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臣夫人重生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说此刻的俞菱心还能再忍一忍,等到她回家看见莲意居的桌上有多了整整两大叠账册,她才真是目瞪口呆。
白果没等吩咐就已经过来解释:“姑娘,世子爷在冀州渝州和江州的账册都送来了。最后一批泉州与郴州的,月底之前到。”
俞菱心木木地望向白果,她现在有点懵,这……这到底是一条多大的贼船!
第49章 账多了不愁
十几本账册加在一起; 纵然俞菱心是看账的老手,也足足看了五天才一本一本都看完。
过程中霜叶等人自然是生出了疑问,大姑娘哪里来的那么多账本看?
尤其是嫁妆账册上的事情,俞菱心也只看了个大概的总账; 知道如今的总数是差不多一万两千两,就重新交给霜叶和甘草等人继续梳理细节; 可她居然手边又多了那么多,还一看就是大半天。
荀澈倒是提前给她预备了借口; 只说是现在明华月带着荀滢和明锦柔两姐妹一起学习看账理家; 打点铺子等庶务; 所以寻了旧账本当功课来看。
既然明锦柔、荀滢都与俞菱心交好; 就偷偷将这些课业一样的账册拿给她,其实就是好像找枪手一样求她代为帮忙看一看,好能在回复明华月的时候轻省些。
因着这算是暗地里帮着明锦柔与荀滢在家中长辈面前作弊; 实在算不上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账本书信的往来必须低调; 莲意居外的人一个字也不能知道,不然一旦传出去; 明锦柔和荀滢面子上多不好看。
这话说起来也是言之成理,霜叶等人虽然有些惊叹于这高门大户家的姑娘怎么要看那么多账册,但想想晋国公府和文安侯府的嫡系姑娘,将来都是要到公卿之家做当家主母的; 这账册掌事上头功课重些好像也很合理; 也就都相信了这个说法; 还默契地帮着一起掩饰。
俞菱心都不知道自己该是庆幸还是苦笑,据她所听说的,在这次九月初十的诗会完毕之后,似乎明华月对她协助打理庶务的事情印象还不错,也真的有意要带着女儿和侄女一起看看家里的帐。只是那账册最多就是点家里的采买而已,哪里会有这么多整本整本的店铺总账。
只不过待得全部看完,俞菱心在暗惊于数额之大的同时也明白了此刻仍旧年轻的荀澈哪里来这么多的私产。
严格地讲,这些不应该全算是荀澈自己的私产,其中至少有一半其实是秦王挂在荀澈名下的产业,又或者是他们二人合股的铺子。尤其是在渝州、郴州、泉州,这都是大盛最主要的驻军之处,这些商铺的存在应该也不只是为了银钱而已。
手里的账册堪堪要整理完毕的时候,晋国公府的帖子又来了,这次居然是明锦柔拉着身体已经好了不少的荀滢一起来接她,同时带了八匹颜色鲜艳的丝绫锦缎。
俞菱心到得这个时候已然没有什么无奈的心思,刚好看铺子的账册也累了,就随着明锦柔与荀滢去了晋国公府,轻车熟路地安排了有关下一回文社诗会的种种杂事。
相比于明锦柔的坦坦荡荡甩手不管,荀滢那里既是松了一口气,更多了几分真诚的感谢:“真是有劳慧君姐姐了,我和锦柔都不大擅长这些庶务的事情,一回一回地麻烦姐姐,我真的特别感谢。”
“能者多劳,滢儿你不用这么客气的。”俞菱心还没说话,明锦柔先笑道,随即看了俞菱心一眼,居然还使了个眼色,“对吧,慧君姐姐。”
俞菱心只好笑笑:“这的确不是什么大事。”其实在荀滢的事情上,她一直都有点不太确定,就是有关她与荀澈的事情,荀滢知不知情。但看着明锦柔的行动与神色,尤其是一句“二表嫂”也没叫出来,或者荀滢就还是不知道的。
果然荀滢摇头道:“姐姐不能这样说,于姐姐而言这些家务是小事,对我可是难题。这个人情,我还是很记得的。”
明锦柔噗嗤又笑了一声:“没事没事,这个人情我替你记着,你真不用客气。”
俞菱心简直想要踩明锦柔一脚,这丫头论招人的本事跟荀澈如出一辙,表兄妹倒更像亲兄妹。
荀滢早习惯了明锦柔说话这个言笑不禁的样子,且先前病了些天,看得出明锦柔与俞菱心好像很快熟络起来,也没觉得什么。犹豫了一下之后,又看了一眼明锦柔。
明锦柔爽快地笑道:“还不好意思?其实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慧君姐姐,滢儿想再求你帮个忙。”
俞菱心有些意外,除了这个诗会的事情,荀滢还有什么烦心事需要她帮?但荀滢是个和顺懂事的姑娘,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开口才是。她稍微一想,心里就有些猜测了,只是面上还是微笑的:“有什么事也只管直说罢,重阳前连夫人都给我送了东西,你们又一回回的送了谢礼,倒叫我‘拿人的手短’了。若是能帮的,我一定帮着。”
“真的么?”荀滢喜道,“其实就是看账的事情。家母近来不许我读诗文太过,想要我与锦柔一起学着看账,她还好推脱些,我这边却真是……”
果然是此事,俞菱心算是料到了大半。看来荀澈给她预备了那个借口之后想想还是当真做出来的好,而且荀滢将来出阁,即便不做一家的当家主母,终归也有分家单过的一日,完全不懂账册庶务还是不行的。
而对她来说,也真算是帐多了不愁,数万银子的商铺流水之中再加一点子文安侯府的采买杂务账册,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谁知荀滢再说下来,居然不是有什么课业一样的账册要拜托俞菱心代为整理,而是想请她到府中给自己些指点。
俞菱心不由看了一眼明锦柔,后者耸了耸肩:“姑姑性子利落,不爱仔细啰嗦讲解,他们家又跟二房之间半分不分的,账册是复杂些。滢儿想求姐姐过去陪她几日,就算做个‘陪读’差事罢。”
说起明华月的性格,俞菱心其实还是很了解的,与明锦柔也有那么几分相似,为人大度爽朗,爱憎分明,只是自然地就会在细节之事上没那么多耐性。
而再想想先前荀澈那句“加紧些预备”,说不得这件事情里也有荀澈的意思,想她在母亲跟前再多出现几回。
“其实也是因为近来二表哥在忙补官的事情,他们家二房又要回京,府里也乱,姑姑比先前要更着急一点,”明锦柔又补充了两句,大眼睛里带了点似笑非笑,把某些意思更进一步点出来,“一方面想着让滢儿赶紧学一学,只是这个‘赶紧’,就让这个小软包子累心的很了。”
这回好脾气的荀滢也终于忍不住去拍了明锦柔一下:“我不是小软包子,你比我小呢,在慧君姐姐面前说话也太没分寸了。”
俞菱心不由失笑,明家兄妹与荀家兄妹的相处模式也是很有意思,明锦城比荀澈大三个月,荀滢比明锦柔大两个月,严格地说荀澈应该叫明锦城表兄,明锦柔也应该叫荀滢表姐,但或者是性情与年龄相近的缘故,他们这几个兄弟姐妹相处之间,倒更似挚友之间,所以素来都是以字号名字称呼。
“看账之事倒是不难,我只是不知能否真的帮上。”俞菱心还是笑笑应了,时至今日,她与荀澈之间也没那么多不好意思了,她手里如今拿着的账本,基本上就是半个秦王的家底与荀澈的整个私库,若是真的还要强行避嫌总不见面,反倒有许多不便。既然荀澈一步步铺了路,她就大大方方走上去罢。
荀滢自然是欢喜不尽,又是反复道谢了两回,便商定了日期时间,来往接送等等杂事。
这样一来,随后的十余日中,俞菱心倒有五六日在荀家,还有一两天到晋国公府安排诗会之事,尤其是明锦柔发现俞菱心一手赵体小楷写的漂亮至极,简直恨不得连下帖子的事都一并甩出。
而俞菱心这些天已然在荀家内外的账册之中来回忙碌,偶尔分神之时,都恍惚像是直接回到了当初做文安侯夫人操持阖府上下的时候一样。在这样越发的习惯之中反倒没有什么脾气,听说明锦柔不想写帖子,直接拉了单子就自己动手。
两盏茶不到,十五份帖子就写完了。
看俞菱心这样利落,明锦柔也难得地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亲自倒了茶赔笑送上去:“姐姐,我其实就是提一提,我写也行的。只不过,我的字真真没有滢儿的和你的好看,你这赵体写的也太漂亮了,临的是什么帖啊?”
“大概是临川集与云江帖罢?”荀澈的声音又从外头响起,带着些笑意进了门。
明锦柔吓了一跳:“二表哥你怎么又不叫人通报一声,我的书房如今也快变成你的书房了。”
荀澈一笑:“谁让你办事也在用我的人呢?”一边说这话,就随手将身上的薄披风解了。
俞菱心自然也起了身,顺手就接了过来,但也啐道:“这又是当着锦柔的面胡说什么?”
第50章 旁若无人
“这也算不得胡说罢?”荀澈笑笑,不过也没继续再说什么更过分的话; 只是过去看了看俞菱心写的帖子。
她的赵体写的果然很像样了; 若是再将柳体练一练; 他先前说好要教她画画的话,也该兑现了。
随手拿起了一张,点点头:“这个写的确实不错。”
俞菱心便将其他的帖子整叠都拢起来放在旁边,又将名单递给他:“单张的没什么,你再瞧一眼单子罢,有没有什么增添的?”
这时明锦城跟在荀澈后头也进了门; 因着习武的缘故并不畏寒; 只是今年的晚秋似乎格外凉些,便也围了件披风。
不过当明锦城解了披风想递给明锦柔的时候,明锦柔已经去叫丫鬟上茶; 只是随意地下巴一扬,示意另一侧的衣裳架:“哥你放那边罢。”
明锦城就有些悻悻的,又扫了一眼书桌前正在并肩站着看名单的荀澈与俞菱心; 越看越不顺眼:“咳咳; 慎之; 你今日可不能再早走了。有关宣州那边的事情还得再仔细商量一下。”
荀澈头也不抬; 随口应了:“恩。宣州的事; 还有冀州的事情,今日是得出个章程。”顿一顿; 伸手点了名单上的一个名字; 又对俞菱心道; “这一家,再补一个帖子。他们家的三房与长房关系有些微妙,以后你们要将这两房的姑娘当做两家对待。”
“已经闹成了这样么?”俞菱心其实是记得忠勇将军府后来好像不是很太平,但前两回见着燕家姑娘们似乎还好。
荀澈唇角一扬:“没有,也可以让他们有。”
俞菱心颔首应了:“行,我这就补。还有旁的么?”
“还有一件事,”荀澈稍微沉吟了一下,将目光从名单上转向俞菱心,“瑞阳郡主与永福郡主,说不定今次,或下次要来。”
俞菱心也抬眼望向他,神情有些微微的慎重,却没再问什么,只是沉了沉才点头道:“我知道了。”
“慎之,”明锦城又忍不住哼了一声,“你们俩这个……”
荀澈立时望向明锦城,目光平静,然而那一瞬之间似有似无的锋芒划过,明锦城还是及时将后头那“旁若无人”四个字咽了下去,转而道:“……这个诗会的事情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要帮忙?”
明锦柔此时亲手从飞花手里接了茶点,转身就哈哈一笑:“哥,你别看人家不顺眼,你有本事将文若琼彻底推开,找个好嫂子回来,自然有人跟你有商有量的。”
这句话说的明锦城脸更黑了:“你个臭丫头,这是胳膊肘朝外拐么?那秦王的事情不跟你说了。”
“你不说,二表哥自然会说,二表哥不说,二表嫂也会说。”明锦柔毫不示弱,“你不疼我拉倒。我还有表哥表嫂呢。”
明锦城越发气结,俞菱心忙直接岔开话头:“殿下又有什么事?若是你们有正事要商议,我补了帖子就先回去了。左右也还有别的账册要料理。”
荀澈神色倒很轻松:“殿下没事,是陆家那边,已经有些不想结亲的意思透出来了,倒也没太僵,体面上还过得去。”
“怎么这么快就有动作?也太不给秦王殿下脸面了罢?”明锦柔就是本能地就追问了一句。
“切,”明锦城鄙夷道,“那要不要我们再去撮合一回,将这婚事促成了?”
“行了行了。”荀澈看着明锦柔这是要变脸,直接上前一步瞪了一眼明锦城,“咱们还是到你书房先说宣州的事情。”
“锦柔,你再给我拿张新的花笺罢。”俞菱心也去拉明锦柔,“再者,我还得跟你再说说,若是真的有瑞阳郡主和永福郡主过来,还是得有个预备。”
一推一拉之间,明锦城摇着头,与荀澈就直接走了。
明锦柔白了自己哥哥一眼,就回身去挽俞菱心:“表嫂,还是你们好。”
俞菱心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哥多疼你,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何必当着我们顶他呢,他也要面子的呀。”
“你们又不是外人。”明锦柔撇嘴不服,“我一想到哥哥要娶文家姑娘就窝火。”
俞菱心摇头和声道:“你哥也不容易。这件事又不是说推就能推的,他也有各种顾虑。”
“顾虑什么啊?顾虑着我们家如今人口稀少,不比先前。”明锦柔冷哼道,“再不然就是不想得罪皇后,不想得罪沂阳侯府,还是觉得我们家需要联姻扶持。其实都有什么用?皇后自己不知道文若琼那个样子吗?这样的姑娘也好意思送到我们府里做将来的当家夫人,那皇后也压根儿对我们家也没有什么诚意。依我看,还不如拿出一副撕破脸的态度来,反敲中宫一记。”
这话说的实在是通透至极,俞菱心不由对看似豁达豪迈、不拘小节的明锦柔刮目相看。
难怪上辈子在晋国公府与文安侯府先后出事之后,明锦柔能够孤身入宫,与荀澈暗中联手,反杀魏王。她实在是个聪明至极的姑娘,平日里不爱打理庶务实在是懒怠料理细节,但以大局而论,却很有见地。
相对而言,明锦城行事反而要保守一些,毕竟身为长子嫡孙,父亲又不大管事,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风险不同,想法做法自然也有所差异。
“这些事,且让他们去商议罢。便是要拒婚,也有个具体时机和做法上的衡量。”俞菱心拍了拍明锦柔的手,忽然又轻轻笑道,“对了,说到婚事,陆家那边若是不成……”
明锦柔低了头:“姐姐还是别说这个了。”
俞菱心微感意外,听着明锦柔的话音居然骤然低落下来,便也压低了声音,柔声探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明锦柔垂目之间,声音里带出了淡淡的苦涩,“殿下的婚事,其实与我也没有什么相关。虽然他也认得我,但……但他喜欢的,可能还是陆家姑娘罢……”
“这你如何得知?”俞菱心越发疑惑,虽说上辈子秦王确实很有些敬重原配、缅怀发妻的深情名声,但那也不过是外头的传言罢了。以荀澈与秦王的至交关系而言,若他当真知道秦王对陆氏深情一往,这辈子荀澈应该会促成这件婚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对明锦柔的心思表示支持。
明锦柔低低道:“我听说,最近景宁宫给镇国将军府送了两回东西,好像也有书信。秦王殿下那么专心政务的人,送东西给陆家,那不就还是惦记着人家姑娘么。”
俞菱心不由微微一笑:“这还真是‘当局者迷’了。东西从景宁宫送去镇国将军府,那你怎么知道一定是秦王殿下主动送的、不是皇后娘娘授意、以图力保原有的婚配之意?在我看来,殿下若真的有意,那反而可能会通过你哥哥他们暗中传递个书信消息去给陆姑娘。如今这样光明正大的动作,不过是景宁宫示好镇国将军府罢了。”
“真的么?”明锦柔抬眼去看俞菱心,大眼睛里终于流露出了几丝希望,但下一刻又还是垂了眼帘,“可是,就算是殿下不喜欢陆家姑娘,也未必与我有什么关系。从前我每回见他,都觉得他只是拿我当个小妹妹的……”
其实明锦柔比秦王小了整整六岁,也就是大盛历来皇子们婚配较晚,到如今才勉强算上可以备选。若是再倒退几年,秦王十四五岁的时候,明锦柔也不过就八九岁,那必须是当做小妹妹看待才对。
“你以前见到殿下的时候才几岁?他不拿你当做妹妹当做什么?侄女吗?”俞菱心失笑道,“就是你自己,不也是今年才有些心思的吗?难不成你七八岁上就喜欢他了?”
“那……那倒也不至于。”明锦柔想想好像也对,自己也笑起来。
俞菱心见她终于心绪又好了些,这才放下心,又商议了几句诗会的事情便先独自回了家。
这也算是她难得在遇到荀澈之后,还能一个人清清净净地乘车回家。
不过进了莲意居刚刚坐定,俞菱心还没喝上一口茶,便见苏氏身边的大丫鬟彩蝶过来相请,登时便暗暗叹了一口气,看来所谓的清净也不过就那车上的一刻罢了。
果然到了苏氏的院子,还没进正房的门就听到里头是苏舅母热络的笑语话声:“……这体面可不是时时都有的,姑太太可得好好点掂量掂量。”
彩蝶上前禀报了就打了帘子,俞菱心进门见礼,苏氏与苏太太果然又在一处亲亲热热地说话,而俞芸心也与苏含薇表姐妹二人坐在一起,正商量着什么事情,俞芸心的小脸都兴奋得有些微微发红了。
第51章 长辈
“大姑娘来了; 快坐。”苏舅母主动招呼得比苏氏这个俞大太太还热情些; “这些天可累着了吧?舅母上回来带了些新鲜果子; 还说给大姑娘尝尝,竟是没见着呢。”
俞菱心笑笑:“舅太太客气了。这几日文会的事情稍稍有些忙而已,这不也是因着文华书院的日子近了么。不知道薇姐儿预备的可好?”
“我的诗文给夫子看过了。”苏含薇笑道; 眉梢眼角满是飞扬神色,“夫子说还不错,芸儿的也可以呢。”
俞菱心扫了一眼俞芸心,果然后者的脸上也有些微微骄矜的模样; 大约是觉得自己的诗作能足以进入文华书院; 十拿九稳了。
对此她倒是放心些,若是此时苏含薇说俞芸心的诗不好,皆是因着这些日子不曾去闺学读书的缘故; 反而增添麻烦。到不如这样让俞芸心欢欢喜喜地去文华书院,大家消停。
而另一厢; 苏舅母偷眼瞧着俞菱心的神情; 果然是对文华书院这事竟好似丝毫羡慕留恋都没有; 提起的时候就好像提起寻常节庆一般,心里也是暗暗称奇。
“大姑娘; 今日舅母过来; 是给你们带了帖子的。”苏氏这时候终于说话了,身边另一个大丫鬟宝婵忙过去; 双手奉了一封极其精美的玉版纸帖子给俞菱心; 上头赫然是承恩公府朱家的字号。
苏舅母立刻又补充道:“十月初六是朱家三公子与三姑娘这对龙凤兄妹的生辰; 贵妃娘娘从宫里赏了恩典,主要是疼爱侄女儿,要为三姑娘办一场百花宴,请遍京中公卿人家的闺秀小姐们一同聚一聚。到时连几位王府的郡主和县主那些天家的姑娘们都会来。三姑娘素来与薇姐儿交好,又听说大姑娘和芸儿都是有才的,心里喜欢的很,这不就专门给你们预备了亲手写的帖子么,大姑娘可一定要去啊!”
贵妃娘娘四个字一出,俞菱心其实就明白了。
玲珑文会做到现在虽不算太久,也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虽然表面上众人仍旧对文华书院十分热切,但其实整体的局势已经在微妙地变化着。
一方面是明锦柔与荀滢很是拉拢了一些原本关系并不是太亲近的公卿之女,另一方面因着诗会文会当中的一些讨论,真正精通诗文史书的几位闺秀也是当真得了以文会友、讨教学问的乐趣。
间中明锦柔与俞菱心在荀澈的授意下,有意无意地将文华书院不时提上两句,这让众人一时间看似对进入文华书院越发热切,却也对文华书院的闺塾部分到底能讲授多少史书诗文的学问之事有了一个更高的期待。
说穿了,若是此时的文华书院当真如同荀澈所说,就是个浮华名头的架子,那些真正喜爱学问的闺秀们即使进去了,只怕不用多久,自己就主动退出来了。
当然,这个部分大约只有俞菱心完全明白荀澈的筹谋之意。其他人,哪怕连明锦柔在内,也未必就看死了文华书院。
但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就是以笼络人心而言,目前朱家闺学可以算是在玲珑文社面前完败。所以朱贵妃为自家这对龙凤胎侄儿侄女大办一场生辰,遍请京中公卿之家的少年少女,很可能是试图扳回一城。
“大姑娘如今在文社里头肯定也结识了不少好友,”苏舅母看着俞菱心好像没有要立刻拒绝的意思,反而对那帖子饶有兴味地看了又看,连忙补道,“那这回的百花宴可就更不能错过了,宗室里的郡主县主都会来,大姑娘怎么也得带着妹妹再多见见世面才是啊。”
俞菱心一笑:“可以。”
“这——真是太好了!”苏舅母原本后头还有一长串的话要继续说,猛然听到俞菱心这样一口答应,登时就给噎在喉咙里说不出来,居然也有些意犹未尽的不大畅快。
不过经过前几回的折腾,苏舅母也看出来了,不管这位俞家大姑娘到底是因着马车出事、亲娘相坑等事得到了长辈的格外怜惜,还是原本身为嫡长女就有俞老太太与俞伯晟的看重,总之如今在俞家门里,这位大姑娘说的话是比苏氏这个当家主母管用得多。
其实以俞伯晟如今这个从四品官位而言,俞家在京中的地位也就是不上不下,承恩公府给俞家下这个帖子已经算是抬举了,若是不下帖子也完全算不得失礼。
但苏舅母还是能感觉到,这样平白到手的体面与荣光,若是这位拗了心的俞大姑娘拒绝说一定不去,别说苏氏做继母的无能为力,只怕连俞芸心这个满心想去的也是去不成。
所以近日她才专门跑这一趟,还足足地预备好了两车的话要劝说俞菱心,谁知这两车的话倒白费了一车半,俞菱心不只是应了,还应得十分利落痛快,含笑点了头就起身:“十月初六,我记下了,到时与芸儿同去。舅太太先坐,我有些累,就先回去了。”
苏氏与俞芸心竟也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都应道:“那大姑娘先回去休息罢。”
俞菱心再次笑了笑,她先前百般阻拦,是不要俞家与朱家打上什么关系。但此时格局已经不同,她还是很想去承恩公府看一看,朱贵妃到底有什么花样和手段的。
简单一福之后她就出了苏氏的正房,先给白果使了个眼色。因着这些日子她到晋国公府和荀家出出入入都是带着白果,主仆之间也越发默契些,白果立时便明白了俞菱心的意思,躬身一应便先去传递消息了。
再回莲意居,俞菱心也真是觉得有些乏了。虽说如今她重回少年时,身体还是好的时候,不过她前世的少年时期很有些气血不足,心神郁结,其实说起来也未必能比荀滢身体强多少。
这些天来回折腾,荀家内外的账册,明荀二家的诗会等等,到得现在她也有点累,索性叫甘露等人预备了热水沐浴一番,便简单吃了点心,睡个午觉。
或者当真是累了,这一觉睡得十分香沉,待得她再醒来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擦黑,而白果也带了回话进门。
接过那封信笺,俞菱心打开一看便笑了。
仍旧是荀澈惯用的竹叶笺,行书龙飞凤舞,大约是忙的时候随手写的。
但那飞扬的笔画看得她却有种莫名的畅快与欢喜,帖子上就三个字:
只管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想多了,就这么三个字的一张帖子,俞菱心拿在手里还是抿着嘴微笑了半晌。
透过字里行间的墨迹,她就能想象得出,荀澈是带着怎样一种疏狂态度随手写下的,甚至他眼里的光芒,唇角的微笑,她也都能直接在脑海中描绘出来。
“姑娘醒了?可要喝一口淡茶?”刚好这个时候甘露拿了茶水进来,俞菱心这才将帖子不动声色地收了,随手将茶盏接了,又吩咐甘露去库房里找衣料首饰等事,开始预备此事相关的杂物不提。
又过了两天,便是在晋国公府的诗会。这次与上次在荀家的一样顺利,原先荀澈提过的瑞阳郡主和永福郡主也没有来,俞菱心微微放心的同时也觉得不甚奇怪,既然承恩公府那边要高调地大办什么百花宴,身为朱贵妃外甥女的瑞阳郡主大约就更多在承恩公府走动了。
而因着十月底就是文华诗会,这次玲珑文社上便如同仕子备考一般,众人不再作诗比较,而是共同选了写名家诗作、史书典故等等,一番议论交谈,再有些赏景吃茶的点缀,倒是轻轻松松的宾主尽欢。
只是文社散了之后,荀滢含笑送走了宾客,很快便在神情里流露出几分隐约的忧虑之色。
俞菱心回身看见,本能地就先望向了明锦柔。
明锦柔也看了看荀滢,撇嘴道:“小软包子,你又担心什么呢?你们家二房的事情?”
荀滢点点头:“昨晚上母亲收到了信,说是老太太和二叔二婶他们再两日就到了。原先老太太说,她娘家既有丧事,今年不想大办寿辰,但宫里已经给了赏赐,所以不办也要办了。而且下一回的文会若是也与寿宴那日的花会并在一处,我想着就有些担心。”
“你是担心料理的杂事,还是担心你那两个隔房的堂姐妹?”明锦柔撇了撇嘴,“你们家老太太到时候肯定要把她们俩塞过来。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她们外家的其他姐妹一起跟着回京。”
“应该没有,毕竟姜家的姑娘们身上都还有孝呢。”荀滢摇摇头,但眸子里还是忧思难解,“我就是怕到时候有些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再让哥哥和母亲那边分心劳神的。毕竟我爹现在又不在京里,母亲真跟老太太还有二婶他们有什么争执就不好了。”
俞菱心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真心是越发喜欢明锦柔与荀滢这两个姑娘,荀滢虽然不及明锦柔活泼亲近,但心地柔善,脾气又好,凡事都是真心为旁人着想。
此刻看着荀滢这个模样,俞菱心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头:“滢儿,不要担心,见招拆招就是了。凡事都有你……都有你家长辈做主的。”
明锦柔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看了俞菱心一眼:“恩,长辈。”
第52章 唯恐天下不乱
俞菱心白了明锦柔一眼; 后者才从明目张胆的嘲笑变成了抿嘴偷笑。
荀滢那边则完全误解了明锦柔这个嘲讽语气的意思; 还以为是说自家长辈之间的矛盾与混乱; 向着俞菱心不免越发不好意思:“慧君姐姐,其实我家的长辈……也还好,就是我祖母的脾气有的时候比较倔强,我娘的性子又直; 这些日子你也见到了。也不是一定有些什么……”
提到荀家的这些事情,明锦柔的笑容就真的从偷笑俞菱心转为了讽刺:“你们老太太那可不是倔强的问题,根本就是偏心偏疯了吧。不就是你二婶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么,她眼里根本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