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枝毓秀-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帝神情复杂地收紧眉宇,随口敷衍了一句,继而直接朝殿外下了命令。
“来人,传衡王进宫。”
第三百八十八章 匪夷所思
此时的元鹏还身在驿站之中,全然不知道元熹公主已经随高珩一同进宫。
更不知道她已经将当年之事全盘托出,着实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等待收拾。
现在在元鹏看来,自己当务之急是先查清玉壶身上的疑点,释清自己心中的疑虑。
因为他始终没有料到,玉壶背后之人既非大周皇室,也非南楚太子。
竟然是自己贵为大楚君主的父亲。
“真没想到,你是竟然父王派来的人,倒是我太过疏忽了。”
元鹏略显自嘲地勾起嘴角,却并没有因为得到这个答案而感到有丝毫的庆幸。
在他心里,楚王虽然是他的父亲,更多时候却让人觉得神秘莫测,难以看透。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扶持和偏爱南楚太子这一点,一直都是元鹏难以释怀的心结。
虽然确定他不会谋害自己这个儿子,却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加以防备,小心谨慎。
“不过,父王派在周国的眼线我大多都识得一些,你既然来京城已经有些年岁,为何我却从来没有听他提及过你?”
元鹏说着便收起嘴角的笑容,转而用一种很是古怪的眼神盯着玉壶,故意装出一副不予相信的样子,想要继续加以试探。
“因为我与那些人不同。”
玉壶淡淡一笑,脸上非但毫无掩饰之色,反而看起来很是通透,似乎已经决定坦诚一切。
“而且我来,不是为了传递什么重要的情报消息协助大王对抗敌国,只是为了调查一件事。”
“什么事?”
元鹏闻言不由有些紧张地收紧了眉宇,总觉得玉壶接下来所说的,很有可能他从未知晓,也是个足以让他震惊的秘密。
“我想殿下应该知道,距今三十年前,也就是大王还是大楚皇子的时候,曾经被先王派到周国为质的往事吧?”
“我听人说起过,可那又如何?都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还能掀起什么波澜?”
元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凝视目光,看着玉壶的眼神显得更加深邃复杂。
然而玉壶虽然直面着元鹏投射而来的视线,那一双秋水却一直都波澜不惊,淡定如初。
“但是殿下一定不知道,大王当时曾经和周国的一名女子一见倾心,二人私下还发生了一些非同寻常,且绝不能为外人所知的关系。”
“你说什么?”
元鹏眼中惊讶之色顿显,脚步不自觉地向玉壶挪动了两步,神情严峻地聚拢了眉峰。
“你别告诉我,父王让你留在京城,是为了让你找当年那个他曾经爱慕的女人。”
“殿下误会了,这个女子根本不用找,从大王让我着手调查此事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知道她是何人了。”
玉壶迈开步子侧身面向窗棂,让自己的身体能够沐浴到从窗外洒进的阳光,目光幽幽。
沉吟片刻之后,方缓缓地道出一句。
“而且,这名女子,殿下也见过。”
“他是谁?”
元鹏有些紧张地瞪着玉壶,明明很想知道答案,却不知为何又有些惧怕知道。
因为他有一种预感,这个人的身份,很有可能不是民间那些寻常的平民百姓。
他一面心怀忧虑,一面在脑海中飞快地回忆着自己随和亲队伍入京城以来所见过的,所有符合年龄和条件的女子。
可想着想着,他却开始不由自主地绷紧面颊,眼底深处翻滚上来一阵凛冽的迷雾。
“看殿下的表情,应该已经猜到了几分。”
在感受到身后元鹏那开始略转急促的气息之后,玉壶这才转过身来面色沉寂地看向了元鹏。
“对,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周的高高在上,母仪天下的皇后。”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当听到玉壶所说的这个人与自己心中所想重叠在一起时,元鹏眉间猛然一跳,眼中爆发出了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
如果那个女人是周国的官家小姐,是皇宫中的宫女,甚至是皇室的公主,元鹏还能去劝服自己勉强去相信和接受。
可是如今却惊闻这个人竟然是大周天子枕边的皇后,他一时之间根本难以平复下心绪。
若是不慎被周帝得知,不知道还会牵扯出怎样不敢想象的事端与灾祸。
这个真相确实来得太过突然,让元鹏觉得猝不及防之余,更加不想,也不愿意去相信。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元鹏怎么都无法将这两个远隔千里之遥。
完全没有,也不应该有交集的人联系在一起。
“这父王亲口对你说的,还是你心怀不轨刻意编造出的谎言?你信不信,你若是有半分假话,我现在就杀了你!”
元鹏眸色骤然一沉,有些激动地伸手掐住了玉壶的脖子,眼波锐利如锋。
“衡王殿下觉得,我编造这些谎话骗你,可以得到什么好处?”
玉壶两道秀眉微微一蹙,虽然喉间的呼吸被元鹏手上的力道所牵制,闷得些难以喘息。
但她还是用着略微有些沙哑的声音不紧不慢道:“其实,殿下此次若是没有随同公主一同入周,大王也不会决定让我将此事告知于你。不过大王也猜到,殿下听闻之后一定会有这样的反应。”
见玉壶脸上毫无畏惧之色,视线仍旧紧紧地锁定在自己身上。
元鹏这才松开扣在她脖颈间的手,继而垂下眼帘重重地沉下了一口气。
沉静良久之后,原本激动和震惊的情绪才逐渐得到缓和,转而抬起头来,将目光落在了地上那一片映衬着从窗外透进来,映衬着窗棂那精美雕花的光斑上。
“好,我就当你说的真的。那既然父王已经知道这个女人是谁,那他还想让你查什么?他让你把这段如此惊人的陈年往事告诉我,又想让我做些什么?”
“据我所查,当年大王回到大楚没多久,周国的这位皇后赵氏就怀了身孕。”
玉壶揉了揉有些被掐疼的脖子,转而抬手拂过鬓边的秀发,柳眉一挑。
“而后来临盆诞下的这个龙子,就是当今的太子。”
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世之谜
“听你的语气,似乎已经可以肯定,太子就是父王和周国皇后的私生子?”
在巨大的震惊和感叹过后,元鹏走到窗边将窗户推开一道缝,迎着拂面的清风在窗边站了许久,尽量让自己的身心都归于平静。
其实这个秘密虽然让人大惊失色,可对于元鹏来说却并非是一个对他不利的坏消息。
只是身为大楚的皇子,他一时之间还是不能全然接受,素来在自己面前威严肃然的父亲,年轻时竟然和敌国的皇后,有过这样一段见不得光的往事。
“对,本来我还不曾确定,但是就在昨夜,燕王妃帮我证实了这一切。”
玉壶走到元鹏身边,透过那道窗户的缝隙警惕地朝外头看了一眼,随即神色从容地微微抬了抬下巴。
“你说燕王妃?”听到玉壶提及程金枝,元鹏的脸色很是诧异,“她和此事有什么关系?”
“大王告诉我过我,就算不能以滴血验亲证明血亲关系,但好在与殿下一样,在我们大楚其他皇子的背上,也都有一处半月形的胎记。如果这位周国的太子真是大王的骨肉,想必身上应该也同样会有一个这样的痕迹。”
玉壶不温不火地说着,眼中的迷雾开始准渐散去,晶眸中光芒一闪。
“而恰好昨日,燕王妃危急之下用发簪刺中了太子的左肩,就在太医赶到为他止血上药时,我在门外看得分明,在他背上,确实有这样一个胎记。”
“呵,这么看来,他竟然也算是我半个亲兄弟了。”元鹏略显自嘲地勾起了嘴角,“若是周国皇帝知道他寄予厚望,一心想要传位于他的儿子身上流着大楚王室的血,被母仪天下的皇后戴了绿帽子,不知道会不会恨到想要杀了这对母子。”
他语气轻飘飘地说着,眼底深处却翻滚着一股阴沉的暗流,转而有些疑惑地看向了玉壶。
“可是,你在周国都城和太子身边也呆了几年,为何直到现在才得以证实他的身份?”
“殿下有所不知,我这几年虽身在京城,还被太子派在晋王府作为眼线,但是进宫的机会却很少。而且皇后的戒备心很强,身边的宫女和宦官全都是服侍她多年的心腹,根本就不允许陌生和新鲜的面孔留在正阳宫,甚至连东宫都是如此。所以从这母子二人身上得到的线索实在微乎其微。”
玉壶眼中浅浅地掠过一抹失望的神采,继而舒展眉宇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现在证实也还不算晚。”
元鹏当然知道,楚王时隔多年还要不遗余力地确认此事,并非是为了顾念什么骨肉亲情。
而是因为一旦证明太子身上流着楚人的血脉,待他朝登上皇位,对于南楚而言一直都是个巨大威胁和压迫的大周,就等同于成了他们的楚人的领地。
楚王今日之所以会通过玉壶将这个深藏已久的秘密透露给元鹏,也是料到他和太子在三年前那场和谈上有过交情。
此次元鹏既然随同元熹公主一同入京,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借机拉拢。
楚王想要自己这个儿子所做的事,实则就是元鹏这些日子以来的心中所想。
只不过楚王不知道的是,元鹏虽然答应帮助太子登上皇位,可这背后的代价,却是他心心念念的,楚国的王位。
而现在,正好只是为这场原本不可告人的互相勾结,多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殿下,宫里传来消息,说周帝皇帝请您即刻入宫觐见。”
正当元鹏在思索楚王的意图和自己如今的处境时,门外突然传来了元鹏贴身随从的声音。
二人不约而同地吃了一惊,很是警惕地聚拢眉峰四目相对,绷紧了两颊的肌肉。
在沉寂片刻之后,玉壶这才收敛神色,重新以一名侍女的姿态上前打开了房门。
“为何要突然召我进宫,可是因为出了什么事?”
元鹏也调转脸色走到门边,显出了一副疑惑之态,但眉宇间却让人丝毫看不出他实则满怀心事,之前才刚刚被一个足以震人心魄的秘密所洗礼。
“具体是什么原因,属下也不清楚,但是听说公主之前刚刚随燕王一同入宫面圣,似乎有重要之事。”
“什么?你说熹儿随燕王一同入宫了?”
元鹏闻言眉间一跳,心里纵然不愿意相信,却也分明已经猜测到,元熹公主在这个时候进宫到底是出于怎样一种目的。
他原以为,只要自己搬出南楚和楚王,元熹公主即便心中再想替高珩打击太子。
可家国安危和父兄亲情这样的分量,也足以让她按耐住心底的冲动,选择忍痛沉默。
却不曾想到,原来元熹公主对高珩的感情,俨然超出了自己原本的预料。
换言之,此时此刻,高珩在元熹公主心目中的地位,很可能已经越过了他这个兄长。
想到此处,元鹏心中还是不可否认地蔓延开了一股怅然若失,且深切的失落之感。
即使明明是自己欺骗,隐瞒,利用她在先。
“殿下,既然公主已经入宫,那就说明三年前那件事,很有可能已经被周国皇帝所知晓。”
玉壶见状便走到身旁小声提醒了一句,这才让元鹏暂时从失望的沉重中挣脱而出,投入了眼前迫在眉睫的思虑之中。
如果元熹公主向周帝道出了三年前那场和谈之事,在联想到近日风波不断的官银旧案,太子势必会受到重罚。
甚至会因为此事而动摇他的储君之位。
这不仅有违于楚王的目的,也更与自己的计划背道而驰,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而周帝既然派人传召,多半也是想让他进宫进一步确认元熹公主所道出的事实。
元鹏自认当下好不容易借玉壶之手取得了高珩的一些信任,若是当着高珩面全盘否认元熹公主所说的一切,显然是很不明智,也是自我暴露的做法。
事到如今,他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在两全其美的情况下,避开这场风波。
第三百九十章 绝地反击
既得周帝传召,即使元鹏不想面圣,也必须即刻入宫。
心中则已经为太子这一次的劫难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据元鹏所想,只要不能证明太子与当年那起官银旧案有直接联系,按照周帝对他素来的偏爱,至多只会治他一个徇私舞弊的贪污之罪。
直到他来到御书房,得知了太子以昨夜之事欺瞒周帝在先,元鹏这才赫然发现,这件事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许多。
况且依照元鹏的猜想,太子将程金枝迫害至此,加上昨夜毫无人情的弑杀兄弟之举。
高珩对他必然恨之入骨,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可以扳倒他得以报仇的机会。
作为一个私下里与太子相互勾结,却一直都隐藏在暗处没有暴露的人。
实在不应该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做出一些让敌人心生疑虑的举动,替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而在看到元鹏的那一刻,原本心中就忐忑不安的元熹公主更是有些自责和内疚地低下了头。
可是很快,她就重新抬起眼帘深切地注视着元鹏,眼中满满皆是万般炽烈的恳求之色。
在听闻周帝简略地带过了元熹公主之前所说,关于三年前在渡风关谈和背后的猫腻之后。
元鹏踌躇片刻,终是抿紧唇部线条,面色肃然地低下头很是认真地道出了一句。
“回陛下,确有此事。”
在听到元鹏的回答之后,元熹公主心中这才猛然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垮下了肩膀。
同时,也让原本因为程金枝被救一事而对元鹏敌意渐收的高珩心中,生出了一丝感激的情愫。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元鹏如今进退两难,这么做并非是为了真心相助,实属迫于无奈。
在权衡利弊之后,才选择了这样一个相对而言尚且还有利可图的办法。
“逆子,这个逆子!”
在从元鹏口中得到确定的答案之后,周帝迎面一声怒喝,登时就气血上涌。
他将手边的奏折全都重重地撂倒在地,气得浑身颤抖,眼中更是爆发出了一片足以燎原的火光。
“陛下息怒,虽然周楚两国结了秦晋之好,关系更甚从前,可外臣和妹妹怎么说毕竟还是个外人,贵国这些内部朝政之事实在不便插手。”
元鹏见周帝反应很是激烈,可四下却又不见太子的身影,心中一时有些摸不透眼前的局势。
于是便急忙俯下身来,一脸郑重地开口劝了几句。
“不过在外臣看来,正所谓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太子殿下当年之所以以这笔黄金为礼,也是为了让周楚两国能够缔结友好。我们大楚也一直都认为,这份厚礼是陛下一番诚心所赐,一直都对此心存感激。正因为有这样的情谊在先,父王才会同意将公主嫁入贵国。而且,这也并不能证明当年那笔钱财就是太子劫持官银所得。外臣恳请陛下切莫动怒,莫要因为此事,而伤了两国之间的和气。”
元鹏作为一个楚人,他说这番的话的目的在外人听来,确实像在为了撇清南楚在这件事情的中的关系,以求自保。
但是在周帝心中,却满含着一种屈居于弱势,向他人低头的屈辱感。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南楚虽不算那些贫瘠衰弱的边陲小国,却也无法和地大物博的大周平起平坐。
可是那时的太子却瞒着所有人,以自己这个大周君主的名义反而对居于赢弱一方的南楚赠予厚礼,罔顾国家颜面,只为了在自己面前邀功请赏。
在身心俱颤的愤怒过后,着实让周帝感到了一阵彻骨的心寒。
况且,周帝现在根本无心听他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劝慰之辞。
从这件官银劫案重新浮出水面开始,太子就一直被牵连其中,虽然他所扮演这个角色总有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却就是让人难以忽略。
加上之前有户部主司魏延招供在先,只因为当时他口口声声所指证的人是高珩,周帝才暂时收起了对太子的疑虑,却也没有直接找高珩前来问询。
而如今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太子和这件官银旧案之间的联系。
就更让周帝觉得,当初从夜袭屠灵司的那几名刺客身上所找到的燕王府令牌,以及魏延在他面前所所说的那一切,很有可能都是太子在背后精心操纵。
而目的自然是为了找到替罪羔羊,好替自己洗清嫌疑。
甚至就连昨晚发生的那一系事件,也全是太子精心策划的阴谋诡计。
包括高珩和岑风口中所指的,太子将自己的亲兄弟赶尽杀绝,想要借机将所有人灭口的,这近乎泯灭人性的恶行。
就这样想着,周帝突然觉得,自己根本一点也不认识,也不了解这个他从小宠爱到大的儿子。如果说一开始得知此事时他的感觉是愤怒,是震惊,是心痛。
那现在,这些感知已经全都被一种重如千钧的压迫和失落所代替,让他眼神涣散,身心无力。即使一再劝自己再相信太子一次,此时此刻,却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这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事?”
他语气缓慢地从口中吐出几个字,转而将变得有些浑浊的视线移向了内殿。
”太子呢,醒了吗?给朕拖过来。朕倒要问问他,如果那笔被劫的官银不是他送给南楚的见面厚礼,那到底是地上挖出来的,还是天上掉下来的?”
周帝这番话说得异常冷静。
没有声色俱厉的怒骂,没有过于激动的言语,有的只是无尽的疲惫与失望。
可在面前这些人听来,反倒格外地胆寒。
尤其刺入元鹏耳膜中,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威胁,不断减去他手中本就所剩无几的胜算。
而这时,只见已经不动声色许久,却一直平静如初的岑风有所意识地抬起眼帘,侧目望了一眼殿外开始偏西的日头。
目光停驻片刻,这才回过神来上前一步,眼角流下了一丝胸有成竹的沉着之色。
“陛下,臣这里有一个人,应该可以释清陛下此刻心中所疑之事。”
第三百九十一章 浮出水面
突然听闻岑风手中握有对这件事情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时,在场的众人包括周帝在内,全都流露出了疑惑和惊讶的神采。
从进入书房开始,高珩就总觉得,岑风就表现得异常镇定从容,似乎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时机。
虽然不知道他心中到底在谋划些什么,但是高珩能够感觉到,他始终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当岑风口中所说的这个人走进书房,映入眼帘,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草民顾寒清,拜见陛下。”
只见顾寒清一身缟素长衫,容色沉寂地与众人擦身而过,在有意无意地撇过一旁的高珩之后,俯下身来朝着周帝行了跪拜之礼。
“顾寒清,是你。”
周帝眯起眼睛注视着他,稍显诧异的眼神落在他身上,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身子。
“你们泉州顾家号称富可敌国,顾家先祖又于我大周开国有功,就算不是因为你和珩儿交好,和那件将你牵连在内的官银旧案,朕对你也早就有所耳闻了。”
而听着周帝这番不温不火,又别有意味的话语,顾寒清的神情依旧恬淡如水,不起一丝惊澜。
“陛下言重了,草民的家族不过是区区一方承袭守业的商贾之家,怎可担这富可敌国之名?况且在陛下和大周江山面前,更只是一粒渺小尘埃,只要陛下抬一抬手,转眼间便灰飞烟灭,无迹可寻了。”
顾寒清这些话虽然听来像是妄自菲薄的奉承之言,可仔细听来却不无道理。
的确,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富可敌国之说?
无论你坐拥多少座金山银山,对于君临天下的帝王而言,终究只能是屈膝俯首的臣子,需时时常怀敬畏之心,不可有半分逾越。
只要稍有威胁,便会被连根拔起,甚至在一夜之间,就能从天堂堕入地狱。
“你倒是很会说话。”
周帝眼神松动,眉宇间的凝重之色还未有所舒缓,转而又重新收紧了两颊。
“方才朕听岑风说,你可以替朕释清心中疑惑?”
“回陛下,正是。草民此次前来,是想有一些东西想让陛下过目。”
顾寒清微微颔首,片刻之后,只见两名宦人合力抬上来一个有些陈旧的方形木箱,沉沉地放在了周帝面前。
这木箱体积并不大,但可以看出这两个抬箱子的宦人显得有些吃力,似乎里面装着一些很重的东西。
而且光靠肉眼便可看出,这箱子上头附着着一些类似于泥土的痕迹,锁扣上也锈迹斑斑,显然在土里埋了一些年岁,前不久才刚刚挖上来的。
“这是什么?”
周帝以及在场众人全都满目疑色地看着地上这只木箱,皆想知道里面到底装着何物。
之前明明在审问官银旧案一事,在周帝的雷霆盛怒之下,气氛一时严峻凝重到极点。
而顾寒清的出现已经让人始料未及,这时又搬上来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的东西,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回陛下,这是草民从一个江湖盗贼手中偶然间得到的。”
然而顾寒清并没有理会从周围投射而来的各种猜忌的目光,侧目给身旁的宦人使了个眼色。
由于箱子上的锁扣之前就已经被松动解开,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徒手便可开启。
随着一阵开锁声响起,就在箱子打开的那一刹难,周围全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了一阵沉闷却清晰的惊叹声。
就连神情肃然的高珩也立时眉间一跳,幽深的瞳孔中目光凛然,紧锁不放。
只见这木箱里头装着的,竟然是满满一箱排放整齐,且光亮如新的银锭。
从数目上来看,至少也有数百两之多。
当然,这在场之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朝廷高官,这些银两纵然数量众多,却还不足以让他们出现如此夸张的反应。
他们真正所惊叹的,是目光所及之下,这每一锭银两上特殊的标记符号。
但凡收入国库,为朝廷所用之银,每一个都会被标注年号字样方便入库,称之为官银。
而这些银锭上头,光从第一排上看,毫无疑问全都镌刻着这样的标记。
“这…这是国库的官银。”
周帝怔怔地望着眼前这笔迷人眼眸的钱财,胸口气息一滞,深深地皱紧了眉头。
少顷之后,突然抬起眼帘瞪大双眼,从牙缝里怒意深重地溢出一句。
“顾寒清,你好大的胆子。”
可面对周帝的龙颜大怒,顾寒清却无动于衷,甚至都没有为自己争辩一句。
因为此时此刻,高珩已经走上前来,从木箱中拿起了一锭银两放在手中。
在凝视片刻,看清楚上头的字样之后,突然神情很是严峻地抬头看了顾寒清一眼。
也就在这一刻,高珩突然意识到,顾寒清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燕王府去看望得救的程金枝。
是因为他在做一件他认为比起单单只去看望,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的事。
比起站在心爱的女子面前,看着她伤痕累累,昏迷不醒,自己除了伤心自责,怨恨愤慨却无能为力。
倒不如收起这份片面的矫情,去放手一搏。
只是高珩怎么也想不通,顾寒清到底从何处得到这笔牵扯出无数风波,早已在人间蒸发已久的官银?
毕竟在这之前,甚至在昨夜,他都对此事只字未提。
“正康二十三年。”
高珩回过神来凝滞目光,字句沉重地念出这几个字,心中也不由猛然跟着颤动了一下。
这个年号在外人听来或许平淡无奇,可是落在眼前这些知情人耳中,却无异于惊雷炸响。
“是毕州那批赈灾巨款被劫的那一年。”
岑风容色严肃接过高珩的话头,在视线对上顾寒清之时,眼中极快地闪过了一丝欣慰之色。
“你说什么?”
周帝说着面色骤然一僵,立时从龙座上站起身来,一脸难以置信地盯着这箱银锭。
再去看顾寒清时,眼中的愤怒之色已经褪去大半,转而阴云密布,隐隐闪烁着让人心生寒意的幽光。
“顾寒清,这些银子,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第三百九十二章 龙颜大怒
“回陛下,草民之前说过,这批银两是草民偶然间从一名江湖盗贼手上所得。草民的家族世代经商,为求得一方庇护,和一些江湖人士略有交情。而这个盗贼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传说是盗跖后人,据说有一双可以找出一切金银财宝的火眼金睛,行踪如风,江湖人称风无极。无论你将钱财隐藏得再深,但凡被他盯上,就一定会被收入囊中。”
而这时,岑风也跟着若有所思地点头道:“这个风无极臣也有所耳闻,但是他与那些普通的江湖盗贼不同,从来只盗取贪官污吏**商的钱财,还时常劫富济贫,救济穷人,也算是个盗亦有道的有义之士。”
“岑长司说的不错,所以这个人确实存在,且各地官府多年来都拿他毫无办法,而并非草民自己蓄意捏造。”
顾寒清不紧不慢地说着,突然将头缓缓抬起直视周帝,眸光骤然一紧。
“且偏偏如此凑巧,就在前日,这名盗贼盯上了太子在西郊的那座别院。”
即使顾寒清没有直接说出这笔失踪已久的官银从何而来,可这番话中俨然已经点名一切。
只是在高珩看来,无论是他口中这个身怀绝技的江湖盗贼,还是好巧不巧盯上太子别院一事,全都出现得太过突然,很明显有着临时刻意安排的痕迹。
毕竟自己昨夜才刚刚和顾寒清一同审问过顾晨的旧部,他那时明明还在为无力对抗太子而束手无策,坐立不安。
从收到告密信到周帝传召这短短半日时间内,不可能会突然之间发生如此顺心顺意的大逆转。
“太子在西郊的别院。。。。。。”
周帝在口中喃喃着这几个字,整个人像是失了神一般,连脸上的皱纹都好似突然深了几许。
他此刻早已无心去理会这些鱼龙混杂的江湖之事。
就算此事还尚有疑点,可是他心中分明,这件官银旧案,包括程金枝的失踪和昨夜那场风波,太子都难逃干系。
加之如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