 好像也谈不上,至少荀澈这个心腹近臣是没有感觉到的。
  这样的答案就让俞菱心对陆家姑娘更多了几分好奇,只是面对明锦柔此刻的心绪; 她也只能再揉一揉小丫头的额发:“别想太多。有些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就是了。”
  明锦柔倒也不是如何伤春悲秋的性子,点点头就将这个话头丢开了; 转而与俞菱心又说起了朱家和瑞阳郡主等等杂事传闻; 这样再闲话了两盏茶左右的时间; 也就到了承恩公府。
  朱家这一场百花宴虽然是个虚数的名头; 但实际上受邀的人家没有上百也有数十; 晋国公府、文安侯府与俞家的马车到时,承恩公府外的大街上已经车水马龙,排开甚远,一色齐整青布衣衫的家丁仆从站了数十人,照应招呼着客人的车马前行。
  而承恩公府内外的装点富贵华丽,亦是不遗余力地彰显着如今朱贵妃的煊赫无双。以排场而论,当真是声势浩大,一场闺中少女的生辰芳宴几乎可以力压旁人家中的长辈寿宴、年节庆典。
  明锦柔倒是乐得晚些去才好,只管在车里与俞菱心说着闲话。等到众人终于进了二门,得以下车的时候,已经又是两刻之后了。
  照例仍旧是明锦柔先下车,只不过因着在承恩公府,她难得地没有直接跳下去,而是等外头丫鬟放了脚凳才下,随后又回身去等着扶俞菱心。
  而俞菱心下车时颇有些意外的,是明锦城与荀澈居然还没有直接往前头过去参加少年子弟们的饮宴,而是留在了马车旁边等着她们。
  很自然的,俞菱心的眼光下一刻就望向了荀澈,而荀澈也在看着她,两个人对了一下眼神,荀澈就与明锦城向着她们走了过来。
  “锦柔,滢儿,你们多留点神。”明锦城步子大,好似寻常嘱咐一样,几步就超过了荀澈,直接到了前面,又与文家姐妹象征性地说了两句。
  而荀澈则在经过俞菱心身边的时候低低地说了一句:“你想的对。”言罢,就自自然然地继续朝前走,赶上明锦城便去了。
  这句话说的实在又轻又快,即使是一步之外的明锦柔也没听清楚,只是知道荀澈好像对俞菱心说了什么就走了,而俞菱心便皱了皱眉。
  “慧君姐姐?”明锦柔上前挽了她,俞菱心却已迅速恢复了如常微笑:“走罢。”
  明锦柔自知此时已不宜再随意说话,便也点点头,众人就一同往里去了。
  俞芸心这时候也下了车,这还是她头一次到承恩公府,就赶上了比先前晋国公府和文安侯府诗会更加煊赫十分的阵仗,扶着丫鬟的手都有些紧张的微微冒汗,看着前头的俞菱心倒是有十分亲切了,只是明锦柔挽得那样自然又亲热,俞芸心也只好默默跟在后头。
  俞菱心倒是没忘了在荀滢之外还有个俞芸心也是妹妹,走了几步便回头扫了一眼,见俞芸心跟着就放心了。
  很快穿过两道月门,人声越发喧闹,在众多迎来送往的引客丫鬟媳妇之外,苏舅母带着女儿苏含薇在通往花庭的甬道附近等候相迎。
  这时候明锦城与荀澈早已分道往前头去了,姑娘们这边就是荀滢陪着文家姐妹在前,明锦柔挽着俞菱心在后,俞芸心稍落半步,但也跟着。
  荀滢等人自然是完全不认识苏舅母的,虽然扫见这边有一对衣着光鲜的母女大约是在等人,但也没放在心上。还是俞菱心瞧见了才笑笑,但也没有停步的意思,只是点点头就继续与明锦柔说话往里走。
  苏舅母这一刻就尴尬的很了,她原想着俞家两姐妹都没来过承恩公府,定然是紧张惶恐的不知所措,就算俞菱心去给明家荀家的什么诗社花会打杂帮忙过又如何,这样大的场面,有几人见过?
  自己这个做舅母的与苏含薇对国公府这样熟悉,应该过来照应一下,也显出多几分亲戚情面。
  然而眼前这样……
  这时后头的俞芸心终于叫了一声舅母,也停了脚步。
  苏太太脸上的笑都有点不自然:“芸儿——”
  还没说出几句什么“叫薇姐儿带着你,等下见到朱家姑娘和贵人要如何小心”等等预备好的亲热话,便见两步之外的俞菱心已经因为注意到俞芸心停步而同样回头驻足。
  俞菱心一站住,明锦柔、荀滢,还有文皇后的那两位侄女文若琼文若瑶都先后随着一一站住了,众人全都转身望了过来,虽然没人说话,但神情都有几分相似,大约便是:怎么不走了?这是谁?
  饶是苏太太自诩机敏,此刻也有些莫名的尴尬,照应之类的话越发说不出来。
  “这是芸儿的舅母,公府的旁支姑奶奶。”俞菱心笑笑,随口向明锦柔解释了一句,又望向俞芸心,“芸儿,你是跟着我们,还是跟着薇姐儿?”
  这时文家姑娘就直接转身了,身为皇后的侄女,连朱贵妃都不大放在眼里,何况朱家的旁支。
  而俞芸心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做了大概可以算是她一辈子最正确也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大姐姐,我还是跟着你罢。”
  俞菱心笑着招了手:“那就走罢。”
  她算不上对俞芸心有什么太多的感情可言,但为了让老太太和父亲将来少点糟心事,俞菱心还是愿意拉这个妹妹一把,当然前提是俞芸心自己在最要紧的大原则上分得清。
  俞芸心都有些不大敢去看苏太太和苏含薇此刻的脸色,匆匆说了一声“我先去了”,便赶紧几步到了俞菱心身边。
  至于苏太太与苏含薇到底有多尴尬暂且不提,很快众人到了所谓百花宴的正庭,因为邀请的人数足有数十,承恩公府的后宅也不比皇城后宫,并没有足以放下所有席位的大花厅,只好将席面一半设在花厅中,一半设在庭园中。
  对于文家姐妹和明锦柔、荀滢这样的宾客,今日的寿星,朱家三姑娘朱亦霜还是亲自出来相迎见礼的。只是看见了俞菱心与俞芸心同行时,娇美的面孔上还是露出了一些意外。
  有关俞家大姑娘跟荀家明家交好、走动频繁的事情,其实最近京中都有所闻,主要还是因为玲珑文社的名头,虽然看似是个闺秀间玩乐的诗社文会,但前有朱家闺学的活动,后有文华书院的引子,心思活络的朝臣公卿当然能看出一直以来算是支持皇后的荀家与明家在与朱家打擂台。
  但朱三姑娘显然还是没有料到,俞家姐妹居然当真与明锦柔等人亲近到这个地步?笑迎之间不免便有些座次上的为难,就看了看身边陪着自己的姐姐朱二姑娘。
  因为原先安排预备的时候,热心帮忙着进进出出的苏太太与苏含薇都提过,她们会照应俞家姐妹,到时候俞家的两个姑娘直接与苏含薇一同,安排在庭园中的再次席即可。
  “明妹妹与荀妹妹,真是许久不见了,”这时朱二姑娘主动笑道,“原本想说与你们好好叙旧,近来竟是这样的忙。等下到厅里坐下可要聊聊,邱家姐姐跟齐家妹妹也都等着呢。听说这两位俞姑娘都是才女罢?这可巧了,这边的薇姐儿与柳姑娘倒是喜欢论诗文,吃茶时也能谈个痛快。”
  这番场面话连捧带分,将座次的事情就带了出来,也算是十分圆滑了。
  文家姑娘和俞芸心都没觉得什么,明锦柔却不吃这一套,挽着俞菱心的手仍然没放,直接笑道:“叙旧也好,谈诗也罢,我都是要与俞家姐姐坐在一处的。若是厅里没有她的座位,那我陪着她出来也成。”说着,又看了一眼荀滢,“滢儿你呢?”
  荀滢笑意温柔,说话也客气多了:“若是不大麻烦,我也想与俞家姐姐坐一处。”
  俞菱心从头到尾只是微笑,果然无论表妹还是亲妹,只要沾了荀澈都是难搞的很。
  想到这里,她又有些隐约的担心。
  刚才在二门上,她看见了荀澈眼里那一闪而过的锐利锋芒,今日这场百花宴,怕是很难不麻烦了。


第55章 瑞阳郡主
  朱家姐妹这厢自然很是尴尬; 毕竟闺中少女最主要的身份还是取决于父亲的地位,已故的俞老太爷不管有多少才名贤名在身; 如今的俞伯晟也不过是个四品的工部长史,朱家姑娘怎么也没有想过要将俞菱心姐妹的座位安排在正厅之中,与公侯甚至宗亲之女同席。
  可此刻明锦柔的态度又如此坚决; 一点客随主便的意思都没有; 感觉上若是真的将俞菱心和俞芸心的座位排在庭院中; 明锦柔真的会拉着荀滢跟过去,到时候文家姐妹若是也要求换座位同席; 越调换动静越大,场面就更尴尬了。
  朱三姑娘与姐姐交换了个眼神,只好勉强笑应道:“既是如此,那也不为大事; 我这就命人为两位俞姑娘加添座位便是。”
  “那就多谢啦。”明锦柔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