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卫找出了炸药包,李瀚让他撕开了一个小口,里面就是像棉花似的东西,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带着疑问,说道:“这怎么可能呢?”
  还是文三反应过来了,问道:“这庄园是不是林家的?这是曾子晴做出来的?”
  李瀚看着文三,问道:“你怎么知道是她做出来的?”
  “这是林家的庄园,难不成还有别人?圣上放心,子晴不过是担心朝廷的事情,她决计不能是对圣上有什么不满。”文三赶紧解释道。
  “不能吧?她一个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能做出这么厉害的东西来?”罗驰反问道。

    第四百五十三章、意外的邀请

  “她这一夏天都躲在这里,小翊找她不到,大江送曾夫人回城,小翊想跟来,大江说这曾子晴好像在忙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让小翊去打扰,我这才留了心,找人悄悄地跟着她,她很谨慎,一开始,只是她儿子跟着,后来,她儿子去了书院,才找了她从安州带来的丫鬟跟着,这就不让我不起疑了。只是,你们猜她研究这个干什么?”李瀚问道。
  罗驰摇摇头,文三想了想说道:“是不是她家跟谁结仇了?想要去报复回去?可是没听说她跟谁结仇呀?”
  罗驰听了看看李瀚,问道:“不是我吧?我没要她家的东西呀?”
  李瀚瞪了他一眼,说道:“你们两个去打探清楚。”
  子晴自然不知道这一切,她都忙糊涂了,回家后,才知道该中秋节了,书睿回家,子晴忙拉着书睿看她的研究成果,跟他讲制作过程。
  书睿并没有意料中的惊喜,只是看着子晴,抿着嘴生气,子晴见此奇怪地问道:“睿儿,你怎么不高兴?”
  书睿冲子晴喊道:“娘,你怎么能这样做?你知道这是多危险的事情,你还一个人去做。如果万一你有了什么意外,你让我们和爹怎么办?爹临走之前,可是再三交代我了,不许你一个人出门,不许你一个人去碰那些危险的东西,你都忘了吗?娘,你总这样,让我在书院如何安心念书?”
  书睿说着说着眼圈还红了,他一个小孩,才十二岁,原本也是爱玩爱闹的年纪,可偏生爹爹不在家,母亲还时不时出点状况,生性散漫随意,他是家里的长子,小小的年纪便要管教弟妹。护着娘亲,子晴这样,他真心觉得委屈了。
  子晴忙一把搂过书睿,说道:“睿儿乖。不气了,娘以后保证不去了,嗯?以后,娘没你陪着,真的不去了,娘发誓,再去了。娘就变成一只小狗,好不好?你在书院安心念书,不信,你让小妹看着娘,好不好?”
  书睿一听破涕为笑了,说道:“娘,你见过谁发誓会变成小狗的?”
  子晴一愣,上世小的时候。大哥每次惹子晴生气,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妹妹,真的不哄你了,再哄你,哥哥就变成一只狗。”没想到子晴这会倒脱口而出了。
  书睿见子晴又发愣了,便叹口气,拉着子晴出了屋子,和书彦他们一起去玩去了。
  正好,刘氏这时找来,说道:“妹妹,明日中秋还去我家。你大哥说了,今年的中秋不能团圆,可是,为了不让爹娘觉得冷清,他说,让咱家的孩子们一人表演一个节目。家里的孩子这么多,会唱会跳会弹的,都行,这不也是看永莲她们出门回来学的,原来,这城里大户人家的小姐,学的东西还真不少,你大哥说,咱家的孩子先预备着,在家先练练,以后出去就不怯场了。”
  子晴听了说道:“大嫂也不早些说,这仓促间,我家那几个孩子可是教点什么好?”
  “嗐,一个自家人玩,怕什么?对了,早说,早说也见不到你的人影,你不说我还忘了,你一个人躲在乡下做什么?问你家丫鬟,她也说不知道。”
  子晴一听,忙推了刘氏往外走,说道:“大嫂,我好容易才回来,你让我歇会儿,明日一早准去你家,今晚,我教他们几个玩个游戏。”
  “要好的能逗人笑的啊,不然,我是不依的。”刘氏边说边走了。
  子晴忽然想道,自己没在家,也不知那几家有没有人来送节礼捣乱,刚想找小粉问问,小翊便走了进来。
  “姑姑,你总算回来了,我可是打发人来问了好几次,还以为姑姑是为了不收我的节礼躲去了乡下呢。”小翊问道。
  “哪能呢?姑姑这不回来了。”子晴说道。
  “那姑姑能不能告诉小翊,姑姑是做什么去了。”小翊问道。
  子晴正想该怎么跟他解释,外头又传来罗浩炎和文星彧的声音,还进门,就听见他俩喊:“姑姑,姑姑,你回来了吗?我们送节礼来了。”
  子晴还没出去,这两人已经进来了,说道:“小翊,你怎么又比我们快一步?”
  小翊说道:“因为我心诚,我想姑姑了。”
  罗浩炎做了一个不屑的表情,文星彧却递给子晴一张帖子,原来是文家八月二十八要举办一个观菊会,请子晴携女参加。
  文星彧见子晴看着自己,便道:“姑姑,是我曾祖母的意思,想必是我娘和大娘几个商量的,对了,这还有两张,是给两位舅娘的。”
  子晴接过来一看,是给刘氏和傅氏的,也是携女参加,子晴吩咐小白去刘氏和傅氏请来。
  花嬷嬷接过了两家的礼单,先去打点回礼,刘氏和傅氏过来,小翊他们知道子晴有事商量,自去找书睿他们几个玩。
  刘氏和傅氏看了请柬,问道:“怎么会请起咱们来了?咱们的级别也不够呀?况且素日又没有来往。”
  “可不是这话,我也不知是好意还是坏意,这文家的门槛,实在是有些高,你说,咱们的孩子们去了,也没几样正经拿出手的东西,岂不是光让人看笑话了?还是人家原本就是想看咱们的笑话?”子晴愁道。
  不是子晴小心眼,而是子晴从文家接触过的那几个女人,还真没一个好说话的,文三的妻子孟青菲还算好的,看着还比较和气些,就是有些琢磨不透。
  其实子晴还是不了解这些大宅门的女人,这次请子晴几个,还真是孟青菲的主意,主要是孟青菲见罗家都邀请了子晴一家,罗家的身份不低,罗家是武将出身,文家是文臣,这一文一武都是大风国的栋梁,皇上对谁家也不偏倚的。如今罗家都对子晴示好了,文家自然要考虑到罗家的面子,故而,这孟青菲便对老夫人提议了。
  况且,这孟青菲跟子晴接触了两次,对子晴的坦荡和随性还真有几分欣赏,她身边的朋友还真没有子晴这样的,不因自己的身世自惭形秽,妄自菲薄,即便是身处低处,低处也能开出清芬的花来。
  文老夫人还记着子晴呢,那赵姨娘的这口气还没出,这文大奶奶又告了一状,正想着怎么找回面子,岂有不依之理?到时净等着看笑话了。
  子晴想了想,说道:“正好,明日咱们不是要搞一个活动吗?不如,咱们教孩子们唱几首歌,让书睿弹琴,可惜没有会吹箫的。”
  子晴的话刚说完,小翊进来了,说道:“姑姑,我会。”
  文星彧也说道:“姑姑,我也会。”
  罗浩炎说道:“好像谁不会似的,我也去。”
  “姑姑,我们唱什么歌?”小翊问道。
  嫣然说道:“娘,我知道了,我会唱,长亭外,古道边。。。”
  子晴一听愣了,因为林康平的远行,子晴没事就哼这首歌,没想到这嫣然在一旁居然学会了,而且,这孩子的声音听起来,真犹如天籁之音般的纯净。
  傅氏听嫣然唱完,居然抹了一把眼泪,说道:“姐姐这歌叫什么名字,还真好听。”
  “这歌名叫送别,是林康平从别处听来的,我也跟着学会了。”
  既然要唱,子晴让她们几个好好学,刘氏把永莲几个喊来了,跟着一块学,书睿弹琴,小翊吹箫。永松、永柏书彦等还有罗浩炎和文星彧也跟着站进了合唱的队伍,说是也要参加明天晚上曾家的聚会。
  子晴看了一眼刘氏,毕竟,永莲几个已经不小了,而罗浩炎和文星彧也有十二岁了,刘氏笑着同永莲几个说话,看来,她并没有在意。子晴想着,也都是几个孩子呢,素日又跟书睿几个走的近,便没推了他们出去。
  子晴根本不懂这个时代的乐谱,是书睿几个听了歌曲翻译过来了。
  次日,子晴去子福那,路过后花园,见永莲几个正在练唱,还有嫣然也在,便笑道:“有这般用心,当年学什么没学好呢?”
  永莲说道:“姑姑,我们当年也没个好先生教,我们也只知道学针黹,哪里会想得到今天,想到会上京城来?”
  这倒是实话,子福做知县时,永莲五六岁,那会家里的状况还不是很好,子福也一时没想到这么远,光忙着公事了。刘氏也没想到会有一天在京城安家的,想着孩子们在县城或府城,也算拿得出手了。
  子晴看到永菱、永萱、永芩几个小的也在,跟着几个大的学儿歌,便笑道:“人还真齐全。”
  “娘,我在和姐姐们学唱歌呢。”嫣然扑了过来。
  子晴一听乐了,笑道:“是吗?娘听听,你们学了什么?”
  “可是,我还没学会。”嫣然歪着脖子,有些懊恼的神色,让子晴忍不住抱着她亲了几口。
  这天下午,曾家刚吃完晚饭,小翊他们三个便进门了,今年没有烧塔,倒是在水塘边的空地上烧了一堆篝火,一共有十多个孩子,围着篝火,曾瑞祥和沈氏一干大人则坐在了蒲团上,等着看孩子们的表演。

    第四百五十四章、中秋夜

  嫣然一身桃红色的缎子夹袄,夹裙,小包子头,和永萱、永芩三个同时出场了,手拉手唱着永莲教她们的江南小调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飞飘香袂空中举。。。”
  子晴一看,三个孩子,除了一开始永芩有些紧张,嫣然有些跑调外,居然也有模有样的,边唱边跳,忙后悔不迭。早知如此,自己还教他们唱什么《送别》,这时空的曲子也有的是,只是子晴不接触罢了。
  原来是永莲几个上次去罗家的赏荷会回来,新交的几个朋友在一起,说起她们都在家学些什么。为此,刘氏特地请了一个女先生来教永莲几个弹琴,哪怕只练好一首曲子,到时也有可拿得出手的。
  学琴的同时,也没忘了学围棋,另外还有书画,古诗词鉴赏等,除了永莲三个,连子禄家永萱和子寿家的永芩都一块进学了,拘了几个月,也算是有点成绩了。
  子晴自然不知道自己在乡下二个多月,家里居然开了私塾,说到学琴,嫣然还真没什么天赋,那个罗楚楚曾经来教过嫣然两回,可这孩子根本坐不住,再说,子晴看着这么小的孩子拨弄琴弦,即使带着指套,也是有几分不忍心的,便没让孩子学下去,想着过两年长大了再说。
  书睿一见子晴走神,忙道:“娘,该我们了。”
  说话间书睿几个走到了场地中间,他们几个是琴箫和曲,书睿、书彦、永松、永柏弹琴。小翊三个吹箫,演奏了一曲《平湖秋月》倒也应景。子晴抬眼看去,皎洁的秋月清辉直泄,晚风轻拂、一潭微皱的池水。波光闪烁;花草、 树木,亭台,楼阁。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飘逸而柔美,整个园子显得格外的平和。
  子晴不禁想起去年的此时,自己和林康平依偎着赏月的情形,想来此时此刻,林康平也会在同一轮圆月下,遥寄着对子晴的思念吧?
  一曲完毕。掌声如潮,傅氏的弟弟傅嘉远笑道:“还是京城的书院好,的确比安州的强多了。”
  子晴早知道,这边的书院跟白鹭书院似的,琴棋书画都教。书彦这半年也跟着书睿进了文山书院,加上原来在安州也学了点底子,倒也没太费力跟上。
  可巧傅氏说道:“咱们这还有两个从白鹭书院出来的,听说,白鹭书院也是琴棋书画的什么都教,不如也叫他俩演奏个什么曲子。”
  刘氏笑道:“他们都是大人了,你作弄他们做什么?”
  “谁说是大人了?还没成亲就不算吧?”陈氏笑道。
  “没成亲,四弟妹家的嘉远也没成亲呢,不如也一块上吧?”刘氏也是个爱看热闹的。何况,也没有外人,不过自己一家娱乐。
  傅氏笑道:“我弟弟也不是白鹭书院出来的,我的意思是白鹭书院的来一个,跟文山书院的比试比试,看看到底哪个更强一些。”
  子晴笑道:“既如此。大哥也上,大哥也是白鹭书院的,可不要给白鹭书院的跌股啊?”
  沈氏推了下子晴,说道:“你也是个淘气的,你大哥都多大年纪了?”
  “横竖也是玩,不过是一家子凑趣。”子晴笑道。
  “我可真不行,我都有十年没摸这些东西了,哪里还能捡的起来。”子福摆手。
  没想到刘氏的弟弟也是好热闹的,一把拉了子福起来,笑道:“姐夫,今日中秋,玩个热闹而已。曲子你挑,乐器你挑,这总成了吧?”
  子福走到琴旁,坐了下来,试了试弦,叮叮咚咚的声音响起,试了不到一刻钟,子福说道:“好吧,陪你们几个玩玩,就来一首《阳关三叠》吧,这个还简单些。”
  子晴一听这三个的水平,真不如那几个小孩呢,想必也是很久没有练手的缘故,这两年生疏了,尤其是子福,弹着弹着居然忘调了,跟箫声没合上,自己先撑不住笑场了,原本是浓浓的离别的哀伤,居然让他整出了喜剧的效果,让大人孩子们哄堂大笑,子福倒也不恼,笑道:“我原说我忘了的,你们非不信。”
  刘氏笑道:“你快下去吧,别耽误了旁人,还是听听咱家几个女孩子的歌声吧。”
  这次,是永莲和永蓉两个弹琴,永菱和永萱、永芩以及嫣然主唱,她们唱的是《送别》,因为不光这曲子好听,歌词也很有美,很有意境,“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等,让永莲和永蓉两个小小的年纪,也体会到一种别离的无奈和忧伤,莫名的便喜欢上了。
  这歌,子晴没想到童音唱起来会有这样别致的效果,仿佛更能把人带进那样的空旷、辽远的地方,夕阳、长亭、古驿道、执酒劝进、挥手送别等,童生唱完了一遍,子福嫌没听过瘾,书睿几个男孩子也凑了上去,要来一曲合唱。
  子禄说道:“也没吹笛的,还是不要弹琴的,人家不是说了笛声残吗?还是来个笛声吧?”
  子福看了一圈,夏甘永说他会吹笛,跟着和了两遍,便说会了。
  可是,这曲子一吹,沈氏和曾瑞祥也不禁想起了远行的子喜和林康平,也不知他们这会在哪里?可是也有一轮明月同照?常言道,月是故乡明,出门在外的人,最怕的就是团圆日,不然,也不会有那些思乡的千古名篇了。
  散场前,为了逗曾瑞祥和沈氏开心,子晴提议孩子们站一排,玩一个游戏,就是来一句古诗词,古诗词中必有月字,输了的人罚下场,最后在场上剩下的那个人,就是今晚的才子才女,奖一个子晴做的荷包,外带纹银五两的零花钱。
  孩子们一听便兴奋了起来,因为不光书睿他们,连永松他们也是每个月有固定的月银了,一个月才二两,小孩子们在外头念书,哪有不想要零花钱的?
  书玮最小,子晴让他排在了第一个,其次是永菱,她虽然比书钰大一岁,不过,她是女孩子,没男孩子念书的时间长,至于嫣然和永萱几个,子晴直接把她们淘汰了下去,谁知这三个还不干,嫣然背着手说:“娘,我会背,我会‘床前明月光。’”
  众人一听都乐了,沈氏忙道:“快把我外孙女放第一个。”
  子晴只得把嫣然、永萱、永芩三个排在了前面,然后才是永菱、永蓉、永莲三个,接下来,才是几个男孩子,按年龄顺序站好了。
  嫣然第一个,念道:“床前明月光。”
  永萱也想好了,这两月跟着先生念了两句古诗,便道:“举头望明月”
  “明月几时有。”“举杯邀明月”。。。
  一圈下来,嫣然又念了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而永萱永芩两个却因为一时想不起来而淘汰下去了,陈氏向子晴笑道:“没想到妹妹是个才女,这外甥女也随了妹妹,居然比她这两个姐姐还强一些。”
  永萱、永芩也不过是五六岁,五六岁的孩子哪里知晓许多?不像嫣然,书睿几个不说,连小翊来了,没事也会拉着嫣然教她念几句唐诗的。
  子晴回笑道:“这个没办法,我家嫣然的先生比较多。”
  当然,子晴也只是说笑,嫣然第三圈便淘汰了下来,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背几首唐诗,也就不错了。
  令子晴意外的是,最后夺魁的居然是小翊,好像据子晴所知,这小翊,并没有进书院念书,想必是在家里的私塾苦读吧,他毕竟比书睿文星彧罗浩炎要小两岁的,没想到这学问还真不分年龄的。
  子晴既说了自然要兑现,这五两银子小翊倒没在乎,在乎的是子晴送的荷包,他早就看见书睿他们几个用了,子晴的手艺自是不用说,做工十分精致,图案也别致,送小翊的是一个小牛的图案,他跟书彦都是属牛的。书睿他们几个荷包子晴都是按照他们的属相做的。
  小翊拿了五两银子和荷包,永松几个笑道:“小翊,你夺了魁,怎么也要庆祝一下的吧?说吧,请我们几个做点什么?”
  “嗯,不如,拿了这五两银子,去六华居,我请大家吃一顿饭。”小翊倒也是痛快。
  “好,就定在明日吧。”罗浩炎也是个好热闹的。
  “明日就明日,要早一些,下午酉时之前,我们要回到书院的。”永松笑道。
  沈氏听了说道:“你们几个不许欺负小孩,人家小翊好容易得了五两银子,你们几个就算计上了,有本事,自己怎么不拿头奖?”
  永松说道:“阿婆,这不怪我,要怪就怪姑姑,才设了一个奖项。”
  小翊忙对沈氏说道:“外婆,没关系的,我在姑姑家吃多少次饭了,小翊还没请姑姑吃过饭呢。正好大家都在,明日都去。”
  刘氏笑道:“小翊,你还是带着你们哥几个去吧。我们都去了,你这五两银子就剩不下了。”
  小翊看着刘氏认真说道:“舅娘,我有银子花,真的。”
  刘氏听了笑道:“原来你还是一个有钱人啊,行,我们就依你一回吧。哪天你来了,舅娘也给你做好吃的,你还没尝过舅娘的手艺吧?我可告诉你,你二舅娘的手艺更好。”
  小翊笑着点头,说道:“好,多谢舅娘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和花嬷嬷的谈话

  子晴打发小翊他们回去了,自己却睡意全无,在院子里溜达,没想到惊醒了花嬷嬷,花嬷嬷回屋取了两个棉垫,陪着子晴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奶奶,想爷了吧?”花嬷嬷问道。
  子晴笑道:“不怕嬷嬷见笑,还真有点。”
  “说起来,老婆子还真有些羡慕奶奶,这男人,能对一个女人一心一意的,太难得了。不过,老婆子看奶奶的娘家几个,还都没有小妾的,这个,可真是难得。”
  “这没什么,我爹娘说过了,我们都是乡下人出身,乡下人不作兴这个,还有,家里有了小妾,成天吵吵闹闹的,你算计我,我算计你,这日子过的有什么趣?所以,我大哥他们都听我娘的话,没有姨娘小妾的。”子晴说道。
  “哦,还是夫人家教好,这男人,有几个能消停的?还不都是得陇望蜀的,左一个右一个的,凭她天仙的人物放在面前,也就稀罕的几个月,能长久到哪?”花嬷嬷感叹道。
  子晴觉得花嬷嬷可能是有感而发,估计是想到了小翊的母亲,子晴试探着问了一句:“嬷嬷可是想到你的小姐了?说起来,我跟小翊这么熟了,可还从没有问过他家的事情,我看他不是十分想说的。嬷嬷能不能跟我说说,小翊的娘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花嬷嬷看了看子晴,说道:“论理,主子的事情,做奴才的不能插嘴,可今天奶奶既然问了。我就说说吧。我们小姐,当年可是和文三奶奶,罗大奶奶还有后来嫁入润王府的润王妃,号称京城四大美女。这四大美女的年龄相差不过一两岁。都是京中权贵之女,自然都心高气傲的。我们小姐嫁入夫家,原也过了一年如胶似漆的好日子。可惜,我们姑爷身边,有名有份的姨娘就有四个。”
  子晴一听,这没名没分的不是更多,这小翊的爹,忙得过来吗?
  果然,听花嬷嬷继续说道:“这没名没分的我也不知到底有多少。我们小姐,又是个要强的,也不会像她们似的成天装狐媚子哄人,渐渐的把姑爷哄的跟我们小姐离了心,小姐有了身孕后。我们姑爷更是难得进一次小姐的房,我们小姐心里有苦说不出,只会对着老奴垂泪,可老奴能怎么着?自古这男人不打这么过来的,原指望小姐把孩子生了,身子复了原,再把我们姑爷笼络过来。谁知我们小姐生孩子,居然着了别人的暗算,那个狐媚子有一个儿子。见我们小姐是正室,生了儿子岂不抢了他儿子的荣耀?可怜我们小姐才堪堪双十年华,居然就这么走了。”
  花嬷嬷说到此处痛哭起来,子晴一想,这大宅门的日子果然是不安生的,想想可怜的小翊。连亲娘的面也是记不得,在这样复杂的家庭里长大,要什么样玲珑的心思才行?
  花嬷嬷哭了一会,擦了眼泪,又说道:“我们小姐,拼着命把小主子生下来,我们姑爷也明白了怎么回事,总算处理了那个狐媚子,不过,她的儿子倒是留了下来,交给了别的姨娘带着。我们小主,则由我们几个护着,一路到了现在。”
  子晴仿佛记得,小翊还有一个姐姐,便问道:“那你们姑爷后来又续了弦吧?我好像听说,小翊还有一个姐姐的。”
  “奶奶真是好记性,我们小姐确实还有一个女儿,今年已经十三了,再过两年,也该说亲了,但愿能找到一户好人家。”
  “嬷嬷,光有好人家哪行?要有一个知冷知热疼她的人才好。俗话说,万量黄金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奶奶说的对,可不就是这意思,还是奶奶有学问,说话到底不一样。”花嬷嬷笑道。
  花嬷嬷说完,看看子晴,问道:“奶奶的话,可是应验到爷的身上了,只是,我听说,我们爷是因为捐了一座金山给当今的皇帝,才换来一个七品的义官和皇商一职,这好好的,爷怎么会舍得把金山捐了出去?莫不是受了皇家的威胁?还是因为别的?”
  子晴知道那日宣旨的时候,家里的下人都在场,花嬷嬷自然是知道缘由的,便笑道:“这不是听说朝廷想跟西洋人买枪炮没有银子,皇上发愁了,这才把山捐了出去,横竖我们也是白丁一个,真要开采了,只会惹来别的的嫉恨和眼红,何苦来给自己找事呢?我们也不是银子不够花,能花多少?孩子们要是成器,你不给他们留家产,自然会自己挣去,孩子们要是不成器,你留多少家产,也是有败光的那一天。”
  花嬷嬷听了笑道:“奶奶果真是个通透之人,这世上的人要都像奶奶这般想,也就好了,哪里会搞出这些乌七八糟的脏事烂事来。”
  子晴知道她在大宅门生活多年,感触自然比子晴深刻的多,便笑了笑。
  “不过,我看奶奶的性子是个心慈面软的,不知奶奶心里可有仇恨的人?”花嬷嬷问道。
  仇恨的人,子晴一想,还真没有,那些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伤痛不过是成长的代价,正因为有了这些伤痛,才让子晴更珍惜现在的美好。
  子晴想了想说道:“还真没有什么特别仇恨的人,不愉快的事情倒是有几件,不过要说到仇恨,还真说不上。我们不过是平民百姓家,哪里会有什么深仇大恨的?”
  “对了,奶奶你恨倭国人吗?不然,为什么会把矿山捐了给朝廷买枪炮的?”花嬷嬷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这个子晴还真不好跟花嬷嬷细说,便道:“论理,我是跟他们没接触过,说不上恨不恨的,可是,听阿水他们说起,这些倭贼也是够可恨的,不好好的在他们国家过他们自己的日子,总觊觎着别人的东西,烧杀抢掠的,你说可恨不可恨?真要这样长此下去,咱们越来越软,人家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肆无忌惮的,所以,这个倒是忧心过。”
  花嬷嬷听了笑道:“奶奶说的我老婆子虽然不大懂,可是也知道那是强盗的行径,这些杀千刀的,是该好好收拾收拾他们的。”
  子晴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花嬷嬷说道:“夜深露重了,奶奶还是回屋歇着吧。”
  花嬷嬷把子晴送进房,伺候着子晴梳洗躺下后才走的。子晴放松了心情,倒也很快进入了梦乡。
  子晴自然不知道,其实,她跟花嬷嬷的谈话,都被人原封不动地听了汇报给李瀚了,不是李瀚多心,试想,一个能做出这么威力大的炸药之人,李瀚要不留心才怪呢。这坐江山的人,从来就没敢安稳地放心睡大觉,否则,这江山十有**是坐不住的。
  李瀚听了子晴的话,这才知道子晴竟然真的是替他忧国忧民,而林康平也是为了他远渡重洋,李瀚想到了这些,又想到了林康平的救命之恩,便说道:“撤了吧,以后,不许再去打扰她了。”
  子晴自然不知道这些,这会,还在梦乡呢。
  次日一大早,小翊便过来了,在子晴家吃过早饭,子晴给书睿、书彦收拾上学的衣物,书睿几个带着嫣然坐在炕上念书,书睿突然问道:“娘,你要带妹妹去那个菊花会,如果到时她们为难你怎么办?你又不会作诗作画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你可是一样也不会的。”
  书彦也问道:“是啊,娘,不如你还是不要去好了,等妹妹长大了,妹妹会了你再带她去。”
  子晴听了敲了他俩的头笑道:“敢情在你们眼里,娘就这么没用啊?”
  “不是说娘没用,而是娘你自己回来说的,在赏荷会上,差点就被人捉去作诗作画了,你忘了?”书彦提醒子晴道。
  这个问题,子晴还真没想过,到时要找个什么借口推脱呢?
  小翊说道:“姑姑,你不用发愁,到时我陪着姑姑去,姑姑不会作诗,我替姑姑作了。”
  书睿看一眼小翊,说道:“你行吗?你会?”
  小翊一挺胸,说道:“怎么不会?不行咱们比试比试。”
  小翊自从昨夜得了头魁之后,信心满满的,这时,刘氏几个来找子晴打麻将了,说是今天不用开伙做饭了。
  子晴带着她们几个进了麻将室,子晴问刘氏和傅氏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你俩会哪样?有拿的出手吗?”
  刘氏看一眼子晴,问道:“妹妹怎么会这么问?”
  子晴把刚才的话题重复了一遍,刘氏说道:“我只是听说了小姐们吟诗作画的,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