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衙内纪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的人见徐案首和谢小公子交情不错的样子,对徐临溪结交的心又热络了几分不提。李青云在旁边看的心下愤怒、憋屈不一而足,对徐临溪更是恨极,又不能不顾众人贴上去让谢文纯再甩他脸色…………那他可就真的完了,只得悻悻作罢,心想来日和叔父服个软,让他老人家带自己上谢府谢罪。自己如今也是有功名的人,谢府再以势压人,又能将自己怎样。而将事情和盘托出后,保不得谢阁老得帮自己顶上大皇子的压力。

  宴饮过后,谢文纯就回家接着修养了。席上又喝了些酒,索性病情没有加重,过得几日,身体便彻底好了。府试过后,成功成为童生的读书人可以选择去府学读书,而谢松一品大员,谢文纯自始至终都有资格去国子监入学,不过此时谢松却有些犹豫。无他,国子监祭酒、太子太傅邹青,是不折不扣的□□。经过太子做出的那番事情,儿子去国子监进学未必是福。
  听谢松把情况讲完,谢文纯还是很尴尬,对太子又添三分怨意。
  “爹,便是去国子监,他们又能把我怎样?太子如此行事,定不会有脸面告诉邹大人,我又怕他何来,”谢文纯气道。
  谢松却知没这么简单,一国太子心里有芥蒂,想让谢文纯吃亏的方法太多了,儿子考上童生算是进了读书人的圈子,太子一句评语可能就关系到儿子的一生。“文纯,没有这么简单。”想了想,还是没有把话说全,知道太多儿子行事未免束手束脚,若是整日忧思对学业也不利。
  崔氏在一旁道,“夫君,妾身想,不若叫文纯去他外祖那里住上一段时日?待得明年,再回来参加院试。”
  谢松摇了摇头,“这样没有拿的出手的理由,惹人猜忌。”谢文纯不过十岁出头,离开父母孤身前往外祖家确实说不过去。
  谢文纯见父母担忧,心下又愧又恨,气道,“都是我不好……”
  崔氏忙道,“文纯,这怎能怪你?无妄之灾大抵如此了,万不可自责。你父亲当年也是面貌过于俊美,屡遭嘲笑,才蓄起了须……”
  谢松在一旁干咳一声,瞪了妻子一眼。崔氏也不怕他,知道今日讨论不出什么,揽着谢文纯到她自己房内继续开解去了。
  谢松见妻、子离去,眉头又皱了起来,近日朝廷也不安宁,太子在高丽朝贡时说错了话,反而让大皇子出了彩,天子赏了大皇子,暗潮汹涌啊。又想起前些日子沈灼然送来的信,心下又是一叹。他出于妻子家族利益和有心交好如今名满天下的沈灼然的心,在沈维言的事上颇有相助,虽沈维言身遭横祸,却也因为他才保得沈天宝一命,沈灼然事后便来信感谢,信中还道歉说:
    “云轩,这么多年来是我错怪你了。当年我年少轻狂,致使多年来游离地方,于国于民无用,唯一做出的成绩,又累子丧命。如今想来,也许的选择才是更好的,在朝堂之上忍辱负重,首辅张正身专权,外戚当道,世家为祸,倭寇猖獗,如今大晋已是风雨飘摇,身于朝廷之上,才能保全更多的人。
  这些年我四处明察暗访,委实找到了一些东西,信中不与你细说,来日相谈。”
  想起当年和沈灼然畅谈情景,只觉恍如隔世,沈灼然还是那样不避权贵、心怀天下,而他,多年的为官生涯已磨得八面玲珑,不再愿意回想年少时的理想,更是渐渐的偏向妻子母族那一边,甚至为四大世家的一些肮脏行为遮掩。
  然而,谢松终是沉了沉心,思索起来有没有可能将文纯送到沈灼然身边…………在文人中的名声,沈灼然无出其右;另一方面,若说有谁谁的面子都不买,定是沈灼然。只是如此一来,妻子知晓沈灼然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无论是从世家还是儿子安危考虑,她定不会同意。是以他只在心中考虑,对谁也没有说过。
  另一边崔氏温柔的摸着谢文纯的头顶,大病初愈的儿子瘦了一些,脸也有了棱角。
  “文纯,这种事情既然遭遇了,就不能逃避的。你是不是觉得很恶心,想都不愿意一想,恨不得当作从来没发生过?”所以才不愿意同父母讨论这种事情。
  谢文纯低着头,“娘,为什么是我。”说着,眼圈就有些发红,他确实觉得自己遇此万般委屈,已是憋了许久。 
  “文纯,长得好看并不是错事。错的,是太子。”崔氏斩铁截钉的道,“但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你还年幼,以后会有很多很多无能为力的事情,你爹只是内阁群辅之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也不能护你一辈子。”说到这里,崔氏将儿子环到怀里。
  谢文纯七八岁后就很少黏着崔氏抱了,感受着娘亲的温度,只觉来自太子的阴影也不是那么难受了。“娘……”
  崔氏又接着说,“文纯,去国子监实在是有风险的,天京权贵太多,即使是张阁老也不能只手遮天。不若去书院进学,若论学问不比国子监差,也更有利于积攒名声……”
  话虽如此,崔氏心里实在不愿儿子离京,远离自己身边。夫君最近与沈灼然联系愈发紧密,她心中隐隐有些预感。她不怕夫君会连同沈灼然对四大世家动手…………身为一个母亲,若对儿子有利,她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谢文纯感到娘亲的难过,紧紧抱住崔氏,“娘亲,不要难过,儿子会保护你的……”
  他的心里,第一次出现了无力抓住自己命运的感觉。也是从这一天起,他读书愈发认真,杨夫子几乎认不出来这个刻苦有些寡言的弟子了。
  谢文纯通过府试的第五天,花朝带着花虎,在夜中来到了谢府。
  

作者有话要说:
谢松和崔氏都不是纯粹的好人……放假胖了呜呜呜





第15章 两次拜访
  花虎在太子府内做亲勋翊卫半年多,却常常觉得不如往日自在。不过太子对他还算信任,也因此那日太子去见叫蔻儿的小童才带着他保护安全。
  天京权贵圈肮脏的事多着,花虎本也不想管太子喜欢男人还是女人,然而太子竟看上了谢文纯,又有李青云煽风点火,这些日子花虎饱受煎熬,想去提醒谢文纯,又怕得罪太子,惹火上身。最后实在忍不住,和父亲花朝说了,当下,花朝就带着他趁着夜色来谢府拜会了。
  “老师,我今日前来是瞒着圣上的。”花朝做出这个决定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然而终究情感占了上风。“老师,太子似乎和国子监祭酒大人说了些关于文纯的无稽之言。”这还是他从花虎嘴里逼出来的。
  谢松双眼一眯,“阿朝啊,来,先坐。”说着亲切的将花朝引向座椅。
  “老师,我长话短说。太子闲谈之间对祭酒大人说文纯骄纵跋扈,曾出言对自己不敬。”所谓谣言就是三分真七分假,还要看说话者是谁。谢文纯确实是骄,然而如何跋扈却也不见得;不买太子面子是真,然而因什么对太子不敬却没有说明白。花朝也就言尽于此,说得太多反而显得不美。
  谢松故作惊讶,“太子为何如此诋毁文纯?他们不过一面之缘啊!”
  花朝见谢松装样,也不戳穿,“许是什么误会罢。老师,可需我去向圣上说和?”其实他不是很明白出了这种事情老师为何不同太子挑明,毕竟不过是个太子求而不得有些怨念罢了,说开了想必也没什么大不了。实在不行,皇帝圣明,自会处理好这件事情。
  谢松大概明白花朝的想法,在他看来自己这样是不可理解的。然而首先和太子说开并不现实,一旦自己低头,对太子来说就相当于为保文纯站到了□□内,不说日后如果太子登基会不会看到文纯在朝为官心有芥蒂,就是圣上,他定不愿意看到自己这个“纯臣”早早站到他任何一个儿子的队伍里。其次从太子的角度讲,若是谢阁老不给点好处,他为什么要接受说和呢,毕竟他现在是手握更高权力的一方,一言就能决定文纯的前途,若谢文纯有朝一日入国子监却受祭酒大人冷遇,那会凭空添多少挫折。自己儿子他自己知道,小聪明是有的,却受不了挫,到时怕是很可能心灰意冷。
  “阿朝啊,你的心意我明白。只是太子那边,非我不想,实是不能啊。你能跑这一趟,老师记在心里。不过毕竟不是从前了,圣上也不是当年的小世子了,阿朝,你在圣上身边,也要自己小心。”谢松说的确实出自肺腑。
  花朝也动了感情,“老师,我明白的。”他这些年做锦衣卫,得罪了不少的人,很多人都暗暗叫他“皇帝的走狗”,说句不好听的,若是圣上千秋之后,他怕是不得善终。也因此他和谢松一直没断了联系,“老师” “老师”的叫着,就是希望若真有那一日,能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照顾一下儿子花虎。
  两人又谈论一番,花朝见谢松是真不想找圣上解决,只得作罢。见花虎来见过自己的老师,父子二人就告辞了。
  花朝的消息告诉了谢松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子确实心意难平,留文纯在天京是祸非福。想到前日试探性的问沈灼然是否想收徒,沈灼然惊喜的回应,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只是,还需过崔氏和谢老太太这两关。
  “云郎,若是向皇帝分说呢?”崔氏知道想让夫君回3心转意,只有拿出解决办法,眼泪是不管用的。
  “在圣上的心中,这点事情都不算事罢。我们这些朝臣,他的那些个儿子,都可以拿来给太子练手。”谢松语气平淡的说。
  “可你做过他的老师啊!他心里,就不能……”崔氏急道。
  “娉婷,若说这么多朝臣,谁最简在帝心,是沈灼然,圣上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心思纯净的臣子。若说谁最懂圣上的心思,我谢云轩当是第一位的。”谢松说道,神色悠远。
  “当年我入王府时,还是世子的圣上才十岁,风云变幻的那些年,我们使的手段,虽说给了我今日的地位,可是也让圣上心里埋下忌惮。”
  崔氏忍不住道,“可这怎能怪你?当年若没有夫君,哪来的今上?”
  谢松笑了笑,道,“圣上是最适合龙椅的那个人,即使没有我,他自己也会走出那一步。”先帝无子,当时的小世子,他们这些王府属官使了多少手段才有今天。而他从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大的贡献,也许正因如此,当年那批人如今只剩他还没有“告老”。
  崔氏也是陪着谢松经历过风雨的,体会得到夫君的心思变换,握住谢松的手说,“那便让文纯去吧。”说完,眼圈就红了,心知以后几年内怕是都见不到儿子了,心中仿佛被活生生挖下去块血肉。
  谢松心里也不好受,“娉婷,沈灼然他定能教好文纯的。”
  崔氏的心狠狠疼着,“云郎,太子,这是以势压人,我想让他付出代价。”她直直看着谢松的眼睛,夫妻多年,他们是彼此最重要的同盟,她想问问夫君心中究竟是对皇帝的忠诚重要,还是她和儿子重要。
  谢松没有避开眼神,“我们要看文纯能否担得起。”未尽之意就是,若是谋划着动摇太子之位,也要看值不值得。若是谢文纯磨练出来,他们当然毫不犹豫牺牲一些为儿子铺路;若文纯还像如今这般稚嫩,那斗倒太子新上台的皇子也未见得能容他谢家…………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拿如今的大皇子来说,谢松心中对他的怨更甚对太子。
  崔氏眼睛亮了亮,“五年。我们看文纯五年。”她明白,夫君如此说,那就已经是选择了这个小家了。
  “娉婷……”谢松欲言又止。崔氏直言道,“夫君是不是想说,斗下太子的代价是否太大?”
  谢松没想到,妻子想得这般清楚。没有什么大事,圣上不会废储,可若是太子横在了他对世家改革的道路上了呢?若太子处处与他作对呢?他知道沈灼然在四方探查,都是圣上默许的结果,如此看来圣上自登基后绝非真的“拱垂之治”,而是雄才大略还未显露,默默为着改革布局。 
  见夫君半晌无言,崔氏竟然笑道,“四大世家为太子殉葬,为我儿铺路,夫君以为如何?”神色间有些疯狂。说是“殉葬”因为,若要动太子只能斩草除根,不然留有后患还不如不动手,这也是她和谢松心知肚明的事情。
  谢松定定道,“还要看文纯,他能走到哪一步。”他还觉得,大皇子也脱不了干系。
  依偎进夫君怀中,崔氏默默笑了起来。事在人为,她相信,儿子不会辜负这番期望,那是她和夫君的孩子啊,当然值得最好的。任何毁坏一丝的人,即使是太子,也要让路。

   天京作为大晋都城,院试时等级上同行省相仿,三年之内两次,院考两场,考试内容与府,县考大致相同。谢文纯自意识到自己的无力后,读书真正上了心,也很少再出府游玩,大多数诗会宴饮一类的邀请也都推拒了…………一律说自己身体不好。然而这天,谢府来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人,吏部司马李大人,带着他的侄子李青云,上门求见。
  这位李大人可被他这个侄子坑了一把。在官场上文官有文官的规矩,武官有武官的套路,宗室世家又是另一种规则。李大人本是妥妥的清流一党,可他的侄子却“投靠”了太子,同进同出那几日也被人看到过,那几日真是说什么的都有。待李大人反应过来时,李青云已经闯完了祸,跪在他面前坦白了。听了侄子做的这些事情,李大人是恨不得将这孽畜绑了扔回老家,然而错已铸成,他还要在官场上混,只得将侄子抽了一顿,带他来谢府谢罪。不是说谢松权势就大过太子或者大皇子了,而是他身为清流一党,皇帝又春秋正盛,站队是没有好处的,况且就是想站,人家也看不上…………李青云这样的。
  “阁老,下官罪该万死,将这孽畜带来了,听凭处置。”这位五品官李大人姿态摆的很低,不摆平时清流们不畏权贵的架子,上来就跪伏在地。一旁的李青云被打的不轻,却也跪倒在地。
  谢松面沉如水。他是真的恨极了这李青云,没有他挑唆,又哪来如今这么多是非?当然,罪魁祸首还是两位皇子,他想得很清楚。
  “李大人,你跪我作甚?快快请起吧。”谢松其实可以选择立时报复这李家叔侄俩,找个由头丢个官或者去个功名都是能做到的,大皇子或者太子都不会管,只是他想得更为深远,想着借这个把柄驱使这李大人………李延庆为己所用,等用完了再一脚踢开不迟。
  一番敲打,李延庆已是汗流浃背。谢松见差不多了,又悠悠的说道,“青云贤侄,我见你脸色不太好,身体弱的话,不如回家乡修养个三年五载的。”官位和侄子,李延庆,你选哪个?
  李延庆道,“谢大人关心,明天,我就让青云启程!”
  李青云在一旁面如死灰,却也不敢说话。本以为考上童生后和叔父摊牌,多少会加些筹码,没想到…………他竟全不顾血缘,就如此把自己卖了。他却不自己想一想,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又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叔父。
   谢文纯得知父亲对李青云叔侄的安排后也没说什么,照例读他的书,似乎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起来。谢松和崔氏还没有和他说院试过后送他去沈灼然那里的事情,怕增加他的压力…………虽然夫妻二人暗自里都很有信心。当然,哪怕谢文纯没能考上秀才,他们也是会把谢文纯送走的,毕竟总不能为了太子,一直不让他出门交际。
  然而不利的是,这一科院试的学政就是太子太傅、国子监祭酒大人邹青。
  
  

作者有话要说:
文纯还要面临一个打击。走过路过留下建议嘛~今天发现几个错别字?如有诡异的更新那就是蠢作者在捉虫





第16章 成见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考官是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任职,任期三年,任期内要依次到所辖各府、州去主持院试。此时天京任期上的学政就是邹青。学政一向是文官们追捧的官职,虽然官阶不高,却很有实惠…………取中的秀才们,都要叫自己一声座师,等这批读书人步入官场,就是一批很大的能量了。
  院试考两场,评卷由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当任。大晋有三大书院,白鹿书院、应天书院,和由沈灼然创办、新兴起的岳阳书院,当然对于岳阳书院,不少人还是有争议的。天京的院试,三大书院都有派人前来阅卷。
  这次的考题经文、作赋都难不倒谢文纯,谢松也没和他说过学政邹青可能对他心有成见的事,是以谢文纯心态还算平和。第一场正试结束后,各童生们回家休息一天。第三日,还有副试,考杂文。
  邹青出了一篇史论,“诸葛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这是谢文纯比较擅长的类型…………他不擅长的是那些实用论,像这种大可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的文章,可说手到拈来。
  谢文纯写得顺畅之时,只觉面前停了一人。正是兴起,也没有抬头,只作不知,并不如寻常人一般见主考到自己身边诚惶诚恐,甚至写不出字来。其实这也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淡定自若,另一种就是邹青认为的,太过自傲…………连我这个主考也不放在眼里。又见谢文纯的字只能说中上,也不如何出挑,也没细看谢文纯的文章,只心说果真是有名无实,摇摇头走开了。
  不说谢文纯默默回家等成绩…………他连月来一直都不是很有精神,除了读书就是读书,简直像换了个人。邹青和三位书院来的老先生们,对童生们的试卷进行批阅。乡试及以上的考试有人专门誊抄一遍,院试却没这么多讲究。
  学政邹青看过谢文纯的试卷,因此虽说糊了名,依然一眼认出。不过他还是较为认真的看了谢文纯的文章,心想倒有几分文笔,在卷子上画了个圈,意为中等。上好为三角,罢落为一斜杠。
  转眼之间,就到了发榜的日子。这也是谢文纯第一次到现场看榜,和徐临溪、孔方、卢恒等人聚在一处,互相攀谈等待。
  卢恒不是很愿意和徐临溪这种寒门在一起,即使徐临溪考得了之前两个案首,不过谢文纯相邀,也值得过来站到一处。“文纯,此番揭榜,不管成绩如何,都要去我们千山诗社走一遭,不许再推脱了。”千山诗社多由世族子弟组成,在谢文纯考上童生后就已经向谢府递过请帖了。
  “一定一定。”谢文纯笑道。这种事情他母亲一向是支持的。
  孔方在旁心下羡慕,也知这是自己这种出身的人一辈子都进不去的,就在这时有两行官差敲锣打鼓而来,当先一人全身红衣,手持红榜而来。
  到得府衙门前,差役开始唱榜。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一等有十人。
  “第一名,徐临溪!”徐临溪面色狂喜,他是第一名!谢文纯已经习惯自己不是第一课,拱手恭贺。
  “第二名,曾巩!”
  “第三名,苏笑诚!”
  “第四名,孔方!”
  “第五名,谢文纯!”
  谢文纯呼了一口气,刚刚他突然感到十分紧张,一贯的自信都没了影,满脑子都是自己可能考不中,索性仍是考上了秀才,还在一榜之上。
  他自己心中“觊觎”第一名的位置,别人却看到另外的事情…………年仅十一岁的秀才,大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秀才,再加上他的身世,极俊秀的容貌,一时间“谢文纯”的名字在大晋传播开来,天京的人也集体忘记了谢文纯曾经的纨绔名声,纷纷称阁老家出了个神童。即使是官场上,也没人说是因为谢阁老所以谢文纯才考的上秀才…………府试座师贺榕,院试座师邹青,无一不是为人极严苛的,学政邹青更是位高权重没有必要卖谢松这个面子。却不知,贺榕本也没想提举谢文纯,只想放到三榜上罢了,对于谢文纯这样的人来说,入三榜做个附生其实还不如不中,奈何岳阳书院和白鹿书院的两位老先生,实在很喜欢谢文纯写的骈文,这才将谢文纯的名次提了上来。
  谢文纯不知道他差点落到了三榜,短暂失落过后心里还是开心的,也不知道学政邹青对自己不喜的事情,这段时间谢松和崔氏都没和他说过院试过后的事情,他还以为太子的事情大概就算过去,自己也可以照常入国子监读书。
  这边今年二十的卢恒也在一榜之上,正好是第十名,孔方却在二榜上。一行人倒都中了,互相恭贺一番,约定到明日学政大人的宴饮再见,便各自回家了。虽然卢恒很想庆祝一番,但谢文纯年纪小不能饮酒,徐临溪和孔方又不适应这种活动,只得作罢。
  回到谢府,崔氏和谢老夫人早得了消息,欢欢喜喜迎了出来。
  “哎呦我的乖孙,可累坏了吧?这下放心了,可得多休息几天,好好玩玩。”怕老夫人担心,一应事情谢松都没和他说,是以谢老太太还以为谢文纯一直以来的反常是考试压力造成的。
  崔氏在一旁心中也是欢喜,暗暗想到看来给白鹿书院的老先生递的话起作用了,可得给父亲寄封信去,给白鹿书院捐些供奉。虽不知邹青到底是否想要为难文纯,不过做好万全的准备还是可以的。
  当晚,还想着好好放松的谢文纯就被告知了谢松和崔氏的决定。在谢老太太的处用完饭,谢松对谢文纯道, “文纯哪,灼然先生有意收你做弟子,你可愿意?”
  谢文纯心下一惊,祖母在旁,不好问的太明白,不过他知道,父亲如果提出什么,在大事上他是没什么反驳的权利的,,虽然没进国子监心中遗憾,但他相信,父母绝对不会害他,于是道,“文纯愿意。”
  谢老太太一听就懵了,“什么沈什么?那岂不是要离家?”
  崔氏在一旁道,“母亲,虽说岳阳离家远了点,但灼然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沈六首,对文纯也是极好的。”他们夫妻二人一致决定,不要告诉老太太如今沈灼然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并没有在岳阳书院。
   “我不管什么六首八首的,他就是十个首,文纯在他那里也不比在家中!”谢老太太知道夫妻俩都有事瞒她,文纯如今都考上秀才了,好好的国子监不进,去什么岳阳。不过她以为是谢松朝堂上的事,没往谢文纯身上想。
  “祖母,文纯愿意去跟着沈先生读书的。”谢文纯在一旁道,他虽然对离家也心怀恐惧,可是心知已成定局,还要反过来安慰祖母。“我一定时常回来看您!”
  谢松也在一旁道,“沈灼然跟我也算相交甚久,文纯在他那里会没事的。”
  谢老太太见他们三人都如此说,也只能如此了。待得入夜,却悄悄地来到了谢文纯的小院子。
  谢文纯见祖母来了,猛的坐起,“祖母,夜里风凉!”
  谢老太太笑道,“不妨事。长生啊,祖母过来是为了问你一件事。你真的愿意去岳阳那里么?”
  谢文纯回答道,“孙儿是一定要去的。”
  谢老太太得到了回答,心下心疼道,“若是你父亲定要把你送出天京,不如我们祖孙回江南去,你曾外祖和白先生是旧时,祖母帮你说说,让白先生教你,好歹实在江南家中。”谢老太太说的白先生也是一代大儒,声望颇高的,致仕后在绍兴一带养老。
  谢文纯扑到祖母怀中,“祖母,真的不用,文纯,该长大了。”
  
  虽说决定要走,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就是不能无缘无故的就去找沈灼然,毕竟在外人看来昔年的谢松和沈灼然已分道扬镳,即使有当年谢松在京中帮了沈维言和沈天宝,也有些人认为是皇帝的授意,更何况后来沈维言还死了,如今二人关系不过泛泛。谢松和崔氏商议一番,决定对外就说外祖母想见外孙,崔氏带着谢文纯回清河见外祖父、外祖母,到时和沈灼然商量好,来个“偶遇”和“惜才”,再让谢文纯名正言顺的跟沈灼然拜师。一家人想着,让谢文纯在京中再呆半月,和同科们告别一番,不要显得太过匆忙。
  第二天的宴饮谢文纯仍照常去参加了,虽说学政大人对他不是很热情,不过他心中有事也没想什么。要说邹青本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不过他个性太过方正,不喜谢文纯文章的那种“浮华”的风格,再加上两位老夫子极力推举谢文纯,他心里免不得产生某种“逆反”心理。
  宴饮之上,徐临溪春风得意,身为天京的小三元,自有人推崇。卢恒见这个寒门,家世长相样样不及自己,却得了案首,心下有些酸,不过看谢文纯都没说什么,也就明智的压下了。又向谢文纯邀请道,“文纯,三日后石园起诗会,可一定要赏光啊。”说的是千山诗社的事。他如此极力相邀,其实是还想卖谢文纯一个人情…………听说李家的人请到了太子,当日可能会出席。太子喜欢好看的读书人在圈子里不是秘密,谢文纯若得太子一句佳评,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不过太子也没说是否一定会来,所以他暂时没和谢文纯细说,只隐晦提道让谢文纯“好好准备”。
  谢文纯还以为他的意思是几个世家此时在天京的子弟们对自己感兴趣,要考较自己,却没多想,一口答应下来,表示一定前往。其实四大世家的核心嫡系子弟其实更多还是在本家,李家在陇西,卢家在范阳,崔家在清河,楚家在江苏,像卢恒这样在天京打拼的,多是一些倾向皇室的旁支,就如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般。他心中还想着到时再和卢恒说自己即将前往清河的事,也算告别。
  不过崔四娘那边却早得了消息,知道了谢文纯和崔氏早回清河本家一趟的事情。她自是不能随行,一是楚荆不会愿意,毕竟妻子总要在家主持事情,二是她不过一小小庶女,回到清河又能怎样,也没什么牵挂的人。
  然而,楚娇却是炸了,缠着楚平骅,闯到谢府来。谢文纯正准备去赴约前往石园,在房内更衣,就见楚娇像一头小猪一样、脸红扑扑的闯了近来,楚平骅在妹妹身后苦着脸,求救的看着他。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我挺喜欢看耽美,也很想写……不过这篇文太子是彻头彻尾的炮灰,也绝不会有耽美线,文纯直的不能再直,只会感到厌恶。





第17章 少小离家
  “谢文纯!你这就要走吗!”楚娇见谢文纯一副要出门的样子,当下急昏了了头。
  “怎么会,我去石园一趟,是一个诗会的事。”谢文纯笑道。
  楚娇也反应过来,犹自嘴硬,“那你为什么要走?也不提前和我说?”
  谢文纯道,“母亲思乡,我也陪着回去看看祖父、祖母。”对楚娇,出于各种考虑,他也是一点口风都不会露的。
  “那,那也不用这么突然吧……”楚娇想到可能几日后表哥就要离京,眼圈都红了。
  楚平骅一见妹妹又要哭,连忙上前劝道,“莫哭莫哭,唉,你纯表哥又不是不回来了,不要耽误你纯表哥去诗会了。”
  谢文纯在旁边道,“无妨的,晚一些不要紧。”对还回来却没有接茬。
  楚平骅有些意外的看了谢文纯一眼,心知突然决定去清河只怕没那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