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八娘-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乱来了?”八娘将小厮扯到一边,对小眼睛道,“我们在大街上好端端的,你不光将汤给泼下来了,连碗都不拉下,你说吧,怎么办?”
  “对不住,实在是对不住,”小眼睛作了个揖道,“我在窗口边看热闹,手一时没拿稳,对不住了。”
  认错态度还挺好的,看来遇到个讲道理的人了,自己当然也不能得理不饶人,指指七郞,“苦主在那呢。”
  小眼睛忙又冲七郞说,“这位兄弟,得罪得罪,都是我的错。”
  “以后手稳点,”七郞闷声道,“要是砸着小孩就麻烦了。”伸手不打笑脸人,七郞有气也发不出来。
  “是,是,是,以后一定注意。”小眼睛从善如流。
  “你当时缩什么啊缩?”九娘虽然质问着,但语气也很温和。
  “下意识的就,就缩脑袋了,见笑了。”小眼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挺腼腆,挺老实的。
  “以后注意点吧。”对方都那么有素质了,自己肯定也得高风亮节,六郞准备招呼大家回去。
  不想,小眼睛又指着八娘,还在补充说,“你们不去争着拉她,其实也不会有后面这些事……”
  杨家小朋友站定了,面面相窥,这是在怪我们配合没默契么……
  小眼睛又再接再厉,指着九娘道,“这位小娘子,你太冲动了,上来就拎我衣领,让我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九娘一伸手,就拎住了八郞的衣领,八郞叫道,“放手!”
  九娘松开手,斜睨了小眼睛一眼,指了指八郞,“他开口没有?你自己反应慢,还好意思怪我动作快?你缩头的时候怎么缩那么快啊?”
  “我缩的不快吧?你不都叫我小眼睛了么?”小眼睛小声反驳着,“我眼睛不小。”边说,边努力睁大眼睛。
  “你眼睛不小?”九娘哼了声,指了指周围,“你自己找找,你比谁的眼睛大!”
  八娘见跑题了,忙拍了拍九娘,对小眼睛说,“你知不知道,他们不拉我,碗就砸我身上了,没准砸我头上!头破血流!”必须得把后果说严重些。
  “你是站着的,”小眼睛也是特想转移话题,赶紧解释着,“虽然你脸比较圆,但头也就那么大,碗砸头上的可能性比较小,我的意思是,我就是瞄准了砸你,都不一定能砸得到,何况我是随手一松……”
  好吧,八娘承认,论拉仇恨的水平,小眼睛比九娘略胜一筹,“我脸圆?”
  “比我们脸都圆。”小眼睛忙指了指大家,跟九娘学的挺快的,就在身边找参照物,既能打击人,还省事。
  “公子贵姓?”八娘歪着脑袋问。
  小眼睛愣了下,“免贵姓潘。”
  “呵,姓潘,我还以为你姓胡呢,”八娘鼻子哼了声,正想说,胡说八道的胡,大脑却着重强调了一下,潘,这小子姓潘,八娘顿了顿,“你姓潘?”
  “是,”小眼睛点点头。
  “城里姓潘的多吗?”八娘问。
  小眼睛又愣了下,“应该不多吧,潘不是大姓。”
  “潘仁美,潘大人是你什么人?”八娘直奔主题,虽然几率不大,但宁可多问三千,也不可错过一百。
  “是在下的长辈。”
  “喔,是你长辈啊……”八娘拖长了声音,还真正是冤家路窄啊……
  六郞等人给八娘点了个赞,聪明,知道探明对方身份,嗯,人家是大宋官员之后,我们不能结仇……
  在来汴京的路上,杨父和折氏给大家粗略普及了一下他们所知道的大宋的知名人士,潘仁美荣幸登榜,庞太师未曾冒泡。
  九娘只能送了小眼睛一著名白眼,初来乍到,懒得和这小子理论。
  却见八娘手一伸,“100两,黄金。”
  “啥?!”小眼睛和他的小厮齐齐瞪大眼,张大嘴,半天都合不拢。
  六郞张了张嘴,没发出声,合着八娘是打听出了人家身家,好要赔偿?就算汴京房价高,100两黄金也太夸张了吧?回去得好好说说八娘,地皮没踩热之前,不能轻举妄动。
  七郞诧异的看了眼八娘,不经意的动了动,将小眼睛的前路封死,八郞则站到了小眼睛身后。
  九娘没动,余光却时时关注着潘家的小厮。
  “这身衣裳是我七哥的姥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八娘指着七郞的衣裳,娓娓道来,“姥姥眼睛看不见了,你说缝的辛苦不辛苦?整整缝了三年零六个月外加5天半。”说的跟真的一样。
  “没坏啊,洗洗就好了,”潘小眼睛申辩着。
  “我还没说完呢,”八娘继续着,“衣裳缝好后,姥姥将衣裳送到庙里供了七七四十九天,说是能保佑我七哥一辈子无病无灾,但是,这衣裳不能粘水,一沾水就不灵了。”
  “都不洗衣服么?”潘小子明显不信。
  “当然不能洗,这是我七哥第一次穿,图个吉利,明儿就得收起来。”八娘说的煞有其事,“你说,这衣裳得值多少,无价啊,老人家的心意那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收你100两黄金不算贵吧?别的帐,我都还没和你算。”
  “别的帐?还有什么帐?”潘小眼睛皱起了眉头。
  八娘指指自己的鼻子,“你吓着我的惊吓费,让他们冲去逮你的辛苦费,还有,站在这和你掰扯的润喉费……”
  “听小娘子的口音,不是本地人?”潘家小子突兀的打断了八娘的掰扯。
  “对,我们不是汴京人,”八娘微微笑着,承认得特痛快,微微挑眉,“但我们可是大宋的子民,怎么?只有汴京人才是大宋子民,还是说,大宋的子民在汴京这地就不能讨公道了?”
  “你不要以为汴京人好欺负!”潘小子大声道。
  “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外地人欺负你这个本地人?你脑子没病吧?”九娘插话了。
  “你不要以为汴京是容你讹人的地!”潘小子涨红了脸,“想讹人,你找错了地!想欺负人,你找错了对象!”
  “我讹你?”八娘指指天空,“朗朗乾坤,天子脚下,我一外地人敢讹你?敢讹潘大人府上!”
  此时周边已围起了许多人,八娘冲大家道,“大伙儿来给评评理,他泼汤水把我哥给砸地上了,怪我哥帮我挡灾,”说完看向潘小子,“我没冤枉你吧?你缩头想跑,怪我妹妹动作太快,逮着了你,我没撒谎吧?我给你好言好语的说这衣裳是多么的珍贵,你说我讹你,到底是谁欺负谁?!”
  旁边自然有人早早围观,此刻便有人出声道,“小娘子,100两黄金确实太多了。”
  潘小眼睛立马附和,“对,对,这不是讹诈是什么?”
  “我年纪小,”八娘面不改色心不跳道,“只知道这衣裳对我七哥意义非凡,特别珍贵,我只知道说什么东西贵重,就说值黄金万两,我才说100两呢!”怎么的,反正年纪小,我说我不知道黄金价值,你们能拿我怎么办?
  六郞此时发言了,“听我妹妹说100两黄金,你可以惊讶,可以反驳,但为什么偏偏要说我们讹诈?她才多大,你多大?”
  潘小子脸又红了,对六郞道,“你说赔多少?”
  “你先道歉。”六郞板着脸。
  “对不住,我不知道你是信口开河……”潘小子对八娘道,很不情愿,潘小子相信自己的直觉,这小娘子就是想讹诈。
  八娘打断道,“我信口开河?行,谁让我不知道行情呢,我认。这样吧,我不要你赔钱,免得说我讹诈,你在这儿站着,我到楼上连碗带水的泼你,不管泼没泼中,咱们都算两清……凉水温水,随你选,你非要选热水,我也不拦你。”八娘边说边绕着小眼睛走了一圈,昂着头打量了一番,“你脸没我圆,脑袋没我大,按你说的话,泼中你的可能性不大……怎么样,敢不敢?”
  “潘家郎君,就这样吧。”围观群众起哄了,“最多你就身上溅点水……”
  ……“对,对……”
  “就是,就是……”
  “要不你再赔个不是,好好说说……”
  ……围观者七嘴八舌……
  “那衣裳那么贵重,”潘小子脑袋转得不慢,嘴角带着一丝讽刺对八娘道:“你说了算?”将衣服的来历编得那么不易,摆明就是骗钱的!会这么轻易了结?
  “再贵重,也没我们名誉重要,”七郞开口道,一脸的正气。
  “自然是说了算数的,”六郞道,“倒是你,别打着了你,你又说我们欺负人。”
  “就依你们,”潘小子见六郞发话了,道,“我站着不躲,砸伤了我,与你们无干,用凉水好了。”
  “我们都作证,不会欺负外地人的……”围观者们很热心,纷纷主动提出作证。
  “口说无凭,还是立下字据的好。”八娘微笑着。
  潘小子示意小厮去店铺拿了纸笔,龙飞凤舞的写下了免责声明。
  一式两份,表示不管是否被砸中,自己不会追究,对方也不得再追讨之前的赔偿。
  签下自己的大名后,让六郞签字。
  八娘冲七郞轻声道,知道怎么写冤枉两字嘛。
  杨家不都是冤死的嘛,这名字合适!
  七郞会意,对六郞道,“我来吧,我是苦主。”拿起笔一笔一划的在签名处写下冤枉两字。
  潘小子看得眉心直跳,忍住气,揣好自己那份,对八娘道,“开始吧。”
  潘小子早就看出来了,这群人里,就这胖娘子战斗力最弱,为了自己着想,还是捏软柿子得了。
  八娘虽然准头比九娘差,可潘家小子那么大的一脑袋,想砸不中,还真不容易。
  八娘蹬蹬就跑上楼,跑到潘小子吃饭的包间,正好,桌上还有一大碗的汤,倒了一小碗,端了根板凳到窗户边,站上去,没办法,个子矮,站在板凳上,将东西扔出窗户才顺手,“我要扔了啊,你可以躲的。”
  “扔吧,我不躲。”潘小子说的淡定,但握紧的拳头还是显出丝丝紧张。
  “让八娘悠着点,”六郞吩咐九娘,日后得和这些小的多混混,不知道他们的暗语,还是挺麻烦的。
  “你赶紧的扔,”九娘冲八娘喊道,“早扔早完事。”
  “我真扔了啊,”八娘话音刚落下,就听潘小子大叫一声,蹲在地上,手捂耳朵,鲜血从手指缝中流出……


第7章 错了
  别看八娘就这么随手一扔,那可是经过了周密思考的。
  首先,不能出人命。虽然潘仁美这个大奸臣害得杨家儿郎伤亡惨重,但是,在事情没发生之前,杨家不能和潘家结死仇,否则,杨家就不占理,杨家如今是降将,潘仁美可是皇帝信任的重臣,别说杀人偿命了,就是潘仁美乱审一通,硬要五六个杨家儿郞陪葬,舆论也不会将潘家怎么样,何况潘小眼睛目前也是无辜的,因此,那脑袋就不能随便砸了,万一偏了呢,八娘又不是神箭手……
  其次,不能砸脸上,毁容了,就没法当官了,断人前途,那可是结大仇,绝对不能善了,因此额头那一块也不能碰,万一呢倒霉催的让额头留疤了呢……
  因此,八娘想的就只是要好好的吓一吓潘家小子,泼他一身水,将碗砸他手上就好,就算没砸中,反正水也是泼到了,这样,潘家心里肯定不会痛快,但也不好搞什么大报复,最多给杨家穿穿小鞋,八娘要的就是潘家送小鞋,这样杨家以后和潘家一起出征,至少心里会绷紧一根弦……
  八娘真的是瞄准的潘小子握紧拳头的手,但是没想到胆小的潘家小子头微微偏了偏,得,手没砸到,耳朵遭殃了……
  八娘一见,急忙跑下楼,拉了惊呆的九娘就开跑,六郞怔怔的,正准备去安慰一下潘小眼睛,不想,却见两个小娘子一阵风似的跑了,七郞八郞撒开腿就跟着逃了,六郞犹豫了一下,见潘家小厮已经扶起了潘小子,“白纸黑字可写好了的,怪不着我们……”也不知是说给围观群众听,还是说来安慰自己,反正六郞吼了这声后,也赶紧去追弟弟妹妹们了……
  自然,六郞告状了。
  大郞等人也觉得八娘胆子太大,必须得教训教训。
  虽然大郞等人因年龄关系,和八娘她们玩的少,可还是当好了一个宠溺妹妹的哥哥的,今儿全都拿定了主意,不仅不能帮八娘求情,若是惩罚轻了,还得站出来要求公正,这可是汴京,八娘这样由着性子,不知什么时候就闯下大祸……
  慈母多败儿,同理,慈母也多败女,何况还多了个慈父……
  六郞告完状,就请罪了,说自己没看好小的,没能及时掌控局势,负主要责任……
  杨父黑着脸,命令六郞,七郞和八郞排排站,一人赏了一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们在汴京城,护着八娘竟然都能出乱子,平时是干什么吃的!上了战场,形势一乱,你们岂不是要误伤自己?!”
  “六郞你都11了,不小了,连个小冲突都处理不好,真是白吃了这么多年的干饭!”
  “他们跑了,你竟然也跟着跑了?!你还有没有担当?!为什么不带人去医馆?”
  “七郞八郞,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射飞鸟要让小娘子们自己射,扔个碗也让八娘自己扔,你们是不是扔碗都扔不过八娘?啊?!”
  “去逮人的竟然是九娘,你们三个臊不臊?啊?!”
  ……
  杨父冲三个小儿子发了好大一通火,然后宣布他们的晚饭没了,反正吃了也是白吃!“都给我跪着去!”
  没场地搞体罚,就更粗暴的直接罚跪了。
  训完三个儿子,杨父深深吸了口气,招收让八娘上前。
  八娘慢慢的走近,“阿爹,我错了,你罚我吧,我真的是盯着他手砸的,谁知道砸他耳朵上了……应该是皮外伤,我选的碗有小缺缺……”
  “八娘,”杨父声音缓和了许多,“针锋相对不是不好,但也要看时候,你不是儿郎,你是小娘子,要学会和稀泥,有时候不是非要挣赢了才是赢……阿爹就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你别学阿爹……”
  “阿爹,我以后不会了,我再也不惹事了。”八娘心想,潘家已经惹了,以后除了那个庞太师,自己的确不会再惹事了。
  “八娘,你呢也别吓着了,咱们不惹事,但也别怕事,”杨父觉得教育闺女真的好难啊,又怕孩子胆大包天,又担心变得畏畏缩缩,“只是,有些事,你要学会别太较真……”
  “知道了。”八娘低头受教。
  杨父这才开始表扬九娘,说九娘反应快,不错。
  九娘做了自我检讨,说应该她抢着去扔碗的,要是她扔,应该不会出现这种失误……
  杨父微微笑,“你又不能帮八娘一辈子……”
  然后杨父才跟折氏说,“备些礼,你明儿去潘府走一遭,将这三个小子带上,”然后又吩咐杨忠明儿一早先去打探一下潘府的情况,“摸清这个潘洪的底细。”
  免责声明书上龙飞凤舞的写着潘洪两个大字。
  折氏正在看免责书,“别说,这字还写得真不错。”说完对八娘笑道,“错有错着,若真伤了手,这字就可惜了。”
  “阿娘,伤手也不会太严重的,不会影响他写字的。”八娘忙解释。
  “谁知道呢?”折氏依旧微笑着,“万一伤了手筋呢?”
  “怎么可能?”八娘摇头,“哪有那么凑巧。”
  “天下间巧的事太多了,”折氏摸了摸八娘的头,“有些事,一旦开了头,结果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八娘,日后行事可要多想想,你看,你想砸他手,结果却砸到了耳朵,这算不算是巧呢?”
  “阿娘,他耳朵不会有事吧?不会聋了吧?”八娘此时真的有些担心了,没那么倒霉吧,若让潘洪聋了一只耳朵,那,那自己可真成坏人了,潘家的报复,杨家如今能承受得起嘛?
  “不会,”折氏笑道,“听你们说起来,肯定是皮外伤,阿娘是怕你不吸取教训,才将后果说得严重的,没事的……”折氏也觉得难啊,又要教育八娘,又担心吓着八娘,唉……
  “阿娘,出了这事,潘家心里肯定不高兴,阿爹日后可得多小心些。”八娘终于将最终目的说了出来。
  “小小年纪,不要那么操心。”杨父将八娘抱过来,笑呵呵道,“晚饭想吃什么?阿爹让人去买。”
  大郞见事情就要这么了结,急忙站出来,“阿爹,这里是汴京,大家行事还是得小心谨慎些……”
  “你也说了,这是汴京,又不是狼窝虎穴!”杨父眼珠子瞪圆了,瞪了大郞一眼,“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谁若敢惹是生非,我打断他的腿!谁若是胆小怕事,我剖了他的皮!”
  ……
  八娘晚上没睡好,整夜都在担心潘洪的耳朵,为什么砸的不是潘仁美呢?!
  第二天,管家杨忠带回的消息也让人傻眼,潘府就没有潘洪这么一号人,“也没听说府里的儿郎昨儿受伤了……”
  折氏只好暂停赔礼道歉的工作,让杨忠再仔细打探。
  杨忠再度打听的结果还是没潘洪这号人,潘家也没人受伤,大街上也没人打听八娘等人的信息……
  杨父是拎着七郞的耳朵又一阵骂,“瞧瞧,同样都是假名,人家取得和真的一样,你呢,冤枉,什么脑袋!!”
  “八娘说的!”七郞嚎叫着。
  “你还赖八娘!!”
  ……
  潘仁美跟着赵匡义攻打燕云十六州去了,不在家,杨父也不好找人打探,这事只好这么放下了……
  八娘郁闷无比,小眼睛大概以为和潘仁美扯上亲,自己就会怂了?唉,小眼睛也真够倒霉的,不过想来潘小眼睛的耳朵应该就是皮肤划破了……
  自己的运气也够差的……有了这么一出,今后再找潘家的碴,怕不会这么轻易过关了……
  两个月后,杨家早已从客栈搬出,搬进了新家。
  虽然新家面积比太原的杨府小了许多,但依旧还是有个小校场,武将嘛,校场是必备的,院子虽然都袖珍许多,但数量还是不少,因此,位置便有些偏。
  不过,这都不影响八娘等人天天晚上跑去逛夜市,白天没时间,杨父的工作还没安排,因此,杨家下一代都在家接收杨父的亲自教诲,白天的课程排得满满的……
  八娘白天没法出门,幸好汴京有夜市,晚上可以自由活动,可惜,八娘却一次也没碰着小眼睛,这个对不起看来只能攒着了。
  而此时,赵匡义终于班师回朝了,燕云十六州依旧在辽人手里不说,赵匡义还中了两箭,光荣负伤了,关键是跟着他去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毫发无损……
  八娘知道后,乐开了花,让你火烧太原,活该……
  赵匡义回来后,杨父的任命书终于下来了,代州刺吏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驻守雁门关。


第8章 儿媳缘
  随着赵匡义的一纸令下,杨家即将开启两地分居之新生活。
  从大郞到五郞的杨家儿郎们皆准备随杨父启程边疆,折氏带着一干儿童留在汴京,六郞则在绞尽脑汁的证明自己已是翩翩少年,竭力的要求跟着杨父走,七郞和八郞用美味的夜市小食摊都没能诱得六郞变节,反被六郞嘲笑吃货是一种低级趣味。
  八娘窃以为杨家走了步臭棋。
  父子们全往前线挤,生怕不能让人一锅给端了?
  再说了,就冲赵匡义干得出火烧太原这残暴外加弱智的事,就甭指望赵匡义有大海般的心胸。
  杨父这个降将本就骁勇善战,一下再带出五个威风凛凛的少年将军,赵匡义能睡得着才怪。
  八娘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潘仁美这个大奸臣能陷害杨家将了,赵匡义这混蛋就算没明允,至少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感谢前世里铺天盖地的宫廷剧,让八娘笃定帝王都是多疑的动物。
  “阿娘,不能让阿爹一人去么?”八娘觉得自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赶紧找当家主事人。
  “你舍得阿爹一个人在外面?”折氏正在收拾杨父的包裹。
  “不舍得。”八娘摇摇头,“我也不舍得大哥他们,可是阿娘,六哥太小了,阿爹和大哥他们走了,万一家里有什么事,六哥能撑得起来么?”
  折氏没当回事,只说多锻炼锻炼就好了。
  八娘想了想,便问折氏,大宋那么多将领,为什么要派杨父去守边关呢?“皇帝能信得过阿爹?”
  折氏叹了口气,“正因为信不过,所以你阿爹和哥哥们才要更卖命才行。”
  八娘无奈,只好想法设法的将话题朝大宋的开国将领身上引,终于被折氏普及了杯酒释兵权,赶紧道,“阿娘,他们连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都提防,何况阿爹,要不就阿爹一人去吧,大哥他们留在汴京,咱们也学着做富家翁。”
  “我们眼下还没这资历,”折氏笑眯眯道,“得等你阿爹和大哥他们立了战功后再说。”
  看来杨父和折氏还是有政治头脑的,想借战功在大宋站稳脚跟,然后再低调的生活,但是,他们还是高估了赵匡义的肚量。
  “阿娘,为什么我一个嫂嫂都没有?”八娘只恨自己太小,除了吃和玩,其余的观点和要求皆引不起大人的重视,只好换个思维,结婚总应该在汴京结吧。
  折氏15岁就嫁给了杨父,不知道前面的小孩是没保住呢还是根本就没生,反正,大郞今年才18,折氏都已45岁了,杨父已48,在21世纪,也是属于晚育的。
  而18岁的大郞至今还没娶亲,也没听说定亲,挺奇怪的。
  自从知道自家是杨家将后,八娘就在诧异这个问题,但忙忙碌碌的,一直还没机会问。
  听八娘问起,折氏不由就怪起了杨父,“还不是怨你阿爹,早早的定了娃娃亲,如今亲家一门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呢……”
  “不是吧?”八娘也郁闷了,“那就让大哥去找啊,女婿是半子,他难道不该好好去寻寻?寻不到,咱们也好再做打算啊,总不能让大哥一直不娶吧,那二嫂三嫂不也娶不了?”
  怪不得杨家将儿郎战死后都没留下孙子辈,杨宗保好像都是后来才生的。
  别说,折氏倒还真的认真考虑起八娘的主意来。
  杨父当时有一同僚张将军,两人关系好,当时大郞已经3岁,张的老婆刚怀孕,两当爹的喝酒喝高了,就碰着酒杯把下一代的事给定了,如果张家生的是儿子,就结义为兄弟,如果是女儿,就结为夫妻。
  别说,张家还真给大郞生了个媳妇,两家便高高兴兴的交换了信物,结了娃娃亲。
  然后张将军便接到调令携家去往边疆驻守,然后敌人来犯,城破,张将军战死,张家家眷不知所终。
  杨父派人去张家的老家查找,也没有音讯,便只好等张家人找来,毕竟杨父一直在太原,张妻是一直都知晓的。
  结果,这么多年,都没消息。
  17岁的二郞,也是被杨父生生给拖成了大龄青年。
  杨父依旧是在酒桌上和同僚耿将军搞了个指腹为婚。
  然后耿家和张家一样,守关,战死,家眷不知所踪。
  折氏这厢正在批评杨父为什么一喝酒就喜欢玩指腹为婚的游戏,“就玩猜拳不行么?”
  那边众同僚已提高了警惕,坚决不和杨父一起喝酒,喝酒没什么,喝高兴了,指腹为婚也没什么,可一指腹为婚,皆是战死,那就有什么了……
  于是,杨父一时间想找人喝酒竟然还找不到了,同僚们愣是改喝茶喝了一年……
  接着呢,大家就开始传杨家专克亲家,于是,三郞四郞他们楞是没人说亲……
  折氏冲着杨父唠叨了不少回,杨父心情自然也不会灿烂,冲三郞四郞摇头,“你们怎么连个小娘子都哄不来呢?”转过身还安慰折氏,“车到山前必有路……”
  如今听折氏提了,杨父没立即决定,坐在那犹豫着。
  “你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都从太原到汴京了,你倒是给我指条娶儿媳的路啊……”折氏是拿定了主意,“让大郞二郞再去找找,找个一年半载的若还是没音讯,咱们就请媒人另说亲吧,大郞都18了!咱也归宋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也没人知道……”
  杨父还是有些犹豫,“虽然燕云十六州没夺回来,但朝廷这次北伐,还是夺了好些城池的,辽军怕是要报复,大战怕是在所难免。”
  “不见得就来攻打雁门关,”折氏道。
  杨父摇头,“北方东边线上,朝廷将士才夺了城池,士气正盛,朝廷也提防着辽军反攻,驻军不少,而西边线上,朝廷却没部署重兵,我若是辽人,必攻西线。”雁门关正是西线上的重要关口。
  “八娘听了太祖杯酒释兵权,很是担心你和大郞他们呢,”折氏将八娘今天的表现一一说了。
  杨父笑道,“我就说八娘虎头虎脑的,一看就是个机灵的。”
  “虎头虎脑是夸小娘子的么?”折氏噌了杨父一眼,“当心八娘不依。”
  ……
  杨父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没松口让大郞二郞去寻媳妇。
  但是晚上从衙门回家后,便改了主意,命令大郎二郞分别前往老泰山的家乡去寻人,三郞在汴京帮着折氏跑腿,五郞在汴京看着弟弟妹妹,他只带四郞奔赴雁门关,还让折氏给三郞找个媳妇。
  虽然八娘不知道原委,但只要结果是好的,原因那就不重要了,遂开开心心的问折氏,打算给三郞找个啥样的,“要不要让王姐姐出马?打马吊可是很能看出人品来的喔……”
  因杨父认为即将和辽军发生大战,因此坚决不带女眷,王氏几人失望之余倒也不算堵心,大家都没去嘛。
  王氏听得这个提议,立马跃跃欲试,表示一定要为杨府的儿媳挑选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可惜,杨家好似在儿媳缘上欠缺了那么一点点,杨父都带着四郞抵达雁门关两个月了,折氏这边还是一点眉目都没有,降将嘛,同级别的低级别的都不乐意和杨家结亲,找同样背景的?八娘首先就跳起来反对,“人家还以为咱们要抱成团呢!”
  折氏也就是想想,这么没脑子的事自然是做不出来的。
  七郞出主意,拍着桌子,三哥,你看中谁了,我去帮你骗来!
  八郞也跟着起哄,“要不我在学堂里帮你问问?”
  不光七郞和八郞入了汴京的官学,六郞也被杨父临走前给塞进了官学,“受受气,磨磨性子!”
  三人在学堂自然被孤立了,可是他们也没犯蠢的去和降将家的孩子拉帮结派。
  在太原,杨家是请先生在府里教文化课,武艺自然是去军营练,加之杨家儿郎本来就多,因此,杨家儿郎和汉朝大将的孩子们都没太深的交情,主要是别人家也不许小孩和他们走近了,谁知杨家还克啥……
  因此八郞这么一说,九娘就开口了,“你问谁啊?是问六哥啊,还是七哥啊?”
  “说得你和谁家的小娘子交好似的。”八郞不服气。
  “我是没去学堂,”九娘哼道,“那么多学子,你愣是一个都搭不上话,出息。”
  “我们三都没出息,就你能。”被大家排挤的八郞身心还是受了伤的,心情不大爽,硬梆梆的给九娘顶了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