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贤妻良母-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崔翊经过那场血雨腥风,且上一世庆国公在世并未分家,导致程瑜管家之后,处处掣肘。程瑜的不同之处,崔翊早已察觉,心里隐约猜着这是程瑜遇到了与他一般的奇遇。
若是程瑜,她也该乐意分家的吧。
于是,崔翊并未说话。
“此事性命攸关,,你们都办的仔细一些。”崔敬说着就合了眼睛。
原本就十分苍老的崔敬,这时似乎又老了几岁。崔敬用力喘了几口气,感觉气似续不上一般。崔翊赶紧上前抚背,崔敬才缓了过来,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们各自忙去吧。”
崔铭看了眼崔嫣,颤声说道:“可,可是崔嫣。”
崔敬极不耐烦的说道:“她是你妹妹,你看着办吧。你若不能成事,去告诉你母亲一声。她的娘家刘家,也曾是大家,这等事关全府前途的事,她也该明白。”
崔嫣看着浑身发抖的崔铭笑道:“二哥不必害怕,妹妹我的命早该被取走了。”
崔敬看着崔嫣冷笑:“可不是呢,快劝劝你那胆小的哥哥,你早该死了。”
崔嫣跪在原地合了合眼睛,早没有感觉的心突然一痛,早在郡王府流干了的眼泪,这时又滴落了一滴眼泪。
当夜崔嫣就死了,崔铭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徐惠娘那处,不顾着徐惠娘的抵抗,紧紧的抱住了徐惠娘,撕扯开徐惠娘的衣服,强行进入了徐惠娘的身体。
这时崔铭只想寻一个温暖的地方,不是徐惠娘,也会是旁人。但崔铭更喜欢陪在他身边的是徐惠娘,因为徐惠娘,代表着他曾经有过的一段无忧时光。
徐惠娘从未遭过崔铭这般粗鲁的对待,开始只轻轻推着崔铭,期望着崔铭能如以往那般退开。
但崔铭非但并没退开,反而更加粗暴。这不是一场鱼水之欢,而是一场强/暴。
等崔铭醒过神儿来,徐惠娘已被弄的伤痕累累,她双颊带着指痕,那时被崔铭强逼着去吻她留下的痕迹。徐惠娘似乎不认得崔铭了,看着崔铭的眼中充满了惧意。
崔铭想着初次见徐惠娘,徐惠娘站在桃花树下,对他浅笑的模样。那时他的兄长还在,崔嫣还是个乖巧的小女孩儿,崔铭像徐惠娘伸出了手:“惠娘,往后我们好好的在一起吧。无论是夫人之位,还是我们孩子的嫡出身份,我都会给你。这次我不会再怕什么了,我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可徐惠娘却怕极了崔铭,不住的向后退,避开了崔铭伸出的手。哭着喊:“你离我远一些吧,你不要再折磨我了。我当初错不该跟着你做了外室,我知错了,往后你就留着我在府中自生自灭吧。”
崔铭似是不信样的睁大了眼睛,看了徐惠娘许久,崔铭突然冷笑:“原有人说你存了攀附南安郡王的心,我还不信,如今看来是真的了。你可知南安郡王好殴妻,这样你也想去攀附他么?”
徐惠娘摇头说道:“你在说什么?”
崔铭冷笑道:“我再问你喜欢这个么?”
说着,崔铭挥手打了徐惠娘一巴掌,徐惠娘想要张口呼救,崔铭又立即反手打了徐惠娘一巴掌。
因打得太重,徐惠娘昏倒了在床上。
崔铭这时发了狂,又踹了徐惠娘计较。而后长舒出一口气,似乎把憋了许久的怨气都呼
正文 44内藏忧
一件事只是开了个头儿,后续竟向着你想的方向发展。
程瑜觉得这得天相助;尤其是看着徐惠娘被打得青青紫紫的脸时。程瑜觉得她想的事算是成了一半了;接下来就等着徐惠娘完全依靠了自己;再寻一件崔铭为她谋害自己的事,将她再推进谷底。程瑜不信徐惠娘不会恨死了崔铭,不会恨这个以爱之名不断伤害她,让她无处求生的男人。
程瑜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么乱的世道,有没有时间容她去算计崔铭。
昨晚崔铭下手太狠了,等崔铭醒过儿神来,看着被打的昏死过去的徐惠娘时,也吓愣了。他手上才沾过自家妹妹的血;一段时间内是看不得死人的。在看到倒在血中;浑身伤痕的徐惠娘时,崔铭竟然如那畏罪逃走的凶徒一样,撇了徐惠娘,独个儿逃走了。
连个大夫都没为徐惠娘去请,最后还是徐惠娘身边的丫头去求了程瑜,程瑜去请了个大夫过来的。
徐惠娘醒来后,头一个看到的就是一脸关切的程瑜,也顾不得往日对程瑜的嫉恨,先抱起程瑜痛哭起来。程瑜用着发颤的声音说道:“万没想到夫君会下这么重的手。”
徐惠娘抬头看着程瑜,泪眼朦胧的说:“少夫人,少夫人救我一把吧。不然我是活不下去的……”
程瑜皱眉,似乎很是为难的说道:“我如何去救呢,我虽是正妻,也不敢夫君作对的。如今夫君脾气暴躁,府中又怎么多事。郡王妃竟在我们府中自尽,想着就让人害怕。如今妹妹还是多忍耐着些吧……”
“我如何忍耐得了,他竟是要我死的。少夫人,我知道我在你面前是没有丝毫资格与颜面求了你的,我也知道你的为难。但求求你,看在你也是娘,我也是娘的份儿上,帮帮我。不……”
徐惠娘抽了自己一巴掌,连忙摇头说道:“婢子说错了,远儿只有一个母亲,就是少夫人。往后您就是他的母亲,婢子,婢子,婢子愿为你做牛做马啊。”
说完,徐惠娘就伏在炕边叩了几个头。
程瑜眯眼看着徐惠娘这个以往如雪莲般娇弱清雅的女子,哭得仿若早年间来程家打秋风的村妇一般。程瑜等徐惠娘叩了几个头后,才伸出手扶住了徐惠娘,哭道:“妹妹这是做什么?哪儿至于这样。”
徐惠娘继续哭着求道:“还请姐姐救惠娘一命啊。”
程瑜深吸一口,似下定了个艰难的决心一样,扶起了徐惠娘,说道:“妹妹既这么说,我如何也舍不下妹妹。妹妹且放心,有姐姐在的一日,就护你一日。”
徐惠娘得了程瑜的应承,立时靠在程瑜身上嚎啕大哭起来,似把程瑜当做亲姐姐一样。
程瑜安抚般得摸了摸徐惠娘的头发:“不必哭了,你还有远儿呢,往后定有你的好日子。”
说完,程瑜抿起了一抹笑。
看过徐惠娘,程瑜就听着贺氏来了。程瑜回到院子,就遣走了旁得丫头,笑着对贺氏说道:“母亲许久不来看我了,这次来可是为了南安郡王妃的事。”
贺氏听后,皱眉含泪道:“当初我也以为国公府是好人家,但怎料里面藏着这么多事。”
程瑜笑道:“可不是呢,按着如何择女婿来看,您与父亲是当真不如外婆与外公呢。”
程尚书虽也曾让程瑜怨恨半生,怨他只顾着自己的道义,只顾着自己心安。
但程尚书比起崔铭来,倒算得上一个好夫婿。
贺氏摇头骂道:“如今是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玩笑?”
程瑜止住笑,看向贺氏,说道:“崔嫣这事,牵扯了三皇子与太子,若在蛛丝上行走一般。三皇子估计着也是看上了国公爷的几个旧部下。”
贺氏叹道:“哪家不一样,这个时候,一些个没见过钱的,舍家撇业的往火坑里蹦。你二叔家就出了个小儿,竟与三皇子的门客私交甚好。后被家中发觉,仍不知悔改,言说要成大事。所幸只是个庶子,就此病死了倒也不可惜。我们这样的人家,早就有许多人眼红,行事稍微出格,即刻就有人上折子告我们。
“旁的嫡出的庶出的孩子又多。早先有个比我大个十多岁的,突然就在一旁人家的宴席上叫了我婶子。我问她是哪里的,原是程家旁支的旁支,且吹嘘着她家孩子如何被太子提拔重用。若是这当中一个人有个万一,不免要受牵连啊。现在你父亲除了公事之外,已不敢再应旁人之邀,去赴什么宴席了。你舅舅也一样,称病在家了。”贺氏摇头说道。
上一世虽太子得胜,但太子后期杀的辅助他登基之人,可不比杀与他敌对之人的数量少。
程瑜没做过官,但她知道的为官之道,就是万不能参与到皇权争斗中。
但哪里能那么容易,能避开这些这些权争。许多事非人力所为啊……
程瑜长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母亲,三皇子能此狠招,必然其他招数拖拽着这些人家去助他。除去三皇子还有太子……我们能熬的过去就是得天眷顾。若是我这里实在不好了,万望母亲不要心软,千万舍小顾大。女儿替弟弟谢谢您了……”
说完,程瑜就跪下给贺氏磕了个头。
贺氏哭道:“这死丫头真能戳人心窝子,万一那么一天,你就和离,弃了这些人。”
程瑜笑道:“难不成我还能弃了通儿?且万一真有那么一天,岂是和离能了断的?如今想得不过是最坏的盘算,事情尚没到那一步。”
程瑜虽笑着,她心里也没底,上一世国公爷去的早,满府都是无能之辈,只崔翊一个,还是个不爱为官的。才让国公府度过了这一场风波,而度过之后,那场事留下的信件还让程瑜拿捏着灭了崔家满门。
但这一世他们可是出了两个个南安郡王妃,而南安郡王又与前世不同的支持了三皇子。
这又生了许多变数。而程府上一世没卷进这场风波中,是因为在斗争较为激烈的时候。由于程瑞之死,致使程尚书意志消沉,闭门不出。更因为贺氏走出,断了威远侯府的这门亲戚,程府才避过这一劫。
只威远侯府上一世在权利斗争的漩涡中打了一个转儿,几乎脱了几层皮去,才勉强撑了下来。
这一世呢?程瑜不自不觉改变了一些事,她不得不去改变,难不成让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弟弟去死,看着亲舅舅家与她离心,堕下腹中骨肉?
但因为这些改变,也造成了她无法预料的后果。
权利斗争的厮杀太过残酷,在这场斗争中能保全了自身存活下来,就已是最大的胜利。
无论是程瑜所在的崔国公府被卷进漩涡,还是程尚书他们被拉入深渊。
他们都救不了彼此。
唯一能做的就是斩断关系,尽力让自己活下去。
贺氏自小在国公长大,当今皇上夺位之时,她虽还小,但也从长辈的惴惴不安中觉出了其中的危机。威远侯府贺家当真是断了几门姻亲的,只因怕被对方牵连,可就苦了那些嫁为人妇的贺家女了。贺氏既认同着程瑜的话,却还是觉得心里发酸,但若是有天程府遭难,贺氏惟一希望的,也是程瑜能与程府撇清关系。
只一会儿,贺氏就缓过劲儿来。她们这样的女子自小被教育得就是这样,小时候贺氏的管教嬷嬷就对贺氏说过:“姑娘将来是要管一府后宅的,后宅是什么?那是一个姓氏是否兴盛的根本,也是这个姓氏的将来所在。有得时候难免做些为难的决定,但万事都应以大局为重。无论是为了夫家也好,娘家也好。”
贺氏把程瑜拉在身边,抱着程瑜说道:“如今你这丫头竟然也是做母亲的人了,懂得舍不下孩子了。还好你那孩子是个小子,就是将来也是在你这眼皮子下面。不似女儿,一嫁人就似风筝一样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飞的好不好,全都凭着夫家的东风。你想狠心不顾着吧,那风筝线还牵着你肉疼。”
程瑜靠在贺氏怀里笑道:“等熬过了这阵鸾凤,风筝就不飞了,守着母亲。”
贺氏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仍笑着点头说话。
这一天,许多人都因着崔嫣之死,而忙碌起来。
崔家的一众人忙着去找南安郡王理论,责郡王逼死崔嫣之罪。
南安郡王没料到崔家竟下得了这份狠手,慌乱之下就只会让崔妏留下的那个女儿去到崔府哭去。
崔妏留下的女儿年纪小小,却已有县主封号,更在郡王府内的争斗中磨成了人精。
到了崔府后,旁得不寻,就去找刘氏。哭说,她已没了母亲,这时外婆还要逼着她父亲不疼她,让她在郡王府如何自处。
刘氏早就打定了主意,虽崔妏之女是她的外孙女儿,但她这时还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
且她这个外孙女儿可是个心冷的,当初看着崔嫣无法生育,就与旁得妾室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崔嫣。
所以刘氏只是闭门念经,为崔嫣流了一会儿泪后对着她那县主外孙女儿说道:“县主是千金之躯,且是旁姓人。县主只管去找自家人做主去,别来崔府扰老妇念经了。”
那南安郡王的县主见刘氏心硬的很,她也骄傲惯了,一甩袖子就走了。
刘氏看着这时恼起来与崔嫣有几分像的县主,用力的合了眼睛。
正文 45缠绵雨
庆国公府与南安郡王府彻底撕开脸来;庆国公崔敬亲自写折子告了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原也想网罗了罪名去告庆国公的罪,但因三皇子怕牵连到自身,就给拦了下来。
这样互相咬罪,只会两败俱伤。
自庆国公与南安郡王决裂,原因庆国公与南安郡王又姻亲而与庆国公府一众人结交的见风使舵者也都就此散开了。庆国公也借此清了一批存有痴心妄想的子孙。
而后庆国公府就整个蜗缩起来了;在整个权贵圈儿中显得更加不显眼。似先头敢与于郡王府对峙的不是如今这窝窝囊囊的国公府一般。
原本庆国公的功勋是在临京城中都论得到的;护助先皇登基之功,且能存活下来;这是十分难得的。与其关联甚深的闵家,也是一权贵人家。只因庆国公因知先皇恐他功高盖主,而有意隐退;就此庆国公慢慢沉寂。也未给他的前三个儿子好好筹谋;唯一嫡女更是嫁到了商户出身,与京中权贵关联不大的沈家。
待到当今皇上登基,庆国公才松了一口气,后又有了崔翊,才开始振作起来。
闵家也托庆国公的关系,几个公子都在军中谋了份前程。
也才有崔妏进入郡王府,程瑜嫁入国公府之事。
庆国公也是沉寂久了,性子有些急了,贪恋年轻时的风采,有些冒进,没防备这还有一场事等着他。庆国公也知他的这些子孙,没一个是能在刀口上讨富贵的。
别说三皇子的作为并非明主,就算三皇子视为仁德之君,他的那些子孙也不是肱骨之臣的材料。
就只一个崔翊,还太过心软,比起功名利禄更好风花雪月。
崔锦虽有才,却还死的太早。
似乎命中注定让这个国公府就此隐退,既没有在刀口上讨富贵的本事,就去练就缩头保命的忍□。
庆国公浑浑噩噩的做了一天的梦,似梦到了他年轻的时候,他一挥手,便有千军万马冲向地方。那时他是提着脑袋奔富贵的,虽凶险,但也爽气。
不知睡到什么时候,似听见有人进来了,他也看了一眼。但始终没法子从梦中醒来,连来人问得话都听的模模糊糊。
“国公爷……崔嫣……”
庆国公挣了一会儿,才算从梦魇中醒了过来,才听清来人问得话。
原是为了崔嫣入祖坟的事。
庆国公看了眼来问他的人,说道:“入什么祖坟,她不是嫁了么?在祖坟外另起个坟吧,随便埋了就成,何必来问我?”
那奴仆犹豫了一会儿,又说道:“夫人在外面。”
庆国公皱眉:“这是又来劝我不要分家了。”
那奴仆笑道:“夫人这也是盼望着家和万事兴。”
庆国公冷哼一声,没再说话。
是看自己才掌了权,一时舍不得吧。
那奴仆见庆国公心情不悦,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待在庆国公府上过了最后一个年,崔端带着子女自庆国公府搬了出去。司马氏做下残害国公府子嗣的事,他们这一房在国公府中一直抬不起头来。如今能够分家,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崔端这一房来说也算有个出路。崔端彻底搬出府的那天已经入春,天降了一场微凉的雨。
崔端回头看了眼国公府的大门,对车车夫挥了挥手,马车就载着这一房人慢慢的向前走。
崔竣他们这房没有崔端等人的野心,也没有他们的本事,也没他们那样处境尴尬。看着崔端能寻一片小天地,羡慕他的自在之余,也舍不下国公府。
毕竟庆国公手里的才是大头,离得近些,总是能分得多些。
但如今庆国公想分家的决心很大,虽都住在一起,但也命人将宅院改了。虽算都住在国公府中,也算分门另过,如此崔竣也没意思起来。
庆国公府中少了不少的人,奴仆也遣了不少,余氏身边也就剩下两个丫头与一个婆子顾着。
且这时各房也都忙着分家的事,余氏原本住的院子与崔竣等人住的较近,这时工匠们来砌墙,改院子,闹得很。余氏就躲到了个小花园子躲清静。
她这时的性子又不爱见人,一个劲儿的往那人的地方躲,瞅着平静的湖水发愣。
“少夫人……”
余氏听着一声短促的呼声,就回过头去,恰落入一个男子的怀中。
这大白日的,便是这处隐蔽,也难保没人看到。
但余氏却没有挣扎,由着那男子抱着,她已存过死念,这时听崔嫣死的凄惨,她亦有所感。
竟是万般皆空的连名声都不顾着了。
只余氏是不愿再去自己了结自己的命了,这是她自己的命,哪怕无依无盼。余氏虽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命要被别人掌控这,但她的命左右就是这样的,能有机会看看旁人的命是什么结果,也算她活过这一场。
那以为余氏想去寻死,而出手救了余氏的也不是旁人,正是青元。
青元见余氏都未推开他,似万念俱灰一样,越发的信余氏这是要寻死,就抱着余氏不肯松手。
余氏抬头看了眼青元,想起了眼前这个就是曾救了自己一命的。
有人走了过来,青元连忙拉着余氏躲在假山中。
“大少夫人,大少夫人……”
这是余氏身边贴身丫头的声音,她必是去取了靠垫回来了。
天似乎又要下雨了,黑云欲哭不哭的罩在国公府的上头,让人心生烦躁。
余氏躲在假山中,抬头看了眼天。从假山的缝隙中,只能看到一小片阴沉的天空。密集的黑云将天空都填满了,不让余氏看到一丝光亮。
余氏的手还被青元握着,与余氏微凉的手不同,青元的手是温热的,颤抖的。
余氏看了眼青元,青元秀气的脸因为恐惧而显得十分苍白。
余氏看着青元,直到青元意识到他手里握着的是余氏的手,与他几乎贴在一起的脸是余氏清丽的面孔。
青元那苍白的脸上又泛起了红,尴尬的避开了余氏的目光,试图去松开余氏的手,却反被余氏紧紧握住。
余氏问道:“你对我有情?”
青元突然被余氏戳破心思,没来得及为自己羞涩,先去捂住了余氏的嘴,低声在余氏耳边说道:“少夫人,现在还不能说话。”
被人发现,他们可就说不清楚了。
余氏也再没说话,微微仰着头,再看那天空。天上的黑云似乎已忍不住自己的悲伤,终于落下泪来,滴在了余氏脸上。
“人终于走了。”
青元听见那丫头走远,长呼出一口气。
这才发现他离着余氏那样近,他闻着余氏身上好闻的味道,那不是香粉的味道。就是一种干净到极致所发出的淡香。
青元动了动喉咙,他不知道该如何做。哪怕余氏先他靠过来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将要发生。后来余氏亲了他,用余氏冰凉的嘴唇亲上了他的双唇。青元才紧紧的抱紧了余氏,她太冷了。
当轻吻变得激烈,青元已不需要余氏的引导,就可寻到余氏最隐秘的地方。
用他整个身子温暖着余氏。
余氏咬着牙将呻/吟声吞下,抬头看着那阴沉的天,突然笑了。
若有神灵,若有鬼魂,若崔家先祖的鬼魂还没散去。你们就看着。
我余清婉不属于余家,也不属于你们崔家,我只属于我自己。
一滴雨落在一只白洁的手掌上。
程瑜叹了口气收回手,笑道:“早知道这真要下去,我就带了把伞了,怎知道这雨这么快就来了。”
旁边的婆子笑道:“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拦不住的。”
程瑜看了那婆子一眼,庆幸着这满口胡话的婆子是小闵氏这头的,不是她房中的。
小闵氏自分开家,能折腾的就只她一个了,就成天拿着各种规矩压制着程瑜。
这又说头疼,让程瑜过来给她伺疾。
程瑜听说她母亲贺氏一病了,才要去看。就被小闵氏拘了起来,说她不是故意的都让人无法相信。这时下了雨,竟是连把伞都不舍,怕是要装睡一天呢。
还好贺氏病得不重,还能稍个信儿给她。
虽程瑜之前说了那番狠话,但也没扰了贺氏与侯府与她亲近。便是连她父亲差人过来问了她几句。程瑜知道,这是贺氏将她的话转给了自己的父亲与舅舅。让他们起了怜悯之心了,对于这些个见多了不断索取的人,突然有个人摆出了我要为你们牺牲的模样,他们就动容了。
贺氏到底还是舍不下她。
程瑜先头对贺氏的话固然有几分杞人忧天在,但更多的,也是想着这番话由她先说,比往后她父亲舅舅与她疏远了,再让她体谅,好的多了。
“忘了伞了,我这有把伞,拿了去吧。”
程瑜不用抬头,就知道这自雨中而来,说出这话的是何人。程瑜行了一礼,回道:“劳四叔费心了,已有人去取伞了。”
正文 46美人依
崔翊身上带着清爽的竹香;他不爱旁人用来熏衣服的香料,他的丫头们就每天在他的衣服中夹带着一枚新鲜的竹叶子,每次只放一天,隔了第二天就要换新得去。
上一世程瑜也曾经背地里嘲笑过崔翊这貌似不讲究,其实顶讲究的做派。
这一世又再闻到了那阵竹香;程瑜竟是连嘲笑他的心都没有了。在程瑜这里;除却曾经为了崔翊对他有情的轻微自得,旁的再无其他。程瑜年岁大了;在经不起上一世那样轰轰烈烈的爱,或者是玉石俱焚的报复。
崔翊见程瑜那般恪守规矩的拱着身子,拿出了连对着小闵氏都未有过的尊敬对待他;竟是连头都未抬;崔翊不禁苦笑一下,说道:“那你多等一会儿吧。”
崔翊走到小闵氏的屋子前,最后回头看了眼程瑜,才走进小闵氏的屋子。
崔翊困于情网之中,自不会发觉他回头那一瞥所含的情意。
但这一群人终有几个聪明敏锐,处处留心的人。
正给崔翊掀帘子的丫头先是看了崔翊一眼,而后有惶恐的看向程瑜。
程瑜虽低着头,但她的丫头却察觉到了不同的目光。
女子似乎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有着天生的感觉。
只一眼一瞥,她们就能品出其中意味。
等程瑜回到自己的院子,她那丫头就趁着四下无人的空当儿,对程瑜轻声细说了这事后有说道:“夫人循规蹈矩,只那丫头似看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一般,夫人不必太过挂心。”
程瑜虽笑着说道:“本就没什么事。”
但程瑜的心却一紧,暗道,这崔家的男子果然没一个让她省心的。崔铭这些日子不来恶心她,崔翊却还露出这事。若是被小闵氏知道了,大约会把崔翊久未娶亲的事怪罪到她这里来。
小闵氏自不会想着崔翊离经叛道,只会怪她诱了崔翊。
如此,日子就不会消停了。
果然,那边一直装睡,听见崔翊来了就醒了过来的小闵氏。在听见丫头说了这事后,不免将崔翊往日劝告她不要对程瑜下手的话也翻了出来。
只觉得处处可疑,兼或有打听了崔翊院中的丫头,听得崔翊曾打听过大房那边的人。
崔翊的说法,许哄哄丫头还说得过去。但小闵氏怎不知,崔翊哪里是一个为了利益苦心经营的人。他惯爱风花雪月,能让这番动心思的,也只一个“情”字。
小闵氏只想想崔翊为了程瑜竟然动了不娶妻的想法,就气得浑身发抖,很是咬牙切词的自唇间挤出了程瑜的名字。
她这么多年熬下来,崔翊是她唯一的期盼,她不允许如程瑜这样的人毁了崔翊。
只国公府这时实在容不得再出什么乱子,若是被国公爷发现,必容不了她。
且等等吧,等着看过些时日,看她如何要了程瑜的命。
正躺在榻上被徐惠娘捶腿的程瑜突然眼皮子一跳,心里添了些焦躁,就皱了眉头。
徐惠娘见程瑜皱了眉,就小心翼翼的问道:“夫人,可是婢妾的手重了。”
程瑜睁眼笑道:“轻重正好。”
徐惠娘立即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显得欣喜万分的模样。
自那日徐惠娘被崔铭殴打后,程瑜就借着府中改建的事将徐惠娘迁到了自己住的院子。崔铭一则愧见徐惠娘,一则惧见程瑜,也少来了这里。
让程瑜与徐惠娘都过得松快了许多。
徐惠娘每天里就只想尽办法去讨好了程瑜,如一只被旧主打出家门的弃犬在尽力讨好新主一般。
那种尽力讨好的模样可是让这院中旁得人都十分看不惯。
起初只红丹一个人对徐惠娘原先独占了崔铭一个,这时徐惠娘又来抢程瑜的行为颇为不耻。
红丹甚至忍不住对翠荷抱怨:“那徐惠娘是如何想的?这般活的顺风顺意,又搅合我们的日子做什么?”
翠荷每每听到,总是想着:你原本的日子也与如今差不多,那来的搅和?
虽这般想着,但听得多了,翠荷心中难免对徐惠娘也起了膈应。翠荷本就怨恨着徐惠娘,这时也是厌烦徐惠娘的紧。只是翠荷跟了程瑜也有些时日了,自是知道程瑜的脾气,虽不喜徐惠娘,也不敢去做什么事去坏了程瑜的盘算。虽然翠荷也不知道程瑜的盘算是什么。
对于翠荷来说,她只须跟在程瑜身后走就成了。
徐惠娘这些日子是过的格外好,可以让红丹嫉恨的咬牙切齿的好。算得上除去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最好的日子了。万事都有程瑜可靠着,似乎程瑜能事事都为她打算好。
且程瑜不似崔铭欢喜了就好上一阵,恼怒了就打上一场。程瑜这人,你只要不背弃她,无论你怎样,她就会容得下你。徐惠娘她是不会再生出那些对付了程瑜的愚蠢想法的,她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怕崔铭再会做些如要将崔远过继给余氏那样的蠢事出来。
她是不信崔铭会为了她谋划的,徐惠娘只担心崔铭为了对付程瑜,拿自己当刀,让她失了现在的生活。毕竟在她与崔铭相好的那些岁月,崔铭曾经不止一次提过,在夺得国公府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