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杨八娘-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阿爹算什么?”九娘脑袋瓜子转的最快。
“对啊,你说的阿爹助纣为虐似的。”八郞跟着声讨。
“阿爹还不是为了我们!”八娘道,“你们当阿爹不知道啊,为了一大家子能吃饭,为了一大家子不用妻离子散,他只能帮皇帝了!再说了,阿爹和辽人对战的时间居多,辽人可是杀人放火,抢了东西就跑的,百姓最怕了,辽人来了,一点活路都没有。”
“宋军可是汉人,占了太原,不仅不会屠城,还会休养生息,安抚百姓一二,在宋军眼里,太原就是自己的,不会糟蹋。”
“那咱们逃什么啊?”七郞是真的不懂。
“阿爹是大将,宋军打进来,有阿爹好果子吃?斩草还要除根呢!我们能保住命?”八娘喝了口水,继续,“我们不跑,留下来送死,还死的那么憋屈,冤不冤啊……”
……
八娘说的是口干舌燥,好一顿忽悠,欺负七郞他们年纪小,终于把人忽悠住了,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先保护亲娘逃命,其他的,日后再辩。
基调敲定后,七郞有些犹豫,“我知道阿娘怕是要和阿爹一起的……可我们都护着姐姐了,却留下阿娘……”怎么都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啊……
八娘早想好了,冲大家勾勾食指,“附耳过来……”
“七郞跟紧阿爹,一旦城破,就敲晕阿爹,告诉大郎他们,是阿娘的意思,然后再派人给阿娘送信,让阿娘杀到城外接应,王姐姐由八郞负责。”
“阿爹醒了,还不杀了我?”七郞有些怕怕,瞧向八郞。
八郞忙摆手,“我不会敲人。”拒绝理由很没说服力,“你放心,我在,王姐姐就在。”
九娘主动请缨,八娘没同意,“九娘,你不在府里,瞒不住。”
最后七郞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这任务,条件是要八娘九娘保证事后他的屁股无恙。
然后七郞就揣着块石头,在八娘九娘的掩护下跑去了南门,王氏在屋里抹了一番泪,倒也没跑去找折氏派人去将七郞逮回来。
折氏忙得晕头转向,竟然没注意府里少了七郞,愣是这么混了过去。
七郞下午揣着石头去南城门,第二天一早,形势就越发的不妙。
九娘跑来找八娘,“甘姐姐担心甘家,田家呢?”
“我给姐姐说了,田家就一平头百姓,城破了,躲起来就好,兵痞子不会去他们那地找东西的,没人是傻子,放着大户人家不抢,去抢穷人,跟着我们走,刀枪无眼,我可不敢保证什么,要不是信不过田家,我都想让姐姐去那边躲避呢。”八娘给九娘分析着,“你可别冲动,以为你力气比我大,功夫比我好,就能护许多人,你能护住你姐姐就算万幸了。”
“阿爹会没事吧?”九娘觉得八娘说的在理,也不再纠结,转而关心起了更重要的问题,“七郞能行嘛?”
正说着话呢,就听府里校场上的大鼓响起,两人皆是一惊,“我去找姐姐!”齐齐分头跑了出去。
八娘刚跑两步,就见田氏跑了来,拿着个大包裹,满脸的惊慌失措,“八娘,快到姐姐这来。”
八娘拉起田氏的手,边跑边安慰,“姐姐,跟紧我,见势不妙,就把包裹扔了……”相比田氏,八娘还是要镇定的多。
跑到校场上一瞧,跟着刘父守城的四郞,五郞和六郞都在,自然少不了七郞。
八娘气还没喘匀,七郞就凑过来,“城要破了,阿爹将我们派回来守府,我被大哥拎回来的,怎么办?”
八娘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见八郞拉着王氏跑来了,王氏见了七郞,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却没发出哭音,只是跑过去,狠狠的打了七郞两下,七郞缩着脖子,倒是没躲。
一会儿的功夫,府里人都聚齐了,折氏身穿盔甲,大将之风尽展,点了20名家丁,命令四郞他们在城破后,瞅准时机护送弟弟妹妹们出城,回老家。
八娘懵了,早知道大人会如此安排,自己还费那些口舌干嘛,白得了个贪身怕死之名。
七郞他们更懵了,人生观被颠覆了,不是应该全家殉国么?原来八娘说的真有道理?
折氏又安排人带领府里没战斗力的下人就地隐蔽疏散。
最后,折氏又点了20多名家丁,跟她一起去支援刘父。
没人发出异议。
四郞等人红着眼,给折氏跪下,言简意赅,“阿娘放心。”
折氏点点头,扭头就大步流星开走。
“阿娘!”八娘没忍住,喊了出来。
折氏顿了顿,没有回头。
“阿娘,我们在老家等着你和阿爹,还有三个哥哥!”八娘喊道,“你一定要将他们都带回来,”顿了顿,八娘又补充道:“活的!”
“阿娘,你将阿爹打晕了,带回来!”七郞脑袋一时短路,追上折氏,将怀里揣着的石头交给折氏,“阿娘,给,这个好使。”
折氏……?!
王氏……?!
第4章 原来姓杨
折氏所生的四郞,16岁的刘辉还是颇有些战斗经验的,短时间内就将逃亡路线规划了一番,选择从西边突围,并对人员进行了分配,让15岁的五郞刘德带10位家丁当开路先锋,自己带队断后,六郞负责中间,七郎,八郞和八娘,九娘组成一个战斗小组,紧跟六郞身后,田氏等人则跟紧自己的亲骨肉。
“若是冲散了,不要慌,能出城就出城,不能出城就在城里藏起来,等风声过了,再回老家。”四郞尤其指了指几个小的,“不论掉了谁,都不准回头去找,我在断后呢,能拉上的绝不让落下,你们必须跟着大家往前冲,谁若不听话,鞭子伺候!八娘,九娘,听见没有?!”
八娘和九娘齐齐翻了个白眼,我们有那么不听话嘛,需要被重点点名关注?!
可惜这周密的安排,却没派上用场,刚出府,就各路消息漫天飞,飞来飞去汇成一句话,城还没破,皇帝投降了!众人担心有炸,决定按原计划行事,继续向西门前行,又跑了一会儿,刚躲进一个小巷子里,就见皇帝身边的亲信带人安抚民众,叫大家不要惊慌,汉皇为免生灵涂炭,避免屠城之惨剧,已经降了宋主,大家都回家去,不要到大街上堵路,宋主已保证,宋军不得骚扰百姓等等,并且告知还拿着武器抵抗的汉兵,立即放下手中武器,宋主保证,既往不咎。
五郞当机立断,挑了巷子里一处院子翻了进去,打开门,让大家全躲进去,也是运气好,小院子里没人,主人怕是投靠亲友去了。
四郞则亲自带人去探听真伪。
一直等到天黑,四郞才回来,神情轻松,果然,带来的是好消息:“阿爹在南门浴血奋战时,皇帝,不是,王爷派翟大人去通知阿爹停战,宋皇敬佩阿爹,亲自召见了阿爹,封阿爹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阿娘和大哥他们都没事。”
众人齐齐松了口气,太好了,不用逃了。
八娘拍拍胸口,暗道运气不错。
回府后,刘业抱了抱八娘和九娘,“没吓着吧?”确定宝贝闺女没吓到,就吩咐众人回房休息,有话明天再说。
八娘美美的睡到大天亮,吃完饭收拾规矩后,刘父已出府办交接手续了,虽然太原城的城防已经移交给了宋军,但还有许多具体工作得交代。
折氏在安排府里众人恢复工作,大郞等人也没个影踪。
被抛弃的七郞和八郞便只好又和八娘九娘凑一堆儿。
“唉,你说咱们会留在太原不?”七郞摸着脑袋问,“阿爹这官,到底在哪儿当啊,会去汴京不?”
“管他在哪儿,反正少不了你吃穿。”八郞无所谓,“不过,多半不会去汴京,阿爹是大将,应该换处地方守城。”
“我要吃鸡。”九娘突兀道。
“大早上,你吃鸡?”
众人齐齐觉得九娘大煞风景,不知道在谈正事嘛?
“昨儿晚上没吃饭,回府也没吃就歇息了,”九娘控诉着,“早上只有粥,我喝了五碗,心里还是空痨痨的,得吃鸡补补,鸽子也行。”
“你叫鸽子做鸽子,合着是鸽子大补啊?”七郞指着门外站的鸽子,觉得终于真相了,又指着燕子,对八娘道,“你是想着燕窝?”
八娘九娘齐开吼,“你脑袋就不能用在正事啊?!”
“叫厨房做嘛,”八郞忙道,“让鸽子跑一趟就是了。”
“厨房没鸡。”九娘觉得八郞简直是白痴。
是的,围城这么久,前后算下来四个月呢,粮草早就开始紧缺了,肉食更不用说,见过哪座城池里养鸡养羊的?刘府已好久没见到荤腥了,食物也早就限量了,但凡飞过刘府的活物,都被八娘九娘给祸害了,但实在太少,不顶用,所以九娘才说她需要补补。
“咱们出去打猎去?”七郞提议。
“大军在城外驻扎那么久,你觉得你现在去,还能猎到东西?”八娘也忍不住鄙视七郞,经常不动脑子。
“邻近村子里怕也没。”八郞反应过来,忙做补充,“说不定好多人都还没回去呢。”
“我要吃鸡。”九娘再次重复自己的要求。
“府里应该还有燕窝,”八娘想了想,“咱们找管家拿点?”折氏太忙,就别去烦她了。
“我要吃肉,”九娘不干,“我要喝油油的汤。”一句话,肚子里缺油水。
“你指个地,哪里有肉,我去你给弄!”八娘没好气道,自己也想吃肉好不好。
“宋营。”九娘的思维不要太清晰。
“肯定没****娘哽了哽,提醒着,“军营不会养鸡的。”
“肉也行。”九娘目光炯炯。
七郞八郞齐齐低头,熊孩子还是有眼力劲儿的,不能闯的祸,坚决不闯。
“让厨房烙饼,做碗油汤,把油全放了,”八娘提议着,“如何?反正过两天粮食就运进城了,咱们可以敞开吃。”
九娘纠结了一下,形势逼人,最终还是无奈采纳了,让鸽子去厨房传话,“回头我就给阿娘说,吃一堑长一智,府里得多备些腊肉腊鸡。”
晚上,刘父回府,召开家庭会议,首先就对八娘九娘的吃食问题做了番自我批评,表示想的不到位,饿着两小娘子了,还给九娘保证,最迟三天,一定能让九娘喝上美味的鸡汤。
然后才对折氏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并表示了隆重的感谢。
折氏跟着表态,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饿着八娘九娘,就是自己思虑不周,日后一定改进。
刘父忙说,责任在我,没及时给折氏传递情报。
夫妻俩你来我往,将荣誉都给与对方,将不足都扛在自己身上,知道的,晓得他们在总结经验,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在秀恩爱呢……
然后,刘父才对大郞等人进行口头表扬,对他们临阵表现进行了肯定,并让他们戒骄戒躁。
接着,刘父对七郞和八郞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为什么没想着打天上的飞鸟呢?不知道开动脑筋,对八娘九娘不上心!你们天天在一块儿,会不知道她们缺油水?每天多蹲半个时辰的马步!”
“八娘九娘自己打了。”七郞小声声辩着。
“为什么是她们自己打?”见七郞不服气,刘父拍了拍桌子,“你干嘛去了?”
“她们自己会打啊!”七郞真的觉得自己冤枉。
“她们会打,就让她们自己打?混账”刘父吼了起来,“每天再多蹲一刻钟的马步!”
“阿爹,”八娘忙开口劝道,“七郞说了他来打的,我们没让。”
九娘也说,“我打的比他好。”
“打个飞鸟都不如九娘,你还有脸喊冤枉!”刘父冲七郞道,“每天多练一刻钟的弓箭!”
七郞满脸悲愤的看向九娘,没敢瞪,担心处罚再加倍,九娘无辜的耸耸肩,真不是故意的……
四郞摸了摸七郞的脑袋,“阿爹也是为你好,功夫练好了,可是你自个儿的,谁也夺不去。”
“阿爹,”七郞忙嚷嚷,“四哥说要拿鞭子抽八娘九娘!可凶了!就是阿娘让他带我们回老家的时候!”
四郞忙否认,“我哪有?!”
“你说谁要是不听话,就拿鞭子抽谁!”七郞指控着,“专门喊着八娘九娘说的!可凶了!”
“听的八娘九娘都翻白眼了。”八郞也不知咋想的,跳了出来,估摸着是想再拉个人一起受罚,有点损人不利己。
“四郞,你给我到军营……”说到这,刘父想起军营已经不归自己管了,顿了顿,“你每天绕府跑一个时辰,让狼狗在后面追。”
“狼狗好多天没吃饱饭了。”四郞一脸苦逼。
“吃饱了还让它追你干嘛?”折氏觉得自己生了个傻儿子。
四郞还想做垂死挣扎,“我是担心她们……”
大郞咳嗽了一声,四郞立马改口,“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确实欠妥,阿爹罚的对。”
“大郞,你咳嗽什么?”刘父慢吞吞的看向大郞。
“嗓子有点痒,”大郞忙道,“喝口水就好了。”
“这么多人,就你嗓子痒?”折氏扫了大郞一眼,对刘父道,“看来大郞身子有些虚,不如让大郞跟着四郞一起跑,将身子骨练结实了?”
刘父自然不会否决。
大郞无力吐槽,这可是亲娘啊,唉,很是识时务的低头称是,其余的儿郎们皆悄悄往后挪了一步,生怕被波及。
刘父这才就着爱护妹妹又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然后才宣布,自己要改姓了。
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刘父将原委细细道来。
原来刘父原本姓杨,因各种历史原因,刘父的父亲,也就是八娘的爷爷改姓了刘,如今要认祖归宗了。
刘父,不是,杨父的辈分是继,因此大名就成了杨继业。
八娘起初还在嘀咕,合着自己姓了五年的旁人家的姓,再一听阿爹叫杨继业了,觉得哪有点不对,但又想不起来……
“你们是延字辈的,”杨父继续交代,“中间都加个延字,八娘九娘也一样。”
“是!”众人齐声应下。
对于改姓一事,众人倒没震撼太久,很快就接受了。
八娘在第三天喝着鸡汤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杨继业,怎么这么熟悉呢?嗯,那不是,杨,杨令公嘛……
杨令公,呵呵……
还没呵呵完,八娘懵了,杨令公?!!!
扭头问燕子,“阿娘姓折,是吧?”
“对啊,”燕子不假思索。
杨令公的夫人是佘太君,应该不是,可阿娘的闺名就叫折赛花啊,名字弄错可以理解,不至于把姓弄错了吧,佘太君可是很出名的,那到底是还是不是呢……
“让我好好捋捋”,八娘觉得脑袋不大够用。
燕子蒙了,“这还用捋?”
“我有八个哥哥,是吧?八哥是收养的,”八娘呆呆的看着燕子。
燕子更蒙了,“府里都知道啊,八少爷自己也知道啊。”
“府里就我和九娘两个小娘子……”杨家将这一辈也只有八姐九妹两朵花。
然后又开始琢磨,大哥现在叫杨延平,没听过,二哥叫杨延定,不知道,三哥叫杨延光,不晓得,四哥叫杨延辉,杨延辉,嗯,好像有点印象,但好像还是不认得,五哥叫杨延德,嗯,
很陌生,六哥叫杨延昭,杨延昭……
杨六郎,杨延昭,哈!不就是杨家将的嘛!
七郞八郞名字不用捋了,杨家将里,八娘记得名字的就只有杨令公杨继业,佘太君佘赛花,杨六郞杨延昭,以及杨六郞的儿子杨宗宝,孙子,杨文广,儿媳穆桂英……
可是,阿娘姓折啊……这不对啊……
可吻合的地方太多了,阿爹和六郞的名字,人数……
难道自己真的是杨家将里的杨八姐?
八姐顿时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
早知道就不喝这碗鸡汤了!!!
第5章 搬迁
杨家将的故事,在后世那可是耳熟能详。
八娘虽然知之不多,却也大体晓得,杨家众儿郞在前方冲锋陷阵,奸臣在后面心怀鬼胎,设计陷害,到最后,杨家三代男儿皆战死沙场,天波府一众寡妇又穿上战衣,骑上战马,奔赴前线……
将军沙场百战死,战士马革裹尸还。
前世,八娘敬佩为国牺牲的英烈,今生,八娘亦敬仰拼尽最后一滴血的将士。
八娘虽然自诩是贪身怕死之辈,但若不是因为知晓宋最终统一了中原,经济文化一片繁荣,八娘也不会对七郞他们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
自己想做蝼蚁,却也不会没脸没皮的拦着旁人去济世救民。
但是,浴血奋战的将士死于奸臣陷害,对不起,八娘接受无能。
八娘想劝杨父折氏解甲归田,虽然杨家小娘子娇贵,可这等大事,五岁的小娘子肯定是没发言权的,这点自知之明,八娘还是有的。
那只有另外想辙了。
八娘记得,杨家将里奸臣就是潘仁美和什么庞太师,那在以后的日子里就珍爱生命,远离潘贼和庞贼!
除此以外,八娘暂时也没其他办法。
而宋军在打下太原后,稍作休整,就继续挥师北上,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杨父则接到命令,举家前往汴京,等候任命。
七郞很开心,“我这辈子就没出过远门,终于可以去见见世面了!”
八郞也是欢欣雀跃,缠着不给他好脸色的四郎要良驹,“四哥,我的好四哥,把你的马给我嘛……不要小心眼……”
八娘则追着九娘跑,“把金子还给我!”
七郞八郞早就乖乖的将金子还给了八娘,九娘却偏要说借用,“谁让我穷呢……”
八娘和九娘还没掰扯清楚,田氏就期期艾艾的说,田家想一起去汴京。
八娘心中的邪火一下就上来了,就算是狗皮膏药,也没硬贴的道理啊!!!“明儿我去趟田家!”
田氏拿帕子抹了抹眼角,“总归是我的家人……”
“我不会太凶的!”八娘说得没一点诚意。
孰料当天下午,官府就发出通知,全城百姓三日之类全部搬离,若有违抗者,后果自负。
为什么?
官府才不告诉你呢!
杨父也是一头雾水。
田氏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八娘忙泼了一盆冷水,“我们都不知道会不会在汴京安家呢,他们跟着去干嘛,要不,他们到附近乡下买块地?搬到乡下种地去?”顿了顿,“我出5两金子!”
5两金子,可是50两银子呢!够买10亩良田了!
“会不会多了点?”田氏嘴角带笑,但还是微微有些心疼。
“我有钱!”八娘说的嘴角直抽抽。
田家是喜出望外,没想到对他们一直没好脸色的八娘竟然给他们送金子来,但是呢,因为官府的命令,太原城没人买房,他们的破屋子好歹还能卖两钱呢,略微有些美中不足。
而九娘则找到七郞,“能不能让王家借点钱给甘家?利息低点?”
甘家也是想一起去汴京,被甘氏劝下了,不想,官府又出了搬家令,可搬家得有钱啊,甘氏没有,九娘也没有。
“你不是拿了八娘的金子么?”甘氏脸有些红。
“你也说了,那是八娘的金子,”九娘振振有辞,“我不还给她,但也不能用了!”
“那你留着干嘛?”甘氏不解。
“放在匣子里装门面。”九娘很是没好气,但转过身就去找七郞了。
“没问题!”七郞大包大揽,不带一丝犹豫,“还收什么利息啊。”
九娘忙拦到,“利息必须收,低些就是了,让他们签字画押,拿房子抵押。”
“能不能让王家把田家的房子买了?”八娘知道了,顺便也帮田家搭了根线。
“没问题!”七郞还是眉头都没皱一下。
王家确实给力,爽快的就把事情办了。
田氏和甘氏高兴的让王氏日后随便赢她们的钱,王氏很不给面子,“我现在难道不是随便赢么?”
一番忙乱后,在官府的最后限期之前,杨家众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一行人大约走了20多里,突然发现太原城一片火光……人群顿时骚乱起来。
“阿爹,我去看看!”大郞请命。
杨父怔怔的望着火光,隔了好半天才摇摇头,“都一起去汴京吧。”
杨家的府邸还在太原呢,自然要留几个人看守,原本这些人是打算安置在下一个小镇上,等官府戒严令撤销,就回去。
二郞满脸焦急,“阿爹,还是派人回去看看吧,瞧这火势凶凶,别整个太原城都烧了,咱们这么多人,总能帮忙灭灭火……”
杨父只说了一句,“官府下令撤离的。”
“不会吧?”大郞想到一个可能,不敢置信。
“怎么了?怎么了?”七郞不耻下问。
“十之八九是宋兵放的火。”六郞就是聪明许多。
“阿娘,为什么?”九娘不解,满眼的怒气。
“宋军怕是打了胜仗。”折氏低声解释着,“坚固的太原城也就没什么用了。”
也就是说,宋军夺得燕云十六州,太原迎敌机会就少了。
“没用了,就要烧?”八娘满腔的愤怒,这得烧掉多少钱啊……
再说了,宋朝好像没夺得燕云十六州啊,否则也不会因为没屏障,一直被动挨打。
不是,就算夺了燕云十六州,也不能火烧太原城啊,这简直是有病啊!
杨家队伍倒是沉默的继续前行了,路上的许多人却哭喊着朝太原城跑去,房子可别给烧没了……
晚上安营歇息时,折氏才给小朋友们慢慢讲清原委。
往远了说,太原是李唐起兵的地方,唐灭后,又有好几个国主是从太原起兵的,往近了说,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没打下太原,就是现在,赵匡义也是将太原围了四个月……
“这说明太原是个好地方啊,人杰地灵……”七郞很是生气。
“就是太人杰地灵了!”折氏叹了口气。
合着赵匡义是担心太原再出个什么真龙天子,干脆将太原给毁了,没了好风水,就不怕人和他抢江山了,这是有多不自信啊?!八娘已无力吐槽。
“阿娘,阿爹是降将,宋主这么小心眼,会不会给阿爹小鞋穿啊?”八娘转而开始煽风点火,“要不咱们回老家种田好了。”
折氏笑笑没说话,却给杨父说,让管家直接在汴京买房,不观望了,“家安在汴京吧,免得让宋主心不安。”
“改口吧,别再宋主宋主的叫了,”杨父叹了口气,“你做主就是。”
因赵匡义干的这狗臭屁的事情,一路上大家情绪都低落了不少,直到看到汴京的城墙,众人也没欢呼雀跃。
“这四周一马平川的,没地防守啊,大军那是直扑城门下呢,为什么定都在这啊?”七郞四处望望,低声问八郞。
“太原好防守,又怎么样?”八郞闷声道。
七郞立马就没了谈话的兴致。
管家杨忠早早就带了几个人快马加鞭前进,比大部队早到五六天,这两天都派他侄子杨直在城门口守着。
“房子一时没合适的,汴京房子太贵了,”杨忠包了个旅馆,先让众人安置下来,等大家洗漱后,就给杨父和折氏做汇报。
“再贵都买。”杨父交代了一句,就带着大郞去衙门报道。
买房这些大事有折氏呢,轮不到小孩来操心。
八娘和九娘休息了片刻,就坐不住了,汴京真的好热闹,沿街都是商铺,不像太原分了坊和市的,进城后,小朋友们的心情一下就大好。
因此,八娘和九娘就约上七郞和八郞,一起开开心心逛街去了,六郞高高兴兴的自愿跑来当保镖,还不忘卖乖:“阿娘,有我看着他们,你放心。”
五人出了旅馆,九娘问,“咱们是去饭馆,还是小吃摊?”
“饭馆,先尝尝馆子里的特色菜。”七郞拿主意。
“不知道有多贵?”八娘问了个很实在的问题。
几人面面相窥,介于不知物价几何,瞅瞅荷包,齐声道,“小吃摊!”
还真别说,汴京做小买卖的人真是不少,各种商品玲琅满目,几人慢悠悠的逛着,只盯着吃食,小声问着价钱,觉得没想象中贵,开心了,高高兴兴的一路吃了下去,从下午一直吃到太阳落山,九娘还意犹未尽,“咱们再去夜市逛逛,不是说夜市吃的更多?”
“不回去阿娘会担心的,”六郞是个好孩子,“咱们先回去,然后再出来。”夜市的美食对好孩子也很有诱惑。
“我没多少钱了,”七郞看看荷包,“先回去给阿娘说声,顺便拿点钱。”
“我回去也没钱。”九娘摊开双手。
“我月钱也用完了。”八娘将荷包拿出来,“晚上七郞请客,同意的举手!”
“好!”六郞,八郞急忙响应,九娘则高高的举起了两只手,以示赞同。
七郞冲八娘吐了吐舌头,道,“貔貅,就知道吃,当心又哭着说长胖了!”
“我不胖,”八娘振振有词,“我只是比较重!”
“噗哧!”耳边传来的笑声让人很不爽,更不爽的是,一种不知名的汤水从天而降,九娘利索的闪开身,八娘慢了一步,眼看要遭殃,七郞八郞急忙上前拉八娘,六郞眼疾手快,也凑了上去……
六郞一直喜欢跟着哥哥们混,和七郞八郞玩的少,配合起来就少了份默契,眼看要撞成一团,忙一手拉八娘,一手拉八郞,朝旁跃开了一大步,一只脚下意识的踢了下觉得碍事的七郞,于是,七郞便来了个狗啃食,冷不丁的扑倒在了地上,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
不待七郞就地打滚或鲤鱼打挺,汤水瞬间洒落在七郞背上,随后还跟来一小白瓷碗,落在七郞背上转了几个圈,才掉到地上,竟然没碎……
呃,质量挺好……
第6章 巧
“你别跑!”九娘指着店铺二楼的窗户,喊道,“小眼睛,说你呢!你以为你躲得了?”话音未落就人就冲进了店铺,六郞八郞急忙跟上。
八娘扶起以头抢地的七郞,“没事吧?没烫着吧?”
七郞咬牙,“脚疼。”六郞那一脚,力度不小。
八娘扶额……
“你自己看看!”九娘战斗力的确不可小觑,就这一眨眼的功夫,七郞刚抱怨完,就将人给拎了出来。
肇事者也是个半大的孩子,比六郞矮点,但比九娘高啊,被九娘拽着衣领,斜着脖子,扭着腰,脸上表情不怎么美妙,“快快放手,有话好好说。”声音倒还挺斯文的。
九娘松手的同时,将他朝前轻轻一推,肇事者踉跄了好几步,才站稳,嗯,衣着华丽,看来是个公子哥,长的还挺清秀的,嗯,就是一双眼睛有点小,九娘观察力的确敏锐。
六郞和八郞此时也跟了出来,出了饭馆大门,才闪身将他们身后一个小厮模样的半大小子放了出来。小厮哭丧着脸跑到了事故现场,张开双臂,护在小眼睛前面,“你们别乱来……”努力让表情显得狰狞。
“谁乱来了?”八娘将小厮扯到一边,对小眼睛道,“我们在大街上好端端的,你不光将汤给泼下来了,连碗都不拉下,你说吧,怎么办?”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