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疆-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清廷的决裂和同太平天国的关系定位上林海疆还不急,最好能够在完成他的链岛包围大陆的战略之后,在欧洲普鲁士的强大已然对稳定欧洲局势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一个人的野心是随着他手中的权利的增长而增长的,同样一个国家的野心也是随着这个国家的武力所增长的。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够提前爆发,林海疆相信那个时候对他的发展和国内的扩展能起到一个非常良好的帮助,否则他在对清廷的征伐很可能遭到欧洲列强的干涉,要知道清廷身上有着众多他根本不可能承认义务的不平等条约。
就如同此番的日本问题,不能够直接接入日本幕府针对萨摩、长州两藩的作战,甚至不能使用舰船直接封锁萨摩、长州两藩,对此林海疆此刻最期盼的就是美国的内战,届时美国将无力外顾,等到美国内战结束之后,日本方面也尘埃落定了,而在此之前林海疆只能不惜工本的援助濒死的日本德川幕府,这对于一向爱占便宜的林海疆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
根据海军陆战队的反应,戴文宾在德式步枪的前面加装了他设计的原型折叠刺刀,对于这把很接近后世三棱刺刀的原型刺刀,林海疆感觉有点头疼,因为戴文宾告诉他之所以将刺刀安装在步枪枪口之下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粗心的士兵会遗失。
最早的折叠式刺刀装在荷兰的1826款30年式火枪上,以螺栓固定在枪侧。之后陆续有零星的例子,但是从未成为主流。
近代较有名的是中国的五六一式冲锋枪,在枪管下有回叠的枪刺,仿自俄式的SKS折叠枪刺。在越战记录片和电影中常有北越军使有此型枪刺的镜头。但是五六一式采用折叠枪刺的理由,经济上的考虑可能大于战术思想的辩证。
折叠式刺刀不能成为主流的原因是因为士兵们使用刺刀的时机,以及千奇百怪的方式,战阵上使用反而是末节。
林海疆是海军出身,但是对于刺刀这件冷兵器保持着一份特殊的感情,由于冶金技术的问题,戴文宾制造的原型刺刀还比较粗糙,与林海疆心目中寒光闪闪的佩剑型刺刀相差甚远。
于是林海疆可以抽出了一下午的时间好好的与戴文宾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流,闭门造车的方式显然已经落后了,而且要戴文宾专注他的机枪研发和改造,不要分心去管什么刺刀。
经过了林海疆的启发和循序渐进的诱导之后,戴文宾则开始集中精力开始研究加特林机枪的改造,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误区所在,不过戴文宾的研究速度过缓让林海疆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永远不能把希望都只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他需要组建一个完成的研究班子,让研究工作也成为一种合作模式。
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户协定
对于旧港的发展思路林海疆一直很受到局限性,并不一定就得走所谓的大炮巨舰的路线,起码现在很困难,因为海军是一支需要持续投入巨额费用的兵种,在没有深厚的根基之前林海疆也养不起规模过于庞大的舰队。
在短时间,他还得寻找更加适合他的武器类型,改进舰船的性能。
而相对单位马力扩展有限的蒸汽机,林海疆正在寻求更有潜力的大型内燃机,只有拥有了大马力的内燃机,巨型高速战舰才不是梦想。
林海疆记得在19世纪中期,普鲁士科学家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这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活塞式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是比较完善的机械。它热效率高、功率和转速范围宽、配套方便、机动性好,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简单意义上的普通内燃机只能做车辆等小型载具的动力匹配,真正能用于大型水面舰艇的内燃机要往复活塞式的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一般是由曲柄连杆机构、机体和气缸盖、配气机构、供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装置等。
然而这些部件却又都需要精密的机械加工作为基础,即便有了设计思路,机械加工的精密度在未达到零误差装备之前,大型内燃机只能是林海疆的奢望。
针对马尾造船厂只能生产二百吨左右的小艇的现状,林海疆决定设计一款鱼雷快艇,世界上第一条鱼雷艇是英国于1877年建造的闪电号,几乎与英国同时,俄国建造的切什梅号和锡诺普号水雷艇也可看作是最早的原型鱼雷艇。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撑杆雷,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战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
鱼雷艇具有体积小,航速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攻击威力大的特点,但适航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由于它的造价低廉,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适合林海疆当前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构成。
不过蒸汽机庞大的结构以及鱼雷艇所需要的高航速,林海疆只能给米勒下达指示在欧洲寻找内燃机方面的研究专家,另外一方面向普鲁士求助,希望普鲁士能替为寻找内燃机专家。
鱼雷艇方面由于铝合金还未出现,所以林海疆只能退而其次选择木混结构,对于铝合金林海疆只知道其的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
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不过林海疆对铝合金的认识也仅仅于此,在请教了旧港钢厂的冶炼技术人员之后,林海疆才知道,每一种合金的诞生都是要经过长期研究摸索出来的,要经过无数次失败才能最终确定完美的合金比例。
现在林海疆才算发现,自己确确实实是一穷二白啊!什么也没有才是自己的特点,要什么缺什么确实很堵心。
鱼雷快艇的设计还没成型,鱼雷的研究也进入了误区,在历史上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策投入使用。
到了1866年,曾参与撑杆雷改装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借鉴了卢庇乌斯的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当时鱼雷的艇速仅11公里/小时,射程180─640公尺,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鱼雷,不过这种实用性很低的鱼雷林海疆并不需要,而且如此之短的射程对于副炮如牛毛的主力舰船来说简直是在自杀。
真正意义上具有实战用途的鱼雷则出现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航程达2740米。
但是蒸汽瓦斯鱼雷的体积偏小,不能满足林海疆2…3枚即可重创主力舰的要求,为此林海疆组织的普鲁士技师们在不断的摸索研究,因为炸药的威力较低,而且林海疆考虑前无畏舰时代的后期,主力舰都装有了防鱼雷的水线甲板,如果战斗部装药不足的话,是很难突破主力舰厚重的防护的。
但是战斗部加大之后,要保证鱼雷的入水深度已经发射速度又成了问题,于是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个怪圈子。
就在林海疆为了他的鱼雷头疼不已的时候,作为他的全权代表的沈天福已经和幕府方面做了初步的接触,拟定由马江陪同一起出席与幕府方面的谈判。
因为担心英、美两国的态度,所以征日的舰队暂时停泊在了江户湾内,并没有对萨摩、长州两藩展开之前计划好的行动。
德川家茂则在安腾名仁与德川樱子的陪同下召见了带着深厚友谊的中华帝国代表,对于这个中华帝国德川家茂十分困惑,安腾名仁与德川樱子也所知不多,不过他们知道这支舰队来自他们的基地苏门答腊岛的旧港,而旧港的舰队在前不久则击败了称霸大洋的英吉利人,清楚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旧港的强悍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希望,那就是同样也是岛屿国家的日本可否也如同旧港一般的迅速强大崛起那?
李安民作为马江的陪同,马江则作为沈天福的陪同,一行人的出现让显得谨小慎微的幕府方面立即惊讶不已,安腾名仁惊讶的是那五百名陆战队员整齐划一的动作,而德川家茂惊讶的则是对方华丽的干练的军服,对于童心正浓的德川家茂来说,这样的军服远远要比他的和服吸引多了。
此次马江、李安民已经此行的官兵都穿着出发前配发的一型礼服,这种礼服采用的是英国厚呢子,极易成型,软顶的大檐帽又显得很俏皮,立领的白色束腰礼服皮带上华丽的短剑和佩枪,在加上棕色的小牛皮靴子,配合李安民、马江等人普鲁士风格的军人素养。
这一切的一切让做了谈判准备的幕府一方震惊,几天前的那次炮击让萨摩、长州两藩足足丢下了近万人,之后收容的伤者亦数千,这一切让安腾名仁见识到了海军的威力,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能建立起一支这样的舰队,然后把萨摩、长州两藩的狗窝轰成平地。
德川樱子今天十分罕见的穿了一套黑色白百合纹饰的和服,以往绝不离身的佩刀也没带入会场,不过脸上多了一块沙巾,更添了几分神秘。
双方人员落座之后,李安民、马江随即交出佩枪,但是拒绝交出短剑,安腾名仁询问之后只好向德川家茂解释,此为国际海军的惯例,短佩剑代表军人的荣誉,并非武器用途,自己身旁最少有一百多名武士和几十名潜伏起来的忍者,所以德川家茂也不计较,点了点便是允许了。
由于谈判事关重大,在双方准备好之后,凭退下除了三名翻译以外的所有人,德川家茂现对沈天福等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愿意奉上礼金等等。
沈天福微笑着点头不语,李安民也清楚日本人的小九九,毕竟谁被七艘铁甲舰堵在自己门口也不会舒服,尤其这些铁甲舰还装配了威力巨大的火炮,与来自后世有切身之痛的林海疆不同,李安民没有林海疆那么痛恨日本人,他完全不了解大都督为何非要至日本人于死地而后快?
不过他是一名军人,还是普鲁士培养出的海军参谋人才,所以即便出于执行命令的角度,他也会忠实的执行林海疆的命令,作为一名军人,他非常享受那种作为胜利者所带来的征服感。
沈天福等日本方面的翻译之后,对李安民、马江点了下头,于是直接用日语道:“尊敬的大将军阁下,以及列位,我此番仅代表林海疆大都督向幕府方面献上最高的敬意,我们不仅仅带来了第三分舰队的战舰,还带来了真诚的友谊。”
沈天福的话让德川家茂、安腾名仁、德川樱子三人微微一愣,第三分舰队?那言下之意就是旧港方面至少还有二支规模与其相同,甚至还要超过的舰队?
沈天福见之前研究的说法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于是很严肃道:“萨摩、长州两藩杀害我合法商人,吞没我几千万白银,此番我们大都督林海疆十分震怒,已经决意要派兵惩戒,但是考虑到尊敬幕府和对日本国主权的缘故,未直接派兵参与惩罚,转而向大将军阁下提起抗议,希望严惩肇事的萨摩、长州两藩相关责任人,而且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萨摩、长州两藩已经在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支持下正在积极筹备推翻幕府的暴动,所以我们大都督林海疆决议在武器和军事上全力给予幕府支援,与幕府达成双边谅解合作协议。”
沈天福的话让日本方面的三人又是一愣,德川樱子脸色一变,刚刚准备说话,安腾名仁却咳嗽了一声,在政务上德川樱子自问不如安腾名仁经验丰富,所以暂时又压制住了质问对方的冲动。
安腾名仁望着满脸红光的沈天福,恨不得已巴掌抽死这个无耻的鸦片烟贩子和说谎者,在不到短短三年时间里面,福寿膏和海洛因几乎毒害了整个日本,日本的白银和黄金大量的流逝,这该死的福寿膏披着药品的伪装,等人们识破它的邪恶的面具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下层武士、民众生不如死,到处都有因为吸食海洛因、服食福寿膏倾家荡产、卖儿卖女之人。
而且萨摩、长州两藩据说一共才没收了不过二百多万两银子,何来几千万两之说?既然是尊重幕府,那为何又将铁甲舰停泊在江户湾?而且炮口指向城中方向?安腾名仁有太多的疑问了。
不过政务经验丰富的他微微一笑道:“您过谦了,沈天福大人,你们华人有句古语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们给出的条件实在太优厚了,优厚到了我们不敢接受的地步,实在愧对啊!如果接受了你们的好意却又无所作为,那就不好说了。”
沈天福听了安腾名仁的话就知道这个老狐狸在和自己划圈子,想得到帮助还不想承诺什么?而且还暗示自己不怀好意,于是沈天福决定点醒一下安腾名仁,沈天福很悠然的为自己点燃了一支雪茄烟,在蓝色的烟雾中望着安腾名仁如同聊家常一般道:“前段荷兰人换了一个总督,不知怎么的突然和我们大都督犯劲过不去,大都督只好发兵把他们给灭了,现在荷兰人的残兵败将已经从香港回国了,他们在想来东南亚这片海域的话恐怕就难了哦!”
荷兰竟然被旧港势力给歼灭驱逐了?安腾名仁、德川家茂、德川樱子三人迅速交换了一下这个让他们无比震惊的最新情报,因为近来幕府方面一直疲于应付萨摩、长州两藩方面,对于外界的情报欠缺必要的关心,导致出现如此重大的疏忽。
沈天福也不着急,而是将一份一揽子合作事宜的条约文件递了过去道:“你们先看看合作的条款再说,下次谈判地点可以定在致远舰上面。”
临行前马江拉了一下李安民的袖子道:“你不是说没美女吗?今天这个日本妞看着不错啊!能参加议事怎么也得是个公主什么的吧?这个我看就行。”
李安民嘿嘿一笑道:“你啊!要让大都督知道了你天天惦记什么日本公主,你小子就完蛋了!”
马江则毫不在乎道:“当大老婆不行,当个小妾伺候人还总可以吧?日本就是在小、在穷、在不受待见,那好歹也算是个公主啊!那当小妾伺候人多有面子,等你老李去我家,让她给你洗个脚,享受啊?而且屁股够翘,好生养啊!”
李安民撇了一眼大作白日梦的马江冷声道:“那女人一看就是个练家子,大都督之前那个护卫你还记得不?那种女人谁敢轻易招惹?就连大都督都得找个由头看管起来,那可是坐火药库里面抽烟,玩命的活啊!”
如果德川樱子知道两门对方的高级军官谈论的是她的话,恐怕早就翻脸了,一旁的双方的三名日语翻译此刻都十分聪明的保持了沉默,祸从口出这句话正是由这里而来,更况且德川樱子早就是凶名远播的主。
沈天福一行离开之后,安腾名仁、德川樱子立即研究了所谓条约的条款细节,对方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考虑时间,或者说是荷兰人的失败这样震撼的消息使得他们甚至忘记了应该如何拒绝?
安腾名仁翻开着条约的细则,安腾名仁可谓是越看越精心,细看这份条约合作条款的细则几乎没有对幕府不利之处,对方几乎提供了启动的资金建设工业配套工厂、码头、造船厂等,并且还大量的佘借武器,派出军事教官帮助其训练军队,并将出售大批军舰给幕府方面,还在海关方面帮助幕府建立起基础制度,但是要求幕府在胜利后惩罚萨摩、长州两藩的主要负责人,并正式起算文件,确认琉球、关岛等大小十七个岛屿为中华帝国自古既有领土,给予持中华帝国护照的公民以领事裁判权等。
安腾名仁将副本递给了德川樱子感慨道:“很复杂也很简单,短时期内对我们绝对有利,但是长久下去他们就会变成德川幕府的幕府!”
德川家茂在摆弄着对方所送的几支手枪和二挺摸样吓人的加特林手摇机枪,对于安腾名仁所言的德川幕府的幕府感到很迷惑,于是询问道:“安腾大人,德川幕府的幕府是什么意思?他们难道要侵占我们日本吗?”
德川樱子微微叹了口气道:“如果按这个条款下去,他们的势力将会渗透到我们的每一个地方,甚至渗透到我们的骨头里,这个后果是在太可怕了!”
安腾名仁把玩着手中的佛珠深沉道:“这个就要看我们如何的因势利导了,华人多贪婪不和,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我们可以逐步的去分化他们,使他们对我们的影响、渗透、控制降到最低!”
“只要是人就会有弱点!”安腾名仁意味深长的微微一笑。
第一百四十章 肃顺卖国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愁,萨摩、长州两藩可谓近来是愁云惨淡,藩内原本就不赞成对旧港商人动手的势力也趁机呼吁,萨摩、长州两藩的大名毛利多与松下承重在仃水齐聚一堂,原本各自编练的三千新军的喜悦这会也早已没了感觉。
旧港方面的态度和反应大大的超出了他们的预计,之前信誓旦旦的英国人和美国人这会也学会了低调,劝戒毛利多与松下承重要注意克制,在相关知情人的透露下,毛利多与松下承重才明白了自己到底惹到了什么恐怖的势力,竟然凭借着一己之力堪与英法这样的海上强国一争长短。
最为神奇的是他竟然还奇迹般战胜了英国人与法国人,重创了英国本土分舰队和远东舰队,法国的印度支那舰队也是损失不清,之后又强势直接将老牌殖民帝国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势力连根拔起,荷兰人引以为傲的两艘铁甲舰也都赞助了旧港方面,难怪在这件事情上美国人选择了噤声。
在如何对待这个最新出现就站在幕府一方的庞然大物,毛利多与松下承重的观点发生了碰撞,毛利多认为当前的耽误之急事应该寻找机会与其进行接触,寻找机会赔偿对方的损失息事宁人,然后好集中力量对付幕府,还政于天皇。
但是松下承重的意见正好与毛利多相反,既然大炮都响了,自己一方已然是血流成河了,那么就没必要再进行让人看不起的妥协了,虽然对于大清天朝一方还怀有深深的恐惧,但是在巨大的欲望的趋势不甘下,很多日本人正在逐渐丧失理智。
最后松下承重与毛利多还是决定让兵卫十郎同山本带刀两个有过亲身经历者来一次现身说法,旧港的中华帝国到底拥有何种武力,那漂浮在海上的钢铁巨无霸是如何击溃萨摩、长州两藩的三万联军的?
为了这一仗,萨摩、长州两藩共计支付出了足足八十万两白银,八十万两这个数字看上去好像并不多,但是对于一年能够从海关拨银四百万两组建北洋水师的大清都算不上什么大数目,相对肯耗银数千万两购买舰船、培养留学生、建造要塞的林海疆就更不值一提了。
不过这八十万两对于已经被福寿膏将整个民族几乎都陷进去的日本来说,已经是个天大的数目了,如果不是洗劫了旧港方面的福寿膏商人的话,萨摩、长州两藩恐怕根本无力支付如此巨额的费用来试探幕府的真实实力。
这次试探的背后也是有着英、美等国的参与背景,在国家与国家的利益面前,国际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同样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兵卫十郎、山本带刀对当时的描述让毛利多和松下承重有点毛骨悚然,兵卫十郎与山本带刀都是藩内一流的猛将,如果让他们都感觉到了无力御敌,那么就是说明旧港这个敌人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得罪起的,尤其现在美、英方面的态度非常暧昧?
这更加加重了毛利多和松下承重的心思,萨摩、长州两藩位于西南,是依靠着美国人和英国人的不断支持才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方面与英国方面对于幕府的小心谨慎十分不满,而幕府对打开国门机会均等的政策一直是暗中推行不配合政策,这使得美国、英国的商品很难大量涌入日本,所以美国方面与英国方面暗中达成协作。
但是在此之初谁也没能预料到对西方列强一向非常客气的林海疆会突然发飙,先是驱逐了荷兰势力,与英、法两国媾和秘密达成瓜分协议,随即又炮击萨摩、长州两藩进攻幕府的军队,等于前脚给了英国一个大甜枣,反手就抽了其一个大耳光,打得英国人有点摸不准林海疆究竟想干什么?
虽然欧洲已然掀起了一股造舰热潮,但是等战舰下水到调试完毕至少要二、三年时间左右,但是林海疆手中握着的十一艘铁甲舰可不是在造船厂船坞中的那些等待安装的零部件,而是确确实实的威慑。
萨摩、长州两藩经过了一番认真研究之下,决定秘密派人乔装与旧港当局进行接触,寻找化解事件的可能性。
就在沈天福准备与幕府方面进行相关会谈的同时,在天津卫新成立的北洋大臣总督衙门内,曾国藩小心翼翼的陪同着肃顺和景寿,正在与俄国新任公使戈莫契洛夫公爵进行一次全方面的合作谈判。
戈莫契洛夫公爵生于著名的莫洛托夫家族,家族中多为外交人员,他本人也是沙皇尼古拉的远东政治外交顾问。
因为清国与英法的争端,俄国已经尽收渔人之利,相比付出了惨痛代价却两手空空的克里米亚战争来说,戈莫契洛夫公爵提出的用政治帮助的好友关系的新外交途径在俄国国内越来越受到欢迎。
既然可以不通过战争就能够得到土地和金钱,那为什么还要打生打死那?清国的软弱和腐朽恰恰给予了戈莫契洛夫公爵的好友关系的运用市场。
戈莫契洛夫公爵同以往历任的俄国公使一样,他的本性依然是一只贪婪的北极熊,只不过不同的是他的吃象好了很多而已。
肃顺作为全权谈判钦差大臣,此刻已经完全把希望寄托在了俄国人的身上,因为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都不希望过于介入中国目前的战争,三国都表示可以向清廷出售舰船,但是投资合作建设钢厂、传唱、武器生产等则需要请示本国国内云云。
肃顺能够感觉得到,这些唯利是图的洋人对于帮助大清建设所谓的工业体系根本不感兴趣,而且也无意帮助大清进行平乱之战,洋人需要只是一个他们所倾销商品的大市场而已。
无奈之下肃顺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并不是很理想的俄国人身上,对于俄国人对土地的贪婪肃顺感到无比的厌烦,靠出卖祖宗打下来的江山维持现状?这个大清朝可就真没几天了。
肃顺斜了一眼身旁的景寿,景寿满脸微笑,在离京之前咸丰密诏了肃顺,给他和景寿协调了一番,肃顺也清楚这个道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挡别人的财路就是找别人给自己添堵,悬一悬可能连祖坟都得让人挖了。
林海疆之所以称为千夫所指,就是因为挡了别人的财路,自己却大发其财,不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其实肃顺从心底也是赞成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不过他自己本身必须得在这一部分人之内才行。
换过来说景寿也是一样,都是给皇上办差,争得是面子,捞得是实惠,所以经过咸丰的调解,肃顺与景寿可谓通力合作,英、法、美诸国一一谈了一遍,他们这才发觉原来两广的那个林海疆还真真的不简单?
单单是能够和那些番人同席而坐就是一番学问,自己就忍受不了那些洋人的傲慢与无礼,但是他还记得自己召见林海疆的时候,林海疆根本就没拿洋人当以回事,言语里面充满了不屑和轻蔑之意。
或许与洋人打交道也有天赋这一说?由于此番密谈涉及大清的国本,所以肃顺特意调来了六个营头的巡防营加强戒备,结果这样一来反而让林海疆的特别情报侦缉队华北局派遣组给盯上了。
对于刚刚在组建的华北局派遣组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显露身手的好机会,李文骏作为派遣组的总组长,自然更不可能放过这次机会,而且旧港方面点名要加强对清廷与欧洲列强之间往来的情报侦缉力度。
于是几名华银子疏通打入北洋衙门的钉子开始发挥起了各自的功效,但是由于此次会谈事关机密,北洋衙门也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几名暗钉都因为级别过低无法靠近会场而失败。
但是肃顺和曾国藩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俄文通译谢金生就是一名旧港情报部门的暗钉。
戈莫契洛夫公爵面带微笑的做下后先对肃顺和景寿二人拱了拱手,然后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后,戈莫契洛夫公爵开始介入正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临行前对其有过具体的嘱托。
因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清国的几次土地索取历来让清国非常敌视帝国,所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准备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拉近与清国之间的关系,缓解其中的紧张气氛。
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国内农奴的频繁暴动实际上已经动摇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执政根基,原有的农奴主阶层作为既得利益阶层又不肯让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只能选择使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以疼止疼,这手段如果放在林海疆眼中就等于后世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休克疗法。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自己不仅仅只能有敌人,还应该有朋友,守旧、落后、愚昧、喜欢自作聪明的鞭挞人无疑是做朋友很好的选择,而且这个朋友还十分有钱,一个懦弱又有钱的朋友,试问谁不喜欢?
戈莫契洛夫公爵将拟好的副本早已翻译成蒙、满、汉、回、俄共计五种语言,依次发给肃顺和景寿,虽然曾国藩身为北洋水师提督,此番又恩赏为北洋总理大臣,头品顶到双眼花翎、赏穿黄马褂、紫缰绳、紫禁城内乘车等等,为的就是比林海疆这个南洋提督高出一格。
咸丰此举的目的就是想让林海疆在见到曾国藩的时候无比尴尬,但是却忘记了这两位南北提督见面的可能性简直大于等于零。
戈莫契洛夫公爵提交的所谓协议内容并不多,肃顺很快就草览了一遍,里面没有关于铁路和对大清领土的要求,仅仅这一点也让他长长的松了口气,俄国人多少还是知道一些进退的,他们无非就是想多赚些银子罢了,钱没了可以加赋税,只要大清朝还在一切就都好说,否则真的出现疆土纠葛恐怕到最后朝廷方面又要不了了之了,这样的事情近几年实在太多了。
根据最近的情报消息,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