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傲世医女-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在外人面前,姜老太若真想要为难她,她也只能受着,为了不让自己难过,还是少凑些热闹的好。
  好在夏氏一早就让张氏沈氏等人过来翟家帮着忙活,也不会让人挑出理来。
  姜老太虽不满自家的下人借别人使唤,但当着姜方的面前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再说,自家下人出去帮忙她也面上有光,被人恭维几句也就未多说什么。
  沈氏的好厨艺自然是要掌厨的,张氏等人厨艺虽不及她,但手脚都麻利,倒是帮了不小的忙。
  而这样露脸的好时候姜老太自然不能放过,平常总跟在她身后的张氏去帮忙了,她就带着两个丫鬟在身边侍候,比起别家无论多有钱,里里外外都是自己忙活的人来说,这样的姜老太就有些不合时宜。
  尤其她一张嘴就把丫鬟支使的团团转,更显刻薄了些,谁不知当初她把姜方家祸祸成什么样儿了?对自己的亲孙女都下得了手,险些没要了姜云冬的命。
  只是碍于姜方与夏氏的好人缘,只要姜方和夏氏不提,谁也不会跟她过不去,就假意奉承她几句罢了。
  如今姜老太像是转了性,在家里也不闹了,只要不在姜方面前,与夏氏都是视而不见的。
  只是每当知道家里又有什么进项,就会转弯抹角地想要管钱,夏氏也不想闹的家里不合,每次姜云浅打着卖药的名号去镇里时,都会给姜老太五两银子,只说是家里卖药得的银子。
  每个月去镇上四五次,一个月下来也二十几两银子,姜老太都收着了,等家里买个肉什么的夏氏就当着姜方的面再管她要钱,姜老太虽然心疼,也没有理由不给。
  在她看来,家里一个月二十几两银子的收入已经不少了,她也没想到姜云浅和夏氏除此之外还有更大头的收入,每月少说也有几百两。
  虽然往外拿银子时心疼,到底觉得自己管着一家的开支,心里自是得意的紧,而最让她难受的就是到了月底给家里的下人发月钱了,每个人一两银子,到最后除去一个月家里买肉花掉的,她手头上也剩不下什么。
  可当下人们齐刷刷地站在面前喊她老夫人时,姜老太即使心疼的跟滴血似的,银子拿的还是很痛快。
  再听姜方所言,今年地里收成不好,可也能有几分收成,到了年底把粮一卖,到时银子就都给她来收着,姜老太就一直在盘算着粮食卖了银子,还要不要再买些地了。
  家里原有二十多亩地,她又张罗着买了四十多亩,如今家里的地算在一起也有七十亩了,种地的下人有十几人,倒也侍弄的过来,可若是地买的多了,人就不够,若是年景好的时候再买些人回来还成,可今年这年景真买人回来,不但买人要银子,每月还有月钱,怎么算都不划算。
  姜老太暂时就息了买地的心思,再说每月姜云浅卖药给她的银子也就刚刚够用,她想买也没那能力,难道还要她自己往里头贴银子?
  至于说老二那里,到现在也没回复她,看意思是不想买地记在老大名下,想也知道是怕被老大坑了,就他们那点小心眼,姜老太也懒得跟他们再费心思,反正守着家里的豆腐房也饿不死他们。
  姜老太饭吃的很舒服,有丫鬟在身旁一声一声老夫人地叫着,她就觉得在这群泥腿子中间,特别有面子。
  至于说跟她一桌的人比别桌沉默这件事,她一心认为这些人在她面前磨不开,就像从前她见着镇老家的太太时是一样的道理。
  身带大红花的沈老大跟着敬酒,虽然回到镇上还要再喝一场,可那时就只有沈老大及沈老三的那些朋友和一些亲戚,翟家的人除了送亲的都不会过去。
  对于这个年过四十的新郎,大家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就弄不明白翟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好好的大姑娘就许了这样的人。
  只是心里想着,当着翟家人面前也不能说出来,可到底不似别人家嫁女那般喜庆。
  到了吉时,翟翠枝哭哭啼啼地被喜娘扶出来准备上轿,有嘴快的媳妇说了句:“新娘子这是舍不得娘家,不愿出嫁呢。”
  一句话引来沉默,想也知道十几岁的小姑娘嫁四十多岁的无赖,肯定是不愿出嫁的,但翟家愿意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只是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过后再打听就是,哪能像这媳妇似的都说出来?
  翟翠枝闻言哭的更加悲切,几欲昏死过去,还是翟家阿爹狠着心让喜婆赶紧把翟翠枝扶上花轿。
  沈老大拜别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岳父岳母,带着来迎新的队伍吹吹打打离开刘家峪。剩下来贺喜的村民也都没多少兴致,随后也都各回各家。

  ☆、第141章 出门访友去

  沈氏与张氏等人瞧着满院子杯盘狼藉心里好不是滋味,虽说主母性子随和,让她们过来帮忙,可这翟家是否也太不像话了?竟然一个个都走的没了影,不但厨房的活都是她们做的,如今连碗盘都要收拾了?
  虽然她们也想就撂了挑子回去,但一想到若真那样做了,别人或许就会怪主母不会教人,叹了口气,忍着腰酸背疼,接着把厨房里的活都做了。
  直到几人将碗盘都洗刷干净,至于从哪家借的再还回去就不是她们的事了。
  捶着要直不起来的腰正要出翟家门,就见翟家阿娘红着眼圈过来,一见几人将活都做了,直道自己一时疏忽忘了这些。
  瞧她的神色悲伤,张氏等人也没多说什么便告辞回家,就怕不小心在人家伤口上撒盐。
  翟家阿娘忙从身上掏一只钱袋,交给张氏,“张家妹子,这些钱不多,就当答谢你们今儿过来帮忙之情了。”
  张氏推辞一下,见翟家阿娘是真心要给,也就接了下来,在手上掂了掂大概能有个五百文的样子,每人怎么也能分一百多文。
  以往在大户人家做事时,做好了也有打赏,这钱她们拿着也没有不妥,当然,回去还是要跟夏氏说一声,她们倒是相信夏氏不会贪她们这点铜钱。
  而不管翟家是欢欢喜喜嫁女,还是哭哭啼啼地闹心,也都不关她们的事了,都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当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她们也都不是嘴碎的。
  谢过翟家阿娘,几人便回了姜家,刚一进门就听到姜老大的大嗓门,“你们一个个的都不晓得勤俭持家,住上大宅子就当自家是那大户人家了?也不瞧瞧每月才赚多少,哪个大户人家一个月就那点银子,去了下人的月钱吃饭都得勒着肚子。咋的?嫌弃我从人家拿回来的菜了?告诉你们那是喜菜,吃了也能讨个好彩头。你们这是吃了几天饱饭就忘了饿肚子的滋味了,不吃是吧,那就好好尝尝饿肚子是怎么回事,这些日子你们谁也别想从我这里拿到一文买菜的钱。”
  张氏几人听也明白了,想必是姜老太从翟家拿了些办喜宴的剩菜回来,主人家不想吃,姜老太在这发脾气呢。
  要说起来,翟家的喜宴上真没太好的东西,或许是对这个女婿不满意,翟家人也没心思置办喜宴,最好的也就是那半扇猪肉,剩下的都是从自家田里采来的菜,也得亏了几人厨艺好,不然翟家的喜宴办的就得被人说道。
  而且,因沈氏的好厨艺,吃到最后喜宴没剩下什么,就那些东西留着喂猪也就罢了,给人吃还真有些下不了口。
  以往几人在大户人家时倒也吃过剩菜剩饭,可那也是主人家剩下的,有钱人家又能请得起专职厨娘的,对吃食都很讲究,剩下的都是好东西,哪是翟家可比的。
  姜老太拿这样的剩菜回来,别说是主人一家吃不下去,就是她们也不想吃啊。
  姜老太发了一通火,见没人接她的话,一甩袖子回屋了,她自认如今掌了家里的账目,只要她不拿钱出来,别人想吃独食也没钱,反正家里的日子过的不能太大手大脚了。
  只是在进屋之前狠狠地瞪了夏氏两眼,若不是她嫌弃自己带回来的菜,姜方会违抗做阿娘的意思吗?
  这才吃了几天饱饭就东嫌西嫌的,真把自己当成身娇肉贵的夫人了?也不看看这个家姓什么,姓姜的家里还轮不到姓夏的说三道四,惹急了她过些日子就给姜方买个年轻漂亮的妾回来,到时看夏氏还能蹦跶不了。
  想到给姜方买妾,姜老太突然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只要小妾进门,还怕夏氏在姜方枕边吹风?只要她把小妾笼络住了,这个家她就能真的做主了。
  只是买妾还要银子,她手上的银子用一点少一点,若是找个不用花钱的妾?
  姜老太突然把目光转向扶着她进门的丫鬟身上,只是瞧了两眼摇摇头,虽然这俩丫鬟都年轻,但模样却不够出挑,当年夏氏也是出了名的美人,别看年纪大了,比这两个丫鬟可要好看的多,真让姜方收她们,过了几天新鲜劲,也不会多得宠,看来想要把持住姜方,把持住这个家,该花的银子还得花。
  直到望不见姜老太的身影,夏氏才瞪了姜方一眼,也带着女儿们进了后院,也不是她多挑剔,姜老太拿回来的那些东西能吃吗?她可是仔细瞧了盆里的东西,除了拍黄瓜,就是炒豆芽,连个肉星都没见着,而且这凉的热的,连汤带水都倒在一处,闻着还有股子劣酒的味儿,谁能下得了口?
  何况她可是亲眼瞧着姜老太让丫鬟往她的屋里藏了一盆,不用想也知道好东西都在那盆里了。
  这是真把他们母子当讨饭的了?夏氏越想心里越气,若不是姜方跟墙头草似的,经过之前的事姜老太也不敢在这里指手画脚,瞧这意思还想越管越多了,她要不要从下个月开始就不让姜云浅再给姜老太银子,反正王北王南要去京城,往后也不卖薰香丸,家里也没收入,就坐吃山空呗。
  姜方被夏氏瞪了也挺无奈,他也知姜老太这次做的又过了,她倒是留了些好东西自个儿吃,却让他们一家吃猪食似的,他是脾气好,却不是没脾气。
  跟着夏氏进屋后,见夏氏坐在床边生气,双生子围在夏氏身边喊饿,一股火就烧到头顶。
  他和姜老太在翟家吃吃喝喝都饱了,沈氏等人也在翟家帮忙,连两个丫鬟都被姜老太带在身边,这娘几个在家可不是饿着肚子?
  如今再一想姜老太那盆猪食都不如的东西完全就是带回来给夏氏母子几人吃的,他只当姜老太真心悔悟了,却没想到姜老太到现在了还没把他的妻儿当成一家人。
  姜方气的憋红了脸,对夏氏道:“夫人,你跟孩子们收拾一下,为夫带你们出外访友去。”
  夏氏愣神,“这大晚上的访什么友?”
  姜云冬忙扯了夏氏的衣袖,对姜方道:“阿爹,您稍等啊,我们和阿娘这就收拾。”
  说完,给姐妹几个使了个眼色,姐妹几个就跑回各自的房间,利落地换了衣服。
  夏氏这才反应过来,姜方这是要带他们去吃好的。
  自己身上这身衣服是白天刚换的,也没有脏,再看姜兴文和姜兴业,玩了大半天沙子,还真得好好洗洗换换。
  丫鬟们被姜老太带走了,张氏等人就在外面候着,因主母生气她们还没来得及说翟家给的打赏一事,见夏氏出门来要热水,沈氏便跑去厨房,从温水缸里舀了热水端来。
  此时天已经热了,虽然是晚上用热水洗身也不会觉得冷,关好门窗后,夏氏亲自动手给两个儿子洗澡。
  姜老太听到动静打开窗子看了一眼,见只是打水洗澡,也没放心上,只要不是夏氏让人做饭她就没有教训她的理由。
  姜兴文、姜兴业身上不脏,只是一些泥沙冲冲也就干净了,洗干净后换上衣服时,姐妹几个也都换好衣服,瞧着还像是抹过胭脂似的,一个个都水灵灵的,站在一排把夏氏看的心里好不自豪。
  姜家几个姐妹里姜云娘长得最美,但其余几个也不丑,尤其这些日子养的都白白嫩嫩的,再有姜云浅不时弄些这水那水泡澡,个顶个都是健康的白里透红,五分容貌也变成了八分,能生出这样的女儿夏氏能不自豪吗?
  姜方见一家人都收拾妥当,交待张氏等人若是饿了就出门自己买些吃的,那些猪食样的东西放着就是。
  之后,一手抱着姜兴文,一手牵着姜兴业,身后跟着妻女便出了门。
  徐繁已经驾好马车等在大门外,一家人坐进一辆马车里还真是挤的慌,可这时都想着出去‘访友’,谁也没嫌弃,马车便快速地驶出刘家峪,奔去镇上。
  等姜老太反应过来时,一家人都走的没影了,问过张氏,知道是出门访友去了,姜老太虽然气姜方找这么个理由,可人都不在家了,她又能说什么?只是骂了张氏几句便回屋让丫鬟给捏腿。
  姜方带着妻儿们到了镇上,直奔着乐府酒楼而去,乐府酒楼在镇上是数一数二的大酒楼,里面的菜肴也是出了名的好吃。
  姜方这回也大方起来,让伙计拿来菜单,指着上面的几个招牌菜都点了一遍。
  夏氏在旁看着,对着后面的价目算账,越算心里越疼,这一顿吃下来可不要好几两了?姜方这回是真气疯了。
  因晚上没有多少客人了,菜没多久就上来,见孩子们吃的开心,本来还心疼兼肉疼的夏氏也顾不得疼,对姜方道:“孩子们如此喜爱这里的菜,改日再带他们来吃吧。”
  姜方也没立场反对,银子是妻子和女儿们赚来的,他在这个家里本来就底气不足,虽然夏氏一再说让他安心读书,家里的事不用他操心,可有姜老太一阵一阵的人来疯,他心里难免愧疚。只要妻儿们高兴了,别说是来乐府吃肉,就是要吃他的肉都成。
  吃饱喝足,喊伙计来结账,伙计乐呵呵地跑过来,对姜方道:“姜老爷,您的账那位爷已经给结了。”

  ☆、第142章 拒绝好意

  姜方顺着伙计手指的方向,就见与他们隔了两桌一丈左右的位置坐着两位客人,相貌堂堂,虽然都穿着普通的青布衣裳,却气度不俗,让人心生好感,从相貌上看二人有几分相似,只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另一个也就二十刚出头,看着倒像是兄弟。
  姜方仔细认了认,确定是从未见过的,姜方不是占人便宜的人,也不好平白无故就让别人给结账,若是他们认错了人岂不尴尬。
  而且,他们这一桌,除了他和两个儿子是男人,剩下的都是女眷,万一被人误会了也不好。
  起身向二人走去,到了近前施了个书生礼,那二人也忙起身还礼。
  姜方道:“多谢二位好意,但无功不受禄,岂能让二位破费了,这银子还是要还给二位的。”
  其中年长者道:“先生客气了,我兄弟二人是商人,途经此地要逗留几日,不想见到先生倍觉亲切,唐突之处还请先生见谅,但这顿饭还是由我兄弟二人请了吧,若是先生过意不去,不如明儿再回请我兄弟就是了。”
  姜方皱着眉不知是该接受兄弟俩的好意还是拒绝了,毕竟他与二人素昧平生,不敢保这二人是好人是坏人,若是坏人他与二人过从甚密,会不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万一这二人是打了他家闺女的主意,不但不能回请这二人,连这顿饭不能平白吃人家的。
  正犹豫着如何拒绝之时,姜云浅的一句话为他解了围。
  姜云浅坐在桌子后面,手上还拿着一双筷子,一边给又指着蛋酥要吃的姜兴文夹菜,一边故作刁蛮地道:“真是笑话,我们家是吃不起吗,还要你们请客?”
  二人脸上的神色僵了下,姜方趁机从钱袋里摸出银子放在二人面前,“二位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可二位与我素昧平生,还是不劳二位破费了。”
  说完,转身回去,抱着儿子,带着妻女出了乐府酒楼,留下眼神晦暗不明的兄弟俩暗自咬牙。
  出了乐府酒楼,又走出很远,见身后没人追来,姜云浅这才松了口气,就怕那二人不死心地跟来。
  姜方等人或许不认得这二人,只凭着他们不俗的相貌就会心有好感,但姜云浅对这二人却印象很深,化成了灰也不会忘掉。
  前世这二人因伤到陈家求过医,只是当时被陈家老爷子认出这二人就是被通缉的惯盗,可以说是无恶不做,名声也是极臭的。
  陈老爷子便假装不认得二人,只是在医治的时候给二人下了药,等二人醒来时已经是在县城的衙门了,为此陈家还受到县令的嘉奖。
  只是谁能想得到,这二人不知为何不但没死,还从县衙逃了出来,那些日子陈家可以说是惶惶不可终日,就怕这二人来报复。
  结果一年多过去了,这兄弟二人也没来陈家,陈家人只当这二人身受重伤已经在逃亡中不治身亡,终于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却不想,就在陈家还没放下心多久,这二人却突然出现在陈家举家进京的路上,二人的身份也摇身一变成了太子的人,而此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杀尽助岐王在那场瘟疫中大出风头的陈家人。
  陈家人一面得了岐王的赏识,一面就成了太子的眼中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这兄弟二人也因与陈家有仇,便领了这个任务。
  虽然陈家人口众多,随行的人也多,但真论起动手,都不是这兄弟俩的对手,没多久护卫随从就死了一片。
  就在人人都以为陈家人必死之时,谁能想到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陈老爷,会突然大发神勇,不过是用两颗黑乎乎的药丸子,扔出去就变成一片烟雾,兄弟二人措不及防之下吸入不少,没过多久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化成了血水。
  当时看到这个场面的人都吓的丢了魂似的,就是出手的陈老爷也吓破了胆,他也没想到祖上传下来的这两颗黑药丸会有如此神效。
  好在一家人都保住了小命,至于说跟这兄弟二人一同被化成水的随从护卫等,谁还会去管他们之前是死的还是活的?
  只是这件事过后,陈老爷下了封口令,谁敢把这件事泄露出去,就让谁尝尝这名为‘似水柔情’的毒,别看名字很好听,但谁也不想自己也化成那样的水。
  这件事也就算是被压了下来,连岐王都没听说过,兄弟二人就这样死的无声无息。
  但姜云浅做为这件事的目击者,兄弟二人的模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深深地印在脑中,每每想起都是他们渐渐融化掉的模样,为此她还做了很长时间的噩梦。
  这次突然间再见到兄弟二人,也怪不得姜云浅态度强硬地拒绝他们的好意,实在是他们的死相太可怕了,姜云浅一看到他们的脸就忍不住想到当时的场面,时隔很多年,她还是忍不住怕的想要发抖,这两张死人脸,她是真心不想多看一眼了。
  至于兄弟二人的示好,姜云浅虽然不明白他们的目的,却也没想接受,前世就听过不少兄弟二人的恶名,长得再和善也无法骗到姜云浅,那就是两只狼,她怕沾上身就甩不脱了。
  在不知二人目的之前,她能做的就是不与这二人结识,但愿他们过后就把这件事忘了,不要再出现她面前。
  见天色也不早了,虽说从镇上到刘家峪一路上没听说过的抢劫的,姜方还是不放心带着一家女眷上路,便想在镇上先找个地方住下。
  当然,镇上也是常来常往,他们也没打算住到客栈,不然用不到明日姜方家放着好好的大宅子不住,却大晚上的出来找客栈的事就能传得沸沸扬扬。
  姜方指着路,徐繁将马车直接赶到了刘二伯家,刘二伯与姜方曾是同窗,又是多年好友,一见姜方全家过来先是愣了下,之后就热情地招呼。
  刘二伯家虽说不大,挤一挤也能住下,姜方又带着酒菜过来的,好友二人就到厅里去喝酒吃菜再聊些近况,夏氏则带着子女们跟着刘二婶到了后面歇着。
  姜云浅前世没来过刘二伯家,那时他们家穷的都吃不上饭,姜方又是好面子的人,整日恨不得谁都不认得他,自然不愿过来给人同情。
  与刘二伯家再来往也是姜云浅重生后,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姜方的腿瘸的也不太严重了,姜方来镇子时才过来拜访,一来二去才恢复往来。
  虽然姜家人来的突然,刘二伯一家还是很欢迎的,刘二伯家人口没那么多,夫妻二人只有一女一儿,女儿如今也出嫁了,身边只剩下一个八岁的儿子齐文壮,见家中这么晚了还来客人很是惊奇,跟前跟后地找人问话,问的最多的就是跟他同年的姜云冬。
  姜云冬表现的比一般同龄孩子都要聪明,在她看来八岁的刘文壮太幼稚了,好在她知道来人家里做客不能表现的太无礼,对于刘文壮的问题回答的倒是进退有度,让刘二婶对她很是喜爱,连说要她给自家做女儿好了。
  天色已晚,刘文壮虽然还想缠着姜云冬说话,却被刘二婶瞪着眼让带双生子回房睡觉。
  平日家里都是女的,双生子见着比他们大的哥哥都喜欢的很,没等刘文壮说话,便一边一个接着哥哥要回房了。
  刘文壮无奈地最后看了眼姜云冬,迫于阿娘的眼神,不情不愿地跟着回去。
  夏氏与刘二婶看着好笑,都看出刘文壮是对姜云冬有好感了,这才多大的小子就懂得喜欢丫头了啊。
  好在刘二婶也不是那种口没遮拦的,八岁的孩子不是两三岁的,都懂得一些事了,就算儿子真喜欢姜云冬,过后请人去提亲,也不会在这时候拿人家小姑娘寻开心,倒也没让姜家人感到尴尬。
  随着双生子回去睡觉了,刘二婶将四个姑娘安排在两个房间,之后便带着夏氏回房谈心,她们姐妹也认识多年了,在姜方腿还没瘸之前也是很谈得来的,好些年没在一起了,今晚就打算也跟男人一样好好聊了。
  刘二婶拿了两壶酒出来,又去姜方和刘二伯那里端了两个好菜过来,姐妹俩关好了门也在屋子里吃喝起来。
  聊了大半夜,把这些年的往事都说了一遍,当刘二婶得知姜方一家出来的原因后,也忍不住道:“平日就没少听说你那婆婆是怎样的人,可这些事也不是别人能劝得了的,还得看你家男人。”
  说着朝窗外厅堂的方向指了指,夏氏苦笑着摇头,“我又何尝不晓得,可若是为了我让他落得个不孝的名声……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刘二婶‘嗤’地笑道:“就你那婆婆,怎样对她都不多,再说不孝又如何,难道就为了个名声要累了自己一辈子?今儿姜方兄弟能体谅你们,带你们出来,表明他也对老太太不满了,你若自己还不争气,谁也帮不上你。你也要想想,你们兴家也快要到说亲的年纪了吧?虽说如今你家也有房有地,可有那样的刁婆婆在,好人家的姑娘也不乐意嫁过来受气。”

  ☆、第143章 害人害己

  夏氏闻言怔忡住了,她之前只想着要姜方不落个不孝的名声,免得将来科举时被人诟病,却真没想到子女们,若一直容忍着姜老太,她变本加厉的闹下去,真影响到孩子们的亲事怎么好?
  又听刘二婶说了些她这些年顺与不顺的事,姐妹二人也都喝的晕晕乎乎,这才洗了洗到床上歇着。
  翌日早起,打开门先去看厅里的两个男人,结果到了都被气乐了,也不知昨晚喝了多少,这两个都喝到桌子底下而不自知,刘二婶过去一脚一个都给踹醒时还都睁着迷糊的醉眼嚷着再喝。
  刘二婶和夏氏只能一人扶着一个从桌子底下把人扯出来,虽然天气热了,这样在地上睡了一晚也怕凉着。
  姜云浅起来时看到的就是坐在厅里的椅子里揉着太阳穴喊疼的阿爹和刘二伯。
  知道他们是宿醉,去厨房给炖了一锅醒酒汤,亲自端着过来,前世陈文志总在外面喝的醉醺醺地回来,姜云浅的醒酒汤炖的很不错,除了陈家独有的方法外,她还加了自己的心得,醒酒汤也炖的很好喝,刘二伯和姜方喝完了汤,不久就不那么难受了。
  早饭又吃了两碗粥,人也精神起来,嚷着下午还接着喝,气的夏氏和刘二婶一人在胳膊上掐了一把。
  夏氏不放心家里,那么大一个家就扔给姜老太,谁知她又要怎么闹了,吃过早饭就要回去,姜方却坐的稳如泰山般的不愿回去。
  一想到家里那盆猪食样的东西,连夏氏也不想回了,再有刘二伯夫妻俩极力挽留,姜方一家又顺理成章地打算再住一晚。
  至于家里有张氏等人看着,姜老太也反不出什么花儿来。
  徐繁昨晚将人送到后就赶着马车回了刘家峪,今儿本来是打算过来接人的,当得知主人一家还要留一日,也没说什么就要赶着马车回去。
  姜云娘带着几个小的就在镇子里逛开了,本来是想要买些胭脂水粉回去,姑娘大了也知道打扮,可看了一圈竟没一个有姜云浅做的好,买回去干嘛啊。
  后来还是姜云浅提议去看看布料,再做几身衣服,平日都是姜云浅到药材行送药材和薰香丸,姜云娘和几个妹妹很少出门,一听姜云浅说要看布料,都高兴的脸上挂笑,都是青春年少的姑娘家哪有不爱美的。
  到了布铺看了一圈,又量了尺寸,每人都做了两身应季的衣裳,毕竟他们都还在长,做的太多怕浪费,如今家里有钱了,也不用大的衣服小的再捡着穿,每个人都能穿上新衣。
  回来时路过合记,张掌柜伸着胖头一见到姜云浅就小跑出来,“哎哎,浅姐儿,你可是好些日子没来我这里卖药材了。”
  姜云浅对这个张胖子没有好感,之前他可没少坑自己,只是那时她人小力单,不把药材卖给他也没办法。
  如今家里也不只靠卖药材赚钱,就是有药材也卖给王家兄弟了,对张胖子也就不用言语太客气,“张掌柜家的店太大了,我那点药材入不得张掌柜的眼,还是别拿出来耽误张掌柜的生意。”
  张胖子脸上有些发烧,出知道姜云浅是怪他太黑,按他本意是不想过来讨这没趣,可一想到陈家给的承诺,张胖子涎着老脸跟姜云浅笑,“浅姐儿说的哪里话?我张胖子的铺子虽然是大了些,可咱们也合作那么久了,也还有些交情在吧。”
  姜云浅冷哼,张胖子接着道:“我听说你家收了不少黄芪,要不这样吧,这些黄芪我都收了,价也比往日多给你两成如何?”
  姜云浅不由好笑道:“张掌柜,你是做梦还没醒吗?你家就是多给两成也比别人家低不少,你真当我年纪好欺是吧?”
  说完就要绕过张胖子走人,张胖子讪讪地拦过来,“别走啊,价不满意咱们再谈,要不我给你再加两成怎么样?”
  姜云浅摆手,“实话就跟你说了吧,我家的黄芪就没打算现在卖,等什么时候家里揭不开锅了,我或许还会考虑一下。”
  见姜云浅还要走,张胖子不由急道:“你别急着走啊,我这黄芪也不是替自家收的,是陈老爷让我带收的,要不我再给你加两成总成了吧?你可要知道这附近种黄芪最多的就是你家了,你若是不肯卖,得罪了陈家的后果是什么吗?”
  “陈家吗?我早就得罪了。”姜云浅骤然转身,盯着张胖子,心里却琢磨起来,她要存黄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