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风平浪静,又有两位经验丰富的妇人照看,浅夕每日只是卧床将养,渐渐恢复了红润了脸色。
  这日,要换大船入运河,浅夕戴了帷帽被两名妇人扶上甲板。
  浅夕只垂目静看脚下方圆丈许的水面,对于周遭其他一切概不关心。
  灰衣死士已经无影无踪,周围来去活动的人,个个礼数周全,轻手轻脚,不问半声闲语咳嗽。浅夕撑着腰肢,吃力的朝船边走去,船只微晃,两名妇人托着浅夕的手肘,小心翼翼。
  「还是我来吧!」
  一双修长如玉,骨节分明的手扶住浅夕,两名妇人低头跪了下去。
  浅夕不抬头也知来的是谁。
  隔着帷帽,元看不见自己日思夜想的娇容,只看见她高高隆起的小腹,和她不惊不怒、诸事与她无关的神情。
  心里没来由的气闷,元轻声低笑,下一刻便弯腰将浅夕横抱起来。
  「你身子不便,朕抱你下船。」
  男子的气息充斥鼻端,那是白梨的清冽和冷梅的高洁。
  感受到浅夕手指握紧的紧张,元的笑意更深了。
  软玉温香,佳人在怀,果真是每一个男人最人生称意的时刻。元不信,慕容琰再有滔天本事,还能杀到宁京来?身为皇族,为了红颜,他又真的能置大燕处境于不顾?
  高大的御船劈波斩浪,顺着运河往宁京驶去,元直到今日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君临天下。
  船舱华丽的轩阁内,浅夕已经梳洗一新,穿着宽松柔软的罗裳斜倚在美人榻上,持卷闲读。元步入船舱,就被眼前的一幕惊艳,软了心肠。
  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多么大度的人,尤其是站在一个男人的角度上,他应该妒火中烧了才对。
  但是此刻,看着浅夕娇软慵懒,就在自己唾手可得的地方,他竟然生出一种庆幸和幻想。幻想着不久的将来,她便是如此,腹中怀着他的孩子,懒懒躺在他身侧,带着满足的微笑与他分享新生命即将来临的喜悦。
  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元一步步上前,坐去榻边,抽了浅夕手中的书卷。
  「这等时候,就少看些东西,伤眼睛。」
  熟稔的仿佛他们本就是夫妻,浅夕倏然一笑:「不看书能做什么,我都睡了一个月了。」
第564章人生称意
  软语温言里是不轻不重的讥讽。
  元仿若浑然不觉一般,怜惜道:「一路闷坏了吧,今日没什么风,不如朕让她们开了窗,瞧瞧外头的风景。」
  没有半分尴尬,更不会有丁点儿歉意,眼前的人不再是从前那个流落异国的质子,而是一个成功的上位者。这一点,浅夕清楚,所以她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与他撕破脸。
  「也好。」注视元良久,浅夕从善如流。
  侍女们去开了窗,外头骄阳明媚,绿水茵茵。运河两畔翠峰茫茫,水莲花摇曳生姿。荷香阵阵飘进船舱,气闷之感果然好了许多。
  元见浅夕微眯了眼,瞧得甚是入神,心中宽慰:「朕从去年就下旨疏浚河道,今年河面宽阔了近一倍,风景也秀丽许多。」
  「皇上文治武功,乃当世之明君。」浅夕眺望着山峦的更远方,目光不曾收回半点。
  元仿若碰了个软钉子,脸上渐渐挂不住。
  丹姬为什么没能跟浅夕一同回代凉,大燕又为何传出「郁贵太妃」身遭横祸薨逝的消息…个中情由,元都是清楚的。丹姬最终选择了对浅夕的忠诚,而浅夕也始终一心筹谋着,要去做慕容琰的裕王妃。
  这些他从未自欺自人假装不知道,更没不切实际的认为浅夕来了代凉就会与自己琴瑟和鸣,伉俪情深。
  不过,他可以等!现在他占尽天时地利,有的是时间。
  以浅夕的聪明,只要她想,就算没有丹姬的帮助,也可以在进入代凉国境以前,从那些死士眼皮子底下逃走!但是,浅夕没有…
  他赌的就是浅夕身怀六甲,不会轻举妄动。浅夕能乖乖走到这一步,也就会一直安分守己待在他身边,直到生产,甚至孩子满百日为止。在大燕,他可是亲眼目睹过浅夕怎样悉心爱护宝儿,对孩子的感情又有多深。
  所以算起来,他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可以与浅夕朝夕相处,扭转局面,改善关系。
  对于浅夕腹中的孩子,这些日子来,他也想好了若是像宝儿一样可爱的女孩儿,就许她代凉长公主的尊荣,一生荣宠!若是男孩儿…那只能对外隐瞒,以义子的身份低调养在浅夕身边…待孩子满了十二岁,就赐他封地,离开宁京。
  在袖中暗暗的攥拳,元觉得这样的决定,已经是他容忍的极限。以他看来,如此「宽厚」的安排,浅夕只会感恩,决不会有异议。
  调整着自己的情绪,笑意再次浮现在元眼中。
  就算是虚以委蛇,眼下,浅夕还是摆出了一副柔顺的样子。既然如此,他又何必破坏两人难得的重逢?从前在大燕,这样的「亲近」可是他寤寐求之而不得的,现在起码二人尚可比肩而坐,看她娇颜如花,听她清音婉转。好过,两个人弄的仇人一样,连共处一室都困难!
  再说,他如此「劫人」,浅夕心里有气也是应该的,总要些日子缓和不是。
第565章剑指宁京
  宠溺和怜惜抵消了心中不悦,元正要开口说什么,一名宫女抖抖索索进来,跪在门边禀道:「皇上,莫太宰求见!」
  长睫微动,浅夕侧过丰盈如瓷的小脸,眼中询问。
  元敛住眼底怒气,勉强朝浅夕温声道:「卿儿你一路旅途劳顿,今晚好生歇息,朕去去就回。」
  「卿欢甚好,皇上无须挂怀。」
  看着元匆匆出去的背影,浅夕眼神微闪。若是她猜得不错,这位莫太宰应该就是当初跟在元身边寸步不离的灰衣人莫叔。
  明知她与元是「久别重逢」,还在这个时候来打扰呵呵,要么代凉国中真出了大事!要么,这位太宰大人很不待见自己啊…
  抿唇幽幽一笑,浅夕暗叹:从来红颜多祸水,元抛不去执念,非要劫了自己来,只怕代凉从此就要多祸事了。
  敞开的轩窗,在元离开后,又一扇扇重新关紧,阻隔了自由。
  浅夕百无聊赖,躺下轻抚了几下高高隆起的小腹,就侧身枕手胡思乱想起来。
  现下,她最怕就是慕容琰沉不住气。
  依她眼下这个样子,真的是再禁不起奔波了。虽然等孩子生下来,带着孩子一起走,也许多困难,但是比起身怀六甲、随时可能一尸两命的凶险来说,还是要好很多。已经做过一次母亲,浅夕深知女子临盆前后,是何等虚弱无力。她不可以这么不负责任,置孩子的安危于不顾。
  眼下的情形,实在不便,也不能走。
  元显然也清楚这一点,到时候,必然会百般设防。不过浅夕不担心,她的秘密元可不都知道腕上的含烟镯,头上的拢翠钗,都还好好佩她身上…时机到了,她想走,谁也拦不住!
  细眸眯起,眉间戾气立现,额上一粒胭朱砂鲜红欲滴,舱内的宫女们冷不丁打了寒战,个个不明所以。
  此时,二楼的主舱里,气氛有些凝重。
  浅夕猜测的没错,莫荃会「不识时务」求见元,不仅是因为他不待见浅夕,更因为他刚刚得到确切的消息,大燕真的整兵备战了!
  对此,代凉没有收到任何预先告知,而齐君,更是诡异的一点动静都没有。所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再联想到刚刚「劫来」的浅夕,都让莫荃深深地忧虑。
  原本他对浅夕是存着几分好感的,因为浅夕的出现,曾坚定了元称帝的决心。是以,浅夕虽然为大燕诞下过公主,但是她身为柔然帝姬,又智谋无双…莫荃认为,在元登基之初,浅夕一定可以给代凉不少帮助。
  但是,当莫荃得知,浅夕已经再次有孕,且腹中怀得还是裕王慕容琰的孩子时,他就坚决反对元想要立浅夕为后的想法了。
  果然,浅夕人刚到代凉,大燕就发难了。
  以莫荃分析,现在晦暗不明的局面,就是慕容琰的警告,如若皇上还执意要留下这个女子在代凉,他毫不怀疑,慕容琰会抛开两国盟约,剑指宁京。
第566章说的比唱的好听
  遥远的邺城,北魏曾经的国都,现在已经是齐国和大燕共同驻扎、谋事和谈的大营。
  慕容琰刚刚招待了一位极尊贵的客人——齐君。
  陆昌所有的忐忑忧虑,都在见到这位急富野心的大齐国君后,烟消云散了。
  果真主子就是主子,眼光和胸怀比起他们高了远了大了不是一点点!勇气只有配上智慧和谋略才会强悍到震慑人心的地步。
  一间小小的营房里,齐绾难以控制自己的激动,不顾尊卑挽住哥哥的手臂,表达着她最直白真挚的思念和爱戴。
  齐君也难得放下所有的野心谋算,单纯的享受片刻亲情。
  抚摸着齐绾梳的整齐的发髻,看着她因为兴奋而微红的脸颊,齐君惊喜的发现,昨天还刁蛮任性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变得坚韧、开朗,又光彩照人。
  单只因为这一条,齐君就很承慕容琰的情——任何一个未经人事的小姑娘遭遇过那样的事情,都很难想象还能重拾笑容,变得比从前更豁达、懂事。但是齐绾做到了,这当然跟慕容琰的悉心引导照顾分不开。
  「傻丫头,在外头玩儿也玩儿够了,该回去了,这次就跟着朕一起回去,你皇嫂一直念叨你。」齐君素来威严,试探之言也能说得跟真的一样。
  「我…我不回去!」齐绾转身嘟了嘴。
  齐君诧异:「你方才不是还说,不稀罕做裕王妃么?如此,还留在这里,是何道理!」
  「我,我在这里替皇上盯着裕王!」齐绾急了。
  「哈哈哈,朕还没到需要自己嫡亲皇妹去做暗探的地步。」
  抚腹大笑了几声,齐君正色道:「绾绾,看到你在大燕军中过的很好,朕很高兴,但是你毕竟是个姑娘家,又还云英未嫁!若是慕容琰许你王妃之位,也还罢了,这样不明不白,于你闺誉有损不说,我大齐皇族颜面又何在…」
  齐君话未说完,齐绾已经「噗通」跪在地上,秀美的眸子里盈满泪水,哽声道:「皇兄,绾绾哪还有什么闺誉可言…若是现在跟了皇兄回去,便要日日生活在自欺欺人之中,绾绾不想,那样也不快乐!」
  「莫非在这里就快乐了不成?」齐君皱眉不忍。
  「这里不同,这里每一个人都知道我遭遇过什么,他们不用假意伪善,我也不必装坚强或是顾影自怜。王爷更是从未可怜过我!在大燕军中度过的这些日子,让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其实我根本不需要刻意去遗忘什么,因为不管你能放下与否,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谁都不可能伤心一辈子,为什么非要跟自己过不去?真实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其实也没那么难!」
  看着泪眼倔强的齐绾,齐君若有所思:「这些都是慕容琰告诉你的么?」
  「有王爷说的,也有我自己想的。」带着几分得意,齐绾一抹眼泪,恳切道:「皇兄,裕王坦荡无畏、睿智无双,是我见过最性志高华之人。跟在这样的人身边,何来有损颜面之说?纵然将来他不肯娶我做王妃,我也会在跟随他的这段日子里,练就出一双坚韧的翅膀!」
  目光闪动几下,齐君静默片刻,霍然起身拂袖:「真真孩子话,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朕也懒得管你了…」
  「谢皇兄!」
  如蒙大赦,齐绾欢欣鼓舞。
  另一边,回到齐营大帐,看着神情愉悦的齐君,智囊卫洹微笑道:「齐君打算答应裕王的建议了么?」
  「有何不可?」齐君立在案边,摆弄着手中的毫笔:「一块肉两个分,要比三个人分诱惑大得多,朕这些日子,谈得也有些烦了。」
  卫洹点点头:「将代凉踢出局,对我大齐自是有利。但是皇上,慕容琰如此出尔反尔,对世代友好的邻邦尚且如此,皇上不担心,他另有谋算?」
  「哈哈哈,」齐君目光斜睨:「卫公莫告诉我,你就没看出当中的蹊跷。分明就是代凉无情无义在先,大燕又何来出尔反尔一说!」
  「当初,慕容琰拉代凉入局,朕就觉得他太婆妈了些!后来,代凉新登基的宪宗帝竟然对划定疆域之事不闻不问,隔岸观火,便已是陷大燕于尴尬之地,违背了朋友信义。若如此,慕容琰都不愤而给代凉以教训,朕也要小瞧与他!」
  「至于,踢代凉出局后,他是否有所谋算…」齐君神情陡然严肃,沉沉一叹道:「朕并非贪心之人,这次吃下北魏、分化梁国,大齐也有些不堪重负。想来大燕也是如此,东都城里,还有一位幼主,不过两岁稚龄,慕容琰应该比朕更想这场仗,速战速决!」
  卫洹长眉一挑,躬身应道:「吾皇圣明。」
  …
  与此同时,身在宁京的元玠,脸色很难看。莫荃的反对他可以不在乎,但是他真的没想到慕容琰会这般孤注一掷。
  「整兵备战又如何?旁人不知,朕在东都呆了几年,大燕有多少底气,还能承受多少粮饷开支,朕还不清楚么!」元玠冷声愠怒:「我代凉养精蓄锐多时,还怕他不成!」
  莫荃语塞,又不好提被驱逐在外的元琛,实则,代凉刚刚稳定的局面与大燕比起来也好不了多少,而大燕因为灭掉强魏,士气、民心大振,果真要再打起仗来,大燕未必不会倾全国之力支持。
  「皇上,若仅仅只是这样,臣又何须如此着急。」莫荃苦口婆心,低声道:「刚刚接到密报,齐君已经去了邺城与裕王会面…」
  「什么时候的事!怎会如此突然,不是说齐君一直置身事外,没有态度么?」元玠惊起。
  「臣无能,此前密报确实一直如此,但是齐君忽然面见裕王已是事实…」莫荃又是头疼,又是焦虑:「皇上,若是这两只猛虎共谋代凉,则代凉危矣!」
第567章速战速决
  「危矣?」元冷声不屑:「齐国后有大梁之患,燕国内存幼主之忧,我代凉又不是没有铁骑百万,有何惧之?」
  闻听元提到用兵,莫荃不禁吃惊:「皇上初登大宝,根基未稳,焉能为了一介女子,就妄兴刀兵,行劳民伤财之举?皇上就不怕失了民心么!」
  忍不浊呵冷笑,元轻掸袖口:「失了就失了罢,横竖大哥又没死。朕从此不做这皇上,携美同行,周游列国,也算是一世风流!」
  「皇上,您…不可啊!」直接被元戳中死穴,莫荃彻底语塞了。
  他们跟随辅佐元多年,为得不就是有朝一日,主子荣登大宝,他们也能得偿所愿,位极人臣么。元若是果真甩手逍遥去了,那他们这些人,名不正言不顺,算得个什么?
  「既然知道不可,那就快些去调遣兵将,以应不测。」
  凉凉扔下一句,元拂袖而去。凭这样,就妄想他放手么?慕容琰也想得太简单了些。
  很快,代凉整兵待战的消息就传到了邺城。
  虽然代凉兵将只是在自己国中布防,但是如此举动,还是充分说明代凉的立惩态度。
  陆昌气得七窍生烟,痛骂元乃人中禽兽,堂堂一介国主,居然也会做出强抢旁人妻女的行径,云云。
  慕容琰稳坐帐中,垂目看着眼前的密报,只有发白的指节,能瞧出他勉强按捺的怒火:「夕儿果真是被他劫去了代凉。」
  这可不明摆着么?
  此前,慕容琰可说并无证据,以猜测居多。但是现下,大燕连同齐国一起排挤代凉,还整兵示威…代凉却不止不问一句「为什么」?还干脆列兵以待。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什么?大家直接都心照不宣了。
  「王爷,该怎么办?元那个缩头乌龟只是下令布防,并不出头。若是我军强行征伐,岂非师出无名!」摩拳擦掌,陆昌恨不得现在就冲去宁京,将王妃「劫」回来。
  「本王何时说过要开战。」面无表情,慕容琰将密报在烛火上点着,扔进铜盆。
  「那,王爷又…」陆昌呆住了。
  「不要在此废话,速去准备国书,再将前日重新划定的疆域图也附上,今夜八百里加急,送于齐君!」烛光里,慕容琰深邃的侧颜,看起来冷静得不象话。
  还在发愣,陆昌有些无所适从,吃不住主子这究竟是唱得哪一出。
  「了结了此间事,就该回京了。你去通知玄枭,召回各处暗卫,本王有安排。」说罢,慕容琰便不再理会陆昌,顾自从怀中取了那副小小的卷轴出来,细看摩挲。
  眼中猛地一亮,陆昌差点抚掌大叫起来。
  原来王爷一早就谋算好,给代凉布下了一个不解的生死连环局。这次,元若是「出击」,则大燕出师有名,挥军攻伐,不死不休!若是元「固守」,那就…呵呵,对不起,北魏这块肥肉就跟代凉再没半文钱关系了。而王爷则会以最快的速度与齐君达成共识,划定疆域,从西南战场脱身,回东都去。
  自从王妃出事后,被留在宫里的蝎主也成了王爷一块心病。不快些回京,教人如何能放心。
  王妃现在身怀六甲,两月之后才临盆。真要算起来,现在并不是最好的营救时机。
  王爷快些了结了这里的事,就能快些回京确定蝎主的安全。接着,就可以定下营救王妃的计划,而那时,王妃刚好已经诞下孩儿,身子也有所恢复…
  简直是最好的安排,没有之一。
  陆昌喜滋滋飞奔出去之前,事情总是谈不拢,是因为齐君一直想要将王爷和代凉一道,都拉进征讨梁国的浑水里去。王爷如何肯依!这下代凉退出,大燕隔着两国,要推脱就容易得多了。看齐君的样子,恐怕也已经被耗得够呛,王爷这次的疆域图已经稍作修改,算给了齐君台阶下。想必尘埃落定,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
  这边,陆昌心花怒放,那厢齐君也很如意称心。
  不得不说,慕容琰颇有经世之才。这次的疆域图,抛却了两军现有驻地的限制,直接将北魏以喀拉山脉臧姑峰天险为分界,一分为二,借助地势绵延,将北魏国土自然割裂成两块。
  如此划分,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公允,实则,大齐所获洲郡中富庶之地居多,是以慕容琰算是小小的出让了些许利益。
  齐君不仅得了好名声,还捞了暗便宜,怎会不庆幸暗喜。
  这数月来,三国和谈就如同一场「拉锯战」,各方都被耗得是忍无可忍。难得慕容琰主动,齐君也眼见大燕和代凉生了嫌隙,联合征梁之事已成鸡肋,便索性落个人情,爽快答应了。
  十日,双方拟定国书;半月后,两国将士扯离驻地,各自在划定的新疆域内重新布防。一场联军伐魏的大战圆满落下帷幕,作为最大赢家的齐国和大燕,版图都扩张了近三分之一。从北魏收缴的财富,大大充补了两国国库。
  柔然彻底放弃了与大燕交恶的想法,只是借口「帝姬枉死」之事,尽可能多从大燕获得些补偿。
  代凉朝中则弥漫起一股淡淡的悲观情绪。从前,齐、梁、北魏、代凉、大燕,都是旗鼓相当的大国,但是经过这一仗,北魏覆灭,梁国分裂,大齐和大燕国力大增,但是代凉,则沦为三流喧,再想要与大国比肩,近百年之间,都难了。
  八月流火,慕容琰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回东都。
  依旧是昔日故地,慕容琰却看到了两张新的小面孔一个是大燕新君昭献帝,一个便是他的宝儿。
  宣室殿里,与浅夕如出一辙的许精灵,拉着昭献帝的手,乖巧懵懂仰头看着他。张大小嘴忘了合上,圆溜溜的乌眸里满满都是崇拜。
  「你说太皇叔是不是神仙?那么高,那么大…」
  「是!母后说了,太皇叔是大燕的战神,战神不就是神仙么!」
  「喔」
第568章摄政王算什么
  两个幸伙,在大人们开始讨论他们听不懂的话题时,就悄悄缩进御案下,互相分享他们的兴奋与惊喜。
  宣室殿里,从看到宝儿的第一眼,慕容琰心就融化成了一片。他的宝贝女儿,他都还没来得及疼惜,居然有人敢动了杀心!!
  没来由觉得脑后一阵发凉,董惟元绷直身子,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朝议结束后。
  慕容琰携了昭献帝去见裴颐华。
  虽说只是个走过场的事,但裴颐华还是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大燕军权皆握于慕容琰之手,能得慕容琰支持,他们母子在大旻宫立足,算是彻底无虞了。
  且朝中对这位裕皇叔的风评极佳,是以,宣见之时,裴颐华先就拿出姿态来,多了几份敬重,少了些无谓猜忌。
  赐座后,寒暄几句,慕容琰便一一问及惠帝驾崩后,宫中所发生的诸事。
  听慕容琰事无巨细一桩桩的详询,裴颐华虽意外,仍有问必答。
  当二人谈到柔妃之时,裴颐华稍有迟疑。毕竟这大旻宫里三妃一后都已死于非命,唯独剩下一个柔妃,再被她说的太过不堪,似乎显得她这个太后也太无容人之量了些。
  是以,裴颐华想了想,索性只是避重就轻,只叹柔妃如何可怜,又说曾经太医署里的妖医莫儒如何可恨!竟然在逃狱后挟持了三皇子慕容恭,以求脱身出宫,结果最后害得三皇子中箭而亡,柔妃就此受了刺激,神志不清,浑浑噩噩,除了仙儿,谁也认不得,谁也不让靠近…
  慕容琰修眉皱起:「听太后如是说,莫儒已被处以极刑,柔妃还住在婠华宫?」
  「正是,」裴颐华唏嘘:「仙儿本就先天不足,身子不甚好,现在还要日日陪在柔妃身边照顾,委实孝心可嘉。」
  「既如此,事情倒好办了。」慕容琰深眸平静:「公主已经十四,身子又不好,程家多青年才俊,就让他们自家给公主择一佳婿。再在岱北赐公主采邑三千,也好让柔妃跟着公主回去养疾。」
  看裴颐华微愣,慕容琰又道:「皇上还小,宝公主也一样,还刚失了母妃。两个孩子都正是好奇顽皮的时候,怎么能留一个疯癫之人住在宫里,一旦有什么闪失,如何向先帝交代?况且以太后一人之力,宫中老的、幼的、病的,未必周全的过来,此事就交由臣来办便是!」
  端的是意外之喜,裴颐华早就对柔妃的疯癫心存疑虑,却苦于要顾全皇家颜面,不便处置。
  试想,柔妃若是装疯只为了保命,也还罢了;但若是因为痛失爱子,心怀怨恨,想要装疯伺机报复,那岂非…这几月来,裴颐华只要是一想到这里,就如鲠在喉、如坐针毡,恨不得来一阵风,把柔妃从自己眼前刮走才好。
  不想,今日东风就来了。
  掩饰不住心内的感激,裴颐华满眼笑意,垂眉道:「如此,有劳太皇叔了。」
  慕容琰点头,又絮言几句,便起身道:「下月正是秋高气爽,此去岱北路上还需月余。公主身子不好,此事宜早不宜迟。太后可让公主先行准备,务必赶早动身才好。」
  「哀家明白。」
  一次送走两位瘟神,还不用自己出面!从此这宫里便再没有碍眼之人,裴颐华觉得自己是真真转了运了,什么都顺风顺水。
  明珠看着慕容琰远去的背影,愣愣问了一句:「太后娘娘,您说,裕王爷不会想做摄政王吧!」
  陡然感觉脑后凉意,明珠回头看见裴颐华如刀的眼神,吓得「噗通」一声跪下。
  裴颐华眸光犀利,寒声道:「明珠,哀家知你素来口快,但是『这个人』,不管你心里想什么,都不要信口编派!」
  「奴婢知道…」明珠瑟缩低头。
  「你不知道!」裴颐华看她依旧浑噩迷糊的样子,无奈起身踱去窗边,幽幽道:「西南一战后,大燕国上上下下,他想要什么不可以?区区一个摄政王,算什么!」
  愕然张嘴,明珠眼前忽然浮现出一副裕王冷冷立马宫门,裴太后、昭献帝在内殿里,两条白绫悬梁的衬头:「娘娘,奴婢错了,奴婢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从长春宫出来,往穆太后的永乐宫去,中间绕个弯儿就可以经过悦仙宫。
  慕容琰按捺住心头想去探望宝儿、与她独处小聚片刻的念头,坚定的往太后殿走去——但凡对宝儿不利的因素,他都要清理的一乾二净,然后才好安心享受与爱女团聚的幸福时刻。
  穆太后在那日浅夕探昌后,竟然奇迹般的清醒了一段时日。不过终究是病入膏肓之体,左不过拖一天是一天罢了。
  听说是裕王前来探病,穆太后挣扎着也要倚坐起来。
  屏退众人,连芳清也不让在跟前伺候,穆太后瘦骨嶙峋的手控制不住颤抖抓住慕容琰:「宛儿,宛儿她还没走,她来看过哀家…」
  「是。」
  没有预期中的吃惊,穆太后听见慕容琰肯定的回答,表情顿时僵硬了。
  慕容琰根本没打算回避,低声缓道:「宝儿,是她给本王生的女儿。」
  空洞的眼瞪大,穆太后手心冰凉,仿佛周身的血液都倒流了:「宝儿?那卿欢帝姬…」
  「是她。」
  「这,这怎么可能…」穆太后错乱了。
  「还有夕儿,本王迎娶的庶妃,皇嫂还记得么?」
  「夕儿…,秦相家的那个丫头么。」
  「对,其实也是宛儿…」慕容琰前所未有的平静。他一直受先明帝和两位皇嫂的悉心照顾,没有什么事需要在他们面前至死隐瞒,更何况,眼下正有一桩棘手之事,非穆太后出面不能成!
  穆太后却万分激动,拼死咳喘了好一阵,又喝了半碗药,才渐渐缓过来。
  长话短说,慕容琰尽可能将事情说的简单清楚。
  穆太后迷蒙空洞的眼定定望着前方帘幕,表情一路变化,从匪夷所思到唏嘘感概,从心疼愤怒到冷静肃然…
第569章红白事
  足足一盏茶工夫,才听完前缘后果,穆太后感慨万千。
  「哀家已是行将就木之身,不想还能再替你们略尽绵薄之力。也是天意如此,不想让我这个老太婆带着遗憾走。宛儿从前在时,哀家就觉得亏欠她良多,后来又强留她在宫中为妃…造化弄人啊!现在,可以让哀家在宝儿身上弥补一二,总算是无憾了。」
  慕容琰心中不忍:「皇嫂的身子会好的,夕儿也不会怨恨皇嫂。」
  「哀家知道,你也不用这么急着袒护你媳妇。」话里透着促狭,穆太后空洞的眼中浮起慈光:「你能娶妃生子,哀家就算没辜负先帝所托!你先去吧,快些想法子把她接回来,董阁老的事,哀家来办。」
  看着明明还很年轻,却枯瘦如垂暮老人一般的穆太后,慕容琰心中一阵酸楚:「皇嫂放心,待皇上八岁亲政之时,臣就会交出兵权,离开东都。」
  闻言,穆太后不禁失笑:「哀家能有什么不放心,这大燕国,若是连你也信不得,还有谁可以托付?哀家说句不当的话,便是没有瞻儿,有你在,大燕也会安稳无虞!」
  慕容琰低声言谢:「让皇嫂费心了…」
  「一家人说这些做什么,」穆太后淡然而豁达:「董阁老一把年纪,也是越老越顽固,跟着哀家早点去伺候先帝没什么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